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pdf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642909 上传时间:2024-05-07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1.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石敏俊,马国霞,李娜,李玫石敏俊,马国霞,李娜,李玫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Contents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1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成本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成本2我国绿色国民储蓄核算我国绿色国民储蓄核算3政策启示政策启示4Background?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过去五年工作面临的问题突出的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过去五年工作面临的问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中国经济增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突出的表

2、现为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消耗。中国经济增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突出的表现为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消耗。?究竟资源环境代价有多大?对经济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未来的发展方式应该进行怎样的调整?究竟资源环境代价有多大?对经济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未来的发展方式应该进行怎样的调整??需要对资源环境损失进行货币化评价,把握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为决策提供科学参考。需要对资源环境损失进行货币化评价,把握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为决策提供科学参考。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成本核算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成本核算?资源环境成本的核算框架与方法资源环境成本的核算框架与方法?资源环境成本核算结果资源环

3、境成本核算结果?资源环境成本的空间差异资源环境成本的空间差异?资源流动对资源环境成本空间分布的影响资源流动对资源环境成本空间分布的影响资源消耗(矿产资源,耕地资源)资源消耗(矿产资源,耕地资源)环境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环境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生态退化(水土流失,沙漠化)生态退化(水土流失,沙漠化)资源环境成本资源环境成本资源环境成本资源环境成本资源环境成本的核算框架与方法资源环境成本的核算框架与方法生态退化损失核算生态退化损失核算维护成本法维护成本法泥沙淤积量泥沙淤积量市场替代法市场替代法泥沙淤积泥沙淤积沙漠化损失沙漠化损失废弃耕地面积废弃耕地面积耕地价格耕地价格交通损失交通损失房屋损

4、失房屋损失总户数总户数草地承载量草地承载量单位羊价格单位羊价格土地价值法土地价值法直接市场法直接市场法支付意愿法支付意愿法直接市场法直接市场法市场替代法市场替代法土地价值法土地价值法养分流失量养分流失量化肥价格化肥价格养分流失养分流失土地废弃土地废弃直接损失直接损失土地废弃土地废弃沙尘暴沙尘暴直接损失直接损失载畜量下降载畜量下降土地废弃面积土地废弃面积土地单位价值土地单位价值冲刷耗水量冲刷耗水量泥石流损失泥石流损失崩塌损失崩塌损失滑坡损失滑坡损失养分流失量养分流失量化肥价格化肥价格每户支付意愿每户支付意愿水土流失损失水土流失损失养分流失养分流失资源环境成本的核算框架与方法资源环境成本的核算框架

5、与方法大气污染损失大气污染损失水污染损失水污染损失环境污染损失核算环境污染损失核算人体健康人体健康农业农业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人体健康人体健康农业农业人力资本法人力资本法直接市场法直接市场法直接市场法直接市场法人力资本法人力资本法直接市场法直接市场法住院损失住院损失过早死亡过早死亡失能损失失能损失渔业渔业污染缺水污染缺水防护支出防护支出住院损失住院损失过早死亡过早死亡失能损失失能损失鱼减少量鱼减少量鱼价格鱼价格缺水量缺水量工业水价格工业水价格烧开水量烧开水量电费电费污染面积污染面积作物价格作物价格直接市场法直接市场法直接市场法直接市场法替代成本法替代成本法污染面积污染面积作物价格作物价格温室气体温

6、室气体C交易价格交易价格资源环境成本的核算框架与方法资源环境成本的核算框架与方法?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总额为27511亿元,占GDP的13.9,说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有13.9是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退化为代价换取的。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总额为27511亿元,占GDP的13.9,说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有13.9是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退化为代价换取的。?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10.4,如果扣除资源环境损失,2005年我国资源环境生态损失大于经济增长量。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10.4,如果扣除资源环境损失,2005年我国资源环境生态损失大于经济增长量。?说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以

7、外延粗放型为主,存在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的问题,要素投入的追加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资源环境代价占GDP的比例西部大于中部和东部,北方大于南方。资源环境代价占GDP的比例西部大于中部和东部,北方大于南方。资源环境成本核算结果资源环境成本核算结果0%10%20%30%40%50%60%70%80%90%100%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生态退化损失资源消耗损失污染损失资源消耗的代价最大,占资源环境代价总额的71.2,资源消耗的代价最大,占资源环境代价总额的71.2,占GDP的9.9。

8、占GDP的9.9。中国各省生态退化、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占总损失的比重中国各省生态退化、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占总损失的比重资源环境成本核算结果资源环境成本核算结果?资源环境代价的空间差异大,北方大于南方。资源环境代价的空间差异大,北方大于南方。?北方资源环境成本为16138亿元,占GDP的22.7;南方为11373亿元,占GDP的9?东部地区资源环境成本为8721亿元,占GDP的7.2,中部11752亿元,占GDP的23.4,西部7074亿元,占GDP的27.6资源环境成本的空间差异资源环境成本的空间差异2005年中国各省总损失空间分布图(亿元)2005年中国各省总损失空间分布图(亿元)?不同地区

9、的资源环境代价不同,东部沿海地区环境污染,西部地区生态退化,中部地区资源消耗。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代价不同,东部沿海地区环境污染,西部地区生态退化,中部地区资源消耗。东部27%中部47%西部26%资源消耗损失比重资源消耗损失比重东部16%中部37%西部47%生态退化损失比重生态退化损失比重中部25%西部10%东部65%环境污染损失比重环境污染损失比重资源环境成本的空间差异资源环境成本的空间差异?京津冀都市圈以资源消耗为主,资源消耗损失占总损失的71.4,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都是以环境污染损失为主,分别其占总损失的67.1和61.2。京津冀都市圈以资源消耗为主,资源消耗损失占总损失的71.4,长

10、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都是以环境污染损失为主,分别其占总损失的67.1和61.2。资源流动对资源环境成本空间分布的影响资源流动对资源环境成本空间分布的影响中国中国31个省份考虑矿产资源流动后损失增减量分布图(亿元)个省份考虑矿产资源流动后损失增减量分布图(亿元)矿产资源的流动性较强,我国矿产资源大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资源富集区开采的矿产资源有相当大的比重流向东部沿海地区,为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山西是矿产资源输出最多的省份,净输出量为2.8108t。其中煤炭输出量为2.48108t,主要输入区为河北(48.4)、山东(15.8)、天津(9.1)、江苏(7.2)、北京(4.5)等。矿产

11、资源的流动性较强,我国矿产资源大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资源富集区开采的矿产资源有相当大的比重流向东部沿海地区,为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山西是矿产资源输出最多的省份,净输出量为2.8108t。其中煤炭输出量为2.48108t,主要输入区为河北(48.4)、山东(15.8)、天津(9.1)、江苏(7.2)、北京(4.5)等。-11000-6000-1000400090001400019000240002900034000山西内蒙古河南黑龙江新疆安徽贵州陕西宁夏云南海南青海重庆吉林福建甘肃湖南江西上海四川山东广西广东湖北北京浙江辽宁江苏天津河北资源流动对资源环境成本空间分布的影响资源流动对

12、资源环境成本空间分布的影响中国中国31个省份考虑矿产资源流动后损失增减量分布图(亿元)个省份考虑矿产资源流动后损失增减量分布图(亿元)剔除矿产资源流动的影响后,资源流出区的资源消耗损失有所减少,山西损失减少量占矿产资源损失57.2、新疆45.7、内蒙古19.3、黑龙江14.6、陕西10.8、贵州9.2、宁夏26.4%、青海12.4。剔除矿产资源流动的影响后,资源流出区的资源消耗损失有所减少,山西损失减少量占矿产资源损失57.2、新疆45.7、内蒙古19.3、黑龙江14.6、陕西10.8、贵州9.2、宁夏26.4%、青海12.4。资源流动后损失增减量占没有考虑资源流动损失的比重资源流动后损失增减

13、量占没有考虑资源流动损失的比重-100%0%100%200%300%400%500%600%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资源富集区的资源对资源输入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矿产资源流动后矿产资源损失增加量占矿产资源损失的比重浙江570、北京312、天津210、河北130、江苏108、湖北88.7。资源富集区的资源对资源输入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矿产资源流动后矿产资源损失增加量占矿产资源损失的比重浙江570、北京312、天津210、河北130、江苏108、湖北88.7。资源流动对资源环境成本空

14、间分布的影响资源流动对资源环境成本空间分布的影响?绿色国民储蓄的概念框架绿色国民储蓄的概念框架?绿色国民储蓄的政策涵义绿色国民储蓄的政策涵义?各地区绿色国民储蓄的核算结果各地区绿色国民储蓄的核算结果绿色国民储蓄核算绿色国民储蓄核算绿色国民储蓄的概念框架绿色国民储蓄的概念框架真实国民储蓄公式真实国民储蓄公式:GS为真实国民储蓄,为真实国民储蓄,GDP为国内生产总值,为国内生产总值,C为人造资本最终消费,为人造资本最终消费,K为人造资本折旧,为人造资本折旧,n为资源租金,为资源租金,R为资源消耗量,为资源消耗量,g为资源增加量,为生态污染的边际社会成本,为资源增加量,为生态污染的边际社会成本,e和

15、和d分别为污染减少和污染产生的函数,为生态退化的边际社会成本,和分别为污染减少和污染产生的函数,为生态退化的边际社会成本,和s为生态治理与破坏的函数,为生态治理与破坏的函数,m为人力资本投资。其中,为人力资本投资。其中,GDP-C为总储蓄,为总储蓄,GDP-C-K+m 为净储蓄。为净储蓄。)()()(sidegRnmKCGDPGS+=i绿色国民储蓄的政策涵义绿色国民储蓄的政策涵义?世界银行提出以绿色国民储蓄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世界银行提出以绿色国民储蓄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用财富的变化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消费流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的能力。?绿色国民储蓄为正值,即

16、扣除资源环境成本之后财富仍然是增加的(储蓄有盈余),说明经济发展是可持续的。绿色国民储蓄为正值,即扣除资源环境成本之后财富仍然是增加的(储蓄有盈余),说明经济发展是可持续的。?如果绿色国民储蓄为负值,即扣除资源环境成本之后财富仍然是减少的,说明财富增加是依赖资源环境消耗换取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如果绿色国民储蓄为负值,即扣除资源环境成本之后财富仍然是减少的,说明财富增加是依赖资源环境消耗换取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绿色国民储蓄政策含义明确,持续负增长最终必将导致财富的减少。绿色国民储蓄政策含义明确,持续负增长最终必将导致财富的减少。绿色国民储蓄的核算结果绿色国民储蓄的核算结果?2005年中

17、国绿色国民储蓄总额为56888.7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28.76。2005年中国绿色国民储蓄总额为56888.7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28.76。?即只有约30的GDP转换为扣除资源环境成本的财富?绿色国民储蓄率(绿色国民储蓄/GDP)可以表示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绿色国民储蓄率(绿色国民储蓄/GDP)可以表示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东部的绿色国民储蓄率为38.6,中部为17.4,西部为4.9,东部中部西部。?人均绿色国民储蓄的东西部比值为19.4,而当年人均GDP的东西部比值为2.7,说明东西部之间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差距远大于现实的经济水平的差距。人均绿色国民储蓄的东西部比值为1

18、9.4,而当年人均GDP的东西部比值为2.7,说明东西部之间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差距远大于现实的经济水平的差距。绿色国民储蓄的核算结果绿色国民储蓄的核算结果中国31省份总损失和绿色国民储蓄表中国31省份总损失和绿色国民储蓄表GDP总储蓄净储蓄总损失(亿元)(亿元)(亿元)(亿元)北 京6886.313796.083076.88156.562920.3142.4118987.732.27天 津3697.622314.681916.532051711.5346.2916409.695.54河 北10096.1160514908.591174.883733.7136.985449.8811.64山 西4

19、179.522379.211959.653499.21-1539.55-36.84-4588.8383.72内蒙古3895.552293.151893.051815.2677.82326.0546.6辽 宁8009.014456.143439.061175.972263.0928.265361.514.68吉 林3620.271859.521488.03406.481081.5429.873982.1111.23黑龙江5511.53062.632496.831926.89569.9310.341491.9734.96上 海9154.185118.464023.49291.293732.240.

20、7720991.013.18江 苏18305.6611324.629507.62884.88622.8247.111535.554.83浙 江13437.857564.785906.08643.155262.9439.1710745.084.79安 徽5375.122576.051929.84801.761128.0820.991843.2614.92福 建6568.933495.842778.74395.162383.5836.296742.86.02江 西4056.762096.061655.69703.59952.123.472208.5317.34山 东18516.8710989.11

21、8987.772054.736933.0437.447496.811.1河 南10587.425533.74567.621368.983198.6430.213410.0612.93湖 北6520.143172.982392.98545.951847.0428.333234.748.37湖 南6511.3427472097.78684.251413.5321.712234.4710.51广 东22366.5411541.819613.961023.218590.7538.419343.874.57广 西4075.751759.251358.25679.47678.7916.651456.621

22、6.67海 南894.57464.79351.5936.98314.6135.173799.624.13重 庆3070.491410.51007.37447.93559.4418.221999.4314.59四 川7385.113336.552397.92938.861459.0719.761776.7512.71贵 州1979.06466.01198.031142.9-944.86-47.74-2533.1557.75云 南3472.891326.22902.4891.5110.890.3124.4825.67西 藏251.2189.9448.999.1539.8415.861438.173

23、.64陕 西3675.662196.281806.041808.32-2.28-0.06-6.1349.2甘 肃1933.98819.49563.46502.8160.653.14233.8226青 海543.32205.13120.19290.68-170.49-31.38-3139.7953.5宁 夏606.1244.8150.18168.36-18.18-3-304.9627.78新 疆2604.191470.821113.1837.06276.0410.61373.3432.14全 国197789.03106162.6284657.7527511.1656888.7328.764433

24、.2413.91总 损 失 占GDP()地 区真 实 储 蓄(亿元)真实储蓄率()GDP总储蓄净储蓄总损失(亿元)(亿元)(亿元)(亿元)北 京6886.313796.083076.88156.562920.3142.4118987.732.27天 津3697.622314.681916.532051711.5346.2916409.695.54河 北10096.1160514908.591174.883733.7136.985449.8811.64山 西4179.522379.211959.653499.21-1539.55-36.84-4588.8383.72内蒙古3895.552293.

25、151893.051815.2677.82326.0546.6辽 宁8009.014456.143439.061175.972263.0928.265361.514.68吉 林3620.271859.521488.03406.481081.5429.873982.1111.23黑龙江5511.53062.632496.831926.89569.9310.341491.9734.96上 海9154.185118.464023.49291.293732.240.7720991.013.18江 苏18305.6611324.629507.62884.88622.8247.111535.554.83浙

26、 江13437.857564.785906.08643.155262.9439.1710745.084.79安 徽5375.122576.051929.84801.761128.0820.991843.2614.92福 建6568.933495.842778.74395.162383.5836.296742.86.02江 西4056.762096.061655.69703.59952.123.472208.5317.34山 东18516.8710989.118987.772054.736933.0437.447496.811.1河 南10587.425533.74567.621368.9831

27、98.6430.213410.0612.93湖 北6520.143172.982392.98545.951847.0428.333234.748.37湖 南6511.3427472097.78684.251413.5321.712234.4710.51广 东22366.5411541.819613.961023.218590.7538.419343.874.57广 西4075.751759.251358.25679.47678.7916.651456.6216.67海 南894.57464.79351.5936.98314.6135.173799.624.13重 庆3070.491410.51

28、007.37447.93559.4418.221999.4314.59四 川7385.113336.552397.92938.861459.0719.761776.7512.71贵 州1979.06466.01198.031142.9-944.86-47.74-2533.1557.75云 南3472.891326.22902.4891.5110.890.3124.4825.67西 藏251.2189.9448.999.1539.8415.861438.173.64陕 西3675.662196.281806.041808.32-2.28-0.06-6.1349.2甘 肃1933.98819.49

29、563.46502.8160.653.14233.8226青 海543.32205.13120.19290.68-170.49-31.38-3139.7953.5宁 夏606.1244.8150.18168.36-18.18-3-304.9627.78新 疆2604.191470.821113.1837.06276.0410.61373.3432.14全 国197789.03106162.6284657.7527511.1656888.7328.764433.2413.91总 损 失 占GDP()地 区真 实 储 蓄(亿元)真实储蓄率()人人均均真真实实储储蓄(元/蓄(元/人人)绿色国民储蓄的

30、核算结果绿色国民储蓄的核算结果?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呈现从东部沿海向西北逐渐递减趋势,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强,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弱。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呈现从东部沿海向西北逐渐递减趋势,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强,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弱。?绿色国民储蓄为负的省份是陕西、宁夏、青海、贵州、山西。绿色国民储蓄为负的省份是陕西、宁夏、青海、贵州、山西。中国各省中国各省2005年人均绿色国民储蓄空间分布图年人均绿色国民储蓄空间分布图?考虑资源流动后,绿色国民储蓄呈现负值的陕西、宁夏、山西变为正值,而甘肃、云南因资源的流入由正值变为负值。贵州、青海的绿色国民储蓄仍为负值。考虑资源流

31、动后,绿色国民储蓄呈现负值的陕西、宁夏、山西变为正值,而甘肃、云南因资源的流入由正值变为负值。贵州、青海的绿色国民储蓄仍为负值。?考虑资源流动后,东西部之间的人均绿色国民储蓄比值为14.1(小于之前的19.4),说明资源流动加大了我国东西部之间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差距。考虑资源流动后,东西部之间的人均绿色国民储蓄比值为14.1(小于之前的19.4),说明资源流动加大了我国东西部之间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差距。2005年年考虑矿产资源流动的中国各省人均绿色国民储蓄空间分布图考虑矿产资源流动的中国各省人均绿色国民储蓄空间分布图绿色国民储蓄的核算结果绿色国民储蓄的核算结果政策启示政策启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扭

32、转高资源消耗、高环境生态成本的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扭转高资源消耗、高环境生态成本的发展模式?我国资源消耗损失占GDP的比例达9.9,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的依赖较深我国资源消耗损失占GDP的比例达9.9,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的依赖较深。?我国欠发达资源富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经济发展以消耗大量资源为代价,可持续发展能力弱。我国欠发达资源富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经济发展以消耗大量资源为代价,可持续发展能力弱。00.511.522.533.544.5北 京天 津河 北山 西内 蒙辽 宁吉 林黑龙江上 海江 苏浙 江安 徽福 建江 西山 东河 南湖 北湖 南广 东广 西海 南重 庆四 川贵

33、州云 南陕 西甘 肃青 海宁 夏新 疆2005年中国31个省份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2005年中国31个省份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政策启示政策启示?资源使用成本和环境外部成本作为资源补偿依据,对资源富集区实施资源补偿,缩小区域差距资源使用成本和环境外部成本作为资源补偿依据,对资源富集区实施资源补偿,缩小区域差距由于国家对矿产资源价格的管制和对资源富集区资源利益的忽视,我国资源富集区的资源输出价格没有很好的体现资源的稀缺性和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损失,无法反映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了资源富集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资源输入区作为利益所得者,应该把输入资源的稀缺性价值和环境损失价值作为资

34、源补偿返还给资源输出区。我国主要的资源输出区是山西、新疆、内蒙古、河南、黑龙江、陕西、贵州、宁夏,对这些省份进行资源补偿。由于国家对矿产资源价格的管制和对资源富集区资源利益的忽视,我国资源富集区的资源输出价格没有很好的体现资源的稀缺性和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损失,无法反映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了资源富集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资源输入区作为利益所得者,应该把输入资源的稀缺性价值和环境损失价值作为资源补偿返还给资源输出区。我国主要的资源输出区是山西、新疆、内蒙古、河南、黑龙江、陕西、贵州、宁夏,对这些省份进行资源补偿。主要资源流动区的资源补偿额(亿元)主要资源流动区的资源补偿额(亿元)资源补偿区 山西内蒙

35、古陕西宁夏新疆贵州黑龙江河南北京资源补偿区 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新疆贵州黑龙江河南北京59.725.330.690.941.4106.660天津天津95.6869.710.284.630.2802.070.12河北河北760.1463.041.534.967.330.510.160.33山西山西006.840.012.820.150.590内蒙古内蒙古5.17000.622.541.1810.490.11辽宁辽宁42.5938.770.144.490.70.13133.920.24吉林吉林0.6210.8900.010071.350黑龙江黑龙江0.294800.020.28000上海上海1.39

36、00.290.230.140.1600.09江苏江苏82.750.8217.451.881.130.080.5919.15浙江浙江11.050.727.260.530.280.8804.56安徽安徽14.870.040.910.1600.020.4411.96福建福建1.820.040.040.040.281.0901.63江西江西13.681.64.420.510.141.55011.23山东山东218.255.1421.462.510.720.531.7810.98河南河南30.490.7629.770.6926.590.151.780湖北湖北46.450.9422.930.262.960

37、.6050.12湖南湖南14.055.777.10.330.499.08026.24广东广东1.910.890.190.010.997.7801.97广西广西0.480.520.020.010.0739.6800.44海南海南00000000重庆重庆000.4203.531.5700四川四川006.250.0811.993.4900贵州贵州000.1401.13000云南云南000.9707.92.0100陕西陕西1.871.1902.7511.71000.02甘肃甘肃00.740.017.01111.38000青海青海00.930.282.741.97000宁夏宁夏05.09000.710.

38、0200新疆新疆0.19001.090000合计合计1403.44260.9129.3736.5209.4670.64239.84139.17?征收环境污染税,将环境污染成本内部化征收环境污染税,将环境污染成本内部化?2005年,我国环境污染损失占GDP的2.5,当年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治理的投资仅占到环境污染损失的12。2005年,我国环境污染损失占GDP的2.5,当年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治理的投资仅占到环境污染损失的12。?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例达1-1.5时,环境污染的恶化有可能得到基本控制;占GDP的比例达2-3时,环境质量可得到改善。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例达1-1.5时,环境污染的恶

39、化有可能得到基本控制;占GDP的比例达2-3时,环境质量可得到改善。政策启示政策启示0%10%20%30%40%50%60%70%80%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中国中国31个省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环境污染损失比重个省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环境污染损失比重?征收环境污染治理税,将环境污染成本内部化征收环境污染治理税,将环境污染成本内部化?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扩大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对环境污染企业征收污染治理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扩大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对环境污染企业征收污染治理税。?环境污染税征收的一个困

40、难就是如何对环境污染的外部性进行货币化评价。全国31个省份环境污染损失核算结果,可为征收环境污染治理税提供科学依据。环境污染税征收的一个困难就是如何对环境污染的外部性进行货币化评价。全国31个省份环境污染损失核算结果,可为征收环境污染治理税提供科学依据。政策启示政策启示政策启示政策启示?对西部进行生态补偿,生态脆弱区实施生态移民对西部进行生态补偿,生态脆弱区实施生态移民?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改善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但西部地区生态退化的反弹现象严重。0%10%20%30%40%50%60%70%80%北 京天 津河 北山 西内蒙古辽 宁吉 林黑龙江江 苏浙 江安 徽福 建江 西山 东河 南湖

41、北湖 南广 东广 西海 南重 庆四 川贵 州云 南西 藏陕 西甘 肃青 海宁 夏新 疆2005年中国年中国31个省份水土流失治理减少面积占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比值个省份水土流失治理减少面积占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比值政策启示政策启示?对西部进行生态补偿,生态脆弱区实施生态移民对西部进行生态补偿,生态脆弱区实施生态移民?西部是中国的生态屏障,在全国的生态安全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生态环境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西部生态环境对东部地区具有正的外部效益。西部作为上游和上风向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存在着生态建设与地方经济、生态建设与农民生活、生态建设和投资需求的矛盾,不仅经济上产生了损失,而且产生了大量的生态移民。西

42、部是中国的生态屏障,在全国的生态安全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生态环境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西部生态环境对东部地区具有正的外部效益。西部作为上游和上风向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存在着生态建设与地方经济、生态建设与农民生活、生态建设和投资需求的矛盾,不仅经济上产生了损失,而且产生了大量的生态移民。?为了公平和效率,国家应从全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局出发,重新审视和调整中国东部和西部、富裕地区和贫穷地区之间的生态经济关系,建立生态保护区(西部)与生态受益区(东部)的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受益区的生态环境受益部分进行货币计量,使受益方对实际受益进行支付,从资金上支持和保证西部地区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减缓西部地区因贫困和生存压力而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为西部居民提供更多的生存和发展机会。为了公平和效率,国家应从全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局出发,重新审视和调整中国东部和西部、富裕地区和贫穷地区之间的生态经济关系,建立生态保护区(西部)与生态受益区(东部)的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受益区的生态环境受益部分进行货币计量,使受益方对实际受益进行支付,从资金上支持和保证西部地区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减缓西部地区因贫困和生存压力而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为西部居民提供更多的生存和发展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