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4∕T 3016-2017 江淮一季稻钵苗机插优质生产技术规程(安徽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69919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9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T 3016-2017 江淮一季稻钵苗机插优质生产技术规程(安徽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B34∕T 3016-2017 江淮一季稻钵苗机插优质生产技术规程(安徽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B34∕T 3016-2017 江淮一季稻钵苗机插优质生产技术规程(安徽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B34∕T 3016-2017 江淮一季稻钵苗机插优质生产技术规程(安徽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B34∕T 3016-2017 江淮一季稻钵苗机插优质生产技术规程(安徽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20 B 05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30162017 江淮一季稻钵苗机插优质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Mechanically Transplanted Pot Seedlings for Good Quality in Single-season Rice 文稿版次选择 2017 - 12 - 30 发布 2018 - 01 - 30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 DB34/T 30162017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提出。 本标

2、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安徽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省白湖农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庐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舒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凤台县水稻原种场。 本标准起草人:吴文革、习敏、许有尊、万克江、叶为发、蔡海涛、陈刚、潘广元、李建平、周陶竹、吴小文、朱振江。 DB34/T 30162017 1 江淮一季稻钵苗机插优质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江淮地区一季稻钵苗机插优质生产所要求的生产环境和技术指标, 包括品种选择、 品质要求、育秧、机插、大田管理及收获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江淮地区

3、及生态类型区相似地区一季稻钵苗机插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17891 优质稻谷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34/T 2358-2015 水稻工厂化育插秧技术规程 3 产地环境 3.1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集中成片,独立排灌。 3.2 土壤基础肥力达到中等以上;环境质量符合 NY/T 5010 的规定。 4 品种选择与目标产量 4.1 品

4、种选择 选用适宜安徽省种植并通过国家或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质高产、 抗逆性强、 适应性广的一季中稻品种。 籼稻生育期 135 d145 d,粳稻生育期 145 d155 d,种子质量符合 GB 4404.1 的规定。 4.2 产量目标 籼稻 600 kg/667m2(常规稻)650 kg/667m2(杂交稻)。 粳稻 550 kg/667m2(常规稻)600 kg/667m2(杂交稻)。 4.3 品质要求 米质达到 GB/T 17891 中 3 级以上标准。 5 育秧 5.1 壮秧标准 DB34/T 30162017 2 移栽秧龄 25 d30 d,叶龄 4.5 叶5.5 叶,苗高 1

5、5 cm20 cm,单株茎基宽 0.3 cm0.4 cm,平均单株带蘖 0.3 个0.5 个,单株白根数 13 条16 条,百株地上干重 8.0 g 以上。 5.2 营养土准备 5.2.1 营养土选择 选择菜园土、耕作熟化的旱地土或经秋耕、冬翻、春耙的稻田表层土作营养土。也可选用符合质量要求的育秧基质,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 5.2.2 营养土培肥 于 2 月上旬在将取土的田块上,每 667m2 大田匀施腐熟人畜粪 2000 kg,45复合肥(N-P-K:15-15-15)25 kg,连续翻耕 23 遍后取表层土堆制,并覆膜防淋雨。在播种前选择晴好天气及床土水分适宜时(含水量 15左右,即手捏成

6、团,落地即散)粉碎过筛,使细土粒径在 0.2 cm0.4 cm。按照每 667m2 大田 80 kg100 kg 细土,用 0.4 kg0.5 kg 壮秧剂拌匀待用。 5.3 秧田制作 5.3.1 秧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灌排分开,运秧方便,距离生产基地较近的田块作秧田,按照秧田与大田比例 1:6080 备足。 5.3.2 精做秧板 苗床宽 1.5 m1.6 m,沟宽 0.3 m0.4 m,沟深 0.15 m0.20 m,围沟宽 0.30 m,深 0.15 m0.20 m。在播种前 15 d20 d 灌水旋耕、碎土灭茬并清除残茬,待细耙平整后晾晒 1 d2 d,达到“平整、沟直、踏实”要求。

7、5.4 秧盘准备 选用与钵苗插秧机相配套的塑盘,一般规格为 61.8 cm(长)31.5 cm(宽)2.5 cm(高),每盘 448 孔,孔径 1.6 cm。常规稻每 667m2 大田准备 40 张45 张秧盘,杂交稻每 667m2 大田准备 35 张40 张秧盘。 5.5 播种育秧 5.5.1 播种期 根据茬口特点、品种特性、安全齐穗期以及机插适宜秧龄确定播种期。一般江淮地区在 5 月上旬播种,6 月上、中旬栽插。 5.5.2 备种量 常规稻 2.0 kg/667m22.5 kg/667m2,杂交稻 1.0 kg/667m21.5 kg/667m2。 5.5.3 种子处理 5.5.3.1 晒

8、种与选种 将稻种在阳光下翻晒 2 h3 h 后,用清水或盐水(盐水比重 l.061.12)选取饱满的籽粒,并用清水淘洗掉谷壳外的盐分。 DB34/T 30162017 3 5.5.3.2 浸种消毒 播种前 3 d4 d,选用“多菌灵”或“咪鲜胺”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配成消毒溶液浸种 20 h 左右,然后用 100 mg/L 烯效唑浸种 10 h 左右。 5.5.4 播种 盘钵内营养底土厚度稳定在 2/3 孔深,按照常规稻 3 粒/孔5 粒/孔,杂交稻 2 粒/孔3 粒/孔的标准精播匀播,均匀度 90以上。播种结束后沟润或喷淋清水湿润秧盘底土,并覆盖一层盖籽素土,盖土厚度不超过盘面。 5.5.5

9、催芽 播好种的秧盘叠盘堆放,每 2025 盘一叠,温度控制在 3035,湿度控制在 85以上,暗化处理 48 h 左右移至准备好的秧田。 5.6 秧苗管理 5.6.1 水分管理 齐苗后采用旱育秧方式管水,采取沟灌方式,灌水深度不超过秧盘。雨天注意排水。 5.6.2 施肥管理与化控 采用培肥的营养土原则上不需要再追肥。如遇育秧底土供肥不足,秧苗明显脱肥落黄时,可按 5 g尿素兑水 5 kg 制成营养液叶面喷施,并清水淋洗。 在秧苗 2 叶 1 心期前后叶面喷施 150 mg/kg200 mg/kg 烯效唑进行二次化控。 移栽前 2 天3 天,可用 1尿素加 1.5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喷施,并清水淋洗

10、。 5.6.3 病虫草害防治 秧苗期重点做好螟虫、稻蓟马、灰飞虱、苗瘟等常发性病虫害的防治,并经常清除杂株和杂草。防治药剂及方法参照附录A 和附录B 部分。 6 机插 6.1 大田耕整 依据茬口类型,空闲田适当提早翻耕或旋耕,以耕作灭茬除草为主;前茬为油菜、小麦茬的田块,在机械收获时同步秸秆粉碎还田,并添加秸秆腐熟剂及时耕旋,适当施用少量速效氮肥调节碳氮比。 实行旱耕旱整,适时泡田耙平,田面高度差3 cm。 6.2 栽插密度 采用钵苗插秧机栽插,栽插深度 2 cm 左右。栽插密度(行距株距)为杂交稻 33 cm1416 cm,常规稻 33 cm12 cm。漏插率小于 5。 7 大田管理 7.1

11、 肥料运筹 DB34/T 30162017 4 7.1.1 施肥原则 有机无机结合,氮、磷、钾平衡;重施基肥、减少分蘖肥、增施穗粒肥。 7.1.2 施肥数量 一般中等肥力以上田块籼稻每 667m2 大田施用纯氮 13 kg15 kg,磷(P2O5)6 kg8 kg,钾(K2O)10 kg12 kg;粳稻每 667m2 大田施用纯氮 16 kg18 kg,磷(P2O5)6 kg8 kg,钾(K2O)12 kg15 kg。此外,每 667m2 大田可酌情补施硅肥(SiO2 20)20 kg50 kg、锌肥 1 kg2 kg。 7.1.3 施肥运筹 氮肥按照基肥:分蘖肥:穗肥为 6:1:3。基肥中有

12、机肥在耕翻前施下,化肥在耕后整地前施下。分蘖肥于移栽后 5 d7 d 施入。 穗粒肥籼稻以保花肥(倒 4-3 叶期)为主,粳稻以促花肥(倒 3-2 叶期)为主。 磷肥全部基施,钾肥 60作基肥,40于倒 4 叶期追施。 7.2 水浆管理 采用“薄水移栽,活棵晾田;浅水促蘖,够苗搁田;间歇湿润灌溉,活熟到老”的水分管理方法,具体参照 DB34/T 2358-2015 中 7.2 部分执行。 7.3 病虫草害防治 7.3.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秧苗期、放宽分蘖期、保护成穗期”的绿色综合防控原则,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治。 7.3.2 防治对象 分蘖期

13、重点防治纹枯病、苗叶瘟、条纹叶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 拔节至孕穗期重点防治稻瘟病、稻飞虱、螟虫等; 抽穗、扬花期重点防治稻曲病、稻瘟病、稻飞虱、螟虫等。 7.3.3 防治方法 7.3.3.1 农业防治 选用抗性强的品种,并定期轮换;合理耕作,轮作换茬;种养(夏、鱼、鸭等)结合、平衡施肥与科学灌溉、采用健身栽培等,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 7.3.3.2 物理防治 采用黑光灯、色光板、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螟虫、稻飞虱等。在稻飞虱或稻蓟马发生田块,利用黄板(蓝板)粘虫板诱杀,或用捕虫器具捕杀稻蓟马。 7.3.3.3 生物防治 采用稻田养鸭/养鱼/养虾、释放赤眼蜂、应用性诱剂等方式减轻或控制二化螟、

14、稻纵卷叶螟等害虫的发生和危害。 7.3.3.4 化学防治 DB34/T 30162017 5 主抓破口期前后两次用药、总体防治。防治药剂及方法见附录A。 7.3.4 杂草防控 围绕绿色发展和农药减量控害目标要求,优先采用农业防控、生态生物防控、机械物理防控,科学开展化学防控,着力提高稻田杂草防控技术到位率,保证水稻品质。 草害防治药剂及方法见附录B。 8 收获 8.1 适时收获 在水稻黄熟末期,择晴天用联合收割机收获。 8.2 干燥贮藏 采用低温循环式干燥法,将机收的稻谷烘干至安全贮藏水分(籼稻 13.5、粳稻 14.5),并入库贮藏。 DB34/T 30162017 6 A A 附 录 A

15、(资料性附录) 江淮一季稻钵苗机插病虫害防治技术 表A.1 江淮一季稻钵苗机插病虫害防治技术 生育期 主要病虫害 防 治 技 术 备注 苗期 稻蓟马、 灰飞虱、 二化螟、 稻象甲、 苗瘟。 加强肥水管理。氮、磷、钾肥合理使用;忌长期深灌水。 秧田病虫视发生数量及时药剂喷雾防治: 防治稻蓟马、灰飞虱、二化螟可分别选用吡虫啉,吡蚜酮,Bt 进行防治;防治稻瘟病(苗瘟)可选用丙环唑或嘧菌酯防治。 1、 药剂用量严格按照使用量施用,防止产生药害; 2、 育秧和苗期药液用量 20 kg30 kg/667m2;中后期药液用量30 kg40 kg/667m2; 3、病虫重发,或天气有利病虫发生,或病虫预报趋

16、重发生,在第一次药治后 7 d 再补治一次;4、 多种病虫混发时,防治药剂可现混现用。 分蘖- 拔节期 纹枯病、 苗叶瘟、 细菌性斑病、条纹叶枯病;稻蓟马、 二化螟、 稻纵卷叶螟、稻飞虱。 1、合理施肥,科学管水 氮肥早施,忌中后期大量施用;适时烤田,控制无效分蘖;后期稻田干干湿湿,以湿为主。要创造有利于水稻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稻田小气候环境。 2、查治病虫害 水稻分蘖-拔节期植株自身补偿能力强,且处于稻田害虫天敌群落建立时期,尽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提倡水稻栽后 1 个月内不用药。 调查病虫发生情况,对数量达标田开展药剂防治。 防治药剂: 苗瘟用丙环唑或嘧菌酯喷雾防治;纹枯病用丙环唑喷雾防治

17、;稻飞虱用吡蚜酮防治,田间保持浅水层 5 d;二化螟 1 代用 Bt 喷雾防治;稻纵卷叶螟 2 代用 Bt 于卵孵始盛期用氯虫苯甲酰胺喷雾防治。 孕穗- 抽穗期 稻曲病、 稻瘟病、 纹枯病、 叶尖枯病、 云形病; 稻飞虱、 稻纵卷叶螟、二化螟。 以稻曲病、稻穗瘟、稻飞虱为重点防治对象,同时兼治其它病虫害。 稻曲病于抽穗前 10 d15 d 喷药预防;稻穗瘟感病品种田块要于水稻抽穗前3 d5 d 喷药预防;稻飞虱要加强调查,数量达标田及时开展防治。同时兼治穗期其它病虫害。 防治药剂: 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防治药剂同上;稻曲病用戊唑醇喷雾预防;叶尖枯病、云形病选用三唑酮于穗期兼治;稻纵卷叶螟 3

18、、4 代用氯虫苯甲酰胺或噻虫嗪防治;二化螟 2 代、3 代用氯虫苯甲酰胺喷雾防治。 DB34/T 30162017 7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江淮一季稻钵苗机插草害防治技术 表B.1 江淮一季稻钵苗机插草害防治技术 生育期 主要杂草 防除技术 注意事项 秧 苗 早期萌发杂草 于播种后 1 d4 d,选用 2双唑草腈 GR 有效成分 162 g216 g/公顷, 或 30.6嘧肟丙草胺 EC 有效成分 288 g384 g/公顷均匀喷雾。 稻田除草不推荐使用丁草胺、噁草酮,安全性差; 丙草胺在播种后 2 d3 d 使用最佳; 双草醚和嘧啶肟草醚在粳稻和糯稻上慎用,严格控制用药量;

19、撒药土量为 225 kg300 kg/公顷,喷雾(泼浇)药液量 450 kg600 kg/公顷。 2-3 叶期稗草、 千金子 于播种后 5 d10 d,选用 17五氟氰氟草 OD 有效成分 127.5 g153 g/公顷; 防除稗草、千金子和莎草及阔叶草,选用 9嘧肟氰氟草 ME有效成分 108 g162 g/公顷茎叶喷雾。 4-5 叶期以上高龄稗草 于播种后 10 d15 d, 选用 10噁唑酰草胺 EC 有效成分 105 g120 g/公顷; 防除稗草、千金子、李氏禾和莎草及阔叶草,或 14五氟双氰氟 OD 有效成分 115.5 g157.5 g/公顷茎叶喷雾。移栽前 稗草、 千金子、 莎

20、草等 防除杂草幼芽,封闭除草,选用 35噁草酮 SC 有效成分 360 g480 g/公顷,或用 80丙炔噁草酮水分散粒剂(WG)有效成分 60 g75 g/公顷均匀喷雾,在水田整平后,喷雾(泼浇)或撒药土,并保水 3 d 以上,待泥浆沉实后移栽秧苗。 除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 双草醚、 氯氟吡氧乙酸、灭草松等必须排干水层喷洒到茎叶上外,其他都应在保水条件下施用,施药后保持 3 cm5 cm 水层 5 d7 d。 丙嗪嘧磺隆可带水施药,不需排水施药。 移栽后 生育前期 稗草、 千金子、 莎草及 阔叶草等 移栽后 1 d4 d, 防除早期萌发杂草, 选用 2双唑草腈 GR有效成分 162 g21

21、6 g/公顷撒药土; 移栽后 5 d7 d,防除稗草、千金子、和莎草及阔叶草,选用 9嘧肟氰氟草 ME 有效成分 108 g162 g/公顷,或 9.5丙嗪嘧磺隆 SC 有效成分 52.5 g82.5 g/公顷茎叶喷雾。 移栽后 生育 中后期 稗草、 千金子、 李氏禾、 杂草稻、 莎草及 阔叶草等 移栽后 10 d15 d,防除稗草、李氏禾、杂草稻、莎草及阔叶草,选用 60吡氯双草醚 WP 有效成分 270 g360 g/公顷,茎叶喷雾。 移栽后 20 d30 d,防除恶性杂草如双穗雀稗、芦苇、竹节菜、水苋菜、空心莲子菜等,选用 9嘧肟氰氟草 ME,或20噁唑灭草松 ME 有效成分 630 g720 g/公顷茎叶喷雾。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