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低年级家庭教育中的困惑与对策.ppt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620942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年级家庭教育中的困惑与对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低年级家庭教育中的困惑与对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低年级家庭教育中的困惑与对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低年级家庭教育中的困惑与对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低年级家庭教育中的困惑与对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学低年级家庭教育中的困惑与对策 1小学一年级教育的重要性小学一年级教育的重要性1、小学一年级学习习惯的培养占最最重要、小学一年级学习习惯的培养占最最重要的位置。是奠基的阶段!同时也是最好教育的的位置。是奠基的阶段!同时也是最好教育的阶段。阶段。2、一年级是最不能忽视和最需要花心力的阶、一年级是最不能忽视和最需要花心力的阶段,错过这个阶段,以后你要花成倍的精力和段,错过这个阶段,以后你要花成倍的精力和金钱都难以弥补。金钱都难以弥补。2刚入学的孩子切忌刚入学的孩子切忌“松松”一松就麻烦了一松就麻烦了一松学习就散了一松学习就散了一松孩子习惯就容易坏一松孩子习惯就容易坏不要轻易妥协孩子学习拖推的借口

2、不要轻易妥协孩子学习拖推的借口3“惯惯”坏的孩子比坏的孩子比“管管”坏的孩子更坏的孩子更难纠正与教育难纠正与教育任性的孩子都是宠出来惯出来的!任性的孩子都是宠出来惯出来的!任性的任性的“毛病毛病”平时可能不发作,但一发平时可能不发作,但一发作起来就要作起来就要“命命”,父母十分无奈。,父母十分无奈。溺爱是一种裹着蜜的慢性毒药,越喝越甜,溺爱是一种裹着蜜的慢性毒药,越喝越甜,越久越毒。越久越毒。4数学半期考成绩分析分数段:90100分:42人8089分:16人7079分:10人6069分:5人平均分均为:90分5科学教育的目的科学教育的目的科学的教育科学的教育是使孩子成才的偶然性成是使孩子成才的

3、偶然性成为必然性。为必然性。科学教育的目的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为孩子的未来惯,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基础。奠定基础。6学习习惯培养主抓三个方面学习习惯培养主抓三个方面1、独立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独立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2、养成终生求知的阅读习惯、养成终生求知的阅读习惯3、注意力的培养与减少粗心马虎、注意力的培养与减少粗心马虎7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8如何培养孩子独立的学习意识如何培养孩子独立的学习意识

4、少帮办孩子的学习会让孩子更多独立少帮办孩子的学习会让孩子更多独立培养孩子独立学习意识培养孩子独立学习意识3件事你别做件事你别做1、书包不要帮孩子背、书包不要帮孩子背2、不要帮孩子收拾书本与学习用具、不要帮孩子收拾书本与学习用具3、不要为孩子学习作主(多引导少代替)、不要为孩子学习作主(多引导少代替)9如何克服孩子粗心马虎与好动如何克服孩子粗心马虎与好动孩子好动、坐不住、注意不集中。是小学孩子好动、坐不住、注意不集中。是小学一年级孩子学习的最大障碍!一年级孩子学习的最大障碍!大多数的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没注意培大多数的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没注意培养好孩子的注意力,上小学后问题就出来养好孩子的注意

5、力,上小学后问题就出来了。了。10注意力是第一位的学习能力注意力是第一位的学习能力注意力越集中的孩子,学习效率越高,相注意力越集中的孩子,学习效率越高,相应的学习成绩也越好。应的学习成绩也越好。注意力是吸收知识的窗口,没有良好的注注意力是吸收知识的窗口,没有良好的注意力,一切能力的发挥都会受到限制。意力,一切能力的发挥都会受到限制。11测试孩子注意力的最好方法测试孩子注意力的最好方法采用世界通用的医学舒尔特方格测试法(采用世界通用的医学舒尔特方格测试法(1-25的阿拉伯数字)的阿拉伯数字)五分钟可准确测试出孩子的注意力水平五分钟可准确测试出孩子的注意力水平12世界通用的世界通用的“医学舒尔特方

6、格医学舒尔特方格”注注意力测试法意力测试法测量工具:医学舒尔特方格测量工具:医学舒尔特方格测量要求:环境安静相对安静,测量要求:环境安静相对安静,集中注意力。集中注意力。测量方法:测量方法:叫孩子按顺序用手指依次指出叫孩子按顺序用手指依次指出1-25的数字,并读出声,家长或教师的数字,并读出声,家长或教师用秒表为孩子计时,数用秒表为孩子计时,数3张注意力训张注意力训练数字卡(舒尔特方格),看孩子练数字卡(舒尔特方格),看孩子平均数一张牌用时多少秒,越快越平均数一张牌用时多少秒,越快越好,时间越短,数得越快,注意力好,时间越短,数得越快,注意力水平越高。水平越高。测试好后对照注意力商数标准值,测

7、试好后对照注意力商数标准值,查得分数。查得分数。1314 关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关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非常多家长感兴趣非常多家长感兴趣.小学阶段成绩好的孩子未必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阶段成绩好的孩子未必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成绩终会好但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成绩终会好.从低年段从低年段学生来看学生来看,好的学习习惯远比成绩更重要好的学习习惯远比成绩更重要.如果我能在二年级前如果我能在二年级前,最好的阶段是一年级上学期帮助孩子养成有效率的完成作业、认真审题、检查作最好的阶段是一年级上学期帮助孩子养成有效率的完成作业、认真审题、检查作业、阅读和复习的习惯业、阅读和复习的习惯,那么这

8、对孩子来说一辈子的学习都是无穷财富那么这对孩子来说一辈子的学习都是无穷财富,教育也会因此事半功倍教育也会因此事半功倍.如何让孩子学会自己检查作业如何让孩子学会自己检查作业?这里提供两种做法给大家参考这里提供两种做法给大家参考:1、把检查作业的目标缩小、把检查作业的目标缩小如果如果10道题有道题有3道题是错的,我们叫孩子检查,他可能有难度,积极性也不高。那么我们可把孩子检查作业的目标缩小,如圈出道题是错的,我们叫孩子检查,他可能有难度,积极性也不高。那么我们可把孩子检查作业的目标缩小,如圈出3道题,告诉道题,告诉孩子这里面有一道题是错的,这时孩子主动寻找错误的积极性和订正错误的准确率就会提高。如

9、此这般,你再圈出孩子这里面有一道题是错的,这时孩子主动寻找错误的积极性和订正错误的准确率就会提高。如此这般,你再圈出3-4道题告诉孩子其中有一道道题告诉孩子其中有一道是错的,他前面检查出一道题有了一点自信和成功感,他就更愿意去检查第二道错误的题,那是错的,他前面检查出一道题有了一点自信和成功感,他就更愿意去检查第二道错误的题,那3道做错的题孩子就可充满快乐和迅速的找出来。道做错的题孩子就可充满快乐和迅速的找出来。第一点:把检查作业的目标缩小,孩子检查作业的积极性就会增加。第一点:把检查作业的目标缩小,孩子检查作业的积极性就会增加。2、要学会放手。、要学会放手。上述的方法有效以后,一定要持续下来

10、,多次重复和肯定孩子的进步,再慢慢的放开给孩子自己检查,让孩子在自己检查作业的过程中不断上述的方法有效以后,一定要持续下来,多次重复和肯定孩子的进步,再慢慢的放开给孩子自己检查,让孩子在自己检查作业的过程中不断的感受到的感受到“自己能找到错误和订正自己能找到错误和订正”,那么孩子学习的自信心就会不断建立。这时,父母就要学会放手,慢慢脱离孩子的学习。而不是对孩子,那么孩子学习的自信心就会不断建立。这时,父母就要学会放手,慢慢脱离孩子的学习。而不是对孩子不放心,有一个错误就觉得不踏实。记住:孩子能承担学习的责任远比他有一些学习上的错误重要得多。孩子越往高年级,我们就越会知道不放心,有一个错误就觉得

11、不踏实。记住:孩子能承担学习的责任远比他有一些学习上的错误重要得多。孩子越往高年级,我们就越会知道“学习上的事我们可以帮得了一时,帮不了永久。到最后,学习就是靠孩子自己!学习上的事我们可以帮得了一时,帮不了永久。到最后,学习就是靠孩子自己!”第二点:要学会放手,慢慢脱离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能支撑孩子更好的面对将来。第二点:要学会放手,慢慢脱离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能支撑孩子更好的面对将来。孩子检查作业的不好习惯表现是:孩子检查作业的不好习惯表现是:孩子做完作业的习惯大多是本子一放孩子做完作业的习惯大多是本子一放,笔一扔笔一扔,草草了事,自己根本不检查,然后叫父母检查和帮忙订正。如果我们叫孩子自己

12、检查草草了事,自己根本不检查,然后叫父母检查和帮忙订正。如果我们叫孩子自己检查,孩子也是孩子也是应付看一遍应付看一遍,然后跟你说然后跟你说妈妈妈妈,没错没错,你帮我看一下吧你帮我看一下吧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不能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错的帮孩子直接订正,不会做的直接教他做,这样的结果是累死父母,害了孩子。这种事错的帮孩子直接订正,不会做的直接教他做,这样的结果是累死父母,害了孩子。这种事父母最好少做为妙父母最好少做为妙,弊远大于利弊远大于利,时间一久时间一久,孩子学习的依赖性就会不断增加孩子学习的依赖性就会不断增加,同时不去思考同时不去思考.培养孩子学习时

13、,应着眼于培养孩子独立承担学习的责任,同时在引导孩子做不会做的题时,要教会孩子学会分析与思考。这种解题思维的培养孩子学习时,应着眼于培养孩子独立承担学习的责任,同时在引导孩子做不会做的题时,要教会孩子学会分析与思考。这种解题思维的形成,以后孩子自己能解决很多题目。形成,以后孩子自己能解决很多题目。夸孩子聪明不如夸他努力,而家夸孩子聪明不如夸他努力,而家长的努力也十分重要,教育孩子不长的努力也十分重要,教育孩子不要一分钟热度要一分钟热度,你学到点东西你学到点东西,受到一受到一些启发些启发,你就要去改变你就要去改变,并且坚持下来并且坚持下来.不会教不会教,教不好都没关系教不好都没关系,关键是你能关

14、键是你能在不断改善自己教育方式的道路上在不断改善自己教育方式的道路上留下来留下来15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七类好习惯一、培养孩子好问的好习惯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来自于头脑中的疑虑。孩子由于年龄小、知识少、社会阅历浅等原因,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心,头脑中有许多的问号,所以频频向家长提问。家长应该耐心地给孩子解答,但有的家长极不耐烦地责怪孩子多事,家长不知这样做是在扼杀孩子的好学幼苗,是在暗示孩子别想问题。所以,家长要爱惜孩子的好奇心和好问心理,并且经常引导和启发孩子发问,刺激孩子的大脑积极思维,达到提高智力的目的。16二、培养孩子大胆实践的好习惯有的家长要问:怎样才

15、能刺激孩子的大脑,引导他积极思维呢?途径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放开孩子的手脚,让他大胆的实践。儿童的实践分两种:一种是直接实践,这种实践主要是指孩子直接参与其它孩子的游戏活动,各种文体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习各种知识。有的家长过分注意孩子学习成绩,给孩子买了许多质量不高,重复性的作业,双休日不让孩子出去玩。可是家长不知,玩能让孩子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如交际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第二种实践是指间接实践,这种实践主要是指孩子通过学习他人已有成果的活动,如听课、读书、看电视等等。对孩子来讲,两种实践活动互相补充,缺一不可。通过实践,孩子可以获取知识,同时通过实践发现“疑问”,促

16、使他积极思考。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七类好习惯17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七类好习惯三、培养孩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让孩子发现问题,除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外,还要有善于观察的好习惯,观察是启迪孩子思维的最基本途径。观察也是创造的基础,瓦特就是在观察热水汽顶起壶盖的现象,创造发明了蒸汽机。建议家长注意培养孩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引导孩子注意观察生活、观察社会现象。18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七类好习惯四、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当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时,家长不要急于告诉他答案,而要引导他独立思考,启发他思索。家长可引导孩子查阅工具书或资料寻找答案,告诉他这个问题可通过查字典、查百科全书、查辞海、查资料等等书目就可

17、解决。也可以家长故意告诉他不知道,和孩子一起查找资料等方法。家长这样做即可激发孩子在学习上的探究心理,培养了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教给了孩子学习方法,使他终身受益。19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七类好习惯五、培养孩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头脑灵活,随机应变的能力强,那就要培养孩子在解决问题要多角度思考的习惯,以训练孩子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例如,大家都知道的一道题:“树上有五只小鸟,如果开枪打死一只,树上还有几只小鸟?”答案没有唯一,可以是一只,也可以是两只,三只,四只,五只或一只也没有等等。象这样的问题有益于训练孩子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20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七

18、类好习惯六、培养孩子善于批判的好习惯这里的批判不是对某人或某事的批判,而是一种批判思维,也就是对某一种理论、观点敢说不,敢提出质疑,不相信权威。这种思维既需要孩子有勇敢的精神,又要有打破思维定势的能力。有的家长一听就觉得可能太难了,实质上并不难,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启发引导即可。如在孩子已知答案了,家长还要有意问一问为什么?或者故意反驳与孩子争辩。经常这样做,孩子就会养成一种习惯,在得到答案以后自己就会质疑。21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七类好习惯七、培养孩子联想和想象的好习惯联想和想象是孩子思维的翅膀,联想、想象能力的高低可以看出孩子右脑开发的水平,右脑开发的好,孩子这方面的能力突出,而且富有创造力

19、。有些家长很注意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开发,培养孩子对音乐、美术、语言等方面的兴趣或特长,这些无疑有助于孩子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开发。在平时日常生活中,家长也要注意培养孩子联想和想象能力。如看到一幅画,可问孩子你想到了什么?看到某种实物问他像什么?(旅游景点的名字就是人们想象的结果)或等孩子阅读一篇文章后,让孩子想想文章描绘了什么图画等等,以训练孩子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之事,它既需要家长耐心地教育和思索,更需要家长根据孩子的特点扬长补短,使孩子的心智得到和谐发展。22最让孩子快乐的最让孩子快乐的5 5句父母之言句父母之言1、“你自己来做决定吧。”如果你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或者

20、是停止做某件事,我们建议你这样说。这么说是为了让孩子了解: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举个例子吧,你可以对你的女儿和她的小伙伴说:“你们来做决定,是想留在这里安静地玩,还是到外面去?”五分钟后,孩子们依旧大声喧哗,你就可以再告诉他们:“我知道了,看来你们是决定到外面去了。”很简单的两句话,你不仅让孩子们明白了前因和后果的关系,你也不会被女儿看作是个“坏警察”她能很清楚地了解:是她自己做的决定,自己选择了这样一个结果。2、“妈妈爱你,但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身为父母,总免不了有时候会责备孩子。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将事情本身与做事情的人分开这样,你的孩子会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

21、是个不好的人。在批评孩子的同时告诉他“妈妈爱你”,这样做也能提醒你自己,批评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分清对错,而不是处罚他。如果能这样想,你也就更容易在孩子的错误面前保持冷静了。3、“你其实是想说什么?”有的时候,小孩子会因为生气或者激动而变得情绪失控,他无法说清自己的感受,只是不停大喊:“我不要你!”“我讨厌你!”在那个瞬间,可怜的小家伙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这些词了。这个时候,就需要你来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除了温和地询问:“你其实是想说什么?”你还可以给他一些参考答案:“你生气是不是因为小明哥哥泄露了你的秘密?”等你的孩子逐渐学会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那么,即使你不在旁边,他也可以清楚

22、地向周围的人表达自己的感觉了。4、“你来试试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的孩子做什么让你生气的事吃饭的时候不停地哼唱幼儿园学的新歌谣,或者试图用手里的青菜画一幅画你可以这样说。说得就好像问题出在你自己身上,然后请你的孩子帮你想一个解决的办法。比如:这个办法就是等吃完饭,你开始洗碗的时候,他再唱歌给你听。这是个有魔力的句子,它可以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是受欢迎和受尊重的,让他可以不把你看作是他的对立面。如果令你满意的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让孩子完全停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那么,你们可以一起想办法让孩子能记得什么事情在什么时间不能做。5、“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西西有洋娃娃,所以我也要一个。”“小明爸爸让他吃冰淇淋,那我也可以吃”,这是小孩子们最常用来跟你讨价还价的简单逻辑。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一定要清楚地告诉他:“不同的人不同的需要。”你要让孩子了解,“每个人只有在他真正需要的时候才能得到。”比如,隔壁的小姐姐配了眼镜,并不意味着楼里所有的小孩都可以得到眼镜。表哥的鞋子小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兄弟姐妹都需要买双新鞋。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