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子领导的四种境界1.老子即李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汉族,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市太清宫镇)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2.老子老子道德道德经中的中的领导力四境界力四境界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而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3.太上,不知有之太上,不知有之最好的领导者,下面的人们是感觉不到他的存在的。这是道德经种强调的无为而治。4.当然这个境界的领导力并不适合基层或者中层的管理者,而更多的是对高层管理者的要求。从一个较高的境界去管事或者理人。是应该看透事物发生和
2、发展的本质,包括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和人情世故的哲学规律。真的要把事情做好,是需要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一个卓越的企业家总是能把握好市场发展的规律和产品发展的规律,根据市场法阵的规律在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实施相对应的产品战略和展示来顺应市场,从而在市场中获得最大的回报。而对于人,管理者更多的需要从社会学和哲学的层面去分析和解决问题。5.其次,其次,亲之誉之之誉之 次一等的领导者,人们亲近,赞美他。要想获得下属的赞美和亲近,需要赞美和亲近他们。这一点强调的是领导者需要熟练的掌握激励的能力和技巧,同时这样的领导者需要为下属的利益考虑。6.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举例当年,刘邦和项
3、羽都看到过秦始皇巡视天下的威风,项羽脱口而出:“我能够取代他!”刘邦则看得眼珠子都圆了,情不自禁地说道:“大丈夫就应该这个样子啊!”这就是他们最朴实的价值观。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了这两个领导者的不同结局一个乌江自刎,一个成就霸业。7.在项羽看来,他追求的目标就是“我能怎么样”我取代了始皇嬴政,就能享受他的威风。所以,项羽的最大失败,就是始终在“小我”的圈子里打转,放走韩信,气死范增,儿女情长。刘邦追求的目标,则是另一种方式大丈夫就应该如此生活,如此精彩。所以,他建立了一个以萧何、韩信、张良为核心成员的团队,这些人都想成为大丈夫,活得精彩。胜利,自然也就属于刘邦了。刘邦入关,约法三章,关中父老皆称
4、其善,亲而誉之。项羽入关,火烧阿房宫,三月烟雾不绝,关中父老皆称其恶,畏之侮之。当然,亲而誉之与畏之侮之的尺度很难把握。春秋时期让郑国成就霸主地位的一位叫子产的政治家,对这几种尺度的把握非常到位。8.他从政的第一年,老百姓怨恨他,恨不得想杀了他;可从政到第三年的时候,老百姓都在担心,万一子产死了,谁能保障他们的利益?当子产病危时,他对继任者说:“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够以宽大来使百姓服从,德行次一等的人不如采取严厉的政策。你看火很猛烈,百姓看见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死在火里。水很柔弱,人们因亲近喜欢而轻视它,所以,很多人死在水里。因宽柔很难。”子产死后,继任者不忍心严厉,而施行宽柔,结果,郑国强
5、盗很多,继任者很后悔没听子产的忠告,于是开始严厉镇压,郑国治安明显好转。9.亲也罢,畏也罢,这都是表象,关键在于作为领导者的你,所构建的“道”希望达到什么效果。你必须根据你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自己的“道”。每个人的“道”都不同,但其本质是一样的。在这里,次一等的领导者,其公司核心价值观和公司战略都没有问题,但由于不能找到合适的管理者分担自己的工作,很多活只能自己干。给下属帮助,培养下属的各种能力,直至下属成长到他所希望的程度。再次一等的领导者,由于自己的能力问题,还不敢充分授权给别人,来代替自己行使一部分权力,事必躬亲,错了罚,对了奖。亲历亲为的结果,容易让下属畏惧而不是敬服。最次一等的领导
6、者,心胸不够,能力不足,眼光不准,决策错误经常导致下属做无用功,甚至爱猜忌、易发怒。时间一长,下属自然会心生怨言而蔑视他,认为他没有能力来领导和管理自己。10.信不足也信不足也,有不信焉。有不信焉。悠兮悠兮,其其贵言。言。功成事遂功成事遂,百姓皆百姓皆谓“我自然我自然”11.如果领导者本身的诚信不足,百姓自然不会信任。(最好的)领导者总是那样的悠然自然,清静无为,不肯轻率发号施令。天下治理得井然有序,而百姓都认为“我们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老子在最后一段点出了重点领导者最重要的素质就是诚信,不骗人。否则,就没人听你的了。春秋时期,商鞅在秦朝变法,首先做的事就是告诉老百姓,他是讲诚信的。如果没有诚信
7、,你制订再多的规则都是无用功。有些企业,公司制度可以装几大柜子,可最后为什么倒闭了?就在于失去了员工的信任。12.老子反复告诉我们,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任何一个组织,都要靠规则来管理,而不是靠人来管理。身为领导者,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失去诚信,这是组建团队的重中之重。在信任的基础之上,抓大放小,尊重规律,不要轻易去干涉,一切就归于自然了。正如农民种地,选好种苗,适当地浇水和施肥,然后就等待收获,千万别干拔苗助长的事情。企业也是一样,领导者要做的,就是把自己与公司具体业务剥离出来,站在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角度观察和分析社会的变换、政策的导向和公司的行为,通过推演变化,适时地微调公司发展战略,让公司自动自发地按照规律成长。13.你要牢记,在企业里,你就是上帝,上帝是需要人去信仰的,信仰则靠诚信。如果没了诚信,企业做得再大,也会很快坍塌。其次,上帝是做大事的,不做小事。一个屡屡展现神迹的上帝,不是好上帝;一个屡屡展现权威的领导,也不是好领导。最后,领导者要学会向大自然学习,学习平衡之道,把握治衡之术,做到修身克己。14.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