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1∕T 2139-2021 公路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技术规范(河南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48095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66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T 2139-2021 公路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技术规范(河南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DB41∕T 2139-2021 公路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技术规范(河南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DB41∕T 2139-2021 公路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技术规范(河南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DB41∕T 2139-2021 公路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技术规范(河南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DB41∕T 2139-2021 公路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技术规范(河南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93.060 CCS P 66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1392021 公路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技术规范 2021 - 04 - 12 发布 2021 - 07 - 12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T 21392021 I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规定 . 3 5 公路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方案编制 . 3 6 地质调查法 . 4 7 地球物理探测法 . 6 8 超前钻探法 . 13 9 超前导洞法 . 14 10 不良地质体预报 . 14 11 预报成果 . 16 附录 A(资料性)

2、 公路隧道施工地质预报工作程序图 . 17 附录 B(资料性) 隧道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分析因素及分级情况 . 18 附录 C(资料性) 隧道内临近不良地质体地质前兆 . 19 附录 D(资料性) 隧道围岩分级 . 20 附录 E(资料性) 隧道开挖工作面地质编录及地质展视图 . 22 附录 F(资料性) 地震波法观测系统布置图表 . 24 附录 G(资料性) 钻孔柱状图 . 26 附录 H(资料性) 公路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成果记录 . 27 DB41/T 21392021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

3、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栾卢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长安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新刚、翁效林、王晓明、周春雨、张昆山、杨玉晶、徐龙飞、赵高文、张鹏鹏、张卫卫、马艺虎、穆伟芳、王光昊。 DB41/T 21392021 1 公路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隧道施工地质预报的术语与符号、一般规定、预报方案编制、预报方法、不良地质体预报和预报成果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隧道施工地质预报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4、,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 C20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G/T C22 公路工程物探规程 JTG/T 3660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G 3370.1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术语 3.1 3.1.1 隧道施工地质预报 在隧道施工阶段,采用地质调查、物探、钻探、导洞等手段,对隧道开挖掌子面前方存在的、因隧道施工开挖接近或揭穿可能导致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发生的不良地质体分布位置、 性质、 规模及可能发生地质灾害性质和规模的预报。 3.1.2 地质复杂程度分级 综合考虑隧道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对

5、隧道施工及环境的影响程度, 对隧道所处地质条件复杂程度进行的分级。 3.1.3 地质调查法 根据已有勘察资料和地表补充地质调查、洞内地质调查成果,通过地层层序对比、地表地下构造相关性分析、断层要素与隧道几何参数相关性分析、临近不良地质体前兆分析,对隧道施工开挖掌子面前方存在的、因隧道施工开挖接近或揭穿可能导致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发生的不良地质体分布位置、性质、规模及可能发生地质灾害性质和规模进行预报的一种方法。 3.1.4 隧道内地质素描 DB41/T 21392021 2 将隧道施工开挖揭露的地层岩性、 地质构造、 结构面产状, 地下水出露点位置及出水状态、 出水量,坍方点分布位置及坍方量,岩溶

6、(溶洞、溶管、溶缝、溶隙)分布位置及其充填性质等记录并绘制成图表的过程。 3.1.5 地球物理探测法 利用物理学的原理、方法和专门的仪器,观测并综合分析天然或人工地球物理场的分布特征,探测地质体或地质构造形态的勘探方法,简称“物探”。 3.1.6 地质雷达法 利用电磁波在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岩体中的传播及反射, 根据传播速度和反射脉冲波走时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的一种物探方法。 3.1.7 地震波反射法 小药量爆破所产生的地震波信号沿隧道方向以球面波形式传播, 根据不同岩层中传播速度和界面处反射脉冲查找地质构造和探测不良地质体。 3.1.8 地震波反射层析成像法 锤击震源点所产生的地震波信号在前方地质

7、体中传播, 通过扫描反射成像技术, 可形成直观的三维立体图,查明掌子面前方地质体的性质。 3.1.9 高分辨率直流电法 以岩石的电性差异(即电阻率差异)为基础,在全空间条件下建立电场,电流通过布置在隧道内的供电电极在围岩中建立起全空间稳定电场, 通过研究电场或电磁场的分布规律预报开挖工作面前方储水、导水构造分布和发育情况的一种直流电法探测技术。 3.1.10 瞬变电磁法 根据阶跃波形电磁脉冲激化的原理,利用不接地回线向地下发射一次场,在一次场断电后,地下介质就会产生感应二次场(瞬变磁场),二次场包含着与地下介质有关的地质信息,通过接收回线观测二次场并对所观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解释地下介质及

8、相关物理参数的一种物探方法。 3.1.11 超前钻探法 采用在隧道施工开挖掌子面沿开挖方向施做超前钻孔, 对隧道施工开挖掌子面前方存在的、 因隧道施工开挖接近或揭穿可能导致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发生的不良地质体分布位置、 性质、 规模及可能发生地质灾害性质和规模进行预报的一种方法。 3.1.12 超前导洞法 以超前导洞中揭示的地质情况, 通过地质理论和作图法预报正洞地质条件的一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符号 3.2 BQ -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VP -纵波速度,单位为米/秒,m/s; VS -横波速度,单位为米/秒,m/s; VSH -水平横波速度,单位为米/秒,m/s; DB4

9、1/T 21392021 3 VSV -垂直横波速度,单位为米/秒,m/s。 4 基本规定 预报内容 4.1 公路隧道施工地质预报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a) 软层、软夹层、煤层及特殊岩土的分布位置、厚度及其性质; b) 断层及其破碎带、节理密集发育破碎岩体带、顺层错动破碎地带、褶皱转折端破碎岩体带的分布位置、性质、规模及其含水状况; c) 岩溶(暗河、溶洞、溶管、溶缝、溶隙)及废弃矿巷分布位置、规模及其充填性质。 预报遵循的原则 4.2 公路隧道施工地质预报应遵循下列原则: a) 预报方法依实际掌握地质条件动态调整原则; b) 以地质调查法为基础原则; c) 地质调查与地球物理探测、地球物理探

10、测与钻探、长短距离、地面与地下四结合原则; d) 充分利用辅助导洞或双洞隧道设置原则; e) 不同预报方法成果应相互补充、相互印证; f) 充分利用既有隧道地质资料原则。 预报工作程序 4.3 公路隧道施工地质预报可按附录A所示的工作程序进行。 预报工作中要求 4.4 4.4.1 建设单位应负责隧道施工地质预报实施大纲的审批,并对施工地质预报工作实施进行监督和检查。 4.4.2 地质预报单位应研究提出隧道地质复杂程度分级(见附录 B),进行施工地质预报方案设计;遇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按程序及时进行变更设计。 4.4.3 施工单位应在隧道施工开始前编制或委托隧道施工地质预报实施单位编制施工地

11、质预报实施大纲并纳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提交审查并按批准后的实施大纲组织实施。 4.4.4 监理单位应对施工地质预报工作实施过程进行监理,对施工地质预报实施单位现场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及能力、设备类型及数量进行监督检查,协调施工地质预报工作实施。 4.4.5 承担施工地质预报工作的单位,应具备实施隧道施工地质预报工作的能力;应根据预报方案和合同规定配备足够的主页技术人员和性能、精度及效率均能满足预报及隧道施工工期要求的仪器设备;及时向隧道工程参建各方提交施工地质预报成果报告; 应进行预报结果与开挖揭示实际地质条件的对比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施工地质预报水平。 5 公路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方案编制 一

12、般规定 5.1 5.1.1 公路隧道施工地质预报应进行施工地质预报方案编制,方案编制应根据隧道地质复杂程度分级结果,不同地质预报技术方法应用条件和隧道施工可能遭遇的不良地质体类型进行,参照 JTG 3370.1DB41/T 21392021 4 的相关规定。 5.1.2 施工地质预报可采用地质调查法、地球物理探测法、超前钻探法和超前导洞法进行。 5.1.3 地球物理探测法包括地质雷达法、地震波反射法、地震波反射层析成像法、瞬变电磁法和高分辨直流电法等。 5.1.4 超前钻探法包括超前地质钻探法和加深炮孔法。 5.1.5 超前导洞法,包括正洞超前导洞法和超前平行导洞法。 预报方案编制 5.2 5

13、.2.1 施工地质预报可采用长、中长和短距离预报,预报长度的划分和预报方法的选择可执行下列规定: a) 长距离预报:100 m预报距离200 m,采用地质调查法、地震波反射法、地震波反射层析成像法、超前钻探法及洞外隧道上方地面地球物理探测法等进行; b) 中长距离预报:30 m预报距离100 m,采用地质调查法、地震波反射法、地震波反射层析成像法及超前钻探法等进行; c) 短距离预报: 预报距离30 m, 采用地质调查法、 地质雷达法、 超前钻孔法、 高分辨直流电法、及加深炮孔法等进行。 5.2.2 隧道施工地质预报应编制施工地质预报文件,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a) 隧道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14、参照 JTG/T 3660 规定; b) 隧道地质复杂程度分级; c) 施工地质预报目的; d) 施工地质预报设计原则、预报方案,(分段)预报内容、预报方法及方法组合、技术要求; e) 施工地质预报实施工艺要求; f) 施工地质预报工作安全措施; g) 施工地质预报工作量、占用掌子面时间; h)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6 地质调查法 一般规定 6.1 6.1.1 地质调查法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下隧道的施工地质预报。 6.1.2 地质调查法应符合下列工作要求: a) 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应在实施洞内施工地质预报前进行, 并在洞内地质预报实施过程中根据需要随时补充; b) 地质素描图应采用现场绘制草

15、图、室内及时誊清的方式完成,地质素描原始记录、图、表应当天整理; c) 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和洞内地质素描资料应及时反映在隧道工程地质平面图和纵断面图上,并应分段完善、总结; d) 标本应按要求采集,并及时整理。 6.1.3 地质调查法隧道施工地质预报,应编制下列资料: a) 地质调查法预报报告; b) 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比例尺根据需要确定; c) 隧道洞身地质展视图,比例为 l:1001:500; d) 地层分界线及构造线隧道内和地表相关性分析预报图(必要时作),比例尺根据需要确定; DB41/T 21392021 5 e) 地质复杂地段纵、横断面图,比例为 1:1001:500; f)

16、 地质监测与测试资料; g) 有关影像资料。 6.1.4 地质调查法包括隧道勘察设计资料的收集与分析、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和隧道内地质素描。 隧道勘察设计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6.2 6.2.1 在进行隧道地质调绘工作前,应对隧道勘察设计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在全面了解隧址区域地质情况下进行地质调绘,参照 JTG C20 相关要求。 6.2.2 隧道勘察设计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a) 收集前期隧道勘察设计资料,熟悉设计文件、资料、图纸; b) 明确隧道穿越的地层层序,围岩岩性、结构面发育情况,结构面与隧道的空间组合关系,不同地层及岩性在隧道轴线上的分布范围, 不同岩层的工程地质

17、、 水文地质特性, 特殊地层 (煤层、可溶岩地层、膏岩层等)的分布; c) 掌握特殊地质构造(如断层)在隧道轴线上的分布位置,断层及破碎带宽度、性质、产状,明确地层、不良构造与隧道的相互关系及因隧道施工揭穿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见附录 C),初步提出施工地质预报重点区段。 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 6.3 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a) 对已有地质勘察成果的核查和确认; b) 地层、岩性在隧道地表的出露及接触关系,特别是对标志层的确认; c) 断层、褶皱、节理密集带等地质构造在隧道地表的出露位置、规模、性质及其产状变化情况; d) 地表岩溶发育位置、规模及分布规律; e) 煤层、石膏

18、、膨胀岩土、含石油天然气、含放射性物质等特殊地层在地表的出露位置、宽度及其产状变化情况; f) 人为坑洞位置、走向、高程等,分析其与隧道的空间关系; g) 根据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结果,结合设计文件、资料和图纸,核实和修正超前地质预报重点区段。 隧道内地质素描 6.4 6.4.1 隧道内地质素描应包括下列工程地质内容: a) 地层岩性:描述地层时代、岩性、层间结合程度、风化程度等; b) 地质构造:描述褶皱、断层、节理裂隙特征、岩层产状等。断层的位置、产状、性质、破碎带的宽度、物质成分、含水情况以及与隧道的关系。节理裂隙的组数、产状、间距、充填物、延伸长度、张开度及节理面特征、力学性质,分析组

19、合特征、判断岩体完整程度; c) 岩溶:描述岩溶规模、形态、位置、所属地层和构造部位,充填物成分、状态,以及岩溶展布的空间关系; d) 特殊地层:煤层、含膏盐层、膨胀岩土和含黄铁矿层等应单独描述; e) 人为坑洞:影响范围内的各种坑道和洞穴的分布位置及其与隧道的空间关系; f) 地应力:包括高地应力显示性标志及其发生部位,如岩爆、软弱夹层挤出、探孔饼状岩芯等现象; g) 塌方:应记录塌方部位、方式与规模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产生塌方的地质原因及其对继续掘进的影响; DB41/T 21392021 6 h) 有害气体及放射性危害源存在情况。 6.4.2 隧道内地质素描应包括下列水文地质内容

20、: a) 地下水的分布、出露形态及围岩的透水性、水量、水压、水温、颜色、泥砂含量测定,以及地下水活动对围岩稳定的影响,必要时进行长期观测。地下水的出露形态分为:渗水、滴水、滴水成线、股水(涌水)、暗河; b) 水质分析,判定地下水对结构材料的腐蚀性; c) 出水点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暗河等的关系分析; d) 必要时进行地表相关气象、水文观测,判断洞内涌水与地表径流、降雨的关系; e) 必要时应建立涌突水点地质档案。 6.4.3 隧道内地质素描应对围岩稳定性特征及支护情况进行描述: a) 记录不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下隧道围岩稳定性、支护方式以及初期支护后的变形情况; b) 发生围岩失

21、稳或变形较大的地段, 详细分析、 描述围岩失稳或变形发生的原因、 过程、 结果等。 6.4.4 进行隧道施工围岩分级(参考附录 D)。 6.4.5 隧道内重要的和具代表性的地质现象应进行摄影或录像。 6.4.6 隧道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和洞身地质素描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a) 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主要描述工作面立面围岩状况,应使用统一格式,并统一编号(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的格式和内容可参考附录 E); b) 洞身地质素描通过隧道地质展视图形式表示(隧道地质展视图的格式和内容可参考附录 E); c) 地质素描应随隧道开挖及时进行, 对地层岩性变化点、 构造发育部位、 岩溶发育带附近等复杂、重点地段应

22、每开挖循环进行一次素描,其他一般地段不应超过 10 m 进行一次素描。 7 地球物理探测法 一般规定 7.1 7.1.1 物探法超前地质预报应具备一定条件,参照 JTG/T C22 要求。 7.1.2 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和存在多种干扰因素的隧道, 应根据被探测对象的物性条件开展综合物探,并与其他探测方法相配合,对所测得的物探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7.1.3 物探应按搜集资料、踏勘、编制计划、施测、初步解释、最终解释、成果核对、报告编制的程序进行。 7.1.4 物探仪器及其附属设备必须满足性能稳定、结构合理、构件牢固可靠、防潮、抗震和绝缘性良好等要求;仪器应定期检查、标定和保养。 7.1.5 物探

23、原始资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原始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1) 与隧道有关的工程地质资料和钻探资料; 2) 物探施测的各种原始记录和检查记录; 3) 物探仪器校验、标定及一致性检查的记录。 b) 原始记录必须完整、真实、清晰,标示清楚,签署齐全,不得随意涂改或重抄。 7.1.6 物探资料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在分析各项物性参数的基础上,按定性指导定量的原则进行; b) 结论应明确,符合隧址区的客观地质规律;各物探方法的解释应相互补充、相互印证;解释结果不一致时,应分析原因,并对推断的前提条件予以说明; c) 解释结果应说明探测对象的形态、产状、延伸等要素;对于已知资料不足,暂时不能得出具

24、体结论的异常,应说明原因; DB41/T 21392021 7 d) 有钻孔验证的隧道,应充分利用钻探资料对解释结果进行全面的修正。 7.1.7 物探成果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a) 物探测线布置图; b) 各种定性分析图件; c) 各种定量解释图件; d) 平面、断面成果图表; e) 质量检查数据和质量评定表。 地质雷达法 7.2 7.2.1 地质雷达法可适用于岩溶、采空区、空洞、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均匀地质体探测,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探测目的体与周边介质之间应存在明显介电常数差异,电磁波反射信号明显; b) 探测目的体具有足以被探测的规模; c) 探测应避开强电磁波干扰区和屏蔽层。

25、 7.2.2 地质雷达探测仪器的技术指标应满足下列要求: a) 系统增益不应低于 150 dB; b) 信噪比应大于 60 dB; c) 采样间隔不应大于 0.5 ns、模数转换器不应低于 16 位; d) 扫描速率应大于 8 scan(记录道)/s; e) 连续工作时间不应小于 4 h; f) 脉冲重复频率不应小于 100 kHz,模数转换精度不应低于 16 bit; g) 应具有垂向滤波功能; h) 水平定位误差1%,测深测量误差10%(测深小于 0.1 m 时); i) 具有可选的信号叠加、实时滤波、点测与连续测量、手动与自动位置标记等功能。 7.2.3 地质雷达探测的数据采集应符合下列

26、要求: a) 通过试验选择雷达天线的工作频率、确定介电常数:当探测对象情况复杂时,应选择两种及以上不同频率的天线;宜选择中心频率为 50 MHz100 MHz 的天线,天线中心频率允许偏差应为5%,天线频带范围不应小于中心频率的 1/42 倍; b) 测网密度、 天线间距和天线移动速度应反映出探测对象的异常, 测线宜采用十字或网格形式布设; c) 选择合适的时间窗口和采样间隔,并根据数据采集中的干扰变化和效果及时调整工作参数; d) 掌子面超前地质预报常采用单点探测方式,同时可结合连续探测方式进行对比; e) 支撑天线的器材应选用绝缘材料,天线操作人员应与工作天线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 f) 测

27、线上天线经过的表面应相对平整,无障碍,且天线易于移动;测试过程中,应保持工作天线的平面与探测面基本平行,距离相对一致; g) 现场记录应注明观测到的不良地质体与地下水体的位置与规模等; h) 重点异常区应重复探测,探测不一致数据不采用,采用其他手段进行探测; i) 连续预报时前后两次宜重叠 5 m 以上。 7.2.4 地质雷达探测的质量检查(重复观测)的记录与原探测记录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波形一致,异常没有明显的位移。 7.2.5 地质雷达法在坚硬完整岩层探测距离宜在 30 m 以内,在泥质和软弱破碎地层、潮湿含水层或岩溶发育地段的有效探测长度则应根据雷达波形判定。 7.2.6 地质雷达探测的

28、资料整理与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DB41/T 21392021 8 a) 参与解释的雷达剖面应清晰; b) 解释前宜做编辑、滤波、增益等处理。情况较复杂时,还宜进行道分析、F-K 滤波、正常时差校正、褶积、速度分析、消除背景干扰等处理; c) 结合地质情况、电性特征、探测体的性质和几何特征综合分析。必要时应考虑影响介电常数的各种因素,制作雷达探测的正演和反演模型。 地震波反射法 7.3 7.3.1 地震波反射法仪器(TSP)仪器主要由记录单元、接收单元、附件及起爆设备组成。 7.3.2 观测系统均沿着隧洞边墙等距离布置发射孔和接收孔,沿隧道方向不同爆炸孔激发地震波,由排列最外侧的两个 3 分量

29、传感器接收反射波,进行反射处理,得到隧道前方的地震反射图像。 7.3.3 地震波反射法仪器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具有触发信号同步、 信号放大、 增益调整、 噪声监测、 滤波等功能的数字化地震波接收设备; b) 接收道数二维反射不应少于 6 道,三维反射不应少于 12 道; c) 最小采样间隔不应大于 0.05 ms; d) 记录长度可选,每道最少样点数不应少于 1024 点; e) 模数转换精度不应低于 24 bit; f) 放大器动态范围不应小于 96 dB; g) 频率响应范围宜为 2 Hz5000 Hz; h) 加速度或速度传感器频率范围不窄于 20 Hz2000 Hz; i

30、) 加速度传感器灵敏度不应低于 0.5 V/g,速度传感器灵敏度不应低于 0.5 V/cm/s。 7.3.4 预报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岩体完整、岩质较硬洞段宜每 100 m 预报一次; b) 岩体破碎、岩质较软的洞段宜每 80 m 预报一次; c) 弯曲洞段应适当减小预报距离。 7.3.5 地震波反射法观测系统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相邻两次预报宜布置 10 m20 m 的重叠洞段; b) 观测系统应布置在位于施工掌子面后方约 100 m 的范围内; c) 观测系统宜采用单壁多点激发,双壁多点 3 分量纵横波接收观测方式; d) 激发孔或接收孔应按附录 F 中图表 F.1 的规定布

31、置; e) 二维观测时,两侧壁应各布置不少于一个 3 分量接收器,激发点不应少于 18 个,且接收孔和激发孔应在同一平面内; f) 三维观测时,应在两侧壁同一断面上各布置两个 3 分量接收器,激发点数不应少于 24 个,且激发点应在同一平面内。 g) 观测系统布置参数和条件宜符合附录 F 的规定。 7.3.6 地震波反射法现场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根据设计的观测系统,进行接收孔或接收点、激发点或炮孔放点,并进行编号标识; b) 孔内传感器接收或孔内激发的仪器设备应按设计的观测系统进行钻孔, 孔口位置允许偏差应为0.1 m,激发孔下斜 1020,接收孔上斜 510,在岩体较破碎洞段,炮孔

32、施工完成后宜插入 PVC 管进行保护; c) 采用表面锤击时,锤击点位置允许偏差应为0.1 m; d) 安装孔内传感器的套管宜使用环氧树脂作为耦合剂安装接收器套管, 套管安装过程中不应使管壁产生变形,套管的倾斜允许偏差应为5; DB41/T 21392021 9 e) 安装孔内传感器的套管在安装前应使用清洁杆清洗套管内部,3 分量检波器探头的 X、Y、Z 方向应与设计方向一致; f) 表面传感器可根据现场情况采用打孔安装或石膏粘贴安装,3 分量检波器探头的 X、Y、Z 方向应与设计方向一致; g) 三维观测时宜以接收点隧道横断面底板为坐标原点建立三维座标系, 测量观测系统布置范围内的炮点、接收

33、点和不规则洞壁段的坐标。 7.3.7 地震波反射法现场数据采集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数据采集前,应对仪器进行检查和环境噪音测试,消除噪声施工影响; b) 药量大小应通过试验确定; c) 应先将装药包安置在炮孔底部,后用水或其它介质充填,封住炮孔口; d) 应根据现场噪声强度、频率分布、探测范围等条件设置仪器采集参数; e) 采集系统采用爆炸激发时,触发延迟时间不应大于 50 s; f) 采集系统采用线路锤击开关计时时,应保证各激发点计时精度一致; g) 激发触发应选在噪音振幅峰值较小的时段进行; h) 应现场检查激发点记录质量是否合格,记录不合格时,应查明原因,重新激发; i) 每次激发时,

34、应核对激发点编号、准确填写班报。 7.3.8 单炮记录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为不合格: a) 预报目标体的反射波信号信噪比低,有效信号无法分辨; b) 记录延时大于 50 s 记录; c) 班报记录的炮孔号与记录文件对应关系错误。 7.3.9 反射数据处理宜按下列处理步骤和要求进行: a) 数据处理前应根据现场测量数据建立二维或三维几何模型; b) 应根据现场测量数据计算每个炮点的偏移距, 利用现场测量的接收探头套管或检波器姿态参数将三分量地震数据转换到建立的坐标系中; c) 三分量数据模块的时间窗口长度不应小于预报距离的 2 倍; d) 宜将初至信号前的信号进行归零处理; e) 应对信号进行频

35、谱分析,确定优势频率范围,滤除声波;也可根据隧道岩性物理特点,选择带通滤波; f) 应根据初至波相位特征拾取每道初至纵波时间, 可对排列初至时间曲线上的奇异点进行调整和屏蔽,宜使排列初至时间成一条直线; g) 可根据实际炮点位置对初至时间曲线进行斜率或截距的偏移校正处理,使截距时间为 0; h) 应对处理后的地震信号进行能量均衡处理、倾角滤波处理,提取来自掌子面前方的反射波; i) 应进行纵横波分离处理,将 X、Y、Z 分量转换成 P、SH、SV 波进行反射处理; j) 可采用直达波、模型试算、偏移地震数据至共反射距离道集等方式进行速度分析; k) 应分析斜率和校正的速度模型的合理性来选取合适

36、的拾取速度; l) 应计算从炮点到潜在反射点再到接收位置的最终纵波和横波时间来进行深度偏移处理; m) 应拾取覆盖次数不小于全部炮点 20%的反射点来构建反射层; n) 可利用各反射层的纵波和横波速度参数计算各反射层的泊松比等动力学参数, 评估岩层的岩体质量。 7.3.10 反射资料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对反射地震剖面或三维图应从隧道已揭露的洞段确定岩性; b) 将岩性相似的反射层进行汇总、分别着色和确定边界; c) 计算每层或边界的相对距离、里程; DB41/T 21392021 10 d) 应根据各反射层绝对波速和波速相对变化确定岩层软弱、 断层破碎带、 节理密集带的位置和规模; e

37、) 应结合隧道勘察、掌子面附近的地质资料进行解释和推断; f) 可结合岩体泊松比等力学参数和围岩软硬、含水情况、构造影响程度、节理裂隙发育情况等资料对围岩级别进行初步评估。 7.3.11 现场工作完成后应编写成果简报,成果图表宜包括观测系统布置图、地震预报成果图、地质分析解释成果图表。 地震波反射层析成像法 7.4 7.4.1 地震波反射层析成像法仪器在国内主要为 TRT,系统主要由主机、基站、无线模块、传感器、触发器五部分构成。 7.4.2 地震波反射层析成像法 (TRT) 是采用距隧洞掌子面一定距离布置具有三维空间分布的接收传感器,在掌子面多点激发,进行空间地震波反射扫描层析成像的一种方法

38、。 7.4.3 地震波反射层析成像法仪器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具有地震信号触发、信号放大、增益调整、滤波等功能的数字化地震波接收设备; b) 接收道数不应少于 9 道; c) 最小采样间隔不应大于 0.05 ms; d) 记录长度可选,每道最少采样点数不应少于 2048 点; e) 模数转换精度不应低于 24 bit ; f) 放大器动态范围不应小于 96 dB; g) 频率响应范围不窄于 2 Hz5000 Hz; h) 加速度型传感器频率范围宜为 20 Hz5000 Hz,灵敏度不应低于 1 V/g。 7.4.4 地震波反射层析成像观测系统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相邻两次预报

39、宜布置 10 m20 m 的重叠洞段; b) 观测系统宜布置在施工掌子面后方 50 m 的范围内; c) 当在近掌子面左右边墙腰部布置激发点、 双壁及顶拱布置多点单分量接收检波器时, 系统宜按附录 E 中 E.2 图表规定布置; d) 对于 TBM 施工法,宜使用 TBM 护盾上安装的自动机械震源或锤击震源。 7.4.5 地震波反射层析成像现场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根据设计的观测系统,进行接收点和激发点位置测量放点,并进行编号标识; b) 锤击点应选在裂隙少、岩体完整、稳定的位置,锤击点位置允许偏差应为0.1 m; c) 接收点应按设计的观测系统进行钻孔安装或使用石膏粘贴安装,位置允许

40、偏差应为0.1 m,孔径宜为 0.6 cm1 cm,孔深宜为 5 cm; d) 单分量检波器极性应指向隧道开挖方向,三分量检波器极性应为隧道开挖、水平和垂直方向; e) 应以最外层检波点所在位置构成的圆弧断面为起点建立三维座标系, 测量观测系统布置范围内的掌子面里程、激发点与接收点的坐标。 7.4.6 地震波反射层析成像现场数据采集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数据采集前,应对仪器进行检查和环境噪音测试,消除噪声施工影响; b) 锤击能量大小应通过试验确定; c) 应根据现场噪声强度、频率分布、探测范围等条件设置仪器采集参数; d) 应先检测无线计时精度,延迟误差不应大于25 s; e) 采集系统采

41、用爆炸激发时,触发延迟时间不应大于 50 s; f) 锤击触发应选在噪音振幅峰值较小的时段进行; DB41/T 21392021 11 g) 每个震源点应进行 5 次击发和接收,分别形成记录; h) 如果是由于信号能量弱造成记录质量差,可采取多次击发叠加成一个记录; i) 每次激发时,应核对锤击点编号、准确填写班报。 7.4.7 反射层析成像数据处理宜按下列处理步骤和要求进行: a) 数据处理前应根据现场测量数据建立三维几何模型; b) 应根据现场观测系统,将三分量地震数据转换到建立的坐标系中; c) 应对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确定优势频率范围,滤除声波;也可根据隧道岩性物理特点,选择带通滤波;

42、d) 应对处理后的地震信号进行能量均衡处理、F-K 二维滤波处理,提取来自掌子面前方的有效信号; e) 应采用波速扫描对比分析方法,测算预报范围段的岩体波速、提高三维成像精度; f) 可选用波形、强度、相关等不同参数进行叠加成像,可选择单一纵波、单一横波、纵横波综合成像进行分析。 7.4.8 反射层析成像资料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从隧道已揭露的洞段确定岩性; b) 应根据各反射层绝对波速和波速相对变化,确定岩层软弱、评估岩体质量,并对围岩级别进行初步评估; c) 根据三维成像结果图,确定掌子面前方岩层软弱、断层破碎带、节理密集带的位置和规模; d) 应结合隧道勘察、掌子面附近的地质资料

43、进行解释和推断; e) 应根据波速、三维成像结果图进行综合分析,编写隧道预报综合解释成果图表。 7.4.9 地震波反射层析成像预报距离、不合格记录情形、成果记录参考地震波反射法。 高分辨率直流电法 7.5 7.5.1 高分辨率直流电法适用于探测任何地层中存在的地下水体位置及相对含水量大小,如断层破碎带、溶洞、溶隙、暗河等地质体中的地下水。 7.5.2 高分辨直流电法有效预报距离不宜超过 80 m,连续探测时前后两次应重叠 10 m 以上。 7.5.3 现场数据采集应严格按照测试要求进行,保证数据采集的质量,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开机检测仪器是否工作正常; b) 发射、接收电极间距测量准确,

44、误差应小于 5 cm; c) 无穷远电极应大于 45 倍的探测距离; d) 发射、接收电极接地良好; e) 电池电量充足; f) 数据重复测量误差应小于 5%,否则应检查电极和仪器电源是否正常、工频干扰是否过大等。 7.5.4 现场数据资料处理与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资料处理应使用仪器配套的处理软件系统。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应采用增强有效信号、压制干扰信号、提高信噪比等手段,使视电阻率等值线图能够清晰成像; b) 地质异常体(储、导水构造)判断标准应以现场多次采集分析验证的数据为依据,总结规律,找出隧址区异常标准值。 瞬变电磁法 7.6 7.6.1 瞬变电磁方法适用于隧道施工地质预报中水体

45、探测, 使用中一般采用中心回线装置或偶极装置。 7.6.2 瞬变电磁仪发射部分主要技术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具有过压和过流保护功能; DB41/T 21392021 12 b) 最大发射电流不低于 3 A,发射信号宜为双极性方波,时间宜随取样道数选择值而变化; c) 发射基频频率宜能在 2.5 Hz225 Hz 范围内分档; d) 最小关断时间不应大于 0.5 s; e) 发射线圈最大边长不应大于 2 m。 7.6.3 瞬变电磁仪接收部分主要技术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通道灵敏度不应大于 0.5 mV; b) 最小叠加次数不应小于 1000 次; c) 最大采样率不应小于 10 s

46、; d) 带宽不应窄于 10 Hz7.5 kHz; e) 最大时窗不应小于 160 ms; f) 增益范围宜为 0 dB140 dB; g) 本底噪声应小于 1 V; h) 工频干扰抑制宜大于 60 dB。 7.6.4 采用线框接收时应采用重叠回线装置,采用磁探头接收时应采用中心回线装置。 7.6.5 预报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岩体完整地低导电率和低导磁率的洞段宜每 80 m 预报一次; b) 岩体破碎、含水率高、高导电率和高导磁率的洞段宜每 60 m 预报一次, c) 弯曲段应适当减小预报距离。 7.6.6 测线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相邻两次预报宜布置 20 m 的重叠洞段; b

47、) 当隧道洞径较小时,宜以掌子面为中心点布置一组水平和铅垂的扇形扫描测线; c) 当隧道洞径较大时,宜布置相距一定间距的多组水平和铅垂的扇形扫描测线; d) 水平测线宜以线框的法线方向与隧道左壁垂直为起点(0),顺时针方向每 15布置一个测点,当线框的法线方向与隧道开挖方向一致后(90),每隔 0.5 m 布置一个测点,依次进行扇形扫描,直至线框的法线方向与隧道右壁垂直(180)。铅垂测线宜以线框的法线方向与隧道开挖方向呈 45为起点,每隔 15布置一个测点,直至线框的法线方向与隧道开挖方向呈 135; e) 掌子面水平测点间距宜为 0.5 m,扇形扫描角度间隔宜为 15。 7.6.7 现场工

48、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掌子面桩号应与施工一致; b) 测线中点、端点应进行测量放点并标识; c) 测试过程中的测量应使用非金属测量尺或测量绳; d) 测试前应移开近掌子面附近洞段的金属物体,测试过程中不应有金属、磁性物质接近线框; e) 工作前应检查仪器,特别是发射线圈、发射机的高压连接点应绝缘; f) 仪器参数设置应与预报距离、线框参数等条件相适应; g) 当地质条件复杂时,宜增加线框法线方向与隧道开挖方向呈上下或左右 30、60夹角的测试; h) 使用磁探头时,其方向应与发射线框的法线方向一致; i) 每个测点、各种倾角状态下应进行 3 次重复测试,曲线形态应与地层物性构造相一致,3

49、次测试的曲线形态应相近。 7.6.8 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先对每个测点测试的各测道数据曲线进行跳点平滑预处理; DB41/T 21392021 13 b) 分别生成各测线的不同装置倾角姿态下的剖面测深曲线图, 反演出每条测线的视电阻率时间剖面图; c) 根据试验或开挖验证所率定的时间与深度关系函数, 将视电阻率时间图转换成视电阻率深度图。 7.6.9 资料解释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根据试验或开挖验证所得到的异常幅值与背景值来划分异常范围; b) 单一或“十字”形测线布置时,进行各角度及多测线的相关解释,确定异常的范围和走向; c) 多组测线测量时,进行各角度三维相关解释,确定异常

50、的范围和走向; d) 结合地质勘探、地质调查和其它预报成果解释异常的性质。 8 超前钻探法 超前地质钻探 8.1 8.1.1 超前地质钻探是利用钻机等在隧道开挖工作面进行钻探获取地质信息的一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8.1.2 超前地质钻探法主要采用冲击钻和回旋取芯钻。地质复杂程度为简单和中等复杂的隧道地段,采用冲击钻;地质复杂程度为复杂和较复杂的隧道地段,采用回旋取芯钻。 8.1.3 超前地质钻探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a) 断层、节理密集带或其他破碎富水地层每循环宜布设 13 个孔;富水岩溶发育区每循环宜钻35 个孔,揭示岩溶时,应适当增加,以满足安全施工和溶洞处理所需资料为原则; b) 不同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公路桥梁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