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线郑州境东移改建二期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510780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郑州境东移改建二期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线郑州境东移改建二期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线郑州境东移改建二期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线郑州境东移改建二期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线郑州境东移改建二期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G107线郑州境东移改建二期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一、 工程概况 G107国道东移改建(二期)工程项目位于郑州市东部,路线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东侧经过,不仅是港区纵向(南北方向)的一条干线公路,同时也是空港客货混行快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及联系郑州中心城区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的重要纽带。本项目的修建对加快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郑州市区及中原经济区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本项目为国道G107线郑州境东移改建(二期)工程,项目起点位于郑州市中牟县郑庵镇前杨村南,北接G107线改建工程一期终点,并连接郑民高速郑庵互通,起点桩号K0+000,向南与国道G310郑州段改建工程交叉,然后经砚台寺西,至八

2、岗镇东,经王庄东,黄店镇圈后村西,三官庙乡杨庄东,至小辛庄西与规划迎宾大道东延工程相交,预留互通立交建设条件,继续向南至坡董村南与省道新S102改线相交,然后继续向南,到达郑州市与开封市界处,南接拟建G107线东移(郑开交界至炎黄大道段)新建工程,终点桩号K22+179,本项目路线全长22.179公里。 二、测量技术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14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 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 JTG/T D60-01-2004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 公路勘测规范 JTG C102007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

3、06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D50-2006 三 、施工控制测量等级 1. 本工程首级控制点的等级为一级导线。 2. 导线网复测 1) 平面控制网 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以附合导线法进行复测,由E01与E02为起始边,经过各导线点 附合至E38与E39边 2) 高程控制 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以E39导线点高程114.289m为基准点,按附合水准进行联测, 闭合至E01导线点。 2测量复核仪器 1.全站仪,一台,相关参数见附件1 2.水准仪,一台,相关参数见附件1 3.配套工具:黑红尺一对,棱镜组两个,对讲机若干 3施测程序及步骤 1、对全线的控制点进行位置确认及通视

4、情况统计 2、对前后不通视控制点进行加密做临时桩处理 3、平面控制网以附合导线法进行复测,由E01与E02为起始边,经过各导线点附合至E38与E39边,高程控制以E39导线点高程114.289为基准点,闭合至E01导线点。 4、本次复测对全线导线进行了补充加密,为保证导线测量距离及现场施工需要,对其中的部分加密点位进行了重新加密和取舍,其中本次测量43个点位。经平差计算对照发现此次43个点位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结果符合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一级导线点和四等三角高程水准测量相关技术要求规范。 四、人员设备配置 G107国道东移改建(二期)工程项目测量工作不同于一般的测量工

5、作,它要求控制测量及施工放样精度高,我单位对测量工作非常重视,派遣 经验丰富 的测量工程师负责测量工作,并配备进口高精度的测量仪器,以满足工程施工测量精度要求。 1 、仪器设备如下表 2 、人员组织 组长:李成钦 组员:周梦龙 郑培辉 卫晓磊 许开峰 五、路基路面的测量放样检查放样 1 测量工艺流程 3、路基横断面施工放样 3.1路基的基本参数 在公路中线施工控制桩恢复完成后,即可进行路基施工。路基施工前,应先在地面上把路基的轮廓表示出来,即把路堤坡脚点(或路堑坡顶点)找出来,钉上边桩,同时还应把边坡的坡度表示出来,为路堤填筑和路堑开挖提供施工依据。在进行路基路面施工放样以前,应首先了解路基路

6、面设计的基本参数,以便在进行放样测量时计算放样数据。路基路面的设计计算参数主要包括路基宽度、路面宽度、排水沟宽度(梯形排水沟的边坡坡度)、填挖高度、路堤、路堑的边坡坡度、路基的超高和加宽等基本参数。 3.2、路基宽度 公路路基宽度是指行车道与路肩宽度之和。当设有中间带、变速车道、爬坡车道、应急停车带时,还包括这些设施的宽度。如图1所示3 3.3、边坡坡度 路基边坡坡度通常以1m的形式表示,即i=h/d=1/m,式中m称为边坡坡度、h为边坡的高度、d为边坡的宽度。 3.4、超高 根据路基路面的设计要求,在公路直线段路基边缘点处于同一高度,路面横断面由路中侧略向下倾斜形成双向横坡。但是在曲线路段为

7、保证汽车行驶安全,在公路曲线半径小于各级公路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均应设置超高。圆曲线段路面的设计超高值是常数,路面倾斜形成单向横坡;缓和曲线段路面的超高值随着缓和曲线上的长度的不同而变化,路面横坡倾斜由直线段的双向横坡向圆曲线的单向横坡逐步过渡。超高值可从设计文件中查取。 3.5、加宽 当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时,在圆曲线段应按规定设置加宽,同时在曲线两端设置加宽缓和段。曲线上的加宽值可从设计文件中查取。 若圆曲线的加宽值为Bj,加宽缓和段内任一中桩的加宽值,可按下式计算: (1)当加宽缓和段为直线过渡时, Bjx?XBj (4-1) Lc (2)当加宽缓和段为高次抛物线过渡时, ?X

8、?3X?4? (4-2) ?Bjx?4?3?Lc?Lc? 式中:Bjx加宽缓和段内任意中桩的加宽值; X对应于Bjx的中桩到加宽缓和段起点的长度; Lc加宽缓和段(或缓和曲线段)的长度。 4、横断面测量方法 横断面测量中的距离和高差一般准确到0.1m即可满足工程的要求。因此横断面的测量方法多采用简易的测量工具和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4.1、标杆皮尺法 用自己制造的两根标杆测量。 一根标杆竖立于变坡点上,另一根标杆水平横放,使横放标杆的一端放在另一变坡点上,横放标杆的另一端靠住竖立标杆。如图2所示。 横放标杆读水平距离,竖立标杆读两个变坡点的高差。 如:3.2m,高0.

9、8m,记为:3.2 相对前点 4.6m,底1.2m, 记为:4.6 相对中线点 从中桩点开始向左、右两侧测量,记录左、右分开。 “平”表示高差为0,“同坡”表示后面坡度同前面一个记录。 “田”同“平”,说明是田。 抬杆法一般在现场边测边绘,采用1:200比例 图 2 4.2、水准仪皮尺法 水准仪可安置在能看清横断面方向的任意点上,以中桩地面高程为后视, 在横断面方向的变 化点上立尺为前视,高差=后视-前视,用皮尺量出各变坡点至中桩的水平距离。 适用于横断面方向比较平坦地区,测量精度较高。 如:左3.2m,高差0.8m,记为:3.2 左9.6m,高差-1.2m, 记为: 9.6 抬杆法与水准仪法

10、的区别: 1、测量精度不同。 2、测量速度不同 3、表示的距离与高差不同。 图 3 5、路基边桩放样 路基边桩放样就是在地面上将每一个横断面的路基边坡线与地面的交点,用木桩标定出来。边桩的位置由横断面方向、两侧边桩至中桩的距离来确定。 5.1、 路基边桩放样要求 公路路基的边桩包括路堤的填挖边界点和路堑的开挖边界点。除此之外在路基土石方施工以前还应把公路红线界桩和公路工程界桩也要在地面上标定。 路基边界点是指路堤(或路堑)边坡与自然地面的交点。 公路红线界桩是指为保证公路工程的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根据公路勘测设计规范所确定的公路占用土地的分界用地界桩。公路用地在土地管理中属于公用地籍,界桩的设

11、立将标明公路用地的边界范围,界桩之间连成的线称为红线。 公路红线界桩确定了公路用地的范围、 归属和用途,具有保护公路用地不受侵犯的法律效力。 公路工程界桩是根据公路设计的要求,表明路基、涵洞、挡土墙等边界点位实际位置的桩位,如公路的路基界桩、绿化带界桩等。公路工程界桩有时可能在公路用地的边界上,这种公路工程界桩兼有红线界桩的性质。 5.2路基变桩的放样方法 5.21图解法 路基横断面图为供路基施工的主要依据,可根据已戴好“帽子”的横断面图放样边桩。就是直接在横断面图上量取中桩至边桩的距离,然后在实地用皮尺沿横断面方向将边桩丈量并标定出来。每个横断面都放出边桩后,再分别将路中线两侧的路基坡脚桩或

12、路堑坡顶桩用灰线连接起来,即为路基填挖边界。在填挖方不大时,使用此法较多。此法一般使用于较低等级的公路路基边桩放样。 5.22解析法 就是根据路基填挖高度、边坡率、路基宽度和横断面地形情况,先计算出路基中心桩至边桩的距离;然后,在实地沿横断面方向按距离将边桩放出来。一般情况下,当施工现场没有横断面设计图,只有施工填挖高度时,可用解析法放样路基边桩。解析法放样路基边桩的精度比图解法高,主要用于一般公路平坦地形或地面横坡均匀一致地段的路基边桩放样。具体方法按下述两种情况进行: 平坦地段的边桩放样:图4为填方路堤,坡脚桩至中桩的距离为D 应为: 图4 D?B?m?H 2 图5为挖方路堑,坡顶桩至中桩

13、的距离为D应为: 图5 D?B?S?m?H 2 式中:B为路基宽度,m为边坡坡度,H为填挖高,S为路堑边沟顶宽。 以上是路基横断面位于直线段时求算D值的方法。若横断面位于弯道上有加宽时,按上述方法求出D值后,还应在加宽一侧的D值中加上加宽值。 倾斜地段的边桩放样:在倾斜地段,计算时要考虑横坡的影响。如图6,路堤坡脚桩至中桩的距离D上、D 下为: 图 6 D上?D下?B?m?H?h上? 2B?m?H?h下? 2 如图7,路堑坡顶桩至中桩的距离D上、D 下为: BD上?S?m?H?h上? 2 D下?B?S?m?H?h下? 2 式中h上、h下分别为上、下两侧路基坡脚(或坡顶)至中桩的高差。其中B、S

14、和m均为已知。D上、D下随h上、h下变化而变化。由于边桩未定,所以h上、h下均为未知数,因此还不能计算出路基边桩至中桩的距离。由于地面横坡均匀一致,放样时先测出地面横坡度为1:n,n为原地面横坡率。 图 7 叉因为D上?h上?n, D下?h下?n代入式,简化整理得: 路堤坡脚桩至中桩的距离D上、D 下为: ?B?n D上?mH?2?n?m ?B?n D下?mH?2?n?m 路堑坡顶桩至中桩的距离D上、D 下为: ?B?n D上?S?mH?2?n?m ?B?n D下?S?mH?2?n?m 6.路基边坡的放样 在放样出边桩后,为了保证填、挖的边坡达到设计要求,还应把设计边坡在实地标定出来,以方便施

15、工。 1)用竹杆、绳索放样边坡 2)用边坡样板放样边坡 施工前按照设计边坡坡度做好边坡样板,施工时,授照边坡样板进行放样。 3)机械化施工路基横断面的控制 (1)路堤边坡与填高的控制方法 机械填土时,应按铺土厚度及边坡坡度,保持每层间正确的向内收缩的距离一定。不可按自然的堆土坡度往上填土,这样会造成超填而浪费土方。 每填高1m左右或填至距路肩1m时,要重新恢复中钱、测高程、放铺筑面边桩,用石灰显示铺筑面边线位置,并将标杆移至铺筑面边上。 距路肩1m以下的边坡,常按设计宽度每侧多填025m控制;距路肩1m以内的边坡,则按稍陡于设计坡度控制,使路基面有足够的宽度,以便整修边坡时铲除超宽的松土层后,

16、能保证路肩部分的压实度。 填至路肩标高时,应将大部分地段(填高4m以下的路堤)设计标高进行实地检测;填高大于4m地段,应按土质和填高不同,考虑预留沉落量,使粗平后的路基面无缺土现象。最后测设中线桩及路肩桩,抄平后计算整修工作量。 (2)路堑边坡及挖深的控制方法 路堑机械开挖过程中,一般都需配合人工同时进行整修边坡工作。 机械挖土时,应按每层挖土厚度及边坡坡度保持层与层之间的向内回收的宽度,防止挖伤边坡或留土过多。 每挖深1m左右,应测设边坡、复核路基宽度,并将标杆下移至挖掘面的正确边线上。每挖3-4m或距路基面2030cm时,应复测中线、高程、放样路基面宽度。按以上做法,可及时控制填方超填和挖

17、方超挖现象。 7.路基施工阶段各层次的抄平方法 填方路基在施工过程中是分层进行填筑的,分层的厚度又难以控制。这就需要在填筑之前先标定出分层填筑的顶面高程。如图8所示,图中h为松铺厚度,h为压实厚度。在填筑以前需要先标定松铺厚度M点的位置,N点为填筑层压实后的位置。 图 8 2)图13,A1、B1、C1、D1为路基的坡脚放线位置,A、B、C、D为某结构层松铺厚度顶面的放样位置。A1A(B1B、C1C、D1D)之间的高差为松铺厚度h,AC、BD的长度为该层顶面的宽度。 3)试验路段可得该结构层所对应的松铺系数k。 k?h ?h h?kh? 3)结构层松铺厚度的顶面高程为H。 H?Hd?h 式中:H

18、d为该结构层底面高程。 图 9 4)采用高程放样方法用木桩标定出A、B、C、D的位置,使木桩顶面的高程等于该结构层松铺厚度的顶面高程H。 5)在各木桩顶面丁上小钉子,在钉子之间来上细线作为填筑的依据。 6)当该结构层压实以后,再用高程放样的方法检查该结构层顶面的高程。 7.1线段路基顶面的抄平 当路基施工高度达到设计高程以后,应检查路基中心顶面的设计程及路基两侧边缘的设计高程。路面横坡度的形成,一般在路基顶面施工时就应该做成横向坡度。路基顶面的横坡与路面顶面的横坡是一致的。 如图14路基平面图。在图中A、B、C为路基施工控制桩,D、E、F和G、H、O为与路线施工控制桩相对应的路基边桩。 1)先

19、检查路基顶面中线施工控制桩的设计标高 假定A的设计标高为HA,路线纵坡为?i0%(上坡),施工控制桩间距为10m。则B、C、D点的设计高程为: HA=路面顶面中心点的设计高程-路面结构层厚度 HB?HA?i0%?10 HC?HB?i0%?10 分别在已知高程为HBM的水准点和A点立水准尺,水准仪后视水准点所立水准尺度数为a,前视A点所立水准尺度数为bA。 H?A?HBM?a?bA? A=H?A?HA 若A<0,A点应填高,填高值为A;若A>0,则点A应挖低,挖低值为A。依次进行B、C点的检查和放样。 2)检查路基边线施工控制桩的设计标高 计算和路基中心施工桩A点相对应的两侧路基边桩

20、D点和G点的设计标高。如图10,D点和G点是关于A点对称的两个路基边缘点,设路面横坡为i%,则D点和G点的 设计高程为: HD?HA?i%? HG?HA?i%?B2B 2 式中:B路基宽度; i%路面横坡度。 图 10 如上同检查路基顶面路线控制桩的高程一样,依次检查路基两边线施工控制桩D、G点的高程,其他各点(E、H、F、O)可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检查。 对于曲线段由于存在超高和加宽,计算要相对复杂一些。在路基设计表中,路基加宽和超高值已经给出,在进行放样时只需直接引用即可。在计算路基边线上点的高程和坐标时,为计算方便一般是以与其相对应的在同一个横断面方向上中线施工控制桩的坐标和高程为基准。检

21、查方法同直线段。 8.路基中线测量 线路的中线测量就是通过直线和曲线测设,将路中心线具体放样到地面上去。中线测量包括线路的交点(JD)和转点(ZD)的测设,线路转角()的测定,中线里程桩的测设,线路圆曲线测设等。道路的平面线型如图: 8.1交点和转点的测设 线路的平面线型是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线路改变方向时,两相邻直线延长线的相交点称为线路的交点(用JD表示),它是详细测设线路中线的控制点。而转点是指当相邻两交点之间距离较长或互不通视时,需要在其连线上或延长线上定出一点或数点以供交点、测角、量距或延长线时瞄准使用。这种在道路中线测量中起传递方向作用的点称为转点(用ZD表示)。通常对于一般低等级

22、公路,可以采用一次定测的方法直接在现场标定;而对于高等级公路或地形复杂地段,则必须首先在初测的带状地形图上定线,又称纸上定线,然后再用下列方法进行实地测设,又叫现场定线。 8.1.1交点的测设 (1)放点穿线法 放点穿线法是纸上定线放样到现场时常用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1)在图上量取支距 2)在实地放支距 用皮尺和方向架(或经纬仪)按图上所量支距在实地标定出路线点14作为临时点。 3)穿线 由于图解数据和测设误差的影响,所放的点一般不在一条直线上,这时可以采用目估法或经纬仪法穿线,如图9-3,适当调整各点,使其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4)定交点 如图9-4,当相邻两直线、测设于实地后,即可延长直

23、线交会定交点(JD),其操作步骤如下: 将经纬仪安置在点,盘左瞄准点,倒转望远镜沿视线方向,在交点JD点附近,打下两个木桩,俗称骑马桩,并沿视线方向用铅笔在两桩顶上分别标出和。 盘右仍瞄准A点后,再倒转望远镜,用与上述同样的方法在两桩顶上又标出和。 分别取与、与的中点并钉上在两桩上钉上小钉得、两点 用细线将、两点连接。(这种以盘左、盘右两个盘位延长直线的方法称为正倒镜分中法。) 将仪器搬到C点,瞄准D点,同法定出c、d两点,拉上细线。 在两条细线交点出打下木桩,并钉上小钉,即为交点JD。 这种方法工作效率高,是用于测量控制点较少线路,缺点是放线误差容易积累,因此一般连续放出若干个点后应与初测导

24、线点闭合,以检查误差是否过大,然后重新有初测导线点开始放出以后的交点。方位角闭合差40,长度闭合差1/5000。 当两交点间距离较远但尚能通视或已有转点需加密时,可采用经纬仪直接定线或经纬仪正倒镜分中法测设转点。当相邻两交点互不通视时,可用下述方法测设转点。 如图9-6,JD4、JD5为相邻而互不通视的两个交点,ZD为初定转点。将经纬仪置于ZD,用正倒镜分中法延长直线JD4ZD至JD5。设JD5与JD5的偏差为,用视距法测定a、b,则ZD应横向移动的距离e可按下式计算: (9-1) 将ZD 按e值移至 ZD。 如图9-7,JD7、JD8互不通视,可在其延长线上初定转点ZD。将经纬仪置于ZD,用

25、正倒镜法照准JD7,并以相同竖盘位置俯视JD8,在JD8点附近测定两点后取中点的JD8。若JD8与JD8重合或偏差值在容许范围之内,即可将ZD作为转点。否则应重设转点,量出值, 8.2转角的测定 线路从一个方向转向另一个方向时,偏转后的方向与原方向间的夹角称为转角,用表示。在线路的转弯处一般要求设置曲线,而曲线的设计要用到转角, 所以,设计前必须测设出转角的大小。 转角有左右之分,偏转后的方向在原方向的左侧称为 左转角,反之称阿尔法右转角, 如图(9-8)。在线路测量中,一般不直接测转角,而是先直接测转折点上的水平夹角,然后计算出转角。在转折点上,通常是观测线路的水平右夹角 ,右夹角的测定,一

26、般采用DJ6级光学经纬仪观测一测回,两半测回角度差不大于,在容许值内取平均值为观测结果。为了保证测角精度,线路还需要进行角度闭合差校核;高等级公路需和国家控制点连测,按附合导线进行角度闭合差计算和校核;低等级公路可分段进行校核,以35或以每天测设距离为一段,用罗盘仪测出始边和终边的磁方位角。每天作业开始与结束须观测磁方位角,至少各一次,以便与根据观测水平夹角值推算的方位角校核,其两者之差不得超过2o。 根据曲线测设的要求,在右角测定后,要求在不变动水平度盘位置的情况下,定出角的分角线方向,并钉桩标志,以便将来测设曲线中点。设测角时,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前视方向的读数为,分角线方向的水平度

27、盘读数为。此外,在角度观测后,还须用测距仪测定相邻交点间的距离,以供中桩量距人员检核之用。 8.3里程桩的设置 为了确定线路中线的具体位置和线路长度,满足线路纵横断面测量以及为线路施工放样打下基础,则必须由线路的起点开始每隔20或50(曲线上根据不同半径每隔20、10或5)钉设木桩标记,称为里程桩。桩上正面写有桩号,背面写有编号,桩号表示该桩至线路起点的水平距离。如某桩至路线起点距离为4200.75,桩号为4+200.75。编号是反映桩间的排列顺序,以9为一组,循环进行。 里程桩分为整桩和加桩两种,整桩是按规定每隔20或50为整桩设置的里程桩,百米桩、公里桩和线路起点桩均为整桩。加桩分地形加桩

28、、地物加桩、曲线加桩、关系加桩等。地形加桩是指沿中线地形坡度变化处设置的桩;地物加桩是指沿中线上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处设置的桩。曲线加桩是指曲线起点、中点、终点等设置的桩;关系加桩是指路线交点和转点(中线上传递方向的点)的桩。对交点、转点和曲线主点桩还应注明桩名缩写,目前我国线路中采用如表(线路主要标志名称表) 在设置里程桩时,如出现桩号与实际里程不相符的现象叫断链。断链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计算和丈量发生错误,或由于线路局部改线等造成的。断链有“长链”和“短链”之分,当线路桩号大于地面实际里程时叫短链,反之叫长链。 路线总里程=终点桩里程+长链总和短链总和 8.4圆曲线测设 路线是由直线与曲线连接而成

29、的,而连接不同方向路线的线路称为平面曲线,平面曲线又分为圆曲线和缓和曲线。重点介绍圆曲线的测设方法。 圆曲线的测设一般分以下两步进行: 第一步,先测设圆曲线上起控制作用的点,如:起点(ZY),终点(YZ)和曲中点(QZ),这步称为圆曲线上主点的测设; 第二步,在已测定的主点间进行加密,按规定桩距测设曲线上的其它各桩点,这步称为圆曲线的详细测设。 1.圆曲线的主点测设 (1)圆曲线测设元素的计算 设线路交点(JD)的转角为圆曲线半径为(的设计可参考有关规定)。则圆曲线的测设元素可计 8.5路面高程控制 8.5.1 水准点加密 在水准网基础上沿线路每300米左右加密水准点,水准路线应沿利预 测设的

30、线路两侧布设,水准点应选在土质坚硬、观测方便、利于保存的地点。下列地点不应选设水准点: 1、易受水淹、潮湿和高差较大处; 2、易发生滑坡、土崩和沉陷的地点; 3、短期内由于建设发展,可能毁坏标石或阻碍观测的地点。 8.5.2 水准点加密观测技术要求 水准仪仪器采用电子水准仪,尺子为铟钢尺,陪2.5kg尺垫2个;观测方法按照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进行测设,数据处理采用专业平差软件进行平差。当闭合差超限时,应重测。 8.5.3 路面设计高程 根据路基横断面图,可得出路面顶中线设计高程,路基横坡;可根据横坡和路面结构层宽度及厚度算出路面结构层的各点位设计高程。 8.5.4路面施工后检测总结阶段 路面结构层

31、施工后,要及时对结构层进行检测,要及时对结构层高程进行复测,计算实际铺筑厚度,与设计厚度进行对比,总结结构层厚度是否稳定并分析原因。造成结构层厚度不稳定的因素主要有:下承层的顶面各段高程没有控制好,有的段落误差偏高或偏低,应该说,下承层的高程和平整度对结构层厚度的影响至关重要,是形成偏差的主因;铺筑中摊铺机熨平板突然升高或降低,出现短时的异常,若未发现或采取纠正措施,将会造成厚度及平整度的偏差;在施工碾压过程中,压路机的组合碾压方式、遍数、速度等都要统一确定,当 施工中压路机类型或碾压遍数发生变化,若松铺厚度不做调整,也会产生厚度偏差。但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较大的厚度偏差,若进行动态质量管理和控

32、制,以动态的相互联系的方法和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能及时纠偏补漏。 8.6、路面施工建议和管理方法 为了更好地对路面结构层厚度这一指标进行监控,应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同时着手: 8.6. 1,利用摊铺过程中在线控制,安排技术员不断的检测摊铺层松铺厚度,同时做好记录,发现有较大偏差,应及时上报处理; 8.6. 2,保证摊铺机熨平板和厚度控制装置准确无误,摊铺机运行速度缓慢匀速,现场操作人员经验丰富,责任心强; 8.6.3,利用拌合站每天出料总量与实际铺筑的面积计算平均厚度进行总量检验,前提是混合料密度必须准确; 8.6.4,当具备检测条件时,对铺筑后的结构层进行高程检测,计算出实际铺筑厚度和

33、偏差值,并进行分析调整; 8.6.5,必须做好施工过程中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工作,并及时通过分析,反馈施工动态信息,是施工依据,也是以后施工的宝贵经验 六 房建的测量放样检查程检查序 6.1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6.1.1布设的控制点均引向四周永久建筑物或马路上,且要求通视 6.1.2控制点放样采用极坐标法,为便于复测,控制点的布置均成直线型 6.1.3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定期巡视,并且每月复核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 6.2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 6.2.1地面控制点布设完后,转角处线采用2级电子经纬仪进行复测。各控制线间距离采用全站仪检测,经校核无误后进行施测,各工艺施测程序见第五项(轴线及

34、高程点放样程序)。 6.2.2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桩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基础平台投测轴线(采用三点成一线及转直角复测),再按投测控制线引放其它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控制轴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6.2.3二次结构施工以原有控制轴线为准,引放其它墙体、门窗洞口尺寸。外窗洞口,采用经纬仪投测,以贯通控制线于外立面上,窗洞口标高的各层50线控制且外立面水平弹出贯通控制线,周圈闭合,保证窗口位置正确,上下垂直,左右对称一致 6.2.4室内装饰面施工时,平面控制仍以结构施工控制线为依据,标高控制引测建筑50标高线,要求制校核 6.3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

35、6.3.1建筑物大角铅直度的控制 结构施工完成后,分别在距大角两侧30cm处外墙上(或轴线上),各弹出一条竖直线,并涂上两个红色三角标记,作为上层梁板支模板的控制线。上层梁柱支模板时,以此线校准模板边缘位置,以保证柱角与下一层柱角在同一铅直线上,从而保证建筑物大角的垂直度。 6.3.2柱、墙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 为了保证剪力墙和柱子的位置正确以及后续填充墙及装饰施工的及时插入,放线时首先根据轴线放测出板墙、柱位置,弹出板墙及柱边线,然后放测出墙柱50cm的控制线,并和轴线一样标记红三角,每个房间内每条轴线红三角的个数不少于两个。在该层墙、柱施工完后要及时将控制线投测到墙、柱面上,以便用于检查钢

36、筋和墙体偏差情况,以及满足装饰施工测量的需要。 6.3.3门、窗洞口测量控制方法 结构施工中,墙体完成后,用经纬仪投测出洞口的竖向中心线及洞口,两边线横向控制线用钢尺传递,并弹在墙体上。室内门窗洞口的竖直控制线由轴线关系弹出,门窗洞口水平控制根据标高控制线由钢尺传递弹出。以此检查门、窗洞口的施工精度 6.4、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改 6.4.1、控制材料的复核措施按二、三的叙述中进行。 6.4.2、细部放样采用不同人员、不同仪器或钢尺进行,条件不允许的可独立施测两次。 6.4.3、外业记录采用统一格式,装订成册,回到内业及时整理并填写有关表格,并由不同人员将原始记录及有关表格进行复核,对于特殊

37、测量要有技术总结和相关说明。 6.4.4、有高差作业或重大项目的要报请相关部门或上级单位复核并认可。 6.4.5、对放样轴线间距离等采用全站仪校核,达到准确无误。 6.4.6、所有测量资料统一编号,分类装订成册 6.5细部放样应遵循下列原则 6.5.1用于细部测量的控制点或线必须经过检验。 6.5.2细部测旦坚持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6.5.3有方格网的必须校正对角线。 6.5.4方向控制尽量使用距离较长的点。 6.5.5所有结构控制线必须清楚明确。 七 防护排水工程的测量放样检查程序 熟悉设计文件。我项目部组织技术人员学习了项目合同文件的有关规定以及设计图纸中的各项技术指标。并对设计图纸和施

38、工现场进行了复核,对设计与实际有出入的地方,由业主、监理、设计、施工单位进行现场核实,定出排水工程的线形方案。 我项目部在路基开工之前,已进行导线、水准点的复测,并提交了复测成果报监理工程师批准使用。为了确保排水工程的测量达到设计要求,同时也避免路基施工过程中的不慎破坏,我部在防护工程开展之前,对导线、水准点进行复核并作加密工作。 挖方地段边沟施工要待路槽成型后进行,填方路段边沟可与路基同步进行施工 。边沟开挖后,应用轻质本板钉成的边沟样板进行检查,以保证边沟开挖的边坡 和深、宽尺寸,并检查边沟的纵坡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检查合格后才能进 行边沟的砌筑和浇筑 八 交通工程的测量放样检查程序

39、施工测量放样前要熟悉图纸,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对道路标线、道路交通标识、信号灯管线和窖井、收费站亭等工程用全站仪进行精确的定位和放样。 1.标志定位与设置 按照施工图纸要求定位和设置,安装的标志与交通流向成直角,在曲线路段,标志的设置角度由交通流的行进方向来确定 2.道路标线测量放样 首先按照设计要求用全站仪放样测出导线点,然后标出导线,一种是用绳索弹灰线,另一种是用钢钉拉线索。 九 绿化工程的测量放样检查程序 1、测量控制 高程的控制,用建设方提供的水准点引测,水准点设在方格网控制桩顶部,道路、花坛各等高线的引测点 2.1、定点放线 定点放线即是在现场测出苗木栽植位置和株行距,由于树木栽植方式

40、各不相同,定位放线常用的有三种: 1、自然式配置乔、灌木放线法; 2、整形式(行列式)放线法; 3、等距弧线放线法。考虑本次工程的特点,采用自然式配置乔、灌木放线法: 1、坐标定点法 根据植物配置的疏密度,先按一定的比例在设计图及现场分别打好方格,在图上用尺量出树木在某方格的纵横坐标尺寸,再按此位置用皮尺量在现场相应的方格内 2.2、目测法 对于设计图上无固定点的绿化种植,如灌木丛、树群等可用上述两种方法划出树群树丛的栽植范围,其中每株树木的位置和排列可根据设计要求在所定范围内用目测法进行定点,定点时应注意植株的生态要求并注意自然美观。定好点后,多采用白灰打点可打桩,标明树种,栽植数量(灌木丛

41、树种)、坑径。 十、桥梁的放样检查程序: (复测合格,报监理复核) (放样时用坐标法,直接测放每排两端的桩,及中间的一个桩用于复核,将放样桥墩中心点与导线点进行联测,误差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施工。放完后用钢卷尺进行几何尺寸检查,并利用跨度进行检查。) (可测设承台十字线或直接测放承台的角控制点,便于模板拼装 和检查) (结构尺寸较小直接测放立柱的中心坐标) (平面位置直接测中心坐标,标高用水准仪传递高程法,然后用承台顶面高程加模板长进行复核,虽然立柱顶面高程允许误差为10mm,有盖梁时,通常要比设计高2-3cm,方便盖梁施工。) (可用坐标法,直接测放盖梁的四个角坐标) (调整基础施工造成的

42、施工误差) 放样检查制度: 10.1 放样的每道工序,坚持“三级检查”制度 不精 满度 足 (满足精度) 10.2 全站仪坐标放样时,采用第三控制点进行检核和几何尺寸复核方法相结合,临时支导线放样,必须闭合到其他导线点,或测量上次放样点坐标检核。 10.3 标高放样,必须闭合到其他水准点检核,特别大批量放样标高,用拉线的方法检核。 遵循以上检查制度,做到放样的自我复核,避免坐标放样全站仪输错数字,标高放样的读数错误,使用控制点点位错误,同时可以检查控制点是否沉降或位移。 桥梁施工测量 1. 应先进行桥梁线路地面中线的测设 , 中线点的横向允许误差应在 10mm 之内。 2. , 10mm , 各跨的纵向累积允许误差应在 10 n mm(n 为跨数 ) 。 详细测设如下: 10.4 、桩基施工测量 10.4.1 首先对桩基中心进行测量定位。 10.4.2 待钻机就位后对钻机的中心进行复测,检查钻机中心是否与桩位中心重合,检查偏差控制在5cm 。 10.4.3 测量出护筒顶面标高,以便控制桩顶混凝土浇筑标高。 10.4.5在承台基础施工时,测量出桩位的实际位移偏差,纵横向偏差不大于 50mm 。 10.5 承台、墩柱施工测量 10.5.1在基础开挖打完混凝土垫层之后,用全站仪放出承台的四个角点,然后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