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闻类文本答题技巧复习过程.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513742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类文本答题技巧复习过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闻类文本答题技巧复习过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闻类文本答题技巧复习过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闻类文本答题技巧复习过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闻类文本答题技巧复习过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新闻类文本答题技巧多条新闻材料的比较阅读。一、了解新闻体例特点,准确筛选每条新闻材料内容要点。1. 了解新闻的五要素。即五个“W”一个“H”。(1)何事?(2)何人?(3)何时?(4何地?(5)何故(6)How怎样执行?采取那些有效措施?(方法)。2.近几年高考选用的新闻体裁的主要特点。(1)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近几年高考选用的一般是人物通讯,(2)消息: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及时报道新近

2、发生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短消息。即用简洁的文字,把最新最重要而又有意义的事实报道出来。一般此类消息,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有的短消息也没有导语,一气写下去。但是,它比简讯、快讯都要写得具体、完整些;一般多用数字说明。2016 年全国高考考纲题例中“新闻材料”一、二则也属于此类。述评消息。不仅报道事实,而且对事实进行评价。它也称为“新闻述评”或“记者述评”。这种消息不但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还帮助读者分析、解释、评价来认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及其意义。其写作都以报道的事实为主,以评议事实为目的。从表达来说,往往是述多于评。从这一点来说,它又区别于评论。此类消息在叙述事实中进行评论,

3、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才能起到画龙点睛之妙。如2015 年福建卷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摘编自人民日报2015 年4 月23 日)属于述评。2016 年全国高考考纲题例中“新闻材料”三、四则也属于此类。4,“新闻材料”的比较阅读,将是实用文阅读的一种重要题型。针对多则“新闻材料”,其解题思路应坚持由单则材料到多则材料;由“新闻材料”在内容、手法、角度的细微区别筛选“新闻材料”内容、手法、角度各自的侧重点,到综合比较“新闻材料”与“新闻材料”之间内容、手法、角度的异同点;由新闻体例特点到命题要求的指向性去筛选、归纳“新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最后组织语言规范答题。二、分条筛选、归纳新闻材料内容主要特点

4、。首先采用五个“W”模式设问:“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事”,明确语段内容要点和表达方式,从而勾划出材料语段内容的隐形暗示。【考纲题例】中“关于读书调查的四则新闻材料”运用“谁做事”将材料内容进行归纳:材料一:新华社对纸质和数字图书阅读行为的调查材料二:中华读书报调查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构成材料三:央视网中国人正面临“阅读危机”?材料四:北京青年报关于世界阅读日的行为分析其次在理清新闻材料的体例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在“导语主体的第一句话”中筛选出有效信息,一般要补充修饰,形容,限制语(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原因、什么效果)。最后将“新闻材料”筛选出的内容要点(侧重点、原因、效果

5、)再进行组合,特别要关注“上升、趋缓、略有下降”等等关键词,及分角度内容表述中利用数字暗示的信息,组合之后读一下,检查是否通顺。根据命题的规律看,可分为针对某条“新闻材料”命题,针对“新闻材料”某一、二则材料综合比较命题,或者针对若干“新闻材料”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命题。【考纲题例】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家媒体对公布“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一事都作了报道,概括说明他们各自传递的重要信息有哪些异同。2. 根据新闻材料语段的主要表达方式筛选出新闻内容的侧重点。新闻材料的主要表达方式可分为叙述类、说明类、议论类、描写类等,应根据不同类别去筛选新闻素材内容的侧重点。表达方式不同,语段信息特点就不相

6、同,筛选形式也不相同。 叙述类材料信息包括:叙述的主体主体的经历及特征叙述的意义及目的。次要信息包括详细情节、背景材料等。筛选压缩的方式为:删减枝叶式。删除原文段中次要信息(枝叶),保留最主要的信息。概括浓缩式。在限定的字数内概括浓缩原文段的信息。评价式。压缩的结果不是原文段内容本身,而是原文段的叙述反映了什么,说明了什么。三、比较每条新闻材料内容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规范答题。1. 首先比较出同类或不同类材料内容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筛选出素材内容的基础上,就要比较出同类或不同类素材内容在叙述、说明、评论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一般来说作者在叙述、说明新闻事实的过程中,往往要根据自身行业特点,

7、报道需要,报刊的版面等等对新闻事实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因而对同一件新闻时事的报道有所不同或差异。【考纲题例】1 题: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家媒体对公布“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一事都作了报道,概括说明它们各自传递的重要信息有哪些异同。【解析】相同点: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从2007 年至2013 年连续七年稳步上升。2013与2012 年相比,纸质图书阅读量上升,报纸、期刊阅读量下降;数字化阅读量增加,接触时间增长。国家有关部门开展各种活动,推动全民阅读。不同点:材料一介绍了国民选择数字阅读的具体原因,以及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物的冲击不断加强,并点出了现代国民仍然认为读书很重要。材料二介绍了国民倾

8、向的阅读形式,指出0-17 岁未成年人是纸质图书阅读的绝对主力。2. 其次在找出新闻材料的异同点后,再依据题干显性要求进行组合题干的显性要求是对答题的指令性指向和硬性要求。新闻的文体特点基本特点:真实性,时效性,简明性,文学性(通讯)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标题:标题的好处:新闻类文本的标题要求醒目、突出,达到吸引读者的作用,或者能很好地概括文本内容,凸 显感情倾向,彰显主题。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多行标题引题(引标):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正题(主

9、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方法小结】1.分析新闻标题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2.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3.对吸引读者的作用;4.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感情的作用;5.对群众获取信息的作用。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新闻导语题答题套路: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和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抓典型镜头,给读者以现场感和生动感; 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为全篇奠定恰当(紧张或温馨或欢快或沉郁或悲痛)的感情基调。结构上引出下文对某事件的具体描写。手法: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手法表现新闻事件的特点。.

10、新闻背景题答题套路对新闻事实进行解释、补充烘托,加深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突出人物特征,揭示了新闻事件的意义,体现新闻的主题,增强了新闻的厚度和深度,增强表达效果。叙述背景事件,充实文本内容,使新闻更加真实、客观,现场感强,增强文章可读性和感染力。段落的作用: 段落内容能体现与相关事实、事物的关系。能表现新闻主题,使之更有深广的意义。 照应上下文,使文章结构严谨。 充实新闻内容,增强真实性、针对性、知识性,增强表达效果。结语: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 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新闻结语题答题套路总结全文,呼应开头。阐明新闻主题或深化主题,使读者更深

11、刻地认清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和意义,启人心智,引人 思考,耐人寻味。确保新闻结构的完整性,拾遗补缺,增加补充信息。托物寄情,给人回味。分析新闻语言特色(客观平实,或形象生动、感情色彩浓烈,使报道具有感染力。短句简洁通俗,长句严谨准确。更能表现某种特定的新闻主题。)主要考查类型:(1)数据运用及叙述描写的准确准确的数据能加强事实的真实可信;准确的叙述和描写能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使人物血肉鲜明,性格突出,或者营造出新闻场景,使读者如亲历其境。(2)语言的形象生动分析:通讯和特写在表现人物和刻画场景时允许使用文学手法,所以有些句子呈现出形象生动的特点。应对:塑造鲜活形象,再现典型场景,为主题服务。分析

12、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真实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六要素要完全准确真实,事件的情节描写、数字运用、引语等必须准确真实 【方法小结】1.从再现采访过程的角度思考2.从再现现场情形的角度思考3.从叙述人称选择的角度思考 4.从细节描写作用的角度思考5.从新闻数据运用的角度思考新闻材料的详略性:思考材料角度是否不同。思考材料联系是否层进。思考能否开阔读者视野。新闻结构的合理性:思考能否深化主题。思考结构是否完整。思考群众能否想到。筛选并整合新闻的信息:解题基本思路: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按照筛选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

13、时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一般的步骤是:摘取要点,理出顺序,恰当表达。鉴赏新闻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写作手法:虚实结合、衬托、铺垫、详略、抑扬等记叙方式:顺叙、倒叙、插叙描写手法: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白描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叙事抒情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对比、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等【方法小结】 (1)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新闻对象特点的作用(2)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新闻主题的作用(3)分析表达技巧对群众体会作者态度的作用(4)分析表达技巧对突现新闻的社会效应的作用(5)分析表达技巧对新闻文体特征的效果:增强让群众如临新闻现场

14、的画面感或生动形象的可读性如,例:这篇报道,除了作者简约的旁白外,通篇都是直接引用主人公的原话。你认为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6分)答案:主人公是一个极富个性的人,直接引用人物语言,更加突出主人公的个性特征;口气、用语与人物身份十分吻合,给人强烈的现场感,读来有身临其境,与主人公近距离接触之感;主要采用主人公自述形式,不仅符合了报道的真实性的要求,增强说服力,也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这种结构安排,行文更加凝练,不拖泥带水。例2:本文按倒叙顺序依次叙述了迫降时刻、35分钟的惊险经历、梁万俊所在的英雄团队三方面的内容。作者为什么安排这些内容?为什么以这样的顺序安排这些内容?(4分)(惊心动魄35分钟

15、)答:这三方面的内容依次是事件的结果、经过、原因。写结果,要突出“惊心动魄”的主题,引入入胜;写经过,是再现事件全貌,便于读者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写原因,是揭示梁万俊在关键时刻选择迫降的心理和素质基础。(2点1分,3点2分)选择倒叙,一突出主题,二吸引读者。(1点1分,2分)例2:文章从第五段开始,就改用第一人称由郭兆松自述。用这种手法来写通讯,有什么好处?用第一人称自述,人物语言个性化,其口气、用语与人物身份十分吻合,读通讯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生动形象。第五段开始用第一人称自述,让郭师傅自我表现、现身说法,这种结构安排使通讯更具有现场感、亲切感,显得其内容真实可信,更具有说服力。用第一人称自

16、述,节省了许多穿插串联的语句,行文更加凝练。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思考点:什么是新闻价值指刊播事实后引起社会的正面效应思考的方向:事件本身有没有宣传价值(什么价值);事件中的人物有没有示范作用(什么作用,一般可从精神层面去考虑);与社会现实的联系程度,是否切合时代主旋律。(1) 综合权衡,稳妥立论。(2)回读原文,精选论据。 明确观点之后需要作简明扼要的论述。应回读原文,从原文中精心挑选有力的论据用以支撑自己的观点。(3)简要论述,联系实际。适当扼要引用原文关键句作为论据,还要作精要的论述,以证明观点的正确。有的时候,还要联系实际适度分析,以使论证更为有力。(4) 精要作结,回扣论点。 最后要用一句话作精要概述,回扣论点作结。句式参考样式:因此;基于此,我们认为;简而言之,(5) 结构题答题套路通讯结构的三个基本要求:揭示新闻事实的内在联系,脉络清晰;服从表达主题的需要;表达上做到完整、又起伏。倒金字塔结构(或倒叙式结构、悬念式结构),先声夺人,引发阅读兴趣。多侧面拼接形式(或横式结构、蒙太奇式结构),从人物不同侧面取材,按照素材的内在联系,多 角度立体刻画人物的高尚品格,事件多而不重复、不杂乱。主线勾连式。以为行文的线索纵式结构。按照时间的顺序安排层次,清晰明了。对比结构。只供学习与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