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广播新闻专题价值提升的有效路径探究--以《南强芳华--百年厦大》系列新闻专题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527826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播新闻专题价值提升的有效路径探究--以《南强芳华--百年厦大》系列新闻专题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播新闻专题价值提升的有效路径探究--以《南强芳华--百年厦大》系列新闻专题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播新闻专题价值提升的有效路径探究--以《南强芳华--百年厦大》系列新闻专题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电业务探索PROFESSIONAL EXPLORATION广播新闻专题价值提升的有效路径探究以南强芳华百年厦大系列新闻专题为例林军【摘要】南强芳华百年厦大是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广播中心在厦门大学百年校庆之 际重点策划的系列新闻专题。本文以此为例,从议题设置、新闻结构、广播元素、融媒传播 等方面展开分析,就面对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变化广播媒体如何提升新闻生产能力和舆论引 导能力、创新传播方式以及加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等进行思考,并提供可资借鉴的有效路径。关键词】新闻专题 媒体融合 价值提升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新闻专题报道在舆论引导中发挥着重要作 用,是大众传媒新闻报道的重要体裁。新闻专

2、题报道通常是指新闻媒体围绕突发事件、典型 人物、重大题材及社会热点等特定主题所进行 的报道工作。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新闻专 题报道兼具时效性及深度、广度,具有聚合性强、容量大、形式多样、全方位立体化等特点,能 够概括反映新闻事件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体现 了新闻媒体在应对各种新闻事件时所表现的及 时、准确、全面的能力,是提升其权威性、影响力、传播力的有效途径。一、南强芳华百年厦大系列新闻 专题的生产与传播特征2021年,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广播中心(以 下简称厦门广播中心)发挥地方主流媒体的优 势,围绕“處两个世纪跨越,逐两个百年梦想”这一重要主题,推出南强芳华百年厦大 系列新闻专题报道,成功地进行

3、了一次广播新 闻报道实践,引发社会反响并获得广泛认可,成为践行“四力”、推进媒体融合的一个范本。(-)主题鲜明、选材典型,报道凸显新闻 价值这组系列新闻专题报道共10篇,时间跨度 从1921年到2021年,整组报道站位高、主题 鲜明、选材典型、意义深远。从陈嘉庚先生“深 怀爱国之情,坚守报国之志”,禅精竭虑、倾 家兴学到“铁衫”校长萨本栋在抗日烽烟中带 领厦门大学师生奋发自强、弦歌不辍;从罗扬 才烈士不惧牺牲、舍生取义,到王亚南老校长、陈景润教授求索真理、万难不屈;从扬帆远航、服务我国海洋科学调查与研究事业的“嘉庚”90中国广播、2022年第6期广电业务探索IPROFESSIONAL EXPL

4、ORATION I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给西北贫困地区的学生上课号,到长途跋涉远赴北疆戈壁、用青春奉献爱 心的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报道充分展现了 100年来厦门大学秉持嘉庚先生立校志向以及厦 大人自强不息、止于至善、隼路蓝缕、砥砺前 行的初心和情操。系列新闻专题之一大漠与海听厦大 研究生支教团讲述支教故事以小切口、大主 题紧扣国家重要战略决策,秉持以小见大、见 微知著的创作理念。“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是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部署、亲自 推动的,从1999年到2021年,厦门大学研究 生支教团22年不间断支教,不仅给西北贫困地 区的孩子们带去了知识,更让他们看到了外面 的世界。主创人

5、员敏锐抓住“闽宁对口扶贫协作”这一重大选题,主动设置议题,从厦大研究生 支教团不断续写“山海携手闽宁情长”的事迹 入手,由多个侧面、多个角度来写人写事。通 过对多位在不同年份参与支教的厦大研究生支 教团成员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记录下他们在 支教过程中的所见、所听、所感、所悟,通过 精准刻画,呈现了专题中人物的生活状态、内 心世界和精神风貌。每一件生动的扶贫扶智故 事、每一位平凡的支教团成员、每一句朴实生 动的话语、每一个暖人的瞬间是“小切口”,但 都具有值得回味的象征意义,生动阐释了“东 西协作,携手扶贫”重大主题,展现出厦大人 与时代同行、与国家同行,用青春诠释责任担当、用奉献谱写扶贫画卷的

6、精神风貌,不断续写“山 海携手,闽宁情长”的赞歌。这既契合了时代 情绪,又凸显了时效性、接近性、显著性等新 闻价值要素。(二)谋篇布局,巧妙构思在南强芳华百年厦大之感动中 国的厦大“洋”教授潘维廉专题报道中,主创人员经过梳理,采用既写人物的坚守定力,又突出人物的选择,阐发人物的动机和志向,将专题写深、写细、写精、写出特色。作品用 朴实无华的语言写出潘维廉在厦门从“小潘”变成“老潘”、从“老外”变成“老内”、从“厦 门通”变成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事实;用平实细腻的笔触和洗练温情的表达去深挖这 位“最不见外的老外”背后的真挚情感,解析 出他和厦门大学、跟厦门这座城市、与中国这 片土地结下的深深

7、不解之缘。如果说大漠与海听厦大研究生支教 团讲述支教故事是通过不同个体串联来表现 主题,那么感动中国的厦大“洋”教授 潘维廉则是以时间为维度,以主人公不同阶 段的故事来推进故事发展,在环环相扣、层层 递进中,构成了完整的叙事结构。其中,主创 人员在两次重要的时间节点上,不惜笔墨加以 强化,又将故事结构自然地拆分开来,在达到 主次错落、深化主题目的的同时,实现了让受 众清楚人物在“做什么”“为何做”“怎么做”的正向引导目的。总的来说,南强芳华百年厦大系列 新闻专题具有结构布局清晰、叙事节奏起伏、情节“微视角”呈现以及“叙事+现场+访谈+资料”编排等特点,这些都正向影响着新闻报 道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8、。2022年第6期,冲国广播91广电业务探索PROFESSIONAL EXPLORATION(三)善讲故事,引发共情找到“好故事”,将“好故事”讲好,是 新闻专题增强传播效果、吸引受众注意力和潜 移默化地影响引导受众的有力手段。南强芳 华百年厦大系列新闻专题摆脱了刻板的 话语模式,遵循故事化叙事和口语化叙事的原 则,将“主题事件化、事件人物化、人物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细节化”等理念注入每一篇 报道中,以此强化专题报道的故事性、真实性 和感染力。通过亲历者的角度折射出普通人日常生活 的感动,极易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观众能够 从人物身上感受到真情实感,折射出浓浓的人 情味。南强芳华百年厦大之陈

9、景润 专题中的被采访对象是陈景润先生的外甥孙女 宋凌。作为陈景润先生的亲人,宋凌分享了舅 公的“小故事”o这里的“她视角”传递出她和 主题人物的贴近感和真实感,凸显生活感与烟 火气,让陈景润先生的人物形象更显饱满、动人,其高尚的情操不断触及受众内心,报道的厚度 和温度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深化。不论是南强芳华百年厦大之厦 大两代人的第一人称视角,亦或是校主陈 嘉庚的厦大人群体视角,都带来了不同思维 方式、不同观察点、不同语态各自鲜明的表达,使每一篇报道都形成了不同风格,呈现出不同 的特点。而相同的是,这些视角都抓住了报道 对象身上的特质,呈现出完整的故事链条,以 贴近生活的语言直面受众叙事,让受众沉

10、浸在 有血有肉有真实情感的故事里,既消融了距离 感,也实现了心理在场,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引起广泛共情。(四)发挥广播特色,运用声音元素广播是以声音为传播介质的媒介,南强芳 华百年厦大系列新闻专题运用音响来构 筑主体结构,概括起来可以称之为:善用录音 音响、巧用声音元素、活用片花音效、重用讲 述采访。通过这些清晰真实、具有现场感、场 景感和画面感的声音元素,有效地发挥了广播 的声音特色。被称为厦大第五校区、“海上”厦大的“嘉 庚”号是厦门大学拥有的一艘3000吨级海洋科 学综合考察船。为更好地呈现厦大人和“嘉庚”号科考船之间的故事,系列新闻专题之扬帆 远航“嘉庚”号安排了一位资深主播担任解说,其

11、娓娓道来、亲切温和的讲述风格以及科考船 起航音效和现场环境音等声音元素,让整个专 题刚中带柔、生动形象。专题大漠与海听厦大研究生支教团 讲述支教故事引入热播剧山海情中的人 物原型素材和声音元素,收录了受访者讲述过 程中发出的“笑声”“叹气声”“喘气声”。大 漠与海原创歌曲片段增强了专题的可听性和 场景感,而恰如其分的背景配乐则强化了专题 的整体意境。(五)运用融媒传播方式,扩展专题传播 效果南强芳华百年厦大系列新闻专题针 对不同终端的特点,多终端组合发力,对传播 内容进行差异化的制作和输出,节目除了在厦 门广播中心旗下的综合广播及广播微信小程序 同步播出外,还以组合推文的方式在厦门广播 电视集

12、团新媒体矩阵进行发布,实现二次传播。短视频、音频、组图、原创海报、H5等多 种媒体元素的融入,加之专题的表现手法、丰 富多元的人物故事、生动温情的讲述方式,覆 盖了数量更多的受众群体,形成了有效的立体 化传播。从点上来看,“小海报”能发挥“大作用”,“小视频”能带来“大流量”,“小H5”能带来“强互动”;从线上来看,故事有了更多展开的 可能,所形成的产品更符合小屏、竖屏和短时 92中国广播、2022年第6期广电业务探索IPROFESSIONAL EXPLORATION I间的不同场景需要;从面上来看,产品主题更 鲜明,结合更多元和深入,从而具备更强的驱动,助力增强传播的长尾效应。通过“广播+新

13、媒体”有效融合,这组新 闻专题在传播方式上开拓创新,实现了传播效 果和影响力的最大化。二、系列新闻专题生产制作的启示与 思考新闻专题报道离不开精心策划、扎实采访、用心制作、特色融合和创新传播,也讲究巧妙 的新闻结构、精巧的叙事视角和有创意的表现 形式等。近年来,厦门广播中心先后推出南 强芳华百年厦大真实记录老物件里 的流金岁月家有党员等一系列新闻专题、融媒体专题,打造了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 品质的精品力作,并在新闻生产传播过程中,找到了突出重围和价值提升的有效路径。(一)坚持“内容为王”是媒体长期坚守的 价值所在厦门广播中心在新闻内容生产上始终坚持“内容为王”。一是加快建设全媒体内容供给体

14、系,加大移动端内容制播力度,加强融合产品 的供给;二是策划有功力、情感有张力、传播 有效力;三是重选题、重策划、重谋篇布局;四是做到内容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五是 提高定制化、个性化、精准化的高质量新闻报 道供给能力,提供专业化、垂直化、场景化的 新闻内容产品服务,提升新闻报道的受众转化 率、覆盖率和影响力。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科 技如何发展,人们对高品质新闻产品和服务的 需求不会改变,“内容为王”理应成为广电媒体 始终秉承的理念,也是其长期坚守的价值所在。(二)创新是优质新闻报道生产和传播的活 力和命脉创新的根本动力在于理念上与时俱进,实 现创新不应囿于传统新闻的创作思路、生产流 程以及传播

15、模式,而是要打破壁垒、推陈出新。近年来,厦门广播中心秉持融合创新理念,在 生产端、传播链、受众端三方面持续发力。首先,以“云里”广播融媒体云平台为抓 手,运用新方式、新技术及新流程生产新闻内容,实现资源、人才、机制的全融合。例如:南强 芳华百年厦大系列新闻专题采用项目制 运作模式,由中心统一指挥调度,整合各方力量,协调新闻采编、播音主持、新媒体技术、视音 频包装等小组成立集成报道项目组,在“云里”平台统一推进采集、编发、播音、技术、制作 等工作,开展一体化的创新策划、多媒体采集、聚合式加工,打造广播新闻生产新方式。其次,用好“i听厦门广播”新型传播平台,在微信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服务号+微

16、 信社群构建而成的微信生态系统上发力,融合 传播包括新闻专题在内的各类新闻报道,打造 广播新闻传播新优势。最后,满足受众多元化需求,强化与受众 的交互。创新新闻专题报道,不仅要做到向受 众提供新闻信息,满足受众获取新闻的需求,还要吸引受众参与,收集反馈用于新闻实践。例如:真实记录融媒体专题集纳了 15篇以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主题的报道,主创人员通 过新媒体平台设置话题,与受众进行双向互动,收集受众提供的身边平凡人、身边典型事,再 将信息反馈到接下来的专题报道中,实现边采 集、边互动、边反馈的交互式循环,打造出了 广播新闻互动新样式。(三)“四力”是新闻从业者核心竞争力的 重要体现“四力”是新闻

17、媒体的生产力和战斗力,更 是新闻从业者的核心竞争力。在媒体融合背景 下,作为广播新闻从业者,要把握舆论主导权,提升对社会主流价值的报道能力,让新闻报道 2022年第6期,中国广播93广电业务探索PROFESSIONAL EXPLORATION吸引人、打动人,叫得响、传得开、传得远,必须练好看家本领,深入践行“四力”o首先,要锻炼脚力,练就行走基层的“飞 毛腿”。广播新闻从业者特别是地方广电媒体 从业者,要立足本地、深耕本土,充分发挥主 观能动性,主动沉下身子走入基层、走进群众,不断去摸索、去贴近、去扎根生活,注重将现 实性、贴近性、真实性、社会性、积极的价值 观根植于内容,让新闻报道接地气、有

18、温度,生动、直接、有力,努力实现本地本土新闻内 容的可持续高质量输出。其次,要磨炼眼力,练就发现新闻的“千 里眼”“顺风耳”o广播新闻从业者要把敏锐性、洞察力融于日常采编和后期制作的过程中,做 到紧跟形势,把握时代脉搏,吃透权威发布,摸 清最新动态;时刻关注新闻热点、新鲜题材、新闻动向;要围绕新闻作品创作的周期规律,不 断提高发现高价值选题的策划能力,做到“人 无我有,人有我优”o再次,要锤炼脑力,练就洞察事物的“雷 达脑”。广播新闻从业者要不断寻求自我锤炼、自我突破。在锤炼中改不足、在锤炼中有作为、在锤炼中长本领,既要让新闻报道向内容的深 度和广度拓展,更要不断去强化策划意识、创 新意识、融

19、合意识、精品意识,致力于内容创新、表达创新和传播创新;致力于在话题设置、叙 事策略、语言风格、作品结构、传播渠道等方 面推陈出新;要在内容优化、叙事差异化、互 动强化上下功夫。最后,要历练笔力,练就“马良神笔”。广 播新闻从业者要提升讲故事、讲“好故事”、将 故事讲好的本领。既要学会写好人写好事、抓 情节抓细节,又要领会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 精髓,力争通过故事和情感的可感性、可品性,让新闻信息的传递更加清楚和透彻,让新闻的 感染力和可信度更强,让受众听得到、愿意听、听得进、听得懂,塑造出与受众对话、共鸣的 空间。三、结语挑战与机遇促使地方广播媒体不断调整优 化,提高内容制作能力,生产出更多符合

20、时代 价值观的、反映人民生活的、塑造主流价值观 的优质新闻专题报道;推出更多交互式、服务式、情感式、参与式、场景式传播形式。这是时代 发展的要求,是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要求,也是大势所趋。地方广播媒体要在新理念、新视角、新模式、新形态、新路径等实践层面用心探索,全链条 着力、全要素聚力、全环节发力,以不变的初 心和专业精神生产出与受众同频共振的优质内 容,如此才能做到与时代同行,彰显主流媒体 的使命担当。注释 余宁:抗疫Vlog:第一人称纪录片的叙 事探析,电视研究,2020年第5期。王亚男、林军:聚力融合传播传递抗疫正能 量以真实记录组合报道为例,新闻 世界,2022年第5期。(作者系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广播中心主任记者)(本文编辑:黄一樑)94中国广播、2022年第6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