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老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723677 上传时间:2024-05-0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老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老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老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老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 1.理论:何谓与何为?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2.美国哈珀柯林斯社会学词典:理论:n(1)由逻辑的或数学的陈述所连接的一组假设或命题,它对经验现实的某一领域或某一类现象提出解释。n“理论是一组相互联系的命题,其中一些命题可以通过经验检验。”(林南)n(2)在不太严格的意义上,有关现实某一领域的任何抽象的、一般性的陈述都可称为理论,它通常包括对一般性概念的详细阐述。n“理论是对与生活某一方面有关的事实与规律的系统性解释。”(巴比)3.理论:何谓与何为?n理论是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被挑选的方面概念化并组织

2、起来的一组内在相关的命题。n理论讨论的是事件怎样发生和为什么发生。社会学理论讨论的就是人类的行为、互动和组织。科学理论发端于这样一个假设: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具有某些基本和基础的属性和过程,并可以用来解释具体环境下事件的消长。(特纳)4.一、角色理论n人们在一生中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这些角色把一个人确定为一种社会存在,是自我概念的基础。这些角色相继进入生命的过程;每一种社会角色都与一定的年龄或生命阶段相联系。个人在任何特定年龄都有自身的行为是否合适的标准。n例如,我们社会的大多数男子都有关于在适当的年龄从学校毕业、开始工作、结婚、建立家庭,然后达到他们专业的顶峰和退休的预期。5.一、角色理

3、论n每一个社会通过社会化传达年龄标准。人们的终身经历就是去学习如何扮演新的角色,适应不断改变的角色和放弃过去的角色,从而使自己与社会一体化。n我们往往认为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儿童期,但我们一生都在不断地适应新的角色;老年人要适应随着老年而来的许多角色。6.老年期的一些角色困境n角色是自我概念的基础,角色丧失可能导致社会身份和自尊受到侵害。定位老年的社会角色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n不可逆转如“退休”n无法替代如“丧偶”n没有“价值”排除在社会有意义的活动之外n没有“选择”无法选择称心的角色模式n没有“过渡”新旧角色的“断裂”等等7.二、活动理论这个理论认为:n1、老年是中年期的延长,老年人仍与

4、中年时代一样可以从事社会上的工作,参与社会活动;n2、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够适应社会;n3、老年人应该尽可能长久地保持中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否定老年的存在,用新的角色来取代因丧偶或退休而失去角色,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8.n活动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的意义在于,无论从医学和生物学的角度,还是从日常生活观察表明,“用进废退”基本是生物界的一个规律,因此,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在态度和价值取向上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他们力所能及的一切社会活动,而且更需要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二、活动理论9.活动理论的质疑n1、相关因素:社会经济、生活方式、

5、代与代之间的关系等可变因素可能比在活动性与生活满意程度、健康、幸福之间已认可的关系更为重要。n2、个体差异:有些老年人活动不积极却很快活;而另一些老年人活动积极却不快活。n3、前提假设:(1)未必想继续他们过去的活动。“什么也不干”、“坐在摇椅里”。(2)成年时他们未必积极活动。对比有成就的人,有依赖性和内向的人可能甘愿在晚年维持相反的状况。10.三、脱离理论n脱离理论的基础是假设能力不可避免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脱离对社会和个人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n老年人希望摆脱要求他们具有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社会期望。因此脱离是一种适应行为,使老年人可以保持一种平静的感觉,同时扮演比较次要的社会角色。

6、n当老年人脱离了社会的主流时,他们的死亡也被认为不会破坏社会的最佳功能。11.对脱离理论的批评n个体差异:与活动理论相似,脱离理论没有说明个人爱好的可变性。n社会排斥:老年人脱离社会可能不是个人的选择,而是我们的社会不再为他们提供继续参与的机会。n负面效应:不能认为老年人退出有用的角色对社会必定有利基于退休金供给,技能丧失,生产能力等方面的考虑。12.小结n理论局限:只注意老年人做什么而不考虑引起老年人这样做的社会条件和政策原因是不适当的。n这两种理论的潜在危险是社会和老年人可能把它们解释成约定俗成的规矩,例如,老年人可能认为,他们应该以某些方式行事。两种理论都可以更恰当地被描述为关于在老年时

7、如何生活的哲学忠告,而不是对衰老过程的解释。在我们能够解释为什么有些老年人为积极活动的老年期感到快乐;而另一些老年人甘愿减少他们的活动和参与之前需要考虑更多的可变因素。13.四、连续理论n无论年轻或年老,人们都有不同的个性和生活方式,而个性在适应衰老时起着重要的作用。总是消极或退缩的人不可能在退休后成为活动分子。同样,一贯活跃自信和参与社会的人在老年时不可能安静地坐在家里。n主要的个性特点和价值观念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更加突出。如果一个人在逐渐变老时保持一种成熟和完整的个性,那么,她或他便会有一个结果良好的老年。n这种理论认为,个人为满意的衰老过程规定自己的标准,而不是试图适应共同的规范。14.

8、对连续性理论的批评n行为的延续性:老年期的生活方式是由早先的生活方式发展起来,并持续至老年的?单线决定论n改变的可能性:例如,许多妇女在老年时接受了比较典型的“男子汉”性格;而有些老年男子却有通常被称之为“女性化”的倾向。n这种理论将重点主要集中在作为分析单位的个人身上,忽略了外部社会因素在改变衰老过程时所起的作用。多样化、差异化的老年行为特征也使统一的政策制定较为困难。15.五、社会损害理论n原理:人们在他们的社会环境中以与其他人的交往中获得他们的自我概念。换言之,我们都倾向于根据其他人如何定义我们和如何对待我们而去考虑我们自己。n因此,接受消极标志的老年人随后会进入消极和依赖的地位。当他们

9、学会老年人在我们的社会“应该”如何行事的方式时,原先的独立自主能力便会衰退。他们感到自己没有能力,于是便开始越来越消极。16.案例:社会的不良标签n有时老年人一些正常的情绪反应会被他人视为病兆而作出过分的反应,从而对老人的自我认知带来损害。例如,因患老年病而健康受损的老人,询问子女自己是否应该搬过去与其同住。这种询问就很可能被子女视为老人无能力再作任何决定的表现,从此凡事处处为老人作决定。这种关心久而久之就会对老人产生一种消极暗示,让老人觉得自己的确缺乏能力而把一切决定权都交给子女。也就是说,接受消极标志的老人随后会进入消极和依赖的地位,丧失原先的独立自主能力。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案例表明,对老

10、年人的过分关心导致老年人认为自已无用的错误认知,从而对老年人的身心带来损害。17.n这一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者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它至少告诉我们,有些所谓的老人问题大多是被标定的结果,也是老年人自己受消极暗示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因此,在帮助老年人的过程中,不仅要切实地帮助老人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需要协助老人增强信心和提升能力。18.六、社会重建理论n该理论认为老人的环境及其自我概念之间的消极互动,形成了许多老人问题,必须打破这种不良标签的恶性循环,要改变老年人生存的客观环境以帮助老年人重建自信心。n该理论的基本模式是:n第一阶段,让老人了解到社会上现存的对老年人之偏见及错误观念。n第二阶段,改善老

11、年人的客观环境,通过提倡政府资助的服务来解决老年人的住房、医疗、贫困等问题。n第三阶段,鼓励老人的自我计划、自我决定,增强老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19.20.n启示:社会环境会直接关联到老年人的行为和心理,而社会上人际关系的互动也会对老年人的自我形象有重大的影响。因此,老年社会工作者可以凭借着改善环境以便于老人个性的表达,使得有自贬或自卑倾向的老人得以独立地作出决定,从而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能在积极的互动环境中得到改善。n在这个重建的过程中,老年社会工作者可以尝试从上述三个不同阶段上的介人而协助老年人去适应社会互动中所带来的困惑。21.七、人生回顾理论n布特勒(Butler)在1963年

12、提出这个理论。认为有许多老年人在老年期的一个基本人格特征就是喜欢回顾往事。这种特征的产生主要缘于老年人的一种观念,认为自己已经日渐暮年,余日无多,因此在心理上产生“人生回顾过程”。n老人们回顾往事的方式包括:(1)与亲朋好友或晚辈谈论往事;(2)怀念家乡,尤其回顾自己孩童时期家乡的生活情景;(3)对镜凝视追忆自己从前的容额并且发出由衷的感慨;(4)一些有较高文化的老人还喜欢撰写有关怀旧的文章。22.n人生回顾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启发在于:在对老年人开展辅导或个案工作时,恰当地引导老人怀旧和回顾往事,对老人的自信心和能力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n事实上在海外专业的老年个案工作中确实已经采用了这种辅导

13、技巧。23.八、老年人格类型理论n美国有心理学家按照人格与调适情况,将老人分为下列五种类型:n1、成熟型具有这种人格特性的老人从幼年至中年,环境顺遂事业成就,从而能够平稳地进入老年,对于退休和老化能够理智地表示接受,不悲观、不退缩、既不过于进取也不过于自我防卫。n2、摇椅型这类老人属于依赖型的人,不拘小节,也无大志,把退休看成是解除责任的一个有利时机,正好安享晚年而不用在工作单位里忙忙碌碌。他们对于老迈并不恐惧。24.n3、防卫型这类老人防卫心很强,固执刻板,通常在年轻时工作勤奋负责,遵守规范,重视事业方面的成就及贡献。退休后比较不能适应晚年生活,依然想寻找工作,期望通过忙碌的工作来保持活力和

14、消除对衰老的恐惧。n4愤怒型这种人格类型的老人通常在年轻的时候碌碌无为,甚至有失败和遭受重大挫折的经历,因而到了晚年就非常伤悲,但这类老人常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客观因素,或者埋怨环境太差使其无法发展,或者指责他人从中作梗致使自己不能作为,等等,故而常常牢骚满腹,愤世嫉俗,常和别人发生冲突。情绪方面的失衡,又会导致这类老人在生理方面的病症,最终影响健康和寿命。25.5自怨自艾型n这种类型的老人和愤怒型的老人相比较,相同之处在于年轻的时候事业都没有成就,或者遭受重大挫折,总之,人生处处不顺利或不得志。n两者不同之处在于愤怒型的老人常把自己的不得志都归罪于别人,而自怨自艾型的老人则只埋怨自己,认为都是

15、自己不努力或者没能力才虚度终年。n因此,心里郁闷、沮丧、消沉、常有“人老珠黄不值钱”、“活着没有意思,只有死才能解脱”的消极、悲观的思想。26.n老人人格类型理论对于开展老年社会工作的启示是,应该根据老人的不同心理特点和人格类型来确立老人的晚年生活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老人服务的项目和内容,并且采取符合不同类型的老年服务对象特点的助人手法。n当然,在老年服务工作中也要小心避免因刻意关注不同人格类型而给老人贴上人为的标签,从而给老人造成伤害。27.九、老年亚文化理论n老年次文化理论认为:老人由于身心社交等各个方面的衰退,所以适应环境和年轻人相比有更多的困难。这种状况会导致老人之间的互动较于其他年龄

16、组的人的互动为多,换句话说,老人之间比较谈得来,容易相处,与年轻人相处总觉得兴趣及价值观点不相符合,话不投机甚至互相排斥,如此就会产生老年次文化,即老人独特的价值观点、态度取向以及行为。互相交往、聚集,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老年文化,这种文化是对社会主文化的补充,同时又和其他年龄组的社会群体的文化相区别。28.n老年次文化理论对开展老年社会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即需要根据老年群体所遵循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来和老年人互动与对话,并根据老年人次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来设计老年社会工作的服务项目,应该尽量避免用其他年龄组群体的文化强加于老人身上,或者以此来衡量老年人的价值标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29.十

17、、社会化理论n社会化是一个终身的过程。n美国著名学者M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提出三种不同的文化传递过程(其实也就是社会化的过程):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n所谓前喻文化通俗地说就是指文化传承和社会化都发生在上一辈人向下一辈人单向的输送过程之中,下一辈人更多只是被动地向上一辈人学习社会规范、生活技能以及各种价值准则,等等。30.十、社会化理论n所谓并喻文化则指的是文化的传递发生在同辈之间的一种文化过程和文化样式。n而后喻文化则是指文化的传递和社会规范、价值、知识、技能的教化不仅发生在上一辈人向下一辈人的灌输和教育当中,更多的是发生在下一辈人向上一辈人的反向传授之中,这种双向社会化越来越成为

18、现代社会一种主要的社会化型态。31.十、社会化理论n就老年人而言,面对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涌现,新的社会问题也不断产生。所以,老年人如果需要跟上时代变迁的步伐,他就更加需要通过社会化来了解和掌握新知识、新规范,尤其是通过反向社会化来认识新现象、新观点和学习处理新问题的方法,一句话,就是仍然要通过社会化的途径来建立新的生活方式和踏上时代脉动的节律。32.小结n这些理论都是描述我们社会里老年人角色的不同方面。所有理论中没有一种理论能充分地说明衰老经历的多样性或复杂性。n不过,这些理论模式的发展已经为今后的研究方向规定了框架。由于影响老年人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在变化,所以必须在各种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经验研究,发展新的理论观点或修改旧的理论观点。33.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