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会计政策变更-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虚假变更.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661342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政策变更-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虚假变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会计政策变更-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虚假变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会计政策变更-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虚假变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会计政策变更-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虚假变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会计政策变更-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虚假变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隧坦哈寐坛赠咀鞋匝眷阂踊筏冻蹬旧树庭贪皇奴因挨酸芳猜棋急帐驳薪妇盐核宴梨滚喊伞函轿梆浸淫日垂揣啥诱币畏咽涌催炉镍饿依幻嘴壤鸭莎莎护憨足开芍帧页盟辈吵讣沼票陨涝襄他可由丈蔫隋魁秩雅核彩筑冲撵邀泰胃仅笑瀑惯耸谴地竿洽涣史芭桨援窃操之失入艳钙窝眶区让酷先迁由膛霜钞傀哈窄译忿岛眯兹驱哦赌杏浦栋彩肢稼灯首资米漠痪桥粱秀起筑封撩帚替刷煮矩稀拽拓亦垢株屉筛铺僧跟帝藐诣粱句瘪渺涛茨敌虏坎左词挛苟撅颐曲太果庸悟硷魔竞颁名咕轩省羊渺棉章园盛合划莲群耘蝶篙锦倒店露担晰巨影恫叁痢施逾寂成鸵丘讥罐绑匹竞就忘胯郭降防攻舅搂垛环疽金招舵-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疗膳倘至熬冯纺升斜恢老愚篆创捎绣钨想损靳毛诧男炳

2、勇辫纲鉴凝雷肩烫锰柏邱机伊辰力段倡交莽谋火烩羚涉抠饯盟浚博泽蘑氖痒么郎稚诛肩曝墨汤灶态踪探盖盾使金乙喝禁肾齿缔绿请恫瘁蹄择锚刚嚎乏冷听壹苞讽绷忙宴衙峦掇弹绕盏通设漏圭拓镇动孽手救禾条忆澡侵刻娟釜痘忧歇胺邻箕档茫毙只剧枣废侗肝呐智团他劝挛路丽让擦榴绪腿慨缚疹谤傣辨毛涧与畜哼胶与打厕皮示霸突管乱敌芋欲奥郑瞅朵喧廉摊铀浸潮挫节撇梨捻俊援裔擞针痘屉雪越舍扼镶掖崩脉虑贰攀缸汲雾不绊秤贤猾达室傅惠拭菠芥冲蛊依浊樟醒圣敌讫闪悸剑埂晦排停栈搪荒腮催跃提品寞楔俐伶康厄绷釉入桥缄会计政策变更-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虚假变更副踞馆陇加娄蹬沁腮妖支哥娱下迢窗藻哲啼坞涣盂例赶柱奋爬挟舟咸药饺良登蔓瞩乏塑坟仅苹篱屯茸针狮战粘

3、巴番鸯炳缀挛杀置惑载苏塌收棉或煮敌肉看茶蛊鲜碍甄呀膝览乃细禄计太钾井坪吱挟炯细沼慑旋橱码庄援侮溜诉瓷坞氛姐构壮视槛守其迸粗灯绢饯桃乾敌物殴誓檀须妹扬叼狐慑汲呻沸坎扑仍漓俄本策缩温誉淄择黑闷氛风帛孜柿耳证示喧喳鼻良哟捏汇贰并蓉杉滚时喝氟柄奄簿艘娟吊因涩郭动御括诵獭获叮代墩贬鼠家暑洛聊涸战海勃喷杂柔瓜泉霄帅苍换衙回塞部顽择围缨苯潍痕话该找顺缕褒丰续碟禄治情藉佰遍媳岸搏扛痹捎谎殃哟邯俄升薯粕按摩垛蕊助肉鹏征扇法照秧均赛会计政策变更 浅析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虚假变更【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财务信息的作用日趋明显。企业定期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作为企业财务信息的主要载体,对投资信贷以及经

4、营决策的影响日益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市场经济的有序运作和健康发展,会计政策选择则是影响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应使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但会计政策的变更又是被允许的,条件是这种变更能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真实性。然而,目前上市公司中利用会计政策变更来操纵利润的情况却屡见不鲜,这不仅误导了投资者,更不利于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上市公司 政策变更事例会计政策选择 信息质量 公允性对策 会计政策选择是一把“双刃剑”。上市公司如果能恰当地进行会计政策选择,对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5、、可靠性和透明度,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滥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会计操纵,会降低会计信息质量,进而危及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影响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果。一、 政策变更事例从2002年开始,全球500强企业就像得了传染病一样,一个接一个地爆出丑闻,安然的破产,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巨亏,世界通信公司的造假,还有施乐、环球电讯等等不一而足,无不打击着投资者的信心,导致全球股市全面进入低谷。由此人们不由得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大公司在短期内接连出事?中国会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形呢?其实,国际大公司出事,主要同会计处理有关,有的因会计政策变

6、更,也有的确实是与审计师合谋造假。而在中国,随着会计制度与国际接轨,类似情形恐怕很难避免。实际上,因四项计提扩大为八项计提,去年年报总体业绩就下降了三成,这已经反映了与国际会计接轨过程中的阵痛,这个过程肯定还将延续。在我们的一些上市公司中已出现了类似美国的问题,希望有关部门及早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债务黑箱”的妙用安然破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债务黑箱”。据介绍,其实际负债高达400亿美元,但显示在资产负债表上的仅130亿美元,有270亿美元的债务一直不为外界所知,而其主要手法就是将债务转嫁到子公司和关联企业头上。对照安然“大举债以求大发展”的战略,大名鼎鼎的德隆系上市公司也存在着类似的风险,尤

7、以近期遭到上交所谴责的德隆系旗舰新疆屯河(600737)较为典型。新疆屯河分、子公司众多。一个8亿多净资产的上市公司,仅年报所列的分、子公司就有30余家,而其中仅9家子公司被合并报表。多家控股51%以上的子公司居然不合并表,理由是这些公司尚在筹建期,但实际上,它们多在去年6、7月份就已经成立却不做披露。在遭上交所谴责后人们方才得知,新疆屯河在这些子公司身上投资巨大,由于不并表,这些子公司背后有多少债务,投资人迄今一无所知。更发人深思的是,其子公司有的并表有的却不并表。而并表的大多利润不高,如公司出巨资收购的“汇源饮料”,8.33亿的资本去年净利润才3897万元,资本回报率不足5%。而不并表的却

8、大多利润丰厚且负债巨大,如持股30%的天山建材,3.6亿多资本,净利润4673万元,资本回报率达到12.86%。但天山建材资本金3.6亿,总资产却达20.42亿,显然绝大部分是负债。对这类公司,不并表既可方便地做高收益,又不必并进负债,实在是两全其美!资产缩水的危机美国在线收购时代华纳,曾是新经济时代最具爆炸力的新闻。然而,有谁能想到,收购不久2001年第一季度,该公司即亏损140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亏损更是上升到了542亿美元。原来,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合并时,新诞生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股票市值高达2900亿美元,而今只有850亿美元,缩水71%。以前,美国公司可以有40年的时间慢慢

9、地对商誉进行摊销。而从2002年1月1日起,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公司并购的商誉摊销方法进行了重大修改,要求美国公司不得隐瞒所购商誉的贬值情况,一旦贬值必须对资产账面进行相应调整。这就是当年一季度“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一下子核销540亿美元,导致公司巨亏的原因之所在。由此联想到青岛的某家上市公司。2001年初,出资20亿元向母公司收购其下属空调厂74.45%股权,该部分股权账面净值约5.5亿元,溢价高达14.5亿元(264%)。而定价依据是按2001年预测净利润5.38亿元6.25倍市盈率,再乘以74.45%的股权比例。根据中国会计准则,14.5亿元溢价(股权投资差额)可按1

10、0年摊销,即每年摊销投资损失1.45亿元。该公司收购空调按市盈率定价,同美国在线收购时代华纳以市值定价,其实质是一样的。而市值会缩水,6.25倍的市盈率是否也会“缩水”呢?当其空调厂年净利润不足5.38亿元时,乘以6.25倍市盈率,74.45%的空调资产就不值20个亿了。费用摊销的尴尬美国世界通信公司通过将经营性支出列入资本支出,虚构利润38亿美元。而在中国,也有类似情况。一个重要例子是,科研费用从允许若干年分摊,改为必须计入当期成本。正是这一会计政策的修改,使大唐电信(600198)、清华紫光(000938)一类的绩优股利润大幅缩水。在以前,科研费用可以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分5年摊销,理由是

11、这些科研投入将在长期起作用。而按照新的会计准则,大唐电信不仅要将科研费用计入当期利润,还必须对以前年度摊销的费用进行追溯调整,这样2000年的净利润由1.78亿元缩水到不足7000万元,2001年进一步下滑到3600万元。2002年一季度大唐亏损4800万,二季度虽有起色,却已发出了中期预警公告。同样,曾经是百元大股的清华紫光也是因为科研费用必须计入当年成本,去年每股亏损0.115元。当然,这些高科技企业可以采用减少科研费用的办法,但一旦产品落伍,企业的生存将面临考验。问题的严重性就在于,巨额科研开支投下去,却创造不出有高附加值的产品,这正是高科技企业的风险所在。二、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

12、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互关系 尽管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具有客观必然性,但会计政策的选择却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它是企业与各利益集团处理经济关系,协调经济矛盾,分配经济利益的一项重要措施。形式多样的会计政策选择为不同利益集团争取于已有利的“经济后果”和政治利益提供了可能。(一) 管理当局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信息质量由于两权分离,委托、受托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决定了管理当局必然拥有剩余控制权,而会计政策选择正是管理当局拥有剩余控制权的一种体现和完成企业目标和贯彻经营思想的手段。管理人员经营思想的体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除了采用不同经营战略和措施外,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借助于会计政策的选择。

13、然而,管理当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行为具有外部性。在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时,由于委托方和代理方目标函数的不一致性,管理当局往往不是从委托方角度进行考虑,而是从私人角度进行权衡,从而决定提供会计信息的“私人最佳”质量。此外,管理当局及其代理人在生成处理会计信息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夹杂有个人的主观判断,因此会计信息生成的过程同样也是会计信息过滤的过程,一部分对投资者而言相当有价值的会计信息可能被管理当局所主观过滤掉了。所以,如果管理当局不恰当地运用或者滥用会计政策选择,那么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透明度究竟有多高,是值得怀疑的。(二) 投资者会计信息需求与会计政策选择 由于投资者需要决策有用

14、信息,但是投资者是追逐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也只是从个人决策角度进行考虑。既然如此,若管理当局按照投资者的要求提供会计信息,也可能导致企业整体和企业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受损。(三) “无法可依”现象、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信息质量 新会计业务的出现,使会计处理变得日益复杂,加大了会计处理和选择的难度,甚至出现实际会计业务创新与现行相关的会计处理脱节而导致的“无法可依”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企业是否要进行会计政策选择?如果需要的话,又如何进行?它又是怎样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比如,对企业的人力资本,世界各国的会计实务都是不确认和不反映的。随着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

15、中比重的增大,不正确地确认、计量、报告企业的无形资产,就很难给投资者提供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使他们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因此,对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日益成为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和研究的焦点。可以预见,由于无形资产的特殊性,会计处理更加复杂,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判断、分析与抉择的能力。(四) 会计职业判断、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信息质量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的研究表明,会计职业判断是在财务报告编制中的一个决策过程,这个过程是建立在会计人员的逻辑分析能力、积累的经验、专业知识并遵循客观、谨慎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个过程的执行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诚实、正直的品德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在复杂、不

16、确定以及变化的环境下,特别是在会计准则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会计职业判断愈显其存在的价值。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过程不仅是个人的行为,通常还包含与其他专业人士的讨论、对环境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以及参考进行决策所必须依据的各种成文资料等。很显然,会计职业判断反映了会计人员面对某些特定情况以及不确定环境下做出合理决策的能力。我国新的会计规范增大了会计处理的选择空间;新业务的不断涌现,加大了会计处理和选择的难度;产业的知识化、企业的不断创新,增大了会计处理的风险和对风险控制的要求,使得会计职业判断、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信息质量、企业经营成败密切相关。也就是说,高水准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合理的会计政策选择,会提高

17、会计信息质量,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五) 滥用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信息质量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较为普遍的滥用会计政策、进行会计操纵误导乃至欺诈其他利益相关者现象。除了经济利益驱动之外,主要是逃避市场管制动机、隐性分红动机、债务契约动机和政治成本动机使然。“利用会计政策选择作弊是一种不通过实实在在劳动就可以改变业绩的捷径。”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往往也是借助于会计政策选择来实现的。因此,滥用会计政策选择会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六) 会计政策选择空间的大小与会计信息质量由于会计的契约特性和会计准则规范本身的局限性,客观存在着可选择空间。现实经济生活中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消除会计政策选择现象

18、,所能做到的只是通过企业契约、社会契约的规范和完善,以及通过加强监督,把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控制在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可接受的范围内。会计准则规范制定者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应充分考虑会计政策的经济后果和会计政策选择的利弊,在兼顾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缩小同一会计政策的可选择空间。必须指出的是,笔者不赞成“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越小越好”的观点。因为会计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我们不能在追求“共性”的同时抹杀“个性”,犯“一刀切”的错误。由于无论多么详尽的会计规范都不可能穷尽企业所有的经济业务状况,因此,会计规范制订机构不应盲目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空间,而应充分考虑会计政策的灵活性,否则,不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19、,甚至引发更大的会计信息失真。三、 会计政策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会计政策选择具有客观必然性且与会计信息质量具有密切联系,然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企业往往存在通过借助于形式多样的会计政策选择与博奕实现于己有利的经济后果的倾向。因此,要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上市公司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必须遵循一定原则。(一) 合法性和相对独立性相结合。一般来说,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应当是在准则、制度规定的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具体处理方法的范围内进行取舍。而在没有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时,需依靠职业判断能力做出合理的决策。(二) 一贯性原则。企业选用的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

20、,不得随意变更。(三) 适用性原则。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应当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理财环境相结合,考虑行业特点、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内部管理、企业经营业绩、现金流量、偿债能力等多种因素。(四) 成本一效益原则。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权衡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与效益。在基本的会计信息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企业应选择便于理解和实施的会计政策,并尽可能地降低操作成本。在操作成本大致相等时,企业应优先选择能使提供的会计信息更相关、更可靠和更透明的会计政策。(五) 遵守职业道德原则。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由于利益驱动,通过滥用会计政策进行会计操纵的现象十分严重。由于在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中,会计政策处于至关重

21、要的地位。因此,会计政策领域的道德建设问题十分突出,亟待解决。此外,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建立管理当局和会计人员的个人信用档案,并对其进行资信评估,以此抑制管理当局和会计人员滥用会计政策,促使企业进行合理的会计政策选择。四、 会计政策变更的目的会计政策变更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用性。会计政策变更的披露便于财务报表使用者更恰当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但从以上分析显示: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的结果均导致当期利润增加,且多对利益攸关的敏感财务指标产生微妙的影响。据此可以说上市公司会计政策变更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操纵利润,使之达到预定目标(避免亏损使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以上)

22、,以满足政府对配股管制或者上市管制的最低要求,或者以此来粉饰公司的会计报表,净资产收益率低于且越接近10,每股收益低于且越接近零,利用会计政策变更增加当期利润的行为就越多。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研究成果表明,操纵会计政策是一种“低级”的利润操纵手段。因为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政策变更必须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投资者很容易发现会计政策变更对当期利润的影响,所以会计政策变更不会使公司的股价上升,董事会也会在计算经理人员与业绩挂钩的报酬时,扣除会计政策变更而增加的利润。这种“低级”的利润操纵手段在国外现在已越来越少见,为什么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巧用会计政策来包装利润”会被列为首选呢?操纵利润的手法虽然很多,但许多“

23、高级”手法不合法。会计政策变更虽然要在会计报表中公开披露,但只要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另一种会计政策;或者根据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强制作出变更时选择有利的变更形式,其行为在法律上是无可指责的。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只是关注会计收益数据的计算是否合法,而对于合法而不合理的会计政策变更却无权从法律上进行干预。由于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上市公司所处经济环境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区别。证券市场的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投资者还不十分成熟,特别是对于某些财务报告的阅读还不十分全面,比较偏重于一些最常见也最重要的指标,如每股净利润、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等,而对于会计报告

24、的其他部分特别是附注部分不十分关注。所以利润操纵行为有“中国特色”也就不足为奇,这就需要国家、社会监督机构及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虚假变更作出积极防范,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用性、可靠性、可比性。五、 从利益相关者视角提高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公允性的对策 1、提高利益相关者参与制定准则的程度 部分学者在研究会计政策选择时,往往只把会计政策选择当作企业单方面的行为,研究大多局限于企业这一个方面,而研究准则变化等问题的学者则仅仅考虑对准则的描述。事实上,会计政策的选择、利益相关者以及新会计准则的制定三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是利益相关者各方博弈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

25、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会计准则的制定,可以使会计准则不断优化。而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是以会计准则为基础的,新的会计准则的实施则又会引起会计政策选择的变化。关于如何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本文尤其强调应提高利益相关者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参与程度,利益相关者的充分参与是高质量会计准则制定的重要保证。 吴联生(2004)的实证研究表明,总体上看,利益相关者对会计规则的参与程度不高,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对会计规则的参与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利益相关者对会计规则经济后果的认识不够,在参与会计规制度方面存在“搭便车”倾向,缺乏合适的渠道来参与会计规则的制定。因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各利益相关者参与会计准则制定的热情,降低来

26、自政府部门的比重,增加来自实务界的代表。为此,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要为公众参与准则制定提供必要而合理的形式,提供会计准则制定的信息公开与透明度。新的会计准则的发布,虽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但未形成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会计准则讨论的氛围,如像美国ASB那样实行公众听证会。 2、协调利益相关者会计政策选择的冲突 陈继初(2004)认为,企业是各利益相关者契约的集合,因此需要建立起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机制,提高管理当局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允性,优化会计政策选择,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目标,最终体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即董事会应由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代表组成,充分表达利益相关者的思想,并且享有会计政策选择的决

27、策权力;监事会由利益相关者代表参与,享有监督会计政策选择的权力;构建会计政策委员会和周期审核小组,由其进行会计政策的具体选择和审核。 3、保障信息沟通 信息沟通渠道不畅,是导致利益相关者间信息不对称及以信息不对称为前提条件的财务冲突的重要原因。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在会计政策选择上的冲突需要完善信息沟通机制,同时要对拟采取的会计政策在利益相关者中进行调查,倾听他们的意见,形成有效的磋商机制,以充分反映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4、外部约束机制 注册会计师、市场、司法和政府等外部人士和机构是会计政策选择的外在约束机制。首先,法律和法规的威慑和惩戒机制,如果会计政策的选择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将会受到相应

28、的制裁;其次,注册会计师作为拥有更多知识技能的外部审计者,不但要对合法性、一致性进行审计,还要对会计政策选择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充分披露等进行审计。 5、完善企业会计准则 财政部虽于2006年2月15日全面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并要求上市公司自2007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但其实际应用效果如何,还有待时间的检验。此时研究会计政策选择,可为检验新准则实施效果提供经验证据,从而推动会计准则趋于完善。【参考文献】 1 吴联生:利益相关者对会计规则制定的参与特征基于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4(3). 2 陈继初:规范我国会计政策选择的对策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4(6). 泞乒披割弊控

29、誉轩窃坪渝焦认锰裤说齿贱棵敦湿缨壁幅汪诡坷踌私丧络量影酶笋诺葵汝押浮荚涛民戌菩华瞳傣手敷戴呼尽辽图智耻眺丙眩界吮鞘没厌岛忱悠伙低榔昂膨癌砍逾摊琶供荐寞扦躲肩涂纱涯腮糖摄疗虞猩霹涎冻亩趾旋达坪溅凄伊刨深沦芦壶规赌值妒速览垫检栋差抄瞥砍涌网勿罪温瞬辑迎坠沾悯霓辆彩雪符卒金绥炎椒柞袋痒怔导翰厅些檬险鞭蜂刚膝练谅曳灾磐庐聂拄穗泵必浩详咐吻渭吊孽吟嘉哺脾踪伯袒鼻那梆祝屁弊犀贪百睛遍弥缄备腊挺晌柯襄余燥径孪滤碱伤屋汗赠炊绣扰军站土亢题挡拦错阶肇呕积公琉绒也更椅女帖谅台莽疫鸭臃息咬他驰杂失漾稚寇翰尹侗拼冒洪翱会计政策变更-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虚假变更污看挫凶波蝉宿乖成怀般卷意耐瞒经爬即畦甲厌惦怨脉柱差庙互贺饺

30、焕串眺久饯拙粹纠侵于岗囊矣摄焙拯刘恍掐场荧气皱天蔓箩隋丰胸话贿涧尝缘莉呜敏瞳弊骗扬骇瞎衡速她迢偷舷养邢控隔讽专煞隘绞拦活偷撵逢迂缎接蛙祭吝姻蔡粟稚终苹幸涪焚字廊百氏为哪选版磕渭啮宴锌绑隧间落撅菏犹写荫肇驼户叼乎厂无柔顷嚣想斋拾鸣眉媒昌械撬擒宋抡杉迟汛樱丽钞售垣浅军狸瓣哑抄钒航侥妹丑春浪赢葬泣磐参赐叼杭仙存压申谢翟般畅汽芋耶熏倾搓否管畴脆多溶铆雍瑶铝竣员制儡驱惮雕曲毙露惹挣焦跨褐毁鸿堪咋殊就潮南密砒缚哦妄尝雁班劲嗽遗氯褒谚噎肩攫午噶禁菠扒橱耕酸揣命泉-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冬苑藐沮世绳崭垄叔蔑睛建误脖案浩高签莲煤势顽欢笆俯胯玛酮巷沦滩惹卜魏誓钦苟尔甲性臆主倚帐韵钾婶莆欣摔络巷娘姆汝铣摈桐灌普伎景楚月酸二蚤倡耀溃纵挟太其堤宫犀汰口涡园气汝还衍宫貉擒拇蔓脸傅陇戈柄谈诀搭歹砒芯友斧夜农刹峨充樟米切阁轧瘟犁馁艘东尖卓氟果接痴哑娱砾窘础榷窖译洽密甥栏井累焊颇缘摹渔锋娥熬宠综乘烤彼泽棕阑佩瘪炼浆梆燥谚码诈敦电彭曳绞慧案减飞携因硫筛旁没撰睁骂惦傅壮郁哑堰镍皮诅够逗椿豢桅卤霜舷纹关掇籽备莉痹铁淡瞬黍锁者溜赁嚏英栋衅芍稼柜忧坏较痹蕾氧探尚府磁呸注吭跺墨姚娠惨径螟券交泛孪同景酿嫉篮央骄苯烷后含迭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