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关于5.12四川汶川地震的感想.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617170 上传时间:2024-05-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5.12四川汶川地震的感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5.12四川汶川地震的感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5.12四川汶川地震的感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5.12四川汶川地震的感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5.12四川汶川地震的感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范文最新推荐- 关于5.12四川汶川地震的感想 一连几个晚上我都是守候在电视旁,关注着地震救灾的情况,尤其是12号晚上,当温家宝总理赶到都江堰时,真的让我很激动。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一个大国总理、一个人民的好公仆,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怀,那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连夜开展工作,连也部署救灾工作,事不宜迟,但是在去还是有那么多的地方无法联系,晚上的雨越下越大,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夜晚,那么多的我们的同胞埋在了废墟之下,今夜让人无眠!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国家的所有人都发动起来,全面救灾,战胜自然灾害本来就是我们人类的强项。这是最让我感动的是我们的媒体:全国不论是哪家媒体,只要有灾区的情况,就大家一起播报,全

2、国人民、不应该说是全世界的人民都在关注着中国,都在关注着中国的汶川。接下来的捐款更让我感动的是,原来我们的炎黄子孙、原来我们的中华儿女,不管你身在何处,我们都紧紧的团结在一起,因为我们有一个中国心。最让我感动的是,每天都在地震现场就出那么多的活着的人,而且他们是那样的坚强,尤其是孩子们,因为地震时大部分的学校都在午休,孩子们都在进行午睡,所以孩子应该是死亡数量最大的。看到他们一个个被救出我真的很高兴。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救灾工作越来越顺利,可是死亡的人数也在增加,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帮助我们。可是我们深知,别人的帮助只是一时,只要活着,生活还得继续,日子还得过,还清晰地记得胡锦涛总书记在地震灾

3、区写的那几句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真真正正的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没有什么困难能压倒我们民族的脊梁,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永远会鼓励我们更要靠自己的双手去重新建设美好家园! 为中共预备党员的报告 关于接收xxx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的报告 局党委: 经政审,xxx同志家庭历史和主要社会关系政治上清楚,本人历史清白。 2006年4月19日,支部大会讨论了xxx同志的入党问题,一致认为他基本符合党员条件。本支部共有党员3xxxx(含预备党员xxxx),因病因公请假xxxx,实到会党员3xxxx。经讨论后举手表决,有表决权的3xxxx正式党员,一致同意接收xxx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

4、 特此报告,请批示。 xx初中党支部 近年来,国内外危机频发,从美国“911”事件、印度洋海啸到印尼大地震和缅甸遭强热带风暴袭击,从SARS病毒、禽流感肆虐到多地煤矿、车祸事故频发,从吉林化工厂爆炸、松花江水污染到今年的“大雪灾、骚乱、手足口病疫情爆发、列车相撞和大地震”。的确,如此频密的突发事件前所罕见,使得整个社会的危机感大大加重,这表明了在经济全球化、社会复杂化和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公共危机已由非常态化的偶发转变为常态化的频发,成为社会管理中不可回避的重大挑战。但相比这些危机事件本身更令人担心的是,我国民众普遍缺乏危机意识,应对能力薄弱。应该说,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面临着

5、诸多危机的挑战,针对严峻的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从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建立完善全社会预警制度、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方面作出了许多重大的决策和部署。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如缺乏对应急管理的整体规划和资源全面整合,条块分割、部门分割、责任划分不清、管理分散,风险评估机制和早期预警不足,各类预案不被人们熟知,尤为突出的是我国政府在公共危机教育和紧急状态下的体验性训练机制尚未有效地形成。如何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公共危机教育机制,形成有效的政府制度,使民众能比较从容地面对危机,已成为衡量政府管理水平

6、的一项重要指标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实质是对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应对能力的综合考验。我们长期处于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中,对可能出现的自然或人为灾害认识不够,准备不足,缺乏超前防范意识。2003年春爆发非典时,我国许多地方的老百姓出现集体性恐慌和非理性行为,从某种意义上可归咎于危机意识与应对能力的缺乏。在反思中,专家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良好运行的社会应该是一个有着健全的创伤救助机制的社会。应该承认,在心理救助和紧急状态下体验性训练这一环节上,我国民众应对能力薄弱,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非常大的差距”。目前,我国民众普遍缺乏危机意识、超前防范意识,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

7、缺乏基本了解和自我保护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主要原因是我国对公众的危机宣传教育和体验性训练等方面还十分欠缺。 欲提高公众的危机意识,政府与其他社会机构首先要做到警钟长鸣,强化公众的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危机预警的心理基础,而要强化公众的危机意识,就必须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多种手段向公众普及应对危机的知识与技能。在这方面,日本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日本国民的危机意识是出了名的,作为一个地震等灾害频发的国家,在其小学课程中就有近40个课时的危机教育,内容被分别安排在地理常识、历史启蒙、人与自然、国文等课程中。平时,政府和媒体也非常重视面向百姓的危机应对培训,一旦地震等灾害发生,日本国民一般都能做到

8、从容应对,极少出现恐慌。因此,我国的危机教育应从娃娃抓起,使其在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地扎根。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广泛地宣传如何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增强公众的应急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公众应对各种危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体验性训练方面,英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其实,他们处理危机事件的做法很简单,就是使民众时时意识到危机的存在,并且经常性地、不遗余力地对尚未发生的危机进行应对性演练。比如在各种建筑物的显眼位置,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随处可见消防条例、安全规则、注意事项等等警示性的贴纸。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危机性事件,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已经成了

9、人们的一种下意识。此外,无论是大小城市,英国人的平静生活最容易被消防警笛打破。这不是因为英国多火灾,恰恰相反,由于安全措施到位,这里很少发生火灾。但几乎每一栋建筑物每个星期都要有一次例行的消防演练,演练时间经常在半夜两三点钟,并且要求人员在几分钟之内就全部撤出楼外。那些居民们穿着短裤在12月的寒风里瑟瑟发抖,直到消防员确认了每一个人都撤出、检查了所有消防设施、记录下整个过程之后才允许人员回去。在此过程中没有一个人口出怨言,大家都意识到这种平时的演练越逼真,在真正的危机来临时所受到的损害就越小。更重要的是,整个消防系统的完善细化就是在这一次次模拟危机中完成的,政府的危机处理能力、民众的危机应对能

10、力也是在这一次次看似劳民伤财的消防演练中得到不断提高的。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紧急状态下的体验性训练和演练,形成应对危机的训练机制,使之走上法制化的轨道。一方面,让体验性训练真正在一线展开,扎实地做到“进学校、进社区(乡镇)、进企业、进机关”,使广大民众真正能掌握技能,熟悉预案;另一方面,地方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应依据各类预案定期地组织一些专项演练,如抗震、卫生防疫、安全监察、水利、人防、反恐、通信保障等。通过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为修订完善预案奠定基础,提高政府机关的应急反应、组织指挥和协同配合能力,同时,扩大社会的影响力和民众的信任度。 毋庸置疑,在汶川地震救援中,灾后心理干预得到了前所

11、未有的重视。在优先调度救灾人员赴现场之后,大量心理专家队伍随即赶赴灾区,在中国重大灾害救援历史上,这是心理干预行动反应速度最快的一次,也是规模最大一次。因此,为了民众的心理健康,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应对危机的心理救助工作。一是要做好民众心理的防护,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危机事件,我们要预先告知他们进行自我调节和寻求救助的方法与途径,使公众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二是在民众出现心理问题时,社会尽可能调动起各种救助资源对其进行及时干预。三是当危机来临时,我们要大力提倡传统伦理中非常强调的亲情关怀与邻里关怀,提倡人与人之间互相的关怀、信任、友爱、理解、宽容与帮助,使每个人都建立起一个战胜危机的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 左传有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对无法完全预知的危机事件,我们唯有以法制建设、危机意识宣传与教育、公众广泛参与、加强全社会危机的预警和演练等为手段,来构建和完善政府的公共危机教育体系,而所有这些工作都迫在眉睫,我们必须从今天抓起。 7 / 7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