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医学节肢动物.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496126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17.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节肢动物.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医学节肢动物.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医学节肢动物.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医学节肢动物.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医学节肢动物.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医学节肢动物学(medical arthropodology)医学昆虫学(medical entomology)医学节肢动物(medical arthropod)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虫体左右对称;躯体和附肢虫体左右对称;躯体和附肢(如足、触角、触须等如足、触角、触须等)既既是分节,又是对称结构。是分节,又是对称结构。体表骨骼化。由几丁质及酯单宁蛋白质组成的表皮,体表骨骼化。由几丁质及酯单宁蛋白质组成的表皮,亦称外骨骼。亦称外骨骼。循环系统开放式,体腔称为血腔,含有无色,或不同循环系统开放式,体腔称为血腔,含有无色,或不同颜色的血淋巴。颜色的血淋巴。发育过程中大都有蜕皮发育过程中大都有蜕皮(ec

2、dysisecdysis)和和变态变态(metamorphosis)metamorphosis)现象。现象。节肢动物节肢动物(昆虫纲昆虫纲)从幼虫到成虫性成熟的整个过程称从幼虫到成虫性成熟的整个过程称为胚后发育,它经历从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为胚后发育,它经历从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到生态习性、行为和本能上的一系列变化,这个过能到生态习性、行为和本能上的一系列变化,这个过程的总和称为变态。发育过程中经历蛹期的称为程的总和称为变态。发育过程中经历蛹期的称为全变全变态(态(complete metamorphosiscomplete metamorphosis),不经历蛹期的称为,不经历

3、蛹期的称为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incomplete metamorphosisincomplete metamorphosis)。分类:分为6个纲.蛛形纲蛛形纲(ArachnidaArachnida)昆虫纲昆虫纲(InsectaInsecta)甲壳纲甲壳纲(CrustaceaCrustacea)唇足纲唇足纲(ChlopodaChlopoda)倍足纲倍足纲(DiplopodaDiplopoda)五口纲(五口纲(PentastomidaPentastomida)危害直接危害直接危害 1 1、骚扰和吸血、骚扰和吸血:2 2、蛰刺和毒害:、蛰刺和毒害:由螯肢或颚体刺叮由螯肢或颚体刺叮由蛰器(特化的

4、产卵器)刺蛰由蛰器(特化的产卵器)刺蛰分泌毒质接触人体皮肤分泌毒质接触人体皮肤 一只正在吸血的白纹伊蚊 虎蛾的幼虫,皮肤接触可产生荨麻疹 一种毛虫(Euproctis chrysorrhoea)所引起的过敏和丘疹 3 3、过敏反应、过敏反应 :节肢动物的唾液、分泌物、排泄物和皮壳等都是异性:节肢动物的唾液、分泌物、排泄物和皮壳等都是异性蛋白,可引起人体过敏反应。如尘螨引起的哮喘等;粉螨、尘螨、蛋白,可引起人体过敏反应。如尘螨引起的哮喘等;粉螨、尘螨、革螨引起的螨性皮炎。蚊、蝶、蚤、臭虫等蛰刺后也可出现过敏。革螨引起的螨性皮炎。蚊、蝶、蚤、臭虫等蛰刺后也可出现过敏。4 4、寄生、寄生 :蝇蛆病

5、潜蚤病 疥疮 蠕形螨病 鼻腔蝇蛆病 牙龈蝇蛆病 某蝇蛆的三期幼虫趾潜蚤病 趾潜蚤病的标本 潜蚤病原体 全身疥疮 阴茎疥疮结节病损 疥螨 糠疹 该病人毛囊电镜图 蠕形螨 间接危害医学节肢动物携带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在人和动物之间传医学节肢动物携带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在人和动物之间传播。由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称为播。由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称为虫媒病(虫媒病(arboarbo-disease-disease)机械性传播机械性传播(mechanical transmissionmechanical transmission):携带、携带、输送输送生物性传播生物性传播(biological transmis

6、sionbiological transmission):):发育式发育式:丝虫丝虫 微丝蚴微丝蚴-丝状蚴丝状蚴(蚊蚊)繁殖式繁殖式:鼠疫杆菌鼠疫杆菌 蚤蚤发育繁殖式发育繁殖式:疟原虫疟原虫 雌雄配子体雌雄配子体-子孢子子孢子(蚊蚊)经卵传播式经卵传播式:恙虫病立克次体恙虫病立克次体 恙螨恙螨 主要的虫媒病蜱媒病: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蜱媒回归热、莱姆病等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蜱媒回归热、莱姆病等恙螨传播的虫媒病:恙虫病恙虫病蚊媒病:疟疾、丝虫、登革热、流行性乙脑、黄热病疟疾、丝虫、登革热、流行性乙脑、黄热病蚤传播的虫媒病:鼠疫、鼠型斑疹伤寒鼠疫、鼠型斑疹伤寒虱传播的虫媒病:流行性斑疹伤寒、虱

7、媒回归热流行性斑疹伤寒、虱媒回归热昆虫纲主要特征昆虫纲主要特征:成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成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一对,胸部有足头上有触角一对,胸部有足3 3对。对。头部:触角一对,复眼一对,有的昆虫可有单头部:触角一对,复眼一对,有的昆虫可有单 眼。眼。昆虫纲 昆虫模式图:口器有三类:口器有三类:刺吸式、刺吸式、咀嚼式咀嚼式、舐吸式。舐吸式。上内唇上颚下颚下唇舌蚊喙结构(刺吸式口器):蚊喙结构(刺吸式口器):咀嚼式口器咀嚼式口器 舐吸式口器舐吸式口器蚊(masquito)属双翅目,蚊科。与疾病有关的蚊类主要有按蚊属属双翅目,蚊科。与疾病有关的蚊类主要有按蚊属(Anopheles)

8、Anopheles)、库蚊属、库蚊属(CulexCulex)和伊蚊属和伊蚊属(AedesAedes)一、形态 柄节头头:复眼、触角 梗节 喙:刺吸式口器 鞭节:轮毛 前胸足1对,分五节:基节、转节、股节、胫节和跗节胸胸 中胸翅1对、足1对、气门 后胸平衡棒(双翅目特征)、足1对、气门腹:腹:11节,末3节为外生殖器-雄为钳状的抱器、雌为尾须触角触角腹腹胸胸头头成蚊模式图:触须触须复眼复眼蚊喙蚊喙期别区别点按蚊伊蚊库蚊卵卵形态形态在水面情况在水面情况舟状、有浮囊单个散在,浮于水面纺锤形、无浮囊单个散开,沉于水底长圆锥形、无浮囊聚集成筏,浮于水面幼虫幼虫呼吸管呼吸管静态静态无,有呼吸孔1对平浮于水

9、面有,粗而短头倒垂与水面成角度有,细而长头倒垂与水面成角度蛹蛹呼吸管呼吸管短而粗,口宽似漏斗前方有裂隙短而宽,口呈三角形前方无裂隙细而长,口小前方无裂隙成虫成虫体色体色翅翅停落停落姿态姿态大多灰褐色多有黑白斑与停落面成一角度黑色有白斑无黑白斑与停落面平行大多棕黄色大多数无黑白斑与停落面平行二、生活史 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三种蚊区别三属蚊生活史区别:三属蚊生活史区别:按蚊按蚊 伊蚊伊蚊 库蚊库蚊卵卵 幼幼虫虫 蛹蛹 头头 成成蚊蚊库蚊和伊蚊的停落姿态 按蚊的停落姿态 雌蚊触角上毛少而稀 雄蚊触角上毛多而长 伊蚊卵 按蚊卵 库蚊卵 伊蚊呼吸管短粗 库蚊呼吸管细长 按蚊没有呼吸管 三、生态与生

10、理1 1、孳生习性:、孳生习性:稻田型、缓流型、丛林型、污水型、容器型稻田型、缓流型、丛林型、污水型、容器型 2 2、吸血习性:、吸血习性:雄蚊不吸血以植物汁液及花蜜为食。雌蚊吸血是为雄蚊不吸血以植物汁液及花蜜为食。雌蚊吸血是为 了产卵的需要,不同蚊种吸血对象不同。了产卵的需要,不同蚊种吸血对象不同。3 3、生殖营养周期:生殖营养周期:4 4、栖息习性:、栖息习性:家栖型、半家栖型、野栖型。家栖型、半家栖型、野栖型。5 5、交配与产卵、交配与产卵四、与疾病的关系四、与疾病的关系1 1疟疾疟疾人类疟疾的传播媒介为按蚊。在我国南方山区和森林地带主要为微小按人类疟疾的传播媒介为按蚊。在我国南方山区和

11、森林地带主要为微小按蚊和大劣按蚊;平原地区为中华按蚊;长江流域的山区和丘陵地带为嗜蚊和大劣按蚊;平原地区为中华按蚊;长江流域的山区和丘陵地带为嗜人按蚊。人按蚊。2 2丝虫病丝虫病班氏丝虫病的传播媒介为淡色库蚊、致倦库蚊。马来丝虫病的传播媒介班氏丝虫病的传播媒介为淡色库蚊、致倦库蚊。马来丝虫病的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为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3 3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 病原体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此病流行于夏秋季,传播媒介为三带喙病原体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此病流行于夏秋季,传播媒介为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淡色库蚊、白纹伊蚊等。病毒可在蚊体内越冬,能经库蚊、致倦库蚊、淡色库蚊、白纹伊

12、蚊等。病毒可在蚊体内越冬,能经卵传至下一代。卵传至下一代。4 4登革热登革热 病原体为一种病毒,以骨及关节剧痛为特征,流行于广东、广西及海南。病原体为一种病毒,以骨及关节剧痛为特征,流行于广东、广西及海南。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及白纹伊蚊。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及白纹伊蚊。5 5 黄热病黄热病蝇蝇(Fly)Fly)一、形态一、形态双翅目环裂亚目。成虫体长510mm,呈暗灰、黑、黄褐、暗褐色,许多带有金属光泽,全身披有鬃毛.头:半球形,1对复眼,头顶有三个单眼,触角一对,分三节,第三节基部外侧有一根触角芒,口器多为舐吸式,少数蝇类为刺吸式口器。雌蝇:复眼间距较宽。雄蝇:复眼间距较窄。触角触角唇瓣

13、唇瓣触角芒触角芒胸:胸:中胸发达,翅一对。中胸发达,翅一对。足末端有爪和爪垫各一对,中间有足末端有爪和爪垫各一对,中间有一个爪间突,爪垫上密布鬃毛,可携带多种病原体。一个爪间突,爪垫上密布鬃毛,可携带多种病原体。腹:腹:由由1010节组成,一般仅可见前五节,后五节演化为外生殖节组成,一般仅可见前五节,后五节演化为外生殖器。器。前缘脉前缘脉亚前缘脉亚前缘脉纵脉纵脉爪垫爪垫二、生活史1.蝇为全变态昆虫2.蛹为不食不动时期。常停留在松软泥土内三、生态习性 1.孳生地:粪便类,垃圾类,植物质类,动物质类 2.食性:不食蝇,吸血蝇,非吸血蝇 3.栖息与活动:蝇属趋光性昆虫,善飞翔 4.季节消长及越冬:夏

14、秋型,秋型多见。大多蝇类 以蛹越冬。四、危害 1.直接危害 骚扰、吸血 寄生:皮肤蝇蛆病皮肤蝇蛆病 眼蝇蛆病眼蝇蛆病 胃肠胃肠道蝇蛆病道蝇蛆病 耳、鼻、咽、口腔耳、鼻、咽、口腔蝇蛆病蝇蛆病 泌尿生殖道泌尿生殖道蝇蛆病蝇蛆病 创伤创伤蝇蛆病蝇蛆病 吸血吸血蝇蛆蝇蛆 2.传播疾病 机械性传病:生物性传病:锥虫病锥虫病(舌蝇)(舌蝇)结膜吸吮线虫病结膜吸吮线虫病(冈田绕眼果蝇)(冈田绕眼果蝇)白蛉白蛉白蛉白蛉(sand flysand fly)双翅目长角亚目白蛉科。双翅目长角亚目白蛉科。是一种小型吸血昆虫。发育为全变态。是一种小型吸血昆虫。发育为全变态。白蛉主要传播黑热病。我国黑热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15、中华白蛉。白蛉主要传播黑热病。我国黑热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中华白蛉。成虫长成虫长1.5-41.5-4mmmm,体灰黄色,全身密布细毛,头部具黑色复眼体灰黄色,全身密布细毛,头部具黑色复眼1 1对。对。胸背隆起,似驼背。胸背隆起,似驼背。孳生地孳生地 白蛉的幼期在土壤中发育,孳生环境必须土质疏松、白蛉的幼期在土壤中发育,孳生环境必须土质疏松、湿度适宜、富于有机物质。湿度适宜、富于有机物质。孽生地有:住房、窑洞的墙缝、土壤、畜圈、野外孽生地有:住房、窑洞的墙缝、土壤、畜圈、野外山洞、岩洞、鼠洞等处。山洞、岩洞、鼠洞等处。蚤蚤蚤蚤俗称跳蚤,俗称跳蚤,蚤目。蚤目。无翅善于跳跃,寄生于恒温动物体表,是传播

16、鼠疫无翅善于跳跃,寄生于恒温动物体表,是传播鼠疫等人兽共患病的媒介。等人兽共患病的媒介。成虫体小,侧扁,长约成虫体小,侧扁,长约3 3mmmm,呈棕色或黑褐色。全身有鬃或刺,有的种类呈棕色或黑褐色。全身有鬃或刺,有的种类具栉(梳子状刚毛)。具栉(梳子状刚毛)。蚤的生活史为蚤的生活史为全变态全变态全变态全变态。蚤寄生于恒温动物,雌、雄蚤均吸血、且常更换宿主,当宿主死后变冷其蚤寄生于恒温动物,雌、雄蚤均吸血、且常更换宿主,当宿主死后变冷其即离去另觅宿主。蚤的吸血习性与传播疾病有关。即离去另觅宿主。蚤的吸血习性与传播疾病有关。与疾病的关系与疾病的关系 蚤对人体的危害除叮刺吸血、骚扰和潜入皮下寄生外,

17、蚤对人体的危害除叮刺吸血、骚扰和潜入皮下寄生外,主要能传播以下的疾病:主要能传播以下的疾病:1 1鼠疫鼠疫鼠疫的病原体是鼠疫杆菌,通过方形黄鼠蚤、印度客蚤、谢氏鼠疫的病原体是鼠疫杆菌,通过方形黄鼠蚤、印度客蚤、谢氏山蚤和致痒蚤在啮齿动物间传播,亦可传播给人。山蚤和致痒蚤在啮齿动物间传播,亦可传播给人。2 2鼠型斑疹伤寒鼠型斑疹伤寒病原体为莫氏立克次体,由印度客蚤等传播。蚤吸入的立克次病原体为莫氏立克次体,由印度客蚤等传播。蚤吸入的立克次体在蚤胃的上皮细胞内繁殖,后随蚤粪排出污染进入宿主的伤口体在蚤胃的上皮细胞内繁殖,后随蚤粪排出污染进入宿主的伤口而感染。而感染。3 3绦虫病绦虫病蚤可作为蚤可作

18、为缩小膜壳绦虫缩小膜壳绦虫和和微小膜壳绦虫微小膜壳绦虫的中间宿主。人因误食的中间宿主。人因误食含似囊尾蚴的蚤而感染。含似囊尾蚴的蚤而感染。虱虱 虱目。虱目。寄生人体的虱有人虱和耻阴虱。寄生人体的虱有人虱和耻阴虱。雌虱体长雌虱体长4.44.4mmmm,雄虱较小。头部具刺吸式口器,和触角雄虱较小。头部具刺吸式口器,和触角1 1对,复眼对,复眼1 1对。对。胸部胸部3 3节融合,有足节融合,有足3 3对,末端有弯曲的爪,与其足附节末端内侧的指状对,末端有弯曲的爪,与其足附节末端内侧的指状突起相对而形成抓握器,可抓握于宿主的毛发或衣着的织物纤维。腹部突起相对而形成抓握器,可抓握于宿主的毛发或衣着的织物

19、纤维。腹部分节,雌虱腹后端呈分节,雌虱腹后端呈W W形;雄虱腹后端钝圆。形;雄虱腹后端钝圆。活体虱雌虱雄虱虱为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分卵、若虫及成虫三期,卵白色,椭圆形,一端有盖。产卵时分泌胶液,可使卵粘着于毛发或衣着织物的纤维上。与疾病的关系 1 1流行性斑疹伤寒流行性斑疹伤寒病原体为普氏立克次体。由人体虱传播。病原体为普氏立克次体。由人体虱传播。2 2虱媒回归热(流行性回归热)虱媒回归热(流行性回归热)病原为回归热疏螺旋体,由人体虱传播。病原为回归热疏螺旋体,由人体虱传播。耻阴虱耻阴虱 耻阴虱体形似蟹,灰白色,雌虫长耻阴虱体形似蟹,灰白色,雌虫长1.5-2.01.5-2.0mmmm,雄雄虫

20、稍小。胸腹相连而宽短,足虫稍小。胸腹相连而宽短,足3 3对,中、后足及爪对,中、后足及爪较粗壮。较粗壮。蜚蠊蜚蠊蜚蠊蜚蠊又称蟑螂,又称蟑螂,网翅目。网翅目。我国室内常见的有德国小蠊我国室内常见的有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Blattella germanica)、)、美洲大蠊(美洲大蠊(Periplaneta Periplaneta americanaamericana)。)。成虫椭圆形,背腹扁,棕褐色具油亮光泽,大小因种而异,成虫椭圆形,背腹扁,棕褐色具油亮光泽,大小因种而异,常见者体长常见者体长l0-30mml0-30mm。头小,口器咀嚼式向下弯曲,触角头小,口器咀嚼

21、式向下弯曲,触角细长,有复眼细长,有复眼1 1对。胸部有翅对。胸部有翅2 2对,前翅为革质,后翅为膜对,前翅为革质,后翅为膜质。质。蜚镰为蜚镰为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分卵、若虫和成虫三期。雌虫在产卵,分卵、若虫和成虫三期。雌虫在产卵前先分泌一种物质形成坚硬的卵荚,荚内含卵前先分泌一种物质形成坚硬的卵荚,荚内含卵16-4816-48粒。粒。刚产出的卵荚夹在雌虫腹部末端,而后粘着于黑暗的隐蔽刚产出的卵荚夹在雌虫腹部末端,而后粘着于黑暗的隐蔽处。处。蜚蠊蜚蠊德国小蠊美洲大蠊蜕皮幼虫孵化与疾病的关系与疾病的关系 1 1机械携带病原体机械携带病原体蜚蠊的体内外均能携带细菌、病毒、原虫

22、包囊蜚蠊的体内外均能携带细菌、病毒、原虫包囊和蠕虫卵等多种病原体。病原体经消化道排出仍和蠕虫卵等多种病原体。病原体经消化道排出仍可存活,因此可传播结核、伤寒、霍乱、细菌性可存活,因此可传播结核、伤寒、霍乱、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蓝氏贾第鞭毛虫病、肠道蠕痢疾、阿米巴痢疾、蓝氏贾第鞭毛虫病、肠道蠕虫病及脊髓灰质炎等。虫病及脊髓灰质炎等。2 2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寄生虫的中间宿主 可作为可作为美丽筒线虫美丽筒线虫、念珠棘头虫念珠棘头虫和和长膜壳绦虫长膜壳绦虫等的中间宿主。等的中间宿主。臭虫臭虫(bed bugbed bug)俗称壁虱,俗称壁虱,半翅目。半翅目。生长繁殖于人的居室内,嗜吸生长繁殖于人的居

23、室内,嗜吸人血,骚扰睡眠。人血,骚扰睡眠。成虫背腹扁,红褐色,大小为成虫背腹扁,红褐色,大小为4-534-53mmmm。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复眼及触角各对,口器为刺吸式。复眼及触角各对,口器为刺吸式。臭虫为不完全变态臭虫为不完全变态 臭虫喜群居,昼伏夜出,若虫与成虫均嗜吸人血,饥时臭虫喜群居,昼伏夜出,若虫与成虫均嗜吸人血,饥时也吸鼠类等动物血,成虫耐饥能力甚强。臭虫白天隐匿也吸鼠类等动物血,成虫耐饥能力甚强。臭虫白天隐匿于床、褥垫、桌椅、墙壁、地板等处的缝隙内。亦可隐于床、褥垫、桌椅、墙壁、地板等处的缝隙内。亦可隐匿于衣物、行李中被扩散。匿于衣物、行李中被扩散

24、。臭虫对人的危害主要是吸血和骚扰。臭虫对人的危害主要是吸血和骚扰。杀灭臭虫首先要搞好居室卫生,可用沸水淋烫床、桌椅杀灭臭虫首先要搞好居室卫生,可用沸水淋烫床、桌椅家俱、地板、墙壁等处的缝隙亦可用一般杀虫剂喷洒。家俱、地板、墙壁等处的缝隙亦可用一般杀虫剂喷洒。然后用油灰填嵌上述缝隙,以杜绝臭虫的孪生。然后用油灰填嵌上述缝隙,以杜绝臭虫的孪生。特征1 虫体分头胸部及腹部,或头胸腹愈 合一体2 无触角3 无翅4 成虫有足4对,幼虫3对足蛛形纲蛛形纲形态(蜱螨亚纲)虫体圆形、卵圆形或长形等,大小0.110mm不等,虫体分为颚体(假头)和躯体两部分。颚体:由口下板、螯肢、须肢及颚基组成躯体:呈袋状,有的

25、虫种有背板,表皮上可有条纹,刚毛等。足4对分6节(基、转、股、膝、胫、跗节),气门或有或无,腹面有生殖孔、肛孔等。硬蜱:硬蜱:雄雄 雌雌硬蜱的发育过程有卵、幼虫、若虫、成虫四个时期。硬蜱的发育过程有卵、幼虫、若虫、成虫四个时期。硬蜱产卵在野外,如牧场、林区、草原等处。一硬蜱产卵在野外,如牧场、林区、草原等处。一生产卵生产卵1 1次,少者数十粒,多者上万粒,可延续几次,少者数十粒,多者上万粒,可延续几天至十几天产完。侵袭宿主多在白天(清晨或傍天至十几天产完。侵袭宿主多在白天(清晨或傍晚),吸血时间长达几天,雌蜱吸饱血后的体重晚),吸血时间长达几天,雌蜱吸饱血后的体重可增加几十倍至上百倍。可增加几

26、十倍至上百倍。与疾病的关系与疾病的关系1 1直接危害直接危害蜱叮咬吸血使宿主血液损失,亦可损伤局部组织出现炎蜱叮咬吸血使宿主血液损失,亦可损伤局部组织出现炎症,有的蜱唾液中含有麻痹神经的毒素,引起宿主肌肉麻症,有的蜱唾液中含有麻痹神经的毒素,引起宿主肌肉麻痹,严重时可致痹,严重时可致蜱瘫痪蜱瘫痪蜱瘫痪蜱瘫痪。2 2传播疾病传播疾病(1 1)森林脑炎:病原体为嗜神经病毒,存在我国东北和新)森林脑炎:病原体为嗜神经病毒,存在我国东北和新疆的林区。全沟硬蜱为传播媒介。病毒存在蜱体内唾液腺、疆的林区。全沟硬蜱为传播媒介。病毒存在蜱体内唾液腺、卵巢等处,并能通过卵传至下一代。卵巢等处,并能通过卵传至下一

27、代。(2 2)莱姆病)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伯氏疏螺旋体(3 3)Q Q热热:贝纳柯克斯体:贝纳柯克斯体软蜱软蜱基节腺开口基节腺开口软蜱(soft tick)的发育各期皆营寄生生活,是多种脊椎动物体表寄生虫,又是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颚体位躯体腹面的前方。躯体无盾板,体表有皱纹、颗粒、乳突、陷窝等 结构。雌、雄虫外观相似。软蜱的发育过程有卵、幼虫、若虫、成虫四个时期。软蜱产卵在人畜住处的缝隙或鸟巢穴中,一生产卵多次,每次吸血后产卵十几粒至几十粒。夜间侵袭宿主,吸血时间短,一般数分钟至1小时。寿命约5-6年,有的可活25年之久。与疾病的关系与疾病的关系 1 1直接危害直接危害蜱叮咬吸血使宿主血液

28、损失,亦可损伤局部组织出蜱叮咬吸血使宿主血液损失,亦可损伤局部组织出现炎症,有的蜱唾液中含有麻痹神经的毒素,引起宿现炎症,有的蜱唾液中含有麻痹神经的毒素,引起宿主肌肉麻痹,严重时可致蜱瘫痪。主肌肉麻痹,严重时可致蜱瘫痪。2 2传播疾病传播疾病(1 1)蜱媒回归热:此病在新疆南部发现,病原体为)蜱媒回归热:此病在新疆南部发现,病原体为包柔螺旋体。乳突钝缘蜱为传播媒介,病原体在乳突包柔螺旋体。乳突钝缘蜱为传播媒介,病原体在乳突钝缘蜱中可传钝缘蜱中可传8 8代,亦能在其体内贮存代,亦能在其体内贮存1414年之久。年之久。(2 2)Q Q热热恙螨恙螨 真螨目。真螨目。仅幼虫期营寄生生活。仅幼虫期营寄生

29、生活。幼虫椭圆形,体膜质呈红、橙、乳白色,大小为幼虫椭圆形,体膜质呈红、橙、乳白色,大小为0.2-0.50.2-0.5mmmm。躯体背部躯体背部前方有盾板前方有盾板1 1块,盾板上有块,盾板上有1 1对感器及中毛、前侧毛、后侧毛共对感器及中毛、前侧毛、后侧毛共5 5根。腹面根。腹面有足有足3 3对。对。恙螨孳生在潮湿、遮阴的丛林或河沟岸边草丛宿主经常活动的场所。幼虫寄生鼠类、鸟类的耳窝、肛门、翅腋下;人体多寄生颈部、前臂、腹股沟、阴囊等处。活动范围不大,多呈点状分布,可借宿主携带或随水漂流而扩散。与疾病的关系与疾病的关系 1 1恙螨皮炎恙螨皮炎某些恙螨幼虫叮咬人体时涎液刺激皮肤,在叮咬处出现奇

30、某些恙螨幼虫叮咬人体时涎液刺激皮肤,在叮咬处出现奇痒的丘疹,有时出现炎症。恙螨咬后在咬处红硬,数日后痒的丘疹,有时出现炎症。恙螨咬后在咬处红硬,数日后成为溃疡,淋巴结亦肿大。成为溃疡,淋巴结亦肿大。2 2恙虫病恙虫病由恙螨传播,病原体为恙虫立克次体。鼠类为动物宿主,由恙螨传播,病原体为恙虫立克次体。鼠类为动物宿主,人受恙螨叮咬而感染。地理纤恙螨为主要传播媒介。我国人受恙螨叮咬而感染。地理纤恙螨为主要传播媒介。我国广东、广西、贵州、福建、台湾、浙江等省自治区均有恙广东、广西、贵州、福建、台湾、浙江等省自治区均有恙虫病例报道。虫病例报道。疥螨疥螨 真螨目。真螨目。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皮内。寄生于人体

31、的疥螨为人疥螨。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皮内。寄生于人体的疥螨为人疥螨。成虫类圆形,淡黄或乳白色,雄虫成虫类圆形,淡黄或乳白色,雄虫0.2-0.30.2-0.3mmmm,雌虫雌虫0.3-0.50.3-0.5mmmm体背面有波体背面有波状皮纹、皮棘及刚毛,腹面有状皮纹、皮棘及刚毛,腹面有4 4对粗短呈圆锥形的足,前两对足末端为吸垫,对粗短呈圆锥形的足,前两对足末端为吸垫,雌虫后两对足末端为长刚毛,雄虫第雌虫后两对足末端为长刚毛,雄虫第3 3对足末端为长刚毛对足末端为长刚毛。雌雌雄雄与疾病关系疥螨寄生人体皮肤薄嫩处,如指缝、腕部屈面、肘窝、腋窝、足趾问、腹股沟等处,婴儿可波及全身。在疥螨侵犯皮肤的入口处可发生针尖大的丘疹和疤,初期无症状,一个月后可发生奇痒,尤其夜间睡眠时虫体活动增强,搔痒更甚。足体足体颚体颚体末体末体 毛囊蠕形螨毛囊蠕形螨 皮脂腺蠕形螨皮脂腺蠕形螨蠕形螨从皮脂内检出的蠕形螨从皮脂内检出的蠕形螨虫卵虫卵肿大的毛囊肿大的毛囊痤疮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