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51∕T 2893-2022 草莓种苗繁育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liyu****2010 文档编号:17233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6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1∕T 2893-2022 草莓种苗繁育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51∕T 2893-2022 草莓种苗繁育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51∕T 2893-2022 草莓种苗繁育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51∕T 2893-2022 草莓种苗繁育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51∕T 2893-2022 草莓种苗繁育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CCS B 05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28932022 DB51 草莓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2022-05-20 发布 2022-07-01 实施 四 川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51/T 2893-2022 I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场地选择和准备 . 1 5 母株选择及定植 . 2 6 田间管理 . 2 7 病虫害防治 . 3 8 假植苗培育 . 3 9 起苗 . 3 10 质量分级标准 . 3 11 运输 . 4 附录 A (资料性) 草莓种苗繁育主要病虫害用药

2、建议 . 5 DB51/T 2893-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文件起草单位: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兰、韩庆新、秦燕、易元珺、赵永康、颜旭、文勇。 本文件首次发布。 DB51/T 2893-2022 1 草莓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草莓种苗繁育的场地选择和准备、母株选择及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假植苗培育、起苗、质量分级标准、档案等技术要求。 本

3、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草莓种苗繁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Z 26575 草莓生产技术规范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母株 mother plant 种性纯、无病健壮、用于种苗繁育的草莓植株。 3.2 子苗 seedling 发生于草莓母株匍匐茎上的具有2张3张

4、叶片的草莓小苗。 3.3 生产苗 productive seedling 子苗生长发育达到苗龄40 d60d和茎粗9 mm13 mm,可用于生产果实的草莓植株。 3.4 假植 artificial planting 在定植前选择生活力强和无病虫的子苗,移栽在苗床上培育。 4 场地选择和准备 4.1 场地选择 选择微酸性或中性、肥沃,有机质含量在15g/kg以上,近三年未种过草莓、茄果类、瓜类作物,且排灌方便的田块作为苗圃, 远离草莓生产区, 优先选择前茬种植水稻的田块。 环境条件应符合GB/Z 26575规定。 DB51/T 2893-2022 2 4.2 场地准备 4.2.1 整地与底肥施用

5、 宜在定植前 7 d10 d 整地,深翻 30 cm,结合整地每 667 m2施用腐熟有机肥 2000 kg、生物菌肥150 kg、三元复合肥(22-16-17)30 kg 作基肥。肥料的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4.2.2 起垄 宜采用机械聚土起垄,垄宽 1.5 m1.8 m,垄高 30 cm40 cm,垄沟宽 20 cm30 cm。 5 母株选择及定植 5.1 母株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选用熟期适宜、优质、高产、抗病,适宜四川生态条件的草莓品种,选择品种授权单位销售的脱毒种苗作为母株。 5.2 母株定植 3月上旬4月上旬, 在每垄中间单行种植或在垄面双行种植。 单行种植时株距5

6、0 cm, 双行种植时,植株距离垄边20 cm,株距80 cm,草莓母株弓背统一朝向垄中心。 6 田间管理 6.1 水分管理 母株定植后应浇足定根水,次日再浇一次。4月7月,子苗发苗期,应保持土壤湿润,但垄面及垄沟应避免积水。 6.2 合理追肥 6.2.1 4 月5 月,母株定植后用生物菌剂、腐植酸、海藻酸等灌根促进根系发育,10 d15 d 一次,施用 46 次。 6.2.2 6 月7 月, 根据发苗情况, 每 15 d 施用 1 次三元复合肥 (22-16-17) , 每次每 667 m2施肥 8 kg10 kg,促进多发子苗。 6.2.3 8 月上旬,控氮施磷钾,可使用 0.2%磷酸二氢

7、钾喷施,8 月中下旬停止施肥。 6.3 杂草防除 优先采取人工除草。化学除草可在草莓母株定植前5 d7 d,用芽前除草剂封闭除草,草莓定植后的禾本科杂草如稗草、狗尾草等,可在禾本科杂草24叶期喷药防除。 6.4 摘花疏叶 及时摘除母株的花序、枯黄老叶及病叶,拔除病株。 6.5 匍匐茎整理 6.5.1 匍匐茎抽出后,定期检查,梳理匍匐茎使其在垄面均匀伸展。当匍匐茎上的第一子苗有 2 片叶展开时用泥土压蔓,促进子苗扎根。 DB51/T 2893-2022 3 6.5.2 每株保留 30 株50 株的子苗,每 667 m2保留 4 万株左右的子苗,多余的子苗在未扎根之前尽早去掉,避免密度过大,加重病

8、虫害发生。 6.6 控旺长 当子苗繁殖数量足够,或出现徒长时,及时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适度控旺。 7 病虫害防治 草莓种苗繁育阶段应及时防治炭疽病、白粉病和蓟马、蚜虫、斜纹夜蛾等病虫害,具体防治方法见附录A。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和NY/T 1276的规定。 8 假植苗培育 8.1 苗床准备 就近选择苗床地,苗床宽1.0 m1.2 m,每667 m2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 kg。 8.2 假植 7月下旬8月上旬,在晴天下午或阴天,选择具有3片展开叶的健壮子苗,剔除弱苗、病苗,按15 cm 15 cm的株行距进行栽植。 8.3 假植期管理 假植后,覆盖遮阳网,避免高温晒死晒伤子

9、苗。栽后立即浇透水,并在3天内每天喷2次水,以后见干浇水,小水勤浇,避免漫灌。移栽成活后,根据苗情喷施0.5%磷酸二氢钾。及时除草,摘除抽生的匍匐茎和枯叶、病叶。 9 起苗 9.1 前期准备 生产苗起苗前3 d4 d,喷施杀菌剂和杀螨剂。 9.2 起苗 8月下旬9月上旬起苗,起苗时保持根系完整,去掉老叶和病叶,剔除弱苗和病虫危害苗。 9.3 打包 草莓生产苗按标准分级,100 株一捆,标明品种、生产单位、等级、数量、出圃日期等。 10 质量分级标准 草莓生产苗质量等级分为一级、二级,分级标准见表1。 DB51/T 2893-2022 4 表 1 草莓生产苗分级标准 级别 根茎粗(cm) 展开叶

10、数(片) 苗鲜重(g) 根系 病虫害 一级 1.2 4 30 发达 无 二级 1.0 4 20 发达 无 11 运输 草莓生产苗采取01冷链避光运输,装运时应轻装、轻卸,严防损伤根系。DB51/T 2893-2022 5 A A 附录A (资料性) 草莓种苗繁育主要病虫害用药建议 A.1 草莓种苗繁育主要病虫害用药建议 草莓种苗病虫害防治参见表A.1。 表A.1 草莓种苗繁育主要病虫害用药建议 防治对象 农药通用名 剂型及用量 施用方法 每季最多使用次数 安全间隔期(天) 炭疽病 苯醚甲环唑 10%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 喷雾 3 7 戊唑醇 25%水乳剂 1000倍液1500倍液 喷雾 3

11、21 嘧菌酯 250克/升悬浮剂1200倍液 喷雾 3 14 咪鲜胺 450 克/升水乳剂 10001500倍液 喷雾 3 14 叶斑病 吡唑醚菌酯 250克/升乳油15001800倍液 喷雾 3 7 白粉病 醚菌酯 50%水分散粒剂30005000倍液 喷雾 3 5 四氟醚唑 4%水乳剂360-600倍液 喷雾 3 7 醚菌 啶酰菌 300克/升悬浮剂10001200倍液 喷雾 3 7 氟菌 肟菌酯 43%悬浮剂2000倍液 喷雾 3 7 枯草芽孢杆菌 1000亿孢子/克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液 喷雾 3 / 蚜虫 苦参碱 1.5%可溶液剂 8001000倍液 喷雾 1 10 吡虫啉 10%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 喷雾 2 14 叶螨 乙唑螨腈 30%悬浮剂15003000倍液 喷雾 2 5 联苯肼酯 43%悬浮剂18002000倍液 喷雾 2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林业/苗木/果业/深加工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