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径与制度创新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86940 上传时间:2024-04-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径与制度创新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径与制度创新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径与制度创新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浙 江 工 贸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ZHEJIANG INDUSTRY&TRADE VOCATIONAL COLLEGE第23卷第2期2023年06月Vol.23 No.6Jun.2023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径与制度创新研究夏正超(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3)摘 要:共同富裕的难点在“三农”,高质量的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需选择。旅游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发挥其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方面的综合带动作用,从而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

2、村组织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要进行制度创新,为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提供制度保障和要素保障。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振兴;路径;制度创新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0105(2023)02-0042-05Research on the Path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 Rural Tourism PromotingRural Revita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on ProsperityXIAZhengchao(Zhejiang Industry&Trade Vocational Co

3、llege,325000,Wenzhou,Zhejiang,China)Abstract:The difficulty in achieving common prosperity lies in“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 farmers”,and high-quality ruralrevitalization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The tourism industry serves as a crucial engine for promotingrural revital

4、ization.It is necessary to vigorously develop rural tourism and leverage its comprehensive driving role in promotingindustrial prosperity,ecological livability,cultural civility,effective governance,and prosperous livelihoods in rural areas.This will inturn promote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indust

5、ries,talents,culture,ecology,and organizations,ultimately fostering common prosperity.We need to carry out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to provide institutional and factor guarantees for rural tourism to promote ruralrevitalization.Keywords:rural tourism;rural revitalization;path;institutional innovatio

6、n收稿日期:2023-04-22基金项目: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项目资助“共同富裕视域下文旅赋能山区县高质量发展研究”(2023QN146);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成果“文旅赋能温州山区县高质量发展的共富效应路径研究”(22wsk048);浙江省旅游拔尖人才培育资助(浙文旅人202023号)作者简介:夏正超(1980),男,河南固始人,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旅游文化和旅游产业、高等职业教育。Doi:10.3969/j.issn.1672-0105.2023.02.009一、引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7、的全面富裕。共同富裕的难点在“三农”,高质量的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需选择。1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对浙江安吉的案例研究表明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民增收 12.17,提高农村就业率13.26。2旅游业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新时代乡村旅游担当着助力乡村振兴的新使命。但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新的不平衡,有些乡村地区、乡村景区、景区村等旅游吸引力、旅游服务力、旅游产业化能力仍然较弱,旅游造血能力不足。要进行路径创新和制度创新,以高质量的乡村旅游促进高质量的乡村振兴。二、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径(一)发展旅游产业,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资源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产

8、业是乡村振兴的核第23卷 第2期心。通过产业化的发展才能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股本,提升乡村的造血功能。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有较好的生态环境,但是传统的农业产值及附加值低。如何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两山”转化,需要走产业化路径,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种植养殖农业向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发展。1.产业整合,构建核心吸引力。乡村旅游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将分散的要素、分散的资源进行整合,形成资源的综合优势和产业的集群优势。以乡村旅游为发展导向,构建“旅游”产业体系,形成“旅游”发展空间格局,大力发展民宿、农家乐、田园综合体、家庭农场等乡村旅游业态,丰富和创新旅游“六要素”的供给,提

9、升乡村目的地可看可玩可体验的综合吸引力。横向整合,构建乡村旅游新业态,发挥旅游产业的综合带动作用;纵向整合,畅通旅游生产、服务、流通等环节,从而促进资源要素和服务要素在乡村内外有机循环。2.文旅整合,走特色发展之路。乡村旅游热反映了人们对现代化的反思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诗意的栖息”桃花源式的生活是乡村旅游的深层动力。生态的原始性和文化的本真性构成了乡村旅游吸引的底色和内蕴。“景以文传,文以景扬”,旅游与文化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要挖掘民风民俗、生产生活、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等方面文化元素,进行文化基因解码,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创造性运用于乡村美食、乡村民宿、乡村节庆、乡村纪念品等业态和

10、产品中,塑造产业特色、产品特色和文化特色。“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要保持乡土文化的多样性,坚持文旅融合、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保持乡村旅游原真性,凸显乡村旅游的特色和差异性。文旅融合要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原则,通过深层“嵌入式”融合,避免简单化、庸俗化。要避免乡村城市化、景区城镇化的倾向,在生产现代、生活富裕和文化本真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3.面向市场,坚持市场化发展。大力振兴乡村,不断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一方面要靠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充分发挥转移支付、政策工具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坚持走市场化道路,提高自身的造血能力,不断提升运营管理、服务接待、宣传促销能力。乡村旅游产业作为

11、经济活动之一,其开发和运行都要遵循市场化规律,符合市场需求,满足乡村旅游的旅游体验和价值追求。要实施品牌建设,注重对旅游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升专业化水平,在乡村旅游项目和产品的规划、设计、包装、广告、促销中形成品牌区分度和品牌吸引力。要重视资本的力量,探索资本化动作,引进社会资本和乡贤能人,发挥资本和乡贤的示范带动和知识溢出效应,快速提升乡村旅游的整体效益。(二)发展生态旅游,促进乡村生态振兴转变发展思路,坚持生态优先,走生态发展之路,治理工业发展阶段的污染,避免出现新的污染和乡村城市化。转变乡村发展模式,发挥生态资源的优势,导入乡村旅游,实现生态资源“两山”转化。1.发展全域旅游,治

12、理旅游生态环境。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通过空间区域全景化的系统规划、建设、运营与管理,实现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产业、乡村旅游环境、乡村旅游服务和乡村旅游文明素养全面、系统提升。将乡村整体作为旅游目的地打造,实施综合治理,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洁化、绿化、美化。深入实施A级景区村2.0建设行动,抓好旅游项目的建设、旅游设施的配套、特色旅游景点的建设,坚持生态化、国际化,坚持共建共享,促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2.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生态资源增值。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现代化高

13、效农业。3乡村旅游业发展必须坚持生态理念,这是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生态资源增值主要包括:一是大力发展种植业,如蔬菜、水果、茶叶种植等,开发采摘类、景观类、农事活动体验类的旅游产品;二是发展养殖业,如渔业、牧业等,依托乡村的自然资源开发具有特色的养殖业旅游项目。3.实施旅游主业化,激活美丽经济。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特别是乡镇企业发展阶段,企业污染破坏了乡村环境,造成乡村环境退化。生产要发展,生活要富裕,同时环境要保护。要坚决关停污染企业,杜绝农村地区、偏远地区成为落后产能的承接地。要进行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有条件的乡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走旅游主业化发展道夏正超:共同富裕视

14、域下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径与制度创新研究43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06月路。如浙江温州平阳笠湖村之前以皮革产业为主,制革业属于高污染产业,对笠湖村土地、水体和空气造成高污染。通过关停污染企业,进行全域景区村建设,彻底解决了污染问题,入选省级特色精品村、省级休闲旅游示范村。同时,引进了乡贤资本和平阳旅投进行投资,笠湖村的旅游发展呈现了美好的未来。(三)发展文化旅游,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农村具有比较古朴的文化,具有较好的农耕文化传承。乡村旅游是促进乡村文明复兴的重要途径,要通过保护文化、宣传文化、传承文化,传承与挖掘乡村文化的现代价值,促进乡风文明、民风淳朴,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

15、乡村文明新气象。1.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夯实乡村文明之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和乡风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要加强乡村交通设施、环境设施、医疗设施和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环境感染人、环境教育人。要加强对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打造宜居宜游、主客共享的乡村环境。要特别重视卫生条件的改善,这不但能够较大程度地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而且可以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农村厕所关系农民切身利益,“厕所革命”的大力推进,提高了旅游体验质量,增加了民生福祉。总书记强调,“十四五”时期要继续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2.融入生态文明,赋能乡村旅游环境和旅游业态建设。传统乡土文化,

16、倡导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形成了村民共同遵守的生态道德。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引导其主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培养农村群众环境卫生意识。结合山水生态、产业特色、人文历史等因素,在全域景观、特色业态建设等方面融入人文要素,提升乡村文化品位,使美丽乡村神形兼备。结合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如开展农民文化节、礼堂联欢周、全民阅读月、体育运动季等系列活动。引导自主开展“村晚”、“民星”俱乐部乡村行、农民大合唱、村歌大比赛等活动。构建村民与游客共享的生活空间,通过主客文化互动促进乡风文明提升。通过乡村文化场景化和主题化展示提高农民对自身和乡村文化的自信心,让乡村更具个性和特色。3.活

17、态保护与传承,焕发传统文化活力。现代化进程使优秀传统乡土文化物质环境、传承载体和审美价值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乡村文化和习俗能够吸引城市游客深入乡村,亲身体验,感受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乡村旅游使得乡土文化焕发生机。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民风民俗、民间技艺,转化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实现乡村旅游与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良性互动。(四)创新旅游经营管理模式,促进乡村组织振兴乡村资源分散、乡村资本不足、农民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有限,客观上需要将农民组织起来,通过公司农户企业构建多元的经济组织,赋能乡村旅游发展。通过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促进乡村组织振兴,促进乡村充满活力。1.发

18、展乡村旅游合作社,促进旅游收益共享。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公司和乡村旅游合作社,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产权、产权变股份、股份变分红,实现乡村旅游产业大发展,实现租赁收益、分红收益和服务收益规模不断扩大。4陕西省的袁家村开创了乡村旅游合作社股份制发展的新模式,一个酸奶合作社吸引140户农民入股,一年营收3 000多万元,纯利润1 000多万元,入股1万元、年分红1.3万元。全村20多个乡村旅游合作社实行村民入股,乡村旅游股份制让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52.积极促进村企合资,做强农村集体经济。村企合资是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旅游,并和乡村原住居民联合开展的经济组织形式。要充分利用“跨界

19、型资本”和“产业链型资本”两种工商资本。其中,跨界型的资本是指由于看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或是出于反哺乡村的目的,资本跨界投资到乡村旅游业。产业链型资本,是原从事旅游业的资本由于资源整合、产业链延伸进入乡村旅游业。同时也要利用好“外部投资”和“乡贤投资”两种投资资本。乡贤投资是一种体现乡村发展情怀的投资方式,在投资建设和综合带动作用方面具有独特优势。4(五)培育乡村旅游人才,促进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振兴最终是为了促进农民自身发展,促进农民生活富裕。要以人为本,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促进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集聚。44第23卷 第2期夏正超: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径与制度创新研

20、究1.多措并举,赋能传统农民向旅游农民转换。乡村振兴最终要促进农民的发展,实现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包括身份转换、劳动转换、收益转换、生产生活方式转换。农民的文化水平总体不高,旅游经营管理能力、服务意识与服务水平较低,需要通过培训、合作社组织、资金支持等增强其旅游业发展意识、发展能力,促进身份由传统农民向旅游农民转换,劳动对象由农业向旅游业转换,收益方式由农业收入向旅游综合收入转换,由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旅游生产方式转换。2.引育用相结合,打造新型旅游职业农民。乡村振兴需要有知识、懂技术、擅经营的人才支撑,发展乡村旅游改变了农村环境、提高了农村的交通可达性和生活的便利性,为吸引和培育新型农民

21、提供了基础。乡村旅游在吸引乡贤回归、大学生创业、艺术家驻村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要进一步转变思路,促进乡村观光旅游向乡村度假旅游转变,由乡村旅游向乡村旅居转变,促进游客由“乡村过客”向“乡村居客”转变,成为乡村的常驻旅居者。要导入创业平台和创业资金,促进由乡村就业向乡村创客转变。如瑞安曹村镇通过大力发展研学旅行,吸引了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大学生的加入带来了新的观念和发展理念,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年轻群体的加入使乡村充满活力。三、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制度创新有效的制度供给能够激发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乡村旅游发展要建立适合本地的基层管理、社区参与、项目融资、土地供应和人才培养制度。(一)基

22、层管理制度1.重视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实践表明,党建引领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经验,要把一批有志于乡村振兴的人才选入班子,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作用。乡村旅游发展表现出典型的“能人经济”“带头人经济”的特点,乡村旅游带头人脑子活、思路广,具有浓厚的爱国爱乡情怀,他们致富不忘桑梓情,带动乡亲共同致富。要重视对乡村致富带头人的指导和培育,将优秀人才吸引到党组织中来,发挥他们经营管理才能和组织领导才能。2.发挥大学生村官作用。要不拘一格选贤任能,吸收优秀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选拔优秀的大学生村官,推动基层治理人员结构优化。发挥大学生村官的新知识、新理念的作用,带动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和管理。3

23、.加大“三农”工作队伍的建设力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必须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要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力度,构建系统的组织机制、深入持续的学习机制、严格高效的管理机制以及全面细致的保障机制6,从知识与能力、工作作风、精神风貌方面全面提升“三农”工作队伍。(二)社区参与制度1.创新社区参与组织与分配机制。共同富裕是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富裕。新型经营主体之间及其与农民之间呈现出鲜明的资源共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发展趋势。7要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做强集体经济、发展合作社经济,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做大乡村旅游经济总量。制定公平合理的分配机

24、制,通过劳动性、资产性、租赁性、资本性、福利性、公益性分配或收入,促进农民共享乡村旅游发展成果和收益。2.提升社区参与能力。乡村要振兴,首先要“兴”人。要将扶“智”与扶“志”相结合,提高居民的参与意愿和参与能力。加强宣传,增强乡村旅游参与意识,激发主动参与乡村旅游的生产、服务与建设的积极性,鼓励通过辛勤劳动提高工资性收入。实施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居民从事乡村旅游生产和服务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具备多样化的乡村旅游参与能力。创新就业渠道,通过打造特色美食餐饮、特色民宿、乡村民居、农家乐、特色农产品、旅游纪念品和工艺品等,为居民就业、创业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渠道和就业环境。鼓励企业“因人设岗”,对特殊群体给

25、予帮助。(三)项目融资制度1.制定中长期的融资规划。乡村旅游的规划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制定相应的中长期的融资规划。将一部分具有长期收益预期的乡村旅游项目逐步推向市场,提振资本市场对于乡村旅游投资的信心。同时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融资手段进行,包括但不限于公开招标、特许经营、租赁、信托、股票、债券、借贷、乡村旅游项目冠名、广告宣传权、交通运营权等形式,拓宽乡村旅游融资渠道,助力乡村旅游做大做强。45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06月参考文献:1 黄承伟 论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及理论议题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06):1-9.2 唐代剑,黎彦 乡村旅游对农民

26、增收、就业实证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09,25(12):122-1253 洪思洁,肖广江,甘阳英 乡村振兴背景下连平县生态农业发展对策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8,733(23):260-263,2654 夏正超,项小伟 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投资模式与业态比较研究J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2):47-515 王德刚 发挥行业整合优势深化旅游脱贫攻坚N 中国旅游报,2018-06-29(03).6 吴雪 黔西南州实施乡村振兴行动计划路径与制度创新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20,313(04):170-1727 张红宇 乡村振兴与制度创新J 农村经济,2018,42

27、5(03):1-48 罗文斌,唐沛 乡村振兴战略下旅游用地管理思考N 中国旅游报,2018-09-11(03)(责任编辑:汪 焰)2.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对于营利性乡村旅游项目实行产业化和市场化管理和运营,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机制,建立项目法人制度,实现市场化融资体系。对于非营利性乡村旅游项目则实施统一管理,由于该部分项目大多数由政府主导开发,需要实行统一管理机制。对于社会资本投入非营利性乡村旅游项目,则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3.建立安全保障体系。首先是设立独立的资本监管机构,如村民监督管理委员会,明确资本和管委会的权利和义务,既要保护村民利益和生态环境,也要保障资本从乡村

28、旅游项目中获得收益。其次,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对于融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采取必要的提前防范的措施,设置“红色”“黄色”预警机制。最后,引入保险机制,为乡村旅游项目投保,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降低预期损失。(四)土地供应制度1.严守法律。土地是乡村旅游发展最基础、最宝贵的生产要素,土地供应不足和旅游用地需求扩大的矛盾十分突出。“大棚房”清理整治是乡村旅游发展中土地问题的一次集中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工商资本的积极性。乡村旅游要健康、可持续发展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旅游用地的合法性。2.改革创新。土地集体所有和我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使得发展乡村旅游遇到了很大的土地供应难题。要通过创

29、新,盘活存量、拓展增量,缓解乡村旅游发展用地矛盾难题。强化农用地的复合利用,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挖掘农用地潜力。支持利用“四荒地”、废弃地和石漠化土地等开发旅游项目,探索与实施用地指标的跨村调剂制度、点状供地模式。依托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宅基地改革,从土地流转和权属让渡上挖掘旅游用地潜力。8(五)人才培养制度1.整体规划、突出重点。要重视人才的引育留用协同发展,把乡村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放在突出位置。将人才培养工作纳入乡村旅游整体规划当中,落实落细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路径等问题。要系统规划、突出重点,根据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安排,有重点、有层次地开展乡村旅游人才培养。2.联系实际,注重实效。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必须结合当地乡村的实际情况,统筹开展技术技能类培训和创业培训。培训内容和培养方式要有针对性,切不可采用千篇一律的模式和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师带徒、实践锻炼、参观考察、专业进修、“培训陪跑”等多种培训模式,注重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实效性。3.保证质量,及时反馈。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工作,人才培养要形成有效的工作闭环,从而使乡村旅游人才质量螺旋式上升。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多种手段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回访,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使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成为一项长期的惠民工程,通过人才增值赋能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开题报告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