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1∕T 1042-2015 设施番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tea****ft 文档编号:17260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7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T 1042-2015 设施番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DB41∕T 1042-2015 设施番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DB41∕T 1042-2015 设施番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DB41∕T 1042-2015 设施番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DB41∕T 1042-2015 设施番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7.080.01 B 31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10422015 设施番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 2015-05-15 发布 2015-08-15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1042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提出。 本标准由济源科云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树卓、翟庆慧、李艳楠、刑帅军、马正国、李永平、段继伟。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翟清云、李高飞、李琳、方分分、张利平、王红霞、李艳丽。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

2、41/T 10422015 1 设施番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施番茄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条件、主要病虫害、防治原则、设施内环境调控、绿色防控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设施番茄病虫害绿色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6715.3-2010 瓜菜作物种子 茄果类 NY/T

3、 391-2013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201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2013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防控 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达到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目的。 4 生产环境条件 4.1 环境条件 应符合NY/T 391-2013的规定。 4.2 土壤条件 应符合NY/T 391-2013的规定。土层较深厚,质地为壤土或砂壤土,结构疏松,中性偏酸土壤,pH值67为宜,排灌方便。 4.3 灌溉水 应符合GB 5084-2005的规定。

4、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10422015 2 5 主要病虫害 5.1 主要病害 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枯萎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病、溃疡病、青枯病、软腐病等。 5.2 主要虫害 蚜虫、螨类害虫、粉虱、棉铃虫、斑潜蝇等。 5.3 主要地下害虫 地老虎、蝼蛄、蛴螬、金针虫等。 6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技术,达到防治番茄病虫害的目的。 7 设施内环境调控 7.1 光调控 光饱和点为70kLx,光补偿点为2kLx,宜40kLx50kLx的光照,每天日照时数以12h14h为宜。采用透光率高、耐老化的薄

5、膜,冬春季节保持膜面干燥清洁,经常清扫薄膜上的灰尘及杂物,冬暖大棚后墙张挂反光幕,早揭晚盖不透明覆盖物,阴雨雪天应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夏秋季节适当运用遮阳网或人工喷洒泥浆的方式遮阳降温,进行植株调整,保证植株充分见光。 7.2 温度调控 7.2.1 日光温室的温度调控 番茄生长发育最适温度白天2225,夜间1518。种子发芽最适温度2530,幼苗期最适温度白天2025,夜间1015。苗床设置在有遮阴的场所或搭建遮阳网,上午10点前和下午4点后见光,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遮阴降温。若在遮阴条件下温度仍然过高时,应及时在苗床和周围洒水降温,防止幼苗徒长。开花期最适气温白天2030,夜间1520。定植

6、后至开花期,当温度升至28时及时开启风口降温,一般上午8点揭苫见光,当温度降至2325时关闭风口,下午6点前后盖苫,保持夜温不低于8,确保棚内温度白天不低于15,夜间最低温度保持在5以上。结果期适温白天2426,夜间1217。果实着色期最适温度2025。 7.2.2 塑料大棚的温度调控 定植 5d7d 缓苗后,地温回升到 12左右,心叶开始生长,中午应将通风口打开,短时间通风,使大棚内温度控制在 25,最高不要超过 30。开花盛期,加大通风量,上午棚内温度上升到 20后,逐渐打开通风口,降温降湿,下午当棚温降至 20时关闭通风口。5 月中旬以后,可昼夜开放大棚一侧的通风口,白天不超过 26,夜

7、间不超过 17。 7.3 湿度调控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10422015 3 晴天晚放风,当棚温升至33时,再开始放顶风,下午1213时关闭通风口,夜间棚温保持在1517,阴天打开通风口换气,浇水易在上午进行,每次浇水后,应适当通风排湿。发病初期节制浇水,防止结露。采用高垄地膜覆盖,膜下暗灌、滴灌等措施,严格控制灌水,切忌大水漫灌,浇水时间宜在晴天上午,浇后闭棚,温度达3032时放风排湿。土壤相对湿度发芽期80%,幼苗期和开花期65%,结果期75%80%。空气相对湿度缓苗期80%90%,开花坐果期60%70%、结果期50%60%。 7.4 气体调控 设施番茄棚内所需二氧化碳

8、浓度应在1000mg/L1500mg/L之间。 二氧化碳浓度低时补施, 冬季宜在晴天的上午进行,可在设施内每40m250m27.5 肥水调控 挂一个塑料桶,悬挂高度与番茄的生长点相平,先在桶内装入3kg3.5kg清水,再徐徐加入1.5kg2kg浓硫酸,配成30%左右的稀硫酸,以后每天早晨,揭保温被后0.5h,在每个装有稀硫酸的桶内,轻轻放入200g400g碳酸氢铵,晴天与盛果期多加,多云天与其它生长阶段可少加,阴天不加。碳酸氢铵要先装入小塑料袋中,向酸液中投放之前要在小袋底部用铁丝扎3个4个小孔,以便让硫酸进入袋内,与碳酸氢铵发生反应,释放二氧化碳。 采用肥水一体化、 膜下滴灌、 暗灌技术。

9、每生产目标产量1000kg番茄, 需要吸收氮 (N) 2.2kg3.9kg、磷(P2O5)0.4kg1.2kg、钾(K28 绿色防控 O)3.6kg5.12kg,按底肥:追肥=6:4的比例施用。所施肥料应符合NY/T 394-2013规定。使用土壤张力计调控土壤相对湿度,及时补充灌水。土壤相对湿度发芽期80%,幼苗期和开花期65%, 结 果 期75%80%。 空气相对湿度缓苗期80%90%, 开花坐果期60%70%, 结 果 期50%60%。灌溉水应符合GB 5084-2005的规定。 8.1 预测预报 根据病虫害发生基数、发生条件、结合气象资料,预测发生程度,以确定发生时期和防治适期。 8.

10、2 农业防控 8.2.1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优质、高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合销售目标市场需求的优良非转基因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6715.3-2010中4.2.3的规定。 8.2.2 育苗设施 采用穴盘育苗,冬春季宜温室或大棚育苗,夏秋季宜用遮阳防雨棚育苗。采用0.1%高锰酸钾溶液对育苗器具进行消毒处理。所用基质配比为草炭:蛭石:珍珠岩=2:1:1,加上复合肥1kg/m38.2.3 种子处理 。 把种子放入55温水中,维持水温均匀浸泡15min,再放入0.1%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min15min或用5%氨基寡糖素10倍液进行拌种。捞出洗净,防止病毒病等病害发生。将处理过的种子,用湿

11、纱布包裹,在2528条件下催芽,待种子70%露白即可播种。 8.2.4 土壤消毒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10422015 4 宜选择夏秋高温季节,在播种定植前20d以上进行,清园后,在农家肥等有机肥施用后,每667m28.2.5 耕作改制 撒施石灰氮30kg50kg,随后深耕土壤,灌水保持土壤含水量70%以上,密闭大棚增温。在密闭大棚数日后选择晴天进行,每立方米空间用硫磺4g,锯末8g,于晚上7时,每隔2m距离堆放锯末,摊平后撒一层硫磺粉,倒入少量酒精,逐个点燃,一般密闭10d左右后消毒完成,然后揭膜通风,翻耕土壤整地,晾晒7d以上方可定植。 实行严格的轮作制度,应与非茄果类

12、蔬菜合理轮作。 8.2.6 合理定植 采用高畦深沟、大垄双行的定植方式,定植时,株距30cm35cm,行距60cm70cm,每667m28.2.7 田间除草 定植1900株2300株,定植深度以不埋住子叶为宜。 宜采用物理除草方法,如全面使用黑色、银灰色等功能性地膜或地面铺设5cm10cm厚的麦糠。也可采用药剂除草,方法及剂量参见附录A,使用的其他除草剂均应符合NY/T 393-2013的规定。 8.2.8 清洁田园 及时将病虫残枝、病叶、杂草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园清洁。 8.3 物理防控 8.3.1 物理隔离 覆盖塑料薄膜、40 目60 目的防虫网和遮阳网,进行避雨、防虫、遮

13、阳栽培,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8.3.2 驱避虫害 中小棚地面覆盖银灰色地膜,或在大棚四周悬挂银灰色膜条,条宽15cm,可驱避蚜虫等虫害。 8.3.3 黄板诱杀 出苗后,每667m28.3.4 灯光诱杀 悬挂30张40张30cm40cm的黄色粘虫板,挂于行间,并高于番茄植株30cm,诱杀蚜虫、粉虱等害虫,待其粘满黄板后应及时进行更换。 采用频振式杀虫灯, 功率30W, 电 源 220V, 每667m28.3.5 信息素诱杀 适宜挂1个杀虫灯, 接虫口对地距离以100cm150cm为宜,每天的开灯时间以晚上9点到第二天早晨4点为宜。 采用性诱剂诱杀成虫,如利用棉铃虫性诱剂诱芯,每667m28.3.

14、6 饵料诱杀 挂性诱剂诱捕器1个,挂放高度高于地面80cm100cm。30d换一次诱芯,并及时处理诱捕的虫子。 每667m2挖5个6个长宽深30cm30cm20cm的坑,内装厌氧发酵过30d的羊粪、牛粪、兔粪、马粪,可诱杀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10422015 5 8.3.7 糖醋液诱杀 糖醋液按糖:醋:酒:水=1:4:1:16的比例混合配制而成,每667m28.3.8 草木灰治虫 挂6个盆为宜,可结合性诱剂使用,定时清除诱集的害虫,约每7d更换一次糖醋液。 草木灰10kg兑水50kg,浸泡24h,取滤液喷洒,可防治蚜虫等害虫。 8.3.9 面粉治虫

15、 在7kg8kg水中加入250g面粉, 充分搅匀后,均匀喷洒于番茄叶片背面, 约10min后, 螨类害虫 (红蜘蛛)会被面粉粘住腿脚而死亡。 8.4 生物防控 8.4.1 病害防控 8.4.1.1 植物源杀菌剂 使用农药应符合NY/T 393-2013的规定,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和其他植保产品见附录B,番茄主要病虫害推荐生物农药参见附录C。 8.4.1.2 微生物杀菌剂 利用4%新奥苷肽水剂750倍液可防治番茄病毒病、兼防细菌真菌性病害;利用300亿/g木霉菌300倍液防治番茄灰霉病、叶霉病等病害。使用农药应符合NY/T 393-2013的规定,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和其他植保产品见

16、附录B,番茄主要病虫害推荐生物农药参见附录C。 8.4.1.3 微生物源生长调节剂 利用S-诱抗素可诱导植物抗性,预防病毒病的发生。使用农药应符合NY/T 393-2013的规定,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和其他植保产品见附录B,番茄主要病虫害推荐生物农药参见附录C。 8.4.1.4 矿物性农药 使用农药应符合NY/T 393-2013的规定,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和其他植保产品见附录B,番茄主要病虫害推荐生物农药参见附录C。 8.4.2 虫害防控 8.4.2.1 植物源杀虫剂 使用农药应符合NY/T 393-2013的规定,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和其他植保产品见附录B,番茄主要病虫害

17、推荐生物农药参见附录C。 8.4.2.2 动物源杀虫剂 保护、引进、释放天敌防治虫害。如扣棚后,当粉虱成虫在0.2头/株以下时,每5d释放丽蚜小蜂成虫3头/株,共释放3次,可有效控制粉虱为害。每m28.4.2.3 微生物源杀虫剂 挂瓢虫卵卡两张或按益害比例1:100释放瓢虫成虫可防治蚜虫。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10422015 6 利用600亿PIB/g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可防治棉铃虫; 利用玫烟色拟青霉防治粉虱。使用农药应符合NY/T 393-2013的规定,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和其他植保产品见附录B,番茄主要病虫害推荐生物农药参见附录C。 8

18、.4.2.4 尿洗合剂防治 尿洗合剂按尿素:洗衣粉:水=4:1:400的比例混合配制而成,可防治蚜虫、螨类害虫等多种害虫。 8.4.3 地下害虫防控 使用农药应符合NY/T 393-2013的规定,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和其他植保产品见附录B,番茄主要病虫害推荐生物农药参见附录C。如利用白僵菌、绿僵菌防治地下害虫。 8.5 科学用药 喷雾均匀周到,不重不漏,提高防治效果,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用药,做到农药科学轮换和混配。田间除草剂推荐农药参见附录A, 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见附录B, 番茄主要病虫害推荐生物农药参见附录C,设施番茄常见病虫害及其发生条件参见附录D。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

19、平台DB41/T 10422015 7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田间除草剂推荐农药 田间除草剂推荐农药见表A.1。 表A.1 田间除草剂推荐农药 不同种植方式 推荐农药名称及剂量 使用方法 育苗或直播田 667m2喷雾 用 33%二甲戊乐乳油 75mL120mL兑水 40kg 667m2用 72%异丙草胺乳油 100mL150mL兑水 40kg 移栽田 667m2喷雾 用 50%乙草胺乳油 150mL200mL兑水 40kg 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 50mL70mL 兑水 40kg 前期未除草田 667m2喷雾 用 10%精喹禾灵乳油 40mL75mL兑水 30kg 24%烯草酮乳

20、油 20mL40mL 兑水 30kg 注:除草剂使用结束后,应及时清洗使用过的器具。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10422015 8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和其他植保产品 B.1 AA级和A级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和其他植保产品 AA级和A级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和其他植保产品见表B.1。 表B.1 AA 级和 A 级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和其他植保产品 类别 组分名称 备注 I.植物和动物来源 楝素(苦楝、印楝等提取物,如印楝素等) 杀虫 天然除虫菊素(除虫菊科植物提取液) 杀虫 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苦参等提取物) 杀虫 蛇床

21、子素(蛇床子提取物) 杀虫、杀菌 小檗碱(黄连、黄柏等提取物) 杀菌 大黄素甲醚(大黄、虎杖等提取物) 杀菌 乙蒜素(大蒜提取物) 杀菌 苦皮藤素(苦皮藤提取物) 杀虫 藜芦碱(百合科藜芦属和喷嚏草属植物提取物) 杀虫 桉油精(桉树叶提取物) 杀虫 植物油(如薄荷油、松树油、香菜油、八角茴香油) 杀虫、杀螨、杀真菌、抑制发芽 寡聚糖(甲壳素) 杀菌、植物生长调节 天然诱集和杀线虫剂(如万寿菊、孔雀草、芥子油) 杀线虫 天然酸(如食醋、木醋和竹醋等) 杀菌 菇类蛋白多糖(菇类提取物) 杀菌 水解蛋白质 引诱 蜂蜡 保护嫁接和修剪伤口 明胶 杀虫 具有驱避作用的植物提取物(大蒜、薄荷、辣椒、花椒、

22、薰衣草、柴胡、艾草的提取物) 趋避 害虫天敌(如寄生蜂、瓢虫、草蛉等) 控制虫害 .微生物来源 真菌及真菌提取物(白僵菌、轮枝菌、木霉菌、耳霉菌、淡紫拟青霉、金龟子绿僵菌、寡雄腐霉菌等) 杀虫、杀菌、杀线虫 细菌及细菌提取物(苏云金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质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短稳杆菌等) 杀虫、杀菌 病毒及病毒提取物(核型多角体病毒、质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等) 杀虫 多杀霉素、乙基多杀菌素 杀虫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10422015 9 表 B.1(续) 类别 组分名称 备注 .微生物来源 春雷霉素、多抗霉素、井冈霉素、 (硫酸)

23、链霉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宁南霉素、申嗪霉素和中生菌素 杀菌 S-诱抗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 .生物化学产物 氨基寡糖素、低聚糖素、香菇多糖 防病 几丁聚糖 防病、植物生长调节剂 苄氨基嘌呤、超敏蛋白、赤霉酸、羟烯腺嘌呤、三十烷醇、乙烯利、吲哚丁酸、吲哚乙酸、芸苔素内酯 植物生长调节剂 .矿物来源 石硫合剂 杀菌、杀虫、杀螨 铜盐(如波尔多液、氢氧化铜等) 杀菌,每年铜使用量不能超过 6kg/hm2 氢氧化钙(石灰水) 杀菌、杀虫 硫磺 杀菌、杀螨、驱避 高锰酸钾 杀菌,仅用于果树 碳酸氢钾 杀菌 矿物油 杀虫、杀螨、杀菌 氯化钙 仅用于治疗缺钙症 硅藻土 杀虫 粘土(如斑脱土、珍珠岩、蛭石、沸石

24、等) 杀虫 硅酸盐(硅酸钠,石英) 驱避 硫酸铁(3 价铁离子) 杀软体动物 .其他 氢氧化钙 杀菌 二氧化碳 杀虫,用于贮存设施 过氧化物类和含氯类消毒剂(如过氧乙酸、二氧化氯、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等) 杀菌,用于土壤和培养基质消毒 乙醇 杀菌 海盐和盐水 杀菌,仅用于种子(如稻谷等)处理 软皂(钾肥皂) 杀虫 乙烯 催熟等 石英砂 杀菌、杀螨、驱避 昆虫性外激素 引诱,仅用于诱捕器和散发皿内 磷酸氢二铵 引诱,只限用于诱捕器中使用 注1:该清单每年都可能根据新的评估结果发布修改单。 注2:国家新禁用的农药自动从该清单中删除。 B.2 A级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其他农药 当表B.1所

25、列农药和其他植保产品不能满足有害生物防治需要时,A级绿色食品生产还可按照NY/T 393-2013中附录A.2的规定使用农药。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10422015 10 C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番茄病虫害及部分 AA 级和 A 级绿色食品推荐生物农药 番茄病虫害及部分AA级和A级绿色食品推荐生物农药见表C.1。 表C.1 番茄病虫害及部分 AA 级和 A 级绿色食品推荐生物农药 病害名称 使用药剂 有效成分含量 剂型 每 667m2使用方法 用量或稀释倍数 病毒病 宁南霉素 新奥苷肽 S-诱抗素 2% 4% 0.1% 粉剂 水剂 水剂 200 倍 700 倍8

26、00 倍 2000 倍 喷雾 喷雾 喷雾 早疫病 晚疫病 嘧菌酯 25% 悬浮剂 1500 倍 喷雾 灰霉病 新奥苷肽 木霉菌 武夷霉素 4% 3 亿 CFU/g 2% 水剂 粉剂 水剂 700 倍800 倍 500 倍800 倍 100 倍 喷雾 喷雾 喷雾 叶霉病 多抗霉素 武夷霉素 春雷霉素+氢氧化铜 10% 2% 47%+77% 可湿性粉剂 水剂 水剂+可湿性粉剂 700 倍800 倍 1000 倍1500 倍 150 倍 喷雾 喷雾 喷雾 枯萎病 嘧啶核苷类抗菌素 木霉孢子 络氨铜 琥胶肥酸铜 2% 1.5108/g 25 30 水剂 可湿性粉剂 水剂 可湿性粉剂 120 倍130

27、倍 200 倍300 倍 300 倍500 倍 100 倍150 倍 喷雾 喷雾 喷雾 喷雾 根腐病 软腐病 农用链霉素 72% 可溶性粉剂 4000 倍 喷雾 根结线虫病 淡紫拟青霉 5 亿活孢子/g 颗粒剂 2.5kg/667m23kg/667m沟施或穴施 2 溃疡病 氢氧化铜 农用链霉素 77% 72% 可湿性粉剂 可湿性粉剂 500 倍 4000 倍 喷雾 喷雾 喷雾 青枯病 新奥苷肽 络氨铜 琥胶肥酸铜 氢氧化铜 4% 14% 30% 77% 水剂 水剂 粉剂 可湿性粉剂 700 倍800 倍 400 倍 600 倍 500 倍 灌根 喷雾 喷雾 喷雾 蚜虫 粉虱 斑潜蝇 除虫菊素

28、鱼藤酮 玫烟色拟青霉 印楝素 1.5% 2.5% 0.3% 乳油 乳油 乳油 800 倍1200 倍 700 倍800 倍 100 万孢子/L200 万孢子/L 800 倍1200 倍 喷雾 喷雾 喷雾 喷雾 D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10422015 11 表 C.1 (续) 病害名称 使用药剂 有效成分含量 剂型 每 667m2使用方法 用量或稀释倍数 螨类害虫 浏阳霉素 多杀霉素 10% 25g/L 乳油 悬浮剂 1000 倍1500 倍 150 倍250 倍 喷雾 喷雾 棉铃虫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 600 亿 PIB/g 水分散粒剂 5000 倍 喷雾 地老虎 蝼蛄

29、 蛴螬 金针虫 苦参碱 鱼藤酮 绿僵菌 白僵菌 0.2% 2.5% 23 亿28 亿活孢子/g 100 亿活孢子/g 水剂 乳油 粉剂 粉剂 36mL54mL 700 倍800 倍 2kg 250g300g 灌根 灌根 撒施 撒施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 10422015 12 D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设施番茄常见病虫害及其发生条件 设施番茄常见病虫害及其发生条件见表D.1。 表D.1 设施番茄常见病虫害及其发生条件 病害名称 发生条件 病毒病 每年在 5 月底和 6 月上旬易发生。 早疫病 在气温 2025,相对湿度 80%以上,病害易发生。 晚疫病 在气温 1822

30、,相对湿度 95%以上。阴雨天多,氮肥过多,光照不足,病害易发生。 灰霉病 在气温 2022,相对湿度 90%以上,病害易发生。 叶霉病 在气温 2025,相对湿度 80%以上,病害易发生。 枯萎病 在土壤温度 20时,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开花结果期有利病害发生,连作地,根结线虫发生重的地块,枯萎病比较严重。 根腐病 土温低于 20,且持续时间较长,土壤粘重的重茬地、地下害虫为害严重的地块易发生。 根结线虫病 在土温 2530,土壤持水量 40%,地势高躁、土质疏松、盐份低、土壤呈酸性的地块适合线虫活动,连作地发病严重。 溃疡病 温暖潮湿的气候和结露时间长,有利病害发生。气温超过 25,降雨尤

31、其是暴雨多适于病害流行,土温 28发病重,16发病明显推迟,偏碱性的土壤利于病害发生。 青枯病 土温 25,连作、地势低洼,缺钾肥及根部损伤。 软腐病 阴雨天或露水未落干时整枝打杈、植株有伤口或虫伤多发病重时易发生。 蚜虫 温度在 720,相对湿度在 70%时发生,春秋两季为发生高峰。 螨类害虫 设施栽培全年发生。主要靠雨、种苗、人为携带、自身爬行传播,在高温、干旱条件下发生较重。 粉虱 设施栽培下周年发生,秋季气温 1821时为害最为严重。 棉铃虫 在气温 2528,相对湿度 70%90%。一般 5 月至 10 月为害,7 月份为害最为严重。 斑潜蝇 4 月11 月份发生,为害盛期在夏秋两季。 地老虎 喜温湿、怕寒冷,适温范围为 1826。旱地重于水田,地势低洼、沿河等地发生严重,粘土和砂土不利于发生。 蝼蛄 潮湿的壤土或砂壤土易发生。 蛴螬 重茬易发生。 金针虫 成虫迁飞,春秋季节、重茬、粪肥多的地块易发生。 _ 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林业/苗木/果业/深加工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