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合伙人股权的进入和退出机制(1).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729241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伙人股权的进入和退出机制(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合伙人股权的进入和退出机制(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合伙人股权的进入和退出机制(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合伙人股权的进入和退出机制(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合伙人股权的进入和退出机制(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合伙人股权的进入和退出机制1、什么人才是合伙人? 公司股权的持有人,主要包括合伙人团队(创始人与联合创始人)、员工与外部顾问(期权池)与投资方。其中,合伙人是公司最大的贡献者与股权持有者。 既有创业能力,又有创业心态,有3-5年全职投入预期的人,是公司的合伙人。这里主要说明的是合伙人是在公司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可以全心全意投入预期的人,因为创业公司的价值是经过公司所有合伙人一起努力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后才能实现。因此对于中途退出的联合创始人,在从公司退出后,不应该继续成为公司合伙人以及享有公司发展的预期价值。 合伙人之间是长期强关系的深度绑定。 2、哪些人不应该成为公司的合

2、伙人? 请神容易送神难,创业者应该慎重按照合伙人的标准发放股权。 (1)资源承诺者 在创业早期,可能需要借助很多资源为公司的发展起步,这个时候最容易给早期的资源承诺者许诺过多股权,把资源承诺者变成公司合伙人。 创业公司的价值需要整个创业团队长期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实现,因此对于只是承诺投入资源,但没有全力参与创业的人,建议优先考虑项目提成,谈利益合作,而不是股权绑定。 (2)兼职人员 对于技术人才、但不全职参与创业的兼职人员,最好按照公司外部顾问标准发放少量股权。如果一个人没有全力投入公司的工作就不能算是创始人。任何边干着他们其它的全职工作边帮公司干活的人只能拿工资或者工资“欠条”,但是不要给股份

3、。如果这个“创始人”一直干着某份全职工作直到公司拿到风投,然后辞工全职过来公司干活,他(们)和第一批员工相比好不了多少,毕竟他们并没有冒其他创始人一样的风险。(3)天使投资人 创业投资的逻辑是:(1)投资人投大钱,占小股,用真金白银买股权;(2)创业合伙人投小钱,占大股,通过长期全职服务公司赚取股权。简言之,投资人只出钱,不出力。创始人既出钱(少量钱),又出力。因此,天使投资人股票购股价格应当比合伙人高,不应当按照合伙人标准低价获取股权。 这种状况最容易出现在组建团队开始创业时,创始团队和投资人根据出资比例分配股权,投资人不全职参与创业或只投入部分资源,但却占据团队过多股权。 (4)早期普通员

4、工 给早期普通员工发放股权,一方面,公司股权激励成本很高。另一方面,激励效果很有限。在公司早期,给单个员工发5%的股权,对员工很可能都起不到激励效果,甚至认为公司是在忽悠、画大饼,起到负面激励。 但是,如果公司在中后期(比如,B轮融资后)给员工发放激励股权,很可能5%股权解决500人的激励问题,且激励效果特好。 1、早期创业公司的股权分配设计主要牵扯到两个本质问题:一个是如何利用一个合理的股权结构保证创始人对公司的控制力,另一个是通过股权分配帮助公司获取更多资源,包括找到有实力的合伙人和投资人。 2、股权分配规则尽早落地。 许多创业公司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在创业早期大家一起埋头一起拼,不会考虑

5、各自占多少股份和怎么获取这些股权,因为这个时候公司的股权就是一张空头支票。等到公司的钱景越来越清晰、公司里可以看到的价值越来越大时,早期的创始成员会越来越关心自己能够获取到的股份比例,而如果在这个时候再去讨论股权怎么分,很容易导致分配方式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预期,导致团队出现问题,影响公司的发展。 3、股权分配机制。 一般情况下,参与公司持股的人主要包括公司合伙人(创始人和联合创始人)、员工与外部顾问、投资方。在创业早期进行股权结构设计时的时候,要保证这样的股权结构设计能够方便后期融资、后期人才引进和激励。 当有投资机构准备进入后,投资方一般会要求创始人团队在投资进入之前在公司的股权比例中预留出一

6、部分股份作为期权池,为后进入公司的员工和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预留,以免后期稀释投资人的股份。这部分作为股权池预留的股份一般由创始人代持。 而在投资进来之前,原始的创业股东在分配股权时,也可以先根据一定阶段内公司的融资计划,先预留出一部分股份放入股权池用于后续融资,另外预留一部分股份放入股权池用于持续吸引人才和进行员工激励。原始创业股东按照商定的比例分配剩下的股份,股权池的股份由创始人代持。 4、合伙人股权代持。 一些创业公司在早期进行工商注册时会采取合伙人股权代持的方式,即由部分股东代持其他股东的股份进行工商注册,来减少初创期因核心团队离职而造成的频繁股权变更,等到团队稳定后再给。 5、股权绑定

7、。 创业公司股权真实的价值是所有合伙人与公司长期绑定,通过长期服务公司去赚取股权,就是说,股权按照创始团队成员在公司工作的年数,逐步兑现。道理很简单,创业公司是大家做出来的,当你到一个时间点停止为公司服务时,不应该继续享受其他合伙人接下来创造的价值。股份绑定期最好是4到5年,任何人都必须在公司做够起码1年才可持有股份(包括创始人),然后逐年兑现一定比例的股份。没有“股份绑定”条款,你派股给任何人都是不靠谱的!6、有的合伙人不拿或拿很少的工资,应不应该多给些股份? 创业早期很多创始团队成员选择不拿工资或只拿很少工资,而有的合伙人因为个人情况不同需要从公司里拿工资。很多人认为不拿工资的创始人可以多

8、拿一些股份,作为创业初期不拿工资的回报。问题是,你永远不可能计算出究竟应该给多少股份作为初期不拿工资的回报。 比较好的一种方式是创始人是给不拿工资的合伙人做工资欠条,等公司的财务比较宽松时,再根据欠条补发工资。 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解决另外一个问题:如果有的合伙人为公司提供设备或其它有价值的东西,比如专利、知识产权等,最好的方式也是通过溢价的方式给他们开欠条,公司有钱后再补偿。创业公司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会遇到核心人员的波动,特别是已经持有公司股权的合伙人退出团队,如何处理合伙人手里的股份,才能免因合伙人股权问题影响公司正常经营。 1、提前约定退出机制,管理好合伙人预期。 提前设定好股权退出机制,约

9、定好在什么阶段合伙人退出公司后,要退回的股权和退回形式。创业公司的股权价值是所有合伙人持续长期的服务于公司赚取的,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 2、股东中途退出,股权溢价回购。退出的合伙人的股权回购方式只能通过提前约定的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照当时公司的估值对合伙人手里的股权进行回购,回购的价格可以按照当时公司估值的价格适当溢价。 3、设定高额违约金条款。 为了防止合伙人退出公司但却不同意公司回购股权,可以在股东协议中设定高额的违约金条款。 我们预估的项目投资回报期为3-5年,所有合伙人

10、在考虑和决定推进项目落地中必须遵守以下条款:1. 在项目落地,主体开始之日起,3年内不得以任何理由中途要求退出,确因个人原因需要退出的,任何人必须净身出户,直接扣除前期投入资本作为项目合伙违约金,同时不再享有任何权益。注:因合伙人因自身问题,被股东权益人表决劝退(3人以上),或者公司控股股东要求退出的,可以按照退出时公司资本比例,获取相应比例债务及权益赔偿金,或者由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进行回购2. 项目合伙人对自己依法享有的公司权益,在约定合作期内,享有自身权益和支配权,但不得以任何理由在个人享有权益人之外,委托或者授权其他人参与公司的任何环节,权益人因故不再参与公司项目后,公司优先享有其权益回购

11、权,并给予原权益人的法定继承人一次性权益补贴(原则上不得高于原权益人享有股东权益比例的80%),原合伙人的任何法定继承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参与公司权益再分配。合伙人股权实行约定分期制(同时预留10%的股权作为股权池,暂定有发起人代持),公司项目运作第一年,合伙人股权实行约定制,项目运行第二年分期享有约定股权比例的50%,项目运行第三年约定股权分配到位。同时开启离职回购股权的退出机制,(因股权的这些退出机制很难直接写进公司章程),故合伙人之间可以另外签订协议,约定股权的退出机制;公司章程与股东协议尽量不冲突;在股东协议约定,如果公司章程与股东协议相冲突,以股东协议为准。3. 合伙人退出时,股权回购实

12、行一次性“买断”,坚持“一个原则,一个方法”。“一个原则”,是对于退出的合伙人,一方面,可以全部收回股权;另一方面,必须承认合伙人的历史贡献,按照一定溢价/或折价回购股权。“一个方法”,即对于退出价格公司创始人考虑按照合伙人掏钱买股权的购买价格的一定溢价回购、或退出合伙人按照其持股比例可参与分配公司净资产或净利润的一定溢价,也可以按照公司最近一轮融资估值的一定折扣价回购。至于选取哪个退出价格基数,不同商业模式的公司会存在差异。一方面,如果按照合伙人退出时可参与分配公司净利润的一定溢价回购,合伙人很可能吭哧吭哧干了N年,退出时却会被净身出户;但另一方面,如果按照公司最近一轮融资估值的价格回购,公

13、司又会面临很大的现金流压力。因此,对于具体回购价格的确定,需要分析公司具体的商业模式,既让退出合伙人可以分享企业成长收益,又不让公司有过大现金流压力,还预留一定调整空间和灵活性。4. 如果合伙人离婚,婚后财产的处理,包括股权,婚姻还很可能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原则上,婚姻期间财产是夫妻双方共同财产,但是夫妻双方可以另外约定财产的归属。因此,配偶之间可以约定配偶放弃就公司股权主张任何权利。但是,出于对配偶婚姻期间贡献的认可,也为了取得配偶的认可,不至于夫妻关系由于股权关系亮红灯,一方面,确保离婚配偶不干涉影响到公司的经营决策管理;另一方面,保障离婚配偶的经济性权利。 5. 股权发放完后,如果发现合伙人拿到的股权与其贡献不匹配,该如何处理? 公司股权分期发给合伙人,但合伙人的贡献却是分期到位的,确实很容易造成股权配备与贡献不匹配。我们预留的10%的期权作为风险对冲,为了对冲这类风险,可以考虑:(1)合伙人之间经过磨合期,是对双方负责。因此,可以先恋爱,再结婚;(2)在创业初期,预留较大期权池,给后期股权调整预留空间;(3)股权分期成熟与回购的机制,本身也可以对冲这种不确定性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