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电力隧道手机信号覆盖设计规范...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631344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隧道手机信号覆盖设计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电力隧道手机信号覆盖设计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隧道手机信号 室内分布系统 1. 范围 电力隧道手机信号室内分布系统引用标准文件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发布单位 [1] GB 8702-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国家环境保护局 [2] YD/T 5160-2007 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验收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9] YD/T 1092-2004 通信电缆——无线通信用50Ω泡沫聚乙烯绝缘皱纹铜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10] YD/T 5067-2005 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验收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11] YD/T5174-2008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验收暂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12] YD/T 5040-2005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19] QB-A-033-2011 室内分布系统技术要求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20] QB-A-035-2011 中国移动无源器件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21] QB-A-036-2011 中国移动无源器件测试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2. 系统组成 室内分布系统的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2 室内分布系统示意图 室内分布系统主要由信号源和分布系统两部分组成。信号源为不同制式的基站设备或接入点设备,信号分布系统是由有源器件(含设备,下文合称有源器件)、无源器件、有源天线、无源天线、电缆或光缆传输线缆等组成。详细说明如下: 1、信号源 信号源主要包括一体式基站、分布式基站、Femto基站等多种形态的基站 2、有源器件 有源器件主要包括直放站、干放以及其他用于信号放大、信息汇集或传输扩展、GRRU、微波拉远、无线数字直放站等功能的有源设备、模块或单元。 3、无源器件 无源器件主要包括3dB电桥、耦合器、合路器、功分器、负载、衰减器、滤波器等。 (1)3dB电桥:实现相同频段的多载波合路。 (2)耦合器:从射频通路中通过耦合分配出一部分信号的无源器件,是带有不同耦合衰减量值的分路器,用于分布系统延伸链路中接至覆盖天线输出节点的连接器件,该类器件的耦合度量值是由耦合出口接至天线辐射输出的额定覆盖功率电平所决定选择。 (3)合路器:把两路或多路信号合并到单个通路上去的无源器件,具有两个或多个输入和一个输出端口,用于分布系统的收发共用射频链路中节点连接。 (4)功分器:将功率平均分配到各个分路上去的无源器件,具有一个输入和两个或多个输出端口,用于分布系统链路分支时的节点连接。 (5)负载:用于分布系统延伸链路中的分支节点或检测点口的终结。 (6)衰减器:具有不同的衰减量值的无源器件,用于分布系统延伸链路尾端与天线辐射输出的额定覆盖功率电平的适配。 (7)滤波器:用于多系统共存环境条件下独立系统上行或下行单链路分布的收或发隔离及带外杂散抑制。 4、天线 室内分布系统中常用的天线类型包括全向吸顶天线、定向吸顶天线、双极化天线、壁挂天线、八木天线、GPS天线等。 5、线缆 室内分布系统涉及的线缆及辅助材料包括如下种类: (1)同轴电缆:主要包括连接RRU和末端天线的馈线、GPS天线跳线和馈线。 (2)泄露电缆:主要适用于地铁、遂道、矿井等特殊环境。 (3)电源线:为室内覆盖系统的信号源及各种有源器件提供电源的线缆。 (4)(超)五类线:五类是指国际电气工业协会为双绞线电缆定义的五种不同的质量级别,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是在对现有五类屏蔽双绞线的部分性能加以改善后出现的电缆。 (5)接地线:主要包括BBU设备接地线缆、RRU设备接地线缆、室内和室外防雷盒接地线、电源线接地线缆以及GPS防雷器及馈线接地线缆。 (6)光缆及尾纤:主要包括BBU和RRU间通信的光缆以及用于连接光缆与光纤收发器。 (7)其他信号线和监控线:主要包括动环监控线、本地操作维护及测试信号线等。 (8)走线管:保护走线的附属管道。 试自检结果。 2.0.1. 安装位置 1、设备的安装位置符合设计文件(方案)的要求。并且垂直、牢固。安装位置有变更时必须征得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同意,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 2、信源设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安装在室内。对于室外安装的信源设备,应做防雨水溅湿主机箱体和防雷、防晒、防破坏的措施,且室外安装的信源设备宜采用C30混凝土基础,基础高度应不低于15cm;对于室内安装的信源设备,室内不得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室内的温度、湿度不能超过信源设备正常工作温度、湿度的范围。 3、安装位置无强电、强磁和强腐蚀性设备的干扰。安装位置应保证信源设备便于调测、维护和散热需要,要求信源设备底边离地有一定的距离且周围0.5米内无热源设备。 4、当有两个以上信源设备需要安装时,设备应在同一水平(或垂直)线上,设备间距便于日常操作维护,主设备安装中需要预留足够空间便于后期系统扩容。 5、信源设备内的各子单元应安装正确、牢固、无损坏、无掉漆的现象。 2.0.2. 后备供电 1、室内用信号源及有源设备应按照重要性和断电情况配置后备电池。后备电池宜采用直流配电加铁锂电池,时间宜参照重要站点4小时,非重要站点2小时。重要和非重要站点由各公司根据话务大小、覆盖类型、市电稳定性等因素自行划分。 2.1. 有源器件安装 1、有源器件的安装位置应确保无强电、强磁和强腐蚀性设备的干扰。 3、有源设备的安装应牢固平整,有源器件上应有清晰明确的标识。安装时应用相应的安装件进行固定。要求主机内所有的设备单元安装正确、牢固、无损伤、掉漆的现象。 4、有源器件的电源插板至少有两芯及三芯插座各一个,工作状态时放置于不易触摸到的安全位置。 5、有源器件应有良好接地,并应用16平方毫米的接地线与建筑物的主地线连接。 6、有源器件应有清晰明确的标签。 7、室外安装的有源器件应做好防水、防雷、防晒和防破坏措施。 8、连接主机的电缆必须固定,布线整齐,接头紧密;电缆进走线槽,走道布局美观、横平竖直,现场尽量无外露缆线;如有外露电缆必须用扎带扎紧。 2.2. 无源器件安装 1、无源器件应妥善安置在线槽或弱电井中,固定位置要便于安装、检查、维护和散热,避免强电、强磁或强腐蚀的干扰。在线槽布放的无源器件应用扎带固定牢固。 2、对于分量较重的无源器件,安装时应用相应的安装件进行固定,并且垂直、牢固,不允许悬空放置。 3、无源器件的接头应牢固可靠,电气性能良好,两端应固定牢固。 4、无源器件严禁接触液体,并防止端口进入灰尘。 5、无源器件的设备空置端口必须接匹配负载。 6、无源器件应有清晰明确的标签。 7、室外安装的无源器件应做好防水、防晒和防破坏措施。 8、施工完成后,所有器件要做好清洁,保持干净。 2.3. 线缆布放 2.3.1. 一般要求 1、线缆的规格型号、线径、数量、走线路由、接地方式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信号线、控制线应尽量避免与强电高压管道和消防管道一起布放走线,确保无强电、强磁的干扰。当同轴电缆、五类线等线缆与电源线平行敷设时,应满足下表隔离要求: 表2-1 平行敷设时的隔离要求 条件 最小净距(mm) 电源线与同轴电缆平行敷设 130 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 70 双方均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 注 注: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且平行长度小于10m时,最小间距可为10mm。表中同轴电缆采用屏蔽电缆时,最小净距离可以适当减小,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3、线缆应沿走线架或线槽进行布放,走向应清晰、平直,不得交叉和空中飞线。线缆经过白墙时要穿走线管。 4、线缆需进行绑扎或采用专用的线缆卡具固定,绑扎固定间隔保持一致,且符合要求。多余线扣应剪除,所有线扣应齐根剪平不拉尖。预留的缆线应整齐盘放并固定好,不影响其他设备和器件的正常操作。 走线管的绑扎间距应满足下表隔离要求: 表2-2 线缆的绑扎间距要求 ≤1/2″线径 >1/2″线径 水平布放时 ≤1.0m ≤1.5m 垂直布放时 ≤0.8m ≤1.0m 馈线尽量在线井和吊顶中布放,至少每隔1.5米固定一次,与设备相连的跳线或馈线应用线码或馈线夹进行牢固固定,且不得与其他厂家的馈线及电线绑扎在一起。 5、线缆应平直、整齐,并避免凹凸不平和急剧弯曲现象;需要弯曲布放时,弯曲角应保持圆滑均匀,其曲率半径应满足相应线缆的指标要求。 (1)同轴电缆的曲率半径必须满足如下指标要求。 表2-3 同轴电缆的弯曲半径要求(mm) 电缆俗称 7/8"(普通) 7/8"(超柔) 1/2"(普通) 1/2"(超柔) 馈线型号 22 21 12 9 一次最小弯曲半径 240 170 140 60 二次最小弯曲半径 500 260 250 110 (2)泄露电缆的曲率半径要求参照同轴电缆。 (3)光缆的弯曲半径要求为:静态弯曲半径大于等于10倍光缆外径,动态弯曲半径大于等于20倍光缆外径,尾纤盘放弯曲直径大于等于80mm。 (4)馈电光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等于15倍馈电光缆直径。 (5)五类线/超五类线的弯曲半径应大于30mm. (4)电源线拐弯处的弯曲半径应大于50mm(或不小于线缆外径的20倍)。 (5)接地线的曲率半径应大于0.13米。 6、线缆应采用阻燃材料,外表面应干净、清洁、无施工记号,无明显的折、拧现象,并避免强行拉伸,线缆的护套绝缘层无破损及划伤,馈管无裸露铜皮。 7、当线缆接入室外设备时,线缆外径应与防水堵头孔内径相匹配。未使用的接头均应拧紧堵头或采用防水胶带将接头连接器端部密封,防止漏水。 8、室外线缆进入室内前必须做滴水弯。波纹管滴水弯底部必须剪切一个滴水口,以防止雨水沿馈线进入室内,入线口、孔必须用防水材料密封。折弯时应满足曲率半径要求,以避免影响驻波比等指标。 2.3.2. 电源线 1、电源线必须根据设计要求穿铁管或PVC管后布放,铁管和PVC管的质量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管口应光滑,管内清洁、干燥,接头紧密,不得使用螺丝接头,穿入管内的电源线不得有接头。 2、直流电源线和交流电源线宜分开敷设,避免绑在同一线束内。 3、芯线间和芯线与地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Ω。 4、电源插座必须牢固固定,如需使用电源插板,电源插板需放置于不易触摸到的安全位置。插座插板必须通过3C认证。 5、电源线与电源分配柜接线端子连接,6平方毫米以上的电源线应采用铜鼻子与接线端子连接,并且用螺丝加固,接触良好。 6、电源线两端线鼻子的焊接(或压接)应牢固、端正、可靠,芯线在端子中不可摇动,电气接触良好。 7、电源线接线端子处应加热缩套管或缠绕至少两层绝缘胶带,不应将裸线和线鼻子鼻身露于外部。 8、电源线与设备及电池组的连接应可靠牢固,接线柱处应进行绝缘防护。 9、为射频拉远单元供电时布放的室外直流电源线,其金属屏蔽层应在天线处、离塔处以及机房入口处进行“三点接地”保护。 10、电源线如遇穿墙走线,穿墙部分必须加套铁管、PVC管或波纹管加以保护,穿墙孔/口必须用防火泥加以密封。 11、电源连接 1) 提供给主机的电源必须稳定、可靠。 2) 主机必须安装配电箱,配电箱的安装位置可靠近主机,与主机同高,也可安装在业主指定位置,但须置于不易触摸或不易被破坏的地方。 3) 电表、插座、电源漏电保护开关均置于配电箱专用位置。 4) 所有与设备相连的电缆要求接触良好,不能有松动的现象。 5) 主机至配电箱的电源线可截断,无需使用插头,线头直接接于漏电保护开关上。 6) 若在交换机房、移动通信设备机房连接24V/-48V电源时,使用工具的多余金属裸露部分要用电工胶布包裹,以免因操作不当造成机房直流电短路或其它故障的发生。 7) 连至主机的电源线不能和其它电缆捆扎在一起。 8) 连接电源时,必须作好安全防护工作,以绝对保证人身安全。 2.4. 工艺指标 2.4.1. 驻波比测试 针对室内分布系统具体制式的实际使用频段,测试室内分布系统的驻波比,包括信号源所带无源系统整体驻波比和平层分布系统驻波比。 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抽查测试,测试的点位原则上应包含主干驻波且不少于总点位的20%。 验收要求:驻波比应不超过1.5。 2.4.2. 无源器件指标抽检 室内分布系统所使用无源器件的工作频段应与所支持技术保持一致(附录A)。 为了降低无源器件互调产物对室内覆盖系统的影响,对于新建分布系统、直放站改主设备信源的分布系统、高容量配置的分布系统以及经排查确定因无源器件引起高干扰的分布系统,当无源器件的注入功率≥ 36dBm/ 载波(约 4w/ 载波)时,应采用高性能无源器件。 对于2012年起建设与改造的室分系统的新器件,所使用无源器件的互调抑制、功率容量和端口隔离度(仅针对合路器)等指标应符合无源器件相关企业标准要求,即互调抑制和功率容量应与系统多载波功率需求相匹配,端口隔离度应符合多系统共存要求;对于TD-LTE E频段与WLAN共室分系统,应对合路器的隔离度进行逐一检查,TD-LTEE频段端口与WLAN端口隔离度达到88dB。 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抽查测试,具备条件的应按照无源器件测试规范相关要求进行测试,不具备条件应依据外部标识或产品型号核查器件的标称指标是否满足使用要求。3dB电桥、合路器、负载和衰减器应全检,耦合器和功分器抽检的器件原则上不少于该类器件总数量的5%。 验收要求:无源器件的重要性能指标符合使用原则。 2.4.3. 总输出功率和天线口输入功率测试 总输出功率为BCCH或导频功率。 针对室内分布系统具体制式的实际使用频段,测试验证室内分布系统在各天线口面且进入天线之前的输出功率,此处天线口输出功率指单系统的总输出功率。 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抽查测试,测试的点位原则上不少于总点位的10%。 验收要求:(单系统)天线口输入功率与设计方案标称值的差异不超过3dB,且必须满足国家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对公众照射的限值要求为(30-3000MHz):在一天24h内,环境电磁辐射场的功率密度在任意连续6min内的平均值应不超过0.4W/m2。 。 2.4.4. 双通道功率平衡性测试 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抽查测试,测试的点位原则上不少于总点位的10%。 验收要求:双通道功率差应不超过5dB。 2.4.5. 上行干扰测试 通过话统数据,采集一周每日六忙时(早8:00~11:00时,晚18:00~21:00时)的上行干扰带信息(GSM系统)。 一周六忙时上行干扰不低于-100dBm的采样点比例应不超过30%。 2.4.6. 上行接收电平测试 通过话统数据,采集一周每日六忙时(早8:00~11:00时,晚18:00~21:00时)的上行接收电平(GSM系统)。 一周六忙时上行接收电平不低于-95dBm的采样点比例应不低于95%。 附录A 我国室内分布系统制式的频段范围(MHz) 表A-1我国室内分布系统制式的频段范围(MHz) 制式 上行频率 下行频率 FM广播和DTV数字电视系统 80~108和207~215 公安、消防系统 350 SCDMA 406.5~409.5 CMMB 470~806 集群 806~821 851~866 数字移动 824~844 869~889 CDMA 825~835 870~880 GSM(中国移动) 889~909 934~954 GSM(中国联通) 909~915 954~960 DCS(中国移动) 1710~1735 1805~1830 DCS(中国联通) 1745~1755 1840~1850 SCDMA 1710~1730 PHS 1900~1910 CDMA1900 1900~1905 1980~1985 UMTS FDD 1920~1935 2110~2125 1935~1950 2125~2140 1950~1965 2140~2155 1965~1980 2155~2170 UMTS TDD1 1880~1900 2010~2025 2320~2370 TD-LTE 2320~2370 WLAN 2400~2483.5 注:1、UMTS TDD的频段使用参考《关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使用第三代公众移动通信系统频率的批复》(工信部无函 [2009] 11号)和《关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增加TD-SCDMA系统使用频率的批复》(工信部无函 [2009] 572号)文件。 附录B 常见室内分布系统标签的规格建议 表B-1常见室内分布系统标签的规格建议 标签类型 规格mm 标签类型 规格mm 室内信号线 49*25 传输 80*10 室外信号线 49*25 DC电源开关标签 18*11 地线、告警线 33*10 AC电源开关标签 45*10 电池线缆 42*22 外电引入电源线 42*22 电池组 70*43 其他电源线 33*10 机架、电源架、AC屏 70*20 设备室内防雷排 100*25 DF架 70*20 机房总地排 100*25 空调 70*20 室外总地排 100*25 防雷箱 70*20 UPS 70*20 附录C 常见室内分布系统标签的编制示例 无源分布系统设备标签: l 天线: ANT n-m l 功分器:PS n-m l 耦合器:T n-m l 合路器:CB n-m l 负载: LD n-m l 衰减器:AT n-m l 干线放大器:RP n-m 有源分布系统设备标签: l 射频有源天线:PT n-m l 有源功分器: PPS n-m l 中途放大器: IA n-m l 末端放大器: EA n-m l 主机单元: HUB n-m 光纤分布系统设备标签: 1) 主机单元: HS n-m 2) 远端单元: RS n-m 3) 光纤有源天线:OT n-m 4) 光路功分器: OPS n-m 馈线标签: 1、 起始端:to ______(设备编号) 2、 终止端:from_____(设备编号) 注:以上n表示设备的编号,m表示该设备安装的楼层。 举例说明: 5) 在9层编号为2的三功分器,它的标签为: 三功分器 PS2-9F 图C-1 三功分器标签 2)一段馈线,起始点是安装在9层编号为2的功分器PS2-9F,终止点为安装在10层编号为3的耦合器T3-10F,则此段馈线的标签为: TO T3-10F 起始端标签: FROM PS2-9F 终止端标签: 图C-2 馈线标签 附录D模拟测试方法 测试方法是将模拟信源和天线直接相接,天线用支架架起,高度和室内布系统安装的天线高度相当,在室内典型位置点测该点的功率并记录结果,如图1所示。根据计划好的测试路线,以0.5米一个测试点为原则,按照计划好测试路线,进行数据收集。每个测试点数据采集时间确定为1分钟,测试完成后,需要将每个测试点按照序号标注清楚,并记录在模拟测试记录表中. 图1 模拟测试方法示意图 每种覆盖场景应投放合适的发射点数量进行模拟测试,发射点所对应的接收点位置能有效示意信号覆盖或外泄的范围;应给出模拟信号发生器的型号、输出连续波的信号中心频点以及功率大小;发射天线的辐射方向上不能有阻挡,天线的挂高应与实际安装高度相同。 测试前应先勘察实际楼层结构是否与平面图相符,在测试时应注意: 1) 每次更换天线、馈线等要重新测试天线口功率; 2) 模测时无需具体考虑天线的增益; 3) 最终数据应以多次测试的均值为准; 4) 注意两次测试之间不要有人员来回走动,以排除人体阻挡损耗干扰; 5) 天线固定好之后不要随意挪动、转动方向等 模拟测试应包括所有典型结构楼层,每一层的测试位置应在该层的平面图中标记清楚。对于典型楼层,每一层都应包含一份标记测试位置的平面图和对应的测试记录表,如图2和表1所示。 表1 模拟测试记录表 模拟发射点 模拟测试点 模拟输出功率 实测功率 (dBm) 设计输出功率 预计场强 (dBm) A A-1 10dBm -69 8.9dBm -70.1 A-2 -60 -61.1 A-3 -68 -69.1 A-4 -91 -92.1 B B-1 10dBm -63 10.2dBm -62.8 B-2 -68 -67.8 B-3 -67 -66.8 B-4 -100 -99.8 …… …… …… …… 附录ETD-LTE室分改造方案 室内分布系统在设计时必须密切结合中国移动的发展实际,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做到技术先进、设计科学、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设计的系统应满足可靠性、可实施性、可管理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的要求,并提高经济效益。 TD-LTE室内分布的建设可以采用单通道,也可以采用双通道模式。 具体建设方式有以下三种:单通道改造、双通道新建一路改造一路、双通道新建两路。 (1)单路建设:通过合路器使用原单路分布系统(如下图所示)。 注释:红色器件为新增器件,蓝色器件为更换器件,其余为利旧器件。 TD-LTE与其他系统共用原分布系统,按照TD-LTE系统性能需求进行规划和建设,必要时应对原系统进行适当改造。 (2)双路建设:一路新建,一路通过合路器使用原单路分布系统(如下图所示)。 注释:红色器件为新增器件,蓝色器件为更换器件,其余为利旧器件。 TD-LTE双路中的一路使用原分布系统,并新建一路室分系统。应通过合理的设计确保两路分布系统的功率平衡。 (3)两路新建(如下图所示)。 注释:红色器件为新增器件。 对于新建场景,新建两路分布系统,并通过合理的设计确保两路分布系统的功率平衡。 对于改造场景,若合路存在严重多系统干扰(如多运营商、多系统场景),可在不改动原分布系统的基础上新建两路天馈线系统。 室内单极化天线更换为双极化天线(如下图所示)。 注释:红色器件为新增器件,蓝色器件为更换器件,其余为利旧器件。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最新范本,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