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文最新推荐- 强化基层国税干部队伍建设浅见 基层国税干部工作在税收各项工作的第一线,是税收各项工作的具体操作者和执行者,是国税干部队伍的基石,是税收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和根本。加强基层国税干部队伍建设是国税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促进税收事业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完成税收任务的根本保证。只有治好队,才能收好税。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一、明确基层队伍建设主要内容,不断提高队伍建设整体水平1、从提高基层国税领导班子入手,不断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班子建设是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核心,班子建设得好坏,直接影响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加强基层领导班子的理论学习,用
2、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充分发挥基层国税班子的领导作用,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协调配合,形成职责明确、齐抓共管、全面覆盖的良好局面。要培养深入扎实的工作作风,基层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到税收工作的第一线,搞好指导监督,狠抓工作落实。要发挥基层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和表率作用,团结和带领全体干部,同心同德,努力奋战,圆满完成各项税收工作任务。2、从提高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入手,不断加强队伍的思想和作风建设。“聚财为国,执法为民”是国税部门的工作宗旨,也是国税干部基层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
3、核心内容,要实现这个宗旨,必须要从提高基层国税干部的整体素质入手,始终认真抓好教育、学习和培训,从规范日常的一言一行入手,通过广泛深入的思想道德教育、廉政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引导税务干部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道德修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增强依法征税、规范依法行政的意识,不断推进依法治税,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水平。3、从强化税收法制建设入手,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依法行政能力。要以强化基层国税干部的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和落实意识为抓手,把学习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知识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坚持经常抓、抓经常,通过“六员培训”、“能级考试”
4、等手段,不断提高涉税执法工作水平,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法定处罚种类和幅度实施行政处罚,严禁滥用职权、超越职权或违反法定程序执法,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要进一步规范执法责任制岗责体系和工作规程,明确基层执法岗位职责,加大对重大执法过错、管理失职和不作为行为的追究力度。4、从完善税收服务体系入手,不断强化基层干部依法文明服务的意识。要在落实“三项服务主体、六项服务内容、十项服务制度”的基础上,以文明办税“八公开”为重点,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及时向社会公开与纳税人办税密切相关的行政决策事项、税收政策规定、审批程序和办事标准,推进阳光作业,增强税收执法的透明度,提高社会满意度。要充分利用国税内外网站、
5、税法公告会和办税服务厅咨询窗口,落实好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办税服务、环境服务、援助服务等各项纳税服务,把形象性服务与实效性服务、大众化服务与个性化服务结合起来,实现纳税服务的科学化和精细化。要进一步改进作风、优化服务,提高办税效率,切实把依法文明服务落到实处。5、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入手,努力塑造国税部门的良好形象。加强队伍廉政建设,做到廉洁自律、秉公执法,是干部队伍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塑造部门良好形象的有力手段。要坚持以人为本抓教育,重点抓好党纪法规教育、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先进典型示范教育和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增强干部的法纪观念、廉政意识、执法风险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要严格贯彻执行中央
6、、省、市以及队伍制定的廉政方面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监督制度,着力构建约束、监督的制度体系。坚决查处勒拿卡要报、以权谋私等违纪行为,提高广大干部的遵纪守法、拒腐防变能力。要加强执法监察、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促进干部公正执法、规范执法、廉洁从政。通过教育、制度、监督体系的建立,切实提高基层国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水平。二、以人为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促进队伍建设不断健康发展1、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开展正确的权力观教育。教育干部充分认识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时刻牢记“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税收工作宗旨,对党和国家税收事业负责,对纳税人负责,对手中的权力负责。防止以权谋私,滥用职
7、权。二是加强随机教育。在日常教育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税收工作新形势和人员的思想变化,开展随机教育,深入细致地做好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干部思想稳定,心态良好。三是搞好针对性教育。采取个别谈心、重点走访的方式,解决问题,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四是把教育向八小时外延伸。建立全方位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把思想政治工作的触角不断向外延伸。及时了解干部的消费、生活、娱乐、社交等方面的动向,发现其中消极的因素,及时教育纠正。依托组织、家庭、社会的力量,从各方面监督干部,保证干部队伍的清正廉洁。2、依托社会载体,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开展税收执法工作的有力保证。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
8、建设两方面内容,根本任务是提高人的素质。要全面加强国税干部队伍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培育队伍主体精神,为有效开展税收执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根本要求,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为主要目标,推动国税系统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要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与落实税收工作主题,推进依法治税、深化税收改革、强化科学管理、加强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发挥精神文明创建在推动税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实现基层国税分局税收执法规范化、工作标准化、管理科学化为目标,以扎实的工作和严格的管理为基础,全面提升和促进基层文明创建工作的协调发展。要继续
9、大力开展争创先进集体和争当先进个人活动。积极参加地方政府组织的行风评议,促进税收执法的规范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不断提高文明单位创建的质量和档次。3、构建国税文化,推进国税文化建设。国税文化是在长期的税收实践活动中积累的各种物质形式、行为规范、管理制度、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等的总和。要把国税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互结合起来,以国税文化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良好的平台和载体,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与税收管理相结合,渗透到税收管理的各个环节。要大力弘扬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核心价值理念,倡导以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奉公为基本内容的国税干部职业道德规范,使全体干部明确价值取向,提高
10、精神境界,增强综合素质,把个人的价值实现与税收事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要教育干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要大力弘扬团队精神,促进国税干部强化大局意识,加强协调配合,相互帮助,和衷共济,增进团结。要从实际出发不断丰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之成为国税干部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促进税收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三建立健全队伍建设的工作机制,增强基层干部的工作活力1、强化执法责任意识,修订完善岗责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岗责体系,实行以职定岗、以岗定责,制订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追究实施意见、操作办法及考核评议办法,完善税收执法检查和责任过错追究流程,将各项措施
11、落实到具体岗位和具体人员,使制度、机构、岗位、人员有机结合,使之既能体现对各税收执法流程和节点的严密制约,又能切实体现规范执法和防范执法风险的要求,从制度上更好地保护广大干部。要注重个人表现,把政治表现、工作完成情况等与经济利益挂钩,促使干部既干好本职业务工作,又遵守职业道德纪律,从而把广大干部的精力吸引到工作上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思想政治表现上来,努力提高自身政治业务素质。要加强对税收执法岗责体系落实情况的考核,充分利用执法检查、案件审理、日常考核等现有形式,检查税收执法岗责体系的分解落实情况,提升以法治税工作水平。2、实行绩效管理,倡导激励和竞争机制。要全面做好对干部的绩效
12、管理,做到工作量的指标细化,质的指标有标准,对计算机难以监控的执法事项辅之以必要的人工考核,加强日常执法监控,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严格考核标准,落实奖惩兑现,真正把绩效考核和激发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在实际工作中,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干部、好人好事应给予肯定、奖励和表扬,激发干部学先进、赶先进的自觉性。基层国税部门应全面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奖优罚劣,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增强干部的紧迫感。3、严格责任追究,完善监督机制。要建立健全权力监督机制,加强综合监督网络建设,做到时时处处有监督。针对新形势下基层国税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健全考核制度、廉政责任、岗位交流、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群众举报等制
13、度,对违反制度的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要充分挥机关纪检监察的职能作用,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抓好落实,明确责任,使干部自觉接受约束,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对存在苗头性问题应及时进行教育纠正,对群众反映强烈和已经发生的问题坚决按纪律处理。对重大税务违法事项责任追究实行跟踪监督,既要严格追究责任,又要实事求是、把握尺度,防止挫伤干部加强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制定群众监督的具体程序和办法。同时强化纳税人监督,广泛征求纳税人的意见和建议。四、建立完善规范化管理体系,夯实队伍正规化建设基础1、突出重点,加强对重点人员、重点岗位的管理。一是抓好基层领导班子自身建设。要着眼于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核心
14、作用,制定关于理论学习、集体决策、民主生活会等制度,提高班子的政策水平、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强班子抓大事、议大事能力,形成团结进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加强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加强重点人员管理。要加强对征管人员、稽查人员、一线税收人员等重点人员的管理,他们直接负责纳税审批、税收检查、纳税人认定等工作,手中具有一定权力,要严格管理,加强监控。三是加强重点岗位管理。要针对权力集中的岗位、要害岗位和特殊岗位,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重点管理,对各岗位工作情况应定期不定期开展检查和督察,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和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确保不发生任何问题。2、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
15、作规范有序。要实现制度管人,做到规范言行,步调统一,形成强大合力。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指标到人,奖惩分明,增强了干部的责任意识。要着眼于建立规范的管理秩序,制定办公秩序、环境卫生、办公设备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制度,明确办公场所的工作秩序、环境卫生要求,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要加强车辆、微机、通讯工具等办公设施管理,明确财务工作纪律,使队伍日常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开展。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聘请社会特邀监察员,建立了税检共建预防职务犯罪协作体,同检察院联合构筑反腐防线,主动广泛征求意见,不断改进工作。要制定有关廉洁自律、监督检查、纪律约束等制度,强化队伍公仆意识,对违反廉政纪
16、律的人员予以严肃查处,决不姑息迁就。3、规范执法环境,不断提高执法水平。要规范队伍执法行为,严格按照各项法律法规办税。要建立责任区层级和分类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区管理员的管理事项、管理程序和管理标准,要理顺日常检查和税务稽查的关系,实现了人管与机控的有机结合,管事与管户的协调统一。要实行执法规范化:执法项目公开化、执法过程具体化、执法行为规范化、执法结果公示化,加强对执法程序的监督制约,完善对制约机制方面的薄弱环节的关键部位有针对性强化管理,保证执法程序科学到位。要明确执法工作纪律,严格约束队伍的执法行为,确保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以规范的执法,为加强队伍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强化基层国税干部队伍
17、建设浅见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在现实中,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不少单位作了相当大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有的单位还是不同程度地出现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情况,这将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人才流失原因何在?经济落后,发展速度缓慢,是人才流失的原因之一。由于我县属山区贫困县,经济发展滞后,缺乏育才、引才的实力和舞台,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致使人才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偏低,满足不了人才的需要,因而外地的人才引不进,就是本地的人才也纷纷跳槽到待遇好的地方。当然,以待遇引才聚才固然重要,但有的人才并不单单看重待遇,薪酬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决定人才的去留。有的单位花了大钱招来人才,给予人才较为优越的待
18、遇,但对人才所需要的工作环境、条件却相对投入不足;有的单位把招来的人才当“花瓶”、当摆设,而不是真正重视他们的劳动,真正发挥他们的作用,真正把他们用在需要用的地方,以致他们感到没有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于是,“引来的凤凰又飞走了”。忽视发挥本地现有人才的作用,往往也会造成人才的流失。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外部引进人才是必要的。但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切切不可忽视本地本单位现有人才,要立足对本地本单位人才的开发,善于发现和用好本地本单位人才。现实中,“外来和尚会念经”的传统偏见在某些人的潜意识中还十分强烈的存在着,他们眼睛只向外看、向远看,看不见、瞧不起身边的人才,对他们弃而不用,甚至进行压制。其
19、结果往往是“请来了外地和尚气走了本地佛”,“找来了女婿气走了儿”,甚至“和尚”和“女婿”也不愿上门。因为他们对本单位人才的态度一旦传出去,足可以致使外面的人才寒心。在用人导向上,有的单位还是搞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迁就照顾那一套。他们不是创造一个让人才公平竞争、使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不是按“能力”、按“业绩”论英雄,而是搞论资排辈,致使人才只能等着、熬着、靠着,而等不及、熬不来、靠不上的人才只能“另攀高枝”;他们选人用人往往凭印象、凭关系,把一些真正有业绩、有才能、有本事的人排挤在外,使一些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因而只得“另找门户”;他们不尊重人才的个性,把人才的个性当缺点,把人才
20、不唯上不唯书的求异思维说成是标新立异或“不尊重领导”,把人才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看成是“骄傲自满”或“不能团结人”,没有容才的环境,人才也只能“出走他乡”。人才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此,务必要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留人在于留心。深信,只要能够坚持按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努力做到事业造就人才、环境凝聚人才、机制激励人才、法制保障人才,就能真正防止人才流失,就能真正留住人才。山区贫困县人才流失原因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强化管理完善服务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某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要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全面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
21、在农村。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民增收,加速小康社会进程中,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动城镇化进程是关键。一、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现实需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调整农村就业结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大战略。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跨区域流动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新一代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既为城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促进了城镇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又开辟了农民增
22、收的新渠道,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随着农业技术进步,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农业和农村内部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减弱,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农村社会治安的稳定埋下了隐患。当前,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民增收,成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二、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点(一)发展现状我县是一个典型的热区农业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增长较快,至20xx年9月,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2
23、50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高速增长,使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任务更加艰巨。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来抓。通过加大劳务输出宣传力度,逐步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多方寻找用工信息,加强信息反馈和跟踪服务等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全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至20xx年9月止,全县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524人(累计数),占全县剩余劳动力总数的52.2,仅20xx年1至8月,全县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616人,其中,境外3人,省外456人,省内430人,县内2727人。(二)主
24、要特点1、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于加工业和服务业。从转移的行业和领域来看,加工业和餐饮、批发零售等服务业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全县6524名外出务工人员中,从事加工业和服务业的人员居多数。2、省内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地区。因受农村富余劳动力素质、就业机会和就业观念的限制,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于省内。全县6524名外出务工人员中,在国外实现就业的有7人,占总数的0.1;在省外实现就业的有1652人,占总数的25.3;省内州内实现就业的有4865人,占总人数的74.6。3、兼业性的短期转移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以兼业性的短期转移为主。农忙
25、务农,农闲外出务工经商,转移的时间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少与外出务工收入的高低密切相关。在县内务工的人员大多属于此类。三、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转移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逐步得到了提高,但从整体来看,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还很低,与劳务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全县6524名外出务工人员中,高中、中专以上学历者有755人,占总数的11.6;初中文化有5069人,占总数的77.7;初中以下学历者有700人,占总数的10.7。(二)有组织转移的劳动力比重不高。目前由于我县劳动力市场还不完善,中介组织也不够健全,加上组织引导工作不到位,使得我县农村
26、劳动力转移的形式比较单一,通过政府部门、单位及中介机构组织输出的比重小,经过亲朋好友介绍或自主转移的外出务工人员占有很大比例。特别是在县内实现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多是自发的、分散转移,由劳动部门和其他机构组织转移的人员所占比例不高。(三)从业结构单一,层次低。从全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所从事的行业看,大部分选择批发零售等服务业及加工制造。从业结构简单,就业面狭窄,且层次较低,外出务工人员多集中在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量大,工作条件差,报酬低。(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发展不平衡。受就业观念和经济纯龅挠跋欤?馗飨缯蚺甯挥嗬投?乒鞣共黄胶狻?孟喽月浜蟮纳角?缯蚺謇投?平峡欤?
27、媒戏锏陌忧?缯蚺謇投?坡?004年9月,农村劳动力转移快的乡镇已达1189人,而转移慢的乡镇只有108人。四、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分析(一)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综合效益差。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受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及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县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城镇化水平低,20xx年,全县城市化水平仅为22.47,低于全州23.82的水平,导致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弱。加之,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增加,使得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延缓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二)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发展乡镇企业是促进
28、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但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乡镇企业进入了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转折阶段,处于“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机制有所弱化,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三)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全县5976名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中,高中、中专以上学历者只有719人,仅占总人数的12;初中学历者有4946人,占总人数的82.2;初中以下学历者有311人,占总人数的5.2。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则更少。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低素质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使得农村
29、富余劳动力就业领域和转移面越来越窄,转移难度加大。(四)农村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发展滞后。从目前情况看,由于我县劳动力转移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不通畅,各种劳动力专业市场和职业中介组织不完善,为农民外出务工服务的信息反馈、中介服务和管理工作薄弱。加之,由于务工信息宣传传播方式单一,渠道不畅,农民不知道哪些地方有就业岗位,需要劳动力,对劳动力的素质有何要求等,外出务工还存在一定盲目性。五、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一)加快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二次创业”,推动工业化进程,吸纳富余劳动力。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加速工业化进程,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乡镇企
30、业个体私营经济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按照“两结合、一提高”的要求,加快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二次创业”步伐,依靠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加大结构调整和改制力度。进一步抓好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建设,引导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从传统单一的服务行业中突破出来,转向创新性、开发性的农产品精深加工、贮藏保鲜、包装运输上来,竭力开辟发展的新途径和新领域。把企业做大做强,吸纳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二)加强小城镇建设,推动城镇化进程。通过城镇化的发展带动产业的发展,促进中小城市规模升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要充分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
31、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省、州把元谋作为次级城市发展的重要机遇,科学布局,合理规划,逐步建成以县城为中心,重点城镇为区域经济次中心,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建设体系。最大限度发挥城镇辐射和集聚功能,不断开辟新的就业领域和岗位,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同时,改革小城镇户籍制度,放宽农民迁入小城镇居住的限制,允许农民自主进城定居,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创造条件。(三)培育劳动力市场,加快信息网络建设。要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目标,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网络互联、资源共享、分级使用、分步实施”的原则,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起统一、完备、规范的现代劳动力市场,保证劳动力流动的灵活性,使劳动力资源
32、的配置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要加快县、乡两级信息网络建设,畅通信息来源渠道。充分发挥外出务工人员点多、面广、信息渠道宽的优势,努力建成政府、中介组织和个人相结合的多元化信息渠道网络。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加强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等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保障就业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四)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要根据劳务市场需求变化,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充分利用县职业中学、成人技校和各级各类专业技术学校现有资源和设备,以技能培训为主,相关经济、
33、法律常识培训为辅,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专业技术特长、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劳动者,不断提升元谋劳务品牌,增强元谋民工的竞争能力。制定和完善农村教育长远规划,从抓好基础教育入手,落实好农村教育“两基”工作,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层次,从根本上改变低素质、低层次的格局,使未来的劳动者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劳动者。(五)加强管理,完善服务,推动劳动力转移工作健康发展。加强管理,完善服务是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关键。要充分发挥劳动部门在劳动力转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制定转移输出计划,分解下达各基层组织,使我县劳动力转移工作步入有领导、有组织、秩序井然、高效运作的轨道。要建立健全县乡劳务输出组织机构
34、,强化对外输出功能。重视并做好社会劳动力管理基础性工作,继续搞好全县劳动力资源的调查、预测和登记,准确了解掌握劳动力资源状况。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做到有序转移,帮助农村劳动力不断更新观念,克服“小富即安”、舍远求近、唯有家乡好、不肯远离家等“小农”思想,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要强化劳务输出全过程服务,建立外出劳动力档案,从信息收集、合同签订、证件办理到招收、培训、输送各环节,提供“一条龙”服务,逐步实现劳动力转移由分散自发、盲目流动向有组织、成规模向外输送。(六)切实保障务工者的合法权益。当前,外出务工人员遭受歧视,其合法权益难以受到保障的现象较突出。因此,必须建立和推行外出民工持卡务工制度,保证民工有序流动,为维护务工者合法权益奠定基础。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建立外出务工人员档案,定期收集反馈、跟踪了解务工人员劳动生活情况,适时向外出务工人员提 17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