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优质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是小明对日常生活的估测,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本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是3NB两颗鸡蛋的质量是100gC此时太浮山山顶的气压约为9.8104PaD自行车是多种机械的组合,这个组合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2质量为0.5千克的实心铁球,从10米高处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若铁球在整个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的阻力为0.3牛(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球受到的重力和空气阻力是平衡力,所以能匀速下落B铁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所以减速下落C铁球所受合力为4.6牛,方向竖直向下D铁球所受合力为5.2牛,方向竖直向下3一竖直向上抛出的硬币,若在
2、最高点时失去一切外力作用,则硬币将()A保持静止B向上匀速运动C向下匀速运动D向下加速运动4为减轻由于护目镜和口罩勒出的勒痕甚至血痕,海军军医大学研发了“防护凝胶贴片”,有效地减轻了医护人员的面部不适,如图所示。防护凝胶贴片可以()A增大压强B减小压强C增大压力D减小压力5小亮用一支自制的简易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他将简易密度计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杯中液体密度比乙杯中液体密度大B密度计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相等C在甲杯中,密度计底部所受液体压强较大D在乙杯中,密度计底部所受液体向上的压力较大6如图所示,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镊子B瓶
3、盖启子C钳子D托盘天平7如图甲所示,假设一正方体构件从江面被匀速吊入江水中,在沉入过程中,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逐渐增大,构件所受浮力F1、钢绳拉力F2随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g取10N/k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构件的边长为4mB构件的密度为3103kg/m3C浮力F1随h变化的图线是图乙中的图线D当构件的下表面距江面4m深时,构件上表面受到江水的压强为4104Pa8如图所示,用30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滑轮,可使重2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重1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恒为4N(不计滑轮、测力计、绳子的重量及轮绳之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B受到的
4、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水平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3WC在2s内绳子对物体A做的功为12JD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19N二、填空题9用气球可以做很多物理小实验。如图1所示,用手压气球,气球会变形,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_,气球与手掌、手指接触的两部分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_有关;当把图2中气球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就会向 _(选填“左”或“右”)运动,使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施力物体是 _(选填“喷出的气体”或“周围的空气”)。10汽车的轮胎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 _轮胎与地面的摩擦;雨天行车时须减速慢行,因为积水的路面会 _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容易造成交通事故(两空均选填“增大
5、”或“减小”)。在高速公路上行车两车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且驾乘车辆的人员都必须系好安全带,这都是为了防止刹车时 _给人带来危害。11住宅小区里有小石子铺的路,如图所示,穿着软底鞋或光着脚走在上面可以健身,它的原理是:脚底对石子压力一定时,脚底与石子的接触面积_,压强_,从而对脚底的刺激增强。(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2近几年农村的田间有很多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如图为四翼无人机,无人机在空中匀速升空的过程中动能 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机械能 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3如图所示,小明用400N的力沿水平向右的方向推着重力为600N的箱子,使箱子在
6、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滑行过程中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 _,大小为 _N;若小明突然将推力增大到500N,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大小为 _N。14足球飞出弧线,与香蕉形状相似,故俗称“香蕉球”(如图),主要是由于球旋转过程中球两侧转速不一致,使周围气体流动速度不同。物理知识告诉我们: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 _,足球在空气压力的作用下,被迫向空气流速大的一侧转弯了。足球在地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是因为球受到 _的作用。15如图所示,在轻质杠杆中点处悬挂重为60N的物体,在杠杆的最右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保持平衡,则F的大小为_N。保持力F方向不变,当将重物向左移动时,要
7、使杠杆保持平衡,力F将_;将杠杆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力F将_(后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6如图甲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放一重为30N的物体,用水平拉力F作用于物体上,拉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分别如图乙、丙所示,由图像可知,69s物体受到 _对平衡力;9s后撤去拉力,物体继续滑行了9m,它能继续运动的原因是由于 _;612s,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 _J。三、解答题17物块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为30牛,请在图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对地面的压力F。18仰卧起坐运动是以臀部为支点O,利用腹部发力,带动人体上半身往上运动,若腹部施力位置为M
8、,请画出最小动力F。19如图,请你用笔画线代表绳子画出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绕线方法。20某校物理实验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在进行“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和“判断重力方向”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1)第一小组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实验记录见下表所示。实测物体物体质量m/kg重力G/N比值N/kg物体10.10.989.8物体20.21.96物体30.32.94在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2)该组同学在探究重力的方向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操作如下将该装置放在桌面上如图所示的位置后,剪断悬线OA,小球会下落,说明重力的
9、方向是_的,逐渐减小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a,当a=0时,悬线OA与虚线重合,则说明桌面_(水平/不水平)。(3)为了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是否与形状有关,同组同学找了一些橡皮泥,用小刀刻成不同的形状,分别测量出重力,从而得出结论。这种探究方法_(可行/不可行),理由是_。2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红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同一木块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进行甲、乙、丙三次实验(木块各面粗糙程度相同):(1)实验中匀速拉动木块的目的是利用_的知识,可以间接测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2)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过程木块对木板压力/N弹簧测力计示数/N滑动摩擦力/N甲522乙
10、522丙72.82.8比较甲和乙实验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无关。比较_实验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3)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二22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根据所提供的器材设计了图甲、乙、丙三个实验,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1)通过观察 _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2)通过观察甲、乙两个图后得出:_,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若要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选用 _两图来比较。(4)如图丁所示,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他通过对图丙、丁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
11、论,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两次受力面的 _不同。二23某班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甲验证阿基米德原理。(1)方案一:小军用石块按照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步骤依次进行实验,为减小测量误差并使操作最简便,最合理的操作步骤应该是_。ACDB ABCD BACD CADB(2)如图甲所示,通过探究,若等式_成立,则阿基米德原理成立。(用测力计示数所对应的字母表示)(3)在采用图甲所示方式进行实验时,若测力计在整个过程中都没有进行调零,则小明同学_得出;若小空桶的桶壁上一开始粘有水,则小明_得出。(两空均选填“能”或“不能”)。(4)方案二:如图乙所示,小川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升降台上,当小川缓慢调
12、高升降台,且容器不与重物接触时,发现随着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且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_示数的变化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从而证明了。在这个过程中溢水杯对升降台的压力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4小清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善于归纳和总结,他发现在力学中有很多实验有相似之处,于是他来到实验室,找到了如下器材:表面平整的长木板(带斜面);刻度尺;弹簧测力计;小车;带钩的木块;毛巾;棉布;钩码。(1)小清选择了一些器材如图所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_相同。实
13、验发现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速度减小得越慢,经过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将_。(2)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在丙图实验的基础上只需要再选择序号的器材就可以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运动速度的关系。实验中通过对_的观察和比较来反映动能的大小。忽略小车与斜面间的摩擦及空气阻力,当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滑下过程中,_能转化为_能。(3)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小清在丙图实验的基础上又选择了器材和,用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请你完成实验步骤。步骤: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分析下图甲、乙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分析图_可以得到的结
14、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图丁中将B放A上,测出匀速运动时拉力大小为F4,则AB之间的摩擦力是_。2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小明把杠杆支在支架上,若杠杆左端下沉,可调节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甲图所示,在杠杆右边处挂两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左边A处挂_个相同的钩码;(3)如乙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原因是_;(4)另外一个小组同学设计了这个装置(如图丁)进行实验,使用轻质杠杆和小桶(重力忽
15、略不计),两小桶装入质量为、的沙粒,如图杠杆水平平衡,已知。若将两桶的悬挂点向点移近相同的距离,则杠杆_端下沉,要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需向_(选填“左”或“右”)桶加入沙粒,加入沙粒的质量为_(请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26如图所示,底面积为200cm2、重为10N、足够高的薄壁柱形容器,内装有0.2m深的水,静止置于水平桌面上;用细线吊着质量为3kg的实心正方体A,使其一半体积浸入水中静止时,细线受到拉力为25N,(g取10N/kg)求:(1)实心正方体A受到的浮力;(2)实心正方体A的密度;(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27如图所示,用粗细均匀和重力可以忽略不计的细绳系住一个体积为0.002m3
16、的石块,从水面上方竖直向下保持匀速且缓慢地全部浸入水中,此过程中细绳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N/kg)求:(1)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多少?(2)石块浸没在水中细绳的拉力是多大?(3)石块的密度有多大?28如图是用动滑轮提升物体A的示意图,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重为400N的物体A在30s的时间里,匀速竖直上升了6m。在此过程中,拉力F=250N,绳重、滑轮与轴的摩擦忽略不计。求:(1)动滑轮对物体所做的功W有;(2)拉力F的功率P;(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4)动滑轮受的重力G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D【详解】A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0.3kg,
17、受到的重力为Gmg0.3kg10N/kg3N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10颗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两颗鸡蛋的质量在100g左右;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海平面处的气压约105Pa,太浮山海拔高度在600m左右,山顶的气压略小于105Pa,约为9.8104Pa;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使用任何机械不可避免地做额外功,所以任何机械的效率都小于100%;自行车是多种机械的组合,这个组合的机械效率更要小于100%;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C解析:C【详解】铁球下落时做加速运动,质量为0.5千克的实心铁球,则铁球的重力为铁球受到了向上的阻力0.3N,还
18、受到了向下的重力,故合力是向下的,其合力的大小为故C正确。故选C。3A解析:A【详解】竖直向上抛出的硬币,在最高点时速度为零,若此时失去一切外力作用,物体将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静止不动。故选A。4B解析:B【详解】“防护凝胶贴片”的使用,增大了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了对面部的压强,所以可有效地减轻了医护人员的面部不适。故选B。5B解析:B【详解】AB因为同一个密度计放在甲、乙液体中都漂浮,所以F浮甲=F浮乙=G所以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由图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甲V排乙又因为F浮=液V排g,所以甲乙故A错误,B正确;CD密度计受到的浮力相同,根据浮
19、力产生的原因可知,浮力等于物体下表面和上表面所受压力之差,而密度计漂浮,其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0,所以下表面受到的压力相等,密度计底面积一定,故密度计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故CD错误。故选B。6A解析:A【详解】A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故是费力杠杆,故A正确;B瓶盖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故是省力杠杆,故B错误;C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故是省力杠杆,故C错误;D托盘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故D错误。故选A。7B解析:B【详解】A从乙图中可以看出,当构件完全淹没时的高度为2m
20、,则构件边长为2m,故A错误;BC由图可知,构件在浸入水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变大,所以浮力也逐渐变大,则钢丝绳的拉力F2逐渐减小;当构件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浮力不变,钢丝绳的拉力F2也不变,因此反映钢丝绳拉力F2随h变化的图线是,构件所受浮力随h变化的图线是,由图线知,构件完全淹没时,拉力F2=1.6105N,构件体积V=l3=(2m)3=8m3构件完全淹没时V排=V=8m3则有F浮=G-F2水gV排=gV-F2代入数值可得1103kg/m310N/kg8m3=10N/kg8m3-1.6105N则构件的密度为=3103kg/m3,故B正确,C错误;D当构件的下表面距江面4m深时,构
21、件上表面距江面4m-2m=2m构件上表面受到江水的压强为p=水gh=1103kg/m310N/kg2m=2104Pa故D错误。故选B。8B解析:B【详解】A物体B相对于物体A向右运动,所以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故A错误;B由图知,拉力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特殊情况),此时动滑轮费力但省一半的距离,所以滑轮移动的速度(拉力端移动的速度)水平拉力F的功率故B正确;C不计滑轮的摩擦和重力,以动滑轮为研究对象,两段绳子向右的拉力与向左的拉力平衡,即则A物体对滑轮的拉力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滑轮对A的拉力也为15N,2s内物体A移动的距离为所以2s内绳子对物体A做的功故C错误;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恒
22、为4N,则物体B对A的摩擦力为4N,方向向右,同时地面对物体A还有向右的摩擦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所以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故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9形变 受力面积 右 喷出的气体 【详解】12图1中用手压气球,气球会变形,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气球与手掌、手指接触的两部分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34图2中气球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就会向右,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气球给喷出的气体一个向后的力,则喷出的气体给气球一个相反的作用力。10增大 减小 惯性 【详解】1汽车的轮胎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摩擦。2雨天
23、行车时,因为积水的路面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从而导致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所以须减速慢行。3如遇紧急情况刹车时,汽车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加之车轮与路面间摩擦力较小,车辆难以控制,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所以,在高速公路上行车两车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且驾乘车辆的人员都必须系好安全带。11减小 增大 【详解】12光脚走在小石子铺的路上,人对路面的压力不变,但脚与石子的接触面积变小时,据知,所受的压强会变大。12不变 增大 【详解】1无人机在空中匀速升空的过程中,其质量不变(未喷洒农药),速度不变,则动能不变。2无人机在空中匀速升空,高度增大,则重力势
24、能增大,因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所以其机械能增大。13左 400 400 【详解】12小明用400N的力沿水平向右的方向推着重力为600N的箱子,使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箱子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此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等于400N,方向水平向左。3当推力增大到500N时,由于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不变,大小为400N。14小 阻力 【详解】12足球向左旋转的过程中,主要是由于球左侧空气转速大,压强小,右侧的空气转速小,压强大,在左右压强差的作用下向左飞出弧线,故其原理是: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5、。足球在地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阻力的作用。15变小 不变 【详解】1在轻质杠杆中点处悬挂重为60N的物体,在杠杆的最右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保持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则F的大小为2保持力F方向不变,当将重解析:变小 不变 【详解】1在轻质杠杆中点处悬挂重为60N的物体,在杠杆的最右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保持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则F的大小为2保持力F方向不变,当将重物向左移动时,此时阻力不变,阻力臂减小,动力臂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要使杠杆保持平衡,动力应该变小。3将杠杆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力臂变化如下图所示:由数学知识可知,动力臂与阻力臂之
26、比没变,阻力大小没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大小不变。16惯性 162 【详解】169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与支持力作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与摩擦力作用;故69s物体受到2对平衡力。2它能继续运动的原因是由解析:惯性 162 【详解】169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与支持力作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与摩擦力作用;故69s物体受到2对平衡力。2它能继续运动的原因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3由Ft图像和vt图像可知,69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摩擦力fF6N因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
27、,所以在612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为f6N,物体在69s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为物体在912s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为9m,所以物体在612s内通过的路程为所以物体在612s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fs6N27m162J三、解答题17【详解】先选取标度为15N,然后过压力的作用点(接触面的中点)作垂直于地面向下的力,使线段的长度为标度的2倍,并标明压力F的大小,如下图所示解析:【详解】先选取标度为15N,然后过压力的作用点(接触面的中点)作垂直于地面向下的力,使线段的长度为标度的2倍,并标明压力F的大小,如下图所示18【详解】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
28、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因此OM作为动力臂最长,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可知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上,过M点垂直于OM作解析:【详解】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因此OM作为动力臂最长,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可知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上,过M点垂直于OM作最小力F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19【详解】由题意知,拉力方向应向下,故绳子先连接定滑轮的下端的挂钩,然后依次绕过动滑轮、定滑轮,如图所示:解析:【详解】由题意知,拉力方向应向下,故绳子先连接定滑轮的下端的挂钩,然后依次绕过动滑轮、定滑轮,如图所示:20托盘天平 弹簧测力计 物体
29、所受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竖直向下 水平 不可行 没有控制物体的质量相同 【详解】(1)12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解析:托盘天平 弹簧测力计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竖直向下 水平 不可行 没有控制物体的质量相同 【详解】(1)12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过程中,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所受的重力,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弹簧测力计。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g是一个常数,所以得出结论是: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2)45该组同学在探究重力方向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操作如下:将该装置放在桌面上如图所示的位置后,剪断悬线OA,小球会沿竖直方向下落,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30、逐渐减小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a,当a=0时,悬线OA与虚线重合,悬线恰好在竖直方向上,与水平方向垂直,则说明M所在的桌面水平。(3)67这种探究方法不可行,理由是:要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是否与形状有关,应控制橡皮泥的质量相同,改变橡皮泥的形状,测橡皮泥在不同形状时的重力,从而得出结论。题中没有保持橡皮泥的质量不同,故不可行。21二力平衡 接触面积的大小 甲、丙 控制变量法 【详解】(1)1实验中匀速拉动木块,物体匀速,处于平衡态,故利用的是二力平衡的知识。(2)23甲、乙的接触面积解析:二力平衡 接触面积的大小 甲、丙 控制变量法 【详解】(1)1实验中匀速拉动木块,物体匀速,处于平衡态,故利
31、用的是二力平衡的知识。(2)23甲、乙的接触面积不同,但是摩擦力相同,故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即压力是变量,接触面积相同,故选择甲、丙两次实验即可。(3)4多个变量,每一次实验时需要控制变量法。二22海绵的凹陷程度 受力面积相同时 乙、丙 材料 【详解】(1)1本实验中,运用转换法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2)2通过观察甲、乙两个图可知,受解析:海绵的凹陷程度 受力面积相同时 乙、丙 材料 【详解】(1)1本实验中,运用转换法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2)2通过观察甲、乙两个图可知,受力面积相同,压力的大小不同,压
32、力越大,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故结论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3若要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故应选用乙、丙两图来比较。(4)4根据被压物体的形变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受压面的材料应相同且形变要明显;她通过对图丙、丁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两次受力面的材料不同。二23 F1F3= F4F2/ F4F2= F1F3 能 能 变小 等于 不变 【详解】(1)1为了减小误差和实验操作方便,可以先测量空桶的重力解析: F1F3= F4F2/ F4F2=
33、 F1F3 能 能 变小 等于 不变 【详解】(1)1为了减小误差和实验操作方便,可以先测量空桶的重力,再测量石块的重力,随后将石块浸没在液体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最后称出小桶和排开水的重力,故最合理的操作步骤应该是BACD。故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故选。(2)2根据称重法测浮力F浮GF可知,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F1F3排开水的重力G排F4F2若等式F1F3= F4F2成立,则阿基米德原理成立。(3)3若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那么四次测量结果与对应的准确的测量值每次相差的值是不变的,故对应的两次测力计示数相减差值不变,那么所得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大小应不变,则小明同学能得出4若小空桶的
34、桶壁上一开始粘有水,排开水的重力G排F4F2则排开水的重力G排不受影响,因此小明仍能得出F浮G排(4)5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根据F浮液gV排可知,重物受到的浮力变大,根据称重法测测力F浮GF示所以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F示GF浮变小。6弹簧测力计A示数的变化量即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弹簧测力计B示数的变化量即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所以弹簧测力计A示数的变化量和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变化量相等。7将烧杯、水和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容器对升降台C的压力等于空杯和杯内水的总重与物体的重力之和再减去物体受到的拉力(大小等于
35、测力计的示数),即F压G杯+G杯内水+G物F示因G物F示F浮所以F压G杯+G杯内水+F浮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水所以F压G杯+G杯内水+G排水由于杯内的水和排出的水的总重等于原来杯子里的水,是个定值,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容器对升降台C的压力不变。24滑到斜面底端速度 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 重力势 动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甲、丙 0 【详解】(1)解析:滑到斜面底端速度 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 重力势 动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甲、丙 0 【详解】(1)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相同高
36、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速度相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使小车以相同速度在水平面开始运动。2实验发现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速度减小得越慢,经过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速度将不会减小,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3实验中小车的动能不便于直接比较,所以用小车撞击木块,推动木块对其做功,把小车动能大小转换为木块被推动的距离的远近,所以,通过对木块被推动的距离的观察和比较来反映动能的大小。45忽略小车与斜面间的摩擦及空气阻力,当小车从斜面静止滑下,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所以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3)6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
37、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图甲、乙可知,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压力较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也较大,即滑动摩擦力较大,故可得到的结论是: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7 由图甲、丙可知,压力的大小保持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接触面粗糙程度大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较大,即滑动摩擦力也较大,故可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8图丁中将B放A上,A和B一起运动,A和B之间没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故A和B之间的摩擦力是0。25右 4 变大 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变小 左 右 【详解】(1)1杠杆左低右高,说明重心偏左,所以平衡螺母应往右调。(2)
38、2假设每一个钩码的重解析:右 4 变大 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变小 左 右 【详解】(1)1杠杆左低右高,说明重心偏左,所以平衡螺母应往右调。(2)2假设每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满足可得n=4,即应在杠杆左边A处挂4个相同的钩码。(3)34如乙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因为此时拉力的动力臂变小,而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变大。(4)5图丁中,因为,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且若将两桶的悬挂点向点移近相同的距离,则左边力与力臂的乘积为
39、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为因为,则 所以若将两桶的悬挂点向点移近相同的距离,则杠杆左端下沉。6要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需要增大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右侧力臂一定时,应增大右侧的力,所以应往右侧桶内加沙子。7若向右侧加入沙子的质量为,则加入沙子后满足又因为结合可得26(1)5N;(2)3103kg/m3;(3)2.75103Pa【详解】解:(1)实心正方体A的重力根据称重法可知实心正方体A受到的浮力(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实心正方体A排开水的体解析:(1)5N;(2)3103kg/m3;(3)2.75103Pa【详解】解:(1)实心正方体A的重力根据称重法可知实心正方体A受到的浮力(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40、可知实心正方体A排开水的体积物体的体积实心正方体A的密度(3)容器内水的体积水的重力实心正方体A对水的压力等于受到的浮力,故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答:(1)实心正方体A受到的浮力为5N;(2)实心正方体A的密度为3103kg/m3;(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2.75103Pa。27(1)20N;(2)20N;(3)2103kg/m3【详解】解:(1)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V=0.002m3则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F浮=水gV排=1.0103kg解析:(1)20N;(2)20N;(3)2103kg/m3【详解】解:(1)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V=0
41、.002m3则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F浮=水gV排=1.0103kg/m310N/kg0.002m3=20N(2)由图乙可知,当t5s时,细绳的拉力为40N不变,此时石块位于空中,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石块的重力G=40N,由F浮=G-F可得,石块浸没在水中细绳的拉力F=G-F浮=40N-20N=20N(3)由G=mg可得,石块的质量则石块的密度答:(1)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是20N;(2)石块浸没在水中细绳的拉力是20N;(3)石块的密度是2103kg/m3。28(1)2400J;(2)100W;(3)80%;(4)100N【详解】解:(1)由题意可知,动滑轮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有
42、=GAh=400N6m=2400J(2)由图中可知,动滑轮上有两股绳子解析:(1)2400J;(2)100W;(3)80%;(4)100N【详解】解:(1)由题意可知,动滑轮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有=GAh=400N6m=2400J(2)由图中可知,动滑轮上有两股绳子承重,故绳子自由端的拉力移动的距离为s=2h=26m=12m故拉力做的总功为W总=Fs=250N12m=3000J故拉力做功的功率为(3)由(1)(2)可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4)因绳重、滑轮与轴的摩擦忽略不计,故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故动滑轮重力为G动=2FGA=2250N400N=100N答:(1)动滑轮对物体所做的功为2400J;(2)拉力F的功率为100W;(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4)动滑轮受的重力为10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