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2∕T 2842-2015 茶园害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angha****n2009 文档编号:156238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1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2∕T 2842-2015 茶园害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DB32∕T 2842-2015 茶园害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DB32∕T 2842-2015 茶园害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DB32∕T 2842-2015 茶园害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DB32∕T 2842-2015 茶园害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5.020.20 B31 备案号:47726-2015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 2842-2015 茶园害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 standard of green protection of tea plant pest 2015 - 10 - 20 发布 2015 - 12 - 20 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2/T 2842-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组织编制。 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园艺技术推广站、江苏省茶叶研究所、南京

2、雪松茶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敏鑫 唐锁海 汤茶琴 邵元海 李松 马金骏。 DB32/T 2842-2015 1 茶园害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园害虫绿色防控的农业防控技术、 理化诱控技术、 生物防控技术和化学防控技术等。 本规程适用于江苏省内茶叶生产的虫害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NY/T 5018-2001 无公害食品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3 农业防控技术 选用抗虫

3、品种,采用优化作物布局、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采摘、树冠修剪等技术措施,以减轻和控制虫害。 3.1 品种选用和搭配 发展新茶园时,要注意选择和搭配不同茶树品种,尽可能避免单一品种的大面积种植。选用抗虫能力强、品质优良、丰产适制的茶树品种,如福鼎大毫茶,福鼎大白茶等品种;注意特早生、早生、中生、晚生茶树品种的合理搭配。 3.2 合理间作 茶树与木本植物间作,可采用林茶间作、果茶间作等,调节茶园微域小气候,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茶园生物群落环境。林茶间作可选择桂花、红枫、香樟等树种与茶树间作;果茶间作可选择杨梅、银杏、枇杷等果树与茶树间作。 3.3 田间管理 3.3.1 科学施肥 以农家肥、绿肥和腐植酸

4、肥等有机肥为主,每年秋季按每亩600kg施入土壤;同时在春季合理追施尿素、硫酸铵、硫酸钾等无机肥,按每亩20kg施入土壤。可辅以喷施叶面肥,叶面肥可用爱农、天源等,每年春夏季按每亩10g量喷施1-2次。 3.3.2 茶园深耕 每年秋末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结合施用基肥时进行茶园深耕,耕作深度为8cm-10cm,以减少土壤中茶尺蠖、茶银尺蠖、用克尺蠖等鳞翅目害虫越冬蛹和茶籽象甲越冬成虫的种群密度。 DB32/T 2842-2015 2 3.4 适时采剪 6月下旬至9月下旬,在假眼小绿叶蝉和茶橙瘿螨的高发期,生产夏茶的茶园及时采摘1次,不生产夏秋茶的茶园修剪1次。 春茶后及时修剪,剪口高度35c

5、m-50cm,减轻假眼小绿叶蝉和螨类等害虫的危害。 4 理化诱控技术 利用害虫的趋光、趋化性,通过布设灯光、色板、昆虫信息素、气味剂等诱集并杀灭害虫。 4.1 杀虫灯诱杀 按每10-15亩茶园安装一盏频振式杀虫灯或太阳能杀虫灯,安装高度与茶棚面齐平。在趋光性害虫高发期,即4-10月开灯,诱杀茶尺蠖等鳞翅目害虫,并及时填埋已诱捕的成虫。 4.2 色板诱杀 每亩悬挂20-25张黄色或蓝色粘虫板,粘虫板上端悬挂高度与茶棚面齐平。黄板用于诱杀假眼小绿叶蝉、白粉虱、黑刺粉虱、有翅蚜虫等;蓝板用于诱杀茶黄蓟马、黑刺粉虱。观察粘虫板上害虫数量,做到及时更换,一般每30d更换一次,害虫高发期可每15d更换一次

6、粘虫板。 4.3 性信息素诱杀 在茶毛虫和茶卷叶蛾成虫羽化初期, 在高于茶棚面30cm处, 每亩悬挂一个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杀雄成虫。每30d更换一次诱芯,并及时填埋已诱捕的成虫。 4.4 糖醋液诱杀 按糖醋酒水=14116的比例配制糖醋液,装入广口容器中,放置于茶园间,每亩放置3个,白天盖好,晚上揭开,可诱杀茶尺蠖、地老虎成虫。注意及时清理虫体,每周更换一次糖醋液。 5 生物防控技术 利用有益微生物、植物源杀虫剂、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天敌进行害虫防治,具有专化性强、不污染环境等特点。 5.1 有益微生物防控 在6月至7月, 施用每亩150-180亿活孢子数量的白僵菌孢子液、 或每亩100-120亿

7、活孢子数量的苏云金杆菌“Bt”制剂、或每亩100-200亿茶尺蠖多角体病毒,分别用以防治茶尺蠖、茶毛虫、茶卷叶蛾等鳞翅目害虫。 5.2 植物源杀虫剂防控 5.2.1 防控时期 目前生产应用的植物源农药主要是苦参碱,必须在害虫低龄期适时施用,要体现防早、防快,一般在6月上旬至9月上旬假眼小绿叶蝉等害虫高发期施用。 5.2.2 施用方法 DB32/T 2842-2015 3 每亩施用0.6%的苦参碱50-75mL,用以防治假眼小绿叶蝉,24h内喷施2次防治效果最佳。苦参碱药效较缓慢,应在假眼小绿叶蝉卵孵化高峰前3-5d施用。 5.3 寄生性天敌防控 5.3.1 寄生性天敌的释放在夏季害虫高发期进行

8、,根据主要防治对象确定需要释放的天敌种类。 5.3.2 释放茶尺蠖绒茧蜂、单白棉绒茧蜂,每亩释放 1 万头以上,用以寄生茶尺蠖幼虫。 5.3.3 每亩释放叶蝉缨小蜂 5000 头以上,用以寄生假眼小绿叶蝉的虫卵。 5.4 捕食性天敌防控 5.4.1 捕食性天敌的释放也在夏季害虫高发期进行,根据主要防治对象确定需要释放的天敌种类。 5.4.2 释放斜纹猫蛛或迷宫漏斗蛛,每亩释放 1000 头以上,用以捕食茶尺蠖。 5.4.3 释放白斑猎蛛,每亩释放 5000 头以上,用以捕食假眼小绿叶蝉。 5.4.4 释放德氏钝绥螨或黄瓜钝绥螨,每亩释放 30 万头以上,用以捕食茶跗线螨。 6 化学防控技术 6.1 防控原则 优先考虑农业防控、理化诱杀、生物防控等技术措施,必要时再使用化学防控。根据茶园虫口调查和测报情况,坚持“防早、治小”原则进行化学防控。 6.2 农药选用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和环境友好型农药,科学轮换和混配使用,使用时按NY/T 5018-2001 无公害食品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标准执行。 6.3 施药次数 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茶园全年喷药次数不得多于3次。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