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古村复苏的故事——走进屏南厦地村.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532278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村复苏的故事——走进屏南厦地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古村复苏的故事——走进屏南厦地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6履职视线 筱陈古村复苏的故事女儿邀我周末一起去屏南厦地村,说那里有一个网红书店,想去看看。我允了,自驾近两个小时,从福州出发去了厦地村。车在高速公路行驶,心里却在嘀咕:“书店开在乡村,有人光顾吗?”下午四点多,我们到了厦地村,最想造访的当然是书店。在村边的停车场,我问一位游客:书店在哪里?他指了指不远处说:“那就是书店。”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一片青绿的稻田边上坐落着一座土墙老屋。我心里顿时起了疑问:这就是书店?顺着石阶走了一段小径,进了书店大门。书香气迎面扑来,土墙边月季花开得正旺,添了几许温馨。由古厝活化改造而成的书店,既有传统老宅的韵味,又有现代书店的气息,老宅天井改造而成的阶梯式听课

2、区域,几个孩子正坐在阶梯上阅读,四周摆放着图书和一些艺术品,二楼吧台为客人提供饮料,几张方桌或是长桌边,几个读者一边品着饮料,一边看书。我望着窗外,一片绿油油的稻田,目光顺着稻田延展,错落有致的古民居映入眼帘,夕阳映照在稻田之上、民居之间,有几分辉煌,又有几分沧桑。走上三楼,从高处欣赏老宅,它巧妙地利用了原来的残垣断壁与钢梁相结合,既保留了老屋古朴的韵味,又洋溢现代的气息。好惬意啊!我慢慢地体会它成为网红书店的缘由:久居于城,回归田园、回归自然,体验耕读,放松自我,这样的日子一定很享受吧!走出书店,联系上了厦地古村保护开发团队的联络员。一照面,让我有些意外:一个看上去有些瘦弱的女孩,操着一口外

3、地口音。姑娘自我介绍,她叫晓怡,是通过网络招聘作为森克义社的义工从广东过来的,在这里已经7 年了。她给我发来了程美信老师从家园意识中觉醒 的文章。文章中,程美信老师写到:2015年夏天,因为拜访朋友第一次来到屏南,发现这里还保存着许多完整的传统村落。那年8月,他再次来到屏南,在走访了屏南众多古村之后,选择了厦地古村作为修缮保护的第一个对象。之所以选择厦地,看中的是这里保存着比较完整的明清时期村落格局和建筑风貌。这个村落启基于元,成形于明,鼎盛于清。大约20世纪末,村民们纷纷搬迁到村庄上游造房建屋,加上外出经商务工,学校撤并,老村逐渐空心化,只剩十几位老人生活在老宅中。世说心语走进屏南厦地村屏南

4、厦地村47履职视线世说心语我们边走边聊。我又一次回望田园,有些游客在稻田拍照,把自己的身影融入田园之中。这田园好美!这一百多亩地原由各家各户种植,团队通过村委会把它们租用过来,适当整理,每年种上一季稻子、一季油菜花或紫云英。晓怡说,田园是乡村延伸部分,田园生活是人们所向往的。早在唐代,就有山水田园诗派,“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我想,从事乡村振兴的人,可以读一读唐诗宋词,在中华诗词中汲取乡村振兴的营养,寻找乡村的韵味。晓怡领我们顺着石阶参观他们改造后的老厝。站在路口,举目仰望,老屋顺地势而筑,溪石砌起的护堤既扩大了土地面积,又保证了地基的安全。不少护堤长着绿绿的青苔,

5、与种在屋前的花草相互呼应,沧桑中也有些浪漫。村里的屋子多是木质结构。晓怡说,初来时,这里的许多木屋已经到了坍塌的边缘,柱子歪斜,近乎荒废。但程美信老师看上的恰恰就是800多年古村的历史韵味。他们的团队奔着乡村复苏而来,目的是把这些老屋修缮起来。走进幢幢已经修缮的老屋,木窗、土地、木柱,充满老屋的气息。走在村中的小道上,一条小涧从高处流下,小溪中怪石嶙峋,水流蜿蜒,小潭处,几尾小鱼游动,潭中小石旁长着菖蒲,给人一种自然率真的感觉。石块铺成的乡间小路凹凸不平,经年累月的厮磨,有些石块油光可鉴。“村民对古村复苏支持吗?”我问。“支持啊!”晓怡说。村民看到自己频临荒废的老宅得到修缮,重新焕发生机,心里

6、当然高兴了。而我们呢,就是秉持修缮老宅、保护农民家园、保存乡村古韵的心愿,这一点,与村民的心愿高度契合。老宅修缮后,如何利用?我们在村中转悠,咖啡馆、图书馆、影像馆、画室已经开业,民宿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在这里落脚。这里真是个发呆的好地方。人们在这里或是捧着一本书悠闲地读着,或是几个朋友围坐一块聊着天,夕阳将落时,看看古老村落的斑驳、欣赏一下村中袅袅炊烟;烟雨时,撑着一把油纸伞,走一走雨巷,看一看烟雨笼罩的田野这样的生活,很有诗意。眼下的厦地,已经成了一个网红村。借助自媒体的传播力量,厦地一下子名声大噪,吸引了十几万游客慕名而来。村里有一个森克义社,原是一群在厦地古村跟随程美信老师学习艺术和拍电影

7、的年轻人的小聚合,随着与古村的深度联结,这拨年轻人开始有了新目标,想利用各自所长在乡镇开展公益活动。于是,旨在“思而有行,行而思远”的森克义社诞生了。他们一直关注儿童教育,除了每年为当地乡村学校开展义务教学或艺术活动外,2018年起,为了更好深挖厦地书乡文化,以新颖的方式传播古村文化及教育价值,还成功开展了“童行厦地”教育项目。我们去的时候,他们正在开展第六期活动,22个小朋友在跟着老师学做披萨。这个项目从最初自我运营转变为逐渐开放,他们期望“厦地古村”成为游学及度假育学基地。有些走出去务工的村民回到了厦地,他们把老宅修整好,开起了民宿,办起了餐饮,古村焕发出新的生机。我们在厦地呆了两个多小时,因这里的民宿已经客满,只好另寻住处。那晚我头脑中一直思考,厦地古村的苏醒给了我们启示:乡村建设需要一批有情怀懂乡村的人,乡村建设要突出体现乡村风韵,把乡村建设与田园景色一体打造,体现乡村的特色。第二天清晨,天色微明,我们又去了一趟厦地村,又一次走进那片田野,走在村落的石阶上,晨雾轻漫,几声狗吠、几声鸡鸣,再次感受到厦地的独特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