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公共考古视野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90942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考古视野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公共考古视野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公共考古视野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03文化广角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公共考古学首先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兴起,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公众”与考古学的关系。考古学家呼吁政府重视考古遗址文化资源的保护,通过立法,积极引导支持公众等社会力量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国外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公共考古学在增强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提升参与保护的主体意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国内有关公共考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考古学、公共考古教育、媒体传播、宣传普及活动、公共考古具体案例分析等方面,较少对文化遗产利用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文章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具体实践出发,借鉴公共考古学探讨其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的应用,以期提升我国文

2、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一、我国公共考古的发展我国很早就开始了考古学的大众化。在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 现代考古学与殷墟发掘 和 甲骨文研究之扩大 中,讲述了安阳考古的发掘经过、考古意义,传播了考古知识和理念。1950年,有学者提出“考古是人民的事业”的观点。1955年,在半坡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举办了小型的发掘成果展览,附近参观群众近10万人。中国早期的考古工作实际上就是朴素的“公共考古”过程,在政府的主导下开展考古发掘活动,在发掘工地举办展览,借助新闻媒体的宣传,展示科学、全面、严谨的考古过程,向当地群众宣传考古工作的作用和意义,普及考古知识,从而让更多的公众了解和支持考古工作,并在考古过程中实现

3、对考古文物资源更好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从而实现考古资源的公众共享。我国的考古工作是人民事业,由国家制定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组织公共考古机构(考古所、博物馆、高校等)开展考古工作,对考古发掘的遗迹遗物进行研究阐释,让民众了解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并通过图录、陈列展览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宣传和普及文物考古发现成果,这也是考古机构应尽的义务。我国的公共考古具有专家倡导、政府支持、社会和大众共同参与的特点,有别于西方的政府参与、民众参与、民众导向三个发展阶段分布进行的“公共考古”。目前,我国开展了许多公共考古研究和大量实践活动,比如创办普及性刊物、开展群众性实践活动、通过自媒体发布科普类文章、拍摄考

4、古纪录片等等,成果颇丰。我国学者对公共考古学相关研究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文化遗产与公众、社会之间的关系。公共考古学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拉近了公众与考古的距离,促使公众更加理解和支持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二、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由政府主导的,最早是从“古物”“古迹”开始,一直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管理,建立文保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村镇三级文保体系,再到超越“物质”概念,发展到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的综合性保护。目前已经建立了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名镇、公共考古视野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张

5、勇(驻马店市图书馆,河南驻马店463000)摘要:公共考古概念倡导考古走向大众,由公众参与保护利用考古资源,共享考古资源及考古成果,通过参与主体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以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诸如建设性破坏较严重、保护资金短缺、保护力量薄弱、遗产保护意识普遍不强等问题。借鉴公共考古理念,实现多方利益主体的参与联动,构建文化遗产共享、共保、合作利用的可持续的长效机制,无疑为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文章针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存在的问题,应用公共考古学理念,从健全文物法制保障、开展公共考古教育、健全公众等

6、社会力量参与机制等方面着手,就提升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水平提出策略。关键词:公共考古;文化遗产;文物保护作者简介:张勇(1983),男,汉族,河南驻马店人。主要研究方向:文化遗产保护。104文化广角名村多层次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体系和国家、省、市、县(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然而我国历史文物古迹众多,全国仅国保单位就有5058处(截至第八批国保单位名单公布),而文物保护力量却相对薄弱。2019年全国共有文物保护管理机构3518个,文物机构从业人员仅为16.24万人,现有的文物、文化遗产保护队伍难以满足保护工作的需要。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些文化遗产与其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正面临消逝的困

7、境,古遗址逐渐被“蚕食”破坏,传统民居被拆毁,民俗节日、传统习俗渐渐被遗忘,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手工技艺面临失传等,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建设性破坏较严重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一些古遗址、古墓葬、近现代代表性建筑等保护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乱搭乱建现象较为突出。并且一些文物长期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其加速损毁,许多文物古迹就此消失。(二)保护资金短缺由于基层的文物保护工作主要由地方财政资金支持,地方资金投入不足导致许多文物古迹修缮因缺少资金而无法顺利实施,大量散落在民间的历史建筑、寨墙、古桥、古井、古树等遗存等更无法得到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更为严重,由于缺少保护经

8、费支持,许多民间艺人因生活窘迫被迫转谋他行,许多曾经流行并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传统音乐、舞蹈、手工技艺等因缺乏传承人而面临失传的危险。(三)公众遗产保护意识普遍不强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充分运用电视、互联网等媒介开展广泛、深入的活动,社会关注度较低。公众认为考古工作是政府在挖宝,是考古工作者的事情,考古内容是晦涩难懂、远离日常生活的,尚未在思想上完全树立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意识,对文化遗产不了解、不关心,对保护工作不理解、不重视、不支持,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四)社会广泛参与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依然是政府部门在做、群众在看,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依赖政府扶持,以静态

9、保护为主,文化遗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挥不够。从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来源来看,仅依靠政府无法解决资金短缺问题,需向社会多渠道筹措资金,文化遗产项目以及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更是需要社会多方力量的参与、运作,让社会力量有序参与,让企业等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形成公众参与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才能实现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三、公共考古视野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策略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越来越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考古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就历史文化依次保护利用提出要求,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在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的同时,要合理利用,使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

10、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充分发挥作用,这也为新时期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如何运用公共考古理念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在考古资源的保护、研究与利用的过程中,政府部门、考古机构和公众三方都要参与其中,成为文化遗产的保护者、研究者和利用过程中的利益相关人,围绕考古资源最优配置建立起合作机制,健全工作机制制度,构建全社会公共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体系,着力解决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的难题。(一)健全文物法制一是政府加强文物法制建设,完善法律法规,鼓励支持公众等社会力量以市场主体身份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过程中,探索政府投资监管、考古机构为主体、公众积极参与的三级文物安全保护网络和政府指导引导、考古机构与

11、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文化遗产开发利用体系,建立文化遗产保护长效机制。二是加强基层考古机构力量。为考古机构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增加文保经费,大力培养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三是制定文物保护技术方针、政策,组织考古机构等文保技术力量,把现代科技手段用于文物保护,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水平。四是正确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关系,做到合理利用与旅游开发相协调,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二)开展公共考古教育公共考古教育应结合当地实际,不仅要发挥有关考古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学术团体等挖掘传承优秀地域文化、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作用,更需政府从国民教育体系的高度开

12、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也应加大与媒体的结合互动。第一,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对优秀文化遗105文化广角产重要性的认识。做好文化遗产政策法规宣传普及工作,通过开展“文化遗产日”等系列活动,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推进优秀非遗项目进入当地学校、社区和工厂,多措并举,逐步培养民众认识、热爱传统文化,唤起民众的保护意识,使其自觉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来。第二,考古机构要对文化遗产的艺术科学历史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并借助媒体向公众做好阐释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共考古活动,争取多方对考古资源的支持,形成文化遗产保护展示的强大力量。首先,挖掘、整理文化遗产丰富的内涵以及

13、背后的故事,并将“精、专、深、涩”的考古内容转换阐释为社会公众可以利用的文化成果,让公众充分共享历史文化遗产成果,并能自觉自为地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来。其次,借助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体优势特点,或做专题纪录片,或做考古发掘现场直播活动,或做平面媒体专访等,从不同角度、不同风格、不同层面对不同的受众人群传播考古成果,让考古从“学术的象牙塔”走出来,让公众更多地了解考古发现和考古学研究成果,拉近与公众的距离,使公众能够理解支持文化遗产保护。最后,开展公共考古教育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公众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对考古认识程度的不同,开展形式多样有差别的公共考古活动。不仅可以开讲座、办考古遗址展览,

14、还可以举办形式多样的公共考古夏令营,开展制作石器、钻木取火等考古体验项目等系列公共考古活动,让公众参与考古发掘工作,共享考古发现的乐趣,从而更了解、热爱文化遗产,更好地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三)健全公众等社会力量参与机制我国文物资源丰富,仅仅依靠国家、考古机构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力量远远不够。随着文化遗产的教育普及工作的开展,考古与公众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提高,实现了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思想转变,自觉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中来。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中,整合文化遗产资源以优化考古资源配置,实现文化遗产管理市场化运作,开发

15、研学游或乡村旅游开发,合理利用“活”化“火”起来,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同时,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这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公众关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创造更多的社会及经济价值,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长效机制。公众参与文化遗产活化比较成功的案例有很多,如江西古村金溪老屋修缮公益项目,通过发动村民深度参与,企业对项目的产业化运营,让金溪老屋重新焕发活力,成为造福于民的文化财富,这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模式受到社会的积极肯定,被称之为“金溪模式”,是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的经典案例。应积极探索政府部门、考古机构、公众社会力量利益分配机制,让文化遗址周围的民众参与进来,不仅可以请当地百姓作为

16、讲解员、志愿者参与其中,还可以使周边区域民众能够享受到文化遗产资源的红利,主动参与到遗产资源的开发中来,以期形成政府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市场主体运作、考古机构参与三位一体的体系,共同推进文化遗产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建构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共考古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四、结语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共有的文化记忆,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守护好文化遗产,对传承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新时代,在国家越来越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研究,挖掘文化遗产其所蕴含的深厚内涵、阐释传承其

17、丰富的文化价值,使其焕发生机,重新找到它新的历史坐标。随着公共考古实践活动不断普及和深化,考古资源最终回归公共领域,公众要积极参与考古,重新认识文化遗产所蕴含的遗产价值和社会意义,从而爱上考古,并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全民行动中来,共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事业。参考文献:1姚庆,张童心.“十三五”规划时期科技产业创新发展以文化遗产保护与公众考古交叉关系为例J.理论界,2016(2):89-94.2魏峭巍.国外公共考古学研究现状综述J.南方文物,2010(3):110-114.3何川.六十年前半坡遗址的一次“公众考古”活动J.大众考古,2016(11):64.4高蒙河,郑好.论中国公众考古不是西方舶来品J.东南文化,2013(6):24-29.5郑媛.公众考古学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D.太原:山西大学,2011.6李佳霖.数字技术让历史记忆重回当代N.中国文化报,2018-09-18(08).7曹兵武.文化遗产时代的考古学兼谈公共考古学或应用考古学相关问题J.南方文物,2014(2):10-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