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如何在办公室保持清醒.doc

上传人:1587****927 文档编号:1564061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在办公室保持清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如何在办公室保持清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如何在办公室保持清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如何在办公室保持清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如何在办公室保持清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范文最新推荐- 如何在办公室保持清醒 夏日炎炎,你终于从拥护的公交车、班车或地铁脱身,来到自己舒适、恒温的办公室中,可以松一口气,做每日的工作了。可是常常在工作时,一阵倦意袭来,也许是昨夜笙歌,也许是几天来的连续加班,也许是无论如何,在办公室不能“昏迷”,必须保持清醒。 在浦东一家移动通讯公司工作的夏小姐对此深有体会,她说:“我知道精神状态很重要,但有时还是免不了犯困。除了今后注意晚上不要工作得太晚,朋友间的娱乐有点节制和早点休息之外,还有一些小办法,也不妨试一试。” 利用茶和咖啡 昏头昏脑时,最简单的办法便是给自己泡一杯浓茶或者咖啡。这些饮料提神醒脑,从古至今都很有效。同时,从起身、洗杯子

2、,到饮水机旁倒水,整个动作过程都会给你带来片刻的清醒。趁这段清醒,赶紧投入你的工作,但要注意的是茶杯不要乱放,否则一走神,洒得铺天盖地,你倒是真的要吓醒了。 闻香味 美好的气味也有清醒头脑的作用。时常在办公室的桌上放一些清新怡人的香氛饰品或者干花,不仅使单调的办公环境得到点缀,也会让你不再昏昏欲睡。在精神不振的时候,闻一下,立刻觉得恍若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闭上眼睛,办公室里的乏闷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心情舒畅,自然精神也会焕发起来。当然,如果是快递送来的神秘鲜花,恐怕让你兴奋的就不仅仅是香味了。 做运动 有人说生命在于运动,又有人反驳说生命在于静止。其实绝对的运动或静止都不妥。办公室中三分动七分

3、静最适宜。可针对办公地点的特点因地制宜编一些操,运动僵硬的颈脖、四肢,身体得到适度的活动之后便会有微微的兴奋感,头脑也会随之清醒不少。如果想更舒畅地伸展身体而又不便在狭小的办公室展开,可试着找到大楼防火隔离层,那儿地方够大,也不会有人干扰。只是千万别练得兴起,忘了办公室中也许还有个急匆匆的客户在等你。 调温度 有时候室温也是个很重要的因素。现代的办公条件,中央空调总是将冬日的OFFICE变得如春天一般的温暖。本来嘛,“春眠不觉晓”,这样的温度人是舒服了,却免不了昏昏欲睡。唯一的办法是:降温,开窗透气,外来的新鲜空气可能一下子会给你注入精神和活力,当然,也许有些怕冷的同事会抱怨,但是没关系,头脑

4、一凉就清醒多了,跟他讲道理也会更有说服力,而更主要的是你已经度过了“瞌睡危险期”。 嚼薄荷糖 吃一片香口胶或者薄荷糖,无疑也有助于提神醒脑,当然最好是挑选无糖型而且口味特别强烈的那种。中午饭后,遇上同事都在,不妨每人发一圈。嚼着嚼着,一光提神,还优化了空气,使每个人不再有中午吃的鸡鸭鱼肉蒜的气味。口气清新,也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喜欢与你聊天的人多起来,多说说话,自然也就不会想到去犯困。不过,吃口香糖得注意环保,将口胶弃置指定地点。最忌讳的是把它粘在办公室里的桌子底面。 去洗手间 洗手间是个好地方,绝对隐私。如果你实在克制不住地犯困,也没有别的办法可以止住,倒不如索性去洗手间。坐在里面打个5分钟

5、的小盹,没有人会怪你渎职。同时,在进入办公室之前,你可以对着镜子梳洗一下。如果妆不是很浓,也不妨用凉水冲洗脸颊,同时做一些轻度的面部按摩,既有助于脸部的皮肤保养,也可以使自己更加清醒,而且你会惊奇地发现周围的人说你精神好多了。 想心事 这不算开小差,手头工作告一段落,可以在电脑前装模作样。回忆一些刻骨铭心的快乐或悲伤的事,也许是开心,也许会难过,但无论如何,你不会犯困了。但是关键的一点,你千万不可以沉浸其中,尽量不要去想那些烦心劳神的事,不然岂不是“刚出狼穴,又入虎口”?同时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别人发现你变幻的表情,否则你的精神就会受到怀疑。 打电话 打私人电话本来并不允许,但其实这是OFFIC

6、E中最屡禁不止的事,每间办公室里都会有人拿着电话,声音越来越小。所以掌握好时机和技巧,找几个自己喜欢的朋友聊聊天,或者给心爱的人打个慰问电话都可以。只是时间不宜过长,待到困劲一过,就得马上加倍努力干活。记住,在办公室里煲电话粥是第一大忌。 找经理 找经理,当然不是要你向他报告你犯困了。如果你和经理的位置比较近,(最好又是那些不大不小的经理),他对你构不成什么威胁,你也不是很怕他,那么就不妨找一些无伤大雅的事去“烦”他一下,比如向他问个电话什么的。要去见经理的人总是会振作精神,不会萎靡不振,也许不知不觉就把你的精神状态变好了。 去聊天 精神不好的时候,可以就近在办公室里找个人说说话。但是,说话聊

7、天也许会给你带来负页的作用,所以找谁聊,怎么聊,而且又要有助于提神成为你的关键。除了找经理,还可以找你在办公室里比较有好感的一位异性,问一些有关工作事务,既无伤面子,又让别人抓不住工作偷懒的把柄。众所周知,在一个有好感的异性面前,你总是不自觉地打起了精神。 其实,犯困只是一个信号。若是并非一些特殊的原因,比如熬夜、加班或者较大的情绪波动和健康原因所致。那么你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喜欢这份工作。如果是,那么投入地工作一定会使你精神焕发的。反之,你要考虑更重大的问题换工作了。 乘务员在车厢服务过程中,乘客会询问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此,乘务员除要掌握丰富的业务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做到有问必答、百问不烦

8、。在广大乘客中,那些老、幼、病、残、孕及怀抱婴儿或有特殊困难的乘客,人数虽不多,但确是乘务员重点照顾的对象。在老、幼、病、残、孕及怀抱婴儿的乘客上车时,应主动给他们找座位,有条件的可搀扶上车,保证他们的乘车安全。为这些乘客提供周到服务的  主要做法是:“搀”、“扶”、“抱”、“找”、“拿”。即:搀上扶下,协助抱小孩的上下车,帮助找座位,协助乘客拿东西。对外埠乘客服务要热情、主动,必须报清站名,解答耐心,并提醒下车,防止坐过站。对外籍友人要礼貌服务,如果语言不通,要细心观察,到站招呼下车。日常英语之告别(Parting)1.Good-bye.(再见)Goodnight.(晚安

9、)2.Seeyoutomorrow/later/nextweek.(明天/呆会儿/下周见) 这一两年,我国台湾职场流行出一个新名词“草莓族”,用来形容1981年后出生的年轻人像草莓一样,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却承受不了挫折,一碰即烂,不善于团队合作,主动性及积极性均较上一代差。开始投入职场的“草莓族”,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工作时往往没什么定性,只要有更好玩的工作,或是较高的薪水,就会见异思迁。其实拿这个来对比内地职场,“草莓族”的身影同样可见。一方面求职难的压力重重,另一方面,短期内高离职率也让用人单位头疼不已。如何避免成为“草莓族”?职场指南记者日前采访了前进策略&零点调查的总经理袁岳

10、先生。对于“草莓族”的种种现象,袁岳先生认为,择业、就业时没有理性的心态是很多问题的来源。在考虑职业选择的时候,年轻人不妨从一些事物的相互关系之中去加以辨析。本文列举了10大择业关系,希望能有助于你选对池塘,钓得大鱼。关系1:“热门”VS“冷门”在热门行业中找工作,一般人会想到,这个行业现在“井喷”式发展,相应的对人才需求也一定是井喷式。这个想法可能是错误的。很多人在热门行业中可以遇到特殊机会,比一般人在冷门行业可以获得特殊利益,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热门行业不适合普通人的选择。一方面,热门时,赚钱又多又容易,但存在很大投机性,因此这个阶段对人才的要求不是常规要求。另外,选择热门行业,本人要有非

11、常强的竞争力,包括要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对于冷门行业,我们要分清楚两点,其处于增长中,还是处于下坡状态?在走下坡路的情况下,我们要考虑的是怎样改变眼前的困境;处于增长的状态,意味着离热不远了。关系2:“有名”VS“无名”我们通常把人为两种:一是内在型和外在型。内在型人的特点是做事情主要自己舒服,有自我满足的标准;而外在型的人比较在乎选择有普遍影响力的组织作为自己的存身之所。有些人爱在一个大规模的组织中工作,从组织的规模名声中寻求满足,但大组织里,个人就显得很渺小。而有些人讲究自己的实惠,这可能就是我们常讲的“王八跟池塘”的理论:大的海龟,感觉自己很大,当它跑到海里去的时候,就小到看不到它的存

12、在;而只有海龟三分之一大的龟跑到水池中了,就显得很大了,一个人才在适当的小行业中更容易出头。关系3:“长期”VS“短期”很多人选择的第一个职业是由很多阴差阳错的原因导致的。所以年轻人不妨做好“刚工作三年之内跳三跳”的准备,找找适合自己的工作。这就像产品,在做市场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一两个市场来试验一下,看一下市场反应如何,运营模式有什么问题,之后再决定是否推广。你在23-28岁之间跳槽,都是很正常的,但当你29岁的时候就要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在一个领域想要做资深人员,要有职业声望、职业造诣才能成功,而职业造诣要有相当的积累才能培养出来。一个行当里想被人接受除了要有智慧和才气,还要有耐心,肯钻

13、研,能接纳别人,而后面这些职业品质需要通过时间的考验来得到别人的认同。关系4:“创业”VS“就业”现在,“创业”和“就业”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界限也不是那么明显了。在就业过程中如果你职业声望很高,老板担心你离职,给你一些股份,让你成为股东,就业也可以是创业的前奏。创业有时候也跟就业一样,员工可以下班,老板不可以下班;员工可以不加班,但是老板必须加班,在这种时候,很多创业的人是在帮就业的人打工。袁岳认为,适合创业的人并不多,大约不超过5%。哪种人适合创业?喜欢自己做主,具有坚强的信念与承受力的人。创业与就业最大的区别在于,创业者要寻找资源、创造资源,而就业者往往是运用资源。在中国有创业心态的人很多,原因是羡慕老板的自主和富有,但是采取实际行动的人并不多。关系5:“封闭”VS“开放”封闭是指专业,开放是指贯通。我们在社会的发展跟个人拥有社会资本的总量成正比。一个单一的人才,可以在一个领域发展得很优秀,例如陈景润,他除了数学之外,其他的知识大体一概不懂,但是他可以在这个单一领域发展成权威。但如果做组织管理方面的工作,则需要更多的开放性层面的人才,精通社会资本经营之道的人才。如何发展,还得看人的个性适合开放型的发展还是封闭型的发展。想想看,你是封闭型还是开放型?来源:e800 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