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如何培养学生劳动的兴趣.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509414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学生劳动的兴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培养学生劳动的兴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如何培养学生劳动的兴趣程震海劳动课教学是实施现代科技教育的重要途径。现代劳动教育是一种在了解和学习科技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人文素质教育,训练和培养青少年劳动意识、劳动能力的教育形式,其目的是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现代劳动素质。我国的劳动教育一般采用分科教学的方式进行。在小学,自然、劳动、技术、语文、数学等课程均含有劳动教育因素,是进行热爱劳动教育的有效载体。尽管这些学科的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各不相同,但教育的目标在这些学科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归纳起来,表现为5个方面:掌握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劳动的兴趣和态度,学会方法;了解劳动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通过

2、实践的方法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总之,通过劳动教育实现知识与行为相互统一,促使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了解社会如何相互影响,并懂得如何运用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小学各学科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现代教育总体目标的有效途径。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小学劳动(技术)课当然也不例外。它在体现现代劳动教育目标,实现知行统一、科技结合、锻炼能力和提高素质方面较之其它学科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主要是由于这门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目标、任务、特点所决定的。 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中规定,要“使学生学习一些浅显的劳动知识,学会使用一些常用工具;初步掌

3、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的家务劳动的基本技能;能进行简单的生产劳动。”“增强动手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并要求“初步树立质量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特别是新教学大纲还把“适当反映现代科技成果”作为编写劳动课教学内容的原则,可以有效防止只学习实用性的劳动技术内容而不了解先进科学技术的片面性,十分鲜明的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大纲的这些规定为在劳动课教学中实施现代科技教育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和法规上的保障。 小学劳动课具有突出的实践性、社会性的特点。它以操作训练和制作实践为基本教学形式,让学生了解劳动技术知识,掌握动作技能,培养创造能力和热爱劳动的情感、意志,

4、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以实践为主的教学形式,十分有利于学生动手动脑,手脑并用;学知识、练技能,知行统一。在时间和空间上,也为学生观察、实验、探究、想象、创造等提供了切实的条件,为最终形成敏锐的观察能力、良好的记忆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直觉能力和卓有成效的实践能力打下基础。这些能力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智力。培养创造性的智力,激发创造性的精神,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才能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当然也包括劳动课程所包含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科学方法,端正科学态度,强化科技意识,这正是现代科技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小学劳动课强调实践教学这一教学特点和原则,为在这一学科的教学实践中体现现代科技教育的目标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总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看,小学劳动课在实现知识和行为互为补充,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相互结合上确实具有很好的依托和基础。充分发挥小学劳动课的作用,切实提高其教学实效,对于在小学生中普及科学技术知识,锻炼劳动技能,全面提高科技素质,不但是当前劳动课教学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现实的任务,也是劳动学科教学实现素质教育的途径。 200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