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工程名称
*****工程
编 号
交底日期
施工单位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分项工程名称
护坡
交底摘要
浆砌护脚墙
页 数
共 1 页,第 1 页
交底内容:
1、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施工便道位置,砂、石材料的分类堆放位置,机具设备及拌合场地布置。
做好砂、石、水泥、水材料的原材送检工作,并确定砂浆施工配合比,砂浆标号采用M7.5。
2)、测量放线
基础的底宽度为基础的尺寸加两侧预留砌筑站人的宽度,划出开挖范围,钉好桩位。在施工场地附近布置临时水准点,以便经常核对砌体高程,方便控制。
3)、基础开挖
在基础开挖之前报监理工程师现场查看,并测量原地面标高,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开挖平面位置后方可开挖。
开挖根据土质确定放坡坡度,并注意基坑排水。基础开挖至设计要求高度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并填报基坑开挖检验记录表,经监理确认后再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护脚墙基础底标高应根据地质情况确定,使基础嵌入基岩内,襟边宽度不小于设计要求。
开挖的土方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处理方法,弃土直接运至弃土场,可利用土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后可用于路基填筑。
4)、砌筑质量要求
砌石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石料选用无裂纹、无风化、强度不低于0.3MPa成块状的石头,块石形状大致方正,厚度不小于20公分,长、宽不小于厚度,顶面和底面应平整,石料使用前按《公路工程石料实验规程》(JTJ054-94)进行试验。且石料不得含有妨碍砂浆正常粘结或有损外露面外观的污泥、油渍等。
将坡度竿立于砌体转角处和交接处,在坡度竿之间挂线控制水平灰缝高度。基础砌筑时第一层石头要铺灰座浆,要选用较大整齐的石块,大面朝下,放稳放平。从第二层开始,要分层卧砌,并要上下错缝,内外搭接,不许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做法。
5)、砂浆的配合比严格按试验室提供的施工配合比施工。用强制式砂浆拌和机进行拌合,拌合时按分次投料水泥裹砂法工艺施工,即将拌合用量70%的水加入拌合机,同时加放全部的砂,拌合15~20秒后,加入水泥,拌合30~40秒后再加入剩余的水,拌合50~70秒后出罐使用。砂浆要随运随用,不宜拌制过多,砂浆用砂宜采用中砂或粗砂。
6)、基础砌筑施工时,应先清理基底,基础是岩层则清至基岩,以挤浆法砌筑使砌石时砂浆饱满,不留有空洞,严禁小块石集中使用,在大块石之间,要保证片石周围有砂浆包裹,严禁“硬碰硬”,砂浆要仔细捣固密实。砌石将分层进行,石块交错排布,坐实挤紧,有尖锐突出部分要敲除,块石的大面向下,每层都选取形状尺寸较为近似、吻合的石块砌筑。每10米设沉降缝(伸缩缝)一道,用沥青麻絮沿内、外、顶三方填塞,深入10~20cm。
7)、墙体砌筑方法与基础砌筑相同,墙体勾缝采用凹缝,用M7.5号水泥砂浆勾缝,在砌筑时外露面预留深为20mm的空缝备作勾缝之用,隐蔽面砌缝随砌随刮平,不另勾缝。墙体勾缝待砌筑施工完后统一勾缝,缝宽20mm,深度20mm,缝槽深度不足时凿够深度后再勾缝,墙体沉降缝应与基础沉降缝在同一垂直面内。
8)、施工期间对已完成的砌体要经常洒水,养护7~14天,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每天洒水次数,炎热天气每天洒水6~8遍,以保证砌体不失水,提高砂浆的强度。
2、质量检验
砌体挡土墙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砂浆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F检查
3
2
平面位置(mm)
50
经纬仪:每20m检查墙顶外边线3点
1
3
顶面高程(mm)
±20
水准仪:每20m检查1点
1
4
竖直度或坡度(%)
0.5
吊垂线:每20m检查2点
1
5△
断面尺寸(mm)
不小于设计
尺量:每20m量2个断面
3
6
底面高程(mm)
±50
水准仪:每20m检查1点
1
7
表面平整度(mm)
块石
20
2m直尺:每20m检查3处,每处检查竖直和墙长两个方向
1
片石
30
混凝土块、料石
10
签
字
栏
交底人
审核人
接受交底人
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最新可编辑word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