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策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503669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策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策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策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 02 月 第 04 期 辽宁青年教育教学124高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策略曹莉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人文与传播系 安徽 芜湖 241000摘要: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开设古代文学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感和道德情操以及有益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怀。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学内容与教学学时数矛盾突出、教学模式单一以及评价机制欠合理等问题。为此,需要通过在教学目标上突显新闻学科特点、在教学方法上突出审美体验以及在教学评价上注重全面实效等策略进行优化。关键词: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中国

2、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古代文学课程不仅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等非中文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虽是同一门课程,但不同专业的教学应当根据自身的专业人才培养实际有其特定的安排。对于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而言,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应与中文专业课程有所区别,要依据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习需求,从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革、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考核方式的变革等各个方面加强课程的教学改革,赋予古代文学课程新的生命力,既要培养学生丰富的人文情怀,也要为新闻传播学类学生的新闻采写、广告创意等能力的培养提

3、供平台。一、高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价值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古代文学课程的开设,不仅仅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更是提高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情怀、道德情操。这些对于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有助于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新闻传播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规定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承担着培养新闻传播、编辑出版、策划营销、媒介管理和文化创意人才的任务”,同时制定了该类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和方向,具有全媒体

4、新闻传播知识和能力应用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以及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1尽管不同高校办学定位不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别,但无疑都是依据教育部的标准而制定的。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很强的综合素质。然而,在对校友企业回访结果的分析中可以反映出很多毕业生在从事新闻媒体等工作时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新闻撰写能力不强、广告文案创意不够、编辑能力欠缺以及视野不够开阔等。开设古代文学课程,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分析评论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最终实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二)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感和

5、道德情操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坚定的政治立场,要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和美好的道德情操,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上,弘扬清正之气,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对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古代文学记录了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做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些令人振奋的爱国作品就是最为生动的爱国教材。同时,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数量众多,题材多样,从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明清之小说,无一不散发灿烂的光彩和无穷的魅力。当我们读到这些优秀的作品时,当这些优秀的作品激发了我们热血沸腾的情感时,我们不得不赞叹中国

6、古人的智慧和人格魅力,这大大增强了当代学子的民族自豪感,促使他们不断提升爱国情感和道德情操。(三)有益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怀作者简介:曹莉(1987),女,安徽马鞍山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先秦文学、中国哲学、中国美学史方面研究。项目基金:本文系2020年度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质量工程项目“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号:WJJYZD-202001)。辽宁青年 2023 年 02 月 第 04 期 教育教学125所谓人文素养是“建立在对一定人文知识拥有和内化基础上形成的学识和修养,反映一个人的人格、气质、情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个性品质

7、”2新闻传播行业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社会、政府、公民和文化传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使命和影响。因此,这对从业者人文素养的要求是极高的,既要有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又要有“铁肩担道义”的使命感,还要有大彻大悟的智慧,用心灵去写作,用人性去报道,传播正能量,用优秀的作品与报道感染和影响社会上更多的人。同时,新闻传播行业还要有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这样才能发现和感知真正美的人和事,并将这种美好传播给更多的人。因此,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要尤其重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怀,这决定了我国新闻与媒体事业今后的发展面貌。流传至今的中国古代文学,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古人

8、情感、智慧和文化的结晶,对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和思想观念仍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古代文学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最理想的课程之一。同时,古代文学既呈现着多种多样的形式美,又体现了众多文人志士的人格美和心灵美,学习古代文学的过程,也是大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过程。二、高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由于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在各高校的开设历史相对较短,加之很多高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都与中文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很多师资都直接来源于中文系,而古代文学课程在中文系又是一门相当成熟和体系完备的课程,这就难免会将中文系传统的授课方式沿用到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使得本门课程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9、一)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其自身的定位,培养能够从事新闻传播、编辑出版、策划营销、媒介管理和文化创意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其培养目标的最终落脚点,这与中文系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目标应根据其人才培养目标而重新设置。但目前很多高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仍与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并不能突出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应用型、复合型以及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教学目标定位缺乏必要的针对性。(二)教学内容与教学学时数矛盾突出大多数高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古代文学课程

10、的设置都会存在一个非常主要的矛盾,即教学内容多与课时量少的矛盾。众所周知,古代文学是中文系的专业主干课程,课时量也是所有课程中最多的,一般需要开设两学年四个学期分段完成,每周至少 4 个学时以上,总量多达几百学时,教学内容涉及先秦文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等。但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有其自己的主干课程,古代文学课程的开设学时相对而言就少之又少,以省内某高校为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古代文学课程名称为历代文学作品选,大一一学年完成,每周 2 课时,共 68 学时,学习内容也是从先秦文学到元明清文学。虽然从课程名称的设定上来看,省去了文学史的内容,但课程目标的设定中仍规定要“了解中国古

11、代文学史,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演变过程和规律”,而光是从先秦到元明清的作品选内容,也是相当庞杂的。因此,如何在如此有限的学时内讲授如此多的教学内容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如果按照中文系的授课方式来进行,那一学年的课程就只能在一味地追赶教学进度与灌输古代文学课程知识中度过,即使这样,也很难完成全部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更会大打折扣。(三)教学模式单一古代文学课程最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靠“一支粉笔、一张嘴、三尺讲台”的讲授模式,虽然后来又融入了多媒体教学,但多媒体更多的是替换了黑板的功能来更好地完成知识点的呈现。加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古代文学课程的学时少,教学内容又庞杂,教师更无暇兼顾其他教学模式,传统的讲授法

12、几乎是能勉强完成教学任务的唯一方式,整个课堂基本都是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尽管在教学过程中不乏有很多优秀教师的精彩讲授,但学生在这样的模式下大多无法很好地消化吸收课堂的全部内容,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种传统的讲授法,更多的是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的调动以及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激发,不利于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四)评价机制欠合理大多数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考核形式基本是以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 30%-40%,期末成绩占 60%-70%。平时成绩基本上以课堂讨论、撰写小论文和篇目背诵的考核形式为主。期末考试成绩在考核中占主要部分,一般是

13、闭卷考试的形式,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基本以考察学生的文学基本常识掌握情况、对重点作家作品的掌握情况和阅读鉴赏能力。这种评价机制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估不够,过多地看中期末2023 年 02 月 第 04 期 辽宁青年教育教学126的终结性考核,而忽视了教学过程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课堂的整体参与度是有限的。甚至有些同学平时不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在考试前最后几天通过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知识点,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而这显然不是专业人才培养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三、高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优化策略高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古代文学

14、课程教学存在以上一些较为普遍与共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如课程教学未突破传统中文系的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突出专业技能却忽略人文基础,人才培养追求速成等。古代文学课程的开设对于新闻传播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而言至关重要,可以说,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需要通过在教学目标上突显新闻学科特点、在教学方法上突出审美体验以及在教学评价上注重全面实效等策略对该课程教学进行优化,切实提高课程的实效性。(一)在教学目标上突显新闻学科特点由于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开设的历史相对于中文专业而言,时间较短,将中文专业古代文学的课堂直接搬上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课堂,带有一定的盲

15、目性和随意性,这必然会影响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但目前很多高校该专业的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仍与中文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没有差异,其教授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设计亦是如此。因此,首要的任务是要在教学目标上突出新闻专业的特点,注重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人文精神与新闻从业者人文素养培养相结合,妥善处理好新闻的“新”与传统之间的关联,将古代文学作品中传递出来的人文精神、社会担当有效地贯穿于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体现在教学设计与目标中。此外由于教学学时的差异,必然导致教学内容的区别,为此在教学内容上要精选教学篇目。这些差异都势必会表现在教学目标的差异上,因此套用中文专业的课程教学目标显然也是不相

16、匹配的。(二)在教学方法上突出审美体验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模式使用最多的方法为讲授法,往往强调学生的阅读量,尽可能地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古代文学课程之后能够达到出口成章的效果。这种较为陈旧传统的方式与新闻专业生动活泼的形象特点不慎相符,甚至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反差。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强调死记硬背,文学作品要融入个体生命体验,真正实现对其内涵的深度理解,在教学方法上也应做出相应调整。3讲授教学过程中充分借助多媒体设施,拓展网络共享资源,使课程教学更加生动,同时采用经典诵读、经验作品演绎等方式增加学生的直观体验,真正做到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唯有让学生真正

17、付诸实践与获得体验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此外,可以将古代文学作品讲析与新闻写作相联系,中国古代文学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艺术遗产,把这些遗产运用到新闻写作中,可以提高文字水平、表现技巧,使作品立体翔实。4(三)在教学评价上注重全面实效良好的教学评价对师生的教与学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同时能够很好地进行成效反馈,以便于师生及时进行有效地调整。当下,随着教学环境以及学生精神状态的多元化,以往单纯地注重终结性评价的方式已然无法满足现代科学评价的需要。评价形式不应单纯地以学生掌握教科书知识的程度来开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学习能力的高低、学习风格的差异给予适合的评价。可以采取开放式考核,将学生最

18、终期末成绩与过程考核相衔接,过程性考核内容可以包括学生的阅读数量,指定阅读篇目的完成情况,读书笔记的撰写、阅读成果的分享、阅读效果,对阅读对象的鉴赏能力以及对作品的讲演等等。5除这一显性的评价之外,在教学效果评价时,要以专业能力需求为导向,将专业领域和学习领域相对接,与教学目标相呼应与相检视。同时正如此前所述及的,可以继续依托毕业生回访的结论,以市场检视为导向,审视学生在价值观、文学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实际水平,进而促使我们进一步反思日常教学,加强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参考文献1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校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96.2 汪青松.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276.3 刘玉秀.新时代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33):54.4 唐红.高校新闻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0.5 郭永勤.应用型本科新闻类专业文学课程转型探索与实践 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8):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