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讲课讲稿.doc

上传人:1587****927 文档编号:1649693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4.50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讲课讲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讲课讲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临泉县土陂中心学校 周兰天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知道防火和自救的常识,培养自护自救能力。 3.通过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在学生参与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研究燃烧的条件、探究灭火的方法,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能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和灭火的方法与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燃烧既可造福人类,又可能给人类带来灾害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2.通过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的变化均有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发展,避开灾害,造福人类。 3.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内容和特点 1.内容:本课时内容选自九年级化学课本(人教版(上)第七章第1节,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燃烧的条件、灭火原理与方法等,对原来教材的呈现方式进行了调整和整合。 2.特点:本节课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着重体现化学学习内容的现实性,使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化学知识,化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化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应用意识。 三.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燃烧的现象也有一定的了解,对实验探究有较浓厚的兴趣,故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本课的重点是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可以通过猜想→探究→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逻辑顺序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燃烧条件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应用、演示实验、探究活动、启发式提问 六.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燃烧的特征及定义 【创设情景】魔术表演 1.口吞火2.水中生火3.烧不坏的手帕 【教师引导】这三个魔术都与燃烧有关,燃烧时生活中的常见现象,那么大家可曾了解过,燃烧是怎么一种现象?什么条件下才能燃烧?怎么控制燃烧?请进入今天的课题---《燃烧和灭火》 【板书】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观看】 【思考】 通过观看教师的魔术表演引起学生的兴趣,意在激发起学生学习燃烧条件,和灭火方法的兴趣。 课件展示: 探究一:燃烧的特征及定义(归纳法) 【温故知新】回忆学过的燃烧现象比如:白磷,镁条,木炭 【提问】根据以上事例,燃烧具有哪些特征 【师生小结】 燃烧特征:发光放热,氧化反应 【构建新知】 燃烧定义:一种物质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反应。 【学生交流汇报】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对燃烧进行从感性到理性的再认识。让学会运用归纳的学习方法。符合“最近发展区”教学的教学理念。 燃烧的条件 探究二:燃烧的条件(实验法) 【提问】燃烧究竟需要怎样的条 件呢?请根据自己对燃烧的了 解,做出猜想。 【讨论】所有物质都能燃烧吗? 【介绍】常见的可燃物并下定义 燃烧物:能燃烧的物质 【结论一】燃烧需要可燃物 【提问】煤块是不是可燃物?情学生点燃木条和煤块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观察提供的实验样品 分成两类:一类能燃烧, 一类不能燃烧 【学生分组实验】 观察现象得出结论:木条燃烧,而煤块只能烧红而不能燃烧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前面所学的知识,提出自己的猜想,观察演示实验现象,论证猜想是否成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点评】学生所答,煤块是可燃物,但由于没有达到着火点所以没有燃烧。 【介绍】着火点:物质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小结二】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 【提问】燃烧还需要其他条件吗?请各小组设计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 【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教师点评】 【小结三】燃烧需要氧气 【板书】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内因)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外因) 3、温度达着火点以上 【汇报与讨论】 【倾听】 【思考并回答】 【倾听】 【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 【学生代表汇报实验方案】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感性认识,总结燃烧的三个条件。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高度。 燃烧 的条 件 【视频播放】课本P125实验与探究 【问题展示】 【评价小结】 【观看思考】 【学生代表回答】 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实验创新】 【得出结论】 【观察思考】 与课本实验相比优点: 防止污染环境。 敢于对书本实验进行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同学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教学 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教师引导】燃烧是人类应用最早的化学反应之一,如今燃烧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为人类服务,火箭燃料的使用,说明燃烧的利用已经进入高科技领域,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但稍有不慎,造成可怕的后果。【展示图片】 面对这些我们该如何像消防员一眼临危不惧?如何做到从容面对灭火呢?我们也要学会灭火。 探究三:灭火的原理 【构建新知】请同学们运用逆向思维,根据燃烧的条件,推导出灭火的原理。 【认真听讲并思考】 【思考并回答】 1、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三者任满足其一。 根据中学生的特点用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自主设计实验,开放式的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和分组合作能力,为以后的探究式学习打下基础。 我是智多星 【小组比赛】点燃一只蜡烛,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熄灭。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根据实验 探究得出灭火的原理 【板书】 1、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三者任满足其一。 【小组实验】 【分析归纳】 【观看并思考】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感性认识,总结灭火的一般原理与基本方法。 灭火 的原 理和 应用 四.拓展延伸:消防安全三步曲 预防---灭火----逃生 消防安全原则之一:小则灭,大则逃 安全知识PK赛 规则: 1 不需要举手, 先站起来的回答。 2 答对加10 分, 答错扣10 分。 3在老师喊开始时才能站起来答, 违规者扣10 分。 4累计总分最高者有神秘奖品。 【展示题目】 【听讲并思考】 【认真听规则】 【踊跃回答】 联系生活实际,巩固灭火的原理。掌握有效的灭火方法能防止发生火灾。 回顾总结 【魔术大揭秘】 [ 提示] 我们刚刚把手帕浸入到什么溶液的?是纯酒精吗? 其实, 我们用的是酒精和水混合配成的一个大约50%左右的酒精溶液。 [ 问] 1点燃浸了酒精和水混合液的手帕实际上是什么在燃烧? 2 手帕为什么没有被烧坏呢? 【思考并回答】 让学生明白魔术中的化学知识,做到首位呼应。 【回眸本课】 运用知识树总结回顾 【回顾总结】 通过师生共同回顾与总结,明确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链接中考】见学案 【思考并作答】 及时巩固,强化学习效果。 课外延伸 教师布置作业,检查学生整理实验物品情况,时间允许,回答学生课后的一些问题或与部分学生交流本节课学习情况。 【记录作业】 【整理实验物品】 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生活,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板书设计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只供学习与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