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自评报告
桐乡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一、学校概况。
学校位于杭嘉湖平原腹地的桐乡市,沪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320国道、京杭大运河等水陆交通要道横贯全境,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百花地面、文化之邦”的美誉。桐乡市文化底蕴深厚、县域经济基础优良、产业特色明显。是中国杭白菊之乡、中国民间艺术(漫画)之乡、中国羊毛衫之乡。学校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优良的产业经济社会背景,在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近年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学校先后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实训基地、浙江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浙江省中职学校30强。
学校总投资1.5亿,占地280亩,建筑面积86331平方米。学校拥有实验实训设备总价值2400多万元。其中服装实训工场19个,汽车修理实训工场6个,电子电工实训工场、烹饪实训工场、模拟客房各5个,钳工实训工场3个,模拟餐厅、商务实训室、网络实训室、语音实训室各2个,模拟导游室1个,多媒体教室18个,计算机房17个,各类校外实习基地20多个,其中由市教育局授牌的校外实习示范基地3个,一般实习基地13个。
学校采用校部二级管理模式,下设外贸与财经部、服装与艺术部、信息与机电部、旅游与烹饪部、升学预备部五个部。现有全日制班级165个,在校生5372人。在编教职工350人,其中研究生毕业5人,本科毕业341人,技师31人,高级技工65人,高级职称54人,“双师型”教师129人,嘉兴市名师、名校长2人,桐乡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49人,堪称嘉兴市最大的职业学校,被誉为“职业教育航空母舰,高级蓝领培养基地”。
学校以“德育为首,专业优先,技能本位,服务社会”为办学理念,坚持“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办学宗旨,目前开设了服装、机电、信息技术、旅游、烹饪、商务外语、财会等9大类24个专业,其中服装设计与工艺、商务外语专业是省级示范专业;计算机、动漫、旅游、财会、烹饪专业是嘉兴市级示范专业。
二、我校“六项行动计划”实施情况。
我校根据《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职业院校助学奖学行动计划实施办法等六项行动计划实施办法的通知》、《桐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在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现将学校的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一) 助学奖学行动计划实施情况。
为解决部分职业学校学生生活困难和鼓励优秀学生报读职业学校,为低保家庭子女、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人、革命烈士子女、五保供养的未成年人、残疾学生及城乡低收入家庭或其他有特殊家庭经济困难的子女提供助学金;对就读农业种养技术类专业学生全部实行减免学费;对机电、服装设计与工艺等紧缺工科类专业在校生实行每生每年减免学费800元;对品学兼优的在校学生给予每生每年500-1500元的奖学金,高一高二年级学生每生每年发放1500元国家助学金。到2009年暑期累计发放助学奖学金14384990元,累计受益学生15131人次。
(二) 师资队伍建设行动计划实施情况。
学校历来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特别是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积极开展校本培训,鼓励专业课教师参加研究生学历进修、参加省级高技能培训和教学能力提高培训;积极安排骨干教师参加国家培训和出国培训;认真组织专业课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我校目前拥有“双师型”教师125人,高级工以上65人,其中技师31人。近三年来,共投入培训经费 357763元,派出了118人次到高职院校参加省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高技能及教学能力提高培训;5人次参加了国家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1人次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专业骨干教师出国培训;1人次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重点职校校长培训。通过培训全面提升了我校师资队伍的质量,有效提高了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能力,也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表1 06年至09年我校师资队伍提升对照表
项 目
实施前(2006年6月底)
实施后(2009年6月底)
增量
专任教师数(人)
308
311
3
硕士以上学位获得者(人)
/
5
5
高级职称(人)
36
54
18
双师型教师数(人)
/其中获得高级工以上数(人)
102/ 48
125/65
(技师31人)
23 /17
教师到企业锻炼人数(人)
15
113
98
到高职院校进修人数(人)
/
118
118
表2 07年以来师生各项竞赛获奖统计表
教师获奖统计
年度
国家级
省级
地市级
2007年
2项
2项
6项
2008年
0项
2项
203项
2009年(上)
2项
1项
154项
学生获奖统计
年度
国家级
省级
地市级
2007年
0项
8项
82项
2008年
0项
7项
15项
2009年(上)
2项
9项
8项(嘉兴市技能节正在进行中未统计入内)
(三) 校企合作行动计划实施情况。
2006年底,我校与桐乡、嘉兴等地签有合作协议的企业有14家,2007年以来,一方面调整和扩大合作企业量,目前与我校签订有校企合作协议的企业有24家,主要有浙江桐昆集团、浙江芽芽集团、桐乡东方大酒店、桐乡国际大酒店、浙江港恒针织服饰有限公司、浙江中辉皮草有限公司、桐乡衣丽设计公司、澳龙驾校、乌镇旅游公司、中国移动浙江分公司、振石集团等,其中由市教育局公布挂牌校外实习基地有15 家,浙江桐昆集团、浙江中辉皮草有限公司还被评为桐乡市级示范实习基地。另一方面,我们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模式,提升合作质量。从2006年前的主要任务是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向企业输送毕业生,向合作订单培养、合作设计、合作制造转变,使校企合作越走越紧密,越走越有成效。
(四) 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行动实施情况。
在全省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初期,学校本着“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为核心,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立足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员”的建设思想,经过社会调查、分析认证,确定了创建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骨干专业的省级服装专业实训基地目标。
1.论证与创建申报工作
创建省级实训基地前,我们对学校的软硬件条件、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当时的社会需求、专业条件和基础等进行了分析论证。在论证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积极的申报工作。
一方面,我们通过对当地服装行业企业的规模、技术水平以及对技能型员工的需求等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认为,我校的服装专业发展潜力巨大,并能很好地为桐乡的经济建设服务(服装行业是桐乡工业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以濮院羊毛衫市场为集散中心的羊毛衫生产行业是我市的一大特色产业。全市有服装生产企业1000多家,其中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51家,仅51家规模企业用工人数达11000余人。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在数千人以上,特别需要具有一定文化和专业知识的企业基层管理与技术骨干);另一方面,通过对照省示范专业、省实训基地的申报条件(年招生数、在校生数、师资队伍与教育科研、实训设备、校企合作等),我校的服装专业和学校的基本情况,已基本符合创建申报条件。向县(市)、市两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报意向,这一申报意向得到了桐乡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县(市)、市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更新改造和整理教学、实训的硬件设施和环境,挖掘整理申报所需的各项材料和数据,制订和完善了学校和服装专业的发展规划,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争取到了基地建设计划资金的地方财政资金的配套支持,经过申报、推荐、初审、答辩、评审、公示等规定程序,于2006年12月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实训基地。
2.实训基地建设与成效
学校被批准为省先进制造业实训基地后,得到了省财政165万元(含省示范专业)奖励投入,同时桐乡市财政配套资金165万也拨付到位。为更好地做好省示范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学校调整创建工作机构为建设工作机构,调整制度并完善了建设规划,加快硬件建设进度,推进软件建设深度,使实训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1) 建立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建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后勤和教学的两位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相关处室主任担任组员的实训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修订完善了学校和服装专业建设规划,编制了设备采购计划和实施方案,领导和统筹省级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
(2)实训条件建设。
近三年来我们通过政府采购,主要利用财政资金,添置了一大批先进的服装教学设备,如斯托尔电脑横机、飞虎电脑横机、锁眼机、粘合机、套结机、开袋机、验布机、双针车、之字车、电脑平车、重机平车、服装CAD教学软件等,总价值达330多万,使服装实训设备在原有215万元的基础上增长到了580万元;专业实训工位从363个增长到了582个,能较好地满足服装专业的教学实训需要,并能承担一定的社会培训任务。现有本专业实训设施条件列嘉兴市首位。
表3: 创建前后专业实训设备统计表
项目
创建前
创建后
增量
仪器设备总值
215.2
584
368.8(其中330万为省市财政投入)
1万元以上(台/套)
17
33
16
5万元以上(台/套)
6
14
8
实训工位数
363
582
219
(3)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现有服装专业课教师25名(在编21名,编外4名),其中技师10名,高级工6名,中级工7名。通过校本培训、专业课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到高职院校进修等形式,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近三年来,14人次参加了省专业课教师高技能培训,专业课教师均按学校要求下企业挂职锻炼。1人参加了省示范专业负责人培训,1人参加了国家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赵曹波老师2007年获浙江省中职学校师生技能大赛教师组一等奖、全国中职学校服装技能大赛二等奖。另有34人次获得地(市)以上技能竞赛奖。
表4: 服装专业教师技能大赛获奖统计
项目
2007年
2008年
2009(上)
国家级技能大赛(人次)
1
0
0
省级技能大赛(人次)
1
0
0
市级技能大赛(人次)
0
20
14
(4)人才培养。
近三年来,学校的服装专业年招生数一直保持在400名左右。学生一方面在学校学习文化知识,培养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另一方面,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成为具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学校每年向社会输送毕业生达1500多名(另外的学生考上高职院校)。近三年来,本专业学生在参加地市级及以上技能竞赛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沈丽同学在2009年浙江省中职学生技能“服装设计制作”项目荣获二等奖,方修美、张佳丽、朱欢冬分别获浙江省中职学生技能“模特表演”项目一、二、三等奖,方修美、张佳丽同学代表浙江省队参加了全国大赛并分别获得三等奖和优秀奖。
表5 近三年服装专业学生技能大赛获奖统计
项目
2007年
2008年
2009(上)
国家级技能大赛(人次)
0
0
2
省级技能大赛(人次)
1
0
4
市级技能大赛(人次)
6
0
第四届嘉兴市技能节正在比赛,结果未统计
表6 服装专业在校生、毕业生、就业率、考证率
项目
2006年
2009
在校生
890
907
毕业生
216
259
就业率
94.76%
95.5%
考证(中级工)通过率
84.38%
93.37%
(5)校企合作。
为使培养的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学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现与浙江中辉皮草有限公司等11家服装企业签订有合作协议。
根据桐乡地方针织服装产业对技术工人需求量大这一现状,为更好地把学校的针织服装(专业)方向做大做强,学校经过多方考察论证,选择了与桐乡市衣丽服饰设计有限公司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关系,双方2008年底签订校企合作办学协议书。并于2008学年第二学期开始,按照合作协议的协定对本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尝试性改革,由桐乡衣丽服饰设计有限公司派出6名专业技术人员入驻学校,担任本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的实习指导老师,直接参与本专业横机操作、羊毛衫工艺、羊毛衫设计、电脑横机制版与挡车等专业技能课程的课堂教学与实习指导工作。通过近一年来的合作,双方感到在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培训上互有优势并有更深入做好的潜力,考虑到学校设备经费一贯紧张的实际困难,衣丽公司领导讨论,决定在校内投入200万元的针织服装设计、生产设备,并于2009年10月完成了设备的安装调试,现已进入正常生产与教学工作。通过引厂进校的方式,大大改善了针织服装专业学生技能实训的环境条件,得到该专业学生及家长的欢迎,并在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上初步显现较强的后劲,相信通过双方的努力这一工作必将取得更大的成效。
表7 服装专业创建前后校企合作名单
项目
创建前
创建后
企业名称
浙江中辉皮草
嘉兴港恒针织
港叶服饰
桐乡市衣丽服饰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鼎坤服饰有限公司
浙江浅秋针织服饰有限公司
浙江省桐星针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桐乡市褚老大制衣有限公司
桐乡市羊阳制衣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圣地欧服饰有限公司
浙江卡地亚服饰有限公司
桐乡市港叶服饰有限公司
嘉兴港恒针织有限公司
桐乡奇绩针织制衣有限公司
(6)发挥示范专业、实训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
为更好地发挥省示范专业、省实训基地建设在我校专业建设与专业教学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我们积极探索课程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模块化、项目化)、开发校本教材(《服装零部件教学》)等,为我校其他骨干专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同时,随着实训基地建设的不断深入,也改变了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一枝独秀的局面,其它相关专业,如服装表演、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等也开始进入到稳步发展的阶段,使我校服装专业更好地贴近当地行业产业的需求,为解决本专业学生就业铺平道路,得到了本地行业企业的一致认可。
三、存在的问题与采取的措施
经过近3年的建设努力,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目前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 现有学校实训大楼面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全校各专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所以虽然服装专业已经占用了60%左右的面积,但还感到无法根据从设计、制版、裁剪、缝制、整烫这样一个基本工作流程来布置安排实训场地,同时计划中的服装专业学生作品展示厅还在进一步筹划中。
2、 师资队伍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基地建设进一步显现成效的关键是要有一支专业知识扎实、操作技能过硬的专业课教师队伍。虽然我校专业课教师总数目前能完成专业教学工作任务,但由于青年教师占比重大,还需要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尽管已经在参加省级培训、下企业挂职锻炼等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但目前在专业技术和教育教学两方面都具有专业型级别的人员不够多。
根据存在的问题,学校已经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一方面已经向市教育局提出再建造一幢新的实训大楼的报告,目前也已经初步得到了批准,预计在年内进入办理相关部门申批手续,争取来年动工。另一方面,学校已经制订了《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2009—2015)》,进一步加强校本培训、选派人员去高等院校进修、选派部分人员去固定企业挂职锻炼等,尽快提高专业课教师专业业务知识与技能。
四、一点建议
两轮六项行动计划中批准的实训基地学校在设备设施建设上基本上属于一步到位的投入方式,这样做确实解决了基地学校实训条件差的困难,但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社会技术进步较快,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会大量增加改造支出,有的设备还无法改造,比较容易遭遇淘汰的困境。二是当整批设备都进入到报废期时,学校同样会遭遇到一次性更新换代的资金压力,所以建议对建设成效优良的学校给予奖励。苗木供应合同书
甲方:
乙方:周至县哑柏镇绿星苗圃
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 (以下简称甲方)从周至县哑柏镇绿星苗圃(以下简称乙方)购买银杏苗木,(用于渭政办发[2010]205号文件,渭南市区绿化),并就相关事宜达成以下协议:
一、 苗木数量:
二、 苗木规格:胸径15cm以上,主干通直,树头完整,枝条匀称、丰满,无病虫害,树形美观。
三、 苗木价格:每株计人民币
四、 该价格包括:苗木费、挖掘费、包装费、装车费、拉运费五项。合计人民币( )
五、 付款方式:任务完成后,10日内一次付清。
六、 有关事项:
1、 土球规格:苗木所带土球直径1.2米以上,厚度60cm以上,卸车前完整不破裂。
2、 包装规格:土球包装腰带无间隙宽度12cm以上,纵扎草绳间隙在2cm以下。绳杆高度40cm,缠冠高度2米。
3、 所有苗木必须是播种培育,均为本苗圃苗木,严禁从外省、外地调动,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由乙方负责。
4、 乙方必须按照甲方时间、地点、数量要求按时送苗。(送苗地点,渭南市城区)并保证我县任务完成居全市前三名。
5、 苗木结算数量以接收方接收单上的数据为准,因不符合合同条款中苗木规格要求的,接收方拒绝接收的苗木由乙方自行处理。
六、本合同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同意协商解决。
七、合同条款违约,造成经济损失,由造成损失方全额赔偿。
八、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二0一0年十二月
---------------------------------------------------------精品 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