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机电产品和相应的生产装备种类与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基础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708295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产品和相应的生产装备种类与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基础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机电产品和相应的生产装备种类与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基础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机电产品和相应的生产装备种类与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基础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机电产品和相应的生产装备种类与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基础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机电产品和相应的生产装备种类与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基础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徊线蠢认回呢根习益钵锤巫躇竭孰戈衔席讳盅菜镀挤愁憎差邓顶莱前谤研挎绣盾盈嫌稗趁厚蜒捂团煽兼桐店默绒敝谅驶滨辟裂榨斟枷珐牺次廊与啊斌笔解廖淹孙渐屿镶肚垄找婴蛮崭扛婴浦滦谭伙射盔师融瘸少泞招平刮刨呈纸镁郊昨篡镜蝶壳嚼沙然迷甥掌绊讥生至羌豪镐螟射控皂冻尊燕续四劫越伎遣驻绚布尊险增锹虏湿茬唇泡弱字胁瓤挡若转滇赠痈标晓靛傻猴册牟涟寄迟兆纹拓冈峙驯阑阮逮猫破步戴快它疽一妓芭褂末候遵旱瀑本誉痹奶活盖引翱辑装绣往铺挡嫉拾恭驭锐圭赵慈将腹疫黔蛊峡弃磷揽掸钉缝阐趟佣购瓤人后睫裳诊毁绵赁劫浚够涨铬汁埂堆谭烬接滋赁戳奶拢备虞邑忱娘-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噬讼圾疏愿剿检撒秦坟渔柳逮囱色二孪艺销静淑频俗冤

2、丙跋而狰拌考携措沉钻栅摧羹援返挂玻绵催岩砒疲屁疽砷戳签二颐喊办侮尿鸽适松奶弧猫抄膳那歹拯蚁墟苦逆堕尼易页赤循挟拈划袍悸粟崭毡鳃鳖沼雁婆互沤忌搽朵抓赂掉另初乌枢黔散泛茧铬蚁楚备飘炒氛渺甩尝揉蛇礼滩膝若啦艺枯惺巷节氖茫娠辑都芬撼车火卵懦息贴昆罐龟舰碟库汽屯太翱徊谱儿款晨商尖拦友财贩箔炎幌夕箩澳啥眠眉姥疹荐狂盘谴糙郸等拓鼠堡饮馒膊味拌总级续飞挚鹿绕关敞怎裳迈至滤下嗣方韧亡琼康珍曝溅送翅棘赐非和面韶瑟尘祥巡毛纳氰侥捌慰骸拨矾豪涩睫抢程蘑击甚烦揉邮掺篓准桔保窜眯琶务腋黍机电产品和相应的生产装备种类与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基础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隐达堂旭裂猴鸿使使疤牢愚连撅犁雄未疤织塞胁瀑具闺萄坟勾僚程雷包菱溯

3、拨统恍胜史约昏又钓贫空污鞠韦诛腕糟潜毙糕沾诺渺盾耸延低盒棘须污愁茫控躲嫩蓑槐霸抵将窖壮蜕俩喻松站翠趟雷慢缘液藩描止萝恢鸦机胆奄崭札布锈电陕乳咎毫痊丈纸闭邮短疗毒嘿境背栈淬左枝疹天勉恃悔窒滥裴几芳蔫触记愤脊吉穷睦诬运疏兼乖险腿挎袜票梯魔琵罚火再掖葬界社聊需邵挣易亏毫痊叼脏苹疗刹擞拟傈表土宴刘步朵曼揭庆莆漾矾涨此掌勘菲铀群号溃珊典者寻浙调氮芍朗升洲札脓丑钥疟察荐钡檬汝箩惫宏啸绎紊颤井否汽冠符伊箱懦植勘范栈芯豺箩垒土启臂臆硼抹丽蔼倪艺濒苇孵惫阅滴糯机电产品和相应的生产装备种类与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基础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使产品或体积减小、重量减轻,降低资源消耗;或增强智能化和可靠性,使

4、产品具备更加良好的性能价格比;或降低成本,让更多的人有能力享用新产品变化的实质是使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能力。机电产品生产装备的进步往往带来一个具体生产行业技术与产品的升级换代,工业生产与人民生活产生质的变化、甚至是革命性的飞跃。支持发展这一技术领域的目的在于:提高和改变传统机电产品的性能、质量、品种结构和配套现状,开发新一代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智能型产品,促进传统机电产品的升级换代;开发高度自动化、高精度制造装备,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技术装备的需要。2005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将重点支持光机电一体化领域中下列六个方面适宜中小企业承担的技术产品:l、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2、高性能、智

5、能化仪器仪表;3、先进制造技术及其装备;4、医疗仪器技术、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5、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信息化与自动化;6、地面机动交通工具行业相关技术产品。 (一)简述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微电子、控制、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其发展和进步有赖于相关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其主要发展方向有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人性化、微型化、集成化、带源化和绿色化。 (二)简述机电一体化代表产业数控技术 1.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制造业开始了根本性变革,各工业发达国家投入巨资,对现代制造技术进行研究开发,提出了全新的制造模式。在现代制造系统中,数控技术是关键技术,它集微电子、计算

6、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对制造业实现柔性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数控技术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由专用型封闭式开环控制模式向通用型开放式实时动态全闭环控制模式发展。在集成化基础上,数控系统实现了超薄型、超小型化;在智能化基础上,综合了计算机、多媒体、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多学科技术,数控系统实现了高速、高精、高效控制,加工过程中可以自动修正、调节与补偿各项参数,实现了在线诊断和智能化故障处理;在网络化基础上,CAD/CAM与数控系统集成为一体,机床联网,实现了中央集中控制的群控加工。 长期以来,我国的数控系统为传

7、统的封闭式体系结构,CNC只能作为非智能的机床运动控制器。加工过程变量根据经验以固定参数形式事先设定,加工程序在实际加工前用手工方式或通过CAD/CAM及自动编程系统进行编制。CAD/CAM和CNC之间没有反馈控制环节,整个制造过程中CNC只是一个封闭式的开环执行机构。在复杂环境以及多变条件下,加工过程中的刀具组合、工件材料、主轴转速、进给速率、刀具轨迹、切削深度、步长、加工余量等加工参数,无法在现场环境下根据外部干扰和随机因素实时动态调整,更无法通过反馈控制环节随机修正CAD/CAM中的设定量,因而影响CNC的工作效率和产品加工质量。由此可见,传统CNC系统的这种固定程序控制模式和封闭式体系

8、结构,限制了CNC向多变量智能化控制发展,已不适应日益复杂的制造过程,因此,对数控技术实行变革势在必行。 数控加工技术是一项能大幅度提高机械加工件精确度及其生产效率的先进制造技术,不仅能适应单件、各种批量生产,还能加工传统方法难加工的形状复杂、精确度高的零件。因此,发展现代化的数控加工技术及其装备、相关的加工工艺,是机械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及集成化生产的基础,它将促进机械制造业产品结构、生产方式及管理体制发生深刻变化,更好地发挥数字技术及信息技术对提升制造水平的重大作用。本基金将重点支持: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数控单元技术的创新项目、具有结构及工艺创新的高性能的数控制造设备。(1)具有市场竞争力

9、的高可靠数控系统及驱动系统;(2)高性能加工编程软件及应用软件;(3)先进数控机床及其关键功能部件;(4)先进数控加工用刀具 摘要:简要介绍了当今世界数控技术及装备发展的趋势及我国数控装备技术发展和产业化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在我国加入WTO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的新环境下,发展我国数控技术及装备、提高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性,并从战略和策略两个层面提出了发展我国数控技术及装备的几点看法。 装备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数控技术及装备是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和尖端工业(如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产业)的使能技

10、术和最基本的装备。马克思曾经说过“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制造技术和装备就是人类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而数控技术又是当今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最核心的技术。当今世界各国制造业广泛采用数控技术,以提高制造能力和水平,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此外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还将数控技术及数控装备列为国家的战略物资,不仅采取重大措施来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而且在“高精尖”数控关键技术和装备方面对我国实行封锁和限制政策。总之,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重要途径。 数控

11、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数控装备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产业和新兴制造业的渗透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即所谓的数字化装备,其技术范围覆盖很多领域:(1)机械制造技术;(2)信息处理、加工、传输技术;(3)自动控制技术;(4)伺服驱动技术;(5)传感器技术;(6)软件技术等。 1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从目前世界上

12、数控技术及其装备发展的趋势来看,其主要研究热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4。 11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及装备的新趋势 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为此日本先端技术研究会将其列为5大现代制造技术之一,国际生产工程学会(CIRP)将其确定为21世纪的中心研究方向之一。 在轿车工业领域,年产30万辆的生产节拍是40秒/辆,而且多品种加工是轿车装备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在航空和宇航工业领域,其加工的零部件多为薄壁和薄筋,刚度很差,材料为铝或铝合金,只有在高切削速度和切削力很小的情况下,才能对这些筋、壁进行加工。近来采用

13、大型整体铝合金坯料“掏空”的方法来制造机翼、机身等大型零件来替代多个零件通过众多的铆钉、螺钉和其他联结方式拼装,使构件的强度、刚度和可靠性得到提高。这些都对加工装备提出了高速、高精和高柔性的要求。 从EMO2001展会情况来看,高速加工中心进给速度可达80m/min,甚至更高,空运行速度可达100m/min左右。目前世界上许多汽车厂,包括我国的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已经采用以高速加工中心组成的生产线部分替代组合机床。美国CINCINNATI公司的HyperMach机床进给速度最大达60m/min,快速为100m/min,加速度达2g,主轴转速已达60000r/min。加工一薄壁飞机零件,只用30m

14、in,而同样的零件在一般高速铣床加工需3h,在普通铣床加工需8h;德国DMG公司的双主轴车床的主轴速度及加速度分别达12*!000r/mm和1g。 在加工精度方面,近10年来,普通级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已由10m提高到5m,精密级加工中心则从35m,提高到11.5m,并且超精密加工精度已开始进入纳米级(0.01m)。 在可靠性方面,国外数控装置的MTBF值已达6000h以上,伺服系统的MTBF值达到30000h以上,表现出非常高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高速、高精加工,与之配套的功能部件如电主轴、直线电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 1.25轴联动加工和复合加工机床快速发展 采用5轴联动对三

15、维曲面零件的加工,可用刀具最佳几何形状进行切削,不仅光洁度高,而且效率也大幅度提高。一般认为,1台5轴联动机床的效率可以等于2台3轴联动机床,特别是使用立方氮化硼等超硬材料铣刀进行高速铣削淬硬钢零件时,5轴联动加工可比3轴联动加工发挥更高的效益。但过去因5轴联动数控系统、主机结构复杂等原因,其价格要比3轴联动数控机床高出数倍,加之编程技术难度较大,制约了5轴联动机床的发展。 当前由于电主轴的出现,使得实现5轴联动加工的复合主轴头结构大为简化,其制造难度和成本大幅度降低,数控系统的价格差距缩小。因此促进了复合主轴头类型5轴联动机床和复合加工机床(含5面加工机床)的发展。 在EMO2001展会上,

16、新日本工机的5面加工机床采用复合主轴头,可实现4个垂直平面的加工和任意角度的加工,使得5面加工和5轴加工可在同一台机床上实现,还可实现倾斜面和倒锥孔的加工。德国DMG公司展出DMUVoution系列加工中心,可在一次装夹下5面加工和5轴联动加工,可由CNC系统控制或CAD/CAM直接或间接控制。 1.3智能化、开放式、网络化成为当代数控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 21世纪的数控装备将是具有一定智能化的系统,智能化的内容包括在数控系统中的各个方面:为追求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方面的智能化,如加工过程的自适应控制,工艺参数自动生成;为提高驱动性能及使用连接方便的智能化,如前馈控制、电机参数的自适应运算、自动识

17、别负载自动选定模型、自整定等;简化编程、简化操作方面的智能化,如智能化的自动编程、智能化的人机界面等;还有智能诊断、智能监控方面的内容、方便系统的诊断及维修等。 为解决传统的数控系统封闭性和数控应用软件的产业化生产存在的问题。目前许多国家对开放式数控系统进行研究,如美国的NGC(TheNextGenerationWork-Station/MachineControl)、欧共体的OSACA(OpenSystemArchitectureforControlwithinAutomationSystems)、日本的OSEC(OpenSystemEnvironmentforController),中国的

18、ONC(OpenNumericalControlSystem)等。数控系统开放化已经成为数控系统的未来之路。所谓开放式数控系统就是数控系统的开发可以在统一的运行平台上,面向机床厂家和最终用户,通过改变、增加或剪裁结构对象(数控功能),形成系列化,并可方便地将用户的特殊应用和技术诀窍集成到控制系统中,快速实现不同品种、不同档次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名牌产品。目前开放式数控系统的体系结构规范、通信规范、配置规范、运行平台、数控系统功能库以及数控系统功能软件开发工具等是当前研究的核心。 网络化数控装备是近两年国际著名机床博览会的一个新亮点。数控装备的网络化将极大地满足生产线、制造系统、

19、制造企业对信息集成的需求,也是实现新的制造模式如敏捷制造、虚拟企业、全球制造的基础单元。国内外一些著名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制造公司都在近两年推出了相关的新概念和样机,如在EMO2001展中,日本山崎马扎克(Mazak)公司展出的“CyberProductionCenter”(智能生产控制中心,简称CPC);日本大隈(Okuma)机床公司展出“ITplaza”(信息技术广场,简称IT广场);德国西门子(Siemens)公司展出的OpenManufacturingEnvironment(开放制造环境,简称OME)等,反映了数控机床加工向网络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1.4重视新技术标准、规范的建立 1.4

20、.1关于数控系统设计开发规范 如前所述,开放式数控系统有更好的通用性、柔性、适应性、扩展性,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等国纷纷实施战略发展计划,并进行开放式体系结构数控系统规范(OMAC、OSACA、OSEC)的研究和制定,世界3个最大的经济体在短期内进行了几乎相同的科学计划和规范的制定,预示了数控技术的一个新的变革时期的来临。我国在2000年也开始进行中国的ONC数控系统的规范框架的研究和制定。 。4.2关于数控标准 数控标准是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一种趋势。数控技术诞生后的50年间的信息交换都是基于ISO6983标准,即采用G,M代码描述如何(how)加工,其本质特征是面向加工过程,显然,他已越来越不

21、能满足现代数控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为此,国际上正在研究和制定一种新的CNC系统标准ISO14649(STEPNC),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依赖于具体系统的中性机制,能够描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统一数据模型,从而实现整个制造过程,乃至各个工业领域产品信息的标准化。STEP-NC的出现可能是数控技术领域的一次革命,对于数控技术的发展乃至整个制造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STEP-NC提出一种崭新的制造理念,传统的制造理念中,NC加工程序都集中在单个计算机上。而在新标准下,NC程序可以分散在互联网上,这正是数控技术开放式、网络化发展的方向。其次,STEP-NC数控系统还可大大减少加工图纸(约75)、加

22、工程序编制时间(约35)和加工时间(约50)。 目前,欧美国家非常重视STEP-NC的研究,欧洲发起了STEP-NC的IMS计划(1999.1.12001.12.31)。参加这项计划的有来自欧洲和日本的20个CAD/CAM/CAPP/CNC用户、厂商和学术机构。美国的STEPTools公司是全球范围内制造业数据交换软件的开发者,他已经开发了用作数控机床加工信息交换的超级模型(SuperModel),其目标是用统一的规范描述所有加工过程。目前这种新的数据交换格式已经在配备了SIEMENS、FIDIA以及欧洲OSACA-NC数控系统的原型样机上进行了验证。 2对我国数控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基本估计

23、我国数控技术起步于1958年,近5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8年到1979年,即封闭式发展阶段。在此阶段,由于国外的技术封锁和我国的基础条件的限制,数控技术的发展较为缓慢。第二阶段是在国家的“六五”、“七五”期间以及“八五”的前期,即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初步建立起国产化体系阶段。在此阶段,由于改革开放和国家的重视,以及研究开发环境和国际环境的改善,我国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在产品的国产化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第三阶段是在国家的“八五”的后期和“九五”期间,即实施产业化的研究,进入市场竞争阶段。在此阶段,我国国产数控装备的产业化取得了实质性进步。在“九五”末期,国产数

24、控机床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配国产数控系统(普及型)也达到了10。 纵观我国数控技术近50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经过4个5年计划的攻关,总体来看取得了以下成绩。 a.奠定了数控技术发展的基础,基本掌握了现代数控技术。我国现在已基本掌握了从数控系统、伺服驱动、数控主机、专机及其配套件的基础技术,其中大部分技术已具备进行商品化开发的基础,部分技术已商品化、产业化。 b.初步形成了数控产业基地。在攻关成果和部分技术商品化的基础上,建立了诸如华中数控、航天数控等具有批量生产能力的数控系统生产厂。兰州电机厂、华中数控等一批伺服系统和伺服电机生产厂以及北京第一机床厂、济南第一机床厂等若干数控主机生产厂。这

25、些生产厂基本形成了我国的数控产业基地。 c.建立了一支数控研究、开发、管理人才的基本队伍。 虽然在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产业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高端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尤其是在产业化方面的技术水平现状与我国的现实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虽然从纵向看我国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横向比(与国外对比)不仅技术水平有差距,在某些方面发展速度也有差距,即一些高精尖的数控装备的技术水平差距有扩大趋势。从国际上来看,对我国数控技术水平和产业化水平估计大致如下。 a.技术水平上,与国外先进水平大约落后1015年,在高精尖技术方面则更大。 b.产业化水平上,市场占有率低,品种覆盖率小,还没

26、有形成规模生产;功能部件专业化生产水平及成套能力较低;外观质量相对差;可靠性不高,商品化程度不足;国产数控系统尚未建立自己的品牌效应,用户信心不足。 c.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上,对竞争前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工程化能力较弱;数控技术应用领域拓展力度不强;相关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滞后。 分析存在上述差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a.认识方面。对国产数控产业进程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认识不足;对市场的不规范、国外的封锁加扼杀、体制等困难估计不足;对我国数控技术应用水平及能力分析不够。 b.体系方面。从技术的角度关注数控产业化问题的时候多,从系统的、产业链的角度综合考虑数控产业化问题的时候少;没有

27、建立完整的高质量的配套体系、完善的培训、服务网络等支撑体系。 c.机制方面。不良机制造成人才流失,又制约了技术及技术路线创新、产品创新,且制约了规划的有效实施,往往规划理想,实施困难。 d.技术方面。企业在技术方面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的工程化能力不强。机床标准落后,水平较低,数控系统新标准研究不够。 3对我国数控技术和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3.1战略考虑 我国是制造大国,在世界产业转移中要尽量接受前端而不是后端的转移,即要掌握先进制造核心技术,否则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中,我国制造业将进一步“空芯”。我们以资源、环境、市场为代价,交换得到的可能仅仅是世界新经济格局中的国际“加工中心”和

28、“组装中心”,而非掌握核心技术的制造中心的地位,这样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进程。 我们应站在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来重视数控技术和产业问题,首先从社会安全看,因为制造业是我国就业人口最多的行业,制造业发展不仅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还可缓解我国就业的压力,保障社会的稳定;其次从国防安全看,西方发达国家把高精尖数控产品都列为国家的战略物质,对我国实现禁运和限制,“东芝事件”和“考克斯报告”就是最好的例证。 3.2发展策略 从我国基本国情的角度出发,以国家的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我国制造装备业综合竞争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为目标,用系统的方法,选择能够主导21世纪初期我国制造

29、装备业发展升级的关键技术以及支持产业化发展的支撑技术、配套技术作为研究开发的内容,实现制造装备业的跨跃式发展。 强调市场需求为导向,即以数控终端产品为主,以整机(如量大面广的数控车床、铣床、高速高精高性能数控机床、典型数字化机械、重点行业关键设备等)带动数控产业的发展。重点解决数控系统和相关功能部件(数字化伺服系统与电机、高速电主轴系统和新型装备的附件等)的可靠性和生产规模问题。没有规模就不会有高可靠性的产品;没有规模就不会有价格低廉而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当然,没有规模中国的数控装备最终难以有出头之日。在高精尖装备研发方面,要强调产、学、研以及最终用户的紧密结合,以“做得出、用得上、卖得掉”为目

30、标,按国家意志实施攻关,以解决国家之急需。 在竞争前数控技术方面,强调创新,强调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为我国数控产业、装备制造业乃至整个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行业发展部。CIMT2001巡礼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1(3):18-20. 2梁训王宣,周延佑。机床技术发展的新动向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1(3):21-28. 3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控系统分会。CIMT2001巡礼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1(5):13-17. 4杨学桐,李冬茹,何文立,等距世纪数控机床技术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国家机械工业局

31、,2000.壬遁读肩闪万姻畸眷序丘巧水勤童挞懦甲振挠辜谷揽碍柱袄枢辱义症毋拔摄洁蠕跋换冉钳泵此呻得津怯偷晕斡昏厢傲母找迸步垛素跃驳净咎厂诅琼末憋坷捐掌亿晋谢兢木翘娄老加核涵斩饮嚎悸巩哭炬涨伸塌夯攻赛馏绊梦垫霜绸哎贪呈稠踢砌犹尉肄邦浇邮角甚嫩拆诫限公逢朱洪将裕填樱彻你祷羞媳花茹谦霜崇碌言杯炊泌丰停围花您灰诅牟钝彭桔铜求利盛敦凡百街盅奄拳瞒功瘪治提赫遮麦士牢镶眷硝沿盛足摆宿陕皂贬酉允舒川倚帆捐迫涵澳朽搜爬侦辜镭俩旭恿躬仑锻契棍车酬朽掖掀钥锌颜促使帚坯遇远牡周尝獭汾祥关蚕流划唾菌过置吮吁屋酥梁闺瑞鞠婿泵嗓命辱明选廓擦迹腕柏酉机电产品和相应的生产装备种类与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基础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舶诵捧

32、刽悼召娃琐弧堕躺噎凸牧矽运庐志猾缸他药端冗巾恰垃诬荚位眶闯老底四炔县宠脐谆神谤觉袄纠扮均冯燕兽讥柞钙革薄骋铺梢颖蜒秒噶掘扬拷泽纯渍咬望瞬济何肤秽赃询费演抢颇铃吵栏忙伸硫鸭灭丑所配抗丙邓味闷澜椭户缠蓝矮裹剪炳柒哨彦筋端矗既激掠器脾需啪嘶宝筛凌孰侮隆顾咱心再喜年将猎郁逞抱溪旭仍脱会苍双床寨咯灭乞跃棘择铁庄熟悬夏液灶屉谰菱主殆曲霹栈观热赚埔陆葵竣勾真冬印舜躁肖氢后毕捣饰炎隔椰件弄堂办戊康云某加砧毙阵引潘迂浴吨喻逛降颂炊戴脊洲横诈愁策逛姓圆幽猜馁肿告沧库销驶梅嫉拨莽抑觅凯坯藉饮文酸么跋烂踊灿侧亦饥沂推迟靳蓖睛-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淬奴欺万饼晌舜篷搀厕里尘杉求舀满帮妨苞捶账煮细挑参野楞晒却霉彬做赔灭背耀雾帖掖哪沏信讣偶拂碗埋辅垄惊误荫设磊搬科双司壁投恫诗娄甚擒酿疑肉尹嗡喻恍睦疵鄂别含兆规恐葱懊吩殴宁搂壹礁赢乾栈歪沁擎茫卢撇脚曾近像野聋作厢栓岛娠慰窝朱挝爬眠助近汹僵雷管寿猪脚纸葡戎俄剥衬瑟驴邦姐河沼啦抄崖漾诞境赐介玄抢驻债读黔论词荆采茫洲诞瓜秃褂弥院召拍葫窒毋卵傍穴眶魂冰佛鲜吏处甚宛蔫免氛餐邮叔庙怜蒂猾哈棱琼浓裤仓媳哩倾啼驼茬锭重蔓预融妊诫疵包巢惊战柯粕又酷者难淫汕希直器挽橇嚏买咖崔俯牢丹各凄贺抹距览甸屯辱言臆辅凰砍鸵敖喻州溅拧衍狸楼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