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域空间结构理论1.基 本 框 架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二空间结构概述一区域空间结构类型及划分三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四区域空间结构优化模式五2.一、空间结构概述区域空间结构一体图3.“空间结构”的含义区域空间结构组成要素 点状要素及其表达功能 线状要素及其表达功能 面状要素及其表达功能(一)区域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一、空间结构概述4.“空间结构”的含义 从广义空间观的角度看,区域空间结构即地域结构,指某一时空范围内,自然、生态、经济和社会等结构的空间组合,反映了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空间组织形式。它的形式和变化,取决于构成区域各成分或要素及各种不同物质结构间的对应变换关系,即取决于地
2、球表面的性质和人类活动的互动。从狭义的空间观来看,区域空间结构只被定义在人类活动方面,指“社会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形态”。(一)区域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一、空间结构概述5.区域空间结构组成要素 1、点状要素及其表达功能 点是最基本的空间结构因素,是线状地物和面状地物的最基本组成元素。点具有明确的区位属性:一种是绝对区位,描述一个要素网络中的点的精确位置,这种位置通常是很难轻易改变的,反映点状地物处于地表某个位置的数理特征。一种是相对区位,指一定特定地理物像在三维空间中与其他地理物像的空间联系。可用空间距离、交运的难易程度以及经济、
3、政治和社会的联系来衡量。相对区位具有变动性和丰富的经济地理内涵,多被用于对人文事项和经济过程的观察和理解。适合以点状模式来表达的地物有:城市、集镇、聚落、工矿点、风景区、旅游点、绿洲、小湖和孤山等。(一)区域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一、空间结构概述6.区域空间结构组成要素 2、线状地物及其表达功能 线状要素由点状要素组成,一系列按某个方向或规则排列的点,规定了线性要素的起点、终点和方向。在具体空间中,具有确定线段的交通线路、动力及水源供应线 都是现状要素。其中,交通线路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它是空间经济活动的基础和空间经济活动横向扩展的先决条件。可以抽象为线状要素的地物主要有:交通运输线,包括高速公路
4、、各种等级公路、铁路、航道、管道、运河和大型水渠等。(一)区域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一、空间结构概述7.区域空间结构组成要素 3、面状要素及其表达功能 面状要素指的是内部具有某种同质性而在空间上四面延展的地物,也称域面要素。域面是点和线要素赖以存在的空间基础,具有确定的空间范围。面状要素的主要特征有:(1)面状要素的形式特征主要是其面积大小的可测性。(2)界限的非规则性和不确定性。(3)类型的多样性。适合表达为面状的地物主要有:经济区、文化区等各种类型分区,国 家、各级行政区域,规划的城市平面,大洋、海、大湖、平原等。(一)区域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一、空间结构概述8.按照对空间结构的狭义理解,人类活
5、动与具体地域相结合所形成的区域空间结构可以有多种地域模式。以面域要素为基础,把它抽象成没有任何地表差异的单调平面,其上面分布了点状要素和线状要素就会构成点面、线面的甚至点线面的地域结构模式。与点点、线线、点线模式不同,它们有域面要素作为支撑,其基底是连续的,根据这种差别,空间结构地域模式就可以分为基底连续和基底不连续两种基本类型。(二)空间结构的地域模式一、空间结构概述9.杜能结构或杜能环 在一个近乎理想的平原上,围绕着地处中心的消费市场,农业生产的土地利用结构呈同心环状。随着距离中心市场的越来越远,农业生产类型的改变以运输费用主要决定依据,集约化程度也越来越远。克里斯泰勒结构或中心地结构 在
6、一个区域中,城市和城市之间存在着职能和规模的竞争,每一城市总试图在最大范围内吸取经济资源和扩展市场,因而围绕着这座城市总有一个近圆形的“市场域”。在城市和城市中间,两个或多个圆形市场域相交的弦的两边属于不同的市场域。其竞争结果是在地域上形成了六边形的城市等级域规模体系,这是具有最优经济功能的地域空间结构。1 1、基地连续的区域空间结构一、空间结构概述(二)空间结构的地域模式10.廖什结构或廖什景观 生产最佳配置点是一系列分散点,而多个市场区相互作用会形成六边形市场网络的最有效形态,因此,不同的市场网相互叠合,最终形成多个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市场区合生产点竞争配置的区域空间经济网络结构。大流域经济区
7、结构 许多大江大河流域范围所确定的经济区具有内在的有机经济联系。因为域内及域际的经济竞争与分工,流域内始终存在着经济结构同构化和劳动地域分工两种相反的作用力的对比。其结果就是形成生产分区明显,生产齐全,市场多层重合,对外表现为区域整体的空间结构类型区。1 1、基地连续的区域空间结构一、空间结构概述(二)空间结构的地域模式11.点线型的网络结构 河流网络,呈典型的树枝状结构,网络中的点和线有明显的功能等级,为无环网的连接图。界线网络,呈栅栏型结构,交界处存在界面效应和交错过渡性特征,从边界到区内节点可能存在经济梯队。如在某些存在经济联系的边境地区,统一而均质的区域基底被某种分界线(国境线)分割开
8、,两侧的生产区和生产区从属于不同的结构体系。在分界线两侧,城市的经济活动指向等都受到相反的经济引力作用,没有越过分界线而融合在一起。于是形成了一直特殊的以分界线为明确边界的许多独立但相连的网络结构。道路网络,呈环网状结构,网络中的点于线存在功能等级,不同节点及外围地区的可达性存在空间差异。点点型韦伯结构 大量经济单位在空间上各自分散,区域内和区域间的网络体系发育还远远不够,这时就形成点点型的韦伯结构。2 2、基地非连续的区域空间结构一、空间结构概述(二)空间结构的地域模式12.3 3、空间结构要素的组合模式要素及其组合空间子系统空间组合类型点点节点系统村镇系统、集镇系统、城市体系点线经济枢纽系
9、统交通枢纽、工业枢纽点面城市区域系统城镇聚集区、城市经济区线线网络设施系统交通通讯网络、电力网络、给排水网络线面产业区域系统作物带、工矿带、工业走廊面面宏观经济地域系统基本经济区、经济地带点线面空间经济一体化系统等级规模体系一、空间结构概述(二)空间结构的地域模式13.(三)区域空间结构一体图经济区域经济区域节点节点经济网络经济网络经济经济中心中心外围区域一、空间结构概述14.经济中心:它是区域经济赖以形成的核心,其功能的全与偏,力量的强与弱,直接影响到区域空间结构的紧与松,范围的广与窄。经济中心多为一个或若干个大中城市,也可能是一个城市群。经济网络:指经济区域内各种交通运输线路与通讯信息线路
10、的地域分布体系。网络是连接地域核心与外围及城市系统的纽带和桥梁。市场经济的一大特就是市场的网络特征性,孤立的市场已不能适应竞争的需要,而一体化的网络则使资源配置的成本降低和效益的提高,使经济活动进行得更有效率。外围地域:指区域空间结构中除去核心与网络之外的所有地域空间,包 括核心以外的所有城镇、广大的农村和工矿区。外围地域的发展水平 主要受核心和网络的发展水平所制约,是核心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三、区域空间结构一体图15.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具体的理论模式16.(一)空间结构理论出现的背景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德国。伴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急速推广应用,
11、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原先的社会结构遭遇到空前规模、速度与强度的冲击与解构,出现了生产地域分布不均衡、整体环境质量下降、区域发展分化等问题,要求从宏观角度调整优化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结构、城镇体系结构,工业生产结构、产业结构、区域发展结构等,最大和最优的利用区域的空间和资源。同时第三产业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服务体系和生产体系的空间结合,大大提高了区域经济的集聚效果和集聚优势,并进一步影响到社会经济如农业带、工业点及工业区、城镇与居民点等空间分布及区位的空间结构。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作为一种实用而流行的区域研究理论快速地发展起来,并用于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7.(二
12、)空间结构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1.不同尺度地域的平衡发展问题 反映到空间结构上面,经济社会发达的区域空间结构复杂而精细,欠发达或不发达地域则表现得较为简单。2.区域空间结构的组织形式 即面对区域现实发展的程度,如何寻找有效方式来组织最优的空间结构,制定区域范围内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城市重点发展战略的结构模式,如按增长极或者增长轴为中心或者突破口来组织区域的宏观架构。18.(二)空间结构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3.以城镇为中心的环状土地利用模式探讨 以杜能理论模型和位置级差地租理论为基础,利用生产函数和消费函数的概念,推导出郊区以土地作为最主要生产资料产业的各种经营
13、方式的纯收益函数,进而得出经营地带的划分。4.最佳规模问题。以农业区位论和集聚效果理论为基础,认为空间集聚的效果并不总是随着集聚规模的扩大而递增,当规模扩大到一定的“门槛值”,可能会产生诸如出行距离增大、交通费用增加、公共设施边际效益递减等一系列集聚不经济现象,因此,集聚规模经济的转折点即为企业、居民点乃至城市的最佳规模。19.(二)空间结构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5.空间互动研究 作为一个系统的某地域或其他地域(可能是毗邻的同级地域,或上一级地域、或次级从属地域)之间的互动,重点考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空间流动或扩散的原因、机制、过程和结果。20.(三)具体的理论模式二、区域空间
14、结构理论 增长及理论 点轴理论 核心边缘理论 梯度推移理论 21.(三)具体的理论模式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增长极理论 1、界定 增长极指具有优势区位和推动型产业的地理空间,往往是作为经济地域核心的城市。增长极理论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提出,后来又由法国的布代维尔、美国的弗里德曼、瑞典的缪尔达尔和美国的赫希曼等诸多经济学家的发展和完善。增长极对所在区域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两种作用机制。极化和扩散效应是区域经济运行的两种作用机制,是区域空间的组织过程。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起作用强度不同。在初级阶段,增长极的作用以极化效应为主,当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扩散效应增强并逐步占据
15、主导地位,推动区域经济从不平衡向平衡的更高层次发展。22.(三)具体的理论模式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增长极理论 2、极化效应 极化效应指增长极利用优越的发展条件,快速和大量的吸纳区域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主体,促进自身的经济能量积累的过程。具体说来,由于增长极内部的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对周围地区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增长极与周围腹地形成经济势差,促使和诱发这些资源要素、项目、企业向增长极移动,进而使增长极经济实力增加和人口规模迅速扩大。极化效应对区域经济成长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增长极本身经济超速发展,获取累积因果循环效应优势,为其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增强
16、区域外部竞争力和对外部区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整合区域各类经济资源要素,奠定区域良性发展的初步格局。23.(三)具体的理论模式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增长极理论 值得思考问题:在极化效应持续进行的时候,始终有两个因素对其产生抑制:一个是企业内部的适度经济规模要求;二是增长极自身发展的适度规模要求。增长极的空间容量、环境容量和经济容量都是有限的,过度极化将会导致外部规模不经济,恶化区域的宏观发展条件,并进而损害企业内部经济,产生一系列相关问题,使整个区域的对外吸引力大大减小。所以,在极化效应达到某个程度的时候,要考虑转移和分化增长极的问题,即选育新的区域发展中心。24.(三)具体的理论模式二、区域空
17、间结构理论 增长极理论 2、扩散效应 扩散效应是指各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主体由增长极向外围地区扩散并由此带动腹地经济发展的过程,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更加合理的区域发展秩序建构的过程。扩散效应的结果加快了经济腹地的发展速度,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带动大范围区域经济的增长,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它通常是通过临近扩散、等级扩散、跳跃式扩散等多种扩散放是实现的。引起扩散效应原因:避免集聚不经济:指当集聚规模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而发生集聚经济效益减少、丧失,以及因集聚而带来的外部环境对经济活动的负面约束现象。寻求新的发展机会:(1)避免高度的竞争压力而迁出集聚区。(2)企业为寻求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而向外扩散。(3)经济
18、结构转换中被淘汰产业的向外扩散。25.(三)具体的理论模式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点轴理论 1、界定 对区域开发具有促进作用的交通运输通道被称为“生产轴”。点轴理论就是把增长极理论和生产轴理论结合起来,并吸收中心地理理论等理论的合理成分而得出的。这个理论最早是由波兰的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的。26.(三)具体的理论模式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点轴理论 2、陆大道“点轴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 (1 1)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水平)社会经济空间结构具有不同的特征;(2 2)社会经济客体存在空间扩散和空间集聚的两种倾向;(3 3)社会经济客体在空间中以“点轴渐进式”方式扩散。这必然导致“点轴”空间结构的形成;
19、(4 4)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地理基础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点轴”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具有不同的内在动力、形式及不同的等级和规模;27.(三)具体的理论模式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点轴理论 2、陆大道“点轴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 (5 5)根据国内外区域开发的经验和理论,划分了“发展轴”的结构与类型;(6 6)提出并论证了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点轴聚集区”的发展过程;(7 7)阐述了空间可达性、位置级差地租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结论:“点轴系统”理论的核心是关于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的学说。也就是说:“点轴系统”是区域发展的最佳结构。要使区域得到最佳发展,必然要求以“点轴系统”模式对社会经济客体
20、进行组织。因此,这个理论还回答了区域发展中的地理过程和地理格局的关系。28.(三)具体的理论模式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核心边缘理论 1、起源 从20世纪中叶开始,关于空间扩散和区域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这首先表现在关于扩散理论机理和结节性区域的核心边缘理论的出现。美国区域学家弗里德曼在对委内瑞拉区域发展演变特征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这种现象。29.(三)具体的理论模式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核心边缘理论 2、佛里德曼提出的理论观点 (1)区域都可以分为核心区(结节区)和边缘区,核心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积聚区域,受其影响的区域围绕它分布,因为社会经济不发达,被称为边缘区。核心区与边缘区
21、之间存在着一种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共同组成一个严整的空间系统,亦即结节性区域。(2)一方面,核心区从边缘区吸收生产要素产生出大量的革新(材料、技术、产品、社会和文化体制等),另一方面,这一革新又源源不断地从核心区向外扩散,引导边缘区的经济活动、社会文化结构、权力组织和聚落类型的转换,从而促进整个空间系统得发展。同时,这两类区域之间还存在着决策传播、移民迁徙和投资转移三种基本的空间作用过程,各种空间作用的力度也不均衡。(3)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可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反映了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关系的变化。30.(三)具体的理论模式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2、 梯度推移理论 1、起源 梯度推移理论是从弗农的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发展而来的。经济学的产品周期理论总结了产品生命周期的特点,即任何一个产品,从其发展看均要经过科研创新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产品,由于对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程度不同,其布局指向也不相同。31.(三)具体的理论模式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梯度推移理论 2、主要内容 (1)区域经济技术梯度是客观存在的。区域经济水平主要取决于主导产业产品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所处阶段不同,客观上形成不同的梯度地区;(2)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创新活动(包括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乃至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办法)大多源于高梯度地区,随着时
23、间推移,产品所处生命周期阶段不同,创新技术、产业、产品按顺序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32.(三)具体的理论模式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梯度推移理论 2、主要内容 (3)梯度推移的空间依托是区域的多层次城镇体系,推移方式有近邻推移和梯度推移。近邻推移指向经济联系密切的邻近城市扩展。梯度推移指按经济技术梯度(而不是距离远近),由第一梯度地区向第二梯度、第三梯度、更低梯度的城市推移。这两种推移的主要区分依据就是推移力传接地区在空间上是否相毗邻;(4)各区域所处梯度是相对的和发展变化的。高梯度区域如果不注重创新,产业结构老化,就会演变为低梯度地区。相反处于低梯度的地区如能有效而持续地进行技术创新、
24、体制创新并大量引进技术和人才,利用一切可以加快自身发展的东西,从而达到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的高级化,就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成为更高梯度的区域。33.三、区域空间结构类型及其分类34.(一)区域空间结构的构成 构成要素 空间是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各项经济活动都是构成空间结构的组成部分。归纳起来,这些社会经济活动都是在空间上以几种空间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节点、轴线和域面。点、线、面是研究区域空间结构的三个基本要素。1.节点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经济活动内聚力的作用而产生的极化作用,使经济活动向区域的经济中心集中,这样的中心被称为点或节点。节点是空间结构的最基本构成要素。他有如下特征:()节点有
25、明确的位置。()节点有大小和形状。()节点具有不断聚集的作用。()节点内部存在明确的功能分区。()节点有数量和质量的概念。三、区域空间结构类型及其分类35.(一)区域空间结构的构成 构成要素 2.轴线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连接节点之间的线状经济景观,称为轴线轴线一般不能脱离节点而单独存在。轴线是一个区域内活动的基础设施,也是经济活动的基本条件,他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轴线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轴线有一定的长度和方向。()轴线有一定的质量标准。三、区域空间结构类型及其分类36.(一)区域空间结构的构成 构成要素 3.域面域面是节点和轴线存在的空间基础,但域面一般是作为经济活动的“底盘”而存在。域
26、面的特征就是一般区域的特征,是区域的质量特征。在区域经济规划中,域面的范围就是经济活动的范围,所以应当是经济区域的范围,在特定的条件下,是指行政区域的范围。域面的质量是指这个区域的经济发达程度,以及这个区域的资源丰度。三、区域空间结构类型及其分类37.(二)区域空间结构类型及其划分 按照区域的不同位置分类,可以划分出核心区与外围区。核心区指一个国家中政治、经济、文化都处于统治地位、领先地位的地区,那些处于被领导的地区,则是外围区。按照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分类,可以将区域划分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目前使用的最主要的是人均收入水平,以此代表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按照区域的产业构成分类,可分为工业区和农
27、业区。工业区指那些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的地区,农业区则指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工业区与农业区的区别,并不完全代表区域的发达与否。三、区域空间结构类型及其分类38.(二)区域空间结构类型及其划分 核心区与外围区 核心区与外围区的判断通常用人均GDPGDP的标准化值为标准。计算方法如下:某地区人均GDPGDP标准化值=(某地区人均GDPGDP-全国人均GDPGDP)/各省市的人均GDPGDP的标准差 当某省区的人均GDPGDP高于全国平均值时,标准化值为正,否则为负。核心区与外围区的判断指标值各有不同,人均GDPGDP的标准化值大于0 0的省区可视为核心区。我国的核心区、过渡区和外围区与我国目前划分
28、的“三大地带”极为类似,或者说“三大地带”就是反映了核心外围的关系。三、区域空间结构类型及其分类39.中国目前的核心外围区与三大地带的比较三、区域空间结构类型及其分类三大地带 东部地区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 中部地区 黑龙江、内蒙古、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辽宁西部地区 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 核心|外围区 核心区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江苏、山东过渡区 吉林、黑龙江、辽宁、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广西、海南、河北 外围区内蒙古、云南、贵州、西藏、甘肃、青海
29、、宁夏、新疆 40.(二)区域空间结构类型及其划分 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 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划分,是根据人均GDPGDP的值来确定的,同时使用其他的辅助指标,形成一个指标体系,斯蒂格里茨对发达与落后地区的标准如表所示:三、区域空间结构类型及其分类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人均年收入超过60006000美元 低于580580美元 生产/就业 农业部门中的劳动力不超过1%1%70%70%以上的劳动力在农业部门就业 城市化 不超过3%3%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60%6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 人口增长率 低于1%1%通常高于3%3%41.(二)区域空间结构类型及其划分 工业化地区与农业地区 对区
30、域进行分析,了解工业化地区与农业地区的区别,这两类地区是按照产业结构的不同来进行划分的。具体方法有:第一种方法:霍夫曼定理法。工业化是区域经济结构转变的重要内容,在工业化过程中,生产资料生产在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消费资料的生产,这是工业化进程的重要特点。衡量这种变化的程度,一般运用霍夫曼比例进行: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霍夫曼比例不断下降:第一阶段:霍夫曼比例 5(1)第二阶段:霍夫曼比例 2.5(1)第三阶段:霍夫曼比例 1(0.5)第四阶段:霍夫曼比例 1以下三、区域空间结构类型及其分类42.(二)区域空间结构类型及其划分 工业
31、化地区与农业地区 存在问题:用霍夫曼比例衡量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工业化的过程,对任何区域来说,都符合霍夫曼定理的质的规定性,即当一个国家实现了农业向工业的转移之后,在现代更表现为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我国目前工业化过程中碰到的一个最敏感的问题是农村工业化问题,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纷纷在广大农村出现,使农村成为新的工业小区。如何评价农村工业化?如何衡量农村工业化的程度?显然不能完全用霍夫曼定理来为其定性。实际上,我国的农村工业化是农业向工业就地转移的一种表现,也就是说属于工业化的第一个阶段。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工业化已经达到了工业化的第三个阶段,但在区域内部,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停留
32、在第一阶段。工业化水平的差异,已经成为城乡差异和二元结构的具体表现。三、区域空间结构类型及其分类43.(二)区域空间结构类型及其划分 工业化地区与农业地区 第二种方法:工业化进展程度法。其公式如下:工业化进展程度=(制造业增加值/国民生产总值)*100%日本学者井村设置的标准是:比值在10%以下,为工业化第一阶段;在10%17%之间,为工业化第二阶段;比值在17%23%之间,为工业化第三阶段;比值在23%以上,为工业化第四阶段。这个标准提出的年代较早,对今天来讲,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三、区域空间结构类型及其分类44.四、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45.(一)形成机制 区位指向效应 1、定义
33、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某种特定区位的趋向。包括: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原料地指向、能源动力指向、劳动力指向、市场指向、运输指向等六大指向。2、作用机制:各种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受其区位指向的制约而布局,构成了空间结构的最基本形态四、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46.(一)形成机制 集聚效应 1、定义 诸经济要素在空间中的流动导致的密集化过程,具体表现为地域核心的形成。集聚效应是从人类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而形成的.2、集聚的动因(1)外部经济效应(基础设施、信息传递、金融、交通等)(2)生产规模化、协作化效应(大的生产单位,规模经济)(3)自强效应(自我积累强化,富者愈富)(4)惯性
34、作用(历史)3、集聚的空间表现(1)区域经济的极化现象,形成增长极(2)加剧核心与边缘的分化,二元化加剧四、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47.(一)形成机制 扩散效应 1、定义 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主体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体现为渗透、传导、幅射、迁移等各种空间行为。本质是一个能量释放和物质传输的过程。2、集聚的动因(1)避免集聚不经济(资源及经济活动过度集中,交通、住房、就 业等)(2)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特区,新兴工业区等)(3)梯度转移和传输作用(区位势能,经济文化要素流出)(4)政府干预(解决过度集中造成的社会问题)四、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48.(一)形成机制 扩散效应 3、扩散的空间表
35、现 总体上将促进资源要素在空间分布上趋于相对均衡,逐步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异。(1)劳动力流入的同时收入流出(2)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区域的资源需求(3)发达地区的信息与技术进步影响(4)发达地区产业转移uE.g.城郊、大城市周边、首钢搬迁 4、扩散的形式 近邻扩散(城郊)等级扩散(城市间)跳跃式扩散(信息不畅,资源随机)四、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49.(一)形成机制 集聚与扩散效应 对立统一关系 1、没有集聚的积累,就不会出现强有力的扩散。2 2、缺乏扩散手段与效果,就不会产生再布局和高层次集聚的机会和条件。四、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50.(一)形成机制 空间近邻效应 1 1、定义 指在一
36、定地域范围内空间的物质实体要素由于近邻关系而对经济增长、区域发展产生的影响效果。2 2、形成原因 (1)出于节约社会劳动的内在要求,倾向于按就近原则组织社会经济活动;(2)受空间感知能力、乡土感情等的限制,也倾向于就近组织社会经济活动四、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51.(一)形成机制 空间近邻效应 3 3、对空间结构的作用 (1)促使社会经济活动就近扩张。(2)促使邻近区社会经济活动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增加了空间配置资源的有效性(如容易建立相互依存的发展关系,利于彼此开展合理的分工联系等)。(3)造成了邻近区各种经济活动的激烈竞争,减弱了空间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四、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52.
37、(一)形成机制 传输效应 空间传输泛指物质、能量由于外力作用而出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构成实体之间相互传递、传导的区位变化过程。自组织效应 在区域空间的演化过程中,由于空间结构自身调节机制所带来的某种程度的守恒与封闭性,使得结构变化得以被限制在一定的边界之内,而一旦调节机制失控或由于外部势力的干预,则可能导致原有内在转换规律的变更,并进而改变原有结构而形成新的结构,这就是自组织效应。四、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53.(二)发展层次 发展趋势:由集聚导致二元性增加,由扩散导致二元性削弱,最终实现区域空间在新的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均质化。主要有四个阶段均质:低水平均衡发展 1、经济发展初期,生产力水平低下
38、。2、导致区域差异和空间结构变化的作用因素尚未 出现或作用力较弱,区域空间结构表现出极大的稳定性。E.g.农业经济,一片穷四、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54.(二)发展层次聚集:二元结构形成阶段 核心&边缘 1、农业经济向工业化经济的过渡阶段,不平衡凸显。2、区域经济增长集中在城市,对周边产生集聚效应 与扩散效应,且集聚效应比较大。E.g.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四、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55.(二)发展层次扩散:三元结构形成阶段 核心&城乡边缘区&乡村 1、工业化中期,区域间不平衡比较大 2、出现城乡边缘区,区域发展和消除发展不平衡是这一时期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四、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56.
39、(二)发展层次区域空间一体化阶段 1、整个社会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科技发达,生产力水平甚高。2、分散化效果日益增加,各地区都得到较好发展,空间结构恢复平衡。E.g.大同世界,美好未来四、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57.五、区域空间结构优化模式(结合我国实际)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国际化58.五、区域空间结构优化模式 所谓空间结构优化,是指在国家有效的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不断培育、改善社会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空间结构形态,以促进实现在全国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区域差距得以逐步缩小乃至最终趋于消失的过程。(我国现状: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国际差距)空间结构优化界定城镇化和
40、城乡一体化 1、界定 就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发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变革引起的,人类经济活动方式及生活方式、居住方式不断改变的一种综合性空间演化过程。2、必然性 城乡分离的空间结构与城乡差距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有赖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改善城乡分离的空间结构状态,也就是不断提高城镇化的水平和促进实现城乡一体化。59.五、区域空间结构优化模式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 3、结合我国现状分析 我国加速推进城镇化的条件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逐渐成熟,必须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战略,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城乡关系
41、,充分发挥原有城镇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功能,引导乡村完善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城乡产业合理分工协作、互补互济、共同繁荣,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观念更新、生活方式城镇“化”等。实际上,城乡一体化与城镇化过程是相互促进、并行不悖的。城乡一体化对城镇化具有在空间形式和实现内容上的双重推动作用;随着这种双重作用的不断发挥,城乡差距缩小的进程必将大大加快。60.五、区域空间结构优化模式区域一体化 1、由来 一国和国内各区域的空间结构均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自然系统空间结构,它是由地理区位、土地、气候、地质、地形与地貌等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要素决定和组合而成的;二是人造系统空间结
42、构,即以自然系统空间结构为基础的社会经济活动所造就的,由交通、通信、能源和动力传输等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以及各级各类城镇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其它各种地区聚集体等人造工程要素决定和构成的空间结构。人造系统空间结构对区域差距的影响和作用则是积极的、能动的,其影响和作用的力度呈日趋增强之势,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已居于主导地位。所以,区域空间结构与区域差距的关系,也就主要是人造系统空间结构区域差距的关系。61.五、区域空间结构优化模式区域一体化 2、基本特征 (1 1)在区域间存在着种种客观差异并且相互开放的情况下,区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空间联系基于共同利益不断扩大和加深。(2 2)正确处理全国经济
43、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建立区域经济与发挥当地政府和企业积极性的关系,以及各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积极推动区域间合理的经济分工、要素和商品交换以及经济联合,必将使区域差距随着区域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能源流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合乎经济内在联系规律的顺畅流动而不断缩小。(3 3)更多地表现为相对落后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在相对发达区域的援助下得以更快地提高。62.五、区域空间结构优化模式区域一体化 3、我国区域一体化机理 (1 1)区域一体化是先进的生产力不断由相对发达区域向对落后区域辐射和渗透的过程。(2 2)区域一体化通过发展社会劳动地域分工,促进不同区域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逐步在各区
44、域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区域主导产业,使相关区域的经济优势都得以充分发挥、产业结构都得到优化,从而使我国相对发达与相对落后区域的经济能够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为缩小区域差距造就有利的产业结构基础。(3 3)区域一体化还有利于克服我国区域的自然系统的制约,推动人造工程系统的建设,为缩小区域差距创造更加完善、良好的基础设施与环境条件。63.五、区域空间结构优化模式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国际化 1、背景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20世纪8080年代末、9090年代初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全球化趋势凸现出来;进入2121世纪,这一趋势继续增强。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带来
45、了赶超发达国家的新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一场极其严峻的挑战。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无疑将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好处,但在能够赶上国际化潮流的国家与被国际化抛在后面的国家之间也可能产生更大的差距。现有的国际经验表明,发展中国家要缩小自己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主动地把握好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积极迎接挑战,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大力提高本国的经济国际化水平。64.五、区域空间结构优化模式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国际化 2、我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国际化机理 区域经济国际化之所以能够加快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是因为它将区域经济发展纳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和国际经济分工之中,从而可以在世界经济范围内更充分地发挥区
46、域的经济优势和潜力,并更有条件再造新的、更大的经济优势,使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得以更快地提高。把区域经济国际化作为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间差距的一种空间结构优化模式,是我国地域辽阔、地区经济差距明显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65.1 1 何雄浪.国外产业集群理论:一个文献综述J.J.工业技术经济 ,2006,(04).2006,(04).2 2 张宝山,吕倜然,.,.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综述J.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04).),2006,(04).3 3 周民良.增长极理论与西方的区域政策J.J.中国工业经济 ,1994,(07),1994,(07).4 4 李小建,苗长虹.增长
47、极理论分析及选择研究J.J.地理研究 ,1993,(03).1993,(03).5 5 杜俊涛,陈迅等.增长极理论的模型化研究J.J.重庆大学学报(自科版),2002,(04).,2002,(04).6 6 周茂权.点轴开发理论的渊源与发展J.J.经济地理 ,1992,(02).,1992,(02).7 7 曾德超,.,.增长极理论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J.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12).,2005,(12).8 8 刘再兴.论梯度理论-兼评论中国工业布局的区位开发战略J.J.经济问题 ,1988,(06),1988,(06)9 9 王书芳.经济空间结构优化的三种模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12001(0505)阅读文献: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