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7∕T 1660—2020 大球盖菇安全优质生产技术规程(山东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7257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9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T 1660—2020 大球盖菇安全优质生产技术规程(山东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37∕T 1660—2020 大球盖菇安全优质生产技术规程(山东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37∕T 1660—2020 大球盖菇安全优质生产技术规程(山东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37∕T 1660—2020 大球盖菇安全优质生产技术规程(山东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37∕T 1660—2020 大球盖菇安全优质生产技术规程(山东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 B 0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16602020 代替 DB37/T 16602010 大球盖菇安全优质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security and high quality for 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production 2020 - 02 - 25 发布 2020 - 03 - 25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T 1660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7/T 16602010无公害食品 大球盖

2、菇生产技术规程。与DB37/T 16602010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大球盖菇安全优质生产技术规程; 删除了无公害食品大球盖菇的定义,增加了质量要求内容(见 3 和 2010 年版的 3.1); 修改了产地环境质量要求(见 4); 修改了大球盖菇栽培设施和基质配方及培养料预处理技术, 修改了其它生产技术要求 (见 5) ; 修改了加工、包装与贮运要求(见 5.9); 修改了病虫害防控技术内容(见 6); 修改了质量安全管理要求(见 7); 删除了原标准的附录 A 和附录 B,修改了附录 C 的名称。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

3、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菏泽市定陶区特色农产品服务中心、青岛益菇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山东稷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远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万鲁长、宫志远、郭惠东、孙振福、黄春燕、任海霞、曲玲、单洪涛、王厚鹏、张逸、孙明堂。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7/T 16602010。 DB37/T 16602020 1 大球盖菇安全优质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的质量要求、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控、质量安全管理和生产档案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

4、大球盖菇的安全优质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480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4806.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09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菌及其制品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

5、T 392 绿色食品 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NY/T 749 绿色食品 食用菌 NY/T 1731 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 NY/T 1742 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NY/T 1935 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3 质量要求 3.1 感官要求 菇体肥厚、光洁、未开伞,酒红至浅红褐色,菌柄粗壮、白色,大小均匀,无病斑、无虫蛀、无异味、无杂质。 3.2 理化指标要求 应符合GB 7096和NY/T 749的要求。 4 产地环境 D

6、B37/T 16602020 2 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栽培场地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光线适宜、冬暖夏凉、通风良好、土质和水源清洁,远离工矿业的“三废”污染源。应设有栽培基质专用堆制处理场地。每季栽培结束后,及时清理废菌料和覆土,对菇场进行消毒。 5 生产技术 5.1 栽培设施 可采用日光温室大棚、大小拱棚、简易荫棚及林下露地于不同季节栽培。菇棚(房)建在地势平坦、通风向阳、利于控温遮阴、便于保湿和排水的地方。菇棚(房)以长度50 m70 m、宽度8 m12 m为宜。菇棚(房)北墙或两端可设置上下二层通风口(窗),规格为40 cm30 cm,或两端安装湿帘和风机,主走道上方的

7、顶棚上留置一排排气口(窗),规格为30 cm20 cm。高温季节菇棚(房)顶部上方架空45 cm加设一层遮阳网。在菇棚(房)中可进行地床、层架铺料栽培或块式栽培。采用林地、果园和苗圃空间地畦床栽培,应选择遮阴、避风环境作为栽培场地,树木株行距在2 m4 m4 m6 m为佳,以排灌方便、土质肥沃、偏酸性的壤土为宜,根据不同郁闭度,可采取露地、拱棚或荫棚栽培。 5.2 栽培季节 林地自然条件下或拱棚栽培,在气温8 28 时均可播种,以15 26 为最适宜。山东省8月中下旬至翌年3月上旬均可进行秋、春两季播种栽培,10月中下旬至翌年6月上中旬出菇。采用日光温室大棚保温栽培,可冬季出菇。 5.3 品种

8、选用、菌种生产及质量要求 5.3.1 品种选用 选用适于山东省栽培,发菌出菇快、抗逆性强、高产、商品性好的大球盖菇品种,从具有相应资质的供种单位引种。 5.3.2 菌种生产及质量要求 菌种生产过程应符合NY/T 528和NY/T 1731的要求。采用液体培养制作原种,可节省制种时间,栽培种发菌快。大球盖菇成品菌种质量应符合NY/T 1742的要求。菌丝生活力强,不带病、虫和杂菌,无老化、退化现象。 5.4 生产材料 5.4.1 主辅原料 应符合NY/T 1935的要求。可利用的栽培原料有:稻草、稻壳、小麦秸、玉米秸、玉米芯、花生茎蔓、花生壳、豆秸、食用菌菌渣、阔叶树木屑等。栽培基质中应防止有毒

9、有害物质及杂菌、虫源混入。 5.4.2 生产用水 应符合GB 5749的要求。培养料配制用水和出菇管理用水可使用清洁的自来水、泉水、深井水等,喷水中不得加入药剂、肥料或成分不明的物质。 5.4.3 覆土材料 DB37/T 16602020 3 应符合NY/T 1935的要求。使用天然的、未受污染的林地腐殖土、草炭土或农田耕作层以下的壤土。不宜用沙土和粘土。 5.4.4 基质肥料及添加剂 应符合NY/T 394的要求。栽培基质中不需添加化学肥料,可加入石膏粉、石灰粉、轻质碳酸钙等营养剂,不得使用生长激素类或成分不明的混合型添加剂。 5.5 培养料配方和预处理 5.5.1 培养料配方 宜选用以下配

10、方: a) 配方 1:稻草或麦秸 55 %,玉米芯 25 %, 阔叶树木屑 18 %,生石灰 1 %,石膏粉 1 %; b) 配方 2:玉米芯 40 %,阔叶树木屑 33 %,稻壳 25 %,生石灰 1 %,石膏粉 1 %; c) 配方 3:玉米秸 45 %,豆秸 20 %,阔叶树木屑 18 %,稻壳 15 %,石膏粉 1 %,生石灰 1 %; d) 配方 4:食用菌菌渣 65 %,阔叶树木屑 20 %,稻壳 13 %,生石灰 1 %,石膏粉 1 %。 5.5.2 培养料预处理 将碎秸秆(3 cm10 cm)、玉米芯颗粒(粒度1 cm左右)等栽培主料在阳光下翻晒2 d3 d,木屑提前自然预堆1

11、.5个月以上,新鲜菌渣及时与其充分混合均匀,于生石灰、石膏粉等水液中浸泡1 d2 d,吸足水分,使其含水量达72 %75 %,捞出,堆闷2 d3 d备用。在高温季节(白天气温25 以上)栽培料宜经预湿1 d2 d后,堆积发酵处理7 d10 d,期间当料堆内温度达到65 以上时,保持24 h,开始翻堆,共翻堆23次,摊晾散热后用作栽培。处理后培养料达到pH 6.5左右为宜。 5.6 播种和发菌培养 5.6.1 播种操作 5.6.1.1 播种前将畦床土壤整成龟背形,背高 12 cm15 cm,宽 90 cm110 cm,畦间留 40 cm 宽的操作道,低于畦床底部地面。栽培场地撒一层石灰粉或用漂白

12、粉、植物源杀虫剂等药液对畦床及周边走道进行全面喷洒,浇灌一次透水,待积水渗下后进行铺料播种。培养料 20 kg25 kg/ m2(折干),料中央厚度 25 cm30 cm,用固体菌种 600 g750 g,采取层播加穴播方式,料床呈扶垄状。 5.6.1.2 播种后料面覆盖石灰水浸泡的湿草帘或秸秆加盖地膜保温保湿,也可在料面及边缘覆 2 cm厚的腐殖土保湿控温。高温季节发菌在料床上每隔 30 cm40 cm 打直径 3cm5cm 的透气孔 23 个,至料床底部。若采取日光温室床架铺料或块式栽培,床面宽 70 cm90 cm,层距 50 cm60 cm,高 34 层,底层离地面 15 cm 左右,

13、架与架之间留操作道宽 70 cm。 5.6.2 发菌与覆土 5.6.2.1 发菌管理 栽培料适宜温度控制在22 28 ,超过30 时揭膜通风,或将料床打孔散热;料温偏低,加厚覆盖物或覆土覆黑膜保温。料含水量保持在68 %70 %,播种后20 d内不宜向畦床菌料直接喷水,保持料面覆盖物湿润。露地栽培,雨天菌床遮盖薄膜,雨后即揭去薄膜,并及时排除菌床周围积水。20 d后菌丝占据整个料层1/2以上,此时可根据天气情况适量喷水增湿,菌床四周侧面多喷,中间部位少喷,以水不渗入料中为度。 5.6.2.2 覆土管理 DB37/T 16602020 4 在适宜温度下,播种后30 d35 d,菌丝长至料层2/3

14、以上时进行出菇覆土。覆土选用肥沃、疏松、pH 6.0pH 6.5的壤土,并预先进行消毒杀虫处理,调节含水量为25 %3 0 %。覆土厚度为3 cm4 cm。覆土后保持土层湿润,15 d后菌丝爬上土层,将土上覆盖物去除,停止喷水,加大通风量,促使畦面菌丝倒伏,土层内菌丝逐渐形成菌束,扭结成白色原基并逐渐发育成菇蕾。 5.7 出菇管理 5.7.1 保湿 出菇阶段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5 %90 %。当土层表面出现白色菇蕾时,每天早晚向菌床喷雾化水。若覆土层干燥发白, 须增加喷水, 保持覆土层达到湿润状态。 采用草帘或秸秆覆盖, 用喷雾的方法保湿。当床面上有大量菇蕾发生时,喷水时应轻喷勤喷、晴天多喷、阴

15、雨天少喷或不喷,达到菌料既松软又湿润,用手捏紧培养料稍有水滴出现即可。 5.7.2 调节温度 出菇期间调节环境温度在12 25 范围内。气温低于12 时,采取增设拱棚、增厚覆盖物、减少喷水等措施以提高出菇温度。进入霜冻期,在增加覆盖物的同时停止喷水,使菇蕾安全越冬。温度超过26 时,采取通风、喷水等降温措施。 5.7.3 通风 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要求有较为充足的氧气。 当出菇面有大量子实体发生时, 菇房栽培需加大通气量,每日通风换气2 h3 h,使CO2浓度低于0.15 %。 5.7.4 光照 子实体生长阶段应保持100 lx500 lx的光照强度。 5.8 采收及后潮菇管理 根据成熟程度和市

16、场要求及时采收。子实体从现蕾到成熟,高温期为5 d6 d,低温期为9 d10 d。以菌盖外膜刚破裂、菌盖内卷不开伞时采收为宜。采收时,轻捏菇脚旋扭,松动后拔起,采大留小,切勿带动周围小菇。除去带土菇脚即可上市鲜销。第一潮菇采收后,清理料面,补足水分,覆膜养菌,经过12 d15 d,又开始出第二潮菇,管理方法同第一潮菇。整个生育期可采收34潮菇。 5.9 加工、包装与贮运 采收后将畸形菇、病虫菇剔出,及时送入0 5 冷库预冷、整理分级、贮藏保鲜。采用冷藏车运输,车内清洁卫生,温度小于5 ,空气相对湿度90 %95 %。鲜菇包装纸箱无受潮、离层现象;包装容器及所用物品应符合GB 4806.1、GB

17、 4806.7和GB 4806.8的要求;成型包装品应符合NY/T 658的要求。可进行速冻、盐渍、制罐和干制加工,干制采用脱水机烘干。加工过程中不得使用含有亚硫酸盐、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水液漂洗鲜菇,按照GB 2760和NY/T 392的规定执行。 6 病虫害防控 6.1 防控原则 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主要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安全防控措施。 DB37/T 16602020 5 6.2 防控对象 主要杂菌有鬼伞菌、木霉菌、青霉菌、曲霉菌、毛霉菌、脉孢霉菌、黏菌等;主要害虫有跳虫、菌蚊、蠼螋、蚂蚁,以及螨类、蛞蝓等有害动物。 6.3 防控方法 6.3.1 病虫预

18、防 预防措施如下: a) 应使用无病虫侵染、菌龄适宜的健康菌种; b) 培养料不带杂菌、害虫,预湿、堆闷及发酵处理要全面均匀; c) 栽培场地提前消毒、防虫处理。高温季节播种后,当料温高于 30 时揭膜通风降温,气温低于 10 或雨天时覆土盖膜; d) 菇棚内悬挂黄色粘虫板(30 cm20 cm)、安装电子杀虫灯(15 W)、诱虫黑光灯(20 W)诱杀害虫。 6.3.2 杂菌防控 选料要新鲜、干燥,栽培前经日光曝晒消毒。发现鬼伞,要及早拔除深埋。栽培前期控制好温度和水分,促使菌丝健壮、旺盛生长,抑制杂菌生长。栽培场所喷洒石灰水、漂白粉水液及植物源杀菌剂药液防控杂菌污染。 6.3.3 虫害防控

19、菇床周围定期撒施石灰粉,无菇时栽培环境喷洒2.5 %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1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4 000倍液,菌床喷洒5 %食盐水、植物源杀虫剂,防控跳虫、蛞蝓、螨类、菌蚊、蚂蚁等发生。 7 质量安全管理 7.1 农药安全使用 按照NY/T 393的规定执行。不得使用剧毒、高毒和高残留化学农药及重金属制剂、杀鼠剂等;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种类;出菇阶段于无菇期或避菇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或生物农药,喷洒地面环境或菌床覆土,不得在大球盖菇子实体上使用农药及生长激素类物质。 7.2 生物制剂使用 不得使用活体微生物农药和非农用抗生素制剂。 采用生物药剂与化学农药合

20、理搭配, 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防止或延缓病虫产生抗药性。 7.3 采后质量安全管理 采后从事大球盖菇贮藏保鲜加工的人员要求身体健康, 无传染病。 防止加工产品中亚硫酸盐等有害物质超标。推行大球盖菇产品包装标识上市,建立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完善溯源体系。 8 生产档案 DB37/T 16602020 6 8.1 应建立安全优质大球盖菇生产档案。 8.2 对大球盖菇的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投入品、栽培管理过程、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环节所采取的措施进行详细记录。记录项目参见附录 A。生产记录档案保留 3 年以上。 DB37/T 16602020 7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安全优质大球盖菇生产档案记录事项 A.1 产地环境条件 A.1.1 空气质量。 A.1.2 水源质量。 A.1.3 菇场土壤环境质量。 A.1.4 栽培设施材料、结构及配套设备、器具。 A.2 生产投入品使用情况 A.2.1 名称。 A.2.2 来源。 A.2.3 用法、用量。 A.2.4 使用、停用的日期。 A.3 大球盖菇病虫害防治用药情况 A.3.1 栽培料消毒杀虫。 A.3.2 菇场进料前后消毒杀虫。 A.3.3 发菌期间消毒杀虫。 A.3.4 覆土材料消毒杀虫。 A.3.5 出菇期间消毒杀虫。 A.4 采收日期、采收数量、商品菇等级 生产场所名称、栽培数量、记录人、入档日期。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安全文明施工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