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训3:测电阻——伏安法
1.伏安法是一种最为普遍的测量电阻的方法。其实验原理是:利用欧姆定律变形式R=U/I来计算出电阻值。因为是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所以叫伏安法。
2.实验中通常涉及的问题:(1)连接电路(或改正错误的连接);(2)读取实验数据;(3)计算导体的电阻;(4)分析误差;(5)分析电路可能的故障;(6)分析灯丝电阻变化的原因等。
器材选择
1.(中考·贵港)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R0的实验中,若被测电阻R0的阻值约为30 Ω,备有:电流表一个,0~0.6 A和0~3 A两个量程,电压表一个,0~3 V和0~15 V两个量程;电源四种,电压分别为1.5 V、3 V、6 V、15 V;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为了比较准确地测出电阻R0的阻值,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题图)
(2)请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3)为了减小电表读数时的误差,要求在几次测量中,电表指针的示数大于量程的,则电源应选用________V,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量程,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____量程。
实验分析
2.(中考·张家界)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小灯泡的电阻:
(第2题图)
(1)请你帮他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电路,导线不允许交叉。
(2)该同学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偏转,电压表有示数,接近电源电压,你认为该电路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排除电路故障后,完成实验并将实验数据绘制成图像,如图乙所示,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0 V时,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__ Ω。
(4)该同学提出在测定值电阻的实验中,绘制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而本实验得到的是曲线,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拓展
3.(中考·山西)在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中:
(第3题图)
(1)如图是小明连接的部分实物图,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助小明将图中的实物连接完整。
(2)同桌的小红连接电路,刚连接完最后一根导线,电流表、电压表都有示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为实验需要测量和计算的物理量,画出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4)利用这个实验电路还可以完成的实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实验小组探究金属丝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他们取一段粗细均匀的金属丝拉直后连接在A、B接线柱上,在金属丝上安装一个可滑动的金属夹P。实验室还提供了下列器材:电压表、电流表、电池组(电压3 V)、滑动变阻器(20 Ω 2 A)、刻度尺、开关和导线若干。
(1)为了测量AP段的电阻R,他们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中还没有连接的一根导线接上,使电路完整。
(第4题图)
(2)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变阻器的最________(填“左”或“右”)端。
(3)某次实验中测得电压表的读数为2.1 V,电流表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的读数为I=________A,此时金属丝的电阻R=________Ω。
(4)实验中移动金属夹P,分别测得AP段的长度l和对应的电阻值R,数据如下表:
l/cm
30
40
50
60
70
80
R/Ω
2.1
2.8
3.5
4.2
4.9
5.6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答案
专训3
1.解:(1)滑动变阻器
(2)如图所示。
(3)15;0~15 V;0~0.6 A
点拨:(1)为了比较准确地测出电阻R0的阻值,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则需要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和电阻两端电压;(3)要求测量时电表指针的示数大于量程的,对于0~0.6 A量程,电路中的电流应大于0.6 A×=0.4 A;对于0~3 A量程,电路中的电流应大于3 A×=2 A;由于被测电阻的阻值大约为30 Ω,电流表若用0~0.6 A量程,则被测电阻两端电压大于0.4 A×30 Ω=12 V;电流表若用0~3 A量程,则被测电阻两端电压大于2 A×30 Ω=60 V。因此电源电压应该选择15 V,电压表选择0~15 V量程;此时通过电阻的最大电流I==0.5 A,故电流表选择0~0.6 A量程。
(第1题图) (第2题图)
2.解:(1)如图所示。 (2)小灯泡断路
(3)5 (4)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解:(1)如图所示。 (2)连接电路时没有断开开关
(3)如下表所示。 (4)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电阻平均值R/Ω
1
2
3
(第3题图) (第4题图)
4.解:(1)如图所示。
(2)右 (3)0.42;5.0 (4)R与l成正比关系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