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115∕T 055-2018 “稻虾共作”技术规程(信阳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65239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2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15∕T 055-2018 “稻虾共作”技术规程(信阳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4115∕T 055-2018 “稻虾共作”技术规程(信阳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4115∕T 055-2018 “稻虾共作”技术规程(信阳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4115∕T 055-2018 “稻虾共作”技术规程(信阳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4115∕T 055-2018 “稻虾共作”技术规程(信阳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150 B 52 DB4115 信阳市地方标准 DB 4115/T 0552018 “稻虾共作”技术规程 2018 - 12 - 03 发布 2019 - 03 - 03 实施信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4115/T 055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信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潢川县上油岗文尧水产有限公司、潢川县工商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局、潢川县水产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文尧、张立赋、刘超、陈森林、鲁勇、熊宝艳。 DB4115/T 0552018 1 稻虾共作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稻虾共

2、作 ”的术语和定义、稻田养虾环境条件、养殖前准备、养殖模式、饲养管理、常见疾病及防治、成虾捕捞和亲虾留存、水稻栽培与管理、龙虾质量标准、标志、包装、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信阳市行政区域内的“稻虾共作 ”综合种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0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 5

3、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 5073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 NY/T 5117 无公害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SC/T 1009 稻田养鱼技术规范 SC/T 1135.1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虾 本文件所指的虾为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俗名小龙虾、淡水龙虾、红色沼泽螯虾,在动物分类学上录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螯虾科(Cambaridae)、原螯虾属(P

4、rocambarus)。 3.2 亲虾 可以进行繁殖交配的虾,包括雌虾和雄虾,体重宜在35g以上。 3.3 DB4115/T 0552018 2 虾苗 体长为3cm5cm的幼虾。 3.4 稻虾共作 稻虾共作属于一种种养结合的生产模式, 即在稻田中养殖龙虾, 并种植一季水稻, 在水稻种植期间,龙虾与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长。 4 稻田养虾环境条件 4.1 地理环境 4.1.1 养虾的稻田应是地势平缓地区水田。 4.1.2 土壤土质应以黏质土和壤土为宜。 4.1.3 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地质自然结构,保水性能好,不受洪水淹没。 4.1.4 稻田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 NY/T 5117 的要求。

5、 4.2 水质 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水质应符合GB 11607和NY 5051的要求。 4.3 面积 养虾专用水沟面积不超过水稻田面积的10% ,沟坑占比按SC/T 1135.1的规定执行。 稻田面积一个单元大小宜控制在6700m233500 m2。 4.4 稻田改造 4.4.1 规划 4.4.1.1 根据预开展“稻虾共作”面积,规划分割布局田块,并编号。 4.4.1.2 根据田地水利配套情况,规划“稻虾共作”田块进排水布置。 4.4.1.3 根据田地形状、大小、进排水布置,规划龙虾养殖水沟堤埂布置。 4.4.1.4 规划稻田农业作业(农机作业)进出通道。 4.4.1.5 “稻虾共作”

6、规模面积达到 33500m2以上,应规划设计种养生产配套用房。 4.4.1.6 “稻虾共作”规模区或连片区,应规划生产生活用电设施。 4.4.1.7 对种养水源不便地区,应规划设计水源(打井)、引水渠、蓄水塘。 4.4.2 挖沟 4.4.2.1 沿稻田田埂外缘向稻田内 4m5m 处,向田间开挖环形沟,沟宽 3m4 m,沟深 1m1.5m,坡比 1:1。堤脚距沟 1m2m 为养捕虾作业平台, 低于稻田平面 10cm20cm。 4.4.2.2 稻田面积达到 26680 m2以上的,还要在田中间开挖“井”字形或“十”字形田间沟,沟宽 1m2m,沟深 0.8m,坡比 1:1.5。 4.4.3 筑堤埂

7、4.4.3.1 利用开挖环形沟挖出的泥土加固、 加高、 加宽堤埂 。 堤埂加固时每加一层泥土都要进行夯实。堤埂应高于田面 0.6m1m,顶部宽 1.5m2m,坡比 1:1.5。 DB4115/T 0552018 3 4.4.3.2 在水沟内侧和稻田四周,筑稻田田间护水小埂,距沟边 0.5m1m,小埂宽 0.3m0.4m,埂高0.2m0.3m。 4.4.4 防逃设施 稻田排水口和堤埂上应设防逃网,防逃网应为圆角,无直角,防逃网为20目网片或其他材料。 4.4.5 进排水设施 进、排水口分别位于稻田两端,进水口用60目以上的长型网袋过滤进水。排水口建在稻田另一端环形沟的低处,设置防逃网(60目以上

8、)。上进下排。 5 养殖前准备 5.1 养殖新田翻晒 水稻收割后,进行新田块改造,改造后的田块,在冬季对稻田进行翻耕晒田。 5.2 新水沟消毒 新挖的水沟,用生石灰消毒,现化现用,每667m2水沟使用75kg。 5.3 种草 5.3.1 水草品质及种植时间 水沟内培育移植水草,水草包括沉水植物(伊乐藻、菹草、眼子菜、轮叶黑藻等)或漂浮植物(水葫芦等)两部分,以伊乐藻、轮叶黑藻为主,伊乐藻种植期为11月份到第二年3月份,最好在2月之前完成伊乐藻的种植;轮叶黑藻种植期为2月份到4月份。 5.3.2 种植方法 水草种植方法为“分批次,先深后浅”,先栽虾沟,待虾沟伊乐藻发力后再加水淹没大田,栽种大田,

9、水草株距3m。四周通道和主通道种植水草,辅通道为操作通道不种植水草。在四周通道与稻梗交界的一侧种草,保持与主通道内水草的整齐度。在主通道与稻梗交界的两侧种草,行距形成与稻梗区域一样的宽度6m到8m。 6 养殖模式 6.1 投放亲虾 8月至9月,每667m2虾沟放养规格35g以上的亲虾20kg25kg,雌雄比例为(23):1,已养的稻田每667m2虾沟投放大规格亲虾5kg。 6.2 投放虾苗 初次养殖,可在9月至10月,每667m2投放规格3cm5cm的虾苗6000尾8000尾,或在3月至4月,每667m2投放3cm5cm的虾苗6000尾8000尾。 6.3 补投虾苗 DB4115/T 0552

10、018 4 第二年的4月至5月,补投部分3 cm5cm的虾苗,实行轮捕轮放,每捕捞5kg大虾可补投0.5kg1kg虾苗。在6月中下旬水稻插秧后应每667m2酌情补投3cm5cm虾苗1000尾3000尾。 6.4 苗种放养要求 选择体质健壮,无病害的苗种,在晴天早上或傍晚的时间投放,避免阳光直射。采用干运法运输,运输时间不超过2h,放养前进行缓苗处理,方法是将苗种在田水内浸泡1min,提起搁置2min3min,再浸泡1min,如此反复2至3次,让苗种体表和鳃腔吸足水分后再放养,另外还要进行试水,用少量虾苗种放在盛有拟放养稻田田水的容器中,待24h虾不死,即可放养。 7 饲养管理 7.1 饵料投喂

11、 虾苗阶段,主要摄食昆虫、枝角类、桡足类及水生昆虫幼体,前期注重培养天然饵料,同时辅以投喂人工饲料。5月以后是小龙虾快速生长阶段,投喂饼粕、黄豆、玉米、南瓜等青绿饲料,配合动物性饵料和优质配合饲料。投喂的饲料应符合GB 13078和NY 5072的要求。 日投饵量为存塘虾重量的2%8%,具体投饵量要根据天气、水温、水质、饲料种类及小龙虾的吃食状况而定。一般每天投喂两次,上午8:00左右,投喂量为日量的30%;下午17:00左右,投喂量为日量的70%。脱壳后及时添加优质饲料,严防因饲料不足而引发相互残杀。 7.2 水质管理 保持稻田水体的溶氧量5mg/L以上,PH值78.5,每20d左右泼洒一次

12、生石灰水,每667m2水面用量为3kg5kg。 7.3 防止敌害 稻田饲养克氏原螯虾,其敌害较多,如蛙、水蛇、黄鳝、肉食性鱼类、水老鼠及水鸟等。每年在养殖期间,必要时,每667m2可用茶粕30kg 清除有害鱼类,浸泡后遍洒。 注意清除田内敌害生物,可在田边设置一些彩条或稻草人,恐吓、驱赶水鸟。 7.4 巡田 勤做巡田工作,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对策。早晨主要检查有无残饵,以便调整当天的投喂量;中午测定水温、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观察田水变化;傍晚或夜间主要观察了解小龙虾活动及吃食情况。经常检查、维修、加固防逃设施,强风暴雨时应特别注意做好防逃工作,检查田埂是否塌漏,防逃设施是否牢固,防止

13、逃虾和敌害进入。加强检查,做好防偷、防稻田被外来物质污染而缺氧、防漏水以及记载饲养管理日志等工作。 8 常见疾病及防治 龙虾常见疾病及症状和防治方法见表1,治疗过程应按NY 5071要求操作。水稻病防治与农药使用按SC/T 1009的规定执行。 DB4115/T 0552018 5 表1 病名 病原 症状 防治方法 甲壳溃烂病 细菌 初期病虾甲壳局部出现 颜色较深的斑点,而后斑点边缘溃烂、出现空洞。 1 避免损伤; 2 饲料要投足,防止争斗; 3 每667m2用10kg15kg的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或用2g/m33g/m3的漂白粉全池泼洒,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生石灰与漂白粉不能同时使用。

14、 纤毛虫病 纤毛虫 纤毛虫附着在成虾、幼虾、幼体和受精卵的体表附肢和鳃等部位, 形成厚厚一层 “毛” 。1 用生石灰清塘,杀灭池中的病原; 2 用0.3mg/L四烷基季铵盐络合碘全池泼洒。 病毒性疾病 病毒 初期病虾螯足无力、行动迟缓、 伏于水草表面或池塘四周浅水处; 解剖后可见少量虾有黑鳃现象、 普遍表现肠道内无食物、肝胰脏肿大、偶尔见有出血症状 (少数头胸甲外下缘有白色斑块),病虾头胸甲内有淡黄色积水。 1 用聚维酮碘全池泼洒,使水体中的药物浓度达到0.3mg/L0.5mg/L; 2 或者用季铵盐络合碘全池泼洒,使水体中的药物浓度 达到0.3mg/L0.5mg/L; 3 也可以采用单元二氧

15、化氯100g溶解在15kg水中后,均匀泼洒在667m2(按平均水深1m计算)水体中; 4 聚维酮碘和单元二氧化氯可以交替使用,每种药物可 连续使用2次,每次用药间隔2d。 9 成虾捕捞和亲虾留存 9.1 成虾捕捞 9.1.1 捕捞时间 捕捞时间从4月开始到9月底结束。 9.1.2 捕捞工具 捕捞工具主要是地笼。地笼网眼规格应为2.5cm3.0cm。 9.1.3 捕捞方法 将地笼布放于稻田及虾沟内,每隔3d10d转换地笼布放位置,当捕获量比开捕时有明显减少时,可排出稻田中的积水, 将地笼集中于虾沟中捕捞。 捕捞时遵循捕大留小的原则, 并避免因挤压伤及幼虾。 9.2 亲虾留存 亲虾存田量每667m

16、2虾沟不少于15kg。 10 水稻栽培与管理 10.1 水稻栽培 10.1.1 水稻品种选择 DB4115/T 0552018 6 养虾稻田只种一季稻,水稻品种要选择叶片开张角度小,抗病虫害、抗倒伏且耐肥性强的紧穗型品种。 10.1.2 稻田整理 稻田整理采用围埂法, 即在靠近虾沟的田面围上一周高20cm, 宽30cm的土埂, 将环沟和田面分隔开。要求整田时间尽可能短, 防止沟中小龙虾因长时间密度过大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也可以采用免耕抛秧法。 10.1.3 施足基肥 养虾的稻田,可以在插秧前的10d15d,每667m2施用农家肥200kg300kg,尿素10kg15kg,均匀撒在田面并用机器

17、翻耕耙匀。 10.1.4 秧苗移植 10.1.4.1 秧苗在 6 月开始移植,采取浅水栽插,条栽与边行密植相结合的方法,养虾稻田宜推迟 10d左右。 10.1.4.2 无论是采用抛秧法还是常规栽秧, 都要充分发挥宽行稀植和边坡优势技术, 移植密度以 30cm15cm 为宜,以确保小龙虾生活环境通风透气性能好。 10.2 稻田管理 10.2.1 水位控制 10.2.1.1 3 月份,稻田水位应控制在 30cm 左右; 10.2.1.2 4 月中旬以后,稻田水位应逐渐提高至 50cm60cm; 10.2.1.3 6 月插秧后,前期做到薄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晒田; 10.2.1.4 晒田复水后湿润

18、管理,孕穗期保持一定水层; 10.2.1.5 抽穗以后采用干湿交替管理,遇高温灌深水调温; 10.2.1.6 收获前一周断水。 10.2.1.7 越冬期前的 10 月份至 11 月份,稻田水位应控制在 30cm 左右,使稻蔸露出水面 10cm 左右; 10.2.1.8 越冬期间水位应控制在 40cm50cm。 10.2.2 施肥 10.2.2.1 坚持“前促中控后补”的施肥原则,化肥总量每亩施纯氮肥 12kg14kg、磷肥 5kg7kg、钾肥 8kg10kg。 10.2.2.2 严禁使用对小龙虾有害的化肥,如氨水和碳酸氢铵等。 10.2.3 晒田 10.2.3.1 晒田总体要求是轻晒或短期晒,

19、即晒田时,使田块中间不陷脚,田边表土不裂缝和发白。 10.2.3.2 田晒好后,应及时恢复原水位,尽可能不要晒得太久,以免导致环沟小龙虾密度因长时间过大而产生不利影响。 10.3 水稻病虫害防治 10.3.1 防治原则 DB4115/T 0552018 7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 10.3.2 虫害防治 10.3.2.1 物理防治 每20010m2安装一盏功率为15W杀虫灯,减少农药使用量。 10.3.2.2 生物防治 利用和保护好害虫天敌,使用性诱剂诱杀成虫,使用杀螟杆菌及生物农药Bt粉剂防治螟虫。 10.3.3 病害防治 应重点防治好纹枯病、稻瘟虱、

20、稻曲病等病害,防治方法见表2。 表2 病虫 防治时期 防治药剂及用量g、mL(有效成份)/hm2 用药方法 秧苗立枯病 水稻秧苗2叶3叶期 广枯灵4590;敌克松875975 喷雾 稻瘟病 发病初期 三环唑225300 喷雾 纹枯病 发病初期 井冈霉素150187.5;苯醚甲环唑.丙环唑67.590 喷雾 稻曲病 破口前 3天5天苯醚甲环唑.丙环唑67.590 喷雾 10.4 排水、收割 稻田的排水、收割,排水时应将稻田的水位快速的下降到田面5cm10cm,然后缓慢排水,促使小龙虾在环形沟和田间沟中掘洞。最后环形沟和田间沟保持10cm15cm的水位,即可收割水稻。 11 龙虾质量标准 11.1

21、 感观指标 商品龙虾的外观是:体色暗红或深红色。有光泽,体表光滑无附着物,无损伤,虾体厚实,反应敏捷。 11.2 质量等级指标 上市的龙虾按个体重量不同,区分为特级品、一级品、二级品、合格品。其区分标准见表3。 表3 等级 规格 个体重量(g) 误差范围(g) 特级品 1 两以上 50 5 一级品 8 钱以上 4049 4 二级品 6 钱以上 3039 3 大青大红 25 3 二青二红 15 3 合格品 工厂虾 15 / 11.3 有毒有害物质限量 DB4115/T 0552018 8 有毒有害物质按NY 5073的规定执行,药物残留按NY 5070的规定执行。 12 标志、包装、运输 12.1 标志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 12.2 包装 成品虾冲洗干净, 按质量等级分拣, 装入塑料虾筐泡沫塑料箱。 应在箱内放冰块, 冰块用塑料袋 (瓶)密封。包装材料应卫生、洁净,无破损。 12.3 运输 12.3.1 在低温清洁的环境中装运,要避免阳光直射,保证鲜活。用塑料虾筐包装的,要避免风吹。 12.3.2 运输工具在装货前清洗、消毒,做到洁净、无毒、无异味。 12.3.3 运输过程中,防温度剧变、挤压、剧烈震动,不得与有害物质混运,严防运输污染。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水产/渔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