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文最新推荐- 县供电局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简报 平远县供电局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与企业中心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进入今年以来,平远电力供求日趋紧张。为此,平远县供电局把先进性教育作为促进各项工作的重要契机和强大动力,针对当前供电形势严峻、电网建设任务繁重和营销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和表率作用,在各项工作中充分展示党员的先进性,最大限度地把广大员工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安全生产及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平远县供电局党总支强调,先进性教育活动务求真抓实干求实效,做到“五个结合”:即把教育活动与学习县委及梅州供电分公司2005年的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与创建“四好班子”
2、结合起来;与“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结合起来;与企业当前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要重点抓好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抓好对*党员先进性基本要求的理解和认识;要强化干部素质,提高执行力,转变工作作风,重点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达到服务人民群众的目标要求;要结合工作实际,集中精力解决一、两个突出问题,达到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切实做到教育活动与推动各项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活动开展以来,各支部在企业党总支的统一部署、精心筹措下、纷纷行动起来,广泛发动党员开展灵活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在全局掀起了党员干部“保持先进,争做先锋”的热潮。局领导带头发挥表率作用
3、,春节前,局党政班子成员分别带领慰问组,冒着严寒前往所属二十七个基层单位,走访看望一线员工、慰问重病和困难职工,积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企业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实践党员的先进性,大大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农电、生技部党支部结合工作实际,联合组织了“防污闪,夜巡线路”主题实践活动,并组织用电监察班开展打击偷漏电的专项活动;人秘、营业党支部提出:一是把落实解决历届职代会和民主生活会上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自选项目。二是倡导党员干部带头,开展了向困难职工捐款献爱心活动。三是以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宗旨,在服务窗口实行党员挂牌服务;变电、安装党支部,面对当前电力供应的紧张形势,在3月5日特殊的日
4、子里,走上街头,设立党员服务点,为前来咨询的客户发放宣传资料1800多份,认真、广泛听取客户的意见和呼声,开展安全用电、科学用电、合理用电以及业务咨询等义务服务活动。 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得平远县供电局广大党员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党总支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高。广大党员纷纷表示,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将有动力把工作做得更好,更有信心为构建“和谐平远,效益平远”的目标做出新贡献。 (平远县供电局 余伟略) 实现县乡村组广播电视网络一体化克服山区发展瓶颈建立村村通长效机制实现县乡村组广播电视网络一体化西峡县广播电视局20xx年4月西峡县地处豫西南边陲,42万人口,18个乡镇,297个行
5、政村,面积3454平方公里,为河南省第二区域大县。境内崇山峻岭,人口居住分散,自然村落11000多个,是一个典型的边远山区县。村村通工程实施以来,西峡广电局不畏艰难,坚持网络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工作思路,狠抓网络建设,扩大有线电视覆盖,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村组、自然村为辐射点,广播和电视、有线与无线交叉覆盖的广播电视系统网络。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5,其中有线电视用户达到7.1万户,占全县居民总户数的71;297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行政村有线电视覆盖率90.23,2997村民小组有线电视覆盖2318个,覆盖率达78.05。目前,全县18个乡镇、286个行政村、
6、2997个村民小组、7.1万有线电视用户全部实现网络一体化,图像清晰,管理规范,服务到位。20xx年以来西峡县委、县政府两次嘉奖广电局267万元,今年3月在全县“万人评议行风”活动总结大会上广电局又被评为“十佳优质服务单位”。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一、领导重视,资金到位,措施得力。西峡山大面积广,人口居住分散,复杂分散的自然环境成为制约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瓶颈。近几年西峡县大力发展工业、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经济发展迅速,县委政府没有忘记广播电视。县委政府把发展村村通作为广播电视为“三农”服务、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文明与稳定、全面实现和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为使广播电视这一最
7、为普及、最易接受、最受群众欢迎的现代传媒最大化走进千家万户,县里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分管副县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的村村通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机构,各乡镇也都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公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抓。南阳市委常委、前任县委书记刘朝瑞两次到县局现场办公,听取村村通汇报;现任县委书记杨炳旭,县长张生起,副书记鄢国宾,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玉芬,副县长舒伟等,多次亲临县乡广电联网一线,慰问广电职工,指导工作。县财政实行政策倾斜,免除广电局财政调控基金,县局、乡镇站筹措资金1300万元,投入村村通工程,为做好村村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20xx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把村村
8、通工作列入总体目标考核,20xx年更是把村村通广播电视列入全县7件大事之一,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目标任务。广电局和18个乡镇拧成一股劲,形成合力,一步一个脚印,一项一项抓落实,保证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二、高标准规划,整体推进,实现县乡村组广播电视网络一体化。在广播电视村村通发展上,我们采取先区域后连片,最终实现广播电视全县大联网的方法,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施工、统一管理。1、强力发展有线电视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坚持多渠道筹措资金,高质量快速度发展,走城乡一体化路子。西峡1992年在全市率先建起有线电视台,18个乡镇除两个乡与县城并网外,其它16个乡全部建起有线电视
9、网络,现在用户发展到5.5万户,城区1.6万户。最多的西坪镇、桑坪镇有线电视户数已分别发展到6670户和4500户,普及率分别达到92和94。在有线电视发展上,我们确立了“四步走”战略。第一步,先发展人口密集的县城和集镇,积累资金,滚动发展。第二步,在农村人口比较密集的村建立有线电视小前瑞,普及有线电视入户率。第三步,光缆传输,实现区域联网。20xx年5月以来,县局多方筹资182万元,架通了石门水库、五里桥乡等10个村、长78杆公里的光缆线路,解决了城郊五里桥乡不通有线电视的“灯下黑”问题,新发展用户4810户;深山区桑坪镇去年以来共投资48万元,新架光缆线路35杆公里,最远处延伸至离镇政府2
10、3公里的深山村-牛毛坪村;双龙镇投资32万元,新架设光缆线路29杆公里。16个乡站两年来共投资542万元,新架光缆线路178杆公里,撤销村级分站47个,新发展用户12510户。第四步,实现全县大联网。去年11月筹资220多万元,新建县乡光缆杆路112公里,实现了沿312国道9乡镇光缆联网;今年月份又和联通公司合作,实现北部山区9乡镇站和县台联网,下传节目28套,图像伴音清晰,群众反映良好。“四步走”战略,使我们既实现了县、乡、村有线电视的大发展,普及了有线电视的入户率,又减轻了县局、乡站的债务负担,为网络多功能开发奠定了基础。2、无线电视网络建设,坚持“小功率、多布点”的方针,积极扩大有效覆盖
11、。县电视台实现“两完整、一混合”播出,对少数山区群众居住比较分散的地方,采取卫星地面接收站、共用开线等多种形式,解决群众收听收看难问题。目前,全县已登记发展500多套卫星地面接收设施。3、广播网络建设,采取中波覆盖、调频补充。我们在“热电视、冷广播”的大气候下,坚持办好广播。去年,县局投资7万多元,建立数字化音频工作站,使广播节目数字化制作播出,提高了播出质量。今年春节后,为扩大发射功率,采用县中波台2台3000瓦发射机,使辐射范围由城区扩大到方圆150公里的区域,覆盖全县人口的88。我们还在寺山电视台建起调频转播台,为全县18个乡镇提供县电台节目信号源,覆盖全县80以上的地区和人口,为收听广
12、播提供了方便。三、理顺体制,强化管理,探索广播电视村村通长效机制。为确保广播电视有效覆盖,使村村通能够长期通、不间断,我们“建、管”并重,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保证:1、抓体制创新,促活力增强。乡镇广播电视站人员人事、业务由县局统一管理,实行条条为主的管理体制。从站长的任命到一般职工的调配、工资职称晋升统一由县局组织实施,站长实行聘任制。对专职维护队伍实行动态管理,签订用工合同,择优录用,目前全县专职村村通维护队伍已发展到217人。近两年,我们还年年召开“十佳”、“十优”线务员活动,给他们戴花、上电视,并组织他们外出学习、观光,充分调动了线务员的积极性。2、抓优质服务,确保群众满意。县局建立安
13、装维修服务中心,16个乡镇建立安装维修服务分中心,服务承诺、服务电话、举报电话张榜公布,城区两小时内服务人员到位,乡镇12小时服务到位。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20xx年我们对全县有线电视统一进行认真的普查、登记造册、建档,城区有线电视实现微机管理,实现了有线电视安装、收费、维修、稽查、管理一体化。为提高服务质量,县局还从县人大政协委员、执法执纪部门、社会知名人士中聘请10位行风监督员,听取批评、意见和建议,并接受监督。20xx年,在全县开展的民主评议行风和“万人评行风”活动中,广电局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名列“十佳优质服务单位”行列。3、抓规范管理,确保建管质量。根据山区特点,每年对全县广电事业
14、发展做出统一规划,乡镇站分期分批实施,解决了乱建网络和重复建设的弊端。在设备的购置、台站机房的设施和网络建设质量上,县局统一标准,杜绝伪劣产品进入广电网络,减少了浪费,避免了劳民伤财。4、强化网络升级改造,提高传输质量。20xx年以来,一律按标准化架设有线电视线路;对20xx年以前架设的线路,全部进行升级改造,提高综合传输质量。县到乡镇的联网光缆,实行分段管理、定期检测评比,奖优罚劣,保证乡镇机房的干线光缆始终处于畅通状态。5、抓行业管理,做到守土有责,严格执法。县局在全面宣传贯彻国务院和省政府广电法规的同时,结合实际,制订完善了关于加强乡镇广播电视站管理的意见、关于加强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管理办
15、法、关于整顿广播电视专用线路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成立广播电视执法稽查队,配备了专车,组成15人执法队伍,负责全县行业执法,保证村村通成效。同时利用多种形式在全县广泛宣传广播电视政策法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20xx年以来,依法处理各类损毁广播电视设备和私拉乱接有线电视的案、事件20xx多起,挽回经济损失86万元。5、抓活动载体,提高广电员工素质。20xx年以来,在系统内开展了企业化、军事化、机关化教育活动,广电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广电是我家发展靠大家”活动等,全面提高广电员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为村村通畅通提供人力保证。以上是我局在扩大农村广播电视有效覆盖上的一些作
16、法,与上级领导的要求和兄弟县(市)相比,还有差距。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借这次会议的东风,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查找不足,自我加压,在已经实现全县乡村组有线电视大联网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力争逐步消灭有线电视盲点自然村,积极探索数字电视、IP电话、互联网上网等增值业务,逐步把西峡广电事业做强做大,做精做活。 固本强基 探索发展 努力提高国有企业团建水平 共青团XXXX市委员会 XXXX市是国家“一五”期间建设的重工业基地,许多国内外知名的国有大企业座落于此。全市共有工业企业15577户,其中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255户,大中型工业企业71户,分跨100多个工业门类。近年来,共青团XXXX市
17、委抢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企业、服务青年为宗旨,坚持“以党带团,以会促团,以业兴团”的原则,不断加强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建设、运行机制建设和团干部、团员青年队伍建设,积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团建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断开创国有企业团建工作的新局面。 一、以党带团,夯实企业团的组织基础。我们始终把党建带团建作为企业团建工作的立足点,坚持在建立企业团的领导体系、争取企业支持、创新组织建设等方面求突破。一是加强领导。我们高度重视企业团建工作,站在事关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高度,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团市委书记任组长,各企业领导共同参与的
18、企业团的工作领导小组,在团市委组织部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并选派团市委机关人员到企业挂职锻炼,促进企业与团组织的交流沟通。我们针对企业生产经营、战略性改组和所有制调整等实际情况,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在企业召开团的工作推进会议,听取企业团的工作特别是企业团建工作的汇报,发现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推广,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善企业团建工作的指导手册和共青团支部手册,对企业建团的程序和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补充和完善,为规范团建工作提供组织基础和政策保障。二是争取支持。企业团建离不开企业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为此,我们积极争取市委和有关部门支持,联合市委办公厅、市委组织
19、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团的组织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将企业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规划的意见,提出了企业党建带团建“五带五同步”,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到各级党政工作考核规划的重要内容,逐步形成了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良好局面。我们借助企业领导是老团干部、在市青年商会任职等优势,加强与企业沟通联系,争取企业领导对团的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争取相关政策扶持。明确提出了团委书记列席企业党委会,任安全评价领导小组副组长,任综合治理委员会、岗位练兵委员会委员;团委书记进职代会主席团,基层团干部列席每年的职代会;公司改制时,团委书记进监事会,企业不设专职团委书记时,团委书记兼任党工部副部长等相关政策。三是创新模式
20、。针对当前我市国有企业主辅分离、改组改制等实际情况,我们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创新团建工作新模式,根据企业规模、内部结构、产权关系和青年分布的变化,适当调整团组织设置,切实加强了新时期企业团的组织基础。创建了以建华工业公司为代表的青年工作委员会与团委“两轮驱动”的团建工作新模式,在企业改组改制,基层团组织没有专职团干部的情况下,把青年工作委员会做为团组织的有力外延,逐级建立由领导挂帅、由团组织负责的组织机构,形成了企业从上到下双轨并行、大覆盖面的团建新格局。创建了以华安集团为代表的“四同步”党团联动的团建工作新模式,坚持同步教育,党在思想观念上带团,坚持同步完善,党在组织建设上带团,坚持同
21、步要求,党在工作制度上带团,坚持同步监督,党在完善管理上带团,实现了党团共建、共同发展新局面。 二、以会促团,建立企业团的科学运行机制。为延伸团的工作手臂,完善团组织科学的运行机制,我们在企业中积极推进“以会促团”工作,指导和组织企业团委根据企业特点建立各类青年协会,在团组织的领导下,把团的运行机制与协会运行机制有机结合,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企业团的运作机制。一是建立企业团的工作体系。在“以会促团”工作的推动下,我们与企业团组织共同研究、构建学习型、科研型、管理型、技能型、综合型等多种类型的企业青年协会,最大范围地把企业青年吸纳到团组织周围,形成了以团组织为核心,以各类协会为外延辐射的新的工作体
22、系。建华工业公司团委成立了“青年工作委员会”,由主管书记挂帅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领导小组,在分厂设立由分厂书记负责的委员会分支机构。黑化集团团委成立了“青年学习发展贡献委员会”,由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企业老总做名誉主席。车辆集团团委成立了“青工技能促进会”、“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青年管理者协会”三个协会,并建立了协会活动的俱乐部。二是完善企业团的工作制度。建立了团会互动的工作整体推进制度。我们加强企业各级团组织建设,特别是基层团支部建设,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工作反馈制度、工作责任制度,促进团的工作稳步推进。在此基础上,我们发挥青年协会调动广泛的优势,依托团的组织基础建立公司、分厂、工段(班
23、组)*组织机构,把有关部门和分厂领导纳入协会之中,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形成团的工作团组织层层推进,青年协会层层辅助落实的整体推进制度,使青年协会成为团的力量有益补充。青工技能促进会,就是由车辆集团建成的总公司有联合劳动、教育部门的培训园区、分厂有“导师带徒”的培训基地,工段有坚持“练功日”制度的学练小组,每个环节都是由团组织牵头推进,使团组织成为企业中心工作的重要推动者。我们完善企业团的工作评价制度。出台了XXXX市企业团的工作目标考核办法,根据企业青工技能提升情况、青工培训工作情况、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围绕企业中心完成工作情况等方面进行目标考核,各企业团委和青年协会逐级量化目标、逐级建立考评
24、制度,与年底评优、个人奖励相挂钩。车辆集团公司开展的共青团CIS建设活动,提出了理论、行为、视觉三个共青团识别系统,逐步规范了团的组织、工作、学习等56项制度。三是探索企业团的工作方式。在组织上,我们由“突击型”向“常规型”转变,从企业所需、青年所求、团力所及出发,选好项目,坚持长久,形成系统、规范的工作体系;在形式上,由“集中型”向“集中分散型”转变,提倡开展小型业余、灵活多样、富有实效的活动,更好地调动基层团支部、团小组和工作骨干的积极性;在服务上,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切实把维护青年利益、满足青年需求、促进青年成长作为团组织服务青年的核心内容。 三、以业兴团,加强企业团干部和团员
25、青年队伍建设。围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我们以青工岗位技能振兴提升计划为统领,准确把握满足青年需求和服务企业发展的结合点,努力实现在主战场上建功育人。一是强化教育,打造高素质团干部和团员青年队伍。围绕国有企业分离改制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我们通过举办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讲座、开展学“四情”、“明确责任、承担使命”教育等主题活动,强化企业团干部和团员青年的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和建功意识,教育企业青工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与企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我们制定下发了XXXX市企业团员青年三年培训规划,有计划地组织企业团干部、团员青年骨干开展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外出考察等活动,从经济、管理、信息、法律等多方面涉猎知识,全面提高团员青年的综合素质。我们与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联系,在黑化集团举办了企业青年经理人、中层青年干部和青年技术骨干三个层次的青年研修班,积极为企业培育后备力量。进一步做好团干部 13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