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推动农民工就业已成内需增长重点.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658250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推动农民工就业已成内需增长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浅谈推动农民工就业已成内需增长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浅谈推动农民工就业已成内需增长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浅谈推动农民工就业已成内需增长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浅谈推动农民工就业已成内需增长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范文最新推荐- 浅谈推动农民工就业已成内需增长重点 在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日益加深之时,部分农民工提前返乡的现象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出务工人员的5.4%。国家统计局对*、*、*、*、*五个劳动力大省进行了快速调查,得出的数据是提前回流的农民工占整个外出农民工总量的5%-7%。而农业部根据固定观察点最近对10个省市的数据调查,得出农民工提前回流量占农民工总量的6.5%。据初步估算,提前返乡的农民工约有近800万人。 自20世纪90年代初大量农民开始进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形成”民工潮”以来,还是第一次出现这样大规模的提前返乡,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之下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官员表示,目前的农民工返乡率与往年相比“略显突出”,还构不成所谓的“返乡潮”。但如果我们没有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扭转经济形势,国际经济不能尽快转好,则明年春天以后农民工就业,乃至整体就业形势都会更加严峻。 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就业影响到很多方面。从农业发展角度来说,据统计,目前农民的收入结构中,有50%的收入来自非农产业,最主要是外出打工。尤其是从收入的增量来看,非农产业收入的增量更是占到每年农民收入增量的70%以上。如果农民非农产业的收入下降,不仅会影响农民增收,而且,也会对来年农民对于农业的投入能力产生影响。 而从应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来看,农民工的就业也至关重要。 我国已经明确,要立足

3、国内,以扩大内需为主,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但是,扩大内需,就业是根本,农民工的就业收入不仅是农业的重要投入来源之一,也是社会稳定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条件。如果这一群体没有稳定的就业和预期收入,扩大内需的目标也很难实现。 近年来,我国汽车、钢铁、建材等重化工业增速明显加快,比重显著上升。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增长形势明显好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增长的“重化工化”趋势明显。 对于我国这样资本短缺而劳动成本相对低廉的人口大国来说,目前的就业形势值得我们对这一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估计和判断。 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产业升级也要和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据研究,美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阶段

4、持续了110年,日本持续了80年,我国台湾省持续了40年。对于资本短缺而劳动成本相对低廉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使用技术和资本的成本往往高于使用劳动的成本。事实上,劳动密集型产业涉及一、二、三产业和多种所有制,覆盖城乡两大地域。即使是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一些工序,如光学、精密零件的研磨、抛光等,仍然需要人工来完成。特别是为了满足市场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或者对精湛手工艺品的追求,部分产业也必须保留或采用人工作业。 据测算,每一单位固定资本所吸纳的劳动力数量,劳动密集型的轻纺部门是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部门的2.5倍,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是资本技术密集型大企业的10倍以上。江苏省中小企业局的资料也对此进行了证明

5、,据他们统计,中小企业占江苏省企业数的99,吸纳了城乡80多的劳动力就业,创造了60多的经济总量、50多的税收。 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需要相对宽松的市场准入条件与容易获得的各项金融产品,从这一角度来看,我国今年下半年以来出台的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就显现出了必要性,而且,这些措施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也有必要对我国的“重化工化”产业趋势进行调整。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压力下,已经有一系列相关政策出台。比如,目前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正在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据测算将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而“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

6、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也都是对中小企业的利好措施。 本周一,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六方面有关农民工的工作。农民工就业收入稳定并增长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内需能否扩大,又与国内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方向密不可分。这套组合拳能否见效,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 两费取消后基层工商所职能转型的思考 “两费”的停征为基层工商所职能转变提供了一个必要的条件:把监管和服务、监管和发展、监管和维权、监管和执法作为重要职能取代收费而推上了舞台。怎样做好这“四个统一”,充分履行国务院“三定”方案中明确的工商职能

7、,将是基层工商所今后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理清工作思路,把握工作重点,更好地体现发展、服务、维权、执法这一和谐主题 “四个统一”为基层工商所职能转变指明了方向。“两费”取消后,基层工商所的工作思路要体现在这一和谐的主题上,并着力塑造“三情”的观点。 (一)以抓好“带着感情执法”为切入点,提高文明执法水平。 一是要动真情表实意,鼓实劲办实事。踏实做事,认真调查,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执法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二是严格公正执法办案。既要维护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又要最大限度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确保执法行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进行。三是要与维护执法相统一。大胆监管,严格执法,加大对市场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树

8、立工商执法的权威。 (二)以抓好“带着温情监管”为切入点,建立和谐的市场经济秩序。一是督促市场主体建立健全并全面实施内部管理体制,规范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针对不同的行业特点制定不同的自律制度,规范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从源头上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二是充分发挥间接管理手段的作用,增强市场主体守法经营,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三是正确处理“监管与查案”关系,做好适度监管不扰民。 (三)以抓好“带着热情服务”为切入点,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一是建立服务发展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服务发展新模式。以建立、完善服务制度为基础,不断探索深层次的服务模式,努力做到服务“零距离”、“零间隙”,提速增效,便民利

9、企。二是突出窗口文明建设,提升基层工商所的社会形象。三是不断拓宽服务发展的领域,以此来增强基层工商所干部的服务水平。 从以上工作思路出发,基层工商所在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应当定位在认真履行三大职能上下功夫:一是市场准入。主要负责各类市场主体的登记注册以及企业的年检、广告备案、中介备案等工作。并及时准确录入市场主体基本信息资料,完善相关数据,提高数据准确率。二是消费维权。强化基层消费者权益保护职能,及时处理12315分流转办投诉,受理调解辖区消费纠纷。在基层工商所打造一支“群众信赖、反应快速”的12315维权队伍,在辖区营造安全满意的消费环境。三是监管服务。负责各类市场主体的监管巡查工作,如商

10、标、广告、食品安全、高危行业等的日常监管,完善各类监管数据的录入,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宣传法律法规,进行行政提醒、行政告诫。 二、以行政执法建设为重点,提高基层工商所干部的监管适应能力 基层工商要“转型”,首先要转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一个正确的转型思想,转型就会陷入误区。作为一个基层工商人,应重新审视工商行政管理的性质,重新领会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其次,作为基层工商所还应该立足“四个抓”,促进职能转型。 (一)抓教育,强化执法意识。一是要强化政治学习,使基层干部深刻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清醒认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进一步增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的责任感。

11、二是要端正执法思想,进而增加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二)抓培训,提高执法水平。一是要强化法律法规培训。“两费”取消进一步把基层工商所推向了执法前沿,执法人员更需要深厚的法律功底。二是要及时更新业务知识。要学会不断掌握新法规、运用新技能、适应新形势。及时参加学习,不断拓宽案件查处工作的范围。三是要建立符合基层实际的培训体系。 (三)抓制度,规范执法行为。一是要落实行政执法责任、执行错案追究制度,明确违法失职、滥用权力等行为应当承担的行政责任、法律责任和道义责任,防止错案的发生。二是要完善办案奖惩制度,鼓励争先创优,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调动执法人员办案的积极性。三是要健全巡查执法办案制度,规范办案程

12、序、巡查执法纪律和执法管理监督。 (四)抓改革,提高执法效能。主要从加快信息化建设入手,提高综合监管效能。在实现三级联网的基础上,全面推行网上登记、网上年检、网上查询、网上举报、网上完成办案审批程序和网上制作办案文书等,以切实提高工商所的工作效率和综合监管效能。 三、有效整合人力资源,合理布局基层力量 (一)目前基层工商所的现状。1、市场监管环节薄弱,巡查流于形式。巡查记录未反映市场主体真实情况,存在造假现象,从日常监管中发现的案源主要集中在无照经营案件上。 2、基层工商所人员能力素质偏低。后学历较多,业务能力不高,对工商法律法规不熟悉,在监管巡查中无法发现和识别违法经营行为,能独立办案干部比

13、例偏低。 3、基层工商所办案成效较差。工商所查办案件类型单一,案件主要集中在无照经营、假冒伪劣等常规案件上,办案领域未得到拓展,办案成效与人力投入不成正比。 (二)存在的问题。 1、基层所人员存有闲置。按照工商所现有工作模式分析,取消收费后,70%的工商所收费人员因不再从事收费工作,工作量将大幅降低。今后干什么和能干什么?这两个问题目前困扰着我们一些基层干部,因而观望和等待成了这些干部的思想动态。 2、工商所人员无法胜任新的监管任务。取消收费后,基层所人员因素质、监管能力等原因,可能无法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由此可能产生消极悲观情绪,影响工作正常开展。 3、基层所转型进入误区。取消收费后,由于地区

14、差异,迫于部门生存的压力,可能会出现“不收费就办案”的现象,转入“罚款型”工商,执法目的出现偏差,出现全员办案抓罚款,遍地开花,重处重罚,导致工商部门执法形象受损,执法公信力下降。 4、监管服务工作不能得到真正的加强。取消收费后,工商所干部理应有更多精力从事监管服务工作,但是,由于个人素质、监管能力、思想观念、工作思路难以在短时间的得到彻底转变,监管服务工作又缺乏明确的考核指标和合理的考核方式,基层所干部的工作主动性、自觉性还很欠缺,监管服务工作短时间内未必能够得到加强。 (三)取消收费后如何定位职能的思考近年来,工商所的职能在不断增加,权限不断扩大,尽管如此,工商所仍然将大量精力放在完成两费

15、、罚没经济指标上,监管职能并未完全履行到位。取消收费后,不仅工商所职能转变需要一个过程,而且能力素质的提高也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取消收费后,建议将基层工商所的职能暂定位在负责工商行政管理的基础性、日常性的工作上,改变目前疲于应付、流于形式的监管现状,将监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为工商部门切实履行职能、拓宽监管领域奠定坚实的基础。 1、有效整合人力资源,合理配备基层力量。打破基层人员结构现状,适度削减基层力量。目前工商正处于一个急速转型期,工商部门需要在市场监管、服务发展方面需要寻求新的突破点,需要进行大量新的尝试和探索。取消收费后,除了保障基层工商所登记、监管、维权工作顺利开展所需人

16、员外,建议将基层工商所其余的人员暂轮流到局机关科室,通过以岗代训,可以帮助他们迅速提高业务能力,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基层工商所。 2、合理确定人员岗位。对工商所人员结构进行综合分析,准确定位。将年龄偏大、监管能力较弱、现代办公技能差的收费型干部用于消费维权岗位。将年轻干部和占大多数比例的中年收费干部通过培训提高素质后,一部分放在基层监管岗位上,履行监管服务职能,另一部分则抽调到机关,充实到业务科室,从事业务科室的基础性工作。能独立办案且办案能力强的执法人员则作为基层工商所执法办案主力军使用。(*工商所:任伟) 某市平安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平安*”建设在我市全面展开。两年多来,各级各部门各单

17、位紧紧围绕平安*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方针,切实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积极探索创新,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平安*”建设目标。通过开展平安*建设,全市呈现出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群体性事件、集体上访、安全生产事故五项指标呈现出全面下降的好势头。今年15月份,全市“五项指标”又分别比上年下降了6.01%、7.7%、72%、6.9%和2.3%。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和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逐步上升。近几年,我市的gdp连续保持15

18、%以上的高速增长,“平安*”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20xx年7月,省委、省政府在我市召开了“平安山东”建设经验交流会,向全省推广了我市的经验、做法。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平安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化,平安建设工作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平安建设工作自身机制体制方面也显现出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薄弱环节,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一)刑事犯罪总量仍在高位徘徊。其中,侵财型犯罪、暴力型犯罪和经济型犯罪成为当前刑事犯罪的三大主要类型,城市低收入者、职业不固定的闲杂人员、城市外来流动人口、青少年、低学历人员、农民犯罪占了很大的比重,重复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刑事犯罪问题突出的

19、原因,从打击方面来看,有的地方对治安形势评估和对刑事犯罪打击的科学性、精确性、及时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从预防方面看,全社会预防和防范违法犯罪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意识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打不重防,重打不重教,重治标不重治本”的短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带来的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精神文明与经济发展的不同步带来的法制道德教育的滞后、部分人价值观念的扭曲、心理的失衡和意识的错位,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婚姻家庭不和谐等诸多因素成为违法犯罪多发的深层次原因。(二)非法宗教及邪教暗中活动。一方面是因为有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支持和资助;另一方面,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有适宜他们滋生的“

20、土壤”,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物质文化生活贫乏,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科学知识得不到宣传,迷信观念盛行,有的农民因贫困、疾病等状况长期得不到缓解,加之精神空虚、法制观念淡薄,非法宗教及邪教便乘虚而入。(三)人民内部矛盾纷繁复杂。20xx年,市信访局共接待人民来信1287件,来访430起6854人,其中集体访185起6311人;全市基层司法、综治部门共登记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万余件;全市法院共受理一审民事和行政案件2万余件。这些人民内部矛盾纷繁复杂,有的因经济纠纷、邻里矛盾、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原因引起,有的是因土地承包、宅基地划分、基层干部工作作风简单粗暴等引起,有的是因土地征用、城市拆迁

21、、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引起,有的是企业破产、职工失业、拖欠工资或集资、生活保障、军转安置、历史遗留等原因造成,还有的是因为行政执法、司法不公不严造成的等等。由此可看出,我市的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多发态势和多元化发展趋势。究其原因,一是社会转型时期的机制体制不健全。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机制体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随着这种变革的不断深化,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利益的调整重组,造成了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机会冲突,从而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的不断增多。二是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有些部门和单位在作出决策、制定政策时,没能很好地站在大局角度,做到民主、公正、关注照顾弱势群体,给日后

22、矛盾纠纷的形成埋下了隐患。三是基层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比较薄弱。热心从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工作人员少,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网络不够健全,有的基层单位没有从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专兼职人员,有的有专兼职人员,但工作能力有限,作用发挥不好,形同虚设。四是矛盾纠纷信息预警渠道不畅。有些单位对于调处不了的矛盾纠纷不及时上报,听之任之,造成重大矛盾纠纷预警信息的中断或梗阻。五是矛盾纠纷的解决机制还不健全。党委统一协调,各部门联动负责的有效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四)治安防范面临新的挑战。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流、物流、信息流不断加大,治安形势日趋复杂,治安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人口的高流动性给社会治安的

23、管理和控制带来很多困难,治安防范面临新的形势。一是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的完善。受警力不足、经费制约、有的地方措施落实不到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巡逻防控的密度和物防、技防的覆盖面还相对较小,治安防范还存在死角。有些单位,由于领导不重视、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和经费不落实,造成了可防性案件的发生。二是防范意识还相对薄弱。有些单位及其领导,对防范工作不重视,心存侥幸,不舍得投入,特别是一些经营不太景气、内部管理较差的私营企业、改制企业参与平安建设的意识淡薄,他们大多只讲利润,不讲政治,舍不得投入经费搞自身的治安防范和安全生产,不关心平安建设的各项工作,而现行的领导责任追究制度和一票否决制度对他们没

24、有实际意义和经济影响,若对他们采取处罚的措施则要有相应的法律政策依据。因此,对他们的管理还存在盲区。(五)社会管理出现新的课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流、物流、信息流不断加大,人们的生活方式、活动区域、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等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和困难。一是流动人口、外来人口的管理难度不断加大。外来流动人口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的打工人员,他们在城市暂时居住地点较为分散,从业形式多种多样,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无固定职业,无单位归属,给城市的治安、户籍、计生、工商等社会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其中一些自身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的人,在致富心切心理的

25、支配下,很容易成为违法犯罪特别是侵财型违法犯罪的实施者。二是失业、无业人群和低收入人群生活困难尚未有效缓解,成为社会治安潜在的不利因素。由于企业改制破产,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加之近年来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等原因,造成社会失业、无业人员增多,这些人员无人管理,一部分人缺乏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很容易铤而走险,违法犯罪。三是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较高。由于帮教措施落实不好且现行的帮教制度容易给刑释解教人员造成“被歧视感”,刑释解教人员不能充分得到社会的信任和关爱,参与正常的社会活动的机会较低,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严重挫伤,导致其反社会倾向不断加大,有可能成为更具社会危害性的重新犯罪者。四是青少年

26、的教育管理难度加大。由于受各种传媒信息的影响,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多变,对其教育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特别是无人照看的未成年人、“问题”青少年、闲散青少年,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还不健全,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仍比较严重。五是计算机互联网络的管理与防范面临新的问题。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计算机互联网络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商务、办公等方面,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问题有网络黄赌毒对青少年的毒害、利用网络等高科技手段进行犯罪、境内外敌对势力与邪教组织利用网络进行通信联络等问题,这些都给网络监管与防范提出了新的问题。(六)基层基础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基层基

27、础工作是平安建设的重点。近年来,我市在开展平安*建设过程中,始终注重夯实基层基础工作,逐步探索出一条以“五个亮点”为特色的基层平安建设新路子。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基层的客观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基层的平安建设工作面临一些新问题。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弱化。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各项工作在基层开展的领导核心,也是平安建设在基层开展的领导核心,其作用发挥直接影响平安建设的效果。当前,大部分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是强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农村,有的党组织涣散、软弱,整体作用发挥不好,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特别是农业税取消以后,开展工作所需经费受到制约,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由于大多数农

28、民当前关注的是如何致富,而不是如何入党管事,有些想入党的农民也因宗族势力划分等因素不能入党,造成农村基层党员队伍老化、弱化,后继乏人。在城市社区,有的社区党建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其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二是基层政法综治组织的人员经费保障不充足。基层政法综治组织在基层平安建设中起着骨干作用。面对日益繁重的平安建设任务,基层政法综治组织的人员、警力明显不足,有的基层派出所正式干警为2-3人,达不到5人的要求,有的基层法庭的审判人员没有法官资格。这种状况与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形成了一对矛盾,导致工作疲于应付,质量不高。另一方面,由于有的县(市区)和乡镇(办事处)经济发展缓慢,总体财力有限,对基层政法

29、综治组织的工作经费和平安建设经费保障不充足、不到位,工作保障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基层政法综治工作经费不足、装备设施落后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有的甚至还存在“找米下锅”的尴尬局面,影响了的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基层群防群治普遍遭遇“经费瓶颈”制约。群防群治组织在基层平安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承担着社区、村庄的治安防范、矛盾调解、普法帮教等重要职责。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群防群治普遍面临人员、经费的制约,“无人干事,无钱干事”是基层群防群治工作存在的最大的问题。特别是其经费来源渠道不畅通,尽管各地在这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我市的农村契约式保险联防、社会治安保险等方法,但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法定的经费保

30、障机制,其作用的发挥也远没有理论上探讨的那样完备,基层群防群治工作处境尴尬。(七)平安建设工作自身机制体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平安建设工作开展已经有二年多的时间了,随着平安建设的不断深入,平安建设在工作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等方面,也显露出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平安建设的领导体制有待于进一步理顺。平安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囊括了政法、社会治安、信访、就业、社会保障,安全生产和劳动保障、医疗、环境、教育等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工作的开展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去组织筹划、开展运作。通过调研发现,有些地方的平安建设办事机构设在政法委、综治办,其日常工作也都是由政法委、综治办的工作人员承

31、担,没有专门的机构、人员、编制、经费,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平安建设的开展。二是平安建设的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平安建设工作机制不是一种单一的工作制度,它应该是诸多子机制的集合体,如社会利益的分配平衡机制,社会矛盾的解决机制,社会保障机制,政府运转保障机制等等,而且这些子机制之间还要有相应的协调配合机制,这样才是一种有机的工作机制。目前,平安建设的工作机制还仅仅停留在工作制度建设方面,还没有真正形成复杂的运行机制。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发现,平安建设的合力还不足不强,社会各方被动参与平安建设较多,主动参与较少,平安建设仍停留在“党委政府推动型”上。有的社会部门参与平安建设的意识不强、力度不够,有的

32、地方没有做好群众的动员发动工作,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平安建设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社会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如何把平安建设进一步推向深入,使社会更加平安、稳定、和谐?我认为,就是要围绕当前影响社会平安稳定的突出问题,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主要采取以下对策。(一)打击开路、重在预防,努力减少违法犯罪。一是要继续坚持严打整治方针不动摇。狠狠打击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黑恶势力和有组织犯罪。严厉打击事关国家经济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类严重经济犯罪。加大对非法宗教和邪教的打击力度,决不能使其形成气候。二是要建立科

33、学的社会治安形势分析评估体系。各级公安机关都要定期对治安形势进行分析评估,科学地确定打击重点,确保打击的精确度,提高打击犯罪的效率和成绩。这也是建立严打的长效机制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三是要建立人民群众安全感定期统计调查制度。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是平安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要对人民群众安全感定期进行科学的调查统计,为正确制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四是要建立社会治安定期排查通报制度。各级公安机关对治安突出问题和治安混乱地区、部位必须定期排查,定期向党委、政府汇报,定期向有关部门通报,定期利用多种媒体向人民群众公告或提示应当注意和防范的多发性违法犯罪。五是要通过立法不断健全完善各项社会机制。如收入

34、分配机制、社会就业与保障机制、社会教育与矫治机制等,提高全社会预防和防范违法犯罪的能力,努力消除滋生违法犯罪的社会因素。六是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特别是针对青少年和不同类型群体、不同领域人员,要创新宣传的方式方法,探索新形势下法制宣传的新途径、新渠道、新路子,确保宣传教育能够入耳入脑。七是要在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同时,营造良好的道德文化氛围。积极倡导科学、倡导法制、倡导文明,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用先进文化武装群众头脑,防止不良思想的侵蚀。(二)多渠道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一是健全完善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机制,统筹兼顾地协调社会各方的利益。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改革措施出台、管理方式改变、重大项目引进、

35、重要活动举办等重大决策之前,充分征求群众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实行决策听证制度,增加透明度,减少因决策不当带来的社会各方的利益冲突。要关心关注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着力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劳动、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福利、救助以及法律援助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好下岗职工、拆迁居民、失地农民和城乡其他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就医和子女上学等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健全完善矛盾纠纷的多元化排查调处机制,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要畅通信息渠道,及时获取重大矛盾纠纷信息,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形式,及时有力地化解和处理矛盾纠纷,严防其升级、激化或转化。要配合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居)调委

36、会和乡镇(街道)调解中心的组织体系建设和各项制度建设,想方设法加大工作经费投入,从政治上、经济上关心支持调解人员,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定期报告、协调会议、信访首问负责制等制度,实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三是健全完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快速有序反应机制,积极防止和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制定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预案,定期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处置稳妥有效、协调有序。(三)加强社会面的管理。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在城区街面,组建由财政全额保障的专职巡防力量;在社区,建立社区警务室,延伸警务工作,积极引导群防群治;在重点部位,加大技防力度,逐步

37、实现社会技防与公安技防大联网;在农村,大力推行治安承包和契约式保险联防,积极探索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治安防控机制。二是抓好青少年的教育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主要抓好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要以社区、单位和村居为单位,对孤儿、辍学生、无业在家的闲散青少年、留守在家无人照料的外出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服刑在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等,进行摸底排查和建档立卡。要落实家庭、学校、单位、社区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要大力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学校、单位”创建活动,举办“家长学校”,建立家庭教育咨询机构,开展各种家庭教育培训班和讲座、咨询等活动,共同做好对

38、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荣辱观教育、法制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要加大对违规的网吧、网站和互联网有害信息的封堵,大力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进一步净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三是加大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加强基层流动人口管理站和协管员队伍建设,对流动人口实行分类管理。按照“谁经营出租谁负责”的原则,不断强化对宾馆、出租房屋等流动人口落脚点的管理。积极按照对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的新模式。四是要切实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和监外执行、保外就医等人员的社会教育、改造工作。积极探索社会矫治的新模式。五是抓好公共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防止重大恶性事故发生。主要是建立健全各项工作的责任制,通过落实责任强化管

39、理。(四)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一是要解决基层平安建设“有人管事,有人干事”的问题。要强化基层党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平安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坚持警力下沉,强化基层政法综治组织队伍建设。要发展建立新型治安巡逻联防队伍、保安服务公司、物业管理公司、企事业单位的内保组织等各种形式的群防群治组织,加强对它们的管理和指导,充分发挥它们在平安建设中的作用。二是要解决基层平安建设“有钱干事、把事干好”的问题。要加大平安建设经费的保障力度,市、县、乡各级财政都要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专项经费和平安建设奖励基金长期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投入,以保证平安建设的顺利开展。要加大对基层政

40、法组织的投入,特别是保证基层公安所队的警务经费,逐步实现全额保障。要引入市场机制,积极拓宽综治经费和平安建设经费的来源渠道,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群防群治经费保障机制。(五)进一步加大组织领导力度。一是要抓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要以领导责任制为总抓手,层层分解责任,促进平安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二是要用好检查考核这个“指挥棒”。增加考核的次数,科学拟定检查内容,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综合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不断改进检查考核的方式方法。要把检查考核与领导干部的任用结合起来,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晋职晋级和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严格兑现奖惩,用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这个“杀手锏”。三是要广泛发动群众。要创新拓展宣传动员形式,进一步激发和调动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四是建立平安建设的长效机制。要靠制度体系确保平安建设的长期深入开展。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特别是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大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使平安建设形成合力。要走法制化的路子,用法律法规来健全、调节各种社会机制,来固定平安建设的成熟经验。 21 / 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