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文最新推荐- 磬棰峰国家森林公园导游词 各位游客: 今天我们一起来游览北国的名山圣水磬棰峰。 磬棰峰位于市区东部的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内,因其形似棒槌,故又俗称棒槌山。罄锤峰古称石挺,是河北承德的名山,走在承德市区,抬眼即可见到这一景观。磬锤峰的形成得归功于地质运动,数百万年以来,随着地壳运动,承德渐渐形成许多千奇百怪的岩石,在长期的风化剥蚀作用下,构成了千岩竞秀的“丹霞地貌”。 磬锤峰国家森林公园环抱承德市区,与驰
2、名中外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风景名胜镶嵌相融,总面积159万亩,距市区约2.5公里。公园自然景观奇特,以千岩竞秀、异峰峥嵘的丹霞地貌著名。 景区内有一挺拔峭立的石柱擎天而立直插云端,石柱高59.42米,其上粗下细,形如洗衣用的棒棰,故康熙皇帝赐名“磬锤峰”,俗称“棒棰山”。磬锤峰为承德十大名山之一,古称“石挺”,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濡水(今滦河)又东南流,武列水入焉,其水三派合东南历石挺下。挺在层峦之上,孤石云举,临崖危峻,可高百余仞”。磬锤峰半山腰有棵树龄达300余年的桑树,名蒙桑,虽生长在石缝间,却长得枝繁叶茂,结白桑葚,又肥又大,
3、据说,吃了它可以益寿延年。 特别提示关于磬锤峰的成因民间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很久以前,,承德一带是一片汪洋大海,磬锤峰处为海眼。当时有一只海怪经常伤人,一个小伙子为民除了害,却触怒了龙王,被绑入龙宫。龙女路过见小伙儿眉清目秀、威武不屈,产生爱慕之情,于是就盗取了龙王的定海针,带小伙子逃出龙宫。龙王派兵追赶,龙女便甩出定海针,将海眼堵住,这里就渐渐变成了陆地。龙女和小伙子结了婚,日子过得很美满。玉皇大帝知道以后派兵来抓龙女,龙女宁死不屈,被点化成桑树,栽在定海针即棒槌山半山腰上。&nb
4、sp; 磬锤峰索道为目前全国最长的吊椅式索道,长达1620米。磬锤峰北200米处,有被称为巨壁佛光的宝山寺,寺内摩崖石刻堪称一绝。您还可以向南再走约500米去游览一下形态逼真、惟妙惟肖的蛤蟆石。 好,游客朋友们,磬锤峰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身处在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境内。眼前这是一座华北平原上再普通不过的村庄,名字叫冉庄,但是就在这个普通的村子里,六十年前在共产党领导下,村庄
5、的农民创造出神出鬼没、举世震惊的地道战,打得日本侵略者胆战心惊,狼狈不堪。?在进入地道实体之前,我们先来参观一下地道战纪念馆,这里将详细地告诉大家地道战产生的背景和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人民战争故事。第一部分 日寇侵华 全民抗战?七七事变 华北沦陷?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我东北三省;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侵略者对我华北开始了大规模的全面武装侵略,致使我神圣国土狼烟四起,生灵涂炭,满目疮痍。?其实日本军国主义政权妄图灭亡中国,吞并亚洲的野心蓄谋已久,早在1927年日本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在东京召开了军政要员参加的”东方会议”时,
6、就秘密拟定了”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对策”,提出”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的对外扩张思想。田中义一还将”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对策”密奏日本皇室,这就是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田中奏折”赤裸裸的表明了日本帝国主义独吞我中国,称霸世界的狼子野心。?当中日两国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推行”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致使东北在4个月零18天时间内沦陷于日寇铁蹄之下。日本侵略军动用100万军队,在我神圣国土上进行了野蛮的、疯狂的、惨绝人寰的大破坏、大屠杀,他们制造的惨案达2272次件,他们用细菌战、制造”万人坑”、”无人区”无所不用其极。南京大屠杀,
7、死难者达30万人之众。日军仅在河北制造的惨案就达310次之多。据不完全统计,日本侵略军残杀我军民达21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日本侵略者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中共领导 全民抗战?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中国共产党中央政府的名义,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这就是闻名中外的八一宣言,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1月28日发表了抗日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对日作战”。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赴西安与蒋介石谈判,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成以
8、国共两党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弼时、邓小平等率八路军东渡黄河,奔赴华北抗日前线。为挽救华北战局的危急,1937年8月22日,115师由陕西三原地区出发,东渡黄河,日夜兼程,开赴晋察冀,当年10月,成立了晋察冀军区,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委。?1937年冬,129师进入晋冀豫区。政委邓小平在冀南大力开展平原游击战争,加紧根据地建设。9月,八路军总部与贺龙率领的120师从泾阳县出发,挺进华北冀中。人民的期望激励了军队,军队的抗日行动鼓舞了人民,共产党八路军和人民心心相印,共同抗日,河北的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武装迅猛发展,形成了燎原之
9、势。?1940年8至12月,八路军出动105个团,约40万兵力,对华北日寇进行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共对敌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伪军25000余人,获各种枪支5800余支。八路军副总司令员彭德怀在前线指挥作战。第二部分 人民的创造 冀中地道战?日本侵略者为摧毁抗日武装,扑灭抗日烽火,多次集结兵力,在河北各地进行”扫荡”、”清剿”、”强化治安”,实行空前残酷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对无辜百姓血腥屠杀。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游击战争,灵活运用各种战略战术,出其不意,克敌制胜,抓住有利时机,巧妙地打击敌人。地道战是平原地区
10、广大群众在战争中的杰出创造,在冀中广泛开展,变无险可守的平原为坚不可摧的要塞,成为打击日寇、保存自己的坚不可摧的地下堡垒。?日寇扫荡 制造血腥惨案?1937年10月8日,日军占领正定县城,在城内及邻近13个村庄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1499名无辜百姓罹难。?1937年10月12至15日,日军在藁城县梅花镇制造了残杀1547人的血腥惨案。 ?对于冉庄来说,最难忘的日子是1939年农历6月15日(公历7月23日)。这天凌晨日军包围了冉庄村,他们手中的刀枪寒光闪闪,把村民赶到南大桥三官庙前集中训话。妄图抓捕抗日干部,摧毁抗日政权。集合的群众稍一怠慢,就遭到敌寇的刀砍枪杀。这一
11、天,日本兵杀害冉庄村民13人,打伤致残11人,抓走11人,烧毁民房700多间,烧死大牲畜17头,烧毁生产生活用具不计其数,抢走财物上百车,烟雾遮天蔽日,火光冲天,世世代代繁衍生活在冉庄这块家乡热土上的无辜百姓,惨遭大难,苍天垂泪,大地含悲。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闻讯策马飞奔冉庄,目睹惨状,掉下了眼泪。随后,他带来大批救济粮款,召开群众大会,号召冉庄群众重建家园,抗战到底。日本侵略者在冉庄残杀无辜群众,在河北各地的兽行举不胜举。数不尽的河北骨肉同胞惨死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之下,他们的血泪浸润了河北大地,冉庄人民更是世世代代忘不掉他们的先辈遭受异邦侵略者的凌辱、残杀。?全民皆兵
12、进行人民战争?河北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引导下,愤怒地站起来了,步入了抗日行列。中国共产党派干部到广大农村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发动群众,组织人民进行敌后抗日斗争。?1937年底,定县唐家庄、杨家桥等村联合成立回民便衣队,刻苦练兵,奋勇杀敌。?1939年阜平青年踊跃报名参军,争上前线。边区的妇女也组织起来,她们发展生产,支援前线。广大少年儿童也不甘示弱,组成儿童团,站岗放哨,查路条,送情报。子弟兵的母亲敲响黎明的钟声,鼓舞人民打击日寇,保卫家园。?战略相持 创造游击战术?1938年5月,毛泽东在陕北窑洞里,写下光辉著作论持久战,号召全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持久的艰苦斗争。
13、在广泛开展的人民战争中,河北军民创造出一整套对付敌人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使敌人草木皆兵,坐卧不安。?冀中平原 地道村村相连?在对敌斗争中,地道战是平原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战略战术。地道战首创于冀中平原,军民配合挖地道,构筑地下防御工事。抗日战争期间全冀中挖地道达125万公里,称得上是冀中的”地下长城”,成为打击日寇的地下屏障。?鬼子进村了,民兵们转入地道伺机杀敌。乘敌不备,民兵们已经从地下来到房上,居高临下,向敌射击。敌人占领了高房,民兵又进入了地道,从屋内瞄准房上敌人射击。民兵从伪装的地道出来,利用隐蔽的射击孔打击敌人。?守卫在地道口的民兵,手握导火索,准备引爆地雷。我
14、们的八路军医护人员,在地道里设置临时战地医院,护理伤员。平原地道战,在战争年代,发挥了巨大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三部分 冉庄地道战 痛歼日寇敌丧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冉庄人民把对日寇的深仇大恨化作抗战到底的坚强决心和无穷力量,拿起锨镐,群策群力,构筑地下长城,以自己创造的人为屏障和特有优势给侵略者以致命的打击。?冉庄地道经过不断改进,构造形式逐渐完善。形成洞洞相连,户户相接,内外联防,互相配合,进可攻,防可守的战斗型地道体系,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建党建政 开展抗日斗争?1938年,党派干部来到冉庄,深入群众宣传抗日
15、,先后吸收了张森林等7名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于1938年冬建立起党小组,继而建立起党支部,张森林同志首任党支部书记,组织起农、工、青、妇会及人民武装委员会。?1938年秋,吕正操司令员来到冉庄,在抗日村公所谈判收编清苑县西片联庄会,把清苑县5000余人杂牌武装,改编成人民自卫军,扩大了抗日武装。冉庄青年,积极参军参战,踊跃支前,仅1939年至1940年间,冉庄就有85名青年参军,走上抗日前线。冉庄抗日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站岗放哨,除奸反特,传递情报,坚壁清野,扒铁路,炸桥梁,割电线,毁公路,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构筑地道 众志成城?1937年开始,日寇的铁蹄
16、踏进华北,把美丽富饶的冀中平原,变成了”抬头见岗楼,到处是狼烟,无村不戴孝,处处闻哭声”的人间地狱。敌人火烧冉庄,残杀我骨肉同胞的野蛮行径,激起冉庄人民的深仇大恨,决心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抗战到底。冉庄人民宁死不屈,同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藏。夏秋季节,利用”青纱帐”和敌人周旋,秋后”青纱帐”一倒,人们在村内村外挖了单口隐蔽洞,用来藏人藏物。张森林于1938年率先在自己家中挖了数个隐蔽洞。有的洞被敌人发现,群众生命和财产受到损失,因此,群众又把单口洞改修成双口洞、多口洞,这样,一旦一个洞口被敌人发现,大家还可以从另外一个洞口出去,人民的生命财产有了一定的保障。清苑县人民武装
17、委员会来到冉庄,组织群众,在原有的单口洞、双口洞和原有地道的基础上,群策群力,构筑地下长城。县武委会搬到冉庄,亲临指挥。全村老少齐动员,根据战争的需要,边战边挖,最后终于构筑成了户通户、村连村,全长16公里的地道网。冉庄人民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构思精巧的地道口。冉庄全部地道由东西南北4条干线组成,并筑有东西支线11条,南北支线13条。还有两条连村地道,一条通村东北3里的姜庄,一条通村西5里的东孙庄。加有两条突围线,一条通清水河岸,一条通村东南的隋家坟。地道分军用、民用地道两种,民用地道藏物藏身,有若干水井相连,排水、取水、通风;军用地道,则用于调兵遣将,利用设在屋内的墙根壁地道口、地面、牲口槽、风
18、箱底、面柜、炕面、锅台等处地道口与敌周旋。利用高房工事、地堡、庙宇、碾子、柜台、烧饼炉等工事及多处暗枪眼,巧妙制敌,形成一个纵深立体火力交叉的坚固堡垒,并具有三通(高房、地道、院落相通)、三堵(堵街口、堵门口、堵窗口)、三交叉(明枪眼和暗枪眼、高房和地堡、地堡和墙壁火力交叉)和五防(防水、防火、防烟、防钻、防破坏)的多功能,地道里设有指路牌、照明灯、休息室、储粮室、地下兵工厂、囚笼、陷阱等。敌人从哪里来,我们就把它消灭在哪里,整个冉庄成为一座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地道战术 日寇胆寒?冉庄民兵利用地道优势开展地道战、麻雀战,并利用交通沟等地利条件,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战斗,
19、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打击敌人。?为解决弹药不足,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于1939年冬在梁连恒家设立土兵工厂,有7名技术人员。土兵工厂有地上秘密工作室和地下工作间,还设有连通地道的地下秘密弹药库,可随时将弹药运送到各战斗工事内,以应急需。?据不完全统计,从1939年至1948年冉庄兵工厂共制地雷1200个、手榴弹2500多个、翻火子弹5000余发、土炮弹400余发、扫帚炮2门、榆木炮1门、决枪百余支及一些其他自制武器。?在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里,冉庄民兵和人民,每到傍晚或战争之前,在敌人可能经过的巷道口,可攀之墙,可隐蔽之所,可取之物遍设地雷,利用地道战和地雷战相结合的打法,重创敌军。?抗日战争时期的冉
20、庄女民兵,精神抖擞,飒爽英姿。除她们之外,冉庄妇救会的妇女们,种棉花、纺线、织布、缝制军衣、做军鞋、做慰问袋,身背公粮袋冲破京汉铁路敌人的封锁线,把军粮送到太行山区的人民子弟兵手中,她们丢下吃奶的孩子,丢开年迈的父母,长途跋涉,脚上血泡流的血,身上流淌的汗水,浸润了华北山川。?冉庄民兵的另一种打法,是诱敌深入,把敌人引进村来,充分利用地道优势,杀伤敌人。失败的敌人逃出村去,又遭到埋伏在村外民兵的阻击,形成内外夹攻之势,使敌人处于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境地。?冉庄人民在抗日政权的领导下,1939年至1940年两年内,就扒京汉铁路2次,毁张保公路18次,割断张保公路及王胡庄至西孙庄公路两旁电线8次。此
21、外,挖成交通沟总长达15公里,还挖了护村沟7.5公里。英勇的冉庄民兵,还先后到林水、陈吴庄、耿庄、李庄、蒋庄等村进行伏击战、追击战;拆毁黑风口炮楼、拔碉堡、拿据点,共计出村作战85次。 ?1945年春,冉庄民兵在双庙工事痛歼日寇,击毙敌伪团长。数十次地道战积累了战斗经验,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有机地结合,打得敌人晕头转向,整个冉庄成了一个神秘的村庄。穷途末路的侵略者,不甘在冉庄的失败,1945年春夏交接时,驻保定的日军协同一个团伪军的兵力,包围了冉庄。当时,我民兵早已严阵以待,敌人进村后,地雷四处爆炸,他们只得破墙而过,在老母庙观察情况的两个民兵,发现一个挥舞指挥刀的日本军官,指使20多个伪军
22、抢拆小庙工事,工事里的民兵满腔怒火,一枪结果了这个侵略者指挥官的命。敌人几次疯狂还击抢尸,但都遭到更加严厉的惩罚,敌人急红了眼,重新组织火力,猛攻小庙工事,我民兵乘机转入地道,转到敌后,拉响了敌群中的连环雷,炸得敌人鬼哭狼嚎,拖着十几具尸体,狼狈逃窜。紧接着,敌人又以两个团的兵力,分3路向冉庄袭来,民兵早已做好战斗准备。敌伪团长身挎洋刀指挥敌人从东村口摸进村来,被双庙地堡工事里的民兵首先发现。等到相距十几米远,工事里的民兵高兴地说:”好小子,你来得正好!”民兵班长李明贵,瞄准敌团长的脑门,只一枪便结果了他的性命。敌人象没头的苍蝇,乱窜乱跳,冉庄村里各战斗工事一起开火,敌人伤亡惨重,再也不敢前进
23、一步,敌阵大乱,以彻底失败而告终。从此,敌人留下了一句口头禅:”宁绕黑风口,不从冉庄走”。战斗结束后,县武委会指导员乔军同志召开全村各民兵干部和魏庄高小全体师生大会,总结历次地道战的经验和取得的辉煌战绩,号召冉庄民兵戒骄戒躁,再接再厉,抗击日暮穷途的日军。奖励锦旗一面、*和手枪数支、地雷1000个、子弹300发。号召全区民兵发挥机智勇敢的战斗精神,配合国际国内大好形势,准备迎接反攻日寇的最后胜利。?抗日先烈 永垂青史?冉庄地道战的辉煌战绩,是冉庄人民和民兵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战取得的。特别是埋葬在村侧墓地的30多名冉庄烈士的忠骨,是冉庄人民的骄傲,是冉庄的魂,冉庄人民将世世代
24、代永远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抗日烈士张森林1909年出生于冉庄,1938年张森林同志任清苑县冉庄抗日政权秘书,写下一首从戎赋:?东来魑魅践山河,神州烽烟血泪多。?且将毫墨抛书案,怒持剑戟战群倭?1938年,区委吸收张森林同志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冉庄第一名共产党员,第一任村支部书记。1940年,张森林同志调任区委书记,兼清苑县大队政委。当时张森林及干部们,常在白天藏在洞内看批示,写报告,分析情况,计划工作,夜晚出来进行抗日活动。张森林任职期间,组织领导农、青、妇、工会及人民武装,展开了顽强的抗日斗争。张森林为保卫家乡,为祖国的抗日救亡运动做了大量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1943年农历三月初五夜
25、间,张森林与县委宣传部朱信等同志在耿庄南场一老乡家组织秘密会议,会后朱信连夜转移到李庄。由于汉奸告密,耿庄、义和庄、段庄3个炮楼的敌人把张森林和区委宣传委。 各位游客: 欢迎诸位来北戴河旅游,祝各位在北戴河度过一段轻松惬意的时光。北戴河的蓝天白云、碧海金沙、青松翠柏、绿树红墙,会让您流连忘返,终生难忘;北戴河深厚文化积淀,会让您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倾听那流传千古的故事,回味那余韵无穷的篇章。北戴河一本厚厚的书,气势恢弘,博大精深;是首长长的歌,流光溢彩,韵味绵长。请您静静地听,我给诸位细细地讲。 &
26、nbsp; 北戴河是秦皇岛市的一个区,面积不大,70.3平方公里;人口不多,只有6万居民。但北戴河的美丽和神秘,却拨动了古今中外多少志士仁人的心弦。千古一帝秦始皇,雄才大略汉武帝,志在千里曹孟德,一代明主唐太宗,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康有为、徐世昌、朱启钤、张学良等风云人物,在这里上演了一出出历史活剧;新中国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他们的战友们,在这里做出了许多关乎国家命运的重大决策。从19世纪末到1948年北戴河海滨解放,全世界几十个国家的传教士、外交官员、富商大贾、学者名流,在北戴河修建了719栋别墅,为后人留下了一个蔚然壮观、风格各异的世界建筑群。新中国
27、成立以后,中央和各部委省市在北戴河兴建了200多家休疗养院。改革开放以来,每年都有数百万游客,来北戴河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人们禁要问:为什么北戴河就有这么大的吸引力,2000多年来,让一代又代的帝王相、风云人物,梦牵魂萦,顶礼膜拜?让一批又一批的旅游者,蜂拥而至,只求一睹风采呢?这都因为北戴河的美丽。美丽的风光,吸引了无数风云人物;风云人物的到来,又为它平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神秘的美丽,使美丽更富有吸引力。 北戴河的美,首先美在它的海。在18.8公里的海岸线上,沙滩和礁石,相互交错;海湾和岬角,依次排开。沙滩松软洁净,堪称北方第一。礁石造型奇特,
28、引人无限遐思。海湾浅浅碧水,浴场沙软潮平。岬角拔地则起,观鸟观日出,此处最富吸引力。大海的开阔,教给我们学会宽容;大海的博大,激励我们不断追求。大海是我们的朋友,大海是我们的老师。人类来自大海,大海是人类永远的故乡。 北戴河的美,还美在它的山。天下的山,有的以高大雄伟而闻名,有的以挺拔险峻而著称,要想攀登它们,不是对生命极限的挑战,也是对意志体力的考验。北戴河的莲蓬山却不同,它的海拔高度只有152.1米,它把高大雄伟、挺拔险峻作为能够实现的目标,却把温柔舒缓、平步青云,作为不知不觉的过程。无论男女老少,不必气喘吁吁,慢慢走来,都能登上海滨最高峰,
29、眺望方圆百里山川大海的旖旎风光。莲蓬山公园是一个有着80多年历史的森林公园,奇石异洞、青松翠柏、亭台阁榭、鸟语花香、把莲蓬山装点成一个有着鲜明个性的绿色,一幅气象万千的绚丽画图。 北戴河的美,更美在它的环境。北戴河常年保持一级大气质量,城市森林覆盖和人均占有的绿地面积,都居全国前列。北戴河是世界著名的观鸟地,是我们第一个候鸟保护区。“北戴河湿地”被纳入“国际湿地保护网络”。这里能见到409种鸟类,占我国现存鸟类的40%。鸟类是最有权威的自然环境鉴定师。鸟类选择的栖息地,必定环境质量最好。北戴河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大自然的造化,也是当地居民世世代代尽力保护的结果。 北戴河的美,是四了的美。它受海洋气候的调节,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夏无酷暑,水碧沙明;秋高气爽,蟹满鱼肥;冬无严寒,静谧安祥。良好的气候条件,使北戴河成为四季皆宜的旅游胜地。北戴河是我国旅游业的发祥地,它最早开发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被称为东亚避暑胜地。 北戴河属于全国人民,属于全世界,是地球母亲赐予的丰厚的礼物,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智慧结晶。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