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技术规定(试行)...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708818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技术规定(试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技术规定(试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技术规定(试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技术规定(试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技术规定(试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技术规定(试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10年8月目 录1 适用范围12 引用标准13 术语和定义23.1 水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23.2 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23.3 参比方法23.4 比对监测24 比对监测条件25 水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25.1比对监测内容25.2 比对监测频次25.3 比对监测方法35.4 比对监测结果评价55.5 质量保证65.6 比对监测报告格式及内容76 固定污染源烟气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86.1 比对监测内容86.2 比对监测频次86.3 比对监测方法86.4 比对测试96.5 核查参数96.6 比对监测结果评价116.7 质量保证1

2、46.8 比对监测报告内容及格式15附录1(资料性附录)17附录2(资料性附录)21附录3(资料性附录)231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是指采用参比(标准)方法,与自动监测法在企业正常生产工况下实施同步采样分析,验证自动监测设备监测结果准确性的监测行为。比对监测是判断自动监测数据准确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为进一步规范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统一比对监测技术要求,依据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国发200736号)、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环保总局令第28号)、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办法(环发200988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技术规定。1 适用范围本技术规定规定了废水自动监测设

3、备、固定污染源烟气连自动监测设备(CEMS)比对监测的内容、频次、方法、结果评价以及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适用于环境监测部门对废水污染源、烟气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日常比对监测。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验收监测仍按有关规定和技术规范执行。2 引用标准GB/T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HJT353-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HJ/T354-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试行)HJ/T355-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HJ/T356-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试行)HJ/

4、T 91-2002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 494-2009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T75-2007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T76-2007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试行)HJ/T 397-200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73-2007 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3 术语和定义3.1 水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指在污染源现场安装的用于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的化学需氧量(CODCr)在线自动监测仪、pH水质自动分析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水质自动采样器和数据采集传输仪等仪器、仪

5、表。3.2 固定污染源烟气自动监测设备即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CEMS),对固定污染源排放的烟气中污染物进行连续地、实时地跟踪测定的仪器、仪表。3.3 参比方法国家或行业发布的标准方法。3.4 比对监测指采用参比(标准)方法,与自动监测法在企业正常生产下实施同步采样分析,验证水污染源和固定污染源烟气自动监测设备监测结果准确性的监测行为。4 比对监测条件自动监测设备已按规范安装调试、并经地市级以上环保主管部门验收合格方可开展比对监测,比对监测时要求排污企业出具自动监测设备的调试检测报告和验收合格报告。比对监测期

6、间,生产设备应正常稳定运行。5 水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5.1比对监测内容5.1.1 比对监测项目主要为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pH、废水流量等。5.1.2 比对监测考核指标主要包括: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的相对误差和质控样的测试结果。5.2 比对监测频次5.2.1 对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比对监测每年至少 4 次,每季度至少 1 次。比对过程中应尽可能保证比对样品均匀一致,每次比对监测要求的样品数量在3 对以上。5.2.2 对于化学需氧量(CODCr),当实际水样CODCr30mg/L时,以接近实际水样的低浓度(约20mg/L)

7、标样代替实际水样进行实验,至少测定 2 次。比对监测频次的确定可采用事先通知的形式或不通知的抽检形式进行,比对监测应尽可能在 1 天内完成。5.3 比对监测方法5.3.1 在安装自动监测采样装置的位置进行人工采样,并和自动监测设备采样同步。5.3.2 采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方法中所列方法作为比对监测分析方法,禁止使用非标准监测方法,推荐监测分析方法详见表5-1。表5-1 比对监测分析方法序号监测分析项目监测分析方法方法标准编号1化学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GB 11914高氯废水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氯气校正法HJ/T 702氨氮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度法HJ 535水质 氨氮

8、的测定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J 5363总磷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 118934总氮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 紫外分光光度法GB/T 118945pH值水质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GB 69205.3.3 实际水样比对试验5.3.3.1 化学需氧量(CODCr)自动监测仪的比对监测采集实际废水样品,用化学需氧量(CODCr)水质自动监测方法与实验室标准方法 (GB 11914) 进行比对试验;对于排放高氯废水(氯离子浓度在 100020000mg/L)的废水样品,实验室分析方法采用 HJ/T 70。比对过程中应尽可能保证比对样品均匀一致,比对试验总数应不少于 3 对,其

9、中 2 对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A)应满足表5-2 的要求。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A)公式如下:式中:A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Xn第n次自动监测测量值; Bn第n次实验室标准方法的测定值;当实际水样CODCr30mg/L时,以接近实际水样的低浓度(约20mg/L)质控样代替实际水样进行实验,至少测定 2 次。质控样测定的绝对误差不大于标准中位值的5mg/L。5.3.3.2 氨氮自动分析仪的比对监测采集实际废水样品,用氨氮水质在线自动监测方法与实验室标准方法HJ 535(或HJ 536)进行比对试验,比对过程中应尽可能保证比对样品均匀一致,比对试验总数应不少于 3 对,其中 2 对实

10、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A)应满足表5-2 的要求。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计算公式如下:式中:A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Xn第n次自动监测测量值;Bn第n次标准方法的测定值5.3.3.3 总氮、总磷自动分析仪的比对监测采集实际废水样品,总氮自动监测方法与实验室标准方法 GB/T 11894进行比对试验,总磷自动监测方法与实验室标准方法 GB11893进行比对试验,比对过程中应尽可能保证比对样品均匀一致,比对试验总数应不少于 3 对,其中 2 对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A)应满足表5-2 的要求。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计算公式如下:式中:A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Xn第n次自动监测测量值;

11、Bn第n次标准方法的测定值5.3.3.4 pH自动分析仪的比对监测采集实际废水样品,用pH 水质自动分析方法与实验室标准方法 GB 6920 对废水pH 值进行试验,比对试验过程中应保证在线监测仪器与国标法测量结果组成一个数据对,至少获得 3 个测定数据对,计算两种测量结果的绝对误差,其中 2 对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绝对误差应满足表5-2的要求。5.3.3.5 废水流量具备手工测流条件的,采用流速面积法进行手工测流,并和同时段自动测流仪结果进行比对,至少获取3个数据对,其中2对比对结果相对误差应小于20%。不具备手工测流条件的,满足如下条件,可认定自动监测流量数据有效:a) 企业安装的流量计通过计

12、量部门检验合格并处在有效期内;b) 流量计无明显变形等损坏现象;c) 液位或水头测量结果准确;d) 检查流量计说明书等资料,若流量计参数可变,查阅流量计参数设置,要求设置值和说明书一致(不一致要查明原因,必要时可实测验证);e) 检查流量计的计算公式,流量计算结果准确;f) 流量计水流畅通,无拥堵现象,明渠流量计为自由流。5.3.4 质控样考核采用国家认可的质控样,分别用两种浓度的质控样进行考核,一种为接近实际废水浓度的样品,另一种为超过相应排放标准浓度的样品,每种样品至少测定 1 次,质控样测定的相对误差不大于质控样标称值中值的10%(pH除外)。5.4 比对监测结果评价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

13、比对监测结果评价指标限值见表5-2。实际水样比对监测至少获取 3 个数据对,其中 2 对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应满足表5-2的要求;质控样测定的相对误差不大于标准中位值的10%。实际水样比对监测和质控样考核均合格,则此次监测结果判定为合格。表5-2 实际水样比对试验考核指标要求仪器名称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化学需氧量(CODCr)CODCr30mg/L时,绝对误差不超过5mg/L以接近实际水样的低浓度(约20mg/L)标样代替实际水样进行试验30mg/LCODCr60mg/L时,相对误差不超过30%60mg/LCODCr100mg/L时,相对误差不超过20%CODCr100 mg/L时,相

14、对误差不超过15%氨氮、总磷、总氮相对误差不超过15%pH绝对误差不超过0.5pH5.5 质量保证5.5.1 实验室的质量保证措施5.5.1.1 实验室分析人员按国家相关规定,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5.5.1.2 实验室的设施和环境条件能够满足监测需要及设备维护要求,保证监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5.5.1.3 采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方法中所列方法作为比对监测分析方法;5.5.1.4 定期对用于比对监测的仪器设备以及实验室所用标准样品、标准溶液的运行状态进行期间核查,以满足监测要求;5.5.1.5 对用于比对监测的设备、器具的校准和标准物质进行控制,保证量值的准确性和可溯源性;5.5.1

15、.6 水样分析质量控制:a.平行双样测定:分析人员对每批水质样品进行不少于10%的平行双样测定,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应满足方法要求;b.自行配置的标准物质或标准溶液,必须与国家标准物质进行比对、验证后方可使用;c.绘制的标准曲线和工作曲线,原则上已知浓度点不得少于 6 个(含空白浓度),曲线相关系数绝对值(r)应大于或等于0.999;d.测定样品的同时,平行测定已绘制的标准曲线的中等浓度标准溶液,其相对误差应在5%-10%之间;空白测定值应小于测定方法的规定值。5.5.2 现场比对监测的质量保证措施5.5.2.1 按照比对分析项目及HJ494-2009水质-采样技术指导要求,做好比对试验所需

16、采样器具的日常清洗、保管、整理工作;5.5.2.2 在水污染源排放口安装自动采样装置的位置进行人工采样,采样至少由两人协同工作,负责现场固定液的添加等;5.5.2.3 尽可能在废水自动监测分析仪采样的同时采集实验室分析样品,采样时填写现场采样记录,并及时正确地贴好每个样品标签(采样地点、编号、项目、时间等)以免混淆,做到样品标示的唯一性;5.5.2.4 样品采集和保存严格执行 HJ/T91-2002 的有关规定,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5.6 比对监测报告格式及内容5.6.1比对监测报告应包括的信息比对监测报告由正文和附表组成。正文必须具有的信息包括:a.监测机构名称、地址、通讯方式、监

17、测日期和报告编制日期;b.报告的标识-编号;c.排污企业名称、废水自动监控设备安装位置所在的相关污染源名称、排污口位置和编号、采样点编号;d.废水自动监控设备标识-制造单位、型号和系列编号;e.参比方法引用的标准、所用的主要设备,仪器等。 报告应包括的工作内容a.比对监测时工况;b.比对监测项目;c.比对监测频次和比对监测时段;d.手工监测数据和在线设备监测数据;e.比对监测结果评价指标限值;f.比对监测结果评价结论;g.质量控制的工作内容和措施;h.监测报告的三级审核及签字。5.6.2 报告格式实例见附录1。6 固定污染源烟气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6.1 比对监测内容6.1.1比对监测项目气态

18、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实测干基浓度、颗粒物实测干基浓度、烟气流速和烟气参数(烟气温度、氧量)。6.1.2 核查参数过剩空气系数、烟气流量、污染物折算浓度、污染物排放速率、烟气含湿量、标准曲线参数、速度场系数和皮托管系数。6.2 比对监测频次6.2.1 对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安装的固定污染源烟气CEMS的比对监测每年至少 4次,每季度至少 1 次。6.2.2 每次比对监测,对颗粒物浓度、烟气流速、烟温用参比方法至少获取 3 个测试断面的平均值,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氧量至少获取 6 个数据(其中仪器法可选取不小于 2 倍自动监测设备响应时间期间的平均值为 1 个数据,化学法以一个样

19、品的采样时间段监测值为 1 个数据),取参比方法测试的平均值与同时段烟气 CEMS 的平均值进行准确度计算。6.3 比对监测方法6.3.1 比对监测遵循原则6.3.1.1 监测期间,生产设备要正常稳定运行;6.3.1.2 监测前,首先要核准烟尘采样器、烟气分析仪、烟气CEMS等相关仪器的显示时间并保持一致; 6.3.1.3 参比方法测定湿法脱硫后的烟气,使用的烟气分析仪必须配有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烟气前处理装置(如加热采样枪和快速冷却装置等); 6.3.1.4 监测前,参比方法使用的烟气分析仪必须现场使用标准气体检查准确度,并记录现场校验值;6.3.1.5 每个监测项目的数据需记录采样起止时间;

20、6.3.1.6 比对监测期间不允许在线监测设备运营单位调试仪器。6.3.2 比对监测参比方法参比方法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或相关国际标准中所列方法,详见表6-1。表6-1 参比监测项目分析方法一览表序号监测分析项目监测分析方法方法标准编号1颗粒物重量法GB/T 161572氧量电化学法、氧化锆法、热磁式氧分析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3二氧化硫非分散红外吸收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碘量法HJ/T 56定电位电解法HJ/T 574氮氧化物非分散红外吸收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

21、局)定电位电解法紫外分光光度法HJ/T 42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T 435烟气流速皮托管法GB/T 161576烟气温度热电偶法、电阻温度计GB/T 161576.4 比对测试6.4.1 颗粒物、气态污染物参比方法采样位置按照GB/T 16157和HJ/T 397等要求设置。气态污染物参比方法采样位置与CEMS测定位置靠近但不干扰CEMS正常取样,不能从CEMS排气装置处直接采样监测,手工和自动同步采样。6.4.2 对颗粒物浓度、烟气流速、烟温参比方法至少获取 3 个测试断面的平均值,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氧量至少获取 6 个数据(其中仪器法可选取不小于 2 倍自动监测设备

22、响应时间期间的平均值为 1 个数据,化学法以一个样品的采样时间段监测值为 1 个数据)。6.5 核查参数6.5.1 过剩空气系数进入烟气CEMS系统设置,检查标准过剩空气系数设置以及过剩空气系数计算公式是否正确。小于65t/h的燃煤锅炉烟尘初始排放浓度标准规定的过剩空气系数=1.7,烟尘、二氧化硫排放浓度=1.8,燃油和燃气锅炉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1.2;工业炉窑=1.7;电厂燃煤锅炉=1.4,燃油锅炉=1.2,燃气锅炉=3.5。过剩空气系数按下式计算得出:式中:过剩空气系数;实际测得氧的体积百分数。6.5.2 烟气流量进入烟气CEMS系统设置,检查标态干烟气流量计算公式是否正确

23、。标态干烟气流量按下式计算得出:式中:标态干烟气流量,Nm3/h;工况下湿烟气流量,m3/h;烟气温度,;烟气静压,Pa;烟气中水分含量体积百分比,%;测定断面面积,m2;测定断面的湿烟气流速,m/s。大气压力,Pa6.5.3 污染物折算浓度进入烟气CEMS系统设置,检查污染物折算浓度计算公式是否正确。污染物折算浓度按下式计算得出:式中:污染物折算浓度,mg/Nm3;污染物实测浓度,mg/Nm3;实测过剩空气系数;排放标准中规定的过剩空气系数;6.5.4 污染物排放速率进入烟气CEMS系统设置,检查污染物排放速率计算公式是否正确。污染物排放速率按下式计算得出:式中:污染物排放速率,Kg/h;污

24、染物实测浓度,mg/Nm3;标态干烟气流量,Nm3/h。6.5.5 烟气含湿量进入烟气CEMS系统设置,检查烟气含湿量设置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情况。6.5.6 标准曲线参数和速度场系数对照CEMS的调试报告或验收报告中的标准曲线参数和速度场系数与CEMS管理系统参数设置中标准曲线参数和速度场系数是否一致。6.5.7 皮托管系数 对照皮托管的检定证书或校准证书中的皮托管系数K值与CEMS管理系统参数设置的皮托管系数是否一致。6.6 比对监测结果评价6.6.1 评价标准参照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T75-2007)要求,烟气温度、烟气流速、氧含量和污染物实测浓度(颗粒物、二氧化硫、氮

25、氧化物)需满足表6-2技术指标要求。表6-2 烟气CEMS考核指标要求检测项目考核指标颗粒物准确度当参比方法测定烟气中颗粒物排放浓度:50mg/m3时,绝对误差不超过15mg/m3;50mg/m3100mg/m3时,相对误差不超过25%;100mg/m3200mg/m3时,相对误差不超过20%;200mg/m3时,相对误差不超过15%。气态污染物准确度当参比方法测定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20mol/mol 时,绝对误差不超过6mol/mol;20mol/mol250mol/mol 时,相对误差不超过20%;250mol/mol 时,相对准确度15%。当参比方法测定烟气中其它气态污染

26、物排放浓度:相对准确度15%。氧量相对准确度15%烟气流速相对误差流速10m/s 时,不超过10%;流速10m/s 时,不超过12%。烟气温度绝对误差不超过36.6.2 评价方法6.6.2.1 颗粒物a. 颗粒物浓度绝对误差计算:其中:式中:颗粒物浓度绝对误差,mg/m3;参比方法测定颗粒物平均浓度,mg/m3;第i次参比方法测定结果,mg/m3;参比方法测定次数;颗粒物CEMS与参比方法同时段测定的颗粒物平均浓度,mg/m3;颗粒物CEMS第i次与参比方法同时段测定结果。b. 颗粒物浓度相对误差计算:式中:颗粒物相对误差,% ;、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同上。6.6.2.2 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

27、氧化物)a. 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计算参照颗粒物评价计算方法。b. 相对准确度计算式中: 相对准确度; 数据对的个数;第i个数据对中的参比方法测定值。 式中:每个数据对之差;第i个数据对中的CEMS测定值。注:在计算数据对差的和时,保留差值的正、负号其中置信系数(cc)由表6-3查得的统计值和数据对差的标准偏差表示:表6-3 t值表n-156789101112131415162.5712.4472.3652.3062.2622.2282.2012.1792.1602.1452.1312.120由t表查得,f=n-1;式中:参比方法与CEMS测定值数据对的差的标准偏差。6.6.2.3 氧含量参照气

28、态污染物的评价方法计算相对准确度。6.6.2.4 烟气流速参照颗粒物评价方法计算相对误差。6.6.2.5 烟气温度参照颗粒物评价方法计算绝对误差。6.6.3 比对数据报表以下比对数据报表作为比对监测原始记录表。a.颗粒物CEMS/烟气流速CEMS/烟气温度CEMS比对监测数据报表,见附录2的附表2-1。b.气态污染物CEMS/氧量CEMS比对监测数据报表,见附录2的附表2-2。6.7 质量保证6.7.1 比对监测仪器的质量保证措施6.7.1.1 比对测试中使用的仪器必须经有关计量检定单位检定合格,且在检定期限内。6.7.1.2 烟气温度测量仪表、空盒大气压力计、皮托管、真空压力表(压力计)、转

29、子流量计、干式累积流量计、采样管加热温度等,至少半年自行校正一次,确保其准确性。校正方法按GB/T16157-1996 中第12 章执行。6.7.1.3 参比方法测定湿法脱硫后的烟气,使用的烟气分析仪必须配有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烟气前处理装置(如加热采样枪和快速冷却装置等);6.7.1.4 参比方法使用的烟气分析仪必须每次现场使用标准气体检查准确度,并记录现场校验值,若仪器校正示值偏差不高于5%,则为合格。6.7.1.5 定电位电解法烟气测定仪和测氧仪的电化学传感器,当性能不满足测定要求时,必须及时更换传感器,送有关计量检定单位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6.7.2 现场比对监测的质量保证措施6.7.2

30、.1 按照等速采样的方法,应使用微电脑自动跟踪采样仪,以保证等速采样精度。进行多点采样时,每点采样时间不少于3min。各点采样时间应相等或每个固定污染源测定时所采集样品累计的总采气量不少于1m3。6.7.2.2 使用微电脑自动跟踪采样仪进行颗粒物及流速测定时,采样枪口和皮托管必须正对烟气流向,偏差不得超过10。当采集完毕或更换测试孔时,必须立即封闭采样管路,防止负压反抽样品。6.7.2.3 当采集高浓度颗粒物时,发现测压孔或采样嘴被尘粒沾堵时,应及时清除。6.7.2.4 滤筒处理和称重:用铅笔编号,在105110烘烤1小时,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用感量0.1mg天平称重,两次重量之差不超

31、过0.5mg。当测试400以上烟气时,应预先在400烘烤1小时,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至恒重。6.7.2.5 采用碘量法测定二氧化硫时,吸收瓶用冰浴或冷水浴控制吸收液温度,以保证吸收效率。6.7.2.6 用烟气分析仪对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测试。测定结束时,应将仪器置于干净的环境空气中,继续抽气吹扫传感器,直至仪器示值符合说明书要求后再关机;下次测定时,必须用洁净的空气校准仪器零点。6.7.2.7 在现有采样管的技术条件下,如果烟道截面高度大于4m,则应在侧面开设采样孔;如宽度大于4m,则应在两侧开设采样孔,并设置符合要求的多层采样平台。以两侧测得的颗粒物平均浓度代表这一截面的颗粒物

32、平均浓度。6.8 比对监测报告内容及格式6.8.1 比对监测报告内容比对监测报告应包括的以下主要信息:a.报告的标识-编号;b.检测日期和编制报告的日期;c.烟气CEMS标识-制造单位、型号和系列编号;d.安装烟气 CEMS 的企业名称和安装位置所在的相关污染源名称; e.参比方法引用的标准; f.所用可溯源到国家标准的标准气体; g.参比方法所用的主要设备,仪器等; h.检测结果和结论; i.测试单位; j.备注。6.8.2 比对监测报告格式示例见附录3。附录1(资料性附录)废水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报告 第 号 企业名称: 运营单位: 报告日期: (检测单位名称)(加盖监测业务专用章)

33、监测报告说明1报告无本站业务专用章、骑缝章及 章无效。2报告内容需填写齐全、清楚、涂改无效;无三级审核、签发者签字无效。3未经本站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本报告。4本报告及数据不得用于商品广告,违者必究。本机构通讯资料:单位名称:环境监测中心站地 址:省市区路号邮政编码:电 话:-传 真:- 第 号 第1页 共2页一、前言(企业基本情况,污染治理设施基本情况,企业安装废水自动监测设备基本情况,包括污染源基本情况、废水自动监测设备安装排污口及位置、自动监测设备生产厂家、设备名称、设备型号等)。(检测单位)于 年月日至月日对该公司安装于的废水自动监测设备进行了比对监测。二、依据(1)HJ/T 91-

34、2002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2)HJ/T355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3)HJ/T356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试行)三、标准比对试验总数应不少于3对,其中2对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A)应满足表1的要求。表1 实际水样比对试验考核指标要求仪器名称实际水样比对试验相对误差化学需氧量(CODCr)总有机碳(TOC)紫外(UV)吸收CODCr30mg/L时,绝对误差不超过5mg/L以接近实际水样的低浓度(约20mg/L)标样代替实际水样进行试验30mg/LCODCr60mg/L时,相对误差不超过30%60mg/LCODCr1

35、00mg/L时,相对误差不超过20%CODCr100 mg/L时,相对误差不超过15%氨氮总磷总氮相对误差不超过15%pH绝对误差不超过0.5pH四、工况五、监测结果(每个项目一个测试报告) 第 号 第2页 共2页废水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结果表排污企业名称现场监测日期测点名称分析日期工况样品类型测试项目自动仪器测量范围实际水样测试样品编号采样时间自动仪器测定值实验室测定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标准限值结果评定质控样品测定标样编号测试时间测试结果标准样品批号标准样品浓度范围结果评定技术说明方法仪器名称仪器型号仪器出厂编号检出限试验仪器自动仪器比对结果(比对结论、其他意见或建议)*pH单位为无量纲

36、,其余项目单位为mg/L报告编写: 审核: 批准:日期: 日期: 日期:附录2(资料性附录)烟气CEMS比对监测数据报表附表2-1 参比方法评估颗粒物CEMS/烟气流速CEMS/烟气温度CEMS比对数据报表测试人员 CEMS生产厂 测试地点 CEMS型号、编号 测试位置 CEMS原理 参比方法仪器生产厂 型号、编号 原理 日期时间(时、分)参比方法CEMS法序号滤筒编号颗粒物重(mg)采气体积(NL)浓度(mg/m3)流速(m/s)温度()测定值(mg/m3)流速(m/s)温度()颗粒物浓度平均值(mg/m3)流速平均值(m/s)温度平均值()颗粒物相对误差(%)颗粒物绝对误差(mg/m3)流

37、速相对误差(%)温度绝对误差()附表2-2 参比方法评估气态污染物CEMS相对误差/绝对误差报表监测项目 计量单位 测试人员 CEMS生产厂 测试地点 CEMS型号、编号 测试位置 CEMS原理 参比方法仪器生产厂 型号、编号 原理 测试日期 年 月 日 样品编号时间(时、分)参比方法(RM)ACEMS法 B数据对差=B-A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数据对差的平均值的绝对值数据对差的标准偏差置信系数相对准确度()标准气体名 称保证值参比方法测定结果相对误差(%)采样前采样后采样前采样后附录3(资料性附录)固定污染源烟气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报告 第 号 企业名称: 运营单位: 报告日期: (检测

38、单位名称)(加盖监测业务专用章)监测报告说明1报告无本站业务专用章、骑缝章及 章无效。2报告内容需填写齐全、清楚、涂改无效;无三级审核、签发者签字无效。3未经本站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本报告。4本报告及数据不得用于商品广告,违者必究。本机构通讯资料:单位名称:环境监测中心站地 址:省市区路号邮政编码:电 话:-传 真:- 第 号 第1页 共2页一、前言(企业基本情况,污染源治理设施基本情况,安装烟气CEMS基本情况,包括安装位置、CEMS生产厂家、设备名称、设备型号等)。(检测单位)于 年月日至月日对该公司安装于的烟气CEMS进行了比对监测。二、依据(1)GB/T16157-1996 固定污染

39、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体污染物采样方法(2)HJ/T75-200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三、标准检测项目考核指标颗粒物准确度当参比方法测定烟气中颗粒物排放浓度:50mg/m3时,绝对误差不超过15mg/m3;50mg/m3100mg/m3时,相对误差不超过25%;100mg/m3200mg/m3时,相对误差不超过20%;200mg/m3时,相对误差不超过15%。气态污染物准确度当参比方法测定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20mol/mol 时,绝对误差不超过6mol/mol;20mol/mol250mol/mol 时,相对误差不超过20%;250mol/mol 时,相对准确度15%。当参比方法测定烟气中其它气态污染物排放浓度: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