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关于区人口综合调控管理体制及工作职责的设想.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726616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区人口综合调控管理体制及工作职责的设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关于区人口综合调控管理体制及工作职责的设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关于区人口综合调控管理体制及工作职责的设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关于区人口综合调控管理体制及工作职责的设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关于区人口综合调控管理体制及工作职责的设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范文最新推荐- 关于区人口综合调控管理体制及工作职责的设想 关于区人口综合调控管理体制及工作职责的设想     为了加强本区人口综合调控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合理调控本区人口的总量和结构,提高人口的综合管理水平,促进本区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市政府21号文件和市人口综合调控领导小组会议的精神,现对我区人口综合调控管理体制及工作职责提出以下设想:    一、关于本区人口综合调控的管理体制    根据上下对应的原则,将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区外来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二合

2、一”,成立区人口综合调控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区人口办挂靠区计委,职能上要体现“权威性、综合性、操作性”,以及“规模小、部门全、职能实”的要求,其性质为综合协调的工作机构,不取代现有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现有各职能部门的基本职能不变、执法主体不变、与上级部门的对口关系不变。    各镇、街道、园区相应建立人口综合调控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配备1名专职人员。各镇、街道、园区根据精干、高效的原则,整合本地区内的劳动保障、治安、人口计生、卫生、房屋租赁、社区保安等协管力量,组建一支社区综合协管队伍。社区综合协管队伍由各镇、街道、园区人口综合调控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统一领

3、导,接受公安、劳动保障、房屋土地、工商行政、人口计生、卫生等市、区有关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社区综合协管队伍人员配置由各镇、街道、园区辖区内外来人口规模和实际需要确定。    二、关于人口综合调控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    区人口综合调控领导小组负责本区人口发展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决策、统一政策、统一协调和统一推进。具体职责包括:1、执行市人口综合调控领导小组有关人口综合调控的政策和规章,落实市人口综合调控领导小组的决定事项;2、确定本区人口发展的战略、方针、目标和任务;3、审定本区人口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4、审议控制总量、优化结

4、构、提高素质、促进合理分布等人口综合调控的重大政策;5、推进本区计划生育、人才引进、外来人口管理和户籍制度改革等有关政策措施,以及决定对本区人口方面重大群体性矛盾的处理意见等。    区人口办要加强对本区人口综合调控的指导、协调和督办,为区人口综合调控领导小组加强人口综合调控提供决策依据。具体职责包括:1、执行市人口办有关人口综合调控的政策和规章,落实市人口办的决定事项;2、提出区领导小组审议的议题,落实区领导小组的决定事项;3、组织编制本区人口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平衡常住人口的年度控制总量和结构指标,并监管执行情况;4、对本区综合性的人口问题进行协商研究

5、,并提出处理意见,报区领导小组审议;5、组织开展本区重大人口问题的战略性、前瞻性、综合性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供区领导小组决策;6、沟通信息,汇总情况,向市、区领导提供有关人口工作动态信息和专题材料;7、完成市人口办及区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各镇、街道、园区人口综合调控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落实辖区内人口综合调控和外来人口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包括:1、执行区领导小组的决定事项,完成区人口办交办的任务,2、组织编制辖区内人口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平衡常住人口的年度控制总量和结构指标,并监管执行情况;3、组织社区综合协管队伍协助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社区治安、

6、房屋租赁、务工经商、综合保险、计划生育、卫生防疫和疾病控制、统计信息管理,以及有关证件管理等工作。4、沟通信息,汇总情况,向区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提供有关人口工作动态信息和专题材料。    三、关于下一步工作要求    1、建立并完善人口综合调控机制,加强人口管理综合协调、综合研究和政策的综合配套。要整合各种管理资源,统筹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建立政府领导、部门指导、社区为主、各方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与综合治理的新格局。要抓紧对人口有关的重大问题,如松江新城人口的合理规模、人口导入以及农村人口的集中等的综合研究、超前研究,要坚

7、持“适度、有序、规范”、“控制人口、广纳人才”等原则。人口战略规划要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城市总体规划统一谋划、同步实施;人口管理政策和社会经济政策要统筹考虑、综合配套。2、按照“条块结合、以快为主”的原则,建立属地化的外来人口长效管理机制。以“一支队伍、一张证、一个房”为重要抓手,提高外来人口综合管理水平。以社区为基础,加强外来人口的属地化管理。把外来人口管理作为当前人口管理的重点,纳入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外来人口管理体制由“以条为主”向“以块为主”转变,管理手段由多证管理向单证管理转变,管理方式由条线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建立属地化的外来人口长效管理机制。 我县橙类水果种植及

8、销售情况调查报告(2005年3月20日)    3月16日,县政府办组织县水果流通办对2004年全县橙类水果种植、销售情况及造成销售不理想的原因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橙类基本情况橙类是我县较早引进的水果品种之一,目前种植的主要有新会橙、红江橙和少数的脐橙。新会橙于1972年从广东新会引进,果实园球形或短椭圆形,蒂部稍小,果顶有印圈,成熟时果面橙黄色,光华具有光泽,果肉橙色,可食率72,汁多细嫩化渣,果汁含量51,每100g果汁含总糖1214g,含酸0.20.4g,蛋白质0.8g,维生素c54mg,并富含黄酮、柠碱和膳食

9、纤维等特殊营养物质,果实成熟期一般在11月。红江橙果实园球形,单果重130150g,成熟果果皮橙红,光滑具有光泽,果肉橙红色,肉质柔软,汁多细嫩化渣,果汁含量5364,可食率6877,每100g果汁含糖1214g,酸0.84g,维生素c58mg,果实成熟期一般在11月。脐橙果大形正,橙红鲜艳,光洁美观,果顶有脐,着生着一个次生果,果实无核、味甜、肉脆、清香、化渣,为柑橘类的上上品。可食率达74%,肉质脆嫩、化渣,风味浓甜芳香,含果汁55%以上,可溶液性固形物含量14%以上,最高可达16%,含糖10.5%12%,含酸0.80.9%,固酸比1517:1。果实成熟期一般在11月。全县橙类种植6.29

10、万亩,主要在恭城镇、莲花镇、平安乡和西岭乡种植,品种以新会橙为主。预计年产量可达6.72万吨。2004年实际产量60998吨,其中恭城镇全年产量16500吨,莲花镇10169吨,栗木镇1760吨,嘉会乡3940吨,西岭乡8002吨,平安乡17927吨,龙虎乡2110吨,观音乡565吨,三江乡125吨。   二、销售情况截止2005年3月13日,全县已销4086吨,剩余56912吨。其中恭城镇已售500吨,剩余16000吨;莲花镇已售169吨,剩余10000多吨;栗木镇已售960吨,剩余800吨;嘉会乡已售788吨,剩余3152吨;西岭乡已售502吨,剩余7500吨;平安乡已

11、售677吨,剩余17150吨;龙虎乡已售460吨,剩余1650吨;观音乡已售5吨,剩余560吨;三江乡已售25吨,剩余100吨。(备注:截止2005年3月20日,全县已销4585吨,剩余56413吨。)普通橙销售不畅,且价格普遍较低,在0.71.3元/公斤之间,比2003年略有下降(约下降0.2元公斤),而品质较为优良的脐橙价格在1.6元/公斤左右,销路比较好。   三、橙类水果销售不理想的原因一是普通橙子品质不优,不适应市场需求;二是其他水果品种增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三是柑橘销售后期出现市场销售疲软;四是去冬今春天气阴冷也对水果销售有很大的反作用;五是由于价格较低,果农

12、待价适销。六是部分果农有坑商行为,对县水果流通工作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解决橙类水果销售困难问题工作建议一、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简化手续,继续做通行证发放工作,及时提供水果销售信息。二、水果销售的状况主要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目前的工作主要是加强与水果销售大户的联系,通过他们掌握外地市场的销售信息,引导果农适价及时销售。目前水果因存放时间长及气候等原因,品质正在下降,要防止贮藏时间过长而使水果变质的情况出现。三、抓住信息变主动,市场走向大流通。在建立自己的网站的同时,加大与全国信息中心的联网,链接全国同行网站,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四、做好宣传推介工作。加强对我县水果

13、品牌的宣传,鼓励我县果商规模经销,组织、引导更多的外地客商到我县收购经销水果。五、把我县的椪柑、沙田柚、橙子的上市时间、产量、品种特性、营销环境等编制成小册子,直接发送到在搞椪柑、沙田柚购销的客商里,吸收他们在收购恭城椪柑、沙田柚的同时,积极到我县开展橙子购销活动;主动收集收购商的联系电话和地址,以便跟踪联系。六、要加强水果流通秩序治理,加大对水果纠纷的处理力度,坚决打击欺行霸市和市场欺诈等行为,绝不能欺骗外地客商,切实维护客商和果农的合法权益。七、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搞活水果粗、深加工,切实提高水果附加值。八、抓质量促流通。加大水果种植结构调整,推广优良品种,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进

14、行生产,尽早做好防止农户喷施农药和药物残留超标,进行根外追肥壮果等工作,提高果实品质,争取我县今年水果增产增收。  近年来,凉州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收入逐年递增,“九五”以来年收入,全区累计接待旅游者万多人次,直接营业收入万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千万元,旅游业已成为全区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旅游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发展中出现的另一个怪现象,即旅游人数的持续增长和人均消费额的递减,究其原因,除了我区景区缺乏可参与性、互动性、娱乐性、刺激性旅游项目,旅游宣传促销投入少、力度薄弱等原因以外,其中更重要的因素就是旅游景区进入性差,影响了旅游者前往旅游景区(点)参观游览的积极性。下

15、面我就凉州旅游交通运输情况及如何改变旅游景区可进入性现状做以分析,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一、旅游交通现状凉州区主要交通设施为铁路和公路。其中铁路为兰(州)新(疆)铁路、干(塘)武(威)铁路,现已完成电气化改造;区内公路主要有一级公路国道312线、二级公路省道民(勤)武(威)公路、武(威)仙(米寺)公路等,县道凉古公路、黄哈公路、双清公路、武双公路、黄吴公路等17条,公路里程350.72公里,乡道17条,公路里程128.63公里,县乡两级公路总里程479.35公里。其中:凉古公路(凉州至古浪)目前正改造为二级标准路面,白塔寺至312国道2.5公里道路建成宽50米双行道标准路面。此外,还有自主筹建的武

16、威至武威南宽幅公路,截止目前,我区旅游交通网基本形成,通向全区个旅游景区的道路问题基本解决。但是,由于我区县乡道路均修建于70-80年代,虽然在当时一个阶段曾一直作为全省的样板路工程,但由于资金等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年来凉州公路建设进展缓慢,基本上处于对现有公路的修修补补,在县乡公路改造提速等工作上未做大的建设,造成目前县乡旅游道路等级不高、路况较差,拉长了旅游者在交通途中花费的时间,影响了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二、优势:1、区位优势显著。凉州区地处甘肃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自兰州进入河西走廊的第一大站,自古以来就以“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而文明遐迩。2、航空优势正在

17、凸现。凉州区境内现有军用机场一个为武威航校所在地,目前,当地政府正积极与之联系,预备开放建成为一个军民两用机场。3、旅游景点遍布旅行全程。随着生态旅游和民俗文化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旅游资源被转化为旅游景点,特别是“农家乐”旅游项目遍地开花,极大的充实了凉州旅游的内容,客观上缓解了旅游者在凉州旅游途中耗时长的感觉,增长了旅游者在凉州的停留时间。三、劣势:1、与周边地区交通设施差距拉大。旅游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周边地区交通的发展,使凉州由一个停留站变成了一个途经站,使得凉州本来就不发达的旅游交通条件变的越来越明显,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旅游者进入凉州的旅游景区。2、景区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薄弱。旅游景区由于体

18、制、观念等原因制约,不能自主决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造成景区自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跟不上旅游发展的需求,比如景区内道路及各种指示标牌特别是中英文对照的指示标牌建设一直不为管理者注意,从一定程度影响了旅游者参观的积极性。 3、尚未形成专门的旅游交通客运体系。多年来,凉州区用于旅游客运的交通工具只是旅行社专用旅游车辆,但只用于外地前来凉州旅游或组织武威居民出外旅游,社会上再没有专门的用于旅游客运的交通车辆,只有通往各乡镇的公共交通车,但由于这种短途车辆的运载性质决定了它的卫生条件、停车地点都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四、主要措施1、加快县乡公路的改造提速,改善通往各旅游景区的东西南北四条公路及支

19、线的交通条件。在县乡公路的改造建设时,要依据凉州旅游总体规划,充分考虑远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旅游景区的分布状况,对所需公路交通建设不留遗漏,确保今后旅游开发建设的顺利进行。城区以东旅游公路要以凉古公路为主线,加快双清公路、长城吴家井段、长城九墩段、濒危野生动物研究中心高沟堡古城长城乡政府、长城乡政府邓马营湖道路的建设;城区以南旅游公路要以312国道为主线,加快武古公路、黄哈公路、黄吴公路、高坝南营段、黄羊二坝黄羊河水库、黄羊张义、黄羊河农场王景寨农场、沿明长城边沿便道等道路的建设;城区以西旅游公路要以武仙公路为主线,加快丰西公路、松树莲花山段道路的建设;城区以北旅游公路要以民武公路为主线,加

20、快武双公路、武下公路等道路的建设。公路两侧建成绿化林带配套风景线。通过以上旅游公路的建设,使凉州的旅游景区联点成线,实现景区的可进入性。2、尽快建成军民两用机场,缩短远程旅游者来凉州时用于交通的时间。目前,凉州筹建军民两用机场已迫在眉睫,如果能利用前不久市、区两级领导极为重视,并积极与航校协商的有利时机,尽快确定当地和机场双方的投资额度,责成专人负责项目建议书的报批、机场改造、安检人员的培训和宣传促销等工作,则可再在最短的时间营造出凉州旅游交通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吸引远程旅游者前来凉州旅游观光。3、发挥公路的空间优势,加强旅游资源的宣传推介。要充分利用辖区旅游公路的空间宣传优势,在沿途各交通要道

21、和路口见缝插针地设置附近旅游资源或旅游景区(点)中英文对照的路线导引牌、宣传指示牌等,把漫长的旅途划分为若干短小的时间段,既满足了旅游者在旅途中希望对旅游的下一个景区(点)有所初步了解的愿望,起到宣传促销旅游资源的作用,同时,还弱化了旅游者对凉州旅游景区(点)跨越间距大、耗时长的印象,从客观上增加了旅游景区(点)可进入性的机率。4、加强旅游交通工具的管理,从措施上保障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由区旅游局负责,拟定凉州区旅游车辆的管理办法,并报经区政府审批印发。对凡参与旅游交通客运的车辆采取旅游局参与管理、专项审批、给予优惠的办法,鼓励社会广泛参与旅游客运,同时,进一步规范旅游客车卫生条件、服务质量,加大非旅游客车经营旅游业务的经济处罚,保障旅游经营者和旅游消费者的权益,从而更好的为旅游者服务,使旅游者能够顺利地进入凉州地各个旅游景区观光游览,达到促进我区旅游协调发展的目的。 11 /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