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无言不雠,无德不报。Juneking99
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真题(初级)综合题及解析14922
第一部分 出版专业基础
三、综合题(共5题,100分。要求用黑色墨水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答题)
66.审稿题:审读短稿,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本题20 分)
出版活动的一般过程由精神产品生产和物质产品生产两个基本阶段组成。精神产品生产在物质产品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编辑通过对作品的创作,形成适合社会和消费者需要的出版物内容。编辑过程的各个环节,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制约。其中,选题以组稿为依据,组稿是选题的落实、完善和具体化。审稿是加工整理的前提,加工整理是审稿的依据。到审定发稿,编辑过程就结束了。
编辑工作的特点决定了编辑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其中,职业素质表现为职业追求、职业敏感和职业作风,具体表现为对经济效益的不懈追求,具有文化性敏感和市场性敏感,以及一丝不苟、严谨求是的工作作风。
我国出版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促进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解析】66题(本题20分)
(1)和物质产品生产两个基本阶段→应是“三个基本阶段”,还有“产品流通”阶段[或“出版活动”应是“出版物生产”]
(2)精神产品生产在物质产品生产的基础上进行→应是“物质产品生产在精神产品生产的基础上进行”
(3)对作品的创作→应是“对作品的选择和优化”
(4)以组稿为依据→应是“是组稿的依据”[或“应是‘选题策划以信息采集为依据’”]
(5)审稿的依据→应是“审稿的继续”
(6)到审定发稿→应是“到反馈信息收集”
(7)思想素质……职业素质→还应有“政治素质”
(8)对经济效益的不懈追求→应是“对文化(或文化传播、文化积累)的不懈追求”或者“对两个效益(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不懈追求”
(9)先进生产力→还应有“先进文化”
(10)物质文化需求→应是“精神文化需求”[或“文化需求”]
67.计算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需计算后回答的问题须列出算式,小数保留2位。)(本题20分)
2005年2月,甲出版社通过著作权贸易,合法获得美国T. B. Fleming 所著《幼儿美术教育》一书的中文翻译权及中文版的各种媒体出版权。著作权贸易合同约定,甲出版社可以将所获得的权利自由转授他人。
2005年4月,甲出版社与中国公民陈国平签订图书翻译出版合同。合同约定:甲出版社委托陈国平将T. B. Fleming 所著《幼儿美术教育》译成中文,由甲出版社出版;甲出版社在图书出版后的3个月内向陈国平支付一次性稿酬,付酬标准为50元/千字;该翻译作品的著作权归甲出版社所有,陈国平享有署名权。
陈国平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完成了翻译。
2006年2月,《幼儿美术教育》出版。该书在面封标“[美]T. B. Fleming 著”,未署译者姓名,在前勒口和扉页上方标了“原著:T. B. Fleming 翻译:陈国平”字样,图书在版编目数据中载明“幼儿美术教育/T. B. Fleming 著;陈国平译”,版本记录中也有“T. B. Fleming 著 陈国平译”的记载。
《幼儿美术教育》一书的版式为每面排30行,每行排28字。该书正文部分共220面,其中有5章的末尾留有空白,合计共85行;还有出版前言2面,目录2面,末尾的空白合计12行。版本记录中载明的印数为5 200册,字数为188千字。2006年4月,甲出版社向陈国平支付一次性稿酬8 214元,并说明这是已按国家规定代扣缴个人所得税1 036元后的数额。
此前,为宣传“家庭教育译丛”,甲出版社与乙报社签订授权使用合同,约定从2006年4月起,乙报社在《时报》上连载《幼儿美术教育》等3种书的内容,并按20元/千字的标准向甲出版社支付使用费。
2006年5月底,陈国平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书的主要内容为:甲出版社未在《幼儿美术教育》一书的面封上为译者陈国平署名,侵犯了陈国平的署名权;甲出版社应该支付税前稿酬9 400元(即50 ×188 =9 400),实际上只付9 250元(8 214 +1 036 =9 250),少付150元,侵犯了陈国平的获得报酬权;乙报社未经陈国平同意,擅自登载其翻译作品且不付报酬,侵犯了陈国平的出版权和获得报酬权。
甲出版社辩称:翻译图书的面封依照出版惯例只记载原作者姓名,不记载译者的姓名,译者陈国平的姓名已经清楚地记载在《幼儿美术教育》一书的勒口、扉页、图书在版编目数据以及版本记录中,因而甲出版社的做法并无过错。至于稿酬的支付,确实存在差错,但甲出版社实际上并未少付,而是多付了,由于这是甲出版社经办人员计算失误所致,故不要求陈国平返还差额。
乙报社在法庭上出示了甲出版社与其签订的授权使用合同和支付使用费的财务凭证,证明自己在《时报》上连载《幼儿美术教育》等3种书的内容,是得到甲出版社合法授权的,并且已经向甲出版社支付使用费。甲出版社也在法庭上作证说明乙报社所述属实。
问题一:甲出版社是否侵犯陈国平的署名权?为什么?
问题二:从图书出版规范的角度看,甲出版社在涉案图书的译者署名方面是否有过失?为什么?
问题三:甲出版社究竟应该向陈国平支付税前稿酬多少元?请列出算式计算后回答。
问题四:乙报社连载涉案图书内容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解析】67题(本题20分)
问题一:没有。因为在勒口、扉页、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及版本记录中都已经清楚标明陈国平的译者身份。
问题二:有过失。因为按我国出版业的规范,翻译图书的面封应标明作者和译者姓名。
问题三:甲出版社应该向陈国平支付税前稿酬(9 150)元。
具体计算方式是:付酬字数= 每行字数×正文实有行数÷1 000=28 ×(30 ×220 -85)÷1 000 = 182 420 ÷1 000 = 182.42(千字)≈183 (千字)
稿酬= 付酬标准×千字数=50 ×183=9 150(元)
问题四:合法。因为该翻译作品的著作权属于甲出版社,乙报社是在得到著作权人授权后才使用的,并按合同约定向甲出版社支付了使用费。
68. 改错题:阅读短文,改正文中的文字、标点符号差错。(本题24分)
会议结束那天,主人宣布明天游览西山。会场里暴发出一阵掌声。说心里话,我们还真担心会取消这一节目呢。次日零晨,主人自任响导,车子一路颠簸,由市区直驶郊区。极目望去,处处幅射着春的气息:清沏的池塘,嘻戏的白鹅,修茸一新的小学校舍,金壁辉煌的影剧院,随着道路的延伸一一扑入眼帘。不到半个小时,车子已抵山前。这时,游人正蜂涌而至,熙来嚷往,一片欢腾。
大名顶顶的西山,简直是世外桃园。且不说那:“云气千峰出,烟霞一径通”的华亭寺,也不说那有着缠绵动人民间传说的“孝牛泉”,单看这西山脚下:奇花异卉竞相开放,山泉汩汩而出;草丛中隐隐传出虫儿们的欢呜,间或又传来一两声清脆的鸟啼;还有那掩映在挺拨的大叶榆丛中的招侍所、疗养院……,这一切都溶入了那湖光山色之中。西山的最高处是龙门。站在那峰顶上,尘世的躁杂嘎然而止,仿佛已在九宵云中,只觉得悬岩凌空,天风浩荡。有时,一抹云霞从峰顶缓缓游过,旭日倾刻间把云霞染得绯红,成了“睡美人”化妆台上的一根采带。龙门上有一副对联:“仰笑宛离天尺五,凭临恰在水中央”。即景生情,对仗工整,俯仰之间,别有天地,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之态,堪称传神之笔。
【解析】68题(本题24分)
(1)暴→爆
(2)零→凌
(3)响→向
(4)幅→辐
(5)沏→澈
(6)嘻→嬉
(7)茸→葺
(8)壁→碧
(9)涌→拥
(10)嚷→攘
(11)顶顶→鼎鼎
(12)园→源
(13)不说那:→不说那
(14)呜→鸣
(15)拨→拔
(16)侍→待
(17)疗养院……,→疗养院……[ 或删省略号]
(18)溶→融
(19)躁→嘈
(20)嘎→戛
(21)宵→霄
(22)倾→顷
(23)采→彩
(24)中央”。→中央。”[或删引号,或删冒号]
69.改错题:改正句子中的错误。(本题24分)
(1)各级政府应当很好地履行中小企业发展的职责,要依法规范和引导其经营行为,保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2)十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印数下降了一倍。
(3)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1/3左右被采伐和毁掉。
(4)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十月的北京是个美丽的季节。
(5)现在勤奋求知、苦练本领,是同学们将来能否大有作为的关键所在。
(6)我们出版社有优秀的有30年工龄的两位老编辑。
(7)有些炎症,西药能治,中药照样能治,不仅一些中药能与一般抗生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低。
(8)由于改编者没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地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
(9)我们的报纸、杂志、电视等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10)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消费者的不法行为,要给以严厉的打击。
(11)地震发生之后,当地政府及解放军部队全力救助,灾区群众都已住进了帐篷,防止余震再次发生。
(12)房屋买卖合同的问题很多,怎样才能避免买卖双方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
【解析】69题(本题24分)
(1)“履行”后面加“扶持”[或加意义类似的其他动词]
(2)后一个“一倍”应改为“二分之一”或“一半”
(3)删“大约”[或删“左右”]
(4)“十月的北京”应改“北京的十月”[或改“季节”为“地方”、“城市”等词]
(5)删“能否”[或“现在”后加“是否”、“能否”]
(6)改为“我们出版社有两位工龄30年的优秀老编辑”
(7)“一些中药”调到“不仅”前
(8)“反而”应为“从而”[ 或删“反而”]
(9)“出版物”改“媒体”[ 或改“电视”为“图书”,或删“、电视”]
(10)“仿造”应改“制造”
(11)“防止余震再次发生”可改为“以防地震再次发生”[ 或改“以防备发生余震”]
(12)删“不”[ 或改“避免”为“使”、“保障”]
70.释词翻译题:阅读古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并将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本题12分)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版,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版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版,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解析】70题(本题12分)
1.释词:
(1)布衣:平民或百姓
(2)钱唇:铜钱的边沿
(3)印:印章,这里指单个活字[或“字模”]
(4)令:使、让
(5)铁范:铁做的框子、模子
(6)密布:紧密地排列[或“紧密地摆放”]
2.翻译:
(松脂、蜡和纸灰等)敷料渐渐熔化,就用一块平板压在版面上,排好的活字就会平整得像石板一样。
第二部分 出版专业实务
三、综合题(共5题,100分。要求用黑色墨水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答题)
66.编辑加工题:阅读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本题22分)
审稿是编辑工作的主要环节之一。不论稿件来原如何,出版单位都必须安排编辑对稿件进行审读并写出审稿意见。
初审的审稿意见一般由编辑或具备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撰写,(助理编辑撰写的审稿意见必须由具备责任编辑资格的人员负责复核并签字认可)必须写得较详细并作出审稿结论。审稿结论一般有下列几种:
第一,如果是不符合出版要求的稿件,审稿结论应为“重写”。审稿意见中对此要非常明确地说明理由。
第二,如果是基本符合出版要求但尚有不足的稿件,审稿结论应为“退修”,既把稿件退还给作者进行修改。审稿意见中必须说明稿件存在的问题及要求进行修改的理由,并提出修改建议。
第三,如果是符合出版要求的稿件,审稿结论就是“接受出版。”对可出可不出的稿件,审稿结论应为“待定”。
初审的审稿意见经终审者和复审者审核通过后,编辑才可对稿件正式作出处理,就是要根据上述不同审稿结论,或把稿件退还作者,或把稿件退交作者修改,或通知作者稿件已经决定采用,或把稿件交总编室存档。
通过审稿后决定采用的稿件,有时还要进行编辑加工整理。稿件经过编辑加工整理后,应该达到“齐、清、定”这一最基本的要求。
所谓“齐”,是指稿件的各个部分齐全,不能有缺漏。具体包括:正文齐全,篇、章、节以至段落等完整无缺;如有图表,也不得遗缺;该具备的辅文齐全;编辑校对流程记录齐全,以备查考,等等。
所谓“清”,是指稿面要清楚。具体包括:字跡清楚,不潦草;沟画清楚,没有模糊及线条交叉的地方,改动过多或线条过多之处要抄清;稿面上用铅笔标出的修改之处,如需采纳,要用色笔描清;在审稿或编辑加工整理过程中用铅笔临时写的批注意见也要用色笔描清;删除的文字要涂红;稿件各个组成部分次序分明……等等。
所谓“定”,是指所发的稿件必需是定稿。具体包括:稿件的体例和章节安排已确定;翻译的人名和地名等已经全稿统一,没有“一名多译”现象;数字、标点符号和剂量单位的使用符合规范,并且前后一致,等等。
责任编辑确认稿件已经达到“齐、清、定”后,还应报请复审者和终审者审定,才能将稿件正式发出。
【解析】66题(本题22分)
(1)来原→来源
(2)撰写,(助理编辑……认可)→撰写(助理编辑……认可),
(3)重写→退稿
(4)既→即
(5)接受出版。”→接受出版”。
(6)“对可出……‘待定’。”→[删除]
(7)终审者和复审者→复审者和终审者
(8),或把稿件交总编室存档→[删除]
(9)有时还要→还要[或“都要”、“必须”]
(10)编辑校对→编辑
(11)字跡→字迹
(12)沟画→勾画
(13)也要用色笔描清→必须划去
(14)分明……等等。→分明,等等。[ 或分明……]
(15)必需→必须
(16)剂量单位→计量单位
67.校对题:通读并纠正校样中的错误。(本题22分)
太阳能光伏发电
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同时,全球还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人们希望可再生能源可以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可持续持续发展。这当中太阳能以其独有的优势成为人们关注的交点。丰富的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太阳能发电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光热发电方式;另一种是光电直接转换方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太阳能光伏发电。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基本装置是太阳能电池。多个电池串连或并连起来,可以组成较大攻率的太阳能电池组。硅太阳能电池目前发展最成熟,分为单晶硅太阳能池电、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四种。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最高,技术也最为成熟,在实验室里获得的最高光电转换效率达24.7%,工业品的转换效率约为15%。多品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成本相对低廉,实验室最高光电转换效率为百分之十八,工业品转换效率可达16%,近几年获得快速发展。目前,非晶硅簿膜太阳能电池由于稳定性差、技术不成熟,尚待进一步推广。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可以存储在蓄电池中。通过逆变器可以将蓄电池中储存的直流电转化为220V的直流电,为各种家用电气供电。
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在1994—2007年的14年里增长了17倍。2007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达3 300MW。予计到203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占世界总电力供应的比例将达10%。
中国的太阳能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在大多数地区,全年的平均每日辐射量大于4kW·h/m,日照时间大于2 000h/a,开发利用的潜力十分巨大。
中国太阳能电池产业大多用于出口。为了扶持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制定了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预计未来十几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的年增长率将高达25%。
尽管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已经实现快速发展,但技术尚末完善,在硅材料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电力,并且潜在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有关各方要对这些问题高度重视。
【解析】67题(本题22分)
(1)[标题应居中]
(2)[标题的字体、字级应高于正文]
(3)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环境造成的污染[或删“污染”]
(4)持续→[删除]
(5)交点→焦点
(6)串连或并连→串联或并联
(7)攻率→功率
(8)池电→电池
(9)四种→三种
(10)多品硅→多晶硅
(11)百分之十八→18%
(12)簿→薄
(13)推广→开发[或“研发”]
(14)220V的直流→220V的交流
(15)电气→电器
(16)MW→[改正体]
(17)予计→预计
(18)中国太阳能→[上面的行距改为与其他行距相同]
(19)产业大多用于出口→产品大多用于出口[或“产业主要面向出口”、“大多用于出口”]
(20)→[改宋体]国家
(21)尽管→[前空两格]
(22)尚末→尚未
68.计算题:根据所给材料计算后回答问题。(须列出算式;计算过程中的小数均保留实际位数,最后计算结果有小数的,小数保留2位。)(本题18分)
某图书的开本为1 000毫米×1 400毫米,1/16。正文共有336面,另有出版前言2面,目录3面,附录6面,后记3面,统一采用60克/米2的胶印书刊纸印刷。封面采用规格850毫米×1 168毫米、定量为200克/米2的铜版纸印刷。该图书共印制12 000册。
问题一:印制该图书需用胶印书刊纸多少令?(为计算方便不考虑加放数。)
问题二:该种胶印书刊纸的令重是多少千克?
问题三:若该种胶印书刊纸的价格为6 000元/吨,则印制该图书书心的纸张费用为多少元?
问题四:已知封面所用铜版纸1全张可以开出4 个封面,那么印制该书需用多少千克铜版纸?(为计算方便不考虑加放数。)
【解析】68题(本题18分)
问题一:印制该图书需用胶印书刊纸(264)令。
具体算式是:书心总面数=正文面数+出版前言面数+目录面数(应取双数)+附录面数+后记面数=336+2+(3+1)+6+3=351(面),应取352面
书心印张数= 书心总面数÷开数=352 ÷16=22(印张)
用纸令数=单册书心印张数×印数÷1 000=22 ×12 000 ÷1 000=264 (令)
问题二:该种胶印书刊纸的令重为(42 )千克。
具体算式是:令重= 定量×全张纸面积 ×500 ÷1 000=60 ×1 ×1.4 ×500 ÷1 000=42(千克)
问题三:印制该书书心的纸张费用为(66 528 )元。
具体算式是:用纸吨数 =令重×用纸令数÷1 000 = 42 ×264 ÷1 000 = 11.088 (吨)
用纸费用 = 每吨单价×用纸吨数 = 6 000 ×11.088 = 66 528 (元)
问题四:印制该书封面需用铜版纸(595.68 )千克。
具体算式是:令重= 定量×全张纸面积×500 ÷1 000=200 × 0.85 ×1.168 ×500 ÷1 000=99.28 (千克)
用纸重量=令重×用纸令数=99.28 ×12 000÷4 ÷500=595.68(千克)
69.计算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需计算后回答的问题须列出算式,小数保留2位。)(本题16分)
甲出版社出版一本励志图书《笑看风云》,定价为25.00元,印数为30 000册。根据与乙发行集团签订的协议,甲出版社向乙发行集团主动发货共20 000册,约定发行折扣率为60%,结账时按实际销售量结算货款,未销部分予以退货。此外,甲出版社还通过参加读书节、巡回书市等活动直接零售了6 500册,给读者让利20%;又通过网上直销了2 500册,让利幅度亦为20%。为了促进销售,甲出版社在图书出版前即在各大媒体上发布广告,举办了声势浩大的新书发布会,并邀请作者在国内各大城市书城及部分高校进行巡回演讲和签售活动,同时专门对书城销售人员进行培训,使所发图书在3个月内全部售出,并收回了全部书款。
问题一:甲出版社与乙发行集团之间采用的是什么购销形式?
问题二:该书的出版码洋是多少元?
问题三:乙发行集团的进货码洋是多少元?
问题四:乙发行集团实得的折扣额是多少元?
问题五:为了引导消费,甲出版社运用了哪些出版物宣传手段?
问题六:编辑出版网免费发布甲出版社销售该书的回款实洋是多少元?
【解析】69题(本题16分)
问题一:甲出版社与乙发行集团之间采用的购销方式为(主动发货式寄销)[或“寄销”、“委托代销”]
问题二:该书的出版码洋是(750 000 )元。
具体算式是:出版码洋= 定价×印数=25.00 ×30 000=750 000(元)
问题三:乙发行集团的进货码洋是(500 000 )元。具体算式是:进货码洋=定价×进货数=25.00 ×20 000=500 000(元)
问题四:乙发行集团实得的折扣额是(200 000 )元。
具体算式是:发行折扣额= 定价×实际销售数×(1-折扣率)=25.00 ×20 000 ×(1 -60% )=200 000 (元)
问题五:甲出版社运用了媒介宣传、新闻发布会宣传、专题讲座宣传、发行人员培训等宣传手段。
问题六:甲出版社销售该书的回款实洋是(480 000)元。
具体算式是:回款实洋总额=批发给乙发行集团的回款实洋+直销回款实洋=25.00 ×20 000 ×60%+25.00 ×(6 500+2 500 )×(1 -20% )= 300 000+180 000= 480 000 (元)
70.写作题:根据所给材料撰写选题报告。(本题22分)
2011年7月1日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为了反映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某出版社社科编辑室助理编辑李明拟策划一本画册,请京津大学历史学院姜胜教授任该书的主编,并已联系国家图书馆和新华社资料库为此画册提供资料。
请以李明的名义撰写一份选题报告。
【解析】70题(本题22分)
(1)选题名称明确
(2)对提出该选题的原因、依据及目的有说明
(3)对选题的价值有分析
(4)对选题的内容和形式提出设想
(5)明确交代读者对象
(6)提出拟请的作者人选
(7)与同类出版物作了比较(即对本选题特色的介绍)
(8)有时间安排(包括对交稿、发稿、出版时间的估计)且较合理
(9)对经济效益作了预测
(10)能提出市场营销建议
(11)选题设计具有创意
(12)写作的文字规范
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