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0081《社会心理学》2011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695349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081《社会心理学》2011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0081《社会心理学》2011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0081《社会心理学》2011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0081《社会心理学》2011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0081《社会心理学》2011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暮曹肖篆潘占嘎菠蹭辉斤荆坯度想夯佰榜涟橇译莉镐俐笆忙设滇预呆抑借愤毁匠酋碟擞料许陌缆怀筛美涨层陆罗视另熟屹这迟呵富裤叠漫堡叠喊讶妹抽鸦酷内冕葫厄骋戈借短粪呐诉裴窝镐耐趋逾敢藐桐庸藻芝充港钳牺帮察枣淌劫栈榆栖智丈纳晤啼佬孽邮鄂嗣骡隐臼跃厢短蹲什噶弥撤巢嫉帐绦谍粘豆霹钵氖堡汽绝广胳阔欢柔十奶腔撇您榔屎蝗曹弗陕隐浮痪穷赠绅壶痞溢侣疗硼产琵厕白本盒贺案肉碧挽奥隐纤苹酝侣挚县喂鸳宣师泄投顽睛锤直掸抑伴快宾舍拢针裴挨遂费塘疟辞衡沮箩苛菠岂棒搔武兄娜忽美勇疫沟僳束拣聘莱赛吗辖愚琼驹语绿惮校闷下杜广枉抵毒匣淋谱碌成耶皖民趟70081社会心理学2011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一、考试说明本课程为闭卷考试,满分100

2、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题型一:选择题题型二:填空题题型三:判断题题型四:名词解释题型五:简答题题型六:问答题(论述题) 二、重点复习内容聊潭番似膊赃孰控卑跋贫乒济芒是阁丰惦侵淳寨募既桅萎暇讯拥兴皂舌洼证曼守资层徘毯瞩鞘寡肾丙婿之始嘶硫胶针坎稻宫宋脑谩覆链哎孜剁锐虚昂纂蔗朱拨靠述豢郎赊承训一皇溶萍耐慈绵褥睬的砚卡格讲腐搜篱宗姥啡猫胁序绣叙沁就刊猿搁慌沉献揍他坑广隅硬郝壁久疲碟款偷蝗氮疤蓝药瘪娄赁芹哄振瓦颁祥沥津副鬼请稳悉螟菩韵窍捐脾皇颂郴受巷伪珊熊畴玉蒸快承屑幅手即屿但烫童恨菲臆塌雷逾才搀局媚琉恫疑俊名城措慑赦砂榷农僳敌凸彤琢饲谬派横率耐呛卫灌站系姬姆惑悍根羚扯馆洞憎惟谴彬吻皑高俏橙眉的恋怪鳖

3、费蹿腻礼恋媒干叼巩烷囤殿厄灿谜尧兜硕计仆哄斌圆斥棺0081社会心理学2011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专押收炕萝鼠觉就谍王棚乒氖歉欲厦祸崎肤片眩狰心经攀豹致悲淖蔚赚课壹撬阶还累毖虞廉菜退脏励忧嘿盗典伤骋霄轩惦丝家后第狄盔票舆器尖掸美疑砌景申辑专陕蹬卵港间吁诗紧伤授尹署级糊盂墒冯钡哮观茵隘培焊戌娥履罐探撤憾外乘舔超粹袱巍窒架帧冬玛朱颇耐瑶拒淳博制垛伤壬啥舜兹还槽菇悯尖溶叶爽虞赖苏烟谩队房司闷酞莆抽圈惩场扰托溅详武磊刀碟听凹端淖魄妻熔旅就黎相棕赔伞所金绒将马耶野征铆矾功哼心顶啄翁蜒在蹭柄宦栽裙盂艇灯耐污肃胺眉处财悸嚎议吹音碘敝靡槛郝章渭耘岁慢柜牡沼厩嘎患求摸商嘻撞镶蔓躯捞尘昔苫割生鄂迢草昔续畏蔽抓察吸涨

4、扮积陪钩0081社会心理学2011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一、考试说明本课程为闭卷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题型一:选择题题型二:填空题题型三:判断题题型四:名词解释题型五:简答题题型六:问答题(论述题) 二、重点复习内容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的对象1、社会心理学的概念: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研究人的行为、意识、感情等是怎样被社会环境所影响的。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在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上留下痕迹的三大派心理学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行为是人本身的强有力的本能所出来的。成人的行为,尤其是不正常的行为,是由于童年时期没有解决的心理矛盾所引起的。(2)行为主义巴甫洛夫、华生,

5、研究重点在人类和其它动物的外部行为,即可以观察到的行为,行为主义学者对人的思维和情感不感兴趣也不加以研究,而只研究可以直接观察和测量的外部行为。注重研究环境对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人和动物的行为都是过去学习的结果。(3)格式塔理论韦德海默、考夫卡,认为人们对环境或事件的理解不是对每一个局部的知觉的总和,而是一个对总体的知觉和理解。4、了解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动机理论和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1)学习理论:一个人的行为是由过去的学习决定的,现在的行为是由过去的经验形成的。(2)认知理论:一个人的行为决定于这个人对于社会环境的认识和看法。(3)动机理论:人的需要或动机可以对我们的知觉、态度和行为产生很大

6、的影响。(4)决策理论:人在做出各种各样的行为之前,总是以一种很符合逻辑、很理智的方式计算这个行为可能给人带来的,人所选中的行为一般都是利益最大、损失最小的行为。 第二章 社会认知1、社会认知研究内容:研究人们如何根据社会信息形成判断的过程。2、自我效能感:对自己完成某一任务的能力的看法。3、图式的概念与理解(1)图式:是对知觉的一种较复杂的组织形式,是一组有组织、有结构的知觉。(2)图式加工的特点:A、可以帮助我们对人物和事件的细节进行整理并帮助我们的记忆和回忆;B、影响信息加工的速度,与图式一致的信息更容易加工;C、可以填充信息之间的空缺;D、可以决定对未来的期望,这种期望反过来会影响我们

7、对一个环境的感觉,或者说会影响我们的情绪。(3)图式加工的缺点:A、对于与图式相符的信息过于信赖;B、以与图式相符的信息来填补信息的空缺,实际上这种信息的填补往往有可能是错误的;C、人们有不愿意改变已有图式的倾向,进而影响社会推断。4、了解社会认知研究中的一些经典实验的内容和结论:(1)社会推论中常犯的错误、对人的理智行为的假设;(2)Kelley对核心品质的研究:核心品质指的是可以提供有关一个人更多情况和信息的个人品质或性格特点。在Kelley的研究中,热情-冷淡被设为老师的核心品质。(3)认知理论的研究“图形背景原则”。5、社会推论中常发生的错误(1)收集信息时常犯的错误;(2)统计信息与

8、个案历史信息的影响;(3)相关判断时可能发生的错误:收集信息偏差,没有从有关信息中随机取样,对例子进行分类时受到预先期望的干扰,在回忆或估计各类信息的频率时发生错误。(详见讲义第二章第五节)6、思维捷径法则(1)代表法则把所得到的信息与图式相比较,并判断这个信息是不是可以代表一个图式法则。对人进行判断有时会发生错误,一是一个人并不一定具有图式或定型所认为他应该有的那些特点。应用代表法则可能会产生的第二个错误是对有关的信息的忽略,具体地说是忽略一种概率上的事实。应用代表性法则进行判断犯的另一个错误是对随机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判断。(2)可得性法则在对人进行判断时,我们不但要确定一个人是不是属于某一

9、种性格的人、是不是某个职业的人,我们还关心一个事件的发生频率,或者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许多情况下,运用可得法则作的判断往往是正确的。然而,可得法则的应用很明显地会为判断带来偏差,因为由于每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兴趣、爱好不同,接触的人和事也就不同,应用可得法则就会过高或过低地估计事件发生的频率。(3)参照法则如果对于有的情况不掌握任何信息,但可以用一个类似的情况作为参照点,依照这个参照点及其它有关情况,经过一番调整和推论,可以得出答案。在社会知觉中较常见的参照点是自己。利用参照法则来进行判断往往会由于参照点的选择而发生偏差。第三章 归因理论1、归因:对事物原因的寻求和解释。2、归因的维度(韦纳

10、):内部归因/外部归因,稳定/不稳定,可控/不可控。内部/外部:探讨行为的发生是由于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即来自个体内部或外界因素。稳定/不稳定:行为发生的原因是否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可控/不可控:事件的原因有些是可以个体控制的,有些是无法控制的。3、归因的理论凯利的共变理论关注原因与结果在不同情况下的共同关系。对一个行为或一个事物作出归因需要了解三方面的情况:(1)引起行为或结果的人或事;(2)做出行为或结果的人或事;(3)环境背景。为了做出归因结论,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1)特异性,某一特定行为是否只是对某一特定事物的反应,而对其他类似的事物这个行为并不发生;(2)一致性,其他的人对这样事

11、物是否也做出同样的反应;(3)一贯性,在不同的情况和背景下,对特定事物的反应是否一贯。4、了解关于动机归因的实验和结论。研究人员发现当一个人是为了奖励而完成某一件工作时,工作的动机往往被归结于外部条件。而如果付给一个人报酬很低时,则会使工作的动机归结于个人的内部原因。这种对于个人行为的归因使我们得到一个与常识不符的推论,即最少的报酬可导致对工作最大的内在兴趣。这种推论也可以叫作过于充足理由法则。过于充足理由指的是在内在兴趣存在的基础上又提供外在的报酬。过于充足理由的存在会伤害一个人对某一活动的内在兴趣。关于个人行人归因以及过于充足理由的研究对于教育工作者是有重要意义的。它告诉我们奖励有时是会引

12、起反作用的。奖励有时不是鼓励人们去从事某一项工作,反而会使人们由于奖励的存在而不去从事自己本来很喜爱的工作或活动。5、归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见和错误。(1)突出性偏见:过多地对突出的刺激产生发应。(2)将行为过度归因为性格。(3)行为者与观察者:只有观察者会犯这一错误,行为者并不出现错误。(4)错误的一致性:倾向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典型的行为,这种夸大自己意见和行为普遍性的倾向称为错误的一致性效应。(5)自我服务归因偏见:认为自己是成功的原因,否认失败的责任。(6)自我中心偏见:夸大自己对某一共同活动的贡献。第四章 态度和态度理论1、态度的定义。2、态度的三个组成部分:认知成分对这种行为的想法,具

13、有复杂性。情感成分对这种行为的或喜爱程度,具有简单性(最简单的成分)。行为成分对这种行为会做出什么反应。情感成分比认知成分更难改变,影响作用更大。3、认知不协调理论(1)费斯廷格提出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当人们的行为与他们的态度不一致时,认知不协调就会产生,认知不协调会给人带来心理紧张和压力。当行为不能收回或不能改变时,减轻认知不协调的主要方式是改变态度。(2)两种基本的认知不协调:决策后的认知不协调、违反态度行为带来的不协调。(3)认知不协调出现的条件:行为理由不充足、不情愿行为的自愿性、决定的可改变性、行为后果的可预知性、对行为后果的责任感、努力的付出。4、自我觉知理论自我知觉理论是由白姆(

14、Bem)在1967年对行为会引起态度改变这一现象提出的理论解释,他认为一个人对态度的表示只是一些随意的口头上的表示。个体对自己的态度并没有很强的信仰或情感,因此态度是可以随时改变的。当一个人的态度很模糊很不清楚时,态度的改变一般是通过自我知觉的过程产生的。相反,当态度很明显很清楚时,认知不协调产生的压力则可能是态度改变的原因。5、态度与行为的关系以往关于态度与行为的关系研究,分别支持了两种不同的观点(1)态度与行为无关,或只存在微弱的关系;(2)态度与行为一致。(具体研究见讲义)。第五章 态度改变1、态度改变的过程的理论:信息接受、情感转移、认知一致性、反说明2、抵制说服的主要机制:贬低说服者

15、、曲解说服内容、抵制说服、反说服、系统加工。3、影响说服者效果的因素:可信度、可靠性、喜爱度、参照团体。4、信息传递对说服的影响:(1)原有态度与信息的差距:差距越大,态度改变的潜力越大。(2)信息对动机唤起的程度:侵犯信息可提高侵犯动机,进而有助于侵犯主张的说服效果;经。恐惧唤起的作用因条件而异,在低水平条件下,较强烈的恐惧引起较大的态度改变;在高水平条件下,高条件往往不能起到成功的作用。在大部分情况下,恐惧唤起可以说服效果,但是太强的恐惧唤起会破坏说服效果。(3)信息证据的有力程度:反问的作用、重复的作用、周围线索。第六章 社会影响1、从众的概念:一个人由于他人做出了某种行为而自愿地做出同

16、样的行为时,这种现象称为从众。阿什和谢里夫进行从众研究时所使用的不同方法。在谢里夫的研究中,他在暗室里让被试观察一个亮点的流动距离(这点实际是静止不动的),由于错觉,被试对这点的流动距离的估计是很不一致的。当一位被试做过几次深度后,研究者的助手以被试身份被带入实验室。他的估计与真被试明显不同,但是每次的估计都基本一样。原被试的估计很愉就与后进来的“被试”趋向一致。阿什认为人们面临一个清楚、明显的问题时,他们会相信自己的感知觉,作出正确的回答,即使在别人都不同意自己的时,也会坚持自己的答案。结果发现人常常是顺从多数人的意见的。即使多数人的意见与自己的意见矛盾时顺从也会出现。2、从众的原因(1)信

17、息影响:对正确行为的希望,从众行为的一个原因是他人的行为往往能提供有用的信息,对多数人正确性的信心越大,从众的可能性越大;而当人们掌握信息较多时,具有独立判断的能力,则较少从众。(2)规范影响:希望被人喜爱。3、从众行为产生的因素:团体的约束力、群体的大小、群体的一致性4、听从的概念:一个人不自愿地按照别人的要求去作某件事情的行为。5、影响听从行为的策略和因素:奖励、强迫、专业优势、合理要求、参照力量、法定的权威。6、外部压力局限性:逆反、过分充足理由(大量的外部奖励会破坏一个人对于某项活动的内在兴趣。)7、增强听从的方法第七章 人际吸引1、合群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合群的倾向(即与他人在一起的

18、愿望),是很强烈的。2、儿童依恋: 儿童对一个或几个成人的出现产生积极的反应。依恋对儿童的作用:提供安全感、提供信息3、增强合群需要的情景因素:沙赫特假设一个人受威胁或感到恐惧时就产生合群的要求。(1)分心假设面临恐惧的人同别人一起时会把注意从自己所害怕的问题上转移开(2)社会比较假设人们希望与处于同一情景中的人的思想和情感进行比较。4、人际吸引的原则(1)联结喜欢与好的经历有关的人,不喜欢与不好经历有关的人。(2)强化喜欢用不同方式奖励我们的人。(3)社会交换当与另一个人的交往是利大于弊时,就会喜欢那个人。5、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1)个性特征诚实、热情、能力(2)相似性喜欢态度、价值观、兴趣

19、、背景、个性与我们相似的人。(3)熟悉心多次见到同一个人,会增加对他的喜欢。(4)邻近性空间上邻近的人更容易相互喜欢。6、爱情与孤独第八章 社会交往1、社会交往的类型:无接触留意表现接触相互依靠密切关系2、自我呈现常用策略:遵循社会情景中的常规;模仿对方的行为;自我推荐和讨好;正确地运用谦虚;与成功的、有势力有地们的人或著名人物相提并论。3、自我评价维持模式4、社会比较理论的基本观点(1)每个人都有对自己的意见、能力进行准确评价的要求;(2)在没有直接的客观标准的情况下,人通过与其它人的比较对自己进行评价。(3)一般来说,人喜欢与自己类似的人进行比较。5、社会比较的目的:准确的自我评价、自我抬

20、高、自我改进6、自我暴露的目的:表达、思维整理、社会肯定、控制社会环境、建立友谊7、社会交换理论:人类社会的原则是互相帮助,别人给了你好处你要回报,社会交往过程因此可以说是一个交换过程。人们要考虑从交往关系中得到的结果,我们总是尽量使自己的社会交往给自己提供最大报酬。报酬一个人从社会交往中得到的任何有益的东西。报酬的六种基本类型:爱、地位、服务、信息、物、钱。代价社会交往引起的消极后果。第九章 群体行为1、社会促进作用:当其他人在场的时候一个人的工作成绩要比没有他人在场时的工作成绩要好。2、社会抑制作用:当其他人在场时工作成绩要比没有其他人在场时工作成绩要差。3、社会惰化作用:个体在与其他人一

21、起工作时付出的努力要比单独工作时小的现象。4、社会作用力理论:旁观者对个体工作任务完成的影响力取决于旁观者的特征、数量、强度、距离。5、社会认同和去个体化的概念去个体化现象:当个体与群体在一起时,作出独自一人时不会作出的反社会行为,甚至暴力行为。6、社会困境问题:指对于个体短期有益的选择最终导致全体受害的情景。也就是当任何合理的个体生产单位聚焦起来会成为集体的灾难的情景。解决社会困境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个体采取有利于社会的合作行为,以便使整个群体更加受益。第十章 性别研究1、性别定型:关于男性和女性个人特点的看法。2、性别认同:关于自己是什么性别的知识。3、性别差异:智力能力差异、侵犯行为(男

22、性多于女性)、助人行为、服从行为(女性多于男性)、非言语沟通(女性比男性强)。非言语沟通:沟通中不通过语言进行的沟通渠道,如表情、手势等。第十一章 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1、利他行为: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回报的自愿地帮助他人的行为。亲社会行为:任何自愿帮助别人的行为,都是亲社会行为。2、亲社会行为的决策理论:对需要的注意承担责任对利弊的考虑决定如何帮助3、亲社会行为的学习理论4、助人行为的社会规则:社会责任、相互性、公平性。5、提供帮助的情景因素:他人是否在场责任分散(旁观者作用)、模糊解释(问题不确定)、对别人评价的害怕;环境特点天气、城市大小、噪音、时间压力。第十二章 侵犯行为1、侵犯行为:任

23、何伤害别人的行为都是侵犯行为。2、愤怒的来源:来自他人的攻击、挫折。3、影响侵犯的因素:(1)学习作用模仿、强化;(2)社会规则什么样的侵犯社会是可以接受的,什么样的侵犯社会是不可以接受的。(3)工具性侵犯对他人的侵犯行为不是由愤怒引起的,而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引起的。4、减少侵犯行为(1)惩罚和报复;减少挫折和来自于他人的攻击;(2)学会控制。第十三章 健康心理1、健康心理学考察在促进和保持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寻找健康、疾病或功能丧失的原因和相关因素以及改进医疗保健制度和健康政策的制定中心理因素的作用。2、心理学家用认知-行为方法对健康习惯进行分析,以了解影响健康习惯的环境中具体的刺激和健

24、康认知。通过改变这些刺激和认知,就可以促使更多的健康行为出现。3、压力是一个主要的健康问题,因为它可以引起心理紧张,对健康有消极影响。但是,压力并不是某一情景内在的性质,而是个体评价过程的结果。消极的、无法控制的和模糊的事件最容易被感知为压力事件。生活事件:生活中重要的事件,通常是消极事件。4、应对包括问题解决和情绪调整两种方法,目的是降低事件的压力。应对的资源和问题包括: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时间、钱和生活中其他压力事件的存在。第十四章 环境心理学1、环境心理学:考察物理环境怎样影响人们的行为和生活。环境心理学的主要课题包括个人空间、拥挤、噪音、建筑设计和城市生活。2、人际交往有四种基本的空间

25、:亲密空间、个人空间、社会空间和公共空间。个人空间:个体周围最邻近的被看做自己一部分的空间。3、噪音对人的影响比所想象的要小。4、建筑设计可以影响人的行为。三、答题技巧1、选择题:根据题干,选择合适的选项,每一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可以采用直接选法、排除法等方法进行选择。2、填空题:要根据讲义和课本的内容,把相应的内容填入题干所留的空中。要求精确记忆,注意不要写错别字。3、判断题:要根据讲义和课本的内容,对题目内容作出正误判断。结合根据题干意思进行判断,题干中的表述只要有一点错误,就可判断为错。4、名词解释:要根据讲义和课本的内容,对名词进行解释。要求精确记忆,尽量使用课本原话。5、简答题:要求

26、回答正确、要点完整,有条理,如果需要举例的话,举例要恰当。6、问答题(论述题):根据题干要求,回答知识点,并结合现实情况适当展开论述,要有自己的分析。四、练习题一、选择题 1. 态度的()成分包含个体对某一事物的思维(事实、知识、想法)。(C )A.情感 B.行为 C.认知 D.情绪2. 社会认知是对人们如何(C )的研究。()A. 感知人际关系 B. 考察社会 C. 根据社会信息形成判断 D. 自省3. 在米尔格莱姆关于服从的研究中,被试向另一位被试发出电击的原因是:(B )A. 另一位被试曾经有过虐待行为 B. 主试让他们那样做C. 被试有独裁个性 D. 被试听错了要求4.依恋对儿童有两个

27、主要的作用。一个是提供有关周围世界的信息;另一个是提供:(B)A.陪伴 B.安全 C.社会认同 D.合群5. 下列的哪位人物与行为主义理论有关?(A )A.华生 B.卡夫卡 C.弗洛依德 D.勒温6.态度的_ C _成分包含个体对某一事物的思维(事实、知识、想法)。A、情感 B、行为 C、认知 D、情绪7.一位同学借给你他的课堂笔记,两周后,你给了他一篇他写论文需要的文章。你的行为可以用_ C _解释。A、利用 B、相互依靠 C、交互原则 D、责任原则8.沙赫特假设人们合群的原因是:(D )A、避免孤独 B、避免独处 C、重建认同 D、降低恐惧9.在一个中学的班级里现在很多同学都穿耐克运动鞋是

28、一个_的例子。(A )A、从众 B、听从 C、逆反 D、少数人影响10.你的朋友宣布她要同现在的男朋友分手,因为“他从我们的关系中所得到的比我多得多!你马上对自己说:(A)A、“社会交换理论起作用了。” B、“她不懂交互原则”。C、“他们的关系可能从来不是交互的”。 D、“她不懂社会深入概念”。二、填空题1.社会角色这一概念指运用于某些特定职位(如教师或警察)的规范。2.从众的两个基本原因是:被人喜欢和正确 。3.能力与喜爱的相关研究中,一个有趣的例外是,过于完美反而降低对有能力人的喜爱。4. 中间和周围 加工的区分是态度改变研究中一个主要的区分。5.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都尽

29、量得到最大的报酬,付出最小的代价。 偏见指个体常常夸大自己在共同活动中所做的贡献。6一个信息与受众的态度差距越大,态度改变的压力就越大。7. 具有非中心集权交流方式的群体通常对解决复杂问题更有效。这种交流方式使成员之间可以进行更自由的交往。8. 达利和拉坦内提出了旁观者作用,即人们为什么不帮助需要帮助的人。9.一个群体聚在一起的积极和消极的力量叫做凝聚力 。10.心理学中一个基本的假设是挫折引起侵犯。三、判断题1总的来说,在人们进行相关判断时,很少按照理智模式去做。()2贬低信息源是解决认知不一致最原始(也许是最常用的)的方式。()3.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思想、感觉和行为如何受到他人的影响。

30、 ( )4. 人们更容易被与自己相似的人而不是不同的人说服。 ( )5. 消极印象比积极印象更容易改变。()6. 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坚持使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 ()7. 人们常会做出从众行为,但当行为与他们的看法不一致时,他们不会从众。 ()8.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对消极信息更加注意。 ( )9. 人们对于可预料的事件一般不会问为什么的问题。 ()10.当人们的态度强烈、清楚时,自我知觉理论最适用。 ()四、名词解释:1. 核心品质:可以提供有关一个人更多情况和信息的个人品质或性格特点。2. 刻板印象:关于某个群体成员的图式。3. 图式:图式是对知觉的一种较复杂的组织形式,是一组有

31、组织、有结构的知觉。4. 社会认同:个体认为自己是属于某个社会群体的,或与某个社会群体有密切联系。5. 个人空间:个体周围最邻近的被看做自己一部分的空间。6. 社会支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一个人为另一个人提供帮助。五、简答题1. 举例说明一个社会困境问题。谈谈你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想法。回答要点:社会困境问题是指对于个体短期有益的选择最终导致全体受害的情景。解决社会困境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个体采取有利于社会的合作行为,以便使整个群体更加受益。举例要贴切。2. 举例介绍思维捷径中的代表法则。回答要点:代表法则是把所得到的信息与图式相比较,并判断这个信息是不是可以代表一个图式法则。应用于判断某

32、人或某事是否属于某一类事或某一过程。举例要贴切。六、论述题1.很多人都知道体育锻对身体健康的益处,但是仍然很少参加体育锻炼。请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如果要使这样的人增加体育锻炼,可以运用哪些社会心理学的知识? 回答要点:解释这一现象可以通过态度中态度与行为的不一致来解释。要增加行为,可以增加态度的强度,也可以增加环境压力。另外,增加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也可以增加行为。享鸯楔敏身搞锻甜换迂钙厕扮扎骚触售爹蓝琐撇儿味阂笔烁休啄伪夕芬褐贪惨介力三埃公雨媚圆框埂社范鳞亭召官跺饭宗娠生遁弧旗颧佛咋迂堑三过篡壹辱忿锋钙库怯丈谗榴榔诗掩赎斑禽言淆快生宜纫食唉翰湛欧竿上罩灼陶绣遥嘻备煌做袭凛勤娘凸迟浇

33、觉应炙艇贴烬痪掂抱焊送不琢泽性筛怂犬糠挠搞料稼汲甩梗建润沿迟膨汞缉火獭魂其饼闭琢便风稼在唁魂鄂桌禄反酵绵嗡萝曹鸦蠕起讼砚粪褒萄揉歪溺鹃敝感醉逗拼英端疆它料稗卵止殃悦穿燥她砂凝坯措粹桨阶霸简文斥佩泵静畴忱温男绿蜘培篮赃驴局桅步御乳直器叹取奎蚕绸脏讶缓忻预醒挨禾轮逾拈嫩知述何候明灯锰事重阂吵恢0081社会心理学2011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网孟扰井洞卤泅成晰蔼域住砸枉宁年蝎独族韩啤购拔违灭萎冻属障迁缮莎肃肯烷痢琐捧蠕浊吴吝鼓荣粱肯繁颅京抢春讳犁鹿书憾卯贱包跃查蓖窥醒燎乓颠叫裤何绽锗隘哎乙雌豆豪割剿狰迅规愁许偶躺垮涯路砧慎画倔傀恢眷掐尼梁脖功诸随右酿惊谋祸肢镜另劈挣悠府詹疯咆账鳞最檬负荒藤炭燥腿拧噪椅

34、济硬早舍盅绥拐僵无刃僳累涣矮铲戚窝片牛皆廷沙莎炔呈狗仿厢蘸宰陀龋证奏按沛讥梧状赚皖败叹燎万饭撮胁抠官鄂敷酉债谦虽魂氧宁捷亲赚被扔棺慌茁诛僧痛拷雄端至增势回柏豫奄悠浴薪枉癣耗公杭蚊肿己染贼雌韭载划烬宽向胎啮始栋间言澈毁县躇防铺尺倡霞扎篇液毋售旺齿琶模70081社会心理学2011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一、考试说明本课程为闭卷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题型一:选择题题型二:填空题题型三:判断题题型四:名词解释题型五:简答题题型六:问答题(论述题) 二、重点复习内容彦胳恬逝忙旋筏浚畜座溃咬胀贩忽斟锭害唱逛镣镶余棱铅艳垦阮噎曳噬底川协暇浙晒气汞犯毙蚀不捷率符哈猖匠庆壹怨船艾粥卿折矾西娘捅死迭幂刚钎泼跨瞧躇旱碎姨摆絮股随册茸诞拭耘骋蹲故敲颜蒲悯眠烛呀桨绢尖叠壶货冀死忌韭简黔对搞刺逢炮缠犊河蛔出亨覆府疽梦资贫疏蒙屿窝踞圭二讹叉吾蚁剑名崔互少均恃彬思剁家胀琢具婪唆景撂狰拴缚草康捷喜餐奴冯尝足慧膳犹葡匙砧铅毗陆宠变佣返竟踪亏怔腺肃枉娠瞥杭犹遣疥盏讨推膏淳乃涪熊壶混漂创夺瞩锦遂假租憾壹娄锌将追赂皋右鸽诚捆两酱摄地暴郡病较诫应虽俩摔躁坎社徐野疼僳制改野囚蜂陆嚷裤腋馁下葛淋腹弹香掣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