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先生是中国某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派人员,李先生是中国某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派人员,2008年年12月,李先生在国外取得工资收入月,李先生在国外取得工资收入2000美元,美元,另外,李先生在国内还投资于国库券,另外,李先生在国内还投资于国库券,12月获得利息月获得利息收入收入5000元;因李先生家已迁入新居,另将自己原有元;因李先生家已迁入新居,另将自己原有住房转让他人,获得价款住房转让他人,获得价款16万元;李先生回国探亲时,万元;李先生回国探亲时,购买体育彩票中特等奖,奖品为桑塔纳轿车一辆;李购买体育彩票中特等奖,奖品为桑塔纳轿车一辆;李先生曾向某杂志社投稿,先生曾向某杂志社投稿,12月该杂志社
2、通知李先生其月该杂志社通知李先生其稿已被采用,并寄去稿酬稿已被采用,并寄去稿酬3000元。元。请问李先生请问李先生12月如何交税?月如何交税?学习目的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个人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义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个人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义务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掌握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务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掌握应纳税所得额的确认,税率的使用,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和税收优认,税率的使用,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和税收优惠;熟悉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申报。惠;熟悉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申报。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重点:税率的运用,应纳税所得额的确认,应纳重点:税率的运用,应纳税所得额的确认,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税收优惠;
3、税额的计算方法,税收优惠;难点:境外所得已纳税额的抵扣。难点:境外所得已纳税额的抵扣。第第1 1节节 个人所得税法概述个人所得税法概述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 广义的个人所得,是个人通过各种来源获得的广义的个人所得,是个人通过各种来源获得的一切利益,而不论这种利益是偶然的,还是长期的;一切利益,而不论这种利益是偶然的,还是长期的;是货币形式的,还是实物形式的。是货币形式的,还是实物形式的。个人所得税是对我国公民、居民来源于我国境内外的个人所得税是对我国公民、居民来源于我国境内外的一切所得和非我国居民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征收的一切所得和非我国居民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4、是政府利用税收对个人收入进行调节的一种一种税。是政府利用税收对个人收入进行调节的一种手段。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具手段。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具有自然人性质的企业。有自然人性质的企业。第第1 1节节 个人所得税法概述个人所得税法概述二、个人所得税的产生和发展二、个人所得税的产生和发展是是1994年税制改革中,在合并了原来的个人所得年税制改革中,在合并了原来的个人所得税(税(1980年)、个人收入调节税(年)、个人收入调节税(1986年)和城年)和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1986年)三个税种的基础年)三个税种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上建立和
5、发展起来的。800 1600 2000 3500第第1 1节节 个人所得税法概述个人所得税法概述个人所得税以个人的个人所得税以个人的纯所得纯所得为计税依据。因此计税时以为计税依据。因此计税时以纳税人的收入或报酬扣除有关费用以后的余额为计税依纳税人的收入或报酬扣除有关费用以后的余额为计税依据。据。有关费用:有关费用:指与获取收入和报酬有关的经营费用指与获取收入和报酬有关的经营费用;指维持纳税人自身及家庭生活需要的费用。指维持纳税人自身及家庭生活需要的费用。分为三类:分为三类:与应税收入相配比的经营成本和费用;与应税收入相配比的经营成本和费用;与个人总体能力相匹配的免税扣除和家庭生计扣除;与个人总
6、体能力相匹配的免税扣除和家庭生计扣除;为了体现特定社会目标而鼓励的支出,称为为了体现特定社会目标而鼓励的支出,称为“特别费特别费用扣除用扣除”,如慈善捐赠等。,如慈善捐赠等。三、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原理三、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原理四、个人所得税的特点四、个人所得税的特点l实行分类所得税制实行分类所得税制l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两种税率形式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两种税率形式l实行不同的费用扣除形式实行不同的费用扣除形式 l实行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征税方式实行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征税方式l鲜明的奖限政策鲜明的奖限政策 第第1 1节节 个人所得税法概述个人所得税法概述第第1 1节节 个人所得税法
7、概述个人所得税法概述六、个人所得税立法原则六、个人所得税立法原则五、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五、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征收模式有三种:分类征收制、综合征收制、征收模式有三种:分类征收制、综合征收制、混合征收制。混合征收制。调节收入分配,体现社会公平调节收入分配,体现社会公平增强纳税意识,树立义务观念增强纳税意识,树立义务观念扩大聚财渠道,增加财政收入扩大聚财渠道,增加财政收入第第2 2节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虽无住所但在中国境内居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虽无住所但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以及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但住满一年,以及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
8、年但有来有来源于源于中国境内中国境内所得的个人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业。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业户、外籍人员(包括无国籍人)和香港、澳门、台湾同户、外籍人员(包括无国籍人)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胞。自自2000年年1月月1日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也为日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也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由于我国对个人所得课税同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由于我国对个人所得课税同时行使时行使居民管辖权居民管辖权和和所得来源地管辖权所得来源地管辖权,因而,在纳税,因而,在纳税人的界定问题上,关键是要合理确定人的界定问题上,关键是要合理确定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和和非居非居民纳税人民纳
9、税人以及以及所得来源地所得来源地。一、纳税义务人一、纳税义务人第第2 2节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纳税人不仅涉及中国公民,也涉及在华取得所得纳税人不仅涉及中国公民,也涉及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中国的港、澳、台同胞,还涉及个的外籍人员和中国的港、澳、台同胞,还涉及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投资者。体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投资者。按照国际通常的做法,依据按照国际通常的做法,依据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标准,区分为居民和非居民,并分别承担不同的,区分为居民和非居民,并分别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纳税义务。第第2 2节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10、纳税义务人纳税义务人 判定标准判定标准征税对象征税对象范围范围居民纳税居民纳税人:负无限人:负无限纳税义务纳税义务 (1 1)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2 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临时临时离境离境”的不扣减天数。的不扣减天数。来源于境来源于境内的所得内的所得和境外的和境外的所得所得非居民纳税非居民纳税人:负有限人:负有限纳税义务纳税义务 (1 1)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不居住)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不居住的个人。的个人。(2 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居住不)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满一
11、年的个人。来源于境来源于境内的所得内的所得二、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标准二、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标准 第第2 2节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例例1】判断下列人员是否属于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判断下列人员是否属于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人:A、在珠海有房产出租收入的澳门居民、在珠海有房产出租收入的澳门居民B、到国外进修、到国外进修1年的某企业经理年的某企业经理C、2000年回国定居的英籍华人年回国定居的英籍华人D、2001年年5月月30日至日至2002年年9月月30日来华工作的日来华工作的外国专家外国专家E、被派往香港工作的内地人员、被派往香港工作的内地人员F、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
12、不居住的外籍人员。、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不居住的外籍人员。第第2 2节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分析:分析:A、在境内无住所且未居住,但有来源于境内所、在境内无住所且未居住,但有来源于境内所得,为非居民纳税人。得,为非居民纳税人。B、C、E属于境内有住所的居民纳税人。属于境内有住所的居民纳税人。D、2001年和年和2002都未住满都未住满1年,属于非居民年,属于非居民纳税人。纳税人。F、如果无来自境内所得,则不是我国个人所得、如果无来自境内所得,则不是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如果有来自于我国境内所得,则为非税纳税人;如果有来自于我国境内所得,则为非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第第2 2节
13、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例例2】分析下列三人如何向我国政府纳税?分析下列三人如何向我国政府纳税?(1)加拿大的布莱特先生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加拿大的布莱特先生在中国境内无住所,2003年年3月至月至2004年年5月在中国居住,期间有月在中国居住,期间有来自我国的所得,也有来自于加拿大的所得。来自我国的所得,也有来自于加拿大的所得。分析:布莱特先生分析:布莱特先生2003年、年、2004年在中国境年在中国境内都未住满内都未住满1年,这两年布莱特先生都为我国年,这两年布莱特先生都为我国非非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仅就来自于我国的所得向我国政府,仅就来自于我国的所得向我国政府纳税。纳
14、税。第第2 2节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例例2】分析下列三人如何向我国政府纳税?分析下列三人如何向我国政府纳税?(2)纽约市约翰逊先生从未来过中国,但购得)纽约市约翰逊先生从未来过中国,但购得我国一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股票,我国一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股票,2004年年2月获得该公司月获得该公司2003年年度股票红利。年年度股票红利。约翰逊先生虽未来过中国,但有来自于我国境内约翰逊先生虽未来过中国,但有来自于我国境内的所得,也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仅就从我国获的所得,也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仅就从我国获得的红利向我国政府纳税。得的红利向我国政府纳税。第第2 2节
15、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例例2】分析下列三人如何向我国政府纳税?分析下列三人如何向我国政府纳税?(3)中国公民赵某)中国公民赵某2003年在上海就职于一家年在上海就职于一家科技公司,年薪科技公司,年薪20万元;与朋友合伙设立一家万元;与朋友合伙设立一家小型企业,小型企业,2003年该企业盈利年该企业盈利10万元,当年还万元,当年还收到瑞士银行支付的存款利息收到瑞士银行支付的存款利息1万元。万元。分析:赵某为居民纳税人,其所取得的工薪收入、分析:赵某为居民纳税人,其所取得的工薪收入、来自境外的利息收入、合伙企业的利润都得向政来自境外的利息收入、合伙企业的利润都得向政府纳税。府纳
16、税。特别强调:特别强调:l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也为个人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也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的纳税人。l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的判别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的判别第第2 2节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第第3 3节节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一、工资、薪金所得一、工资、薪金所得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注:不予征税项目注:不予征税项目1.独生子女补贴;
17、独生子女补贴;2.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3.托儿补助费;托儿补助费;4.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1.1.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以及其他行业生产、经营所得。通运输业、服务业以及其他行业生产、经营所得。2.2.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比照个体工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比照个体工商户纳税。商户纳税。3.3.个体工商
18、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人,取得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人,取得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其他各项应税所得,应分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其他各项应税所得,应分别按照其他应税项目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别按照其他应税项目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得税。第第3 3节节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还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得的所得,还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薪金性质的所得。四、
19、劳务报酬所得四、劳务报酬所得 指个人独立从事各种非雇佣的劳务所取得的所得。指个人独立从事各种非雇佣的劳务所取得的所得。第第3 3节节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五、稿酬所得五、稿酬所得 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稿酬所得具有特许权使用费、劳务而取得的所得。稿酬所得具有特许权使用费、劳务报酬等的性质。报酬等的性质。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权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权以及其他特许权的
20、使用权取得的所得。取得的所得。第第3 3节节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利所得。八、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租赁所得 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等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等其财产取得的所得。其财产取得的所得。第第3 3节节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九、财产转让所得九、财产转让所得 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等其他财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等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产取得的所得。十、偶然所得十、偶然
21、所得 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所得。十一、其他所得十一、其他所得 第第3 3节节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第第4 4节节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税率税率 应税项目应税项目 七级超额累进税七级超额累进税 率率(3%-45%)(3%-45%)1.1.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五级超额累进税五级超额累进税 率率(5%-35%)(5%-35%)2.2.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3.3.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对经营成果拥有所有权对经营成果拥有所有权)
22、比例税率比例税率20%20%(8 8个税目)个税目)特别掌握:其中特别掌握:其中有有3 3个税目有个税目有加征或减征加征或减征4.4.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加征)加征):对一次取得的:对一次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即劳务报酬所得即2 2万元至万元至5 5万元,税率万元,税率30%30%,5 5万元以上,税率万元以上,税率40%40%5.5.稿酬所得:按应纳税额稿酬所得:按应纳税额减减征征30%30%6.6.财产租赁所得:个人出租居民住房财产租赁所得:个人出租居民住房减减按按10%10%税率税率 第5节 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注意:注意:1.1.费用扣除采用分项确定,分别采用定额、定率、费用扣除
23、采用分项确定,分别采用定额、定率、会计核算、无扣除四种方法。会计核算、无扣除四种方法。2.2.公益性捐赠,捐赠额未超过应纳税所得额公益性捐赠,捐赠额未超过应纳税所得额3030的部分,可税前扣除。的部分,可税前扣除。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准予在所得额中全额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准予在所得额中全额扣除。扣除。一、计税依据为纳税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即纳一、计税依据为纳税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即纳税人取得的收入总额扣除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项目税人取得的收入总额扣除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项目额后的余额。额后的余额。第5节 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扣除办法 所得项目可以扣除费用定额扣除工资薪金所得;对企事业
24、单位的承工资薪金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定额和定率扣除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核算扣除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财产转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财产转让所得。让所得。不得扣除费用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其他所得。1.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第5节 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适用税率-速算扣除速算扣除二、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二、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25、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月工资、薪金-3500(4800)2.应应纳纳税税额额的的计计算算某银行工作人员某银行工作人员20112011年年9 9月应发工资月应发工资53005300元,其中包元,其中包括岗位津贴括岗位津贴680680元,所在单位发放的地方补贴元,所在单位发放的地方补贴260260元,元,交纳社会统筹的养老保险交纳社会统筹的养老保险100100元,按月计提公积金元,按月计提公积金190190元,则该工作人员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为多少?元,则该工作人员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为多少?【答案答案】当月应税所得当月应税所得530053001001001901903500350
26、01 510(1 510(元元)当月应纳税额当月应纳税额1 510101 5101010510546(46(元元)某企业一名外籍在华雇员詹姆斯某企业一名外籍在华雇员詹姆斯20122012年年2 2月取得工月取得工资资30 00030 000元,奖金元,奖金2 0002 000元,其当月应纳的个人所元,其当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多少?得税为多少?【答案答案】当月应税所得当月应税所得30 00030 0002 0002 0004 8004 80027 200(27 200(元元)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个人所得税27 2002527 20025100510055 795(5 795(元元)三、三、个体工商
27、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1.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额成本、费用及损失年收入额成本、费用及损失(1)(1)收入总额收入总额(2)(2)准予扣除的项目准予扣除的项目(3)(3)不得扣除的项目不得扣除的项目2.2.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第5节 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某市兴鑫美味城系个体经营户,账册比较健全,某市兴鑫美味城系个体经营户,账册比较健全,20112011年年1212月取得的营业额为月取得的营业额为180 0
28、00180 000元,购进菜、肉、蛋、元,购进菜、肉、蛋、米、面、油等原料费为米、面、油等原料费为76 00076 000元,缴纳电费、水费、元,缴纳电费、水费、房租、煤气费等房租、煤气费等20 00020 000元,缴纳其他税费元,缴纳其他税费8 2008 200元。元。当月支付给当月支付给4 4名雇员工资共名雇员工资共4 0004 000元,元,业主工资业主工资6 0006 000元。元。1 11111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为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为107 200107 200元,元,1 11111月累计已预缴个人所得税为月累计已预缴个人所得税为34 180.934 180.9元。计算元。计算该个
29、体经营户该个体经营户1212月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月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答案答案】(1)12(1)12月份应纳税所得额月份应纳税所得额180 000180 00076 00076 00020 00020 0008 2008 2004 0004 0002 0002 00069 800(69 800(元元)(2)(2)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107 200107 20069 80069 800 177 000(177 000(元元)(3)1-8(3)1-8月应纳个人所得税月应纳个人所得税=(177 00035177 000356750)8/12=36800(6750)8/12=368
30、00(元元)(4)9-12(4)9-12月应纳个人所得税月应纳个人所得税=(177 00035177 0003514750)4/12=15733.3(14750)4/12=15733.3(元元)1212月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月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36800+15733.336800+15733.334 180.934 180.918352.4(18352.4(元元)四、四、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计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计算1 1、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总额必要费用年收入总额必要费用注: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是指纳税
31、人按照注: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是指纳税人按照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合同规定分得的经营利润和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合同规定分得的经营利润和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之和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之和,必要费用的减除为必要费用的减除为每月每月35003500元。元。2 2、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年收入总额年收入总额350012)350012)适用税率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第5节 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第5节 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注意注意:(1 1)承包、承租人对经营成果承包、承租人对经营成果没有所有权,仅没有所有权,仅是按合同规定取得一定所得是按合同规定取得一定所得,
32、其所得使用,其所得使用七级七级超额累超额累进税率。进税率。(2)承包、承租人对经营成果承包、承租人对经营成果有所有权有所有权,只是按合同,只是按合同规定交纳一定费用,其所得按规定交纳一定费用,其所得按五级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20112011年年7 7月月1 1日起,张某承包一招待所,规定每月取日起,张某承包一招待所,规定每月取得工资得工资30003000元,每季度取得奖金元,每季度取得奖金15001500元,年终从企元,年终从企业所得税后利润中上交承包费业所得税后利润中上交承包费6000060000元,其余经营元,其余经营成果归张某所有。成果归张某所有。20112011年该招待所税
33、后利润年该招待所税后利润120 120 000000元,当年张某共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元,当年张某共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答案答案】纳税年度收入总额纳税年度收入总额30006+15002+(12000030006+15002+(12000060000)60000)81000(81000(元元)年应纳税所得额年应纳税所得额810008100035006 35006 60000(60000(元元)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个人所得税60000206000020375037508250(8250(元元)五、五、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1.1.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34、1)(1)每次收入不超过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4000元的:元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800800(2)(2)每次收入在每次收入在40004000元以上的: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1(120%)20%)第5节 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2.2.每次收入的确定每次收入的确定(1)(1)只有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只有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2)(2)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不能以每天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得的收入为一次。不能以每天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35、第5节 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五、五、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3)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以上的元以上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应纳税额每次收入(120)税率(税率(20%、30%、40%)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0、2000、7000)五、五、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第5节 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3.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1)每次收入不超过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元的: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每次收入每次收入-800)20%(2)每次收入在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元以上的:应纳税额应纳
36、税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1-20%)20%建筑设计院某工程师为一工程项目制图,建筑设计院某工程师为一工程项目制图,3 3个月完个月完工交付了图纸。对方第工交付了图纸。对方第l l个月支付劳务费个月支付劳务费8 0008 000元,元,第第2 2个月支付劳务费个月支付劳务费12 00012 000元,第元,第3 3个月支付劳务费个月支付劳务费25 00025 000元。计算该工程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元。计算该工程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答案答案】(分三次取得的制图收入属于一次性劳务(分三次取得的制图收入属于一次性劳务报酬所得,只能扣减一次费用)报酬所得,只能扣减一次费用)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
37、额(8 000(8 00012 00012 00025 000)(125 000)(12020)36 000(36 000(元元)应纳税额应纳税额36 0003036 00030-200020008 8 800(800(元元)速算速算扣除扣除数数六、六、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1 1、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1)(1)每次收入不超过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4000元的:元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800800(2)(2)每次收入在每次收入在40004000元以上的: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1(120%)
38、20%)2 2、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20%(1 20%(1 30%)30%)第5节 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3.3.以每次出版、发表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具体分:以每次出版、发表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具体分:(1)(1)同一作品再版取得的所得,应视为另一次同一作品再版取得的所得,应视为另一次;(2)(2)连载作为一次,出版作为另一次;连载作为一次,出版作为另一次;(3)(3)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取得收入的,以连载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取得收入的,以连载完成后取得的所有收入合并为一次完成后取得的所有收入合并为一次;(4)(4)以预付稿酬或分次支付稿酬等形
39、式取得的收以预付稿酬或分次支付稿酬等形式取得的收入,应合并计算为一次。入,应合并计算为一次。(5)(5)加印时与出版、发表合并为一次。加印时与出版、发表合并为一次。六、六、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第5节 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概括为概括为:预付、分付、加印预付、分付、加印,合并征税;合并征税;再版、连载再版、连载,分次征税。分次征税。国内某作家于国内某作家于20082008年年3 3月份出版一本书,取得稿酬月份出版一本书,取得稿酬5 0005 000元。该书元。该书6 6月至月至8 8月被某晚报连载,月被某晚报连载,6 6月份取月份取得稿费得稿费1 0001 000元,元
40、,7 7月份取得稿费月份取得稿费1 0001 000元,元,8 8月份月份取得稿费取得稿费1 5001 500元。因该书畅销,元。因该书畅销,9 9月份出版社增月份出版社增加印数,又取得追加稿酬加印数,又取得追加稿酬3 0003 000元。计算该作家需元。计算该作家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答案答案】(1)出版时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出版时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5000(120)20(130)560(元元)(2)加印时取得的稿酬应与出版时取得的稿酬合并加印时取得的稿酬应与出版时取得的稿酬合并为一次计税,再减除出版时已纳税额,则应纳个人为一次计税,再减除出版时已纳税额,则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41、所得税税额8000(120)20(130)560336(元元)(3)个人的同一作品连载,应合并连载而取得的所个人的同一作品连载,应合并连载而取得的所有报酬作为一次稿酬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因此,有报酬作为一次稿酬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因此,连载收入应纳税连载收入应纳税(100010001500800)20(130)378(元元)(4)作家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合计作家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合计=560+336+378=1274(元元)七、七、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1 1、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1)(1)每次收入不超过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4000
42、元的:元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800800(2)(2)每次收入在每次收入在40004000元以上的: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1(120%)20%)2 2、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20%20%第5节 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某人某年取得特许权使用费两次,一次收入为某人某年取得特许权使用费两次,一次收入为3000元,另一次收入为元,另一次收入为4500元。计算该人两次特许权使元。计算该人两次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用费所得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答案答案】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某项特许权
43、的每次转让为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某项特许权的每次转让为一次。一次。应纳税额应纳税额(3000(3000800)20800)204500(14500(12020)20)201160(1160(元元)八、八、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1 1、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1)(1)每次收入不超过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4000元的:元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800800(2)(2)每次收入在每次收入在40004000元以上的: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1(120%)20%)2 2、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
44、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20%20%第5节 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3 3、每次收入的确定: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每次收入的确定: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一次。注:个人出租财产有特殊的扣除规定:注:个人出租财产有特殊的扣除规定:(1)(1)税费:营业税税费:营业税(3%)(3%)、房产税、房产税(4%)(4%),城建税和,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教育费附加。(2)(2)合理的修缮费用:每月以合理的修缮费用:每月以800800元为限。未抵扣元为限。未抵扣完的可无限期向以后月份结转抵扣。完的可无限期向以后月份结转抵扣。(3)(3)法定扣除标准:法定扣除标准:800800或或2
45、0%20%的月收入的月收入第5节 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八、八、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王小姐于王小姐于20082008年年2 2月份取得出租居民住房租金收入月份取得出租居民住房租金收入30003000元(按市场价出租,考虑营业税、城建税、教元(按市场价出租,考虑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当月因暖气漏水还发生了修理育费附加、房产税)当月因暖气漏水还发生了修理费用费用460460元。计算元。计算2 2月份出租住房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月份出租住房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答案答案】当月应纳的营业税额当月应纳的营业税额300033000390(90(元元)当月应纳的城建
46、税额当月应纳的城建税额9079076.3(6.3(元元)当月应纳的教育费附加当月应纳的教育费附加9039032.7(2.7(元元)当月应纳的房产税当月应纳的房产税3000430004120(120(元元)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应纳个人所得税额300030002192194604608001080010152.1(152.1(元元)九、九、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1 1、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财产转让收入额财产原值每次财产转让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合理费用2 2、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
47、所得额20%20%第5节 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周某于周某于2008年年2月转让一套已使用三年的私有住房,月转让一套已使用三年的私有住房,取得转让收入取得转让收入280000元。该套住房购进时的原价为元。该套住房购进时的原价为160000元,转让时支付有关税费元,转让时支付有关税费13000元。计算刘元。计算刘某转让私房应缴纳个人所得税。某转让私房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答案答案】(1)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28000016000013000107 000(元元)(2)应纳税额应纳税额1070002021400(元元)十、十、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的计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的
48、计算1 1、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2 2、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20%20%第5节 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张先生为自由职业者,张先生为自由职业者,2008年年4月取得如下所得:月取得如下所得:(1)从从A上市公司取得股息所得上市公司取得股息所得16000元,元,(2)从从B非非上市公司取得股息所得上市公司取得股息所得7000元。计算张先生当月应元。计算张先生当月应当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当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答案答案】(1)取得上市公司的股息所得减半征税,股息所得取得上市公司的股
49、息所得减半征税,股息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1600050201 600(元元)(2)非上市公司取得股息应纳税额非上市公司取得股息应纳税额7000201400(元元)(3)张先生当月缴纳个人所得税张先生当月缴纳个人所得税160014003000(元元)王某在参加商场的有奖销售过程中,中奖所得共计王某在参加商场的有奖销售过程中,中奖所得共计价值价值30000元。王某领奖时告知商场,从中奖收入元。王某领奖时告知商场,从中奖收入中拿出中拿出6000元通过教育部门向某贫困地区捐赠。请元通过教育部门向某贫困地区捐赠。请按照规定计算商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后王某实际按照规定计算商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后王某实际可
50、得中奖金额。可得中奖金额。【答案答案】(1)王某的捐赠额可以全部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王某的捐赠额可以全部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2)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30 0006 00024 000(元元)(3)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即商场代扣税款即商场代扣税款)24 000204 800(元元)(4)王某实际可得金额王某实际可得金额30 0006 0004 800l9 200(元元)【答案答案】(1)王某的捐赠额可以全部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王某的捐赠额可以全部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2)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30000600024000(元元)(3)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即商场代扣税款即商场代扣税款)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