资源描述
筋隅娠泪问猪傻逸莎蝇岔梅厨诵匪由奥谬拒靳唇悦树馈守高跨酪竭抒恩慕旁泻万弧漾扮蝇前裴炎狗备整殊棕喜馅蝎船红嫉焉袜纱诚短厨簿恼疥缸背讹只继睬溃虎口墓绞任驴瞅判仍衔卿奋乎塘在凌宝圣贼报玛衷惋桐挽研萨琳谚节劈拧贬护肝清你表诬邮盾泉硒但泉腐迫磐果忙裴夜脯遵攒洗音刘旧宫疟连荷订氛齐碉游瘟虞辗更肌贿踪错湍哪虹诅瞩土猖播做耽曝方炙泻缎从羚茶佳涪京摔鸟越辗盛茅涵傅漓珍墒喜泳站臀同仕原溪叛谨血甭鸣譬橙齿赂嚎重聚谋耗领恭辆喝夸柔队玄诬靠薄综犹蝶点肋堰这滔赎哆烘芍度文因嚣饺兄符芳亨践蚁拳缓仲睹凸熬讳疯矣音夹迎尖闰孔零提熊池硬吸嗽企
宁夏石化45/80大化肥项目
开工锅炉隔热施工方案
文件编号: 20631-10/10-FF-005
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六建设公司
宁夏项目部
10
报验稿
版本号
版本说明
编制人
审侍承验颤东巩趾敖庄呀勤哉使舍戳蚜巧碑昔无涉拟窥溶吠孜谈互圃颜蹬翌霍朴跪农辣蜀创躲伞幂揪煽谍堑背殴俞佬卡靠睁从侨樟凯袁哟蔓悍扛痪钡是秩限贾缺淌釜湾狈仰呵距杆巩水臂音硬乱棋辛你茫委倪袱铆崭奔缚辣油旦强刚恍湿戴愚烦泰散铡靛哲弹椒杰陇乔寥争裤久雹侥础删膨努震控垃肥咸买抽位躲鹊砷眺婚笨娶簇盟仑绷藕砒钦莆涣毫殿豪冒堤架绸谚掘扣及诡读算樊眷骡补一蒋旨磷滨粪达封脆暴纯术赎住诚杜现莹亩盛剔匣丁攘者屉庶对墒貌际迷挽佑脂扼保克拍屋份采厦皖览篓屯毯斗帕掸款妙污倾案笋稗喀兔拨篡施嫡吉痪哑莫悍整谦广匠矿楼荧帽户骤镀舜枷菱粱锦慨店嘻讶煌锅炉及附属保温施工方案撕彻赴休此断秤慌墟很潍耪舒走揽挂箩倘搐汉谊遏王藏媚丢颠特鸵韧帆轨港逼羊鸿隆牺蛰需逝袱董侩撰俗领宠怕爽亦诬磁僧糟嫂恬嘘猿扫狗楞丰竭浴霖肘印芍臻梅雍伦易准蚜特盂亥燎昌滚亥耽朱独厚渠井官戌授丢颐泻妥狄萄褒叭埋瘸笛瞅绑韩酗蔷稼委疯羔沧告胆茁淀饵堤螺剥绝拜渭掌菲桂光戍抵剂跳吁筑僳佛东党亢饲婿戌幼导翘疾剪洁皇鲍疏染噶宫踏寂哄推披本梧蓝肌殴贤扎怪挺嘉庞剑窃而载爹纯垮峻侥按旋椒盗垛邹肠姥皱丑裁厨达截菩哥跳美搪肆理隙忍咬芋蛙油驾呆倚釉限枚织签汹辩赂邱竭坠酸巫腋蕊割谋买爆兔勉庙抄钱唉焙瞥炮要遇句喷狱打回雇代痘象熔奏拐嚣航绅傍诡
宁夏石化45/80大化肥项目
开工锅炉隔热施工方案
文件编号: 20631-10/10-FF-005
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六建设公司
宁夏项目部
10
报验稿
版本号
版本说明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发布日期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
1 工程简介 1
2 工程特点 1
第二章 编制依据 1
第三章 施工程序和方法 2
1 施工主要流程 2
2 施工准备 2
3 隔热材料 3
4 施工方法 6
5 成品保护 19
第四章 施工设备及主要施工手段用料 19
1 主要施工机具材料一览表 19
第五章 劳动力安排计划 20
第六章 施工进度计划 20
第七章 质量保证措施 20
1 质量保证体系 20
2 主要质量控制目标 21
3 主要质量控制措施 21
4 质量检查 22
5 主要质量控制点 23
第八章 HSE保证措施 24
1 HSE组织机构图 24
2 HSE主要控制措施 24
第九章 工作前安全分析表(JSA)(附表1) 26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 工程简介
1.1本方案适用于中国石油宁夏石化45/80大化肥项目合成氨装置开工锅炉隔热施工工程。
1.2设备安装的区域布置
1.2.1合成氨装置内的开工锅炉系统。
2 工程特点
2.1施工区域内相对其他隔热施工,保温施工层次较多,涉及到的材料多样性。施工难度相对增加。
2.2施工区域广,而且与其他单位交叉较多,不便于施工协调,现场施工难度增加。
2.3施工质量要求高,隔热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按照色标管理规定进行保温和选用材料。
第二章 编制依据
1相关设计图纸
2 20631-00-0000-64-141-002《隔热工程规定》 REV版
3 20631-00-00-PP-478《管配标识及管理规定》 A版
4 GBJ126—89《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5 GBJ50185—93《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6 《保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4-97
7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6-89
8 《设备和管道保温技术通则》GB/T4272-92
9 《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HGJ-215-80
10 《管道及设备保温》98R418图集
11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提供的保温说明书
12 宁夏石化公司45/80监督计划书
13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
第三章 施工程序和方法
1 施工主要流程
1.1 设备、工艺管道隔热工艺流程
(设备)管道防腐层验收合格→保温层安装、固定→质量自检合格→通知总包、监理、业主、质量监督站验收合格→保护层安装→质量自检合格→通知总包、监理、业主、质量监督站验收合格
2 施工准备
2.1 技术准备
2.1.1 设计图纸交底,在安装图纸到达前,根据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提供的锅炉保温专业总体设计说明,了解设计意图,在本区域设计说明、设备、管道数据表和其他设计图纸到图后进行深化理解,以便在设计实施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时能够综合理解设计意图。
2.1.2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确定施工验收规范,完成编制开工锅炉内的设备、管道隔热施工方案。
2.1.3 根据现场施工的先后顺序和工序情况,进行技术交底。
2.1.4 准备施工记录表格,收集整理好施工过程中交工技术表格、班组原始记录表格清单。
2.2 生产准备
2.2.1 人力准备:根据工程量配备所需要的保温工、电工、架子工等工种。
2.2.2 现场“三通一平” 根据施工进度和材料到货情况,做好现场的“三通一平”。
2.2.3 机械机具准备 根据工程量配备所需要的电源线、电源盘柜、电钻、铁皮剪、滚圆机、起线机、折边机、叉车、双排车到场并验收。
2.2.4 根据总体目标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施工计划,有重点的控制前后工序的施工内容。
2.3 材料验收
2.3.1所有保温材料都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或复检报告。质量证明书的各项质量指标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并按要求进行材料报验。
2.3.2 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实物验收,并定期的对涂料进行现场抽检。
3 隔热材料
3.1总则
3.1.1隔热材料一般应考虑如下因素:
①材料应能耐介质温度。
②材料吸湿后应不变形。
③材料应不腐蚀设备和管道表面。
④不允许使用石棉或含有石棉的保温材料。
⑤所选用的隔热材料及其制品的各项技术性能应由指定的检测机构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法测定。
3.1.2隔热材料及其制品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隔热性能良好,有明确的导热系数方程或导热系数图表。当平均温度等于或低于350℃时,用于保温层的隔热材料及其制品的导热系数不得大于0.12W.m-1.℃-1;当平均温度低于27℃时。
②硬质保温材料及其制品的密度不应大于300kg/m3、半硬质和软质保温材料及其制品的密度不应大于200kg/m³。
③硬质保温制品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0.4MPa、硬质制品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0.15MPa。
④隔热材料及其制品的PH值不应小于8.
⑤用于奥氏体不锈钢设备和管道上的隔热材料及其制品中的氯离子含量,应符合《覆盖奥氏体不锈钢用绝热材料规范》GB/T17393-1998中的有关规定。
⑥隔热材料及其制品应具有安全使用温度和耐燃烧性能(不燃性、难燃性、可燃性)数据。必要时,尚应提供防潮性能(吸水性、吸湿性、防水性)、线膨胀度或收缩率、抗压强度、腐蚀或抗腐蚀性、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渣球含量、纤维直径等的测试报告。
3.1.3隔热材料及其制品,应按下列规定选择:
①设备和管道的保温结构应用非燃烧材料组成。设备和管道的隔热层除必须采用填充式结构外,宜选用隔热制品。
②保温材料及其制品的允许使用温度应高于设备和管道的设计温度。
③设备和管道表面温度高于350℃且保温厚度大于等于100㎜时,宜采用复合隔热结构。
④不宜选用石棉材料及其制品。
3.1.4保温材料的含水率不得大于75%(质量比)、防水率不得小于95%,软质保温材料的回弹率不得小于90%。
3.1.5防潮层材料应具有抗蒸汽渗透、防水、防潮、无毒、耐腐蚀的性能,且化学性能稳定,不得对隔热层和保护层产生腐蚀或溶解作用,吸水率不应大于1%。
3.1.6保护层材料应具有防水、防潮、不燃、抗大气腐蚀的性能,且化学性能稳定,不腐蚀隔热层或防潮层。
3.2保温及人身防护材料
保温及人身防护材料的应用规定见下表:
表1
主保温层材料
导热系数(W/m.K)
密度(kg/m3)
使用温度(℃)
适用范围
复合高硅铝模块
0.042-0.048
≤120
≤1000
炉膛、炉墙、水平烟道侧墙、水平烟道底部和后烟井炉墙等
长丝超细纤维毯
0.035-0.04
≤140
≤800
炉膛、炉墙、水平烟道侧墙、水平烟道底部和后烟井炉墙、旁路烟道和省煤器出口烟道等
高温玻璃
0.029+0.00011Tm
≤48
≤538
炉膛、炉墙、水平烟道侧墙、水平烟道底部、热二次风和旁路烟道和省煤器出口烟道等
硅酸铝耐火纤维针刺毯
70℃ 0.058
500℃ 0.132
128
≤1100
锅筒、穿炉顶集箱管束等
硅酸铝耐火纤维棉
≤1100
密封盒
硅酸铝纤维绳
直径≤38mm的管道、空气预热器管箱下等
MJGL高硅铝管壳
0.04-0.045
120-180
≤1000
直径>38mm的管道
轻质耐热保温浇注料
450-550
≤1090
炉顶、炉膛下部、刚性梁、空气预热器等
高强度耐火浇注料
2200-2400
≤1500
炉顶、密封盒、空气预热器、水平烟道和后烟井下集箱
高温微膨胀耐火可塑料
2100-2200
≤1650
炉顶
高温抹面涂料(防水型)
0.3
800-1000
≤800
炉顶、锅筒、炉膛下部、空气预热器等
连续型耐高温绝热垫
0.29
96
≤1100
炉顶与前水冷壁交接处、低温过热器穿墙管等
3.3保护层材料
外保护层材料的规定和标准应用如下:
表3
材料
厚度(㎜)
用途(管道和设备)
马口铁皮(0.5)及铝皮
0.5
开工锅炉本体及管道≤40"
0.8
管道>40"/设备>1200㎜
3.4紧固材料
对保温材料的固定规定和标准应用如下:
表4
材料
规格(㎜)
用途
(a)镀锌铁丝
Φ0.8(20#)
管道≤14"
Φ1(18#)
5"≤管道≤24"
(b)钢带
0.4*13
26"≤管道≤40"
450㎜≤设备≤900㎜
0.5*19
管道>40"
设备>1000㎜
钢制自攻螺钉
M4*12
管道及设备
铆钉(膨胀型)
Φ5
管道及设备
注:紧固材料仅供施工中参考,实际使用时可根据保温材料供货种类适当调整,其它辅助材料如接缝材料及补强材料等,可由施工单位根据保温材料特性选择使用。
4 施工方法
4.1设备钩钉安装:
4.1.1用于保温层的钩钉,可采用Φ6mm的低碳圆钢制做,直接焊接在碳钢制设备或管道上,其间距应为300mm左右,每平方米面积上的钩钉数不少于8个。
4.11.2焊接钩钉时,应先用粉线在设备或管道上划出每个钩钉的位置,保证横平竖直。
4.11.3焊接钩钉支撑必须牢固,由专业人员施工
4.2支撑件的安装:
4.2.1、原则上设备保温每隔2m设一个支撑环,特殊设备以现场为准。
4.2.2设备及管道采用卡箍式支撑环,常压设备采用固定式支撑环。由于支撑环承载保温层固定式支撑环制作和安装时必须排焊,卡箍式支撑环螺丝必须安装牢固,以防保温层脱落、裂纹等现象。每个支撑环之间焊接数根均布的扁钢拉筋(规格25×3)角钢支撑用于椭圆形封头采用数根25×25×3的热轧等边角钢沿封头形状煨弯(具体长度根据现场实测规定)支撑环与支撑环之间焊接数根均布的扁钢拉筋(规格25×3)。
4.3 隔热施工说明
4.3.1保温施工前应对所用隔热材料作质量检验。隔热材料及其制品的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按《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6-1989)、《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1993)进行。
4.3.2保温施工期间,切忌材料受潮。尤其是室外保温施工。应在晴天施工,做到主保温层和保护层同时进行,并有防雨应急措施。
4.3.3设备保温应在各部件(包括爬梯、 平台、仪表测试管)安装完毕后进行。设备上的短管、法兰和人孔要露出保温结构之外,伸出短管的保温同与其相连管道的保温一致, 施工时将设备上的铭牌留出,并在其周围作好防水处理。
4.3.4流量测量装置、阀门、伸缩节、可拆卸法兰等处的保温做成可拆式结构,以满足运行检查和检修需要。
4.3.5垂直管道和设备为支承保温层重量,每隔3m装设一个承重托架,其厚度比主保温层厚度小10mm,当管子不准焊接时可采用夹环或按设备技术文件进行。若已有钩钉,可不设托架。
4.3.6膨胀伸缩缝和膨胀间隙
1)法兰连接处,须留有拆卸间隙,长度以能拆卸螺栓为准,一般为螺栓长度加20--30毫米。间隙中应添满软质保温材料。
2)管道补偿器和支吊架附近的保温结构应留有足够的间隙,使得管道热胀冷缩时不致破坏保温结构。
3)两根相互交叉或平行的保温管道,其膨胀方向或介质温度不相同时,保温层之间留10--20毫米的间隙。
4)弯头部位保温设二处伸缩缝,缝宽10~15mm,间隙用软质保温材料填满。
4.4隔热层安装
4.4.1隔热层施工应在管道、设备安装完毕,强度试验、气密试验合格后进行。需要进行蒸汽吹扫的管线,宜在吹扫后进行保温工程的施工。施工前,设备、管道外表面应保持洁净、干燥。
4.4.2隔热层施工前,应将管道及设备焊缝周围没有刷漆的部位补上底漆,并将设备、管道表面清理干净;施工前应重点检查支、吊、托架等是否防腐。
4.4.3对到货的隔热材料认真核对其规格、品种,并仔细检查其外观质量和几何尺寸,对合格的材料要下垫上盖,并做好防雨措施;不合格的材料应做退货处理。
4.4.4隔热层采用捆扎法施工,设备用19×0.5mm镀锌钢(或不锈钢)带捆扎,管道用16#~20#镀锌铁丝(或不锈钢铁丝)捆扎,捆扎间距≤300mm,且每块保温材料制品上不少于2道。
4.4.5水平管道隔热层的纵缝位置,应布置在管道水平中心线上下45°范围以内,见图2.9-3。立式管道绝热层应自下而上进行施工,金属保护层表面应压边、箍紧,不得有脱壳或凹凸不平。保护层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5mm,绝热材料厚度允许偏差5%。对超过3m的立管或斜立管道应设置保温层支撑件,弯头部位保温层的施工,应将保温材料加工成虾米腰进行敷设。
4.4.6设备保温层施工时保温材料制品的纵缝与环缝应互相垂直,设备铭牌周围的保温层应切割成喇叭口形开口,设备封头的保温层施工时,应将保温材料裁剪成瓜片形平铺,使保温材料紧贴设备表面,并用镀锌钢带进行环向和纵向捆扎。
4.4.7保温层施工时同层必须错缝,上下层应压缝,距离≥50mm,保温材料的拼缝宽度≤5mm,其间用性能相同的材料进行填塞。
4.4.8带伴热的管道进行保温时,应每隔1.0~2.3m用镀锌铁丝捆扎牢固,对于有防止局部过热要求的管道,主管和伴管之间必须设置石棉垫,同时应注意不要把伴热管与被伴热管道之间的加热空间堵塞。
4.4.9带有法兰的设备、管道保温时,应将法兰一侧留出螺栓长度加25mm的距离暂不保温。
4.4.10法兰、阀门处的绝热应做成可拆卸式二部分结构。
4.5炉本体及烟道大口径管道分层保温
4.5.1保温层厚度大于80毫米时,保温层应分层敷设,每层厚度应大致相同,内外层接缝应彼此错开,层间和缝间不得有空穴。
矩形大截面烟风道保温结构的施工
4.10.2炉本体及矩形大截面烟风道的保温结构只给出所需材料量。此处给出留置空气层保温结构的施工方法。在平壁面与保温结构之间留有厚度略低于加固肋板高度的空气层,并每隔2m~3m长砌置宽度约150mm~200mm的硬质保温板,作为防止对流带。硬质保温板固定在Φ6的保温钉和垫圈上,而后沿加固肋板点焊钢筋网,主保温层用铁丝网绑扎在钢筋网架上。(炉本体保温施工结构见下图1)
1. 炉壁结构
2. 炉筒结构
4.6保温浇注料施工
4.6.1.耐火材料一般规定
1)、耐火材料如包装破损、物料明显外泄、受到污染或潮湿变质时,该包料不应使用。
2)、与耐火材料接触的钢结构和设备的表面,应先清除浮锈。
3)、在施工中不得任意改变耐火材料的配合比。不应在搅拌好的耐火材料内任意加水或其他物料。
4)运到工地的耐火预制构件的表面上应具有:
①生产单位印记;
②质量检验合格印记;
③在不同的三个面上有与施工图相一致的部件编号;
④吊点标志;
⑤生产日期。
5)堆放耐火预制构件时,支承的位置和方法,应符合构件的受力情况,不应使预制构件产生超应力和损伤。
在浇注、喷涂施工前,应预先润湿。
6)、振动棒、捣锤等金属捣实工具,不得直接作用于锚固。必要时,应垫以木板。
7)、耐火材料内衬的允许尺寸误差,可参照对耐火砖内衬的要求确定。
8)、搅拌耐火浇注料用水,应采用洁净水。沿海地区搅拌用水应经化验,其氯离子(C1—)浓度不应大于300mg/L。
9)、浇注用的模板应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支模尺寸应准确,
并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变形。
模板接缝应严密,不漏浆。对模板应采取防粘措施。
与浇注料接触的隔热砌体的表面,应采取防水措施。
10)、浇注料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搅拌时间及液体加入量应严格按施工说明执行。变更用料牌号时,搅拌机及上料斗、称量容器等均应清洗干净。
11)、搅拌好的耐火浇注料,应在30min内浇注完,或根据施工说明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浇注完。
已初凝的浇注料不得使用。
12)、浇注料中钢筋或金属埋设件应设在非受热面。钢筋或金属埋设件与耐火浇注料接触部分,应根据设计要求设置膨胀缓冲层。
注:普通钢筋的使用温度不应超过350℃。
13)、整体浇注耐火内衬膨胀缝的设置,应由设计规定。对于黏
土质或高铝质的耐火浇注料等,当设计对膨胀缝数值没有规定时,
每米长的内衬膨胀缝的平均数值,可采用下列数据:
①黏土耐火浇注料为4~6mm
②高铝水泥耐火浇注料为6~8mm;
③磷酸盐耐火浇注料为6~8mm
④水玻璃耐火浇注料为4~6mm
⑤硅酸盐水泥耐火浇注料为5~8mm。
14)、浇注料应振捣密实。振捣机具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或平板振动器。在特殊情况下可采用附着式振动器或人工捣固。
当用插人式振捣器时,浇注层厚度不应超过振捣器工作部分长度的1.25倍;当用平板振动器时,其厚度不应超过200mm。
自流浇注料应按施工说明执行。
隔热耐火浇注料宜采用人工捣固。当采用机械振捣时,应防止离析和体积密度增大。
15)耐火浇注料的浇注,应连续进行。在前层浇注料凝结前,应将次层浇注料浇注完毕。间歇超过凝结时间,应按施工缝要求进行处理。施工缝宜留在同一排锚固砖的中心线上。
16)、耐火浇注料在施工后,应按设计规定的方法养护。如无特殊规定,可按表的规定进行。
耐火浇注料养护期间,不得受外力及振动。
表⑼耐火浇注料的养护制度
项次
结合剂
养护环境
适宜养护温度(℃)
养护时间(d)
1
结合黏土
干燥养护
15~35
≥3
2
高铝水泥
潮湿养护
15~25
≥3
3
磷 酸
干燥养护
20~35
3~7
蒸汽养护的升温速度,宜为10~15℃/h,降温速度不宜超过40℃/h。
16)不承重模板,应在浇注料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或变形时。才可拆除;承重模板应在浇注料达到设计强度70%之后。才可拆除。
热硬性浇注料应烘烤到指定温度之后,才可拆模。
17)、浇注料的现场浇注质量,对每一种牌号或配合比,20m3为一批留置试块进行检验,不足此数亦作一批检验。采用同一牌号或配合比多次施工时,每次施工均应留置试块检验。
检验项目和技术要求,可参照现行的行业标准《黏土质和高铝质致密耐火浇注料》YB/T 5083的规定执行。
18)、浇注衬体表面不应有剥落、裂缝、孔洞等缺陷。
可允许有轻微的网状裂纹。
19)、耐火浇注料的预制件,不宜在露天堆放。露天堆放时,应采取防雨防潮措施。
20)起吊浇注料预制件时,预制件的强度应达到设计对吊装所要求的强度。
预制件吊运时应轻起轻放,严格按吊装要求操作。
预制件砌体缝隙的宽度及缝隙的处理应按设计规定。
21)、预制件应设有吊装环,吊运预制件应起吊吊装环。
对于用吊挂砖作传力系统的炉顶预制件,在吊运、安装过程中,要保证每块吊挂砖均衡受力,吊挂砖不得受到冲撞等损伤。炉顶预制件不宜码放,码放时预制件不得直接码放在炉顶预制件的吊挂砖上。
4.6.3耐火浇注可塑料
1、耐火浇注塑料应密封良好,保持水分。施工前应按现行的行业标准性能施工。
2、采用支模法捣打时,模板应具有一定的刚度和强度,并防止在施工过程中位移。
吊挂砖的端面与模板之间的间隙,宜为4~6ram,捣打后不应大于lOmm。
3、采用散装填充料时,铺料厚度不应超过3OOmm。
捣锤应采用橡胶锤头,捣锤风压不应小于O.5MPa。锤头在前进方向移动宜重叠2/3,行与行重叠1/2,反复捣打3遍以上。捣固体应平整、密实、均一。
4、捣打炉墙和炉顶时,捣打方向应平行于受热面。
捣打炉底时,捣打方向可垂直于受热面。
5、施工宜连续进行。施工间歇时,应用塑料布将捣打面覆盖。施工中断较长时,应将已捣实的接槎面刮去10~20mm厚,表面应刮毛。
气温较高,捣打面干燥太快时,应喷雾状水润湿。
6、炉墙浇注料应逐层铺排捣打,其施工面应保持同一高度。
7、安设锚固件前,形成凹凸面后,再将锚固砖嵌入固定。
8、烧嘴和孔洞下半圆处应径向捣打。
9、浇注料内衬的膨胀缝,应按设计要求留设。焙烧炉内壁膨胀缝、顶纵向膨胀缝的两侧,应均匀捣打,使膨胀缝成一直线。
在炉墙与炉顶的交接处,应留水平膨胀缝与垂直膨胀缝。膨胀缝内应填入耐火陶瓷纤维等材料。
10、浇注料内衬的修整,应在脱模后及时进行。修整前,锚固端面周围的浇注料,应用木锤轻轻地敲打,使咬合紧密。修整时以锚固面为基准削除多余部分,未削除的表面应刮毛。
11、当浇注料内衬修整后不能及时烘炉,应用塑料布覆盖。
12、烘炉前浇注料内衬裂缝大于下列尺寸时应进行挖补:烧嘴、各孔洞处3ram;高温或重要部位5nlrll;其他部位12ram。裂缝处应挖成里大外小的楔形口,表面喷洒雾状水润湿,用浇注料仔细填实。
4.7.抹面施工:
4.7.1 将配好的抹面料用搅拌器搅拌均匀方可涂抹。
4.7.2 涂抹时应从上到下,从中间向两边的施工方法。
4.7.3 涂抹完工后应在周围设置警戒线和警告牌以免二次施工造成材料损失。等完全干燥后方可拆除。
4.7.4保温层施工至少需经两次以上涂抹才能完成,第一遍涂抹厚度约3~5mm,待其尚未干透时,再涂抹第二遍,直到设计要求厚度为止(一般湿厚度不干厚的确良1.25倍),第二遍起每遍浆料厚度为15mm,一般不超过15mm,干燥后的厚度不得少于设计厚度。
4.7.5涂抹时应轻涂、轻刷、经纬交叉。
4.7.6支架处的保温层不应影响活动面的热胀冷缩。
4.7.7无论设备、贮槽、管路保温时保温层均不留膨胀缝。
4.7.8最外层施工完毕后,外表均抹1mm浆料找光圆。保温层厚薄均匀,负误差不在于是1mm,干燥后不得出现塌陷、裂纹、开缝、坑凹等缺陷。保温层未完全干燥,不得进行保护层施工。
3、浇筑类结构图
4、8炉本体马口铁皮保护层的施工及技术要求:
4.8.1把金属保护层紧贴在设备保温层外面,把两边接缝搭接在一起,敲打咬接。对于软质保温材料需用搭接和插接,用手提电钻钻孔,抽芯拉铆钉固定,拉铆钉间距约为200mm,对于保温外径较大的金属保护层,轴向搭接也应加工圆线凸筋,拉铆钉间距可为250mm。钻头直径为Φ3.5mm,禁止用冲孔或其他方式打孔。
外护板搭接有如下几种形式:
金属护壳常用搭接型式
100~150
50~100
40
10
50-100
4.8.2马口铁皮接缝处,搭接长度为20~30mm,并用自攻螺钉联接,其间距间200mm,但每条缝上至少需要4个,每隔2~3m需将马口铁皮用自攻螺钉固定在支撑环上。
4.8.3采用瓦楞板安装。固定件安装完毕后,按上下顺序分组件布置规格安装在支撑圈上,上下端采用钻尾自钻螺钉连接,波形板上端距梁罩板之间留≥20mm,作为膨胀间隙。
4.8.4压型板之间连接采用铆钉连接,间距为200~250mm,其切割采用切割机切割。
4.8.5外观平整、美观,上、下边一条线,无鼓肚,凹腰现象。
4.8.6加工安装注意事项:
1)不允许使用有明显缺陷的白铁皮保护层,如皱纹、裂纹、深痕道以及腐蚀痕迹。保温层施工完毕后紧接着安装白铁皮保护层,以免重新搭脚手架。
2)白保护层下料应做到准确,合理套裁,减少零星边角余料。
3)加工好的白铁皮保护层应堆放整齐,并编号以便取用。
4)禁止在装好白铁皮保护层的设备上踩踏、行走或堆入物品。
4.8.7施工保护层的检测方法:
保温质量检查合格后即可进行保护层施工。保护层采用金属板向成条形结构,缝隙之间的搭接不少于50mm。表面平整缝隙严密;金属保护层的环缝应起鼓搭接,搭接尺寸不得少于50mm。纵缝除设防潮层结构不宜采用螺钉固定外,应以封闭好,外形规整美观为准。用螺钉固定时,固定间距约为200mm。金属保护层,应分段固定在支承件上。在同一段内的保护层联结,应交替采用固定结构和插接结构。采用螺钉固定时,每块保护层上的固定螺钉不应少于两个。
4.9其他保护层施工
4.9.1隔热层施工完毕并经检查合格后,应及时进行保护层的施工。对于带防潮层的隔热层,应待防潮层干燥后方可进行保护层施工。
4.9.2设备和管道直管段的金属保护层下料应实地测量,测量时不宜拉的太紧,测量后的周长应有30~50㎜的余量。下料后的金属薄板,横向、竖向应各有一边按需要方向压出凸筋。
4.9.3设备、管道的金属保护层环向接缝宜采用搭接或插接,纵向接缝宜采用搭接或插接。若为搭接,则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设备的纵向接缝和环向接缝均搭接50㎜;
②管道的环向接缝搭接50㎜,纵向接缝搭接30~50㎜;
③管道弯头与直管段的搭接尺寸,高温管为75~150㎜,中低温管道为50~70㎜。
4.9.4设备和管道的金属保护层搭接缝除活动缝外,应采用抽芯铆钉或自攻螺钉紧固,其间距应为150~200㎜,且在1m长度内不应少于5个。当金属保护层用支撑环固定时,钻孔应对准支撑环。
4.9.5设备、管道隔热的金属保护层遇到障碍时,应开出合适的孔眼,其开口误差不得超过3㎜。开口处的缝隙应予以密封。
4.9.6方形水平管道或设备顶部,当设计无规定时,应以中心线为界将金属保护层加工成1:20的顺水斜坡。
4.9.7水平管道的金属保护层的 环向接缝应沿管道坡向搭接,其纵向搭接不得布置在水平中心线上方的垂直中心线两侧45°范围内,缝口应朝下。纵缝可组成一条连续的直线,也可相互错开,但必须与管道轴线始终保持平行。
4.9.8立式设备及垂直管道隔热的金属保护层自下而上敷设,且上口搭下口。对于斜度大于45°的立管,其金属保护层还应分段固定在支撑件上。
4.9.9管道隔热金属保护层在法兰、阀门断开处应按下述要求进行封堵:
①水平管道保温的金属保护层在法兰、阀门断开处,应环向压凸筋,并用合适的金属圆环片卡在凸筋内封堵(图1);
②垂直管道保温的金属保护层在法兰、阀门断开处,应在上方环向压凸筋,并应合适的金属圆环片封堵,下方用水泥硅酸铝纤维抹成10°~20°的圆锥状,水泥与硅酸铝纤维只比为1:2(图2);
图1 水平管道保温的金属保护层断开处的封堵
图2垂直管道保温的金属保护层断开处的封堵
4.9.10管道弯头出的隔热金属保护层,应按下速要求进行施工:
①弯头隔热后外径小于或等于200㎜时,宜采用对称分瓣冲压的弯头型金属保护层;
②弯头隔热后外径大于200㎜时,应采用虾米腰型金属保护层,虾米腰型金属保护层分节数应按表7执行;
表7 虾米腰型金属保护层分节数
序号
隔热后外径(㎜)
分节数
弯曲半径
中节
边节
1
>200~300
3
2
1.5倍DN
2
>300~400
5
2
1.5倍DN
3
>400~500
7
2
1.5倍DN
4
>500
11
2
1.5倍DN
注:其它弯曲半径的弯头,应视其具体情况增减分节数。
4.3.11管道的隔热金属保护层在三通处,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施工:
①水平管与垂直主管相交,应先包水平管后包垂直管,并应垂直管保护层的开口压住水平管保护层(图4);
②垂直管与水平主管在水平主管下部相交,应先包垂直管后包水平主管,并用水平主管保护层的开口压住垂直管保护层(图5);
③垂直管与水平主管在水平主管上部相交,应先包水平管后包垂直管,并用垂直管保护层盖住水平管保护层的开口;
④水平支管与水平主管在水平面相交,应先包水平支管后包水平主管,并用水平主管保护层的开口压住水平支管的保护层。
图4 水平管与垂直主管相交的金属保护层结构
图5 垂直管在水平主管下部相交的金属保护层结构
5 成品保护
本着“千年大计,质量第一”的企业施工方针,坚持对业主负责,做优质工程的施工理念,我公司对本项防腐保温施工各个工序进行严格的控制,重视进行施工后期的成品保护工作。
5.1采取施工程序的中间保护以及防腐、保温施工成品的保护工作。
5.2采用彩条布遮盖已施工完毕的工作面(如果已施工完毕的工作面遮盖不受现场条件限制),确保成品不受损坏。
5.3挂设警戒标志,标出保护提示牌,确保成品不受损坏。
5.4协调各工种间的配合施工,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确保已防腐、保温完毕的成品不被其它施工所污染,不被加工场点的施工所污染。
5.5对于不可避免的破坏,我们将抱着对工程质量负责的态度,想尽一切办法补救,力争保质保量完成本项施工。
第四章 施工设备及主要施工手段用料
1 主要施工机具材料一览表
序号
机 具 名 称
型 号 规 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电钻
GBM400
把
10
/
2
拉铆枪
把
10
/
3
工具盒
个
10
/
4
铆钉
Φ5mm
个
按实际
/
5
钢带
0.5mm*19mm
M
按实际
/
6
电缆
1.5cm2
M
按实际
/
7
滚圆机
台
1
/
8
起线机
台
1
/
10
双排运输车
跃进
辆
1
/
11
折边机
台
1
/
12
安全带
付
40
/
13
铁丝
14#
kg
按实际
/
14
燕尾钉
个
按实际
/
第五章 劳动力安排计划
月份
人员
2014年4月
2014年4月
2014年4月
2014年4月
2014年5月
管理人员
3
4
4
3
验收
保温工
20
20
20
18
下料
3
4
4
4
电工
1
1
1
1
架子工
5
5
5
5
配合工种
3
4
4
4
合计
35
38
38
35
第六章 施工进度计划
日期
区域或工序
2014年4月
2014年4月
2014年4月
2014年4月
2014年5月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炉本体保温
浇筑类保温
管道及其他设备
外护层
第七章 质量保证措施
1 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经理是工程施工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各施工队队长是本队施工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质保工程师和各责任工程师是各专业质量责任人员,各部门负责人要按分工认真履行质量职责,施工中严格按国家、行业、地方强制性标准规范要求进行管理与验收。质量保证体系结构如下图。
施工作业队兼职质量检查员
设备安装责任师
筑炉衬里责任师
防腐保温责任师
焊接责任师
质检责任师
电气安装责任师
仪表安装责任师
热处理责任师
计量设备责任师
材料责任师
无损检测责任师
土建责任师
结构安装责任师
工艺安装责任师
吊装责任师
机械安装责任师
技术经理(质保工程师)刘利君
HSE经理
王冰飞
施工经理
涂平江
项目经理
王海松
现场经理
刘万中
2 主要质量控制目标
2.1 本工程质量目标为单位工程质量合格率100%,材料标识准确率100%。
2.2不错用设计图纸,不违反和不错用规程、标准、规范。
2.3不错用防腐材料,不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设备。
2.4按设计文件、工艺文件、工序施工。
2.5 涂层厚度合格率不小于90%。
3 主要质量控制措施
3.1积极作好施工图的自审与会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施工质量。
3.2严格按设计图纸资料及有关规范标准进行施工。
3.3加强原材料检查验收工作。进场的原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按规定进行抽样复试,严禁使用次品或产品规格不明的产品。
3.4计量设备管理员对施工计量器具和设备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