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4∕T 1884-2019 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规范(山西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7070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5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4∕T 1884-2019 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规范(山西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DB14∕T 1884-2019 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规范(山西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DB14∕T 1884-2019 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规范(山西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DB14∕T 1884-2019 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规范(山西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DB14∕T 1884-2019 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规范(山西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35.240.70 L 80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 14/ T 18842019 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规范 2019 - 07 - 08 发布 2019 - 09 - 08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4/ T 1884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5 系统建设 . 3 6 系统分级 . 7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地震应急基础数据 ID 编码规定 . 8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系统分级建设要求 . 10 DB14/T 1884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

2、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地震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西省地震标准化技术专家组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地震应急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朝晖、王飞剑、杨斌、程紫燕、路尧、郑树平、高翔、丁小牛、赵强。 DB14/ T 18842019 1 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的基本要求、系统建设和系统分级。 本标准适用于市、县(区)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3、(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 18306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T 10114 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 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18207.1 防震减灾术语 第1部分:基本术语 GB/T 18207.2 防震减灾术语 第2部分:专业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T 18207.1 GB/T 18207.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 18207.1 GB/T 18207.2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1 地震应急 破坏性地震发生前所做

4、的各种应急准备以及地震发生后采取的紧急抢险救灾行动。 GB/T 18207.1,定义6.1 3.2 地震灾情 地震的灾区范围、等级,以及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建筑和生命线工程破坏、地质灾害、次生灾害和对社会的影响的基本情况。 GB/T 18207.1,定义7.1 3.3 地震现场 需要实施地震应急、救援并开展相关工作的地区。 GB/T 18207.2,定义7.1.6 DB14/T 18842019 2 3.4 辅助决策 为决策者提供地震震区相关数据和应急处置建议。 4 基本要求 4.1 功能要求 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a) 地震应急数据管理功能; b) 地震灾情信息上报功能; c

5、) 地震灾害快速评估功能; d) 地震应急处置辅助决策功能。 4.2 数据要求 4.2.1 数据分类 数据分类如下: a) 基础地理信息类:基础地形图数据、基础地理图数据,比例尺应达到 1:10000 以上; b) 社会经济类:人口、社会经济、建筑物统计数据; c) 地震基础类:断层数据、历史地震数据; d) 灾害影响类:次生灾害危险源分布数据、学校医院分布数据; e) 应急救援类:物资储备数据、救援队伍数据,紧急联络数据; f) 实时灾情类数据。 4.2.2 数据编码 地震应急基础数据ID编码规定见附录A。 4.3 运行要求 系统运行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全年 7 24 h 不间断运行;

6、b) 在没有外部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故障恢复时间不超过 120 m; c) 配备延时不小于 2 h 的延时电源; d) 数据在线存储时间不得少于 720 d,建立数据备份机制,数据恢复时间不超过 12 h; e) 建立系统备份机制,恢复时间不超过 8 h。 4.4 安全要求 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应满足GB/T 22239规定的二级安全要求。 5 系统建设 5.1 系统构成 DB14/ T 18842019 3 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由以下子系统构成:通讯网络子系统、会议子系统、灾情报送子系统、灾情快速评估子系统、辅助决策子系统、地震应急专题图成图子系统、信息发布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地震现场应急

7、子系统。 5.2 通讯网络子系统 5.2.1 广域网 由地震行业网、互联网及运营商无线网或物联网组成: a) 地震行业网:应急业务的广域网专线通信上联带宽50 Mb、下联带宽10 Mb,平均延时15 ms,信道需实现备份冗余; b) 互联网:有线接入带宽100 Mb,平均延时20 ms;实现对外应急信息发布、推送; c) 无线网或物联网,实现多个广域网无线通信节点与应急中心局域网的连通,采用 3/4/5G 通信或 NBIoT 等无联网通信模式进行传输,通信带宽2 Mb,平均延时50 ms。 5.2.2 局域网 包括核心局域网和办公局域网: a) 核心局域网:1 000 Mb 连接速率,端口连接

8、模式采用光纤、RJ45,媒质采用多模光纤、六类及以上双绞线;用于核心网络、服务器及处理终端及业务办公区域之间的连接; b) 办公局域网:100 Mb 桌面连接速率,端口连接模式采用光纤、RJ45,媒质采用多模光纤、六类及以上双绞线;用于客户机、PC 机及处理终端的连接。 5.2.3 卫星通信 配备卫星通信设备, 可根据需求加入卫星通信网, 实现卫星通信网络与广域网和局域网的互联互通。 5.3 会议子系统 会议子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a) 显示:具备对各类视频信号源和计算机信号源接入及控制,具备多路信号切换并同屏显示等; b) 视频会议: 具备在广域网或卫星网上与各级地震应急机构音视频互联互通,

9、 具备音视频及其他信号的双路互通; c) 扩音:支持多路、多种设备语音信号源的接入及控制; d) 录播编:支持音频视频、电子设备的图像信号(包含计算机、视频展台等)的实时录制和生成标准化的流媒体文件的功能,具有对外直播、存储、后期编辑、点播的管理功能; e) 中控:支持对接入会议系统的设备和软件的综合控制。 5.4 灾情报送子系统 5.4.1 功能要求 灾情报送子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a) 灾情信息处理: 灾情信息的收集、分类与分析, 产出灾情报告、 报表文档, 对灾情信息的标注,动态灾情分布图的绘制、分阶段灾情信息专题图打印; b) 灾情信息展示:通过大屏幕、电脑屏幕、手机终端、网站等实现灾

10、情信息的实时展示、查询、统计等功能。 5.4.2 报送内容 DB14/T 18842019 4 灾情报送内容应包括: a) 影响范围:包括地震有感范围、受灾范围、极灾区位置; b) 受灾人口:包括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失踪人数、失去住所人数、需要转移安置人数等; c) 破坏程度:包括房屋建筑破坏、基础设施破坏、次生灾害等; d) 社会影响:指地震对社会产生的综合影响,如社会组织、社会生活秩序、工作秩序、生产秩序受破坏及影响情况等。 5.5 灾情快速评估子系统 5.5.1 功能要求 灾情快速评估子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a) 评估模型管理:新建、修改、删除、调用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中计算模型; b)

11、 灾害快速评估:依据地震灾害快速评估模型、基础数据、地震速报三要素,进行地震灾害快速评估; c) 快速触发:自动或手动获取地震速报信息,依据速报参数启动灾害快速评估; d) 灾害动态评估:依据震情与灾情变化进行动态修正快速评估结果。 5.5.2 产出内容 灾情快速评估报告文档应包括地震影响范围、人员伤亡、经济损失、重点目标和次生灾害。 5.6 辅助决策子系统 5.6.1 功能要求 辅助决策子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a) 辅助决策模型管理: 对辅助决策中的各类计算模型进行管理, 包含新建、 修改、 删除计算模型; b) 辅助决策模板管理: 对辅助决策中产生的各种报告模板进行管理, 包括新增、 修改

12、、 删除模板; c) 辅助决策文档管理:对辅助决策文档的查询、下载、推送、发布。 5.6.2 产出内容 辅助决策子系统应产出以下内容: a) 地震应急响应级别建议; b) 救援力量需求; c) 救灾物资需求; d) 交通管制范围建议; e) 地震地质灾害、大型水库、电力、通信、学校等事项提醒; f) 应急处置对策建议。 5.7 地震应急专题图成图子系统 5.7.1 功能要求 地震应急专题图成图子系统应具备制作地震应急工作所需地震专题图件的功能。 专题图件应包括以下要素:图名、图例、比例尺、指北针、经纬线、编制单位、编制人员、编制时间、图件说明、震中位置、省市(地)县行政区划境界、各类专题图所需

13、图层要素。专题图件的图幅应包括:A1幅面、A3幅面、A4幅面。 DB14/ T 18842019 5 5.7.2 专题图件类型要求 地震应急专题图应包括以下图件: a) 震中分布图; b) 震区行政区划图; c) 震区历史地震分布图; d) 震区余震分布图; e) 震中距离主要城镇距离分布图; f) 震区交通分布图; g) 震区人口密度分布图; h) 震区地形图; i) 震区危险源分布图; j) 震区地质构造分布图; k) 地震影响范围估计分布图; l) 现场调查点分布图; m) 地震烈度分布图; n) 交通管制范围图; o) 重点救援目标分布图。 5.8 信息发布子系统 5.8.1 功能要求

14、 信息发布子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a) 信息管理:对来源不同、格式不同的信息进行管理,包含信息分类管理和发布流程管理; b) 信息展示:对图、表、文档、音频、视频等灾情信息在不同显示模式下进行综合编辑与展示,信息展示模式包括大屏幕模式、网页模式、短信模式、微信模式、微博模式等; c) 信息推送:推送系统产出的各类信息到显示终端。 5.8.2 发布内容 信息发布子系统发布的信息应包括以下内容: a) 地震灾害评估文档; b) 地震应急处置辅助决策建议文档; c) 地震应急专题图; d) 灾情资料。 5.9 数据管理子系统 数据管理子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a) 数据管理:提供对空间数据、属性数据、

15、非结构化数据信息的数据处理、数据空间展示、数据调用、数据查询、数据格式检查、数据入库、数据库权限管理、数据库分布式管理功能; b) 数据协同更新:提供与省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的协同更新功能,包含本地更新数据提交、本地数据更新等功能。 5.10 地震现场应急子系统 地震现场应急子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DB14/T 18842019 6 a) 现场通信:配备卫星通信、无线通信设备,提供无线网络路由功能; b) 现场技术支撑:具有信息输入功能、信息输出功能、多媒体播放功能和网络通信功能; c) 无人机信息采集功能:应具备用无人机对地震现场进行航拍,并将地震现场照片、视频等灾情信息通过广域网或卫星网方式

16、进行上传的功能。无人机云台相机单镜头像素宜大于 2 000 万; d) 现场灾情调查:配备地震灾害调查移动智能终端、语音通讯设备和摄影/摄像设备,配备现场灾害调查与处理技术平台,提供地震烈度影响场的快速编辑与修改。 6 系统分级 6.1 分级依据 系统建设根据行政区历史地震、地震区划分为甲、乙、丙三级,分级依据如下: a) 甲级:历史上发生过 7.0 级以上地震的地市级行政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值0.30 g 的地市级行政区; b) 乙级:不包含在甲级的其它地市级;历史上发生过 6.0 级以上地震的县级行政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值0.20 g 的县级行政区; c) 丙级:不包含在乙级的其它

17、县级行政区。 6.2 分级建设要求 地震应急指挥技术各子系统分级建设要求见附录B。 DB14/ T 18842019 7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地震应急基础数据 ID 编码规定 A.1 编码规则 本规范中有关行政区划的ID码由14位数字组成,在数据库中的数据类型为字符型(char),其代码定义如下: 上图所示代码中,16位表示省、市、县(市、区),采用GB/T 2260中规定的代码;79位表示乡、镇或街道办事处代码,采用GB 10114的编码方法(001099表示街道办事处,100199表示镇,200399表示乡);1012位表示行政村、街区(国家统计局行政村、街区代码规则)或重

18、点目标代码(重点目标代码本身占前两位,第三位补0),编码规定见表A.1;1314位表示自然村或重点目标的序号,编码规则见表A.2。 表A.1 行政村、街区或重点目标代码范围规定 项目 代码规定 项目 代码规定 行政村、街区 见表 A.2 水库 k1-k4 医院 h1-h3 河流 r1 学校 s1-s3 交通主干道 p1-p9 消防 f1 交通枢纽 t1-t4 通信枢纽 c1 武装力量 a1-a3 供水与污水处理 w1-w2 桥梁、隧道 b1-b8 大型企业 e1-e4 各种监测站点 m1-m2 DB14/T 18842019 8 表 A.1(续) 危险源 d1-d6 公园绿地 g1-g3 重点

19、目标 z1z6 油气管线 y1-y3 a) 医院 h1-h3 分别表示一级、二级、三级医院; b) 学校 s1-s3 分别表示小学、中学、大学; c) 供水与污水处理,w1 表示供水,w2 表示污水处理厂; d) 大型企业 e1-e4 分别表示特大型企业、大一型企业、大二型企业,或虽不属于大型企业,但厂区已发展为 10万人以上小型城镇的企业; e) 危险源 d1-d4 分别表示易燃易爆、剧毒、腐蚀、放射性;d5 表示崩塌、滑坡、泥石流危险区,d6 指悬河段; f) 水库 k1-k4 分别表示大 I 型水库(大于 10 亿 m3)、大 II 型水库(110 亿 m3)、中型水库(0.1-1 亿

20、m3)、小型水库(0.001-0.1 亿 m3); g) 交通主干道 p1-p8 分别表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乡村道、干线铁路、管内铁路、水道,p9 表示城区内道路; h) 交通枢纽 t1-t4 分别表示火车站、机场、码头、长途汽车站; i) 武装力量 a1-a3 分别表示军队(含武警)、警察,a3 指消防力量; j) 桥梁的 b1-b4 分别表示特大型桥梁、大型桥梁、中型桥梁、小型桥梁;b5-b8 分别表示特大型隧道、大型隧道、中型隧道、小型隧道;b9 表示城市内部桥梁; k) 监测站点的 m1-m2 分别表示气象台站、地震台站(包括 GPS、卫星站等); l) 公园绿地的 g1-g

21、3 分别表示公园、绿地、大型场馆; m) 重点目标 z1 是指党政机关、武装力量、金融、银行、金库、造币厂、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外国驻华机构等;z2 指旅游景点和自然保护区;z3 指核设施,z4 指航天基地,z5 指物资仓库,z6 指文物保护单位; n) 油气管线 y1y3,y1 表示大型过境输油管道、y2 表示大型过境输气管线,y3 表示城市内部管线。 表A.2 国家统计局行政村、街区代码规则 项目 代码规定 居民委员会 001199,由小到大顺序编写 村民委员会 200399,由小到大顺序编写 既不属于居委会,也不属于村委会的区域 原则上按其相邻的居委会或村委会的代码编制,实在无法归入时

22、:相当于居委会的区域从 400499,由小到大顺序编写;相当于村委会的区域从 500599,由小到大顺序编写 DB14/ T 18842019 9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系统分级建设要求 B.1 子系统分级建设要求 通讯网络子系统、灾情报送子系统、灾害评估子系统、辅助决策子系统、地震应急专题图成图子系统、信息发布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地震现场应急子系统分级建设要求见表B.1。 表B.1 地震应急指挥技术分级功能对应表 子系统 功能 甲级 乙级 丙级 通讯网络子系统 广域网 局域网 卫星网 灾情报送子系统 灾情上报 灾情信息处理 灾情信息展示 灾害评估子系统 评估模型管理 快速触

23、发 灾害快速评估 灾害动态评估 辅助决策子系统 辅助决策模型管理 辅助决策模板管理 辅助决策文档管理 地震应急专题图成图子系统 专题地图成图 信息发布子系统 信息管理 信息展示 信息推送 数据管理子系统 数据管理 数据协同更新 地震现场应急子系统 现场通信 现场技术支撑 无人机信息采集 现场灾情调查 注:表示基础功能,表示扩展功能 B.2 会议子系统分级建设要求 DB14/T 18842019 10 会议子系统分级建设要求见表B.2 表B.2 会议子系统分级功能对应表 功能 甲级 乙级 丙级 显示 信号源输入控制 多路信号切换、同屏显示 视频会议 音视频互通 双路互通 远程会议管理 调度控制 扩音 录播编 中控 注:表示基础功能,表示扩展功能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系统集成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