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在人类跨入崭新的21世纪之际,新课程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带着新的教育理念走进了中小学校园,走入了师生的生活,并正在改变着中小学师生的生活方式。校本课程作为新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又是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它能够最好的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因而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为此,依据新语文课程理念,在对取得显著教育效果的“亲近古诗文经典”的基础上,我们一中语文组开发了一中书相伴我成长校本课程。本课程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为根本目的,结合我市的历史和人文资料,立足于学生的文学积累、情感熏陶、明理启
2、智,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和境界。为保证我校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组织实施工作顺利健康的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新课程标准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坚持江泽民同志“一个民族只有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和发扬自己
3、的民族文化特色,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思想,按照语文学科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以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对学校资源和地区资源的分析、研究、开发与利用,发挥学校、地区优势,让那些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语”、“文”熏染学生的心灵,从而加厚他们的文化底蕴,唤醒他们的智慧灵气,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形成具有我校特点的书香伴我成长校本课程体系。 二、实施原则: 1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原则; 2创新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3社会化与生活化相结合的原则; 4知识性、
4、趣味性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5信息化和现代意识相结合的原则; 6学习化和全球化相结合的原则; 7语言训练和思维并重的原则; 8课内外结合的原则。 三、实施规划: 1、体例:校本书香伴我成长课程按照“经典诵读”“文献名邦”“时文选萃”的体例,以经典章句构建起教材的核心内容;以儒学文化的精髓“仁、义、礼、智、信”构建教材的主体框架,同时兼顾近现代涌现出的精华篇章,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神韵。 2、知识体系:校本书香伴我成长课程的知识体系可分为四部分:积累知识(含静态知识和文化知识)、实践知识、思维知识、情感知识。语文静态知识和语文文化知识,这是语文学习实践中应着重积累的知识,是语文素养的基础;语文实
5、践知识,即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基本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知识体系的核心;语文思维知识,即语文学习实践中进行听、说、读、写的必要的科学的思维品质和思维方法,特别是创新思维意识,这是语文知识体系的桥梁;语文情感知识,即语文学习实践中形成的爱国、爱民、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健康情感,高尚的审美情趣,积极向上、勇于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博物意识等。 3、单元编排 (1)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课程的编排核心,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的文化智慧。在学生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 (2)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分散是指课程编写按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相对分散,有所侧重,而后整
6、合,形成综合能力。我们设想:六年级以诵读,背诵为主。七年级以诵读为主,欣赏为辅,着重培养学生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兴趣和喜爱之情;八年级在学生对自己本民族文化喜欢的基础上,逐步向欣赏过渡,并以史为纲,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学作品欣赏或鉴赏教学活动,使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认识,进而陶冶其性情,培养其品质,树立民族自豪感,在学生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九年级,在七年级、八年级的基础上,以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为载体,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结合语文书本单元重点,让学生有选择地进行综合性学习实践。并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探究性课题辅导。使知识和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集中是指语文诵读、欣赏、
7、探究等实践活动要和语文单元及训练一线贯之,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为突出。这主要因为:一是继承按文体编写的优点,便于教学中训练操作;二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在初中三年的不同阶段,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能力训练目标,使得听说读写分项整合,从而使训练更科学有序。 (3)与单元目标相结合。开发相关网络资源,使得学生对教材与实践可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选文:在选文的篇幅长短,内容的难易、阅读与理解的指导等方面体现针对性、层次性,努力做到在开阔学生视野、培养良好的诵读习惯、涵养高尚道德情操的同时,不挤占学生的时间,不增加师生的负担。 5、评价:评价注重多样
8、化和灵活性,注意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相结合,“加强形成性评价”和“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建立个人的成长记录袋,内容包括:a.采用等级制记录学生学习情况(兴趣、技能、态度等方面),教师、同学、家长参与评价。b.作品集:每个阶段学生的优秀阅读笔记,获奖作品,荣誉证书等。c.期末评语:记录“家长说”、“老师说”、“同学说”、“自己说”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实施具体方案:以诵读为主,欣赏为辅;活动为主,传授为辅。A核心方案:全面展开“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 “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是七年级校本书香伴我成长课程教学的核心工程。初中阶段是学生记亿力较强的时期,学生在这一阶段应大量吸收人类
9、文明的全部优秀文化,为以后学习工作打基础,在这一点上,学生更应成为学习的主人,因为个人知识的积累别人是无法代替的,因此,开展各种朗读、背诵、演唱、讲演等语文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语文听说能力发展,提高学生知识积累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同时,开展“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还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克服目前青少年学生中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文明、思想脆弱、民族意识淡薄、奉献精神不强等不良倾向;通过诵读含咀,熏陶渐染,在“润物细无声”中外化为良好道德、丰富学识和文明行为,使他们“博于学问,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本工程
10、依次包括“编读、赏读、演读、赛读、研读”几大序列。与其他课程一样,做到有教学任务、有教学要求、有常规检查、有阶段验收。 1、编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诗文与现实生活相对脱离,加上其本身字音、句读、语法结构的特殊性,它的积累更强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收集古诗文经典之作,设计汇编某一主题的古诗文:如勤学篇、励志篇、爱国篇等,要求多读至熟、熟至成诵。 2、赏读:以教材为依托,结合单元主题指定相关内容的篇目进行赏析。如第一单元以理想为主题,就有曹操的龟虽寿、岳飞的满江红、李白的行路难及一些边塞诗等。第二单元以人生为主题,就有陶渊明的饮酒、李商隐的无题、李
11、煜的相见欢等。以“每周之星”的形式,着重推荐一些成就最高、风格独特的诗人,如李白篇、杜甫篇、白居易篇;田园诗篇、边塞诗篇、婉约诗篇等进行分类赏析。 3、演读:不少经典诗文语言隽永,情节生动,形象鲜明,意韵丰富,如杜牧的清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演读,不仅可以理解诗词的内容,还有助于领悟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意境和韵味,在课堂上开展古诗文课本剧演出、配乐诗文朗诵等,既可以活跃气氛,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4、赛读: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凑。”通过古诗文学习知识竞赛、接力赛、创作赛等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以达到文化熏陶、人格培养与口语锻炼的目的。 5、研读:既有对某一朝
12、代的诗词作主题思想具体的研究,也有对诗歌所用意象的揣摩;既有对诗歌语言的品位,也有对表达技巧的探究。如宋词中的爱国情结、思乡诗中的意象、对联、趣味诗鉴赏等。 为了使学生始终保持诵读的积极性,使方案的内容向着纵深拓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素质,特拟定以下活动: (1)安排“千古美文”诵读比赛。各班挑选出五位选手,组队参加年级比赛,由多名语文教师组成评委。 (2)安排“古诗文知识”比赛。内容涉及诗词发展演变中的常识、诗人介绍、代表作品、风格流派、艺术手段、文化视点等。 (3)安排“古诗文名句填空”比赛和“古诗文书画作品展”。为了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将诗文和书法结合,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在全校
13、范围内举行一次师生古诗文书画作品展。 (4)安排“诗词短剧表演”。学生选择诗词作品或诗人故事编写出短剧,自导自演。先在班级表演,择优在学校大型文艺会演中表演。 B其他方案: 1、积累:当然,单一的诗词诵读是不够的,在实施“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的同时,我们还可以进行其他的知识积累:如熟记成语故事一百个;熟记名言警句二百句;巩固三千五百个常用字;背诵若干文言文和优美的散文;熟记有关作家作品等知识。 2、写作:要求学生写日记,不限字数,鼓励写放胆文;鼓励自拟题目,也可不写;鼓励学生利用网络交流互评。同时利用课前35分钟,进行日记交流,并请同学作出评述,评出周、月、期中、学期、学年的优胜者予以奖励。鼓
14、励学生自选自编作品集,并由学生组织予以展览等。 3、阅读:阅读除了古今优秀诗词歌赋以外,还可以短小精悍的古今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民俗传说、本土风情等为主,这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 4、实践:将根据能力目标,分课内活动课、课外实践课等多种形式,如:诗歌朗读、背诵(课内、外)比赛;对对联比赛:名言联句比赛;故事会;模拟现场等。由教师公布学年、学期计划,由学生组织实施,活动结束后由教师和学生等进行评估。总之,我校书香伴我成长校本教材将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为指导,吸收当代先进的教育理论和语文教学研究的成果,努力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增强选文的趣味性,增加教材的信息含量,增强教材的人文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语文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教学的组织,也有利于教师的分工与合作,使得教学资源中的教职员等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加强,特别有利于教学科研成果的开发,使得教学与研究、选修与必修、活动与实践等都成为可能,教学方法也由单一向多样化发展,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思想,也可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