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口腔膜疾病病理-红软基地.ppt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697707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4.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膜疾病病理-红软基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口腔膜疾病病理-红软基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口腔膜疾病病理-红软基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口腔膜疾病病理-红软基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口腔膜疾病病理-红软基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口腔黏膜疾病病理口腔黏膜疾病病理黏膜:衬附在与外界相通的体腔表面唇部皮肤 口腔黏膜 咽部黏膜1硬腭和牙龈:抵抗咀嚼摩擦 角化舌背:味觉感觉 咀嚼其他:衬覆作用 无角化 疏松2一、口腔黏膜的一般组织结构二、口腔黏膜的分类及结构特点三、口腔黏膜的功能和增龄变化3掌握:掌握:1、口腔黏膜的基本组织学结构。2、口腔黏膜的分类及各部位结构 组织特点。熟悉:熟悉:口腔黏膜的功能和增龄变化。了解了解:了解口腔黏膜与临床疾病的关系。4 表皮 上皮皮肤 黏膜 真皮 固有层皮下组织 黏膜下层区别:无皮肤附属器,无上皮透明层5一、口腔黏膜的基本组织结构黏膜(Mucosa)角化层(Stratum corneum)粒层

2、 (Stratum granulosum)棘层 (Stratum spinosum)基底层(Stratum basale)透明板 密板网板 上皮:复层鳞状上皮固有层(Lamina propria)上皮与固有层交界 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e)角质细胞(Keratinocyte)6口腔黏膜的组织学结构(切片)上皮层:复层鳞状上皮上皮钉突固有层乳头状突起固有层:致密结缔组织黏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7口腔黏膜的组织学结构(模式图)8有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硬腭黏膜)A:基底层 B:棘层 C:粒层 D:角化层 9 有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角化层:(1)一层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细胞核圆形而深染(

3、2)生发层:和邻近的棘细胞有增殖能力棘层:(1)体积较大的多边性细胞,是层次最多的细胞(2)细胞间桥:细胞质伸出的棘刺状突起与相邻细胞相接颗粒层:(1)2-3层细胞,细胞质染色深,富含嗜碱性透明角质颗粒(2)正角化时此层明显,不全角化时可不明显角化层:(1)数层,排列紧密的体积大的扁平细胞,(2)正角化:细胞器和细胞核消失,富含嗜酸性角蛋白。(硬腭)不全角化:含有浓缩的未消失的细胞核。(牙龈)(3)细胞膜消失,被角化包膜取代。10角化层角化层颗粒层颗粒层棘层棘层基底层基底层表层表层中间层中间层棘层棘层基底层基底层A:角化复层鳞状上皮 B:非角化复层鳞状上皮无颗粒层和角化层表层:细胞扁平,有细胞

4、核棘层:细胞间桥不明显,层次较少11非角化复层鳞状上皮12桥粒:细胞间桥的突起相接处 附着斑:细胞膜内的致密部分桥粒蛋白质(1)钙依赖性黏附蛋白:跨膜蛋白,黏附作用 (2)连接蛋白:连接黏附蛋白和角蛋白丝桥粒功能:维持上皮的完整性。临床意义:天疱疮13半桥粒及基底膜结构示意图光镜下:基底膜区(上皮和固有层之间的膜性结构)电镜下:特殊结构(半桥粒,基底膜和深部的纤维)半桥粒:结构:基地细胞波莫内侧的电子致密的附着斑 分布:上皮和固有层;牙龈的结合上皮和牙面基底膜:基板:包括透明板和密板,来自于基底细胞 网板:半环形纤维构成,称为锚纤维。14透明细胞非角质形成细胞(Nonkeratiocytes)

5、黑色素细胞(Melanocyte)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梅克尔细胞(Merkel cell)15黑色素细胞 (Melanocyte)位于基底层,由神经嵴细胞迁移而成光镜下:细胞质透明,含有黑色素颗粒临床意义:牙龈、硬腭、颊和舌常见黑色素沉着16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1)位于棘层和基底层,树枝状突起(2)常规染色胞质透明,核深染(3)电镜下报纸中特殊的棒状或球拍样克里,称为朗格汉斯颗粒。(4)功能:与免疫有关17非角质形成细胞 名称 形态 分布 功能 来源黑色素细胞 树枝状 基底层 产黑色素 神经嵴细胞郎格罕斯细胞 树枝状 主要在棘层 与免疫有关

6、 造血组织 梅克尔细胞 无树枝状 基底层 压力感受细胞 神经嵴或 上皮细胞18固有层:致密结缔组织,可有黏膜下层,或直接附着在骨膜上。乳头层:在咀嚼黏膜较长,纤维纤细疏松,网状层:在被覆黏膜较发达黏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为固有层提供支持和营养。内含小涎腺,较大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脂肪组织。主要分布在被覆黏膜。在牙龈,硬腭的大部分区域和舌背无黏膜下层。19二、口腔黏膜的分类及结构特点分类分布特点咀嚼黏膜(Masticatory mucosa)硬腭、牙龈1.有角化2.无黏膜下层被覆黏膜(Lining mucosa)唇、颊、口底、舌腹、软腭1.无角化2.有黏膜下层特殊黏膜(Specialized

7、mucosa)舌背1.有两种黏膜的特点2.有舌乳头、有味蕾2.无黏膜下层20口腔黏膜分类示意图按部位和功能按部位和功能分为分为咀嚼黏膜咀嚼黏膜被覆黏膜被覆黏膜特殊黏膜特殊黏膜21咀嚼黏膜:在咀嚼时承受压力和摩擦。(1)分布:牙龈和硬腭(2)上皮:有角化 正角化时颗粒层明显 棘层细胞间桥明显(3)固有层:厚,乳头长而多,胶原纤维束粗大紧密(4)借黏骨膜和黏膜下层和骨连接,不能移动22硬腭分区示意图腭黏膜:前2/3硬腭 后1/3软腭硬腭:无黏膜下层 牙龈区和中间区 有黏膜下层 脂肪区和腺区23A硬腭黏膜:表层角化,钉突长,固有层纤维粗大而致密,黏膜下层为脂肪B软腭黏膜:表层无角化,钉突短而平,固有

8、层纤维细而疏松,黏膜下层为小涎腺24硬腭黏膜的腺区(硬口蓋黏膜)Hard palate25硬腭黏膜的中间区26被覆黏膜:(1)分布:除咀嚼黏膜和舌背黏膜以外的区域(2)上皮层:无角化,钉突少,边界平坦(3)固有层:胶原纤维束不如咀嚼黏膜粗大 还有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4)黏膜下层:较疏松(5)有弹性,有一定的活动度。27唇 (Lip)包括唇黏膜,唇红和白唇。唇黏膜特点:(1)无角化复层鳞状上皮(2)固有层:致密结缔组织(3)黏膜下层:较厚 分界不清 含小涎腺 附着于口轮匝肌28唇红(1)上皮有角化,含有较多角母蛋白,透明度高。(2)固有层乳头狭长,近上皮表面含有毛细血管袢。(3)无小涎腺和皮脂腺

9、。29白唇 30颊黏膜口底和舌腹黏膜软腭黏膜31特殊黏膜:舌背黏膜功能上延伸度上舌体:前2/3舌根:后1/3人字沟 正中沟 舌盲孔结构特点:(1)复层鳞状上皮(2)无黏膜下层(3)舌肌分布在固有层(4)舌乳头 初级乳头 次级乳头32丝状乳头(Filiform papilla):体积小,尖端向后方倾斜,末端毛刷样突起。表面有透明角化上皮细胞,经常角化和剥脱。剥脱延迟可形成舌苔 地图舌:舌苔剥脱使舌背呈地图样。33菌状乳头Fungiform papilla34轮廓乳头(肉眼观)35轮廓乳头(Vallate papilla,有郭乳頭)36轮廓乳头及味蕾37味蕾(Taste bud,味蕾)38叶状乳头

10、39种类形态分布数目角化丝状乳头锥体形,最小遍布舌背,舌尖最多最多有菌状乳头覃状,较小舌尖,舌侧缘较多无轮廓乳头短柱状,最大界沟前方最少有叶状乳头平行皱襞舌侧缘后部较少无40舌根部的淋巴组织(舌扁桃体)41三、口腔黏膜的功能和增龄变化功能:保护 (Protection)感觉 (Sensation)温度调节 (Thermal regulation)分泌 (Secretion)增龄变化:42思考题思考题1.口腔黏膜与皮肤在结构上有何异同?2.根据组织学结构口腔黏膜分为哪几类?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舌背黏膜有哪几种乳头?组织学上有什么特点?4.试述味蕾的组织学结构。43小结1、口腔黏膜由上皮和固有层构成。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可伴角化层或无角化层;固有层为致密的结缔组织,含有细胞、血管和神经组织。2、根据部位和功能不同,口腔黏膜可分三大类,即咀嚼黏膜、被覆黏膜和特殊黏膜。咀嚼黏膜包括牙龈和硬腭黏膜,特殊黏膜为舌背黏膜,其余均为被覆黏膜。3、咀嚼黏膜和特殊黏膜均无黏膜下层,通过固有层直接与深面的骨或肌肉组织相附着;被覆黏膜均有黏膜下层,内含腺体、脂肪以及血管神经组织。4、特殊黏膜具有四种乳头,它的分布、形态、数目和功能各不相同。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