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唯物辩证法矛盾观创新意识.ppt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504574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97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唯物辩证法矛盾观创新意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唯物辩证法矛盾观创新意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唯物辩证法矛盾观创新意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唯物辩证法矛盾观创新意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唯物辩证法矛盾观创新意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点:考点: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点考点1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1.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1)(1)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2)(2)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3)(3)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观点

2、是唯物辩证。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法的根本观点,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界的根本方法根本方法。2 2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1)(1)矛盾及其基本属性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含义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基本属性基本属性:对立性和同一性对立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是矛盾所固有固有的的相反相相反相成成的两种基本属性。的两种基本属性。(2)(2)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概念概念 两方面的含义两方面的含义含义含义(3)(3

3、)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史伯说: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说: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同的事物结合才能生成万物,否则就不能存不同的事物结合才能生成万物,否则就不能存在和发展。在和发展。君子虽然观点不同,但心是相和的,所以说君君子虽然观点不同,但心是相和的,所以说君子是保留了差异的和;小人的嗜好相同,但各争其子是保留了差异的和;小人的嗜好相同,但各争其利,貌和心不和,所以说小人之间的交往其实是不利,貌和心不和,所以说小人之间的交往其实是不和的,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有差别才会有统一。和的,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有差别才会有

4、统一。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就不能存在和发展。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共同存在于共同存在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中,两者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生产方式之中,两者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其利益要求是相互排斥的;而系,其利益要求是相互排斥的;而无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与奴隶主阶级奴隶主阶级之间没有依存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之间没有依存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他们之间的相互排斥与斗争上他们之间的相互排斥与斗争。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矛盾双方在矛

5、盾双方在统一中对立,只有具有某种共同基础,统一中对立,只有具有某种共同基础,相互依存的东西相互依存的东西,才能呈现出,才能呈现出“排斥排斥”或或“对立对立”的的倾向,统一体破裂,彻底分离,毫不相干的东西,构倾向,统一体破裂,彻底分离,毫不相干的东西,构不成矛盾,更谈不上不成矛盾,更谈不上“排斥排斥”或斗争。或斗争。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的统一体的存在,事物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的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4)(4)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同一性以差别和斗争为前

6、提,同一性以差别和斗争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的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性,就没有矛盾的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5)(5)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与斗争

7、性。同一性同一性斗争性斗争性区区别别含含义义矛盾双方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吸引、相互联相互联结结的属性和趋势的属性和趋势矛盾双方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排斥、相互对相互对立立的属性的属性表表现现一定条件下一定条件下相互相互依赖依赖;相互相互贯通(渗透、包含)贯通(渗透、包含),并在并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条件下相互相互转化转化。相互相互分离的分离的属性和趋势。属性和趋势。条件条件相对相对的,的,有有条件的条件的绝对绝对的,的,无无条件的条件的联联系系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前提;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一性所制约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

8、统一,推动推动事物运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源泉和动力对立统对立统一规律一规律考点考点2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 含义含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不能认为事事有矛盾,就是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不能认为事事有矛盾,就是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矛盾。矛盾不仅是矛盾不仅是普遍的普遍的,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

9、成矛盾关系,也是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也是客观的客观的,是事物是事物固有的固有的,人们不能任意地制造和消灭矛盾。,人们不能任意地制造和消灭矛盾。不能认为不能认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是永远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是永远不能解决的不能解决的”。只有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运用一分。只有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和矛盾分析的方法,才能正确地分析和解为二的观点和矛盾分析的方法,才能正确地分析和解决矛盾。决矛盾。旧矛盾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旧矛盾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矛盾,在新旧矛盾之间绝不存在哪矛盾,在新旧矛盾之间绝不存在哪怕是一刹那的无矛盾的状态。时时怕是一刹那的无矛盾

10、的状态。时时有矛盾。有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矛盾越多就越能推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矛盾越多就越能推动事物的发展。事物的发展。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所以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是客观的矛盾是客观的,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任意制造和消灭矛盾。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任意制造和消灭矛盾。人为制造的矛盾与事物自身所固有的矛盾是有区别的。为制造的矛盾与事物自身所固有的矛盾是有区别的。事物

11、的发展的其固有的规律。只有遵循其规律才能推事物的发展的其固有的规律。只有遵循其规律才能推动事物发展,反之,违背规律,动事物发展,反之,违背规律,人为制造矛盾人为制造矛盾不仅不能不仅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而且会适得其反。推动事物的发展,而且会适得其反。(2)(2)矛盾普遍性原理的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方法论要求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或(或全面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性、一点论)。(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

12、性、一点论)。2.2.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1)(1)矛盾的特殊性的矛盾的特殊性的含义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2)(2)矛盾特殊性的矛盾特殊性的表现表现(横向,横向,区分不同事物的依据)区分不同事物的依据)(纵向,纵向,区分事物不同过程和阶段的依据)区分事物不同过程和阶段的依据);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分)、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有)、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也各有其特殊性。(3)(3)矛盾特殊性原理

13、的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方法论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相互区别相互区别普遍性:即共性(一般),是指各种矛盾普遍普遍性:即共性(一般),是指各种矛盾普遍具有的共同点、共同性,或叫具有的共同点、共同性,或叫“共同本质共同本质”;特殊性:即个性(个别),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特殊性:即个性(个别),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特性,或叫盾具有各自的特点、特性,或叫“特殊本质特殊本质”。相互联结相互联结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1.1.辩证关系

14、原理辩证关系原理2.2.方法论意义方法论意义正确理解正确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特殊性区区别别含义含义性质性质表现表现方法方法论要论要求求联联系系方法方法论意论意义义同类事物的共性同类事物的共性每一事物的个性每一事物的个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者是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具体来说。具体来说(1)相互联结相互联结。(。(2)在一定场合是可在一定场合是

15、可以相互转化的以相互转化的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的理论依据的理论依据。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社会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一般到个别整体与部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不同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不同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考点考点3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1.1.主次矛盾的含义主次矛盾的含义次要矛盾虽然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次要矛盾虽然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但其对事物发展不是可有可无的,次要的决定作用,但其对事物发展不是可有可无的,次要的矛盾

16、的解决矛盾的解决有利于有利于主要矛盾的顺利解决。主要矛盾的顺利解决。2.2.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3.3.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在认识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在认识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着重把握(解决)主要矛盾(着重把握(解决)主要矛盾(重点论重点论););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学会统筹兼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学会统筹兼顾(两点论两点论),恰),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当处理次要矛盾。识别的关键词识别的关键词把握主要矛盾:把握主要矛盾:*抓中心抓中心*抓重点抓重点 *抓根本抓根本 *抓症结抓症结 *核心核心*中心环节中心环节*

17、第一要务第一要务 *突破口突破口 *重中之重重中之重 *着力点着力点 *集中力量集中力量 *画龙点晴画龙点晴*提纲挈领提纲挈领 *纲举目张纲举目张 *擒贼先擒王擒贼先擒王*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牵牛要牵牛鼻子牵牛要牵牛鼻子*抓大放小抓大放小 *弹钢琴弹钢琴抓次要矛盾:抓次要矛盾:*统筹兼顾统筹兼顾 *弹钢琴弹钢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考点考点4 4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1.1.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2.2.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矛盾主次方面

18、的辩证关系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3.3.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要求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要求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主要方面,着重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主要方面,着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抓主流(把握矛盾主要方面,抓主流(重点论重点论););又要看到矛盾次要方面,重视支流(又要看到矛盾次要方面,重视支流(两点论两点论)。)。识别的关键词识别的关键词*主流主流*支流支流*成绩成绩*不足不足*好坏好坏*优劣优劣*挑战与机遇挑

19、战与机遇*方向方向*性质性质*本质本质*主体主体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比较比较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含含义义内内涵涵外外延延题意题意指向指向关键关键词词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于支配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发展起决定决定作用的矛盾作用的矛盾 在事物在事物内部内部居于居于支配支配地地位、起位、起主导主导作用的方面作用的方面 主要矛盾存在于主要矛盾存在于复杂复杂事事物中,还有其他物中,还有其他很多很多次次要矛盾要矛盾在在一个一个矛盾中,存在矛盾中,存在两两方方,其中一方是主要方,其中一方是主要方面,另一方是

20、次要方面面,另一方是次要方面办事情办事情(行动)(行动)想问题想问题(心动)(心动)重点、中心、关键、重点、中心、关键、突破口突破口 抓抓主流主流、把握、把握本质本质、识识大局大局、主体主体、优势优势、九个指头九个指头 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关系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关系 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区区别别外延外延不同不同作用作用不同不同研究研究问题问题不同不同方法方法论不论不同同联系联系在在复杂复杂事物中(众多矛事物中(众多矛盾中)盾中)在在每一每一事物中(矛盾双事物中(矛盾双方中)方中)对对复杂复杂事物的发展事物的发展方向起着方向起着决定决定作用作用对对某一某一事物的

21、性质起事物的性质起着着主导主导作用作用同一过程中同时存在的同一过程中同时存在的诸诸多矛盾多矛盾之间的相互关系;之间的相互关系;许多矛盾的发展不平衡许多矛盾的发展不平衡任何一个矛盾中的任何一个矛盾中的两个对两个对立面立面之间的关系;矛盾两之间的关系;矛盾两个方面的发展不平衡个方面的发展不平衡集中力量集中力量解决解决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抓抓中心中心、抓、抓重点重点、抓关键、抓关键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正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正确确认识认识事物的事物的性质和主流性质和主流二者都讲二者都讲矛盾发展的不平衡矛盾发展的不平衡问题,都是问题,都是矛盾特殊性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的两种情形,各自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各

22、自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客观客观的;二者的;二者都是都是重点论重点论所要把握的重点,所要把握的重点,主要矛盾中也存在着主要矛盾中也存在着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4 4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1)(1)原理依据原理依据 (2)(2)坚持两点论的含义坚持两点论的含义(3)(3)坚持重点论的含义坚持重点论的含义(4)(4)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联系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联系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均衡论。均衡论。考点考点5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2.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地位3

23、.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义是我们是我们正确正确认识认识事物的事物的基础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正确解决解决矛盾的矛盾的关键关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切从实际出发 区区别别 含义含义不同不同 哲学哲学依据依据 运用运用范畴范畴 联联 系系 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盾的特殊性 从客观存在的事实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按照实际情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况决定工作方针矛盾特殊性矛盾特殊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识是物质的反映 从从辩证法辩证法角度侧重角度侧重于强调在认

24、识和解于强调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注重抓决问题时,注重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从从唯物论唯物论角度侧角度侧重于强调在客观重于强调在客观存在的事实中提存在的事实中提炼正确的认识炼正确的认识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具体问题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只有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二者的二者的关系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关系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矛矛盾盾含义含义基本属性基本属性特征特征普遍性普遍性特殊性特殊性辩证关系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

25、次方面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世界观世界观方法论方法论承认矛盾承认矛盾;一分为二一分为二坚持共性和个性坚持共性和个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矛矛盾盾分分析析方方法法矛盾转化律矛盾转化律;对立统一律对立统一律树树立立创创新新意意识识哲学哲学依据依据实践实践依据依据树立创新意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证法的要求辩证否定观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是民族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进步的灵魂创新对社会生产力发创新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展的推动作用创新在生产关系和社会创新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变革中的推动作用制度变革中的

26、推动作用创新对人类思维和文创新对人类思维和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化发展的推动作用3.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辩证否定观辩证否定观考点:考点:日常生活中的日常生活中的“肯定肯定”和和“否定否定”与哲学上的与哲学上的“肯定肯定”和和“否定否定”不同不同 日常生活中讲的日常生活中讲的“肯定肯定”是指赞成、同意、承认、一定等意思;是指赞成、同意、承认、一定等意思;而而“否定否定”是指反对、不同意等意思。这两个词的用法都是人是指反对、不同意等意思。这两个词的用法都是人们主观上对某一事物所采取的态度、立场。是们主观上对某一事物所采取的态度、立场。是从外部对事物从外部对事物的的“肯定肯定”和和“否定

27、否定”。哲学上讲的哲学上讲的“肯定肯定”和和“否定否定”则则截然不同,它指的是截然不同,它指的是事物自身的存在和灭亡事物自身的存在和灭亡。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方面肯定方面和和否定方面否定方面。肯定方面肯定方面是事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保持其性质和现状的方面物中维持其存在,保持其性质和现状的方面;否定方面否定方面是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和向其他事物转化的方面。事物中促使其灭亡和向其他事物转化的方面。肯定方面和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矛盾的主次方面)否定方面(矛盾的主次方面)考点考点 辩证否定观辩证否定观1.1.辩证否定的内涵辩证否定的内涵含义含义特点特点2.2.辩证的否定的实质辩证

28、的否定的实质-扬弃扬弃3.3.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 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1)(1)书本书本是是,但任何书本知识都需要,但任何书本知识都需要。(2)(2)权威权威,但任何权威,但任何权威。(3)(3)我们我们既既要要尊重尊重书本书本知识,尊重知识,尊重权威权威,又要又要立足实践,解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与发展。4.4.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与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区别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区别区别区

29、别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否定的否定的动力动力否定与否定与肯定的肯定的关系关系否定同否定同发展、发展、联系的联系的关系关系事物的否定是事物的事物的否定是事物的外外因因作用的结果,而是作用的结果,而是外外力力强加于事物的。强加于事物的。事物的否定是事物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内部矛盾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双方斗争的结果,是是事物自身事物自身的否定的否定否定中有肯定,肯定否定中有肯定,肯定中有否定,发展是中有否定,发展是肯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肯定和否定都是肯定和否定都是绝对绝对的,要么肯定一切,的,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既是联

30、系的环节,也既是联系的环节,也是发展的环节,是克是发展的环节,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是服和保留的统一,是“扬弃扬弃”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中中断断,不是,不是“扬弃扬弃”根本分歧: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唯物论唯物论:创新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体现了尊重客创新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思想的统一。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辩证法辩证法:创新体

31、现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因此我们创新体现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我们要坚持创新,破除僵化、墨守成规旧事物的灭亡。我们要坚持创新,破除僵化、墨守成规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认识论认识论: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人们应当与时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人们应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辩证否定观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辩证

32、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误区一:误区一:“创新就是否定一切创新就是否定一切”创新是指在创新是指在科学理论科学理论指导下,面对实践中的指导下,面对实践中的新情况新情况,敢于,敢于提出提出新观点新观点和和新方法新方法。创新必然要对一些落后的不符合实。创新必然要对一些落后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旧观点、旧思想进行否定。但并不是否定旧事物际情况的旧观点、旧思想进行否定。但并不是否定旧事物中的一切东西,而是对中的一切东西,而是对旧事物中合理的科学的东西旧事物中合理的科学的东西仍予以仍予以保留,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和发展。保留,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和发展。误区二:误区二:“凡是新出现的事物都是人们创新的结果凡是新出现的事物都是

33、人们创新的结果”在在人类社会之前人类社会之前,自然界每一次物种的进化,都意味着新,自然界每一次物种的进化,都意味着新事物的产生,其中并没有人类的创新活动。在事物的产生,其中并没有人类的创新活动。在人类产生以人类产生以后后,人们可以通过创新创造新事物,但并不是新出现的事,人们可以通过创新创造新事物,但并不是新出现的事物都是新事物。新事物是指物都是新事物。新事物是指。新出现的事物中也包含。新出现的事物中也包含不符合客观规律、没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东西。不符合客观规律、没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东西。误区三:误区三:“只要创新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只要创新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人们在实践中一定会遇到新问题

34、、新情况,这就必须在科人们在实践中一定会遇到新问题、新情况,这就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去解决。要推动事物学理论指导下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去解决。要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就必须创新,但向前发展,就必须创新,但创新仅仅是其中的一个主观条创新仅仅是其中的一个主观条件件。人们只有具备正确的世界观、良好的知识构成、创新。人们只有具备正确的世界观、良好的知识构成、创新能力、意志力等主观条件,同时又能够尊重客观规律,充能力、意志力等主观条件,同时又能够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分利用客观条件,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历经历经3030年的改革开放,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

35、年的改革开放,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胆定也离不开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胆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并同各国人民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并同各国人民携手,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携手,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正确处理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正确处理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必须遵循的方法论原则。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必须遵循的方法论原则。必须遵循联系的方法论原则,中国的前途命运必须遵循联系的方法论原则,中国的前途命运同世界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联,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同世界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联,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必须遵循发展的方法论原则,既要把握中国和必须遵循发展的方法论原则,既要把握中国和世界前进的总趋势,又要正视发展的世界的对立统一世界前进的总趋势,又要正视发展的世界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实现互利共赢。关系,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实现互利共赢。必须遵循辩证否定的方法论原则,以辩证法的必须遵循辩证否定的方法论原则,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大胆吸取、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革命批判精神,大胆吸取、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