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7∕T 3228-2018 黑杨大径级用材林栽培技术规程(山东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51261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8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T 3228-2018 黑杨大径级用材林栽培技术规程(山东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DB37∕T 3228-2018 黑杨大径级用材林栽培技术规程(山东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DB37∕T 3228-2018 黑杨大径级用材林栽培技术规程(山东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DB37∕T 3228-2018 黑杨大径级用材林栽培技术规程(山东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DB37∕T 3228-2018 黑杨大径级用材林栽培技术规程(山东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40 B66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32282018 黑杨大径级用材林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Large-size Log Populus Aigeiros Plantation 2018 - 05 - 17 发布 2018 - 06 - 17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7/T 3228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

2、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秦光华、乔玉玲、宋玉民、于振旭、董玉峰、康智、刘盛芳。 DB37/T 32282018 1 黑杨大径级用材林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黑杨(Populus Aigeiros)大径级用材林栽培的良种选择、 壮苗培育、 造林、 林分管理、病虫害防治、采伐、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杨树栽培区黑杨类大径级用材林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T 1407

3、1 林木良种审定规范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5779 旋切单板用原木 GB/T 15783 主要造林树种林地化学除草技术规程 LY/T 1195 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主要栽培品种苗木规程 LY/T 1895 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定向培育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3.1 黑杨 Populus Aigeiros 主要是指杨属(Populus spp.)黑杨派中适合暖温带地区生长的美洲黑杨(P. deltoides)和欧美杨(P. euramericana)。 3.2 大径材 Large-size log 小头去皮直径大于等于26 cm,长度大于等

4、于2 m的木材。 3.3 大径级用材林 Forest plantation for Large-size log 以生产大径材为目的的人工营造并定向培育的林分。 4 良种选择 DB37/T 32282018 2 4.1 选用适于北温带地区、速生期长、经国家或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美洲黑杨或欧美杨良种。 4.1.1 选用的良种要符合 GB/T 14071 林木良种审定规范。 4.1.2 适宜黑杨大径级用材林培育的栽培区包括鲁中南区、鲁东区、鲁西区和鲁北区,其中鲁中南区、鲁东区和鲁西区选择美洲黑杨和欧美杨,鲁北区选择欧美杨。 4.2 鲁中南区选择品种为鲁林 1 号杨、鲁林 2 号杨、鲁林

5、 3 号杨、鲁林 9 号杨、鲁林 16 号杨、 L35杨、107 号杨、中菏 1 号杨、T26 杨、T66 杨、南林 895 杨等。 4.3 鲁东区选择品种为鲁林 1 号杨、鲁林 9 号杨、鲁林 16 号杨、 L35 杨、107 号杨、中菏 1 号杨、T26杨、T66 杨等。 4.4 鲁西区选择品种为鲁林 1 号杨、鲁林 2 号杨、鲁林 3 号杨、L35 杨、107 号杨、T26 杨、T66 杨、中菏 1 号杨、南林 895 杨。 4.5 鲁北区选择品种为鲁林 1 号杨、L35 杨、107 号杨、中林 46 杨等。 5 壮苗培育 5.1 苗圃建立 苗圃的建立按照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6、进行。 5.2 圃地管理 5.2.1 整地 秋末冬初进行深翻,翻地深度一般在25 cm30 cm,建好排灌设施。翌春解冻后,平整土地,精耕细耙,深度25 cm以上。 5.2.2 施基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有机肥可施用堆肥、厩肥、人粪尿、饼肥等,有机肥料必须腐熟后才能施用。基肥施用量,堆肥、厩肥、人粪尿每公顷45000 kg105000 kg,饼肥每公顷2250 kg4500 kg。 5.3 插穗制作 种条来源、插穗剪截、插穗贮藏按照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进行。 5.4 扦插 5.4.1 扦插时间和扦插方法 按照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进行。 5.4.2 扦插密度 株

7、行距(3040)cm(7080)cm,每公顷3.1 万株4.7 万株。 5.5 苗期管理 5.5.1 灌溉 5.5.1.1 插完后立即灌水,采取沟灌或滴灌,第 1 次水一定要灌足灌透,以后视土壤墒情进行灌溉。 DB37/T 32282018 3 5.5.1.2 保持苗床湿润,灌后划锄防止土壤板结。以后视土壤墒情进行灌溉。 5.5.1.3 有条件的地方推行地膜覆盖,以保持水分和控制杂草生长。 5.5.1.4 9 月初最后 1 次灌足水后停止灌水。 5.5.2 除草和松土 按照GB/T 6001育苗技术规程进行。 5.5.3 追肥 6月结合降雨或浇水开始追肥1 次2 次,每次每公顷施氮肥300 k

8、g450 kg。7月8月使用45 %氮、磷、钾复合肥1次,每公顷750 kg1125 kg,8月上旬停止追肥。 5.5.4 除萌抹芽 除萌定苗在4月底5月初进行,待插穗萌芽长至5 cm10 cm、尚未木质化时,每棵选留一株直立、粗壮、无病虫、长势好的萌条,其它萌条从基部抹除。定苗后,随时抹除苗干上萌生的侧嫩芽,直至苗高2.0 m2.5 m时停止。 5.5.5 二年生大苗培育 5.5.5.1 二年生大苗培育:第二年 5 月份6 月份修枝定干至 2.5 m 处,其余管理措施同第一年。 5.5.5.2 二根一干大苗培育: 第一年冬季或者第二年春季, 对一年生苗木进行平茬, 茬桩高 2 cm3 cm,

9、剪口平整光滑。分别于 5 月上旬和下旬除萌抹芽各 1 次,其余管理措施同第一年。 5.6 病虫害防治 按照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进行。 5.7 苗木调查和出圃 按照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进行。 5.8 苗木检验 5.8.1 检验项目 检查以下苗木性状:地径、苗高、根幅、苗干通直度、根系发育情况、顶芽发育情况、机械损伤、病虫害等。 5.8.2 检验规则和方法 5.8.2.1 检验工作限在原苗圃进行,出圃苗木应按批检验。 5.8.2.2 检验一批苗木时,不合格苗木不得超过 5%。 5.8.2.3 苗木质量检验抽样数量按照附录 A 的规定进行。 6 造林 6.1 造林地选择 DB

10、37/T 32282018 4 培育黑杨大径级用材林的造林地要求立地指数18以上,土壤厚度1 m以上,有效土层厚0.8 m以上的平原地。土类为壤土、沙壤土或潮土,土壤质地为砂壤、轻壤或中壤,容重1.4 g/ml,PH值6.57.5,有机质含量高于1.0 ,生长季节地下水位1 m2 m。不选重茬地。 6.2 整地 造林前一年秋冬季进行全面整地,在河滩、平原较疏松的土壤上,可全面深耕30 cm40 cm,整平清除杂物,打点挖穴径、深各0.8 m1.0 m。有粘质间层的造林地实行带状深翻,种植带宽1m以上,深0.8 m1.0 m。土壤较粘重、土层较薄,可用机械开沟,种植带宽1.2 m1.3 m,深0

11、.8 m1.0 m。 6.3 壮苗选择 6.3.1 按照 LY/T 1195 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主要栽培品种苗木规程选用、级苗造林,黑杨扦插苗等级见附录 B。 6.3.2 营造杨树大径级工业用材林苗木除达到上述标准外,还要求 a) 苗干通直,无机械损伤,截干后干高 3.0 m 以上; b) 苗木充分木质化,顶芽发育正常,无病虫害; c) 苗根分布均匀,主根长 30 cm 以上,无劈裂。 6.4 密度和配置 6.4.1 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为每公顷210 株333 株,可选株行距为5 m6 m、4 m8 m、5 m7 m、4 m9 m、6 m6 m、4 m10 m、5 m8 m、6 m7 m、6

12、m8 m。 6.4.2 配置方式 配置点采用“品”字形配置,可采用均匀配置或者宽行距窄株距配置,宽行距窄株距配置行距8 m10 m, 株距4 m6 m,以长方形南北行向为宜。进行农林间作的地方可以适当减小株距,扩大行距。可以进行农林间作,以耕代抚。 6.5 栽植 6.5.1 栽植时间 春季或者秋季造林。美洲黑杨无性系在春季造林,鲁中南和鲁西区3月中下旬,其他地区3月下旬至4月上旬,春季造林时应适当晚栽。欧美杨可以在春季和秋季造林。 6.5.2 苗木处理 起苗后不能马上栽植的苗木要进行假植, 造林前要将苗木根系和苗干下半部分放在清水中浸泡23天后栽植。栽植前对苗木根系进行修剪,剪除过长、劈裂和受

13、伤发霉根系。 6.5.3 栽植方法 栽植深度40 cm60 cm,粘重土壤和洼地上不应栽植过深。栽植时要做到穴大底平,栽正栽直。栽植时先将拌好的表土和腐熟基肥回填,再填入心土,分层填土。填土时将苗木向上轻提,舒展根系,分层踏实,然后留穴浇水,培土封穴高出地面30 cm左右。在干旱地区栽植后要进行覆膜保水。 7 林分管理 DB37/T 32282018 5 7.1 补植 造林成活率达不到85 %的造林地,应及时进行补植;造林成活率达到85 %,但呈片状死亡的,也要进行补植,植苗造林的补植应用同龄大苗。 7.2 松土除草 松土执行GB/T 15776规定,除草执行GB/T 15783规定,松土除草

14、也可以结合农林间作进行。 7.3 灌溉 根据土壤墒情进行灌溉,栽植后立即浇灌充足,生长季节保持土壤潮湿。一般降水量年份每年应灌水3次以上,每次每公顷600 m3750 m3。低洼积水地要整修沟渠及时排水。 7.4 施肥 7.4.1 生长期内追施复合肥、尿素、碳酸铵、过磷酸钾等化肥,以氮肥为主,用量随树木年龄增大而增加。 a) 造林后第 1 年3 年每株每年施用氮肥量 0.5 kg; b) 第 4 年8 年每株每年施用氮肥量 1.0 kg; c) 第 9 年12 年每株每年施用氮肥量 0.8 kg; d) 距树干四周 50 cm200 cm 处环状挖小穴施入,施肥一般结合灌溉或雨前施用。 7.4

15、.2 不进行林下间作的林分在行间间种三叶草、毛苕子、田菁等绿肥,秋末冬初及时就地压青,增加土壤有机质,以地养地。 7.5 林下间作 7.5.1 在行间进行间作 3 年4 年,间作作物宜选耐荫性强、耗水耗肥较少的作物,以大豆、花生、绿豆、红豆等豆科作物为主,间作作物要与林木保持距离 50 cm 以上。 7.5.2 在立地条件好、经营强度高的地区,可在林下间种疏菜、西瓜、牡丹、蘑菇、药材等经济作物或小麦等粮食作物。第 3 年4 年林分郁闭后进行林下种植耐荫绿肥。 7.6 修枝 7.6.1 修枝时间为 11 月至翌年 2 月林木休眠期内,每年修枝 1 次,修枝切口要平滑,不留枝桩。 7.6.2 对于

16、 1 年3 年生林木,按照保持冠高比为 12 的修枝强度对主干的侧枝进行剪除,同时剪除影响主梢向上生长的竞争枝和多头枝等。 7.6.3 对 4 年生以上的林木,按照保持冠高比为 1:3 的修枝强度进行修枝。 8 病虫害防治 8.1 虫害 黑杨枝干害虫主要有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桑天牛(Apriona germari)和杨干象(Cryptorrhynchus lapathi)等。黑杨叶部害虫主要有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e)

17、和杨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等。 8.2 病害 DB37/T 32282018 6 8.2.1 黑杨枝干病害主要有杨树溃疡病(Dothiorella gregaria)和杨树腐烂病(Valsa sordida),叶部病害主要有杨树叶锈病(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和杨树黑斑病(Marssonina brunnea)等。 8.2.2 按照 LY/T 1895 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定向培育技术规程进行。 要综合利用营林措施、 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杨树病虫害的主要为害症状见附录 C。 9 采伐 9.1 采用皆伐方法进行采

18、伐,采伐季节一年四季均可,以秋冬采伐为主。 9.2 黑杨大径级用材林的主要用途是生产旋切单板,其质量和规格要符合 GB/T 15779 旋切单板用原木规定的要求。 9.3 大径材的采伐年龄是以工艺成熟龄为基础,综合考虑数量成熟龄和经济成熟龄,一般为 10 年12 年。黑杨大径级用材林大径材产量指标见附录 D。 10 档案管理 按照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进行。 DB37/T 32282018 7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苗木质量检验抽样数量表 苗木数量(株) 检验数量(株) 5001000 50 100110000 100 1000150000 250 500011000

19、00 350 DB37/T 32282018 8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黑杨扦插苗壮苗等级 苗龄 级 级 地径 cm 苗高 m 根幅 cm 地径 cm 苗高 m 根幅 cm 1-0 3.5 4.0 35 2.5 3.5 30 1(2)-0 4.5 4.5 45 3.5 4.0 40 DB37/T 32282018 9 C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主要杨树病虫害为害症状 种类 为害症状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初孵幼虫先啃食刻槽边缘部分,并从产卵孔向外排出粪便及木屑,2 龄以后开始向木质部钻蛀隧道,幼虫危害到 10 月,于 11 月越

20、冬。成虫羽化后在蛹室内停留 7 天左右,然后咬羽化孔飞出,白天活动,取食嫩枝皮补充营养, (23)天后交尾,又经(34)天开始产卵;雌虫产卵多选在枝丛及枝干分杈处,多在 2 年生枝条上,先在枝干上咬椭圆形刻槽,每刻槽产 1粒卵,并分泌胶质物涂抹产卵孔。 桑天牛(Apriona germari ) 以幼虫蛀食树干,钻蛀虫道,幼虫向下蛀食成直形虫道,每隔一段距离向外咬一排泄孔,不断把粪屑排出孔外。幼虫一生蛀虫道(0.95) m,可达根部。幼虫老熟后沿虫道上移至最后(13)个排泄孔间,先咬羽化孔雏形(表现为树皮臃肿或开裂,常见有树液外流) ,然后在虫道内适当位置做蛹室化蛹。 杨干象(Cryptorr

21、hynchus lapathi) 主要危害黑杨幼树,先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蛀食,后蛀成圆形坑道,蛀孔处的树皮常裂开呈刀砍状, 部分掉落而形成伤疤。 危害后的幼树树皮表面有微下凹、 红褐色水渍状或油渍状、呈倒马蹄形刻痕和排出的黑褐色丝状物或木丝。幼虫羽化后在嫩枝条或叶片上形成针刺状小孔。成虫产卵时在枝痕、休眠芽、皮孔、棱角、裂缝、伤痕或其他木栓组织留下针刺状小黑孔。 美国白蛾(Hlyphantria cunea) 成虫产卵于叶背,成块,较叶色浅,易发现。幼虫孵化后多聚集在一起危害并吐丝结成网幕,受害叶片只剩下叶脉并变为黄白色、呈网状。 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 成虫将卵

22、产在枝条前端叶片上及枝梢上, 数十粒或百余粒排成单层状。 以蛹在树皮、 叶苞、墙缝、石块及寄主树干基周围浅层沙土中越冬。幼虫期 5 龄。 (12)龄幼虫先吐丝将叶片粘在一起,在内群集取食叶肉,仅剩叶脉,使树叶呈半透明、网膜状。3 龄后食量增大,分散危害, 将叶卷成饺状, 白天躲在其中, 夜间蚕食叶片, 能将叶片食尽残留叶柄。 成虫夜间活动, 白天也能观察到成虫停留在叶片上交尾。 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e) 初孵幼虫喜为害枝条顶部嫩叶,群集叶面啃食叶肉,吃成罗网状。稍大后即分散,取食叶片,残留叶脉。 杨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 发生期早

23、, 往往在春季将杨树的嫩叶吃光。 初龄幼虫为害嫩芽、 嫩叶, 呈不规则的缺刻状,小幼虫能吐丝下垂随风扩散, (45)龄幼虫可吃光叶肉只留叶脉。 杨树溃疡病(Dothiorella gregaria) 多发生在杨树主干中下部,严重时也扩展到干上部和枝条。病斑有两种类型:典型的溃疡病斑为水泡型,即在皮层表面形成一个约 1 cm 大小的圆形水泡,泡内充满树液,破后有褐色带腥臭味的树液流出, 水泡失水干瘪后形成一个圆形稍下陷的枯斑, 这种病斑只出现于幼树上。另一种病斑是枯斑型,先是树皮上出现数毫米大小的水浸状圆斑,稍隆起,手压有柔软感,后干缩成微陷的圆斑,黑褐色,这种病斑大多出现在粗皮的树干上。 杨树

24、腐烂病(Valsa sordida) 病斑初期暗褐色,水渍样。皮层组织腐烂,皮下酒糟味,略肿胀,以手压之有水渗出。后下陷,周围有明显黑褐色边缘。树干枯死后树皮溃裂,呈丝状。后期病斑生出枕头状突起的分生孢子器,潮湿天气条件下挤出黄色、橙色或者红色卷丝状分生孢子角。 DB37/T 32282018 10 主要杨树病虫害为害症状 (续) 种类 为害症状 杨树叶锈病 (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先在叶背面长出半球形桔黄色小疱, 即夏孢子堆。 晚夏, 在叶正面长出稍隆起的不规则斑,暗褐色,是病原菌的冬孢子堆。病重叶片冬孢子堆连结成片,甚至布满整个叶面。 杨树黑斑病(Marssonina brunnea) 叶面和叶背都产生病斑。叶斑初期为针刺状发亮的小点,后扩大成直径约 1 mm 的近圆形褐色病斑,病斑数量多时,可连成不规则的斑块。在嫩梢上病斑为梭形,稍隆起,黑褐色,长(25 )mm,嫩梢木质化后,病斑常成为溃疡斑。 DB37/T 32282018 11 D D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山东省黑杨大径级用材林大径材产量指标 栽培密度(株/ hm2) 采伐年龄(年) 木材蓄积(m3/hm2) 大径材产量(m3/hm2) 1333 12 241.5 161 1667 11 255 144 2223 10 258 135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