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芜湖市地理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题.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725058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芜湖市地理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芜湖市地理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芜湖市地理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芜湖市地理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芜湖市地理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芜湖市地理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题一、选择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科学家经过测量计算,得到了地球的基本数据(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极半径约6371千米B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略长C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D地球表面积约5.1平方千米2下列关于经纬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B所有经线相交于南北两极,长度相等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D所有纬线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2以下图例,表示荒漠的是()ABCD在一间暗室里,将一盏电灯固定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固定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然后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时,正确的做法是()A平视地球

2、仪,自左向右拨动球体B从北极上方向下俯视,顺时针旋转球体C手托底座任意拨动球体5演示地球自转时,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图中ABC三点中的()AA点BB点CC点6此实验能较好地演示()A四季变化B五带的形成C昼夜交替6近几年,使用手机进行滴滴打车给人们出行带来便捷。司机要准确接送乘客,主要是运用了()A当地人口分布图B当地地形图C当地电子地图D当地景区导游图下图是实际占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的某动物园一幅导游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该图缺少地图应具备的某些基本要素,所以在使用该图时,你无法做到的是( )A辨别方向B估算距离C确定各种动物的位置9和我们地理课本中常见的一幅世界地图相比,估猜该导游图的

3、比例尺应该比较( )A无法判断B小C大9判断等高线地形图,反映了下面四幅图中的哪种地形景观()ABCD10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用绿色来表示()A海拔较高的山地B海拔较低的平原C深度较小的大陆架D深度较大的海洋11在地图上最能直观反映地表高低起伏的是()A等高线地形图B分层设色地形图C地形剖面图D某地政区图12下列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脊B坡陡的地方等高线稀疏C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相等D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密集13下列关于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陆地面积小于南半球B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C七分陆地,三分海洋D全球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

4、积占29%14读下列四大洲轮廓图,回答下题。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A北美洲B非洲C欧洲D亚洲15下面事实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A太阳东升西落B台湾海峡海底地层中有煤矿C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D潮起潮落引起海岛面积的变化16七大板块中,几乎全是海洋的板块是()A欧亚板块B印度洋板块C太平洋板块D南美板块读图,完成问题。18从半球位置看,亚洲主要位于()A西半球、北半球B西半球、南半球C东半球、北半球D东半球、南半球19亚洲濒临的大洋不包括()A大西洋B太平洋C印度洋D北冰洋20下列经纬线没有穿过亚洲的是()A北回归线B赤道C本初子午线D北极圈20下列描述气候的是()A东边日出西边雨B南极终年冰天

5、雪地C今日晴空万里D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21如图为“四种天气符号示意图”,所代表的天气中,最适合我们开展校运会的是()ABCD22下列关于天气预报和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说法,正确的是A西北风是指吹向西北的风B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C降水概率超过50表示肯定“有雨”D空气质量分为五级,级数越高表示空气质量越好23一般来说,一年中北半球大陆上气温最高出现在()A1月B2月C7月D8月24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A地势低平B平原面积广阔C海洋面积广阔D各地获得太阳光热比较均匀25下列现象中,哪一种不属于降水()A雨B雪C冰雹D沙尘

6、26下列城市被称为“干极”的是()A乞拉朋齐B阿塔卡马沙漠C新德里D巴西利亚下图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8世界年降水量大致分布规律是()A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B两极地区距海近,降水多C中纬地区由沿海向内陆减少D赤道地区距海远,降水少29世界年降水量小于200mm的地区主要分布在()A南美洲北部B非洲北部C亚洲东部D欧洲西部29长期以来,印度尼西亚地震不断,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A地处板块交界处B地表崎岖不平C房屋建筑不牢固D受季风气候影响30下图中四种动植物栖息繁衍与生长的自然环境相似点是()A平原、丘陵地区B高原、盆地地区C干

7、旱、半干旱地区D河流、湖泊密布地区31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32下列诗句中,反映地形对气候影响的是()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B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33世界人种的划分依据是()A肤色B语言C体毛D体质特佂34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在于()有利于了解当地传统的民风民情有利于了解当地的宗教习俗有利于发展文化旅游有利于开展历史研究ABCD35同学们都知道西游记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回的经书属于()A佛教著作B伊斯兰教著作C道教著作D基督

8、教著作36下列地区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A河流三角洲地区B河流上游地区C热带雨林地区D热带沙漠地区37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当出现雾霾天气时候,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保持早上晨跑的习惯,将晨跑坚持到底B各类排污企业照常生产C打开窗户,保持室内空气良好的流通D出门戴口罩,做好防护工作38“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

9、,歌词中表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A乡村,这里有河流B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C城市,这里有田野D城市,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39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图,其中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序号是()ABCD40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山体部位名称是:C_,D_。(2)图中A地海拔_米,A、F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米。(3)有、两条线路登山,他们想轻松地登上山顶,你认为_路线更合理,理由_。二、综合简答题41读图,回答问题(1)写出上海的经纬度: , ,它地处五带中的 带。(2)上海是 洲的城市,东临A 洋;法国是 洲的国家,位于 半球(南、北);刚果民主共和

10、国位于B 洲,最长的纬线 穿过该国;阿根廷是C 洲的国家,位于 半球(东、西);澳大利亚是 洲的国家。(3)写出图中大洲的三个重要分界线: 海峡; 运河; 运河。(4)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洲面积最大的大洋是 洋,绝大部分位于高纬度地区的大洲是 洲(5)图中四个国家,与上海时间差异最小的是 。A阿根廷B澳大利亚C法国D刚果民主共和国(提示:经度相同的地方时间相同,经度差距越大时间差异越大)42读某地天气状况图,回答问题。(1)这一天天气情况为_转_,风向:_;风力_级。(2)最低气温_,最高气温_。(3)这一天恰好是星期天,根据当天天气情况,请你对出游的同学提出一条建议。(4)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

11、示_,绿色表示_。43读“世界人口密度图”,回答下列问题:(1)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是:亚洲的东部和_部,欧洲,北美洲的东部等,人口最稠密的这四个地区中,主要以黄色人种为主的是_(2)图中C地人口密度是每平方米不足_人,导致该地人口密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气候_;D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气候_(3)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图2三幅民居建筑中,窑洞是我国黄土高原上的典型民居;它冬暖夏凉,与当地降水_(多或少)的气候条件相适应,反映湿热环境特点的建筑是_(填序号)【参考答案】1C2D【解析】1由图可知,地球的极半径是6357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地球极半径(6357千米)比赤道半径(637

12、8千米)略短,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2经线的特征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所有经线相交于南北两极,长度相等,故AB正确;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所有纬线相互平行,纬线的长度是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短,故C正确,D错误。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赤道的纬度为0,是纬度的起始线;本初子午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线。2A【详解】地图是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三个要素,以上四个图例中,A表示的是荒漠,B表示的是运河,C表示的是河、湖,D表示的国界线,故A正

13、确、BCD错误,故选A。4A5A6C【解析】【分析】4在侧视情况下,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也就是自左向右,A正确,C错误。从北极上空向下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南极上空向下看为顺时针,B错误。故本题选A。5地球自西向东运动,最先消失的为A,A正确。B点后消失,C点最后消失,故本题选A。6随着地球仪的转动,地球仪上面的能够被照射的地方不断变化,明暗交替,模拟的是地球昼夜变化,C正确。四季的变化是因为地球直射点的变化,图示地区并没有出现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所以并没有四季变化,A错误。五带的形成是因为太阳辐射的影响,其范围的变化是受黄赤交角的影响,B错误。故本题选C。【点睛】地球自转的意义:昼夜交替

14、现象、产生时差、使地表沿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转。地球公转的意义: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太阳直射点移动、四季更替、五带。6C【详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司机能准确接送乘客从出发地到达目的地,主要是运用了当地电子地图;其余地图没有帮助。故选C。【点睛】8B9C【解析】8读图得知,图示可以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辨别方向;图中有图例和注记,可以确定各种动物的位置;但图中缺少比例尺,不能估算距离。故选B。9实际

15、占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的某动物园一幅导游图和世界地图的相比,导游图的范围小,比例尺大,表示的内容详细。故选C。【点睛】一般地说 ,地图的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就越详细;地图的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就越简略。9D【详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读图分析可知,图中有两个山顶,且左侧山顶高,图示东南为陡崖,故与丁图符合。故选:D。10B【详解】在等高线分层设色

16、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海拔较低的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在不同的等深线之间,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用来表示海底的深度,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绿色越浓,表示地势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故根据题意选B。11C【详解】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分层设色地形图能一目了然的看出地表高低起伏;地形剖面图能直观反映地表高低起伏,故答案选C。12C【详解】等高线地形图中,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相等,故C正确;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判断地形的陡缓,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故B、D错误;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判断山体地形部位,等高线数值向数值大处弯曲,

17、为山谷,等高线数值向数值小处弯曲,为山脊,故A错误,故选C。13D【详解】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南半球大部分是海洋,A错误。任何一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B错误。全球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三分海洋、七分陆地,C错误、D正确。故选D。14D【详解】据图可知,是北美洲,是非洲,是欧洲,是亚洲。其中,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故选D。15B【详解】台湾海峡海底地层中有煤矿说明该海峡很久以前是陆地,该现象属于海陆变迁,B正确;太阳东升西落、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潮起潮落引起海岛面积的变化不能证明海陆变迁,ACD错误;故选B。【点睛】16C【详解】欧亚板块以亚欧大陆为主,包括大西

18、洋、北冰洋的一部分,故A项错误;印度洋板块包括澳大利亚大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印度洋的一部分,故B项错误;太平洋板块主要包括太平洋,几乎全部位于海洋中,故C项正确;南美板块包括南美洲和南大西洋的西部,故D项错误;故选C。18C19A20C【解析】牞18亚洲是世界上第一大洲,它在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赤道穿过亚洲的南部地区,它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它在20W以东,大部分在160E以西,大部分位于东半球。C正确,排除ABD。故选C。19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BCD不合题意。不濒临大西洋,A符合题意。故选A。20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

19、第一大洲。 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中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ABD不合题意。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本初子午线为0经线,从欧洲西部英国伦敦经过,不经过亚洲,C符合题意。故选C。20B【详解】气候是指一个区域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气候具有稳定性,反应的是长期的大气状况。A、C、D为天气现象,B为气候现象。故选B。【点睛】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是大气短时间内的快速变化,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所以就需要“天气预报”。气候是一个区域

20、相对稳定的大气要素,我们通常可以根据一个区域的气候特征来划分不同的气候类型。21A【详解】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往往通过认识天气预报符号来认识天气,以上四个天气预报符号中,是晴天,是中雪,是小雨,是台风,只有晴天适合开展校运会,故选A。【点睛】22B【详解】西北风是指从西北方吹向东南的风,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降水概率超过50表示可能“有雨”,不是肯定“有雨”, 空气质量分为五级,级数越低表示空气质量越好,B对,ACD错。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天气预报和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概况,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23C【详解】一般来说,一

21、年中北半球大陆上气温最高出现在7月,最低出现在1月,海洋上最高是在8月,最低是在2月,南半球则相反,故选C。24C【详解】气温分布主要受纬度、海陆、地势等因素的影响。由于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使得气温分布受海陆、地形地势的影响不大,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因此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比较平直,C正确,AB错误。南半球气温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随纬度升高,获得的太阳光热减少,并不均匀,D错误。故本题选C。【点睛】25D【详解】降水的形式主要是雨、雪、冰雹等,降水类型主要有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沙尘是一种气象灾害,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26B【详解】世界的“干极”是指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

22、,该地区因位于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处于太平洋暖湿气流的背风坡,降水稀少,是全世界降水量最少的地区;乞拉朋齐因位于印度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故选B。【点睛】28C29B【解析】28由图可知,世界年降水量的大致规律是赤道地区多、两极地区少,但不是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故A错误。两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故B错误。中纬度地区受海陆位置的影响,由沿海向内陆减少,故C正确。赤道地区气温高、距海近,降水丰富,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C。29由图可知,世界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南美洲北部、亚洲东部和欧洲西部降水丰富,年降水量大于200m

23、m,故ACD错误、B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点睛】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30A【解析】【详解】长期以来,印度尼西亚地震不断,印度尼西亚火山、地震多的原因是处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故选A。30C【详解】由图可以看出,栖息在中国西北地区的骆驼是生活在高原、盆地地区,故A错误。栖息在阿拉伯半岛上的骆驼是生活在高原沙漠地区,故B错误。栖息在非洲的鸵鸟是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故C正确。生活在墨西哥和仙人掌是生长在气候干旱

24、的沙漠地区,故D错误,故选C。【点睛】31C【详解】南极洲、亚洲和非洲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故A项错误;南极洲和非洲都没有温带大陆性气候,故B项错误;地中海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全球除南极洲外,各大洲均有该气候类型分布,故C项正确;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其他大洲都没有分布,故D项错误;故选C。32D【详解】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反映了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反映了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是大气环流对降水的影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了地形对气候的影

25、响。故根据题意选D。【点睛】33D【详解】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群,在外表和体质上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世界上的居民主要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语言不是划分依据,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34A【详解】文化遗产是人类留下的珍贵文化,是某个时代历史的见证,对于文化遗产要科学合理的保护,这样有利于有利于了解当地的民风民情,有利于了解当地的宗教习俗,如巴黎圣母院;有利于开展文化旅游和有利于开展历史和科学研究,如长城等,故正确,故选A。36A【解析】【分析】【详解】西游记中的“西天”指的是古印度,古印度是

26、佛教的发源地,所以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回的经书属于佛教著作,A正确;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道教创始于中国,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BCD错误。故选A。【点睛】37A【解析】【详解】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水源充足、气候适宜、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河流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水源充足、气候适宜、交通便利),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河流上游地区,一般地形崎岖,是人口稀疏区;热带雨林地区,气候太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热带沙漠地区,气候干旱,土地贫瘠,水源

27、缺乏,不适合人类居住。38D【解析】【详解】当出现雾霾天气时候,出门要戴口罩,做好防护工作,D正确。出现雾霾天气时候,不适合外出跑步,排污企业要暂时关停,不适合打开窗户,ABC错误,故选D。39B【解析】【详解】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题干中描述的该聚落表示的乡村聚落,CD错;田野、小河、炊烟、村庄、冬麦等,表明该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B对,A错。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聚落的形式,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39A【分析】【详解】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人口中,发达国家的人口比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少,图中为发展中国家的总人口,为

28、发达国家的总人口;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中,发达国家所占的比例大,发展中国家所占比例小,图中为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图中为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序号是,A正确。故选A。【点睛】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40(1) 山峰(山顶) 陡崖(悬崖)(2) 150 300(3) 理由:路线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登山更容易【解析】【分析】本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考查等高线地形图、海拔的计算以及地图的运用,考查学生对地形图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能力。(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

29、为山顶。读图可得,C处等高线闭合、且中间数值大于四周,是山顶;D处等高线重合,是陡崖。(2)由图可知,图中A地海拔150米,F的海拔高度是450米,所以A、F两地的相对高度是450-150=300米。(3)有、两条线路登山,他们想轻松地登上山顶,应该选择线路,因为该路线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爬山更容易;处则相反。二、综合简答题41(1)121.4E 31.3N 北温(2)亚太平欧北 非 赤道 南美 西 大洋(3)白令 苏伊士巴拿马(4)亚太平南极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经纬度的判断、海陆分布、大洲的分界线等。(1)根据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0经线以东、1

30、80经线以西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0经线以西、180经线以东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称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上海的经纬度:(121.4E,21.3N),它地处0-30之间,属于低纬度地区。(2)读图可知,上海位于最大的大洲亚洲,东临A太平洋;法国是欧洲的国家,位于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刚果民主共和国位于非洲,最长的纬线赤道穿过该国;阿根廷是南美洲的国家,位于20W以西、160E以东属于西半球;澳大利亚是大洋洲的国家。(3)读图可知,图中: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南北美洲的

31、分界线巴拿马运河。(4)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绝大部分位于高纬度地区的大洲是南极洲。(5)根据经度相同的地方时间相同,经度差距越大时间差异越大,可判断,图中四个国家,与上海时间差异最小的是澳大利亚。考点:海陆分布42(1)雾晴西南六(2)820 (3)风力较大,温差较大,注意携带适当的衣服。(4)海洋陆地【解析】【分析】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等。天气符号,常见于天气预报之中,是全国公众气象服务天气符号的标示、定义、表现方式、使用方法等

32、。 标准适用于全国公众气象服务天气符号的静态表现方式。【详解】(1)天气预报中,有两种天气符号,天气为由一种天气转为另一种天气;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符号表示就是:风杆上的小横道叫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指示的方向是风向;风级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风力是2级。图中这一天天气情况为雾转晴,西南风六级。(2)根据天气符号可知,该日最低气温8,最高气温20,气温日较差12。(3)该日风力6级,风较大,气温日较差12,温差较大,出外旅游注意携带适当的衣服,有雾能见度低,注意安全。(4)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不同地区,云层厚是不同的,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

33、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符号的识记和风向与风级的判断,理解解答即可。43(1)南;亚洲的东部(2)10;干旱;湿热(3)少;【解析】【分析】该题以读图“世界人口密度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世界人口的分布和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要求学生具有较强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1)读图可知,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的东部等,人口最稠密的这四个地区中,主要以黄色人种为主的是亚洲的东部。(2)读图可知,图1中C地人口密度是每平方米不足10人,导致该地人口密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干旱;D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气候湿热。(3)读图可知,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图2三幅民居建筑中,窑洞是我国黄土高原上的典型民居;它冬暖夏凉,与当地降水少的气候条件相适应,反映湿热环境特点的建筑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