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市政府平安校车工程实施意见.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617194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府平安校车工程实施意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市政府平安校车工程实施意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市政府平安校车工程实施意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市政府平安校车工程实施意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市政府平安校车工程实施意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范文最新推荐- 市政府平安校车工程实施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北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市属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中央、省驻滨各单位:校车安全直接关系广大学生的生命安全,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为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校车管理工作,保障广大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市政府确定在全市中小学启动实施平安校车工程,现提出如下意见:一、任务目标二、基本原则(一)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县(区)级以上人民政府是平安校车工程的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对本地的校车安全负总责,主要负责人负直接责任。要建立教育、交通、安监、公安、财政、物价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

2、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合力推进平安校车工程实施。(二)属地管理,以县为主。实施平安校车工程,按照学校驻地所属行政区划,实行以县为主管理,县(区)级人民政府负责辖区内平安校车工程的组织实施和运营管理。(三)市场运作,财政补贴。要结合县(区)实际情况,由县(区)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的校车运营单位,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为学校提供校车服务。县(区)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安排财政资金,以适当形式予以补助。(四)统筹规划、稳步推进。要根据城乡学生乘车需求,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优先在服务半径大、乘车人数多的学校和地区实施,并逐步在辖区内全面推开、不断完善。三、实施要求(一)总体要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校办学形式和城

3、乡地理差别,建立专用标准校车(中小学生)为主、公交专班服务(初中以上学生)为辅的平安校车运营网络,实现所有运营校车达到国家有关安全标准,通过市场化运作、政府财政扶持、学生适度承担的模式,保障有乘车需求的所有中小学生都能享受安全、便捷、廉价、优质的校车服务。(二)实施步骤。1.调研摸底。以县(区)为单位,对所辖行政区划内所有中小学校的位置布局、需乘车人数、家庭住址等进行调查统计,经县(区)政府确认后,报市教育局。2.科学规划。各县(区)在对调查摸底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中小学平安校车工程总体规划,初步确定需配备校车数量、校车类型(采购专用校车或增设公交专班)、运营线路及费用分担等具体措施,分年度

4、实施计划。各县(区)政府须于2018年5月底前制定中小学平安校车工程规划方案并报市备案。3.试点运营。各县(区)根据中小学平安校车工程规划方案,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确定试点范围和运营线路,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宣传培训,加快推动实施,确保所有县(区)2018年8月底前试点运营,年底前完成辖区内规划任务的50%。4.全面实施。各县(区)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平安校车工程试运营阶段的监管,在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完善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按照规划实现全面覆盖。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职责。全市中小学平安校车工程由市政府统一组织领导,在市政府有关部门指导协助下,由县(区)政府具体负责本辖

5、区工程的组织实施,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合力推进。教育部门:负责对所属中小学乘车需求、位置布局的调查摸底,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工程规划、制定学生乘车安全守则,组织学校开展乘车安全教育,与运营单位做好学生交接,做好对运营单位接送学生车辆服务质量的监督评价,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财政补助标准及管理办法等工作。交通部门:负责合理规划校车采购配置和运行线路,强化对校车驾驶员、跟车安保员的审查、培训及管理,依法打击接送学生非法运营行为。公安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校车安全技术检验、校车驾驶人审验及安全教育,办理校车登记和驾驶人准许驾驶校车签注,加强校车路面运行监管,查处校车及驾驶人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依照管理职责和权限,做好

6、校园门口及其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排查、设置与维护工作。建立校车户籍化管理档案和校车及驾驶人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查处与抄告制度。配合教育部门和学校定期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财政部门: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校车财政补助、税费优惠减免等政策,落实补助资金,会同教育部门管理拨付。物价部门:负责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将校车纳入城市公交车票价管理,实行低票价,会同教育部门制定学生乘坐校车票价。安监部门:负责将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和校车安全管理纳入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范围,列为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评的主要内容。税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给予校车运营单位相应的政策扶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对机动

7、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实行资格许可和实验室资格认定,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设备进行计量检定,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进行监督。保监部门:鼓励和支持保险公司承保校车机动车商业保险、交强险,根据相关费率规定对参保校车给予最大优惠;建立校车理赔绿色通道,指定专人负责理赔事宜。(二)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健康运行。各级政府要结合国家、省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要求,将平安校车工程作为资金支持的重点,安排专项资金予以保障。从2018年起,在市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根据县(区)平安校车工程实施进度等予以奖补。各县(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学生乘坐校车补助措施,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要按照有关政策,对校车运营

8、单位给予税费减免优惠倾斜,扶持平安校车工程健康运营。 各县(区)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北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市属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中央、省驻滨各单位:近年来,我市农作物种子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优良品种的更新换代步伐加快,良种覆盖率大幅提升,优良品种的增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种子的标准化生产、区域化种植水平不断提高,为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从总体上看,我市农作物种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商业化的农作物种业研发机制尚未建立、农作物自有品种市场占有率低;良种繁育基地设施

9、薄弱,抗灾能力不强;管理技术和手段相对落后等问题,制约了我市种业的健康发展。为认真贯彻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文件精神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精神,提升我市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我市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一)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我市种业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为目标,以强化育种公益性应用性研究、培植壮大种子企业、加强良种基地建设和强化市场监管等为重点,加强政策扶持,加大种业投入,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

10、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全面提升我市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提供强力支撑。(二)目标任务。到2020年,基本形成分工合理、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种子研发新机制。健全职责明确、手段先进、监管有力的种子管理体系。培植一批具有自主品种、品牌的商业化育种中心。培育一批高产、优质、高抗、适应当地生产需求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建成一批与生产需求相适应的标准化优势种子生产基地。打造一批立足、面向全国,具有育繁推一体化功能的现代农作物种业龙头企业。(三)基本原则。1.坚持自主创新。加强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和合作,坚持多学科融合渗透、自主研究与吸收引进相结合,公益性研究与商

11、业化育种相结合,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提高农作物种业核心竞争力。2.坚持企业主体地位。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培育壮大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政策引导带动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充分发挥企业在商业化育种、科技创新与应用方面的主导作用。3.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引导种子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与交流,促进人才、技术、资源等要素向种子企业流动,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模式。4.坚持扶优扶强。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加大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的扶持力度,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土地流转、项目安排、资金支持、农机补贴等方面给予倾斜,

12、帮助企业解决在良种选育、生产经营推广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促其做大做强。5.坚持依法行政。健全种子管理制度,加强种子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提升执法水平,强化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农作物种业健康发展。二、工作重点(一)培植壮大种子企业。1.做大做强种子企业。支持工商资本、民间资本进入农作物种业,鼓励种子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尤其是鼓励重点种子企业整合种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扩大企业规模,提升竞争力。鼓励种子企业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引进国际先进育种技术和优势种质资源。支持种子企业开拓国外市场。支持中小企业走专业化、区域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实现种业产业链不同企业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十二五期间,重点培

13、育10家市级重点种业龙头企业;培育35家省级重点种业龙头企业;努力加快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2.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加快企业改制改革步伐,重在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建立和完善市场营销网络,增强企业活力、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打造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种子企业,使种子企业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提高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推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提高种子企业及产品的知名度,打造一批知名品牌。3.加强种子行业协会建设。借鉴国内外种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依据我市种子产业发展需求,尽快

14、组建发展市种子协会。充分发挥种子行业协会在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中的协调、服务、维权、自律作用。组织开展企业间、企业与科研单位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展种子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促进企业诚信经营、健康发展。(二)加强良种基地建设。1.加强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加强现有国家、省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条件。支持有条件的单位积极争取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同时,根据我市农作物种植区划、优势区域布局和生产实际,到2020年前,创建23家省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创建省、市级抗性鉴定试验站。2.加强新品种展示示范。加强新审定品种的展示及跟踪评价,种子管理部门、种子

15、企业要搞好新品种展示田建设,积极开展良种良法配套示范工作,发挥新品种的生产优势,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各县(区)种业企业都要大力开展品种展示示范工作,创建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点。对进入我市销售的品种做好品种展示示范工作,组织专家、种植大户和科技带头人分层次、分季节、分作物广泛开展现场观摩活动,评定筛选出适合当地生产推广的主导品种和后备品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指导种子经营者和使用者合理选用良种。3.加强标准化种子生产基地建设。优化种子生产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作业机械配套,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的种子生产基地,保障供种安全。鼓励和引导种子企业向生产优势区域集中,种子企

16、业通过土地流转、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等方式建立相对集中、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不断扩大良种繁育基地规模。农业建设项目要优先安排在种子生产基地实施。支持在海南、新疆和甘肃等地建立良种繁育基地。种子生产基地要严格落实保护措施,严禁侵占或改变用途。扩大农业保险试点种类和范围,积极开展农作物种子生产保险试点,把种子生产基地和品种示范基地纳入保险试点,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商业化运作的种子生产风险分散机制。 一是整合农村人才培训资源,加强培训基地建设。以乡党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各类协会培训基地为基础,选择具有一定规模的培训机构和协会作为定点培训基地,逐步形成上下联动、紧密协作乡、村、协会培训网络;探索

17、并建立协会发展与人才培养互联互促的有效机制,使协会成为培养各类农村人才的重要基地。二是加大农村人才培训力度。实施好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教育工程,办好农民田间学校,以开展三联三促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农民种植技能培训和其他各类实用致富技能培训。三是加大农村人才培训的经费投入。将农村人才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乡财政每年专项经费到各个培训基地,用于开展农村人才培训;各职能部门积极筹措资金,举办各种形式的农村人才培训班,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化投入机制。四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农民人才的选拔管理工作。把优秀农民专业技术人员和获得农民工技术等级职称的农民种养殖技术骨干、农村科技示范户、协会会长、农产品

18、加工企业中的营销骨干、农村经纪人等具有一技之长并能带动农民致富的能人选拔到农村农民人才队伍中来,建立和完善个人档案和信息库,乡党委每两年评选10名优秀农村农民人才给予表彰奖励。五是强化农村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协会和农业技术人员开展科技开发、科技承包和提供有偿技术服务,积极引进农业高科技人才,为他们开展科技推广、生产经营和创业活动给予帮助支持。六是制定规划,实行目标考核。制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农村乡土人才建设标准,进一步规范农民专业技术等级职称评定工作,建立以双带能力为重点,由品德、科技示范作用、致富影响力等要素构成的农村人才选拔、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把农村人才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体系。七是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乡成立农村人才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各村成立农村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农村人才工作站,做到管理机构、服务场所、工作人员、制度措施四到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9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