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测试题(答案)
1.根据语境,写出词语。
大自然就是一本qí miào 的书:书里有悄悄sǎ luò的雨滴,有刚刚sū xǐng 的小草,有偷偷打开小伞的mó gu ,有忙忙碌碌的mì fēng ,你可以请tòu míng 的露珠给你拍照;请洁白的làng huā为你唱歌。
你可以请chí táng 铺开明镜般的信纸,一起记录下gǎn dòng 的画面;还可以吹泡泡,请它带你寻找宇宙另一边的mì mì。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细痕(hén) 鲜见(xiān) 颤颤巍巍(chàn)
B.鼓膜(mó) 遵循(zūn) 眼花缭乱(liáo)
C.莲蓬(pén) 折腾(zhē) 扶老携幼(xié)
D.受刑(xínɡ) 和弄(hè) 善罢甘休(bà)
3.下列诗句中,不是写自然景色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C.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薰。
D.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4.
根据课文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元日》中写了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春节习俗还有喝屠苏酒、放鞭炮等。
B.《我们奇妙的世界》中,各种形状的卵石,颜色各异的羽毛都是大自然的珍藏。
C.《肥皂泡》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代表作有《寄小读者》《呼兰河传》等。
D.《宇宙的另一边》中,“我”想象了宇宙另一边的世界,是这一边的倒影。
5.
按要求填写词语。
选词填空。
倒影 倒映
①清澈的湖水( )着翠绿的格树,格树的( )显得那么修长。
漂着 飘着
②天空中( )一朵朵白云,湖中央( )一片片圆圆的荷叶。
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不努力怎么行?好运气不会总是降临, 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A.守株侍兔 B.刻舟求剑 C.井底之蛙
7.下列句子中哪一句不是比喻句。( )
A.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
B.梁龙的身体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
C.洞庭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D.张华像他爸爸一样又高又大。
8.
刘小小的寻物启事。
三年级四班的刘小小5月22日下午放学后在操场活动时,将一件蓝色外套落在了操场上,现请你帮她写一份寻物启事。注意寻物启事的格式。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______________ 一样平静。人影给溪水_________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忽然,___________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童年的水墨画》)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善莫大焉。(《左传》)
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明》)
(3)《青草国的鹅》中的女孩之所以叫“草婴”,是因为______________;她把名字改为“草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请你选择一个写一写过节的时间和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海边男孩
①去年暑假,爸爸带我去海边玩儿。金黄的沙滩上,一个穿大褂儿的男孩儿,正收拾着一大堆五光十色的贝壳,有黄的、有红的、有蓝的,在阳光下色彩是那么鲜艳。我拉爸爸走过去:“我要买贝壳。”男孩儿见我要买,很高兴,一个劲儿地让我挑选。他告诉我,这些贝壳是他自己捡的,卖了钱可以交学费、买书。我一边听,一边掏钱买了几个好看的贝壳。
②我一边走一边欣赏着买来的贝壳,突然发现其中一个褐色的贝壳破了一块,就返回去换。天快黑了,男孩儿正收摊儿。他为难地说:“对不起,全卖完了。要不明天下午你再来……”
③“我们买的是明天早上七点的车票哇!”我扫兴地走了。
④第二天一早,我们来到火车站。“大哥哥——”身后传来清脆的声音。我猛一回头,啊,是那个卖贝壳的男孩向我跑来,气喘吁吁地对我说:“给你。”我刚要说什么,他把贝壳塞给我就走了。哇, 好漂亮的一个贝壳!整个贝壳洁净光滑,色彩艳丽,样子就像孔雀的尾巴……
⑤这个贝壳我一直摆在书柜里,珍藏到现在。
10、这篇文章围绕“贝壳”展开,先后写了:挑贝壳——( )贝壳——换贝壳——男孩送贝壳——( )贝壳
11、小男孩儿捡贝壳、卖贝壳,为了什么?请用“ ”在文中画出。
12、把对第①自然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写在下面。
加点的词语“五光十色”让我感受到:________
13、第②自然段中,卖贝壳儿的小男孩儿为难的原因是( )
A.因为他根本不想给我换,换起来比较麻烦。
B.因为他靠卖贝壳儿挣钱,换了就少挣一份钱。
C.因为贝壳全卖完了,没有贝壳可换了。
14、“我”将贝壳一直摆在书柜里,珍藏到现在的原因是( )
A.它是所有贝壳中最昂贵的一个。
B.它让我看到了海边男孩儿的真诚与善良。
C.它是我在海边费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怪手杖
①老爷爷很老了吗?你只要看看这满山的树就知道了。
②听说,从前这是一座秃山,一棵树都没有。老爷爷还是一个小娃娃的时候,就在山上种下了第一棵树。第一棵树今年都九十多岁了。可是,树再老,也比老爷爷小啊,老爷爷今年快一百岁了。山上的树,有的七十多岁,有的六十多岁,有的五十多岁……还有的刚刚一岁,是树娃娃,比我还小呢!
③满山的树都爱老爷爷,老爷爷也爱他的树。只要他一上山,树叶就鼓掌,花瓣儿就跳舞,山雀就唱歌。老爷爷呢,一天不上山,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④这一天,老爷爷过完一百岁生日,人们再也不让他上山种树了。都说:“您该在家养老了。”老爷爷说:“我的腿很有劲,还能爬山;我的手很有劲,还能种树。”可是,人们还是不让他上山,他都一百岁了啊!他偏要上山,谁劝也没用。没办法,人们就送给他一根手杖,让他一路拄着上山;还不放心,又派我扶着。
⑤其实,他的腿真的很有劲,上山跟走平地一样,那根手杖老是忘了拄。我跟老爷爷说:“您怎么老是忘了拄手杖啊?这可是大伙儿的一片心意啊!”( )对( )对( )老爷爷笑着说( )就拄着手杖往山上走( )
⑥真奇怪,我发现他的手杖拄一下地,手杖上就长出一颗绿芽芽,当我们走上山顶的时候,手杖上已经长满绿叶了。老爷爷真高兴,对手杖说起话来:“你知道我最爱种树,你也想变成一棵小树,对不对?”手杖听了,跳一跳,像个高兴的孩子。我也惊奇地睁大了眼睛。老爷爷把他的手杖插在了山顶上,转眼工夫,手杖上又长出了好多好多新叶子,绿油油的,亮光光的,它是一棵真正的小树了。
⑦我和老爷爷下山了。人们都很奇怪,他怎么没拄着他那根手杖啊?老爷爷扬扬手,指了指山顶:“我把它留在山上了。”我呢,神秘地笑了笑,什么也没说。
15、预测会让我们体会到阅读的趣味和快乐。当读到“怪手杖”这个题目的时候,你预测______,当读到“这一天,老爷爷过完一百岁生日,人们再也不让他上山种树了。都说:‘您该在家养老了。’”你预测老爷爷以后会不会上山呢?______,因为________。
16、给文中( )里加合适的标点。
17、第三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你用“____”勾画出来。
18、“只要他一上山,树叶就鼓掌,花瓣儿就跳舞,山雀就唱歌。”读这样的句子感觉很有新鲜感,请你仿照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人们送给老爷爷的这根手杖到底哪里怪呢?请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习作。
我们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本学期,学校、班级组织了哪些活动?请把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写下来,注意把活动过程写具体,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奇妙 洒落 苏醒 蘑菇 蜜蜂 透明 浪花 池塘 感动 秘密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在解此题时,我们首先要读拼音,然后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最后再检查一遍,看是否正确。
关于汉字的书写,我们首先要注意汉字的偏旁以及结构,注意难写的字的部分以及注意汉字书写的笔画,在田字格中,我们要注意书写工整,端正,注意田字格的占格。
在上述词语中,我们要注意以下词语:
词语“洒落”,注意“洒”字的书写,要与“酒”字有所区分。
词语“蘑菇”,我们要注意“蘑”字的书写。
词语“蜜蜂”我们要注意蜜蜂是一种虫类,因此与“虫”相关。
词语“池塘”,我们要注意“塘”字的书写。
2.B
【解析】B
【详解】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和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做到选择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A.“鲜见”的“鲜”读音为xiǎn。
B.读音正确。
C.“莲蓬”的“蓬”读音为peng。
D.“和弄”的“和”读音为huò。
3.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句的理解。
A选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意思: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放。描写的是自然景色。
B选项,“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出自南宋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意思: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描写是农村小孩劳作的场景。
C选项,“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薰”出自清代黄慎的《维扬竹枝词》,意思:我独喜爱住在扬州,河岸两边的杨柳垂下枝条,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描写的是自然景色。
D选项,“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出自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意思: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描写的是自然景色。
4.C
【解析】C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A 正确。《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春节习俗还有喝屠苏酒、放鞭炮、贴春联等。
B 正确。《我们的奇妙世界》的主要内容:全文按照时间顺序描绘了天空从清晨到夜晚、从晴朗到阴雨的不同景色,而后依次描绘了大地在不同季节时的景色,表现了世界的美好与奇妙。
C 错误。《肥皂泡》出自冰心的《冰心散文》 ,文章讲述作者小时候最爱吹肥皂泡;在下雨时节吹肥皂泡;吹肥皂泡的过程;肥皂泡美丽的样子;肥皂泡就像是美丽的梦,表达了冰心童年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品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等。《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
D 正确。《宇宙的另一边》主要写了一个可爱、聪明的小男孩儿,对宇宙的神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通过丰富的想象,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神奇的想象世界。同时也表达了儿童们对神奇而美好事物的无限热爱与向往之情。
5. 倒映 倒影 飘着 漂着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倒影:倒立的影子。
倒映:物体的形象倒着映射到另一物体上。
①本题中指翠绿的格树倒着映射在清澈的湖水里,应选择“倒映”,指格树倒立的影子显得那么修长,应选择“倒影”。
漂着:停留在流体表面或悬浮在流体中。
飘着:随风摇动或飞扬。
②本题中指白云在天空飘浮着,应选择“飘着”,指荷叶在湖中央漂浮着,应选择“漂着”。
6.A
【解析】A
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A守株待兔: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B刻舟求剑:比喻人的眼光未必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步,也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
C井底之蛙:本意指身处井底而只看到一小片天的青蛙,比喻见闻狭窄、眼光短浅的人。
本题说的是要努力才会有好结果,好运气不会总是降临,不努力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所以应填入“守株待兔”,故选A。
7.D
【解析】D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A项:喻词是“是”,本体是“云雾”,喻体是“大海”。
B项:喻词是“好像”,本体是“身体”,喻体是“吊桥”。
C项:喻词是“犹如”,本体是“洞庭湖面”,喻体是“银镜”。
D项:这句话虽然有“像”但不是比喻句,比喻句中应该有两种相似但性质不同的事物,“像着了火一样”知识说明森林给人的一种感觉,没有本体和喻体。
8.示例:
寻物启事
昨天下午放学后,在操场活动时,我把一件蓝色外套落在了操场上。如有拾到请与我联系,非常感谢。
三年级四班 刘小小
5月23日
【解析】
略
9. 垂柳把溪水 绿玉带 染绿 扑腾一声 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 牧童遥指杏花村 她是草上的婴儿 她不喜欢草婴这个名字 八月十五 中秋节 吃月饼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以及诗词歌赋的背诵默写。
(1)本题考查的是课文《童年的水墨画》,这首儿童诗通过“溪边”、“江上”、“林中“三个小标题,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展现了儿童俏皮的生活场景,静、动交织,构成了一幅幅令人向往的纯真童年画面。从“蹦跳着鱼儿和笑声”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孩子们的快乐。
参考原文: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2)本题考查《左传·宣公·宣公二年》。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摘自《左传·宣公·宣公二年》
解释:人没有不犯错误的,只要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最好的了。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
全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3)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青草国的鹅/汤汤奇异童话系列》编著者汤汤。《青草国的鹅/汤汤奇异童话系列》内容提要:10岁的女孩子草樱突然受到大白鹅的攻击,这个一心想咬草樱一口的鹅来自青草之国,它要唤醒草樱关于鹅的记忆,带草樱回到青草国。面对两个世界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草樱的奇异之旅充满令人心动的温暖,让人揪心的为难以及让人难忘的感动。
(4)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元宵节:正月十五,吃汤圆;端午节:五月初五,吃粽子。
C
【解析】10、 发现坏 珍藏 117.卖了钱可以交学费、买书。 118.贝壳的颜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119.C 120.B
【分析】
10、该题考查了文章的顺序,是按照挑贝壳——发现坏贝壳——换贝壳——男孩送贝壳——珍藏贝壳的顺序描写的。
11、该题考查了对文章段意的理解。从小孩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卖贝壳是为了挣钱交学费,买书。
12、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南朝梁·江淹《丽色赋》:“五光徘徊,十色陆离。”故宫珍宝馆的玻璃柜里,摆着~的稀世奇珍。用在这里是用来描写贝壳的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13、本题考查了对文章段意的理解与概括。从后文来看,小孩不是存心不换,只是全卖完了,没有贝壳换。故选C。
14、本题考查了对文章段意的理解与概括。从后文中可以看出,他一直珍藏着这个贝壳是由于男孩的真诚与善良,使得他非常感动,故此珍藏。
15、 这根怪手杖一定不是普通的手杖 会 爷爷太爱上山了。 17.“ , 。”,。 18.满山的树都爱老爷爷,老爷爷也爱他的树。 19.只要她一来到草地,小花就露出笑脸,小草就开心地舞蹈,小鸟就欢快地唱歌。 20.手杖拄一下地就长出一颗绿芽芽。手杖能听懂老爷爷说的话。手杖了解老爷爷。手杖想成为一棵树。手杖真成为了一棵树。
【解析】
15、本题考查预测能力。根据文章内容写出你的预测即可。预测会让我们体会到阅读的趣味和快乐。当读到“怪手杖”这个题目的时候,我预测这根怪手杖一定不是普通的手杖,当读到“这一天,老爷爷过完一百岁生日,人们再也不让他上山种树了。都说:‘您该在家养老了。””我预测老爷爷以后还会上山,因为老爷爷太爱上山了。
16、本题考查加标点。逗号是句子中短暂的停顿,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说话内容要用双引号引起来,因为说话的提示语在后,所以“老爷爷笑着说”后加逗号,而不是冒号,据此加标点为:“对,对。”老爷爷笑着说,就拄着手杖往山上走。
17、本题考查中心句。中心句就是能够概括文章或段落主要内容的句子,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是“满山的树都爱老爷爷,老爷爷也爱他的树”,本段其他内容“只要他一上山,树叶就鼓掌,花瓣儿就跳舞,山雀就唱歌。老爷爷呢,一天不上山,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就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18、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分析所给句子的特点,文中句子“只要他一上山,树叶就鼓掌,花瓣儿就跳舞,山雀就唱歌”既是拟人句,又是排比句。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如:只要她一来到草地,小花就露出笑脸,小草就开心地舞蹈,小鸟就欢快地唱歌。
19、本题考查理解内容。结合文章内容,把你认为这根手杖怪的地方写出了即可。仔细读文可知,人们送给老爷爷的这根手杖怪在拄一下地就长出一颗绿芽芽。手杖能听懂老爷爷说的话。手杖了解老爷爷。手杖想成为一棵树。手杖真成为了一棵树。
20、例文:
一次有趣的活动
我们学校经常组织一些有趣的班级活动,每一次的班级活动我都觉得很开心,不仅仅是我,大家都是欢声笑语一片。
今天,我们召开了一次有趣的班级活动。活动开始了,只听从喇叭那边传来播音员甜美的声音:”同学们,请肃立,敬礼,唱国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同学们都唱得那么激动。 ”文艺会演现在开始。”这时,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想上台表现自己。
主持人走过来:”下面有请晓东同学上台唱歌。””哗”人们热烈鼓掌欢迎。晓东以动听的歌声再一次搏得了人满为患的喝彩。主持人见大家玩得这么兴奋,也想来助助兴。他从容不迫地走上讲台,向同学们微笑着。他给同学们出了几道脑筋急转弯。第一道:一个人只剩下一颗子弹,那他能打死两个贼吗?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回答,金豪回答:”能。””为什么?”嗯,因为他一箭双雕打死了贼。”金豪回答。
主持人听后不禁笑了笑,然后清了清嗓子,说:”恭喜你,答--”他故意拉长:”错了。”唉,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可主持人那滑稽的话语逗得大家笑得前俯后仰。这时候,同学们又焦急又耐心地主持人出下一条题目。他慢条斯理地说:”什么火不能用?”教室里的气氛顿时活跃了,几乎所有人都举手了,”你。””怒火。””恭喜你--”浩圳同学又故意吊人胃口,几秒钟后,主持人终于说出了三个字:”答对了。””耶。”同学们欢呼起来。接下来的节目是猜动物。规则是让坚雄同学在一个同学耳边说出一种动物的名称,由那位同学来模仿那种动物。大家都开动大脑,踊跃举手。
这一次有趣的班级活动在大家的笑声中结束了,大家都还没玩够呢?我开始期待下一次的活动了。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材料作文,结合材料的要求进行写作即可。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
开头:首先明确自己要写的校园活动是什么,在文章开头点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和背景。
过程:写出活动的具体过程,把事情写具体详细,注意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等。
结尾:点名主题,升华主旨即可。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